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中国秦汉之后的国号有叫秦、齐、魏、赵、楚、燕、梁、宋的,但就是没有一个叫韩的,为什么没有韩?
2、为什么和秦国差不多强大的楚国,作为国号在后世使用频率极低,不如燕赵魏齐?
3、齐国比鲁国强大多了,为何山东省的简称却不是齐?
4、赵国比魏国强大,为何后世作为国号,魏远比赵多?
5、越国灭了吴国,为何江南语叫吴语而不是越语?
6、起于东北,为什么金和清不用“燕”作为国号?
7、明教还是明王?明朝的国号真的来自于明教吗?
8、后金为何要改国号为“大清”?
这个问题很简单,可惜很多人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今天我们讨论国际关系的时候经常说, 北京如何如何,莫斯科如何如何。
这说明什么?说明首都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源,甚至可以 代指一个国家。
同样,中国秦朝后几乎历朝的国号都是开国之君、或者名义上的开国之君的 国号,来自于封地, 到了辽金之后,才渐渐打破了这一传统,比如元明清都有各自的意思。
所以,首先,曹操的封国不可能以姓为名叫曹国。
有人说,不对啊。 南北朝有一个陈朝,就是以开国之君陈霸先的姓氏命名的啊。
其实这是巧合,陈霸先姓陈不错,可是他正因为姓陈,所以加九锡,封陈公,封地也在陈,后来称帝建立陈朝。 陈朝的“陈”是地名的“陈”,不是姓氏的“陈”。
春秋初期诸侯国
所以,开国之君(或名义上的开国之君) 封地在哪里,就是什么王,建立的就是什么朝代。
一、历代国号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里的封地, 甚至关键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座城池,这个国家的都城。
甚至从汉朝开始就是如此。
比如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后来建立的朝代就是“汉朝”。
清朝汉中府
自从刘邦定下了这个 游戏 规则,以后历朝历代建立王朝,尤其是禅让的,一般都是自己封地的名字,而且主要是那座城市,封国的都城的名字。
如果你不按照这个 游戏 规则来,那就不上路子,别人不会承认你的。
比如王莽建立的什么“新朝”,古人嗤之以鼻,压根没人承认。后世的国号,莫不是如此。也有人说王莽的新朝来源于他的封爵新都侯,但是《汉书》也说, 西汉后期流行 “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的新潮思想,新朝之新或许应该是新旧之新,有待研究。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公元256)夏六月,高都侯司马昭进封高都公,都城在今晋城市东北。
所以晋朝国号就来自于奠基者司马昭的封国,晋国,封地在山西晋城。
这个城市是司马昭故意选的,在汉晋之间一直流传着一句神秘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这条谶语中的“代汉者”很好理解,那就是取代汉朝的统治地位,而“当涂高”的解释却十分模糊,这就给了很多人利用的空间。曹魏起先认为这个指代的是魏,巍代表着高。
司马昭却认为,“当涂高”指的是自己,他跟曹操一样逼迫皇帝给自己封号,他逼迫得到的封号是“高都公”和“晋公”,“高都”在古代指的是今天山西的晋城,因为地势较高所以叫做高都。“高”和“都”在古代都有道路的意思,这与“当涂”相应验,而“晋”又有更进一步的意思,所以他先做“高都公”后做“晋公”的寓意则不言而喻了。
清朝泽州府,就是今天的山西晋城,这里有著名的高平,发生过长平之战和高平之战
刘裕建立南朝宋,之所以没有恢复汉的国号,是因为他实在靠不上汉室后裔,只能说是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代。
刘裕于元熙元年(417年)攻克长安,灭后秦,刘裕逼迫朝廷封他为东晋的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等重要官职,并以十郡建“宋国”,刘裕受封为宋公,同时加九锡,后封为宋王 。后来禅让取代东晋,建立的就是宋朝。
刘裕之所以受封为宋王,是因为他自认为祖籍彭城,今天的江苏徐州,这里属于宋国之地。
清朝徐州府
巧合的是,虽然宋国不是一个春秋战国大国,也不是战国七雄,但是地方很重要,后世还有一个人,封地也在宋国之内,那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没有封王,但是他被封为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所以取代后周后国号就叫做“宋”,显然这个“宋”更加出名,因为唐宋元明清,不可抹去的中华文化印迹。
而且正因为商丘是龙兴之地,所以宋朝时期,商丘是作为北宋南京应天府而存在的。
清朝归德府,今天河南商丘
宋国地图
而宋国,这成为 历史 上的一个特例,虽然版图极小,但是因为有商丘和彭城两座城市,刘裕和赵匡胤建国都叫“宋”,所以 历史 上有两个国号叫“宋”的。
历史 上还有两个国号都叫做“齐”,都在南北朝,北齐和南齐,这两个国家有关系吗?压根没有任何关系,南齐和北魏并存,北齐诞生的时候,南方已经是陈朝了。
但是这两个国家都叫齐,是因为封地。
南北朝枭雄高欢被封为渤海郡王,他的儿子高澄在东魏的时候加封自己为齐王,武定七年四月晋相国封齐王加殊礼,此后被刺杀,高澄的弟弟高洋又把程序走了一遍,逼迫东魏孝静帝册封自己为齐王,不久取代了北魏,就建立了“北齐”。
而南齐的建立过程也是如此,萧道成在刘宋时期进封为齐王,不久取代了刘宋,就建立了“南齐”。
那么,为什么它们都要叫做“齐”呢?
原来这是因为封地都在战国的齐国版图内。
齐国是战国大国,版图也非常大,涵盖今天的山东和河北大部分,所以山东无法简称“齐”,恐怕也是因为无法涵盖这个大国,就像湖北没法简称“楚”一样。
高欢的“齐”就在今天的河北沧州,这是因为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在孝文帝改革后,极需要追溯很高的门第,所以自认为是渤海郡人,这里的“高姓”是大姓,同时渤海郡的高隆之等世家大族也和高欢交好,承认了他出自渤海郡(高欢手里有兵,也不得不承认),所以高欢以渤海郡人自居,封号自然是齐王。
所以封地就在今天的河北沧州,这里虽然是河北的土地,但也属于齐国之地,因为齐国很广大。
清朝河间府和天津府,今天的河北沧州一带,古代的渤海郡大体在此
而萧道成之所以国号叫做齐,是因为“萧”这个姓氏同样郡望是兰陵郡,是兰陵郡的大姓,不过萧道成不是出生于山东兰陵,而是侨置的江苏南兰陵,也就是常州武进,之前说过,南朝为了安置北方民众,同时对于失去的北方土地聊以自慰,只能在南方也设置同样的地方,比如在镇江设置了“徐州”,常州设置了“兰陵”,等到刘裕北伐收复了徐州和兰陵,这些地方只能加上一个“南”字,所以镇江又叫做“南徐”。
按照郡望,萧道成是兰陵郡人,在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驿城区,自然属于齐国。
清朝兖州府和沂州府,今天的山东枣庄和临沂一带,古代的兰陵郡大体在此
前面说过了陈朝的来历,同样历朝也有两个国号叫做“梁”,一个是和南齐同宗的萧衍,因为祖籍在梁郡,就是今天商丘的睢阳,这里是刘邦西汉封国的梁国,后来梁王刘武在此地建立了梁园,在文坛上很知名,所以萧衍被封为梁王。
而朱温之所以国号叫做梁,是因为朱温是宣武节度使,根据地在汴州,这里也叫作大梁,是古代魏国的都城,其实朱温的国号本可以叫做“魏”,唐朝以朱温为相国,进封朱温为魏王,加九锡时,但是朱温不接受,后来他自己逼迫唐朝禅让,国号取的是汴州的古称“大梁”,所以国号梁,这里的封地主要就是开封。
清朝开封府
而十六国时期频繁出现的秦国、燕国这些国号,也是因为起家之地,或在秦地,或在燕地而得名。
起于雍州的,基本上国号都叫做“秦”。
起于幽州的,基本上国号都叫做“燕”。
甚至隋唐的国号也是来源于封地。
杨坚继承其父杨忠随国公的封地,后来取代北周,国号就叫做“隋”,因为“随”不吉利,所以改成“隋”,还是不吉利。
封地在湖北随州。
清朝德安府,今天湖北随州一带
李渊被封为唐国公,禅让自隋后建国唐朝,封地在唐,也就是山西太原,这里有着上古古国唐国,所以这个名称是比较悠远的。
清朝太原府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古代的国号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或者实际奠基者的封地,而且往往就是封国的都城,那座主要的城市。
那么,“魏”是今天的哪座城市?
二、从魏郡到魏州
曹操统一北方,权倾朝野。然而,建安十八年,有一件事情也困扰着他,董昭等人在曹操暗示下,提请汉献帝册封曹操为公爵, 这为曹操后来成为王爵,儿子篡位成为帝王铺路,是第一步。
然而, 曹操犯愁了,自己应该选择哪里作为封公,进而将来封王的封地呢?
也就是说,虽然可以自己选,但是这个要慎重,司马昭后来不就自己选了晋城?
那么,曹操有哪些地方可以选呢?
第一个是沛国谯县, 曹操老家,而且这里还是殷商的古都,可以说,如果曹操选择了谯县作为封地,或许就是殷国公,此后就是殷王,曹丕篡位,建立的就是“殷朝”,中国 历史 上将多一个“殷朝”,而不是没人用这个国号。
第二个是山东定陶, 也就是曹县,这里是“曹”这个姓氏发源之地,有些人的封地是祖籍地,曹操如果选择这里作为封地,或许就是曹国公,此后就是曹王,曹丕篡位,建立的就是“曹朝”,这就和陈霸先的陈朝一样,姓氏和封地名重合。
第三个是河南许县, 因为洛阳被烧毁,曹操迎回汉献帝之后,临时安置在许昌,这里也算一个临时首都,曹操如果选择这里作为封地,或许就是许国公,此后就是许王,曹丕篡位,建立的就是“许朝”。
之所以前面花了这么多篇幅来说各朝建国前的封地,大家仔细分析这些封地,发现什么特点没有:
汉中、高平、徐州、商丘、天津、开封、太原
这些城市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城,而且都是重要的战略据点,兵家必争之地。
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民国大动脉之一的津浦铁路,就有天津、沧州、兖州、徐州等重要节点。
平汉铁路以及向南延伸最后形成的京广线上就有郑州、武汉、长沙等节点,同时,正因为铁路的原因,郑州取代了开封。
所以,这些作为封地的城市都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名城。
所以不管是曹县还是许县,感觉都有点Low,抬不起来。
所以曹操选择的封地就是邺城。
邺城曾经是袁绍根据地,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不仅抢夺了甄宓等美女,而且把邺城也据为己有。
邺城是东汉时期冀州的首府,而且这里距离洛阳很近,却不至于受到洛阳的威胁,是理想的建国之地。
所以曹操最终选择的封地就是邺城。
那么,邺城选择好了,就要建国,邺城在战国时代属于什么国家呢?
说起来有点复杂,邺城起初属于魏国,著名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后来邺城又被割让给了赵国,因为这里距离赵国首都邯郸很近,在别国手里不安全。
秦朝统一天下之后,邺城也并入了邯郸郡管辖。
那么,邺城应该被冠上“赵”的名称,为什么和“魏”扯上关系呢?
原来,在汉高祖十二年的时候,在邺城设置了一个郡,叫做“魏郡”,管辖18个县,即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繁阳、元城、梁期、黎阳、即裴、武始、邯会、阴安、平恩、邯沟、武安这18个县。
这18个县后来在 历史 上大多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比如瓦岗军以少胜多,击败隋朝的黎阳之战就发生在黎阳县。
同时,我们发现,不仅这个郡叫做“魏郡”,而且里面还有一个县,叫做“魏县”,记住这个名字,在后世魏郡不存在的时候,魏县取代了它的功能,扛过了大旗继续前进。
我们看下西汉时期的地图。
西汉魏郡
大家可以看出, 魏郡呈现一个倒三角形的形状, 在其北部是赵国,这里的赵国就是刘邦分封诸侯国的赵国(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虽然赵国比战国时期的小,依然存在),本来赵王是好友张耳以及其子张敖,后来赵相贯高等谋刺汉高祖,此后赵国就被封给了刘邦的儿子赵如意,同时把赵国狠狠地缩小了,作为惩罚。
从此之后,相隔很近的两个地方就有个不同的名字,邯郸因为是“赵国”都城,所以一直是“赵”的名称,而邺城因为是“魏郡”首府,所以就是“魏”的名称。
东汉魏郡
东汉末年分三国,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行政区划和西汉时期一模一样,魏郡还是像一个倒三角形的样子,治所还是在邺城,同时,北方还有一个赵国,这是因为东汉的时期,依然延续了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同姓封王,所以东汉依然有赵国,末代赵王叫做刘赦,但是没有什么事迹记载。
邺城还是冀州刺史部的治所,政治地位十分重要。
所以曹操选择了邺城作为封地,那么魏郡自然就成为了其封国,这个封国的名字自然就叫做“魏国”,假如曹操选择了北边十里外的邯郸作为封地,那么建立的就是赵国了。
当时的侍中太史令王立通过观测天象得出:“吾仰观天文,自去春太白犯镇星于斗牛,过天津,荧惑又逆行,与太白会于天关,金火交会,必有新天子出。吾观大汉气数将终,晋魏之地,必有兴者。”所以,曹操觉得魏地比较吉利,然而,这个预言正好预言了后来的 历史 ,晋魏之地兴起了,先是魏,后世晋,终是晋兴起了。
此外东汉时期,由于光武帝刘秀的喜爱和提倡,谶纬学说很是流行,就是一种政治预言,用神秘的话语去理解,当时流行一句话,汉朝曾经有“代汉者,当涂高”这一句谶语,“涂”指的是泥土,泥土垒高就是城墙或者宫殿,而“魏”的本义就是宫殿,魏通巍,巍也是高的意思,所以曹操觉得“魏”这个名字甚好,因此,封国魏国正合其意。
很多人看曹操的事迹,对于有一件事情不了解,那就是汉中之战失利后,曹操不仅称这是鸡肋,而且说了一句话,“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何望蜀 ”,得陇望蜀是刘秀所说的典故,在征服了陇右隗嚣之后,刘秀发兵南下,灭掉巴蜀公孙述,统一全国。
刘秀一鼓作气统一了中国,而曹操却不想南下攻击巴蜀的刘备了,一方面是实力不济,内部不稳,另外一方面,曹操已经60岁了,早就不是30岁意气风发的刘秀了,他才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回到邺城之后,曹操开始扩建和修缮铜雀台,同时平定了邺城的叛乱,稳定了内部。
铜雀台
很多人不理解曹操,如今看到封国之后应该是理解了。
曹操明白自己无法统一中国了,仅靠自己一代人无法完成神州一统。
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威望还能镇住下面这些人,但是自己死后, 他的儿子必然遭到清算。
为了儿子曹丕,曹操必须留下遗产, 这个遗产就是魏国,只有曹操成为魏王,继而曹丕也成为了魏王,才能保住政治遗产, 如果能成为皇帝,那么遗产自然全部保留。
曹操的心态和200年后的刘裕很像,作为东晋的将军,刘裕北伐,攻克洛阳和长安,但是后来回去夺权,丢失了北方土地,但是成功称帝,建立了南朝宋。
所以曹操也是如此,他此时的任务已经不是开疆拓土,而是保住遗产,为子孙留下资产,这个资产就是魏国。
后来果然如此,建安十八年,曹操封为魏公,治所在邺城,两年之后,建安二十年,曹操取得汉中,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为魏王。此后,刘备集团为了保住巴蜀,倾全国之力北伐汉中,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两年时间,刘备攻克汉中,自封汉中王,为日后称帝也奠定了基础,一年后,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
虽然曹操最终丢掉了汉中,但是魏王是保住了,曹丕后来继承了爵位,也成为了魏王。
成为了王,就拿到了禅让仪式的入场券,如果你是平民,压根没资格得到皇帝的禅让。
当初汉高祖扫除异姓王的时候,曾经杀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然而东汉末年风雨飘摇,最终诞生了异姓王魏王曹操,并且最终取代了汉朝。
曹丕建立曹魏之后,邺城因为是其父曹操的封地,所以十分尊荣,也进行了调整,除了魏郡之外,以魏郡西部都尉复置广平郡,以魏郡东部都尉置阳平郡,合称“三魏”,这个称呼也流传了下来。
曹魏三魏
同时,曹丕还把长安、洛阳、邺城、许昌、谯县一起,并称五都,其中说到的许昌和谯县就是前文所说的,曹操临时行宫以及祖籍地。
这点有点像朱元璋,把自己的出生地凤阳作为明中都,然而,没用的,这种行政命令的首都,压根没人去,所以也繁荣不起来。
西晋的区划和曹魏一样,此后就是行政区划十分混乱的十六国时期,但是邺城并不混乱,因为当时北方东西方分裂,关中地区先后诞生了前秦、后秦、大夏等政权,所以定都洛阳并不安全,邺城成为了首选,所以前燕的都城就是邺城。
前燕
北齐的都城同样也在邺城。
北齐
北魏倒是没有定都邺城,同时,北魏原来的国号叫做“代”,这个代不是指的代替,而是大同,这里是代地,拓跋珪也被前秦苻坚封为代王,但是后来北魏谋士崔浩建立北魏改国号为“魏”,这个魏倒不是因为地名,而是因为魏是中原大国的意思,希望北魏能够入主中原,成为中原大国,当然了,近来有研究,也有仰慕曹魏国号魏的意思存在,等待 历史 学家进一步研究。
然而杨坚建 立 隋朝之后,因为尉迟迥盘踞邺城叛乱,所以杨坚平定叛乱后,一把火烧掉了邺城,把百姓都迁居到了南方的安阳去居住,就此,邺城在 历史 上消失。
同时魏郡也被废除。
但 历史 上就开了一个玩笑,前面说过,魏郡下面管辖18个县, 其中有一个县就叫做“魏县”,所以这里还是和“魏”脱不了干系。
北周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一个魏州,隋末天下大乱,李密改武阳郡为魏州,成为其重要据点,等到唐朝统一天下后,这里依然叫做魏州。
所以,从汉高祖一直到隋文帝,魏郡存在了700年之久,治所在邺城。
然而隋文帝焚毁了邺城,迁徙到了安阳,邺城就此消失。
但是,魏郡消失了,魏州又诞生了,只不过治所在大名县。
我们看下唐朝地图就知道了。
唐朝魏州
大家可以看出,邺城已经没有了,变成了一个县城,就是邺县,而治所的名称变成了相州,治所在安阳,这就是今天邺城究竟属于安阳还是临漳争议的由来,在唐朝和五代,安阳相州在民间一直称呼为“邺都”,在唐朝人看来,邺都指的就是安阳。
而我们看出,魏郡的治所是邺城,而北周诞生的魏州,和魏郡不是一个地方,魏州在曾经魏郡的东边,魏州治下,同样有一个魏县。
不过,魏这个名字似乎很尊贵,东汉的时期,魏郡治所在邺城的时候,魏郡是冀州刺史部的治所。
唐朝的时期,魏州治所在魏州的时候,魏州是河北道的治所,类似于首府。
同时,魏州治所下还有一个博县,后来唐朝中后期,就在此地诞生了一个节度使,就叫做“魏博节度使”,这就是唐末赫赫有名,军功强悍的魏博军,当然了,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做天雄军。
魏博节度使
唐朝最为强悍的河北藩镇
在五代十国时期,魏州拥有显赫的地位,朱温几次攻克不了,这里是梁晋多次交火之地。
五代后梁
而魏州后来迎来了自己的贵人,李存勖,他不仅亲自任魏博节度使,统帅天雄军,并且在魏州称帝,国号依然叫做“唐”,这就是五代的后唐,后来灭掉了后梁,统一了北方,几乎统一天下。
正因为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所以魏州在五代时期拥有龙兴之地的美誉。
到了宋朝,宋朝承袭五代而来,而且河北靠近契丹作战的前线,所以在此地建立了宋朝的北京,就是大名府。
北宋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的大名远扬,《水浒》的故事人尽皆知。
此后元明清时代,依然叫做大名府,但是随着运河的衰落和水源的断绝,最后越来越衰落。
明朝大名府
今天的大名县只是邯郸市的一个普通县城,2019年,大名县才退出国家级贫困县行列
从一国之都,到贫困县,沧海桑田,令人唏嘘。
而从魏郡到魏州,不管是邺城还是大名府都最终变成了废墟,但是“魏”这个名字却最终伴随这片土地千年,实乃奇迹。
卒年:武帝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
在位:63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庙号:世宗
谥号:孝武皇帝
陵寝:茂陵
父亲:刘启(景帝)
母亲:王太后
继位人:刘弗陵(昭帝)
主要政绩:南平闽越,北征匈奴,交通西域,独尊儒术。
从来“秦皇”、“汉武”并称,这两位皇帝确实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他们都不是王朝第一任君主,但凭藉父祖留下来的大好局面,开疆拓土,混一四海;他们都对前代的政治结构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都希望不仅政令上大一统,精神上也要大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们两人性格上也有很多相近之处,都一样独断、残暴,罔顾民生,只把老百姓当实现野心的工具看待,而且好大喜功,原本很好的事情不知收敛,非要搞到砸锅不可。秦始皇北筑长城,南开灵渠,费尽民力;汉武帝远征匈奴、大宛,掏空了“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充盈国库。两人老来也都笃信神仙方士之说,希望长生不老,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笑柄。
然而汉武帝比秦始皇要幸运得多,他得享高龄,没死得那么仓促,死前有机会下《罪己诏》,希望得到后世的谅解,死后也没有引起朝局太大的动荡。最重要的是,秦始皇死后有赵高乱政,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却仿佛周公一般贤明,西汉这才得以再一次走出低谷,迎来“昭宣中兴”的真正兴旺局面。
金屋藏娇
刘彻本名刘彘,是汉景帝的儿子,但他既非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太子之位落到他头上,完全是宫廷斗争的结果。他的母亲王氏,是槐里人(今陕西兴平东南),原嫁丈夫名叫金王孙,生有一女。后来王氏的母亲和金王孙闹矛盾,想把女儿要回来改嫁他人,金王孙遂报复性地把老婆献给了太子刘启。没想到刘启很喜欢这个二婚妇人,继位以后就封她做美人,生下三女一男,即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和刘彻。
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没有子嗣,并且很早就过世了,景帝一直没有封新的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这就使得宫廷内部,甚至朝堂之上,钩心斗角,为了这个问题纷扰不休。景帝前四年(前153)四月,他听从母亲窦太后的建议,立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封刘彻为胶东王。
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生有一女,姓陈,小名阿娇。既然刘荣已被立为太子,馆陶公主就去和栗姬商量,想亲上加亲,把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然而栗姬自以为儿子当了太子,皇后宝座也迟早是自己的,非常傲慢,再加上素来和馆陶公主不合,竟然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又羞又怒,王美人趁机就凑了过来。
于是两个女人结为一党,王美人答应让儿子刘彻将来娶阿娇为妻,馆陶公主则力争废刘荣而立刘彻为皇太子。某次,馆陶公主带着阿娇进宫觐见景帝,正好王美人和刘彻也在,馆陶公主就问刘彻:“儿愿娶妇否?”刘彻笑笑不回答。馆陶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摇头不悦。再问:“阿娇好否?”刘彻回答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景帝答应了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馆陶公主遂开始起劲地在景帝和窦太后面前诽谤栗姬。她说栗姬崇信邪术,并且与后宫的妃嫔们全都合不来,一心专宠,甚至不惜诅咒他人,如果栗姬做了皇后,恐怕又要重演吕后谋害戚夫人的悲剧了。景帝听了这些话,大为惊怒,于是某次试探栗姬说:“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然后注意观察栗姬的表情。谁料栗姬神色瞬间改变,半天不发一语。景帝大为伤心失望,遂决定废黜栗姬和太子刘荣。
景帝七年(前150)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封王美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隔了不到两年,刘荣在临江封国内因为侵占文帝庙址造宫殿,被告发后捕入长安,他受不了被酷吏折辱,自杀身亡了。
年仅7岁的刘彻就这样当上了皇太子。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孝景帝刘启病逝,太子刘彻继位,就是世宗孝武皇帝。武帝首创年号制度,第二年就是建元元年——不过实际上直到元鼎三年(前114)才建年号,此前的年号都是追定的。
武帝年轻气盛,很想做一番大事业,他才登基,就诏令各郡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到长安来以备皇帝考察和垂询。其中,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董仲舒三次上书,献《天人三策》,请求黜刑名,尊儒术,明教化,兴太学,令郡国尽心于求贤。武帝很赞赏董仲舒的学识与见解,封他做江都相。
皇帝既然喜欢儒学,儒士出身的丞相卫绾就趁机建议,废黜所举贤良中学习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之法的人,也得到了武帝的同意。然而这些举动却触犯了喜欢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窦氏,在窦氏的干涉下,卫绾被罢免,改任窦婴为丞相。第二年,武帝宠信的另两个儒者——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也被罢免下狱,双双在狱中自杀。
在以窦氏为首的黄老派的抵制下,武帝崇儒的决心只好暂且放下,但他依然通过举贤良方正,召集了许多才智之士,聚拢在自己身边,包括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枚皋、终军等。这些人逐渐形成了皇帝的亲信秘书班底,为武帝削弱相权,把权力中心从“外朝”移入“内朝”,奠定了基础。
主政的道路坎坷重重,太皇太后窦氏才刚去世,皇太后王氏又站了出来,身在宫中,却想操控政局。以窦婴为首的窦氏才刚退出权力中心,王太后的同母异父兄弟田蚡又得以身任丞相。田蚡喜欢安插自己亲信的人到朝廷各部门中去,某次上奏请求调动官员,武帝实在忍不住了,冷笑说:“舅舅安插够了吧,留几个位置让我来封,行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朝政只能沿着文、景以来的既定方向前进,即便黄老之学,以及各种朝政规划、典章制度都已经不再符合实际需要了。武帝满腔热情,在朝政上却无从施展,于是被迫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准备改变和亲政策,和匈奴真正兵戎相见。
马邑设伏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战国后期开始发展起来,不断征服周边其它游牧部落。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秦二世元年(前209),冒顿袭杀其父头曼,继任单于之位,其后东平东胡,北并丁零、薪犁等部,使匈奴的疆域空前广大,东到辽东半岛,西达葱岭,南收被秦朝时夺去的河套地区,实力极为强盛。
楚汉战争和西汉建立之初,北方许多割据政权如韩王信、陈豨等都勾结匈奴,引导游牧骑兵攻击长城以南地区。汉高祖刘邦北伐匈奴,结果被围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白登,整整七天七夜才得脱险。刘邦意识到中原残破,还无法与匈奴正面较量,于是采纳娄敬的建言,用和亲之策换取暂时的边境和平。所谓和亲,即汉朝公主远嫁匈奴,做单于的阏氏(王后),作为公主的陪嫁,还有大量珍宝锦缎,源源不断送去匈奴王庭。虽说皇帝并舍不得真把亲生女儿送那么老远,一般都是从宫中或宗室里认个干闺女假冒公主之名,最高档次也不过翁主(王、侯之女)而已,但这种单方面的和亲政策,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屈辱性。
即便如此,和亲政策也并不能维持长久和平。匈奴以游牧为生,靠天吃饭的程度比农耕民族更为严重,一旦天气寒冷而牧草大面积死亡,或者牛羊感染大规模瘟疫,匈奴贵族把汉朝公主的陪嫁也吃完用完了,就会挥兵南下抢掠,才不管和汉朝是否儿女亲家呢。从高祖、惠帝、高后,到文、景两朝,屡次和亲,最多也就能维持三年和平局面,超过三年,匈奴骑兵就会大掠北境,然后西汉朝廷就又必须再次考虑和亲的问题。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任何有志向,不苟且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文、景时代,大力巩固北方边防,选任良将,整饬军备,随时做好和匈奴正面较量的准备,但因国力问题,最多也就是将匈奴骑兵逐出塞外,既不敢远追,杀伤也很少。到了武帝登基,四海晏平,国库充实,他开始考虑转守为攻,要彻底解决边患问题了。
战争的序幕是从马邑伏击战开始的。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匈奴又来请求和亲,武帝召集大臣们商议,比较熟悉匈奴情况的大行王恢说:“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背约,不如勿许,举兵击之。”但御史大夫韩安国坚决反对,说:“就算得了匈奴的土地,也无法耕种,吞并了它的部众,也无法驾驭。况且我们出兵千里,士卒必然疲惫,匈奴趁我疲惫来攻,军队必然覆灭。臣以为最善策莫过于和亲。”
韩安国是善战的名将,连他都反对出兵,大臣们遂纷纷附和。武帝没有办法,只好再次选送“公主”出塞。可是主战的王恢不肯罢休,第二年他胸有成竹地向武帝建议说,可以诱使匈奴单于南下,打一场伏击战,歼灭其主力,这样不用千里用兵,也能得利。原因是马邑(今山西朔县)土豪聂壹愿意诈降匈奴,引诱匈奴大军犯边。
年轻的武帝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不可放过,于是在元光二年(前133)六月,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李息为材官将军,率三十万大军齐集马邑周边设伏。然后让聂壹去对匈奴军臣单于说:“我愿意刺杀马邑的汉官,举城投降,那您就可以不费力气得到全部财物。”
马邑设伏其实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大笑话,三十万大军的行动怎么可能保密?无法保密的伏击战,怎么可能成功?军臣单于一开始倒是相信了聂壹的诈降,亲率十万骑南下,但等他到了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突然发现满山遍野都是牲畜,却没有一个牧人,终于起了疑心。于是派兵夺取附近的汉朝哨所,捉了名小军官来询问。这一下军事秘密彻底泄露,单于大惊,匆忙退走,汉军追赶不及,劳而无功。事后,王恢畏罪自杀。
马邑设伏是失败了,不但失败,从此汉、匈两家等于断绝正常的外交关系,进入战争状态,汉朝的北部边境更是危如累卵。不过两国间持续数百年,直接决定双方国运的大战,也正是从这个大笑话开始的。
元光六年(前129)冬,汉、匈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为关市反击战。关市即指汉、匈边境上的通商贸易点,当时武帝面对匈奴对上谷郡的大规模抢掠,派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每路万骑,指示说:“击胡关市下。”
此刻匈奴主力正在阴山以南活动,兵数比汉军要多,灵活性比汉军要强,战争的结果,只有卫青杀敌七百,取得小胜,其余各路,公孙敖战败损失七千骑,公孙贺毫无斩获,李广竟然被匈奴擒获,后来在押送途中夺得马匹,单骑逃回。
关市之战后,武帝和大臣、将领们总结教训,秣兵厉马,准备再次北伐。此后,从元朔二年(前127)年起,到元狩四年(前119)止,8年间大规模发兵五次,终于转败为胜,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巨大成果。
北征匈奴
武帝前期,所以能在对匈作战中取得大胜,和他善于选拔将才,以及鼓励养马,都是分不开的。匈奴号称有“控弦之士三十万”,骑兵力极为强盛,汉军用来制约匈奴骑兵的,只有强弓硬弩,但汉弩虽然冠绝天下,却无法主攻,只能用来防守。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文帝在位时就鼓励民间养马,规定百姓有马一匹,可以免除家中三个人的兵役。景帝开始大规模国家养马以备军用,到武帝继位时已有军马四十五万匹。
武帝为了增加京城的骑兵数量,特别在南军中设立了期门军千人和羽林军左骑八百、右骑九百,选精于骑射的“六郡良家子”为郎官,担任皇帝的侍卫。他经常带着期门、羽林去打猎,藉此培养人才,选拔将领。名将卫青、霍去病就出身于此。
卫青原本是武帝长姐平阳公主的马奴,因为武帝看上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带入宫中为嫔妃,所以提拔卫青为羽林郎。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因为裙带关系得到重用。但这两个人和许多其他外戚不同,不但有能力,更有雄心,终于成为武帝北击匈奴的左膀右臂。
河套以南地区气候温和,适于驯养骏马,秦末为匈奴夺取后,匈奴骑兵经此南下,一日即可驰至长安。所以汉武帝的第一个进攻方向,是指向河南地,夺取了河南地,既能解除长安北方的威胁,更能作为进攻的前线基地,给匈奴以重大打击。
元朔二年(前127)春季,匈奴入侵上谷、渔阳等郡,杀掠吏民千余人。汉武帝趁着胡骑东进之机,避实就虚,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等部由云中出发,沿黄河河套进行深远迂回,直指陇西。此战出敌不意,从匈奴右贤王和白羊王、楼烦王领地中间穿插而过,最终包围白羊、楼烦两王,给予沉重打击。汉军大获全胜,斩首2300级,俘获3000余人,牛羊百余万头,而自身的损失非常之小。战后,武帝在在河南地置朔方郡,筑朔方城(今内蒙古乌特拉前旗东南),并且重修已经毁弃的秦代长城。
就在汉朝从守势转变为攻势的时候,匈奴内部却发生了分裂。元朔三年(前126)冬,匈奴军臣单于去世,其弟右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子于单降汉。伊稚斜登上单于宝座后,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南下侵扰更为频繁。武帝遂开始酝酿更有力的反击。
匈奴群王,单于以下,以左、右贤王最为尊贵。前此汉军攻取河南地,在右贤王的眼皮底下机动迂回,视其若无物,朔方郡建立后,恼羞成怒的右贤王遂屡屡南下,发起疯狂反扑。此次进攻的目标,就是右贤王部,只要重创匈奴右贤王,就可将整个匈奴帝国东西拦腰切断,一分为二。
元朔五年(前124),汉军使用声东击西之策,武帝派将军李息、张次公率数万人从右北平出击,牵制东方的匈奴军队,同时以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精骑从高阙(今内蒙古潮格旗东南)出发,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李蔡从朔方出发,总兵力超过十万,远程奔袭右贤王庭。
卫青行动非常神速,等他杀到右贤王庭的时候,匈奴右贤王还以为汉军远在数百里外,放心地饮酒醉卧。卫青发起总攻,活捉右贤王麾下裨小王十余人,虏获男女15000余人,辎重物资无数。右贤王仅带爱妾一人,狼狈突围而走。
得到胜利消息后,武帝大喜,立刻派使节持大将军印,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授命他统帅诸军。
袭击右贤王部,斩断了匈奴单于的一条臂膀,但单于主力却依旧未损,为了报复,更为了扭转战局,伊稚斜更加频繁地南下侵扰。于是元朔六年(前123)二月,第三次大规模战役开始了。
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部,共十余万人,由定襄出发,北伐匈奴,希望趁单于本部右翼暴露之机,一举歼灭之。卫青出塞后不久,就遭逢单于主力,打了一次击溃战,杀敌数千人,随即返回定襄、云中、雁门休养。四月,卫青再次出塞远征,因为进攻路线没有改变,所以被单于预先命令左贤王部向西靠拢,得以从侧翼夹击汉军。战斗结果,胜负参半:苏建部伤亡殆尽;赵信原是匈奴小王来降,兵败后又投降匈奴;只有卫青再遇匈奴主力,歼灭万余人。
此次战役,可谓打了个平手,但一员年轻将领却从中脱颖而出,给匈奴以极大震撼——那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霍去病跟随卫青北征,率八百骑前出大军数里,杀敌2028人,斩了单于的祖父辇藉若侯产,俘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及相国、当户等贵族。武帝因他的功绩,加封为冠军侯——此时霍去病年仅18岁。
在此前不久,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向武帝禀报说:“西域诸国也都苦于匈奴的侵扰,如果我们与其联合,就可以给匈奴以沉重打击。”武帝遂决定打通河西走廊,远通西域。元狩二年(前121)春季,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精骑突袭驻扎在河西的匈奴军。此时匈奴主力已经远遁漠北,霍去病遂长驱直入,从陇西出发向西北挺进,大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所部,杀折兰王、卢侯王,俘虏浑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等,抢走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总计斩、俘8960余人。河西走廊被一举打通。
同年夏季,汉军再次分东、西两路北征,霍去病走西线,又获大胜,东线却损兵折将,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因害怕遭到单于惩罚,率众降汉。
匈奴单于从上次战败后,就用降将赵信计,逃遁漠北,以为汉军无法远出,可以暂时隐忍,积聚实力,以图卷土重来。元狩四年(前119)春,武帝决定将计就计,以强大兵团深入漠北,求与匈奴主力决战,遂派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以骑兵五万为主力,出代郡进攻匈奴左贤王,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五万为主力,出定襄,直驱漠北进攻匈奴单于。此次战役规模巨大,除两路军十万人外,还有编制外的“私负从马”四万匹跟随前进,后面有步兵数十万掩护辎重。
武帝一心想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霍去病,出兵前得到假情报说,单于主力在东,遂命令前线两军调换出发地和目标。但等大军出塞后,才发现单于仍然在西,卫青遂直取匈奴主力,在漠北展开决战,厮杀整日,伤亡相当。最后单于不支,趁夜逃走,卫青追击到寘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南端),虏获大批辎重物资,余粮全部烧掉。计前后共歼灭匈奴兵19000余人。
相对的,霍去病出塞后即遭遇匈奴左贤王部,奋战取胜,追击到狼居胥山、姑衍(均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祭天立碑而还。总计俘虏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其余70443人。匈奴左贤王部逃走的还不到十分之二。
经过此次战役,匈奴实力遭到重创,此后再不敢在漠南设置王庭。困扰汉初近百年的北部边患,算是基本得到解决了。
由盛转衰
经过数次对匈奴用兵均获得胜利,武帝的威望提升了,在朝廷上也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他遂放开手脚,开始实施自己的改革措施。汉武帝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削弱地方,收权中央,以巩固皇权,加强封建集权统治。要完成他的目的,第一步就是削弱相权,把统治中心从“外朝”改为“内朝”。
西汉初年继承秦制,宰相具有很大权力,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经过宰相同意,是无法顺利实施的。惠、少、文、景时代,虽曾一度瓜分相权,分置左右丞相,却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皇帝本人的统治权。到了武帝时代,原本跟随高祖起兵的开国功臣们大都已经去世,窦婴、田蚡等人去职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干预朝政的势力也消失无踪,这就给皇帝抑制相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元光五年(前130)八月,武帝再次要求地方荐举贤良方正之士以备察考和咨询,并且特别声明要“征吏民明世务,通儒术者”。菑川(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公孙弘因此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博士,后来更升任他为丞相——这是西汉时代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宰相。
武帝选拔儒生为宰相,这些儒生威望较浅,也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做靠山,武帝遂将政务中心转入内廷,大事都和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商讨,并且由这些秘书拟定和颁发诏书,外廷的丞相只主管一些日常行政事务而已。这样相权就逐渐由丞相府、御史府移至皇帝身边的尚书台——尚书台原本不过是皇帝私府中收发文书的小机关,武帝以后地位日益重要,到了隋唐时代,正式确定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成为真正的宰相机构。
这是对中央政府的改革,而对地方,武帝继续压制国王、列侯们的势力。元朔二年(前127)正月,他接受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各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也可向朝廷申报,割出一块领地来封其余的儿子为王或侯。这样一来,原本较大的王国被逐渐分割为许多小王国,诸侯王再不能“连州跨郡”,形成足以威胁中央政权的势力了。
元鼎五年(前112)九月,武帝借口列侯们献给朝廷以供祭祀之用的黄金成色太差,进行大规模搜捕、调查,总计削夺列侯爵位106人。文、景时代数次勒令回去封地,却总滞留长安,不肯成行,勾结官员,横行不法的列侯势力,至此几乎被扫荡一空。
元封五年(前106),武帝初置刺史。他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称为“部”,每部任命一名刺史(京城及附近地区的刺史称为司隶校尉),对地方上的官吏和豪强进行监督。刺史的监督原则主要是“六条问事”:一,是否有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并且恃强凌弱;二,是否有郡守不遵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渎职;三,是否有郡守审判案件不公,草菅人命,被百姓所嫉恨;四,是否有选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贤能,任用小人的情况存在;五,是否有郡守的子弟仗势欺人,而其下属不敢纠办的情况存在;六,是否有郡守和地方豪强勾结,欺蒙皇帝的情况存在。十三刺史部,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十三州。
不但在行政制度上中央集权,就连学术思想层面,武帝也要求获得全国的统一,是谓“大一统”。董仲舒曾在上书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于是武帝改变高祖以来黄老立国的传统,利用董仲舒的学说,将君权神化,同时宣扬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甚至定儒学为官学,以达到全社会思想统一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经济上,汉武帝继续鼓励生产,重农抑商,还任命桑弘羊等人主管财政,确定了盐铁官卖制度。他的许多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深刻影响是好是坏且不必说,对当时普通百姓所产生的影响,却在相当程度上是灾难性的。
武帝为人外宽内忌,刚愎残忍,仿佛其父刘启,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仿佛其先祖刘邦,但从刘邦到刘启,历代汉帝的节俭风气,在他身上却荡然无存。连年征战、穷兵黩武,营建宫室、封禅求仙,这些举动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文、景以来充盈的国库短短十数年间就被浪费一空。国家已经没钱了,可是皇帝还想打仗,还想建造楼台宫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刻剥商人,加重赋税以敛财;对商人和农民的征敛自然会造成民心浮动,朝廷的解决办法也不外乎任酷吏,兴大狱。武帝统治前期,是西汉朝光辉的顶点,但到他统治中后期,国家却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甚至日暮途穷!
首先说穷兵黩武。武帝时代,不但北伐匈奴,还南平闽、越,西通西南夷,把汉朝的疆域扩展到今天两广、云贵地区。这对于政府和百姓来说,本来就已经是很沉重的负担了,第五次对匈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虽然取胜,但损失上万人,归来的官、私马匹也不足三万。但在这种情况下,武帝依然不肯罢休,从元鼎五年(前112)到征和三年(前90)间,又六次发兵,北伐匈奴,结果仅一次小有斩获,两次无功而返,三次全军覆没,胜少败多,已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考究武帝中后期对匈奴战争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卫青失宠,霍去病已死,缺乏优良的军事统帅;二则国库空虚,战马稀少,很难组织起大集群的远征;三则匈奴虽已衰弱,战略却因此从主力决战转为游击骚扰,行动更为灵活隐秘。本来最后一次远征,是很有希望再取得大捷的,但统帅偏偏是无能的李广利,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更使得连这般庸将也无法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战斗中去,结果主力两万大军尽数覆没,李广利投降匈奴。
武帝一贯重用外戚为将,但前期的卫青、霍去病是天才良将,后期的李广利却又是另外一类人物了。
巫蛊之祸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当然就是馆陶公主的女儿、“今屋藏娇”的陈阿娇了。但据说阿娇嫉妒心很重,更倚仗娘家的势力为所欲为,加上她并没有生下儿子,武帝的兴趣就逐渐从她身上转移开了。
卫子夫进宫以后,很受宠爱,阿娇嫉妒得不得了,听信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的话,设坛斋醮,祈祷自己得子,并且重拾武帝的欢心。巫术本是汉宫中的大忌,消息泄露后,武帝大怒,不但杀了楚服,还把皇后宫中宫女、太监300余人悉数斩首。元光五年(前130),废陈皇后,幽禁在长门宫中。
后来陈皇后阿娇以千金赠武帝近侍、大文学家司马相如,请他写《长门赋》,以抒发自己的悲怨之情。武帝读了《长门赋》,颇为感伤,可是此时他正宠爱着卫子夫,又必须倚靠卫青、霍去病等外戚良将作战,虽然慨叹,却终于不肯赦免陈皇后。
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为刘据。武帝遂封卫子夫为皇后,不久又立刘据为太子。为了拉近和卫氏的关系,他还把自己寡居的姐姐平阳公主下嫁给卫青为妻。卫、霍之门,煊赫一时。
然而随着卫子夫年龄渐大,容颜衰老,武帝又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的嫔妃。他先是宠爱一位姓王的夫人,继而某次听乐师李延年唱歌道:“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慨叹:“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李延年说:“歌中所唱,就是我的妹妹。”于是把其妹献给武帝,就是著名的李夫人。
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因此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太初元年(前104),武帝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要他率领“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前往贰师城取良马。贰师是西域大宛国的辖地。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原本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后来听说大月氏已经西迁,他就搜集了西域各国的情报还告武帝。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域诸国取得了联系,双方开展贸易,协防匈奴,关系相当不错。然而张骞带来回来的一个小消息,却使大宛国遭遇到灭顶之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