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除了要多喝水,特别是多喝点富含电解质的饮料外,还非常有必要在血液再生的短时期内补充造血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加快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具体而言,在日常饮食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肉蛋鱼奶——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一切组织的“建筑材料”,也是构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物质。正常成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70-100克,献血以后应提供高蛋白膳食,使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120克。高蛋白膳食无须单独制备,只需在原来正常膳食的基础上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此类物质最好添加在早餐或午餐中。对于习惯吃零食的朋友不妨在两餐之间吃点蛋制品、烤鱼片或喝点牛奶、豆浆等。在摄入高蛋白膳食的同时,主食的供给也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蛋白质的利用。
动物全血——增加铁质: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献血后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这些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是血红素铁,被人体摄入后吸收率较高,尤其是动物血液,其铁吸收率可达到22%以上.且动物血液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是献血者的食补佳品。植物性食品如黑木耳、海带、芝麻等,虽含铁量也较高,但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主要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需被还原成二价铁后才能被吸收,再加上植物性食品中存在草酸,鞣酸等物质可与铁形成难溶性沉淀,进一步影响铁的吸收,故吸收率较低,多在10%以下,因此,补铁功效逊于动物性食物。除了多摄入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外,用铁锅炒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蔬果肝肉——摄入叶酸和维生素B12:虽然叶酸和维生素B12不是造血的原料,但却是红细胞成熟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因此,献血后也应适当多补充一点。叶酸在猕猴桃、草莓、菠菜、莴苣等新鲜水果蔬菜中含量丰富,此外,肝脏和肉类食物也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B12在动物性食品中广泛存在,尤其在肝、肾,心、肉及蛋类、乳制品和鲜蘑菇中含量较高。
献血后的药膳调养: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药膳,刚献完血的朋友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用。
参枣猪肝汤:党参15-20克,大枣20枚,猪肝50-100克。将党参和大枣洗净,加温水浸泡30分钟后,加适量冷水,文火煎煮30分钟,沥出汁液,再加适量水煮15分钟取汁,两次汁液混合在一起,与洗净的猪肝一同入砂锅中,加热煮熟,调味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
龙眼山药羹:龙眼肉15克,山药30克,大米100克。将大米淘洗干净与龙眼肉、山药同入锅中,加适量冷水文火煮至烂熟,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食用,每天 1次。
参归山药猪腰:猪腰子1个,党参15克,当归10克,山药30克,麻油、酱油、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党参,当归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再加入猪腰子、山药一起煮至熟后,捞出猪腰子,待冷后切片,加入麻油,酱油、葱、姜拌匀即可食用。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
红枣花生粥:红枣10枚,带皮的花生仁50克,大米100克,三者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可每日早晚服用。
太子参羊肉羹:羊肉500克,太子参30克,何首乌15克,龙眼肉30克。将太子参、何首乌,龙眼肉同纳入布袋封口后放入砂锅中,再将羊肉切丁,同姜、葱白、盐等调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大火煮沸,撇去浮沬,再以文火煨2-3小时至肉烂熟,除去布袋及葱姜,即可吃肉喝汤,可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大家,刚献完血后要进行适度休息,千万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饮食方面适度的补一补是非常必要的,但切忌过食肥腻之品,过量补充营养,更不宜暴饮暴食,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很容易损伤脾胃,甚至由此而走上了“发福”的道路。
引言: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事业。血液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资源,无偿献血体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由于人们的献血知识相对匮乏,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觉得献血会使自身的血液流失,影响健康。人体的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红色液体,其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献血不会损害元气献血不仅不会伤“元气”,还对人体有很多益处,例如降低血脂,防范肿瘤风险等,适当献血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遇到血脂升高的问题,即脂肪附着于血管壁,甚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献血后人体需要及时补水,血液被稀释,血脂含量随之下降。再如人体中铁含量超标,会导致男性患癌风险增加,适当献血可降低相应风险。
献血会导致贫血贫血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有些人可能因为献血后出现这些情况,就觉得献血会导致贫血。专家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无偿献血根本不会引起健康人贫血,一次献血量只占人体血液的极少部分,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补充。
注意营养补充献血者献出一定量血液后,身体造血需要蛋白质和铁的支持。蛋白质是构成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基础物质,献血者每天应补充足量蛋白质。瘦肉、蛋、奶、鱼、豆类都含有丰富蛋白质,献血者每天早餐、午餐、晚餐应合理搭配菜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献血后献血者应多食用含铁食物,可帮助血红蛋白恢复。动物肝脏、肉类、鱼类等动物性食物中铁含量丰富,植物中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樱桃、桑葚、紫葡萄、草莓、桃子等也是补铁的重要食物。
流动的献血车是我们出门逛街时常常会看到的。因献血不仅有益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能帮助他人很多人乐意为之。那么献完血吃什么补得快? 献过血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献完血吃什么补得快献血之后,一般都会出现缺血的情况。因此献血后要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补血养血的药膳,献血后可以吃这些东西补血快,如:红枣,花生汤,鸡汤,红糖,猪血,牛奶,蛋白质饮料,献血后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不要喝酒、熬夜、剧烈活动。
献过血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1、献血后一般对饮食无特殊要求,只需注意休息,同时多喝水。
2、因献血时,除丢失造血细胞,同时丢失血浆中的蛋白成分,如白蛋白、球蛋白等,故献血后头两周,需摄入蛋白质类食物,包括动物蛋白,如鸡蛋、肉食品、豆腐等。
3、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熬夜。
献血后如何调理要注意休息,24小时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饮食上不必追求“大补”,只要营养搭配均衡就好,可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肉等)和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想要补铁的话可以适当吃一些红肉(如牛肉、鹅肉等)和动物肝脏。
我也献了400cc的鲜血,所以、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说吧{只是个人经验}
献血后不要大量做运动,因为本来血液就少了,体内的糖也少了;熬夜就更不要了,起码要恢复1星期左右,多喝喝鸡汤排骨汤之类营养物品;不要抽烟和喝酒;浓茶好像是助消化的,暂时也先停停;在胳膊伤口还没愈合前不要沾水。
就这么多了,献血有益健康,也是对社会有益的事。
祝好人健康长寿!
首先,献血可以促进我们机体新的血液再生。当你献完血的时候,身体就会有一个空腔期,在此期间,血红细胞会不断产生新的血红细胞,然后形成新的血液,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此外,献血还能增强人体造血功能,刺激造血细胞分泌。
其次,献血能够降低患病风险。在中医治疗中,有一种疗法叫做“放血疗法”。放血可以散热,而在献血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放血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可以为自己获得健康。献血还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献血过程中,可以达到降血补水的目的,稀释血液,降低血液浓度,从而达到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目的。
总的来说,献血利大于弊。有利于医院血液储备的增加。还能够帮助更多需要输血的人。一些稀有血型甚至更珍贵。对献血者来说,有可能感染病毒,不卫生的针头、医护本身清洁不足等在国内还是十分普遍的。很少有医院在献血时提供全面的血液检查,其中血钾含量低的献血者绝对不适合献血。献血后,口干舌燥和饮水常导致血清中低血钾引起休克,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死亡。
血液作为身体营养和氧气的运输单位,必须一直保持充足。然而,由于贫血,血液无法到达四肢,人们往往就会缺氧。然而,不规则献血会扰乱人体产生新红细胞的规律。如果一些体质差的人强行献血,对身体有害,容易导致疾病。献血是有限度的。过量献血可能会导致贫血。适当的献血是好的。适当的献血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献血者需要多喝汤水,如:排骨汤、猪肝汤、生鱼汤等,全方面调理献血后的身体。
牛奶、瘦肉、羊肉、鸡蛋、鱼和大豆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献血后多摄入这些物质,有利于营养的补充。多吃动物全血,如:猪血、鸭血等;增加铁质(在动物全血中的铁是血红素铁,其铁吸收率可达到22%以上)。
多吃补铁和蛋白质造血的食物,如猪肝、瘦肉、牛肉、血豆腐、黑芝麻等,或者直接服用一些补铁生血的铁之缘片,补充铁和蛋白质造血物质,可以让献血后的体质恢复更快,预防缺铁性贫血。绿叶蔬菜、水果以及动物的肝肾等内脏中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因此,献血以后应注意摄取这些食物。
扩展资料
献血前注意事项
出于对血液用者负责的角度,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同样出于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角度,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腹泻、咳嗽等,或者一星期内服过药,或女性在月经期,均应暂缓献血。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人民网——献血后多久能恢复?喝4款汤品献血后快速补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