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属于元宵节节日食俗。可以吃。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习俗之一,意为“团团圆圆”。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然而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
元宵是通过很复杂的制作过程然后一点点滚出来的,很费时费工。而且煮出来了的元宵汤是混的,汤喝起来很好喝。而汤圆则是早期南方的一种小食品,现在制作和煮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在口感上,元宵比汤圆的要粗一些,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首先需将和好并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元宵 (rice glue ball) 和汤圆 (glutinous rice ball) 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在地域、制作方法、口感 (mouthfeel) 和保存时间等方面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北方人喜欢吃元宵,其馅料多为豆沙、芝麻等甜馅;南方人喜欢吃汤圆,馅料方面则甜、咸,荤、素都有,口味丰富得多。
元宵用的面粉是普通面粉。制作元宵的时候,先把和好并凝固了的馅料 (filling) 切成小块,沾上水之后扔进盛满糯米粉 (glutinous rice flour) 的笸箩 (shallow basket)内滚动,边滚边洒水,直到滚成大小合适的圆球才算做好。
而汤圆的制作方法就省力很多,只要将准备好的馅料用糯米面皮包上就可以了。
元宵和汤圆区别在于元宵个头稍小,口感略硬,而汤圆个头较大,吃起来也是软糯糯的。因为干的糯米粉容易吸水潮解变质,所以北方的元宵一般都是现“滚”现卖,南方的汤圆保存时间则相对长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超市速冻食品区里卖的都是汤圆的原因了。有的地方喜欢稍微硬一点的口感,会选择掺和一点面粉进去,味道都是很好的。糯米粉是将现有的糯米经过粉碎后制得的粉,汤圆粉可以说是一种专用糯米粉。相同之处:都是属于糯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粘性较大。用小火炒熟芝麻,约1分钟,听到哒哒哒的声音部分芝麻跳起为好。将芝麻碎和腰果碎混入小碗中,加入蜂蜜,搅拌呈粘状;面醒好后,滚成长条状,切成大小适当的面剂子,将面剂子揉圆压成圆饼,放于虎口处,加入适当馅,两侧向上捏起面,将馅包起来,包好的汤圆放入盘中,盘中稍撒面粉避免黏住即可。
元宵有两层意思,一为中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为一种食物名称。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在不断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08年,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的简介:
1、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2、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唐代以一、 七、 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 中元 、 下元: 上元祭天官,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制作方式不同。
“元宵”是放好馅料后手工“摇”,使用的糯米粉是将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馅料是硬的,常常加入各种果料。一般馅料会被切成小方块,然后沾点水,在满是干粉的笸箩里来回滚,直到所有的馅料都被裹住。因为元宵表面也是干粉,下锅以后会混汤,吃起来也更有嚼劲。
而“汤圆”呢是用水磨湿粉包制出的。先和面,然后做出圆形的剂子来,放小块馅料,再把面团抱紧。糯米粉包制时能放入更多的油脂,馅料也不会出现大的颗粒果料,所以汤圆吃起来,口感软滑细腻。
2、外观不同。元宵外观浮粉,汤圆外表光滑;
3、口感不同。元宵嚼劲十足,汤圆软软糯糯;
元宵和汤圆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
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元宵象征着什么呢?
1、 吃“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新的一年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2、 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3、 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在古代还有一种风俗,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将杨枝插在家家户户的门上,杨枝表示树木春天生发的意思,“杨”和“阳”还是谐音,其义相同。
4、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元宵象征着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元宵节的真正含义是团圆。元宵节因月圆、灯明、时值开春、人尽团圆而寓意美好、圆满、兴盛、浪漫。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