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问有些牵强,提问者心里想的肯定是传统文学是正道,网络文学是绣花枕头。说实话,本人是传统文学的爱好者,至今没有完整的看过一篇网络长篇小说,短篇和散文还是看的,总体来说,传统文学还是经过多人编审过的,虽然现在追求效益,但是好文章还是能吸引人的。网络小说为了增加人气,吸引眼球(而不是吸引人),往往搞一些违背常识的事和搞一些花头,几乎千篇一律,这样平台才会上,所以网络小说绝大部分是 粗制滥造,精品也有,但是很少,所以拉低了整个形象。
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应笼统地这样提问。
有读者才是好文学。
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并没有泾渭之别,我们不能说茅台就是好酒,啤酒就是垃圾。若干年后,一些网络文学的精品也许会由通俗变成经典。
比如现在早已成为传统文学经典的宋词,刚开始是被文人轻视的,被称为“诗余”、“小道”,不上大雅之台。专业写词的柳永当年还被人看不起。给歌女写词有什么出息?可是耐不住人民喜欢呀!“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词受欢迎的程度。如果放在现在,柳永就是专业的流行歌曲创造作人,比什么林夕、方文山牛多了。当年的“流行歌曲”现在早已成了经典文学。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文学。
八十年代我上小学,从同学手中借来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当时看的时候就像搞地下工作,偷偷摸摸的。为了看小说,甚至拿着书跑到厕所看。因为在老师家长的眼中,金庸的作品是闲书,甚至是坏书,看书看得都有罪恶感。
而现在你在看,金庸的书和《平凡的世界》、《堂吉柯德》等传统文学并列,成了中学生推荐读物。现在的孩子再也不用担心看《射雕英雄传》被家长打了。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必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无序发展,野蛮生长。粗制滥造的作品一定会非常多。但不一定所有的作品都是杂草,中间也许会有小花。而且,随着创作人数的增加和人们阅读品位的提高,那些无脑的爽文会逐渐被淘汰,高质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会日益增多。也许多年以后,就像宋词、金庸武侠一样,精品网文也会成为现在的传统文学。
难道只有传统文学才是正道,网络文学就说胭脂水粉,粗制滥造吗?
我得想一想,该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们抛开什么传统文学、严肃文学、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等的分类,统统混在一起统称“文学”,那么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好坏、高低、优质还是粗糙,该怎么评价?可不可以评出一个高下来?当然是可以,就好像手机分什么高端的、什么品牌的,当初肯定也有人不服气,国产山寨手机怎么就一定不行?很多人使用山寨手机还不是好好用了几年?也没见谁用山寨手机打电话老断线的?那么凭什么说山寨手机一定比品牌手机差?凭什么手机一定要分高端、低端?小米手机要卖五千多,红米手机两三千就可以买到,看看配置,比如这次红米K50天玑9000、2K屏幕、120W快充,这些硬件配置应该是不比小米旗舰手机差的,那么红米K50刚发布销售也只能卖到三千左右?
任何东西、任何产品,我们在评价它们的时候,有一个评判标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品质——
手机品质评判有流畅度、速度、性能强弱等,同时还有功能齐全程度、外观美丑、手持握感、整体的精细感受、以及维持这种整体品质的时间长久,比如有的手机用一年不到就容易卡,有的手机用两三年都不会觉得卡,有的手机外观一年后就觉得老土,而有的时候好几年后看它还是感觉美不胜收。
那么文学作品的品质都包括一些什么呢?不分类、不分层次、不管什么传统的还是现代派的、不管什么严肃文学还是通俗文学的,我个人认为下列几点可以作为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品质:
1、故事情节的精彩程度 ,包括全书的主干剧情精彩程度、具体情节的精彩程度、支线情节的精彩程度,以及全书总体故事内容的完整度和精彩感受。
2、人物角色整体水准 ,包括主要人物的塑造、非主要人物的塑造、次要人物的塑造、“龙套”人物的合理分布等等,所谓人物塑造,包括人物行为细节是否足够细腻,个性是否凸显、 情感 是否丰满、言行举止描写是否合情合理,尤其重要的是人物个性的塑造对于情节推进、转折、高低起伏的演绎有多少贡献。精彩的人物塑造数量,也能够反映一个写作者把控小说的水准,《红楼梦》、《战争与和平》之所以会被誉为百年经典,与其塑造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物群体有直接关系,假如《红楼梦》里精彩的人物角色没有几个,《红楼梦》的整体魅力就会大打折扣,《战争与和平》尤其如此。我一直很赞赏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主要理由也是因为它塑造了一批而不是几个精彩人物,林冲、宋江、武松、鲁智深、史进、阮氏三雄、杨志、菜园子张青、母大虫顾大嫂、李逵、燕青、卢俊义等等,几乎个个精彩、个个性格鲜明立体,个个都有独立的“小传”故事,其中有几个作者还写出了好几章节份量的正传,在整个中国明清小说中,《水浒传》如此的人物塑造水准,可谓顶尖水准,放到今天都是一流水准的,起码不逊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3、思想认识 情感 等内涵意味 。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什么被大多数人认为比今天的网文要更高水准?除了在故事精彩和人物塑造方面更有水准外,金庸还有一个聪明的做法,即在小说里融入了一些“似是而非”的 历史 内容,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偶尔连我都会产生一点“误解”,会质疑其中一些牵涉到 历史 的情节不对啊, 历史 书不是这么写的啊,可事实上你完全没有必要去质疑它们的 历史 内容真假与否,因为没有意义,金庸这是将 历史 内容当成调料品而已,真假并不重要,因为它们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它们的“调料”口味让阅读者有了不少余味,比如对乔峰的非汉族人问题的遗憾,对成吉思汗与其几个儿子和郭靖之间的关系、与中原的关系等等,阅读者难免会联想到史书怎么写的之类。此其一。
正邪问题、 情感 恋爱问题,一个优秀的小说写作者,是一定会在其小说里融入这些问题的,水准高下在于你融入了多少?融入的深浅?这些方面的文字如何完美的与其他文字融合,呈现一个全局性的均衡和魅力。金庸的黄蓉和郭靖这对恋人的开始、过程以及他们对全局故事情节的推动,可以说显示了金庸掌握了一定水准的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水准,令他的武侠小说总体上具有低层次的感染力。但你阅读过程中会总觉得这样的感情关系不太正常、太极端了,何况最后金庸还是不可控制的让黄蓉和郭靖的关系走向了中国传统的“夫唱妇随”关系。
4、细节的细腻、丰满程度 。
曾经有人说过,小说艺术是细节的艺术。小说是由细节构成的,无论情节的演绎、 情感 的渲染、人物的塑造等等,都有赖于一段段的细节文字来说呈现,没有细节的写作就谈不上小说写作。如果上述三点关于小说品质评判问题标准,属于“务虚”方面的,那么细节问题就属于“务实”的问题,一部小说完稿终究是要靠无数个细节文字来组合而成的。
现在长篇网文动辄数百万、数千万字数,可为什么一直评价不高?很多人在批评网文太水,什么意思?比如同样一个对人物的描写,高水准作家花了近百个文字,而有人却花了近千个文字,可读者阅读之后,却可能仍然认为那个作家写的人物描写更细腻,而那近千字的描写却一点也没有给人细腻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粗糙。这就是水准,细节描写不是堆砌文字就可以做到的,否则小学生也可以写小说了:
如何让你的细节文字即精准、恰到好处,每一个字都能够“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组合成的句子、片段,还能有意味、有韵味,给人一定的启发,不是说一定要“像诗一样”,很多小说描写的细节不需要像诗一样,但要精准、简练而具有意味、韵味。同时,如何让一段细节文字做到丰满,这也是细节文字品质高下的重要指标之一。我曾经用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开头文字、莫言的《丰乳肥臀》开头文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开头文字来说明问题,这里我就不摘抄它们了,有兴趣自己网上搜一搜可以读到。仔细咂味这些文字,如果你具备了一定的小说文字鉴赏能力,你自会分辨出高下与风格,尤其是关于“细节的细腻与丰满”这一评判标准。然后再去找一部当今最著名的网文开头文字来读一遍,对照一下。
——我这里谈论的是小说写作,不是故事写作,我们常常也把网文当成小说来对待的,题主提这个问题,显然也是愤愤不平于不少人总是贬低网文小说,所以再一次“振聋发聩”的提出这个问题:难道只有传统文学才是正道,网络文学就说胭脂水粉,粗制滥造吗?
先要说明,你不应该把网文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统称为“传统文学”,你首先要搞清楚“传统”这个词的定义,当代文学包括体制内的文学、体制外的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等的分类,其实是不应该说成传统文学的,传统是与“当前”相对的,否则划分传统就失去了意义。其次,现实主义写作方法也分传统和当前,因为当代尤其中国八十年代之后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和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的现实主义小说又有很大不同的,包括所谓的后现代派小说,其实其中不少写法和当代现实主义差不多的。而网络文学的写作手法,起码我个人是没有看到有什么创新的,基本上都是用的现实主义写法,基本上都在故事内容基础上刻划一下人物,即所谓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
完全无视分类、无视写作方式流派的话,那么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品质,而谈论一部小说的品质高低,最终不过上述四点内容:有兴趣评判,你不妨去阅读一遍莫言的《丰乳肥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然后再去找一部你认为的写作水准最高的网文来阅读一遍:
我个人来划分的话,《丰乳肥臀》算一级品质,《平凡的世界》就只能算二级品质,《射雕英雄传》最多算三、四级品质,任何一部网文大概只能算七八九级之间的品质。
假如按照九级等级制来划分的话,大多数严肃文学小说可以划入三级之内,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名家的最好的几部小说可以全部划入四到六级之间,而全部网文就只能划入七级及以下。
别说什么正道不正道的,当今文学早已不排斥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类型文学了,网文的阅读者数量更是以亿计。我个人其实非常赞赏网文这个形式会在中国出现,我现在没事空闲的时候也在写小说,未来完稿后也会发到某个文学网站里去,也会成为网文大家庭的一员,可能扑街、可能成功,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已经不在乎了,它主要是我的业余兴趣爱好,算做一个生活目标,让自己获得更充实一些,虽然我日常生活已经足够充实了,哈哈!中国的新时期终究还只有三四十年,尤其完全跟上世界潮流、甚至融入世界主流 社会 也不过三十多年,很多新生事物的 历史 更短,网文其实还只有二十几年的 历史 ,大发展的时间更短,所以暂时还有大批的写作实力很浅很水的人进入,很多网文写作的人其实并非真的对文学有深入爱好的人,这部分人写的网文水准肯定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网文作者虽然对文学感兴趣,但主要还是对文学中的故事性感兴趣,比如像唐家三少之类的网文写作者,所以他们的写作水准不高。但是再过几年、十几年后,也许会有更多真正的文学写作爱好者进入,甚至可能吸引到职业作家,那时候网文作品的整体水准一定会迅速接近甚至与主流文学齐平,这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所以,没有必要为有人贬低网文而大动肝火、愤愤不平,如果有志于网文写作,如果真的不满于某些人贬低网文,那么让你我一起努力开始写作不粗制滥造的、力求品质高一点的网文吧。
共勉!
作为一个化妆师,应当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理解色彩的原理和规律,训练对色彩的感受和组合搭配能力,从而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和审美鉴赏水平、达到熟练运用色彩来造型的目的。
本篇我们先从了解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以及色彩的三要素开始,再来看色彩对比关系和色调对化妆造型效果的影响。
一、色彩种类
1 无彩色系
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称为无彩色。
2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的基本色有红、橙、黄、绿、蓝、紫。由于它们各自又有纯度和明度的不同变化,所以较之无彩色系更加丰富带给人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
二、色彩三要素
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是颜色彼此相互区分最明显的特征。如红、橙、黄、绿、蓝、紫六种基本色相。通常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最先反映的往往是色相,如:蓝色的眼影,粉红色的腮红,肉色的口红等。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深浅度,是表现色彩层次感的基础。黑白灰之间可构成明度序列,最亮是白,最暗是黑,黑白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灰。任何一个色彩,加白可以提高明度加黑则能降低明度。由此产生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
六种基本色本身也有明度上的高低不同,其明度次序为:**明度最高,橙次之绿和红再次之,蓝、紫明度最低。
我们在化妆时选择粉底也常常要考虑到颜色的深浅,比如,这个粉底颜色太深了,选浅一点的会显得明亮一些。打底时我们常用到基础粉底。提亮色、阴影色,这就是 用明度不同的粉底来塑造脸部的立体感。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凡有彩度的色彩必有相应的色相感色相感越明确、纯净,其色彩纯度越纯,反之则越灰。纯度较低,色彩相对也较柔和,适合于生活妆,纯度很高的色彩应慎用。同一色相可以有不同的彩度。拿红色来说,有鲜艳无杂质的纯红,有干涩的“凋玫瑰”红,也有较淡薄的粉红等。
三、色彩的混合
1原色
原色也称第一色,用原色可以混合出其他色彩。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 间色
间色是由两种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也称为第二 次色。颜料的三间色是橙(黄+红)、绿(黄+蓝)、紫(红+蓝)。
3复色
由原色加间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也称为第三次色。
四、色彩的对比
色彩对比是色彩运用的关键,正如人们所说,没有不美的颜色,只有不美的搭配。
1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指因为明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在同一色相中物体的层次感、体积感、空间关系主要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实现。不同的色相也有不同的明度。
明度接近的颜色之间属于弱对比,给人的感觉含蓄、柔和,雅致,近效果好。生活妆以及新娘当天妆选择的眼影腮红、口红经常会采用明度弱对比。
明度高和明度低的颜色之间属于强对比,给人的感觉强烈、夸张、夺目、清晰度高、立体感强、远效果好。晚妆、模特妆以及强光下可以采用明度强对比的颜色。化妆时常用眼线来突出眼睛就是这个道理,最深也就是明度最低的眼线和面部其他颜色形成明度强对比,会显得眼睛炯炯有神。
▲明度弱对比 ▲明度强对比
上图中眼影和腮红、口红的明 图中眼睑部分的驼色眼影和腮
度非常接近,整个妆面呈现柔和、 红、口红是明度比较接近的弱对比,
雅致的效果。虽然眼线明度较低, 但和面积比较大的深色眼线就形
但所占面积较小,在局部形成明度 成了强对比,所以显得十分旁张、强烈。
强对比,显得眼睛十分明亮。
2彩度对比
彩度对比是指不同彩度的色彩相互搭配,根据含彩度多少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关系。在化妆时可以用大面积的彩度较低的颜色晕染,然后点缀一个彩度较高的颜色。
彩度对比
如图所示,眼窝处的眼影和腮红面积都比较大,彩度也低,靠近眼线的金**和口红的彩度较高,这样的色彩对比使妆面显得很有生气,非常灵动。
3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
同类色对比
这种配色关系处在色相环上的30度以内,是一种色相差很小的配色。这种配色雅致、含蓄,但统一有余而变化不足。处理不好容易显得模糊、朦胧、单调、乏味。只有加大其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彩度差,才能使视觉效果更美。
b邻近色对比
这种配色关系处在色相环上的30度以上,60度以内是较弱的色相对比,具有和谐、雅致柔和,耐看的视觉效果,比同类色相明显、丰富活泼但其微妙性和技巧难度较大,需同时掌握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变化。
邻近色对比
如图所示,这种配色可以用于新娘白纱妆,其明度和
彩度都比较低,妆面呈现柔和、优雅的感觉。
只在眼窝处使用的小面积灰青色,即浅玫红的邻近色,
这样的色彩对比让妆面生动而显得有变化。
c对比色对比
这种配色关系处在色相环上的120度左右,是较强的色相对比。其各自色相感鲜明,色彩显得饱满十富而厚实,容易达到强烈、兴奋、明快的视觉效果。如红与蓝、红与黄、蓝与黄绿与橙、橙与紫、绿与紫等,可构成很多审关价值高的色彩对比。但处珲不好容易显得杂乱要注意控制各自的色量、位置、面积、明度、彩度等综合关系。
对比色对比
如图所示,蓝色和红色都降低了明度和彩度,
以红色为主导,蓝色点缀加强眼线,
妆面大气华责,适合礼服造型。
d互补也对比
这种配色关系处在色相环上的180度左右,橙和蓝、黄和紫、红和绿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对比关系,极易产生富有刺激性的视觉效果。色感饱满、活跃、生动、华丽,这种极强的色相组合,也能体现出粗犷、活跃、喜悦的风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用色方法。
然而,互补色对比变化有余而统一感不强,设计时应谨慎从事,如运用不当,特别是高纯度的互补色相会产生过分刺激,不含蓄、不雅致的感觉。
▲如上图所示,这里有两对互补色一一黄和紫、红和绿。黄和紫都降低了彩度,紫色提高了明度与**接近,因此妆面呈现柔和感。红和绿的彩度相对较高,为避免显得杂乱,以红为大面积主导,绿色点缀,所以妆面艳丽而和谐。
e冷暖对比
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为冷暖对比,是色相比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在色彩冷暖中,最暖色为橙色,定为暖极;最冷色为蓝色,定为冷极。凡是离冷极越近的色彩就越冷,凡是离暖极越近的色彩就越暖。色彩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的对比也越强烈。
如图所示,粉橙色偏暖,眼影、腮红、口红也都用暖色,这样会使妆面显得很“腻”,不能突出人物特点。所以采用偏冷的蓝色勾画眼线,表现出清澈、冷静的眼神,整个妆面看起来较为生动。
f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彩所占面积比例的多少而形成的明度、色相、纯度、冷暖对比。如眼影中各色面积的对比,眼影、腮红以及口红色面积的对比等。上面所示的每张妆面图中都同时有着面积对比的效果,基本都是以一个颜色为大面积主导,另一个相对的颜色作为小面积点缀,达到和谐的效果。我们觉得红配绿很俗,但“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诱人的,这就是恰当运用了面积对比的生动说明。
五、色调
色调是色彩运用的主旋律,大面积的色彩倾向是色彩的三要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其中某种因素居主导地位,即称为某种色调。
1 淡色调
明度很高的一组淡雅颜色,组成柔和优雅的淡色调,这类颜色含有大量的白色或荧光色。淡色调妆多用于生活时尚妆和新娘当天妆,视觉效果清新、明朗、干净。
2浅色调
明度比淡色调略低,色相和鲜艳度比淡色调略为清晰。浅色调妆淡雅、亲切、温柔,适合职业妆和新娘白纱妆、当天妆。
3亮色调
明度比浅色调略低,因其含白色少,鲜艳度更高,接近纯色。代表色有:天蓝、柠黄、粉红、嫩绿。亮色调妆给人感觉亮丽、活泼。鲜明、纯净, 适合时尚妆和新娘礼服造型妆。
4鲜色调
明度与亮色调接近,-般是中等明度但其色彩不含黑和白色饱和度最强,视觉效果浓艳、华丽、强烈,适合晚宴妆、综艺晚会妆、模特妆、创意妆。礼服造型妆。
5深色调
明度较低略带含黑成分但仍保持定的浓艳感,适合模特妆、创意妆,晚宴妆、综艺晚会妆和礼服造型妆。
6中间色调
由中等明度,中等色度的色彩组成。中间色调妆显得沉着,浑厚、稳重、成熟,适合社交职业妆和新娘白纱妆、礼服造型妆。
7 浅浊调
与浅色调的区别在于,浅浊调不枯仅含有白色,还含有灰黑色成分。浅浊色调妆具有文雅之感,适合职业妆和新娘白纱妆、当天妆。
8 浊色调
是明度低于浅浊色调的含灰色调,具有朴实而成熟的气质。代表色有,驼色、土黄灰蓝。如果大面积用浊调,小面积用鲜艳色点缀,既沉着稳重,又避免了整体的晦暗感,适合模特妆和创意妆、礼服造型妆。
9暗色调
明度、鲜艳度都很低,色暗近黑。暗色调妆具有沉稳、庄重感,若搭配一点深沉的浓艳色,可得到沉着、华贵的视觉效果。适合晚宴妆、模特妆、创意妆。
六、色彩与联想
红色:热情、精力充沛、喜庆,欢乐,幸福艳丽,直爽。红色调粉底可使肤色变得粉嫩、红润、健康。
**:温暖、光明、愉快、明亮活力,华丽。**调粉底可使肤色变得干净、透亮,适合裸妆写真。
橙色:明朗、光明、轻快、柔和、纯净、活跃年轻。橙色调粉底很适合遮盖发青的黑眼圈。
绿色:生命、希望、青春、活力、和平。绿色调粉底可掩盖肤色过红的现象。
蓝色:天空、寒冷透明、流动、清爽、深远。
紫色:高贵、华丽、神秘。紫色粉底可调整偏黄晦暗的肤色。
白色:明亮、干净、卫生、朴素、恬静、坦率纯真。
黑色:严肃、庄重、坚定。
灰色:高雅、精致、含蓄。
一、挑片,删除有问题的照片,删除占总数15%以上应备份核查及检讨!
1、大面积穿帮而造成照片无法修饰;
2表情怪异;
3、重复拍摄的照片;
4、照片过曝而造成照片主体大面积(尤其是人物面部)不能恢复细节的高光区域;
5、照片曝光过欠而造成照片主体暗部有大面积严重的色斑及噪点;
6、对焦不准无法通过PS恢复的;
7、呲光严重无法修正的照片;
8、其他严重影响照片整体美观但不可修复的照片。
二、校色,明度及色彩校正。
我们此步骤要做的就是让白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白色,灰色所成的像依然为灰色,黑色所成的像依然为黑色。因此校色步骤包含黑点、白点、灰点处理,此过程通常都由色阶或曲线来完成,参考目标为直方图。
校色步骤为两步,首先应该校正黑白场,将欠曝或过曝的照片调整至正常,我们先来看照片标准的直方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注:在过曝或过欠的照片中以JPG文件为相机拍摄格式的调整容差范围远远小于RAW格式。
其次是找出照片中的灰点,还原灰点将色彩调整正常,在找不到灰点的时候我们以还原人物的正常肤色为基准校色,什么样的皮肤是正常的肤色,这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当然模糊的概念也有些模糊的定义,常用的有CMYK和HSB色彩模式来定义。
CMYK定义肤色:
青色C与洋红M、**Y之比大概在1/3——1/5之间 洋红M与**Y一致或**Y略高于洋红M,K值一般为0。
HSB定义肤色:
H(色相(偏红)9-20(偏黄)之间。
S(饱和度)15-50之间。
B(亮度)25-95之间。
调整的时候不用去转换色彩模式,只要把颜色取样器设置成需要的颜色模式就成了,取样点应在肤色均匀,无腮红等化妆品干扰的接近高光的区域),以肤色为基准校色还要根据环境、光线等因素来调节。
当照片整体明度和色彩校正以后为下一步照片处理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在此步骤中很多人都重视明度(黑白场)的校正,但是在调整一些特殊色调效果的照片时都很忽视将色彩恢复正常色调的步骤,认为反正我最终结果是要将照片调整成其他色调的,再去校正灰点、肤色是多此一举。其实这样认为是很错误的,如果我们先将照片中人物的肤色校正至正常,然后在以后的调色过程中将照片有意的调整至偏色效果,人物的肤色在照片整体中会显的非常自然,不会让人在看照片时感到不协调和突兀感。
在此过程中如果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在照片中,尤其要注意肤色的调整,男士肤色可比女士稍暗,但颜色差异不能过大。有时候手、小腿、脚、颈部下方会受光不足,显得比较暗,并且饱和度相对较重,校色的时候这些部分要格外注意,必要的时候需要单独选择调整。
校色步骤结束后下一步就该进行基本的修饰。
三、粗修,对照片瑕疵的基本修饰
粗修步骤也分为两步,一是对皮肤的基本处理,二是对照片中明显的穿帮和污点进行修饰。
将皮肤基本步骤放在校色之后是必须的,因为由于影楼流程化的处理,既要求质量又要求速度,所以很多公司都将外挂的磨皮滤镜作为修饰皮肤的必要手段,而如柯达、Neat Image Pro、Portraiture这样的磨皮软件通常都会智能的识别皮肤颜色,我们在校色步骤将皮肤颜色调整至正常和背景的其他颜色区分开来,能将磨皮滤镜的功效发挥至最大。如果整体色调效果已经定型再进行磨皮,也许会造成滤镜对皮肤颜色识别困难,或由于肤色与整体或背景某一大面积部分颜色过于接近而影响滤镜效果。
在磨皮步骤中主要使用工具为图章、修补工具和磨皮滤镜,在此过程中将人物及背景修饰干净即可。
粗修步骤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一、脸部及皮肤
1皮肤:人物皮肤修细致,且有质感(可用磨皮滤镜)保留照片中正常的光影过渡。
2.纹路:处理眼袋、抬头纹、眼角皱纹及笑纹,要求自然不失真,视客人年龄而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淡化。
3.双下巴进行收缩和淡化。
4.眼睛:修饰、淡化眼袋、黑眼圈,两眼自然、一致
5.手:修饰班点、褶皱、汗毛
6.牙齿:偏黄或黑需适当减淡
7.假睫毛:脱落或翘起时修复或淡化痕迹。
8.发型散乱:散落头发修掉。
9.美目贴:修饰自然,和皮肤能自然融入。
10.发卡:修饰过程中注意不要破坏头发纹理
11.腋窝:自然,线条不能生硬、突然,保留与人体结构的纹路
注:修饰面部缺陷,但大的痣必须保留,如有大的伤疤及瑕疵无法确定是否处理时,可询问客户是否修饰。
二、服装
1.内衣外露
2.衣服中不自然皱纹
3.毛边与破损修掉。
4线头
5衣服外露的别针
三、背景
1.CCD脏点。
2.背景布褶皱
3.背景布的破损、脚印、折痕。
4.画面中的杂人杂物;
5.背景影响美观穿过人体的线条、树等。
6.与照片主题、意境不符的景物。
7.背景上影响整体画面美观的地方。
8.其他客人要求修饰的东西
照片经过调色和粗修后,色彩正常,画面整洁,为以后精致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调色
颜色的调配要符合照片主题及内容的要求。数码照片调色与其他设计中配色不同,我们得到是既定的画面,如此一来,调色人员必须明确知道所调整的照片应该选用哪些颜色。因为画面的色彩基调将会深深影响照片成品给客人的印象,客户是否能被第一眼被吸引是靠色调来决定的,所以调色人员要有必要的色彩认识。
一、色彩的基本认识
色光三原色
三原色是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将三原色以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色彩。而显示器中以R、G、B三种色光为三原色,红(Red,记为R)、绿(Green,记为G)、蓝(Blue,记为B),它们是PS中调色的基础,色光三原色的调配属于加色法混合。
加色法混合的特征是:1.两种不同的彩色光混合生成另一种颜色,且色光混合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得到的颜色越明亮;2.如果两种色光混合成白色,它们就被称为互补色;3.三基色可以混合出其我们选定的色彩空间范围内的所有颜色;4.在PS中红( R )、绿( G )、蓝( B )三色等量并且不为0和255时相加生成中性灰色,当R、G、B三色达到最高值255时,它们相加后的结果生成白色,当R、G、B三色值为0时,结果色为黑色。
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是色彩最基本的属性,是色彩的基础。两个鲜艳的色块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刺激感,两个柔和的色块放在一起产生和谐的美感。不同的颜色组合带给人千差万别的视觉感受,理解色彩组合的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规律,就可以用直观有效的表达照片效果的主题。
二、明度调整照片的根基
在调色过程中往往都把重心放在色相的调整,往往在经过色彩调整后,发现层次感依旧不好,颜色不实,好像浮在上面一样,这样的情况发生情况一是配色不对,但多的原因是照片的明度对比没有体现出来。我们已经知道色相、明度、纯度称为色彩三要素。它们是色彩的基础,调色过程就是调整色彩这三要素的对比与调和,而明度对比是这三要素中给人感觉最深刻的,就如我们常对调色人员的话语一样“如果把这张片子去色后,你还能能用什么去吸引人?”。
照片的明度变化是的骨架,而色相和饱和度的变化是照片的血肉,再好的皮相长在畸形的骨架上也不会漂亮。而有了标致的骨架,就算皮相差一些,略施粉黛整体也不会太难看。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是决定照片整体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在色彩对比中有一级明度对比相当于于三级纯度对比的说法。一般来说,在明度对比中高调愉快、活泼、柔软、弱软、辉煌、轻盈;低调朴素、丰富、迟钝、厚重、忧郁、神秘、孤寂。明度对比较强时光感强烈,形象的清晰程。明度对比较弱时,整体不明朗显得柔和静寂、柔软含混。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最终效果而进行明度调整。如果拍摄的照片明度对比太强时会产生生硬、眩目、简单化等感觉,这时我们就需要降低反差,让照片整体对比合理化;如果明度对比太弱会使照片内容平板、模糊,就算进行色相上的调整也会感觉颜色不扎实,飘浮,这时我们就需要增加反差,让整体清晰。在调色之初我们可以用色阶 曲线工具对整体或局部进行明度调整,增强或减弱明度对比,在整体渲染中可使用减淡加深工具进行深层次的处理。
三、色相调整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名称,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体因素。以色相为主的配色,一般以色相环为依据,色相环分十色相环、十二色相环与二十四色相环等。其中12色相环特色是以三原色做基础色相;每一个色相的位置都是独立的,区分的相当清楚,排列顺序和彩虹以及光谱的排列方式是一样的,易于掌握,显示直观,我们可以从12色相环中学习配色。
二十色相环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组合而成。
1、原色
原色是最基本的颜色,因为色光是以红、绿、蓝作为原色的,所以我们先在等边三角形上绘制红、绿、蓝色光三原色。
2、二次色
通过混合任何两种邻近的原色获得的三种颜色。这些颜色即二次色:青、品、黄。我们看到二次色是原色的补色。
3三次色
相邻的原色和二次色两两混合得到三次色
4、十二色相环
通过三原色、三个二次色及六个三次色我们现在已经定义了在 12 点色环中的颜色
按照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所成的角度,可分为单色相、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在各种色调的配色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单色相:无有色相差别,主要应突出明度对比,配色时要拉大明度色阶;
2.邻近色:色相差别很小,对比微弱,统一性极高,但易显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3.类似色:色相差别较明显,对比显著,色相间又含有共同色素,活泼而富有朝气,统一柔和明确,同时又具有含蓄耐看的优点,但运用类似色配色如不注意明度和纯度变化,也容易流于单调。为了改变色相对比不足的弊病,一般需要运用小面积的对比色或比较鲜艳的色作点缀,以增加色彩生气。
4.中差色:色相差别明显,对比明快、活泼、热情、饱满的特色,配色时要注意明度、纯度的变化;
5.对比色:色相差十分明显,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特点,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变化;
6.互补色: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的间色对比关系,色相差别极大,对比效果强烈刺激,易产生眩目、喧闹与戏剧性的效果,配色时要注意纯度及面积的变化。在运用同种色、邻近色或类似色配色时,如果色调平淡乏味、缺乏生气,那么,恰当地借用补色对比的力量将会使色彩效果得到改善。
四、纯度对比
纯度即饱和度指各色彩鲜艳程度。纯度在配色上具有强调主题、制造多种效果的作用。
纯度高的颜色强烈刺激,使人印象深刻,也容易生产厌倦,与低纯度颜色的配合才能细腻、含蓄、耐着持久。高纯度色容易引起注意的特点,应考虑到因视觉距离的远与近所带来的强与弱的变化。
五、色彩调和
所谓调和就是协调、和谐、融合的意思,既包含着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面积的方面的差异与对比,又在整体上取得协调一致的美。并不是所有的色彩的配合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没有统一调子的色彩只能在视觉感官上过度刺激,造成凌乱无主主体的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