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名号 姓名 年号 使用年数 元年干支 改元月份 公元纪年 大事记
五帝
(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070年)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履)癸 桀
商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汤
太丁
外丙
仲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约前1300年迁都至殷
小辛
小乙
武丁 59 辛未 前1250年
祖庚 庚午 前1191年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35 甲寅 前1147年
文丁 11 己丑 前1112年
帝乙 26 庚子 前1101年
帝辛 纣 30 丙寅 前1075年
周
(前1046年-
前256年) 西周
(前1046年-
前771年) 武王 姬发 4 乙未 前1046年
成王 姬诵 22 己亥 前1042年
康王 姬钊 25 辛酉 前1020年
昭王 姬瑕 19 丙戌 前995年
穆王 姬满 55 乙巳 前976年
共王 姬繄扈 23 已亥 前922年
懿王 姬囏 8 壬戌 前899年
孝王 姬辟方 6 庚午 前891年
夷王 姬夑 8 丙子 前885年
厉王 姬胡 37 甲申 前877年
共和 14 庚申 前841年
宣王 姬静 46 甲戌 前827年
幽王 姬宫湦 11 庚申 前781年
东周
(前770年-
前256年) 平王 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年
桓王 姬林 23 壬戌 前719年
庄王 姬佗 15 乙酉 前696年
厘王 姬胡齐 5 庚子 前681年
惠王 姬阆 25 乙巳 前676年
襄王 姬郑 33 庚午 前651年
顷王 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年
匡王 姬班 6 己酉 前612年
定王 姬瑜 21 乙卯 前606年
简王 姬夷 14 丙子 前585年
灵王 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年
景王 姬贵 25 丁巳 前544年
悼王 姬猛 1 辛巳 前520年
敬王 姬匄 44 壬午 前519年
元王 姬仁 7 丙寅 前475年
贞定王 姬介 28 癸酉 前468年
哀王 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年
思王 姬叔 1 庚子 前441年
考王 姬嵬 15 辛丑 前440年
威烈王 姬午 24 丙辰 前425年
安王 姬骄 26 庚辰 前401年
烈王 姬喜 7 丙午 前375年
显王 姬扁 48 癸丑 前368年
慎靓王 姬定 6 辛丑 前320年
赧王 姬延 59 丁未 前314年
秦
[秦帝国(前221年-前206年)] 昭襄王 嬴则/稷 56 乙卯 前306年 前256年灭周
孝文王 嬴柱 1 辛亥 前250年
庄襄王 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年
始皇帝 嬴政 37 乙卯 前246年 前221年统一称帝
二世皇帝 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年
汉
(前206年-
公元220年) 西汉
(前206年-
公元25年) 高帝 刘邦 12 乙未 前206年
惠帝 刘盈 7 丁未 前194年
高后 吕雉 8 甲寅 前187年
文帝 刘恒 16 壬戌 前179年
(后元) 7 戊寅 正月 前163年
景帝 刘启 7 乙酉 前156年
(中元) 6 壬辰 正月 前149年
(后元) 3 戊戌 正月 前143年
武帝 刘彻 建元 6 辛丑 前140年
元光 6 丁未 正月 前134年
元朔 6 癸丑 正月 前128年
元狩 6 己未 正月 前122年
元鼎 6 乙丑 正月 前116年
元封 6 辛未 正月 前110年
太初 4 丁丑 正月 前104年
天汉 4 辛巳 正月 前100年
太始 4 乙酉 正月 前96年
征和 4 己丑 正月 前92年
后元 2 癸巳 正月 前88年
昭帝 刘弗陵 始元 7 乙未 正月 前86年
元凤 6 辛丑 八月 前80年
元平 1 丁未 正月 前74年
宣帝 刘询 本始 4 戊申 正月 前73年
地节 4 壬子 正月 前69年
元康 5 丙辰 正月 前65年
神爵 4 庚申 三月 前61年
五凤 4 甲子 正月 前57年
甘露 4 戊辰 正月 前53年
黄龙 1 壬申 正月 前49年
元帝 刘奭 初元 5 癸酉 正月 前48年
永光 5 戊寅 正月 前43年
建昭 5 癸未 正月 前38年
竟宁 1 戊子 正月 前33年
成帝 刘骜 建始 4 己丑 正月 前32年
河平 4 癸巳 三月 前28年
阳朔 4 丁酉 正月 前24年
鸿嘉 4 辛丑 正月 前20年
永始 4 乙巳 正月 前16年
元延 4 己酉 正月 前12年
绥和 4 癸丑 正月 前8年
哀帝 刘欣 建平 4 乙卯 正月 前6年
元寿 2 己未 正月 前2年
平帝 刘衎 元始 5 辛酉 正月 公元1年
孺子婴 居摄 3 丙寅 正月 6年 王莽摄政
初始 1 戊辰 十一月 8年
王莽 始建国 5 己巳 正月 9年 新朝
天凤 6 甲戌 正月 14年
地皇 4 庚辰 正月 20年
更始帝 刘玄 更始 3 癸未 二月 23年
东汉
(25年-
220年) 光武帝 刘秀 建武 32 乙酉 六月 25年
建武中元 2 丙辰 四月 56年
明帝 刘庄 永平 18 戊午 正月 58年
章帝 刘炟 建初 9 丙子 正月 76年
元和 4 甲申 八月 84年
章和 2 丁亥 七月 87年
和帝 刘肇 永元 17 己丑 正月 89年
元兴 1 乙巳 四月 105年
殇帝 刘隆 延平 1 丙午 正月 106年
安帝 刘祜 永初 7 丁未 正月 107年
元初 7 甲寅 正月 114年
永宁 2 庚申 四月 120年
建光 2 辛酉 七月 121年
延光 4 壬戌 三月 122年
顺帝 刘保 永建 7 丙寅 正月 126年
阳嘉 4 壬申 三月 132年
永和 6 丙子 正月 136年
汉安 3 壬午 正月 142年
建康 1 甲申 四月 144年
冲帝 刘炳 永熹/嘉 1 乙酉 正月 145年
质帝 刘缵 本初 1 丙戌 正月 146年
桓帝 刘志 建和 3 丁亥 正月 147年
和平 1 庚寅 正月 150年
元嘉 3 辛卯 正月 151年
永兴 2 癸巳 五月 153年
永寿 4 乙未 正月 155年
延熹 10 戊戌 六月 158年
永康 1 丁未 六月 167年
灵帝 刘宏 建宁 5 戊申 正月 168年
熹平 7 壬子 五月 172年
光和 7 戊午 三月 178年
中平 6 甲子 十二月 184年
献帝 刘协 初平 4 庚午 正月 190年
兴平 2 甲戌 正月 194年
建安 25 丙子 正月 196年
延康 1 庚子 三月 220年
三国
(220年-
280年) 魏
(220年-
265年) 文帝 曹丕 黄初 7 庚子 十月 220年
明帝 曹睿 太和 7 丁未 正月 227年
青龙 5 癸丑 二月 233年
景初 3 丁巳 三月 237年
齐王 曹芳 正始 10 庚申 正月 240年
嘉平 6 己巳 四月 249年
高贵乡公 曹髦 正元 3 甲戌 十月 254年
甘露 5 丙子 六月 256年
元帝
(陈留王) 曹奂 景元 5 庚辰 六月 260年
咸熙 2 甲申 五月 264年
蜀汉
(221年-
263年) 昭烈帝 刘备 章武 3 辛丑 四月 221年
后主 刘禅 建兴 15 癸卯 五月 223年
延熙 20 戊午 正月 238年
景耀 6 戊寅 正月 258年
炎兴 1 癸未 八月 263年
吴
(222年-
280年) 大帝 孙权 黄武 8 壬寅 十月 222年
黄龙 3 己酉 四月 229年
嘉禾 7 壬子 正月 232年
赤乌 14 戊午 九月 238年
太元 2 辛未 五月 251年
神凤 1 壬申 二月 252年
会稽王 孙亮 建兴 2 壬申 四月 252年
五凤 3 甲戌 正月 254年
太平 3 丙子 十月 256年
景帝 孙休 永安 7 戊寅 十月 258年
乌程侯 孙皓 元兴 2 甲申 七月 264年
甘露 2 乙酉 四月 265年
宝鼎 4 丙戌 八月 266年
建衡 3 己丑 十月 269年
凤凰 3 壬辰 正月 272年
天册 2 乙未 正月 275年
天玺 1 丙申 七月 276年
天纪 4 丁酉 正月 277年
晋
(265年-
420年) 西晋
(265年-
317年) 武帝 司马炎 泰始 10 乙酉 十二月 265年
咸宁 6 乙未 正月 275年
太康 10 庚子 四月 280年
太熙 1 庚戌 正月 290年
惠帝 司马衷 永熙 1 庚戌 四月 290年
永平 1 辛亥 正月 291年
元康 9 辛亥 三月 291年
永康 2 庚申 正月 300年
永宁 2 辛酉 四月 301年
太安 2 壬戌 十二月 302年
永安 1 甲子 正月 304年
建武 1 甲子 七月 304年
永安 1 甲子 十一月 304年
永兴 3 甲子 十二月 304年
光熙 1 丙寅 六月 306年
怀帝 司马炽 永嘉 7 丁卯 正月 307年
愍帝 司马邺 建兴 5 癸酉 四月 313年
东晋
(317年-
420年) 元帝 司马睿 建武 2 丁丑 三月 317年
大兴 4 戊寅 三月 318年
永昌 2 壬午 正月 322年
明帝 司马绍 永昌 壬午 闰十一月 322年
太宁 4 癸未 三月 323年
成帝 司马衍 太宁 乙酉 闰八月 325年
咸和 9 丙戌 二月 326年
咸康 8 乙未 正月 335年
康帝 司马岳 建元 2 癸卯 正月 343年
穆帝 司马聃 永和 12 乙巳 正月 345年
升平 5 丁巳 正月 357年
哀帝 司马丕 隆和 2 壬戌 正月 362年
兴宁 3 癸亥 二月 363年
海西公 司马奕 太和 6 丙寅 正月 366年
简文帝 司马昱 咸安 2 辛未 十一月 371年
孝武帝 司马曜 宁康 3 癸酉 正月 373年
太元 21 丙子 正月 376年
安帝 司马德宗 隆安 5 丁酉 正月 397年
元兴 3 壬寅 正月 402年
义熙 14 乙巳 正月 405年
恭帝 司马德文 元熙 2 己未 正月 419年
南朝
(420年-
589年) 宋
(420年-
479年) 武帝 刘裕 永初 3 庚申 六月 420年
少帝 刘义符 景平 2 癸亥 正月 423年
文帝 刘义隆 元嘉 30 甲子 八月 424年
孝武帝 刘骏 孝建 3 甲午 正月 454年
大明 8 丁酉 正月 457年
前废帝 刘子业 永光 1 乙巳 正月 465年
景和 1 乙巳 八月 465年
明帝 刘彧 泰始 7 乙巳 十二月 465年
泰豫 1 壬子 正月 472年
后废帝(苍梧王) 刘昱 元徽 5 癸丑 正月 473年
顺帝 刘凖 升明 3 丁巳 七月 477年
齐
(479年-
502年) 高帝 萧道成 建元 4 己未 四月 479年
武帝 萧赜 永明 11 癸亥 正月 483年
欎林王 萧昭业 隆昌 1 甲戌 正月 494年
海陵王 萧昭文 延兴 1 甲戌 七月 494年
明帝 萧鸾 建武 5 甲戌 十月 494年
永泰 1 戊寅 四月 498年
东昏侯 萧宝卷 永元 3 己卯 正月 499年
和帝 萧宝融 中兴 2 辛巳 三月 501年
梁
(502年-
557年) 武帝 萧衍 天监 18 壬午 四月 502年
普通 8 庚子 正月 520年
大通 3 丁未 三月 527年
中大通 6 己酉 十月 529年
大同 12 乙卯 正月 535年
中大同 2 丙寅 四月 546年
太清 3 丁卯 四月 547年 有的地区用至6年
简文帝 萧纲 大宝 2 庚午 正月 550年 有的地区用至3年
元帝 萧绎 承圣 4 壬申 十一月 552年
敬帝 萧方智 绍泰 2 乙亥 十月 555年
太平 2 丙子 九月 556年
陈
(557年-
589年) 武帝 陈霸先 永定 3 丁丑 十月 557年
文帝 陈蒨 天嘉 7 庚辰 正月 560年
天康 1 丙戌 二月 566年
废帝(临海王) 陈伯宗 光大 2 丁亥 正月 567年
宣帝 陈顼 太建 14 己丑 正月 569年
后主 陈叔宝 至德 4 癸卯 正月 583年
祯明 3 丁未 正月 587年
北朝
(386年-
581年) 北魏
(386年-
534年) 道武帝 拓跋珪 登国 11 丙戌 正月 386年 初称代国,四月改国号为魏
皇始 3 丙申 七月 396年
天兴 7 戊戌 十二月 398年
天赐 6 甲辰 十月 404年
明元帝 拓跋嗣 永兴 5 巳酉 十月 409年
神瑞 3 甲寅 正月 414年
泰常 8 丙辰 四月 416年
太武帝 拓跋焘 始光 5 甲子 正月 424年
神麚 4 戊辰 二月 428年
延和 3 壬申 正月 432年
太延 6 乙亥 正月 435年 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太平真君 12 庚辰 六月 440年
正平 2 辛卯 六月 451年
南安王 拓跋余 永/承平 1 壬辰 三月 452年
文成帝 拓跋浚 兴安 3 壬辰 十月 452年
兴光 2 甲午 七月 454年
太安 5 乙未 六月 455年
和平 6 庚子 正月 460年
献文帝 拓跋弘 天安 2 丙午 正月 466年
皇兴 5 丁未 八月 467年
孝文帝 元宏 延兴 6 辛亥 八月 471年
承明 1 丙辰 六月 476年
太和 23 丁巳 正月 477年
宣武帝 元恪 景明 4 庚辰 正月 500年
正始 5 甲申 正月 504年
永平 5 戊子 八月 508年
延昌 4 壬辰 四月 512年
孝明帝 元诩 熙平 3 丙申 正月 516年
神龟 3 戊戌 二月 518年
正光 6 庚子 七月 520年
孝昌 3 乙巳 六月 525年
武泰 1 戊申 正月 528年
孝庄帝 元子攸 建义 1 戊申 四月 528年
永安 3 戊申 九月 528年
长广王 元晔 建明 2 庚戌 十月 530年
节闵帝 元恭 普泰 1 辛亥 二月 531年
安定王 元朗 中兴 2 辛亥 十月 531年
孝武帝 元修 太昌 1 壬子 四月 532年
永兴 1 壬子 十二月 532年
永熙 3 壬子 十二月 532年
东魏
(534年-
550年) 孝静帝 元善见 天平 4 甲寅 十月 534年
元象 2 戊午 正月 538年
兴和 4 己未 十一月 539年
武定 8 癸亥 正月 543年
北齐
(550年-
577年) 文宣帝 高洋 天保 10 庚午 五月 550年
废帝 高殷 乾明 1 庚辰 正月 560年
孝昭帝 高演 皇建 2 庚辰 八月 560年
武成帝 高湛 太宁 2 辛巳 十一月 561年
河清 4 壬午 四月 562年
后主 高纬 天统 5 乙酉 四月 565年
武平 7 庚寅 正月 570年
隆化 1 丙申 十二月 576年
幼主 高恒 承光 1 丁酉 正月 577年
西魏
(535年-
556年) 文帝 元宝炬 大统 17 乙卯 正月 535年
废帝 元钦 3 壬申 正月 552年
恭帝 元廓 3 甲戌 正月 554年
北周
(557年-
581年) 孝闵帝 宇文觉 1 丁丑 正月 557年
明帝 宇文毓 3 丁丑 九月 557年
武成 2 己卯 八月 559年
武帝 宇文邕 保定 5 辛巳 正月 561年
天和 7 丙戌 正月 566年
建德 7 壬辰 三月 572年
宣政 1 戊戌 三月 578年
宣帝 宇文赟 大成 1 己亥 正月 579年
静帝 宇文阐 大象 3 己亥 二月 579年
大定 1 辛丑 一月 581年
隋
(581年-618年) 文帝 杨坚 开皇 20 辛丑 二月 581年 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仁寿 4 辛酉 正月 601年
炀帝 杨广 大业 14 乙丑 正月 605年
恭帝 杨侑 义宁 2 丁丑 十一月 617年
唐
(618年-907年) 高祖 李渊 武德 9 戊寅 五月 618年
太宗 李世民 贞观 23 丁亥 正月 627年
高宗 李治 永徽 6 庚戌 正月 650年
显庆 6 丙辰 正月 656年
龙朔 3 辛酉 三月 661年
麟德 2 甲子 正月 664年
乾封 3 丙寅 正月 666年
总章 3 戊辰 三月 668年
咸亨 5 庚午 三月 670年
上元 3 甲戌 八月 674年
仪凤 4 丙子 十一月 676年
调露 2 己卯 六月 679年
永隆 2 庚辰 八月 680年
开耀 2 辛巳 九月 681年
永淳 2 壬午 二月 682年
弘道 1 癸未 十二月 683年
中宗 李显/哲 嗣圣 1 甲申 正月 684年
睿宗 李旦 文明 1 甲申 二月 684年
武后 武曌 光宅 1 甲申 九月 684年
垂拱 4 乙酉 正月 685年
永昌 1 己丑 正月 689年
载初 1 庚寅 正月 690年
天授 3 庚寅 九月 690年
如意 1 壬辰 四月 692年
长寿 3 壬辰 九月 692年
延载 1 甲午 五月 694年
证圣 1 乙未 正月 695年
天册万岁 2 乙未 九月 695年
万岁登封 1 丙申 腊月 696年
万岁通天 2 丙申 三月 696年
神功 1 丁酉 九月 697年
圣历 3 戊戌 正月 698年
宋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960年—963年、乾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
宋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匡义,又名赵光义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976年—984年、雍熙984年—987年、端拱988年—989年、淳化990年—994年、至道995年—997年
宋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998年—1003年、景德1004年—1007年、大中祥符1008年—1016年、天禧1017年—1021年、乾兴1022年
宋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1023年—1032年、明道1032年—1033年、景佑1034年—1038年、宝元1038年—1040年、康定1040年—1041年、庆历1041年—1048年、皇佑1049年—1054年、至和1054年—1056年、嘉佑1056年—1063年
宋英宗 体干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曙 1063年—1067年 治平1064年—1067年
宋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顼 1067年—1085年 熙宁1068年—1077年、元丰1078年—1085年
宋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煦 1085年—1100年 元佑1086年—1094年、绍圣1094年—1098年、元符1098年—1100年
宋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1102年—1106年、大观1107年—1110年、政和1111年—1118年、重和1118年—1119年、宣和1119年—1125年
宋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 1125年—1127年 靖康1126年—1127年
宋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1127年—1130年、绍兴1131年—1162年
宋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1163年—1164年、乾道1165年—1173年、淳熙1174年—1189年
宋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敦 1189年—1194年 绍熙1190年—1194年
宋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1195年—1200年、嘉泰1201年—1204年、开禧1205年—1207年、嘉定1208年—1224年
宋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0年、淳佑1241年—1252年、宝佑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0年—1264年
宋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1265年—1274年
宋恭帝 孝恭懿圣皇帝 赵显 1274年—1276年 德佑1275年—1276年
宋端宗 (流亡)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1276年—1278年
宋末帝 (流亡) 卫王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1278年—1279年
金(1115-1234)完颜氏 金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1115-1122在位,年号:收国(2)、天辅(7) 金太宗,完颜晟,1123-1134在位,年号:天会(15) 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8在位,年号:天会,即位未改元、天眷(3)、皇统(9) 海陵王(金前废帝),完颜亮,1149-1160在位,年号:天德(5)、贞元(4)、正隆(6) 金世宗,完颜雍,1161-1189在位,年号:大定(29) 金章宗,完颜璟,1190-1208在位,年号:明昌(7)、承安(5)、泰和(8) 卫绍王(金后废帝),完颜允济,1209-1213在位,年号:大安(3)、崇庆(2)、至宁(1) 金宣宗,完颜珣,1213-1223在位,年号:贞佑(5)、兴定(6)、元光(2) 金哀宗,完颜守绪,1224-1234在位,年号:正大(9)、开兴(1)、天兴(1) 金末帝(金昭宗),完颜承麟,儒略历:1233年2月9日在位(仅半天),年号盛昌(仅半天)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讳亿 字阿保机 907-926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讳德光 927-947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 讳阮 947-950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讳璟 951-968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讳贤 969-981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讳隆绪 982-1030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 讳宗真 1031-1054 道宗:孝文皇帝 讳洪基 1055-1100 天祚帝: 讳延禧 1101-1125 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晚年,肆意诛杀,贪恋女色,纵情享乐,强夺太子宁凌噶之妻为后,被宁凌噶刺死。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1047-1067)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他连年对宋用兵,攻掠临近州县。先后收降吐蕃首领瞎毡的儿子木征和青唐吐蕃部。后注意修好与辽、宋关系。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1060-1086)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1084-1139)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1124-1193)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1177-1206)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1169-1211) 1206年即位,在位6年。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1162-1226)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李德旺(1181-1226) 1223年即位,在位4年。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李睍(生年不详-1227)1226年即位,在位1年。献宗侄。即位仅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末帝投降被杀。西夏亡。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战争,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窝阔台汗(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朝。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元定宗 贵由汗(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蒙哥汗(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63-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元成宗铁穆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元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元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速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睦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明宗,名和世剌,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暴死。时年30岁。 后面的字数不够了,打不了了,记得给分。
武则天她当了16年皇帝,活了82岁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读音"照"),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中肯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太宗遂赐号“媚娘”。后结识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醉骨,逼高宗逼死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广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无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结束。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风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武则天,长子李弘因病去世,次子李贤被流放(后杀害),三子被废,四子待武则天登基后,改名武轮。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骆宾王写下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0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0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曌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官,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武则天的每一项功绩都伴随着矛盾,正如林达先生所说的“每撒下一缕阳光,就投下一片阴影”。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反反复复在变,如唐前期对她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比较正面;因为从唐中期开始儒学复兴,到南宋程朱理学在中国占据了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所以从南宋开始对武则天的评价持续走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是:“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到了近代由于女权运动的兴起,人们又赋予武则天妇女解放的色彩了。
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这里面有多少是该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确为武则天所害,有多少是别人对武则天的诬陷,这笔账,只好留给历史学家慢慢去算了。CCTV《百家讲坛》——蒙曼说唐之武则天,也有一些记载。
人物轶事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然作为女人,也有情意缠绵,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诗可见。
武则天还有《腊日宣诏幸上苑》诗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这首诗后来流传为一个故事,说武则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开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齐放,唯牡丹傲骨,独不奉诏。武后大怒,贬之洛阳,“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为冠首。”(高承《事物纪原》卷十《牡丹》)。案此诗写于691年,是武则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诗》于此诗题解云:“天授二年,腊,卿相欲诈称花发,请幸上苑,有所谋也,许之。寻疑有异图,乃遣使宣诏云云。于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异。后托术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说较为可信,所谓今花神催开百花,乃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实先有所布置。
据《新唐书·艺文志》录有武则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轮集》十务已佚。令人辑有《武则天集》行于世。
人物年谱
1岁,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二十三,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父,武士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武元庆、武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
2岁,武德八年(625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李建成、弟李元吉。初七,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九日,太子李世民即位,为太宗。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
5岁,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五日,李治(唐高宗)诞生。本年,袁天罡为武相面,在当地留下了朝天关、望云埔等传说。
12岁,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初六日,高祖死于长安大安宫垂拱殿。武士彟在痛悼高祖中患病身亡,享年59岁。十月二十七日,葬高祖于陕西三原献陵,庙号高祖,与太穆皇后合葬。之后,与母亲杨氏回文水(属山西吕梁市)葬父。
14岁,贞观十一年(617年),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之女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
16岁,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有州府358,县1551。高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等酋长相继遣使朝贡。
20岁,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七,太宗立李治为太子。
23岁,贞观二十年(646年)三月初九,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武与太子开始接触,两人同在太宗身边侍疾。
25岁,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太宗作《帝范》12篇,赐太子李治。
26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下诏长孙无忌、褚遂良辅佐太子李治。太宗驾崩。按当时的法律,皇上死后,没给皇上生皇子的妃子,要去做尼姑。二十八日,武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六月初一,太子李治即位,为高宗,时年22岁。八月二十八日,葬太宗于昭陵,与长孙皇后合葬。
27岁,永徽元年(650年)正月初六,高宗立妃王氏为皇后。五月二十六日,太宗忌日,高宗到感业寺行香,见到武。武氏哭泣,高宗伤感落泪。王皇后暗示武氏留长发,并劝皇上接其回宫。
28岁,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入宫,为一般宫女,在王皇后身边。
29岁,永徽三年(652年)七月初二,立李忠(陈王忠)为太子。十二日,户部奏:全国有户380万。本年冬,武生长子李弘。
31岁,永徽五年(654)三月,封武为昭仪。三月十四日,唐高宗应武之请求,加赠武德功臣屈突通、武士彟等13人官。六月,王皇后的舅父看出皇后宠衰的现实,自请罢官,改封为吏部尚书。十二月十七日,高宗离京师谒昭陵,武从行,生次子李贤于途中。
32岁,永徽六年(655年)三月,武著《内训》一篇。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胜”事发,高宗大怒,令柳氏不得入宫,后舅罢知政事。此时,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臣分为两派:长孙无忌、褚遂良、朝瑗、来济等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袁公瑜等拥护立武则天为后。十月十三日,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十九日,高宗下诏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初一,举行隆重的册立皇后仪式,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长朝皇后于肃仪门。初七,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空。本月,武后处死王皇后、萧淑妃。
33岁,显庆元年(656年)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二月十七日,追赠武后父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三月十七日,武后祀先蚕于北郊。四月十四日,高宗与武后在安福门楼观玄奘迎御制慈恩寺碑文。自魏晋以来,佛事活动从无如此之盛大。九月十二日,武后制《外戚诫》献于朝。十一月初五,武后生第三子李显于长安。
34岁,显庆二年(657年)二月十二日,封李显为周王。
36岁,显庆四年(659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下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皇族与后族为第一等,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刊入士流。七月,杀长孙无忌及柳奭。九月,高宗下诏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置州县府127个,全国疆域进一步扩大。
37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高宗与武后及太子在东都洛阳过春节。二十三日,离洛阳到并州。二月初十、至并州。十五日,会见随从官员、诸亲及并州官属父老等。三月初五,武后宴请亲戚故旧邻里于朝堂,宴妇人于内殿。初八,高宗讲武于并州城西,引群臣阅兵。四月初八,高宗、武后一行离并回东都。十月九日,改封武后母代国夫人杨氏为荣国夫人,品第一。本月,高宗初患风眩病,委武后处理部分政务,从此,武后参与朝政,处事都符合高宗旨意。
38岁,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后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高宗采纳并下诏。四月,高宗欲亲率大军进攻高丽,武后抗表进谏以为不可,被采纳。
39岁,龙朔二年(662年)六月初一,武后生第四子李旦于蓬莱宫含凉殿,于殿内作佛事,供玉像。七月初一,以皇子李旦满月,大赦天下,赐宴三日。
41岁,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皇后失败下狱。十三日,杀上官仪等,赐废太子忠死。此后,高宗视朝,武后垂帘于后,中外称之为“二圣”。约于本年,武后生太平公主。
42岁,麟德二年(665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武后与太子去泰山封禅,从驾文武仪仗数百里不绝,东自高丽,西尽波斯,各国朝会者随从。本年,又获丰收。
43岁,乾封元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之南。初二,封于泰山之上。初三,禅于社首山,武后为亚献。初五,礼毕,高宗御朝觐坛受朝贺,赦天下,改元乾封。六日,宴群臣。十九日,离泰山。二十四日,至曲阜,赠孔子为太师。二月二十二日,还至亳州,高宗等祭老君庙,尊之为太上玄元皇帝。三月十一日,高宗、武后回东都洛阳。令刻《登封记号文》,立于泰山。
44岁,乾封二年(667年)九月初三,高宗久病不愈,令太子弘监国,改封殷王李旦为相王。
45岁,总章元年(668)闰二月,高宗欲建明堂。二十五日,分长安、万年二县置乾封、明堂二县,以明志。九月十二日,李绩攻克平壤,擒高丽王高藏及其大臣男健等,完全征服高丽。
46岁,总章二年(669)正月,封诸王嫡子皆为郡王。十二月初三,李绩病死。
47岁,咸亨元年(670)正月初七,刘仁轨因年老辞官。三月十九日,许敬宗退休养老。八月初二,武后母杨氏病死于九成宫,享年92岁。
48岁,咸亨二年(671)正月初七,高宗与武后离京师长安到东都,留太子李弘监国,令戴至德、李敬玄等辅政。
49岁,咸亨三年(672)正月,以梁积寿为帅,发兵讨叛“蛮”。昆明蛮14姓3万户归顺,设殷、敦、总三州。
50岁,咸亨四年(673)八月,高宗患疟疾,病重,令太子李弘于延福殿受诸司奏事。十一月,高宗监制乐章,有《上元》《二仪》《三才》《四时》《五行》《六律》《七政》《八风》《九官》《十洲》《得一》《庆云》等曲。
51岁,上元元年(674)八月十五日,高宗追尊其祖先,以高祖为神尧皇帝,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高宗自称天皇,武后称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九月初七,高宗下诏复长孙无忌官爵,陪葬昭陵,其曾孙长孙翼袭爵赵公。十月二十七日,武后上意见十二条,高宗赞同,令施行。
52岁,上元二年(675)三月十三日,武后祀先蚕于邙山之南。本月,高宗风眩病加重,不能听政,政事皆由武后处理。高宗欲逊位于武后,宰相郝处俊谏止。武后引文学之士于宫中著书,参决表奏,被人们称为“北门学士”。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被杀。五月初五,追谥太子李弘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雍王李贤为太子,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葬太子李弘于河偃师恭陵,高宗亲撰《孝敬皇帝睿德纪》。
53岁,仪风元年(676)二月初七,武后劝高宗封禅中岳嵩山。十五日,高宗下诏今冬有事于嵩山。闰三月,吐善攻鄯、廓、河、芳四州,高宗下诏停封禅,遣相王李旦等率军抵御吐蕃。
55岁,仪风三年(678)正月初四,百官及四夷酋长朝武后于光顺门。
56岁,调露元年(679)五月初七,高宗令太子李贤监国。
57岁,永隆元年(680)正月十九日,武后登洛阳城门楼,宴请诸王诸司三品以上及诸州都督刺史,太常奏新编《六合还淳》舞。八月二十二日,废太子李贤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显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58岁,开耀元年(681)正月初十,以太子初立,宴请百官及命妇于大明官。二十九日,高宗下诏免雍、岐、华、同四州两年地税。河南、河北遭水灾处免税一年。二月,武后表请赦杞王上金、鄱阳王素节之罪,乃以上金为沔州刺史,素节为岳州刺史,仍不许朝集。七月二十二日,太平公主下嫁薛绍。闰七月二十四日,高宗病,令太子李显监国。十一月初八,令废太子贤迁巴州。
59岁,永淳元年(682)二月十九日,皇孙重照满月,改元永淳,大赦天下。三月二十五日,立皇孙李重照为皇太孙。
60岁,弘道元年(683)正月初五,武后随高宗至少林寺,见其母旧营之所未偿完功,倍感凄凉,作诗并序,令武三思资金绢等物续成功德。七月,高宗下诏今年十一月有事于嵩山,不久因高宗病重改为来年正月。十一月初三,高宗病情加重,下诏罢来年封嵩山。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高宗欲登则天门楼宣诏,气逆不能上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诏。当夜,高宗崩于洛阳宫贞观殿,终年56岁。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裴炎等辅政,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进止。十一日,太子李显即位,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
61岁,光宅元年(684)正月初一,改元嗣圣,大赦天下,中宗立韦氏为皇后。武太后撰写《高宗天皇大帝溢议》及《述圣记》。二月六日,武太后与裴炎等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七日,立相王李旦为皇帝,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后处理。八日,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流韦玄贞于钦州。九日,令丘神绩往巴州监视废太子李贤,以备外虞。以韦待价为山陵修作使,率兵民营造乾陵。三月初五,废太子李贤在巴州自杀。四月二十二日,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二十六日迁均州。五月十五日,高宗灵柩运往长安,武太后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留镇洛阳。八月十一日,葬高宗于乾陵,庙号高宗,刻述圣记碑立于陵前。九月初六,武太后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二十一日,武太后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为鲁靖公,高祖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华为太原安成王,父士彟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二十九日,徐敬业以匡复为名在扬州起兵。十月初六,武太后令李孝逸等率兵30万讨伐徐敬业。十八日,斩裴炎于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后令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讨伐徐敬业。十八日,徐敬业败逃,部将王那相杀徐敬业后投降。李孝逸令追捕余党,平定扬州。
62岁,垂拱元年(685)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业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后下诏:“朝堂所置肺石及登闻鼓不预防守。有上朝堂诉冤者,御史受状以闻。”三月二十一日,再迁庐陵王李显于房州。四月,下《求贤制》,制令自举。十一月,武太后作《方广大庄严经序》,撰《臣规》两卷,普赐臣僚,以教为臣之道。
63岁,垂拱二年(686)正月,武太后欲复政于睿宗李旦,李旦固让,请武太后继续理政。武太后开始起用酷吏。三月初八,武太后令铸铜匦,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意见箱。十二月,免并州百姓庸、调二税,终其身。
64岁,垂拱三年(687)正月初二,武太后封皇孙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业为赵王。
65岁,垂拱四年(688)正月初五,武太后在神都洛阳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令四时享祀如京师太庙之仪。十一日,令毁乾元殿,就地建造明堂,由薛怀义督办。四月,武承嗣造瑞石,让唐同泰献上,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太后命名为“宝图”。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称“圣母神皇”。七月初一,武太后更名“宝图”为“天授圣图”,改洛水为永昌洛水,“宝图”所出为“圣图泉”,设永昌县于泉侧。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嵩山为“神岳天中王”。又以先于汜水得瑞石,改汜水为广武。八月十七日,琅邪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太后。武太后令丘神绩讨伐,未至,李冲已为地方军所败。二十三日李冲被其旧部杀掉。二十五日,越王李贞起兵于豫州,攻陷上蔡。九月初一,武太后令左豹韬卫大将军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讨伐李贞,削李贞属籍,改姓虺氏,希望能帮到楼主
二十四岁。电视剧《金婚》中的大宝最后遭遇了车祸不幸身亡了。大宝是佟志和文丽来之不易的儿子,因此从小非常的宠爱,从而导致长大后的大宝不争气,但是在经过一些事情之后,大宝改邪归正,开始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是可惜的是最后出了车祸,离开了人世。
1、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2、陈
陈朝(557年—589年),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为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
陈霸先被梁敬帝萧方智封为陈公、陈王,加之陈霸先号称是颍川陈氏之后,春秋陈国之裔,所以立国后建国号为“陈”。
扩展资料:
灭亡:
1、梁
554年,萧詧引西魏军趁机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杀,西魏立萧詧为魁儡,史称西梁。
梁元帝被杀后,陈霸先与王僧辩立晋安王萧方智为帝,即梁敬帝。而后北齐送萧渊明南下,梁军被击败,王僧辩屈事而迎立萧渊明为梁帝。
陈霸先于是率军击杀王僧辩,复立梁敬帝,之后陆续击败北齐南侵军队及王僧辩余党徐嗣徽,专政梁廷。最后于557年篡位,建国号为陈,定都建康,改元永定,史称陈武帝,梁亡。
2、陈
公元583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派晋王杨广灭陈,结束了中国西晋以来(317年——589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梁
——南朝陈
使用非专用护理产品打理油蜡皮非常容易会变色,所以护理时使用软性鞋乳或鞋蜡进行护理,不适合使用水性护理剂和清洁剂。先用干布将皮鞋表面的灰尘、污物擦掉清理干净后,再用专用海绵或干布在鞋面均匀涂上一层薄薄的软性鞋乳或鞋蜡,反复擦拭,色泽均匀即打理完成。
1要勤擦鞋油。先用干净软布把皮鞋表面的灰尘擦掉,然后均匀涂油擦拭。
2下雨、下雪时,尽量不要穿皮鞋,或可以加穿鞋套保护。
3皮鞋受潮后,要放在通风干燥处吹干,切忌曝晒和烘干,同时不要把鞋头朝地竖放,应该平直放,避免变形。
4不要碰到油类、酸性、碱性和尖锐物质,以防腐蚀受损。
5彩色皮鞋(包括白色皮鞋)在穿着中尤应注意,不能碰到污水,污物和茶渍。彩色皮鞋(包括白色皮鞋)在穿着中褶皱现象不属质量问题。
6皮鞋存放时,要擦净上油,放在干燥处,切忌挤压造成变形。存放一段时间后(特别在霉雨季节)要拿出来通风,重新擦净防止发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