园林意境创作如同绘画,必须意在下笔之先,先构思出极好的腹稿,才能创作出极尽美景的园林艺术空间。
园林绿化是造园的极重要的方面,是园林的生命所在。可以说,没有树木花草,也就没有园林,而《园冶》一书对此论述甚少。
水同样地是园林的生命所系,没有水,同样不能成其为园林。而书中没有讲到“理水”,所以从造园学的全面内容来此该书是有局限性的,但它仍不失为一本很有价值的关于中国造园学的教科书。
《园冶注释》(第二版)序
园冶注释序
《园冶注释》校勘记
重印园治序
重刊园治序
园冶识语
冶叙
题词
自序
园冶卷一
兴造论
园说
园说
一 相地
二 立基
翻译:大凡要建造园林,不论村镇,以选择地理位置偏远一些为优,种植树木并加以修剪使之错落有致;景色要因地制宜,流水与植物交相辉映。园径开辟于花木山石之中,赋园居生活以清闲超脱之美,围墙隐匿于丛林之中,房屋建设于绿茵之下。山高处亭楼,极目远眺;竹林中寻幽,醉心其间。窗牖居高,视野空灵;尽收千顷汪洋,四时花开。梧桐树荫遍地,槐树当庭而植;沿河堤遍植垂柳,绕屋外广种寒梅;于竹篁之中结庐而居,开一派先河;以绵延群山为屏障,赏千寻连绵翠色,尽管这都是人为的作品,也仍像是天然而成。
1 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历史
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又使这些特色得以保留下来。典型的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更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墙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顶等等。
以上这些虽有自己的独立特征,但他们只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形态,不具有普遍性,没代表中国的主流。而建筑既然有其多样性,同时也必有某种主流类型的存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结构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使中国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建筑的成就的主要代表。
既然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那么就可以大胆将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的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m、进深约8m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呈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很多处榫卯。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式木构件已具有木构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处的技术水平。
2 中国传统建筑选择木材的原因
21 环境原因
考古发掘结果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从一开始就沿夯土建筑和干栏式木结构建筑两个方向发展,后来合流成为中国古典式的土木建筑,这种建筑技术到夏代时已经初具规模。这也许可以用中原和长江下游地区黄土、木材资源丰富,而石材相对资源缺乏来解释。
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并没有好的石材,至于开山取石,是被禁止的,因为怕破坏风水,尤其是都城附近的山川河流是严禁破坏的。至于挖矿,更是明令禁止,认为矿物是天地精华,不应被开采。当然,金银之类除外……
22 技术原因
中国上古时期金属冶炼技术出现的较晚,那时开凿、加工石材应该是一件苦事(生产力方面的原因),所以古代的中国人自然就知难行易,优先发展土木建筑技术。等到商代青铜技术高度发展、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广泛应用时,以及再后来西方的石建筑结构技术传入中国时,中国的土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固有成分,石建筑结构只能做配角了。
不仅如此,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打打促进了古代木结构的发展。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尤其在西周时期更为繁荣,人口密集,战争较多。实行了分封制度后,筑成和宫室制度日趋完善。
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到南北朝末期约一千年,建筑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铁质工具——斧、锯、锥、凿等的应用,促进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的大为提高。这一时期木构架体系已基本形成,直棂窗、人字拱等已经广泛适用,建筑体制上出现了庑殿、悬山、折线式歇山、攒尖、囤顶等五种基本形式。这期间秦汉的大统一为不同地域建筑交流提供了条件,魏晋南北朝同西域的频繁交往以及佛教传入对建筑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战乱不断,所以建造一个方便又易修的建筑可能更加实际、可行。
李诫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中说“五材并用,百堵皆兴”。李允鉌先生因此认为“‘五材并举(用)’是中国古代对建筑材料选择所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换句话说对材料的使用实在是无所偏重的。”他认为“五材并用”“是中国古典建筑结构和构造设计的最主要的实践原则,或者说是最基本的精神所在”之一。“‘五材’就有包括一切材料的意思。或者,附会说是建筑上所主要使用的材料,砖、瓦、木、石、土。‘五材并举’就明确地表示,在房屋建筑上,无论什么材料都可以和应该使用的,并无偏废,基于此而达到‘百堵皆兴’”。从实物上看,他的理解是正确的,“至迟到奴隶社会末期,(中国)建筑上已综合使用了土、木、石、陶、铜等材料”。
李允鉌先生指出,中国建筑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主要是基于当时的认识和要求来取舍的。”他认为,“中国建筑的构造设计是沿着……以‘防护’为目的的道路而发展,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护作用,‘五材并举(用)’就是为此原因而相继地出现。”“延长构件的寿命是构造发展的一个目的,总的要求就是希望房屋能够达到较长的使用年限。”就屋顶而言,毛茨的防水、防火性能不佳,因此逐步被瓦顶所替代,从而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年限,提高了居住的舒适程度。台基的构造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从坚固和防水性能来看,石优于砖,更优于土、木,所以最高等级的台基用石包砌,次要的、大量的台基用砖,并尽可能在重点部位用石,除干燥气候地区和干阑建筑外,土、木的台基已不是主流。对墙体来说,木、土、砖、石都是可用的材料。在结构构架问题上,李允鉌先生认为“用木材作为结构构架及其所有的组成构件并不能表示中国的木材特别多,不过是在经验和认识中确认这种材料的性能符合结构的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建筑用木构架是延续了原生建筑状态的结果。
所以古人可能在选择时也是会有一些无奈之举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