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是化学变化
2、煤的焦化,是高温馏,是化学变化
3、煤的气化,是用不充分的氧气与煤作用,使之产生燃料气或者原料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4、煤的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是化学变化
5、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把石油分离成多种石油产品,是物理变化
6、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
煤炭的分析水怎么化验及操作步骤
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煤中水分过大是,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全水分,煤炭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煤炭在空气干燥下所含水分,也可以理解为内在水分。
但是煤炭的化验到底怎么实现的呢也许在这上面有些人疑惑,作为了解者,你应知道煤炭的灰分挥发份分析由马弗炉测量进行分析。
全水分
将煤样在102-105℃条件下干燥,失去的质量就是全水分。或直接成为水分。各种煤的水分含量相差很大,少的仅2%左右,多的达到50~60%一般来讲,随着地质年代的增加,水分逐渐减少,此外煤的水分含量还与其开采方法、运输以及贮存条件等因素相关。
外水分
燃料由于自然干燥就会失去水分,这部分就是外水分,或者成为表面水分(东南大学 范从振 主编《锅炉原理》)
内水分
将煤放在被蒸汽所饱和的空间中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水分,称为内部水分或者固有水分,固有水分不能通过空气干燥去除的,必须加热到102~105℃,才能去除,内水分和外水分的和是全水分。
分析水分
当进行煤的试验分析时,在实验室里要先把煤在规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的煤样所含有的内部水分成为分析水分,
煤炭分析水化验步骤:
1 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一15 h。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装有煤样的称景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就开始鼓风。
3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5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煤焦油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在焦炭生产中得到的煤焦油属于高温煤焦油。它是粗煤气冷却过程中冷凝、分离出来的焦炉煤气净化产品之一。
煤的干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脱水、热解和焦化。
1、脱水阶段:在这个阶段,煤与水蒸气接触,水分被蒸发掉,煤中的固定碳含量降低,同时释放出少量氢气、甲烷等气体。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煤的水分,使其适合进行后续的热解和焦化过程。
2、热解阶段:在这个阶段,煤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各种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包括液体燃料、气体燃料以及固体炭黑、炉渣等副产品。热解过程中,煤中的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等元素,它们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3、焦化阶段:在这个阶段,煤中的有机物质在高温下进一步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氨水等产物。焦化过程是一个分馏过程,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将煤中的有机物质分离出来,得到不同质量和性质的焦炭产品。
煤的干馏产物包括焦炭、煤气、煤焦油、粗氨水
1、焦炭:焦炭是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燃料,具有高热值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它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作为还原剂和能源来源。
2、煤气:煤气是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产物之一。煤气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组成。煤气的燃烧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城市供暖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煤焦油:它是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产物之一。煤焦油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煤焦油在化工行业中被广泛用作溶剂、燃料和润滑油的基础成分。
4、粗氨水:它是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无机产物之一。粗氨水主要由氨气和水组成,具有一定的碱性和腐蚀性。它可以用于制备肥料、化肥和合成氨基酸等化学品。
分类: 地区 >> 黑龙江 >> 七台河市
问题描述:
这四个词中,哪个是生产过程、哪个是产品啊
具体介绍一下他们的区别
解析:
我一个一个的答吧,洗煤就是用水把煤洗一下,当然还处理一下,洗出来的煤热量很高!
焦化,就是把煤变成焦炭也就是过程,中间会产生很多煤气,和热量等是附产品了
精煤,我认为就是块煤,大小一致,当然是上等煤炭了,
型煤,就是把煤压成粉,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粘土。用机械压成型,说白了就是我们见的蜂窝煤之类的!!
1、煤的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分。内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
2、煤的外在水分,是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蒸发,蒸发到煤颗粒表面的水蒸气压与空气的湿度平衡时就不再蒸发了。
在型煤的生产过程中,煤的燃值、挥发性、水份、粘合性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水份的配比是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型煤生产过程中,需对干燥机入料与出料口的煤粉和煤粒进行水分检测。
MS-580 煤粉近红外水分仪和MS-590煤粉和原煤微波水分仪,专门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无钢丝的皮带上测量煤炭、及其配比原料的含水量。
煤质在线分析包含:灰分、水分、热值等重要指标。为了消除水分对灰分测定结果的影响。1%的水分约相当于 02%的灰分测定偏差。假定煤质水分在 5%~10%之间,则水分变化引起的灰分测定偏差为 ±10%。水分和灰分仪配合使用,由于微波水分仪测量精度可达±02%,由水分引起的灰分测量误差可忽略不计,可以大大提高灰分测量精度。
MS-101(102)系列接触式煤粉微波水分仪 ,专门为型煤厂型煤配比水分检测量身定制,特别适合在料仓内、下料口、斗内对煤粉进行在线水分测量。
煤炭的内水是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由于毛细孔吸附力的作用,内在水分较难蒸发。煤样在温度30℃,相对湿度96%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内在水分称为最高内在水分(MHC)。
因为煤的孔裂隙与煤的变质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所以最高内在水分是煤质的特征标志之一,可用以表明煤的变质程度。
扩展资料
由于煤质分析报告一般不以分析基表示各项指标的结果(空气干燥基水分除外),所以一般认为内在水分对煤炭质量没有影响,因为它只是一个换算指标,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第一煤中水分危害较大。
水分是一项重要的煤质指标,它在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加工利用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煤的水分对其加工利用、贸易和储存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分高不是一件好事。
例如在锅炉中水分大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热导性;在炼焦工业中水分也会降低焦炭产率,而且由于水分大量蒸发带走热量而延长焦化周期;在煤炭贸易上,煤的水分是一个重要的计质和计量指标。
-煤内在水分
-内在水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