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
成分输血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由于失血、血细胞破坏增加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由于输血有不可预测的并发症,所以对可输可不输的疾病,坚决不输。禁止输“安慰血”。
适合输成分血的病人,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病人是需要某种血液成分,而不适合输全血。
各种成分血的输注计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1、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在储存过程中已来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2、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源是红百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制品相似,而全血中保留的各种其他成分度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
3、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制品浓度与纯问度高,疗效好,混入其他成分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答应和疾病的传播。
4、对于非贫血病人急性失血的输血:失血量低于血容量的30%一般不需要输血,只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失血量达血容量30—50%输代浆血或浓缩红细胞十晶体、胶体溶液。
失血量达血容量50—80%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失血量达血容量80%以上: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十新鲜冰冻血浆十血小板浓缩液。
5、对于其它病人的输血应要根据病人对失去6K液成份的恢复能力和所输成份的寿命,掌握缺什么成份补什么成份的原则,绝不可千篇一律输全血。
扩展资料;
成分输血主要种类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白细胞。
1、红细胞输注:
①红细胞悬液。
②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③洗涤红细胞。
④照射红细胞
⑤其他: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等。
2、血浆及血浆蛋白输注。
3、血小板输注:
①浓缩血小板。
②辐照血小板。
③少白细胞血小板。
4、白细胞输注:应用浓缩白细胞应十分慎重,因为粒细胞可引起输血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很少用。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优点不包括不会发生溶血反应。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病人。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临床医生要了解成分输血的知识,遵循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的原则,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优点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已普遍用于临床,成分输血比例的高低已作为衡量临床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国家卫生部将成分输血比例列为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三甲医院要求达到70%以上。
一、成分输血的种类: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机采浓缩血小板、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现以逐渐被取消)、手工分普通血浆、机采新鲜冰冻血浆。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1、纯度高、疗效好
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患者。
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当病毒污染血液时,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患者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患者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患者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患者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一种适合所有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技术处理全血,但当将全血分离制备成不同血液成分时,就有可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研究建立适合该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从而既灭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又保持该血液成分的活力和功能,保证了制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3、不良反应少,输入相对安全
成分血制品有效成分浓度高,含免疫原少,可减少抗体形成和同种免疫反应,输用这种血可以减少多种血型抗原对受血者机体的刺激,减少输血同种免疫的机会。对一些输全血有反应而又必需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可输用成分血,这样既能纠正输血反应又能有效治疗。如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可输用洗涤红细胞,对白细胞有反应的患者可输入少白细胞制剂。
4、稳定性好,便于运输和保存
如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可保存 10 年。
5、一血多用,节约用血
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如全血可分离制备成冰冻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分别应用效益高。如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采供者循环血量3000~5000mL可供血小板(3~4.2)×1011/200mL甚至更多,其余血液成分回输入供者,避免了浪费。
6、有效成分活性高
成分血是在采血后6h之内制备成,此时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活性还未丧失,各种有效成分在未丧失活性前分离并保存于适当条件下使存活率高,如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在(22±2)℃(轻震荡)条件下用专用袋制备可保存5d。
7、降低费用
成分血实用、经济,减轻了社会和个人经济负担。
三、成份输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更多回答请见
http://wwwlabchinacomcn/special/2009-06-10-14-06-40/667-2009-07-14-12-06-15html
(1)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在储存过程中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2)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制品相似,而全血中保留的各种其他成分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
(3)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
所谓成分血是用物理方法将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提取出来,制成较浓缩和较纯制品供临床使用。目前供应的成分血有: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代浆血、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冷沉淀等。
优点利于各种细胞快速融合
成分献血最显著的有点就是节约血源,献血者恢复的快。
成功的输血救人已有百多年历史,现在,由捐献者献血仍是临床用血的唯一来源。
献血分捐献全血和成分血(这里说的成分血几乎都是血小板,偶有白细胞,约千分之一)。
过去,不能直接分离血小板,要用全血手工分离,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血液至少2000毫升全血,才能分离够,业内把一个血小板叫10U,也就是说10个200毫升血液。
近些年来,血小板可以由献血者直接捐献,把一部分血液抽出分离出血小板,在把其他成分回输,三五个循环,近一小时就完成一个治疗量的采集,每人每次最多可以捐献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捐献者在几天内就能恢复,14天后又能再次捐献。
而捐献全血的两次间隔则需要6个月。
成分输血,可以是病人需要什么输什么,减少了输血的不良反应,对病人的尽快康复也很有好处。
①提高疗效,患者需要什么成分,就补充什么,特别是将血液成分提纯,浓缩而得到高将近价的制品;
②减少反应,血液成分复杂,有多种抗原系统,再加上血浆中的各种特异抗体,输血更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③合理使用,将全血分离制成不同的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成分,供不同的目的就应用;
④经济,既可节省宝贵的血液,又可减少经济负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