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065字,预计阅读6分钟
文 | 天下纯粮
(ID:Tianxiachunliang)
这是酒文化系列文章第十二期,本期您将了解到安徽当地的酒文化。
01
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欢迎来到安徽。
白酒行业有句话叫 “西不 去川 ,东不入皖” ,安徽和四川一样,白酒品牌多,品质好,酒类产品竞争激烈。
其中比较知名的、身边大家都在喝的有口子窖、 古井贡酒 、迎驾贡酒、高炉家酒、金种子酒等。
安徽酿酒的历史,同样地在明代展露头角。有着“酒中牡丹”之称的中国名酒古井贡酒的生产工艺源自于安徽历史名酒“减酒”的传统技艺。
相传“减酒”在 明万历年间 便已成为贡品,古井贡酒这名想来也是由此延伸。
1965年,古井酒厂经过多年实验总结的 “人工老窖培养” 经验,在全国第三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介绍,这一经验被轻工业部领导认为“使全国浓香型大曲酒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时期” ,打破了只有“百年老窖才能产好酒”的传统。
古井贡酒诞生于安徽亳州,安徽省的西北部,黄淮平原之间,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璀璨的文化孕育了许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枭雄曹操;中医外科鼻祖华佗;“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等。
除了古井贡酒,安徽历史上也还有诸如“涡阳高炉酒”这种被评为“甲级名酒”的好酒。源于历史传统技艺催生出的各色名酒,使得安徽如今的酒业百花齐放。
“东不入皖”,作为东部地区的产酒大省,安徽酿酒业自然也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1997年,安徽白酒产量曾达到最高峰59万吨。
02
安徽人喝酒的规矩可不比山东少。
一是讲究牌子,除了茅台、五粮液以外就是安徽本地的名牌酒了。低档酒是不会用来招待客人的。多数人喜欢喝浓香型的白酒,度数在40度到45度之间为好。一般情况下,酒席间不轻易换酒“牌子”。
二是讲究“头三杯”,一般是主人首先来个“开场白”,介绍一下在座亲朋之后,大家共同连喝三杯。没有喝完三杯酒的是不能相互切磋的。
三是讲究“打通关”,按着一定顺序逐一敬酒,不可发生遗漏。敬领导或长辈敬酒,需到被敬者身边来敬,以彰显礼貌和尊重。俗称“打的”去敬酒。
四是喝酒最后要“清桌”,所谓“清桌”就是最后一杯酒必须喝完,也称“门前清”。这是酒席结束的前奏,如是剩酒的话,主人会有所不快。
还有一条不讲理的酒规矩就是:今天我喝多少酒,你也得喝多少酒,能喝多少酒,我就陪你喝多少酒。此举主要是安徽人热情,同时也有“斗酒”或“闹酒”成分。
03
说起“斗酒”、“闹酒”就来到了安徽的主场“炸罍子”。“罍”(léi):是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用于盛酒的青铜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相当于今天的酒坛。
“炸罍子”,就是将一小杯白酒沉到一大杯啤酒里,然后一饮而尽。
炸罍子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一要听响,二要得是一饮而尽那种痛快劲。这种豪放的酒风也展现出合肥人的热情好客、诚恳实在、豪爽大度的为人风格。
“炸罍子”这种本来盛行于安徽淮北一带的喝酒风格,现在则蔓延至全省很多地区,蔚然成为一种饮酒之风。在酒桌上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不服气,炸!”“先喝完了再说!”
诗仙李白曾在诗歌中写道:“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意思就是说追逐名利,哪里比得上在月光下炸罍子干杯畅快。
想像中的李白应该是一副文人雅士的做派,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对月拂琴,小酌清酒,不知李白竟也喜爱这“炸罍子”,不愧也是能写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此等诗句的豪迈之人。
在安徽喝酒,最好不要遇到阜阳人。
阜阳人能喝酒,不是一般的能喝。当地有句俗话:“东北虎,西北狼,喝酒喝不过小阜阳。”
阜阳地区有个很特别的饮酒习俗,那就是“走盅”。关于“走盅”有一个传说:说是家里来了客人,却仅有一瓶酒了,如果主人与客人同饮的话,恐怕客人喝不尽兴。
于是主人突发奇想,要求桌上陪客一起同时为客人敬酒。这样,客人喝起来也不会尴尬,气氛融洽,其乐融融。久而久之,“走盅”的习俗在不少地方的酒桌上开始盛行了,而且名目越来越多,花样且不断翻新。
当你刚刚喝了一杯酒之后,突然发现面前多了好几个酒杯,跟着“走盅”的人还想请你喝酒,就会接着给你递送酒杯,称之为:“推小车”、“拉小车”、“开四轮”。甚至还有“一邀一跟”的说法。就是全桌人的酒杯斟满酒都摆放在一个人面前,被敬者必须一次性喝完。
安徽除了是酒乡亦是茶乡,许多外地人对安徽的印象应该停留在漫山遍野的茶园以及采茶的姑娘们,谁能想到安徽亦是酒类大省呢。安徽位于我国中东的南北过渡带,人们难免带有南方人的细腻和北方人的豪爽,一茶一酒,动静相合,呈中庸之性。
今天的酒文化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见。
如果你有想知道的喝酒游戏玩法和某地区的酒文化,也可后台私信纯粮君。
来源于网络
1997年,出身于涡阳一个教师世家的皖北少年张心凤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真空技术及设备专业,主要学习真空纳米镀膜理论。那时,刚刚16岁的张心凤还没有意识到,他将和真空镀膜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真空镀膜:给世事万物穿一层超能外衣
张心凤介绍,纯离子真空镀膜能过滤掉常规真空镀膜产生的微观粒子、离子团,从而实现100%纯离子镀膜,在均匀性、致密性、结合度、改变物质表面结构和消除薄膜颗粒等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最重要的是,该技术能在物体表面形成纳米/微米级膜层,基本上不改变物体本身的尺寸,就像是给物体穿上了一件超能“纳米外衣”。
一次刺激:让他更加专注研究镀膜技术
张心凤这么些年专注于镀膜技术的研发,除了来自技术男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内在动力之外,还有这样一件事情的刺激。
2008年,母亲腰椎增生,需要做植入合金钉子手术。“当时医生给了两个选择,进口的钉子20000元,国产的5000元。”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技术男,这两个数字的反差立刻引起了张心凤的浓厚兴趣。经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国产和进口的钉子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除了因为钉子材质本身以外,还和钉子上面的一层薄薄的涂层有关。张心凤近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镀膜技术背后是少数国家掌握的核心卡脖子技术。这也造成了国产和进口价格的巨大差异。“从大学到研究生,从国内到新加坡,我一直在和镀膜技术死磕,没想到,最终却在这里被将了一军。”深受刺激的张心凤被激发出了斗志,必须把它拿下!他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了技术研发之中,终于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获得了突破。
据介绍,截至目前,公司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申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拥有30项知识产权,业务以每年3倍左右增长。
艰难时刻:发完工资兜里只剩下20块钱
2014年,张心凤归国创业,和几名高中同学一起筹资成立了公司,决心大干一场。
可是公司成立之初,一些技术需要从实验室进入市场还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前3年的研发成果,都没有办法市场化。”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很快就花光了公司的初创资金。
2019年10月份的一天,在发完大家的工资后,张心凤发现已经几乎搜完了他最后一个钢镚儿。张心凤笑着说,“我的微信零钱和支付宝账户加起来不过20多元钱,这就我当时的全部家底了。”
而让张心凤欣慰的是,尽管经济上曾经捉襟见肘,但公司一直有着努力向上的氛围——一帮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动力,这也让置身其中的张心凤一直信心满满、激情满怀。他觉得,这才是企业可以走过各种困难的内在动力。
柳暗花明:他为初创企业鼓与呼
今年以来,公司进入了顺风顺水的发展快车道。可是,这个打不垮的北方汉子并没有忘记当年的艰难岁月,他通过不同的渠道为初创企业鼓与呼,“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还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回国创业25年,张心凤率领技术团队设计制造出中国独一无二的、世界最前沿的多项专利技术产品:纯离子真空镀膜系统,该系统能过滤掉常规真空镀膜产生的微观粒子、离子团,实现100%纯离子镀膜,在均匀性、致密性、结合度、改变物质表面结构和消除薄膜颗粒等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技术上不仅全面超过国内众多真空镀膜企业,在国际也处于领先的地位。
发展前景:未来三五年将冲击科创板
最近几年,由于在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和在业界声名远播,公司在发展之初就接到了各方递来的橄榄枝。“苏州、宁波等一些工业园区都给我们发来了邀请函,并且也都给了我们很多优惠政策。”经过慎重考虑,还是落户在合肥高新区。一方面,张心凤自己是安徽人,要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家乡建设;另一方面来说,合肥高新区的发展前景引人瞩目。“在这里,我们可以很轻松找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谈到公司的发展,张心凤列举了这样一个直观的数字。去年年底聚餐时,公司只有26个人;现在公司已经有了70名员工,而且还在四处招兵买马,到今年底将有望达到90到100人的规模。放眼全国,作为为数不多掌握高端镀膜技术的公司,必须抢抓产业机遇。说到未来,张心凤信心满满,借助合肥高新区推出的领航企业家培育工程,在合肥高新区得天独厚的创业创新环境里,纯源镀膜有望在未来三五年内冲击科创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