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讯 日前,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从2023年8月14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4年4月29日至2022年9月12日期间的部分Macan、Panamera系列的汽车,共计51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因后排左右两侧座椅安全带固定支座的紧固螺钉没有按照规定拧紧。发生事故时,支座可能松动,影响安全带的约束效果,导致乘客受伤风险增加,存在安全隐患。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后排左右两侧座椅安全带固定支座的紧固螺钉,并按规定力矩拧紧,以消除安全隐患。
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形式通知相关车主。用户可登录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或拨打免费客户服务中心热线:400-820-5911了解本次召回的详细信息。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易车讯 日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1年12月3日起,扩大召回2009年2月6日至2016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09-2016年款进口甲壳虫、尚酷及高尔夫系列汽车,共计1540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使用了特定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变速箱机电单元上壳体,其固定蓄压器的螺纹在使用中可能开裂并引起油压下降,造成离合器无法耦合,导致车辆失去驱动力,存在安全隐患。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委托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检查变速箱机电单元上壳体,如果确认为所涉及供应商提供的零件,则免费更换改进后的上壳体维修套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属于2019年5月5日发布的《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甲壳虫、尚酷及高尔夫系列汽车》召回活动的扩大召回。扩大召回原因为由于生产者的系统数据追溯问题,导致部分受影响车辆未被纳入召回范围。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将以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召回事宜。用户可通过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客户热线:400-188-0888,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此外,也可登录网站dpacsamrgovcn、wwwrecallorgcn,关注微信公众号(SAMRDPA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线索。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
将2015年7月13日开始实施的飞度、思迪和锋范轿车召回活动的车辆范围扩大。
补充召回2007年1月4日至2011年12月30日之间生产的2007-2012款飞度牌(Fit)轿车、2007-2008款思迪牌(City)轿车、2009-2012款锋范牌(City)轿车以及2011款理念S1牌(EVERUS)轿车,共计742493辆。
本次召回范围扩大的原因是:部分车辆驾驶席气囊在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容器可能发生损坏,导致碎片飞出,可能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扩大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驾驶席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扩展资料: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规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以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第四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的部分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实时竞价广告整体链路中,媒体侧发起请求,经ADX发向各DSP,DSP在对流量评估的基础上返回广告参与竞价,ADX比价后返回胜出广告,媒体展示并上报完成一次广告全流程。其中DSP在接收到广告请求后,需要在100-200ms内找出符合的广告返回给ADX,广告库中的候选数量庞大,一般在几十万-几百万之间,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广告的打分评估,业界普遍的做法与推荐系统类似分为两个主要环节:召回+排序。
召回
召回的目的在于减少候选的数量(尽量控制在1000以内),方便后续排序环节使用复杂模型精准排序。因为在短时间内评估海量候选,所以召回的关键点是个快字,受限与此与排序相比,召回的算法模型相对简单,使用的特征比较少。业界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多路召回,即从多个维度出发在海量库里把相关度高的候选尽可能找出来。多路同时召回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多样性,从不同维度出发去找到相关的候选;
鲁棒性,即使一路召回出现问题,其他召回通路也会正常运行不至于阻塞主流程;
可解释与灵活性,每一路从单独维度出发可以很好解释召回的逻辑,如果效果不理想调整起来复杂度低更加灵活。
在某一路召回时选好方向确定对应的打分函数,之后进行打分、排序、截断召回topN,各路召回之间彼此独立,胜出的候选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召回主要从用户(U)、上下文(C)、搜索词(Q)、广告(A)几个大方向出发,细化维度可以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可以基于上下文标题/描述/分类/标签/、用户基础统计信息/兴趣标签/历史行为、检索词、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处理的信息是多模态的包括文字、、视频等。具体召回匹配时有两种思路:
基于标签/关键词的文本硬匹配,如广告定向中的地域、性别,要么匹配,要么不匹配,扩展性及灵活度差一些;
基于向量的语义软匹配。选择有效的原始特征进行embedding嵌入向量空间,通过双塔模型学习获得用户、广告的向量表示,利用点积、余弦相似度或者欧氏距离等方式计算向量相关度,类似Youtube的推荐双塔和微软的DSSM。既可以改变阈值调整召回数量又能满足性能需求,是当前召回的主流形式。
召回不像排序阶段直接影响业务指标,经过粗排精排等环节作用后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已经很小,对质量衡量难度相对较大,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尝试评估:
独特性,某路召回结果的不可替代或者与其他通路的重复度,重复度越高该路召回的价值越小;
转化效果,召回结果的后续表现,如精排后的排名或者被曝光后用户是否点击,效果越好价值越高。
排序
如果说召回是提供可能性,则排序是提供确定性:把最合适的候选找出来推给用户。排序细化可以分为粗排、精排、重排。粗排是召回阶段返回的候选数量还是太多,精排直接处理性能上不能满足,粗排用简单模型再做一次过滤减少数量,是个可选环节;重排则是出于业务考虑,对精排后的结果进行处理:多样性、频控、类别控制、特定结果提权等;精排是整个排序的关键,是各路模型的主战场,也是我们讨论的主角。
与召回相比,排序面对的候选在数量上急剧减少:只需要处理在召回阶段胜出的候选(如果整个创意库的量级在千级左右(如开屏广告/商店原生等)则可以全部召回直接用于排序),这为排序的发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用更多的特征与特征组合、复杂的模型对多路召回的结果统一评判打分、排序、截断topN输出。
为了更细致的刻画与拟合实际场景,排序阶段对模型的要求不断提高,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从线性到非线性、从原始特征到低阶特征组合、高阶特征组合,到低高阶并存。如果说召回是基于表示的学习,其重点在学习用户和广告的向量表征,那么排序则是基于特征与特征组合的学习,尤其是高阶特征组合,整个排序模型发展的主方向就是对有效特征及特征组合的发现与使用。
召回与排序对整个广告有重要影响,其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告的质量和变现效果。它是广告链路上的一颗明珠,值得花精力精雕细琢。
上面介绍了召回与排序在整个广告链路中所属环节及各自作用,接下来主要介绍二者的异同及目标一致性问题。
相同点
召回与排序都是通过特征选取、模型构造,对候选集进行打分/排序/截断,将不符合的候选过滤,符合条件的候选进入下一环节,总体来讲召回排序环节选出了合适的候选。
差异点
1)、数据环境的差异
业界有句话,数据/特征决定了模型的上限,模型只是不断的去逼近它。因为模型学习的就是数据的内在规律和分布结构,为保证上线效果,训练数据要尽可能接近线上数据。
召回阶段处理的是全量候选,鱼龙混杂,其中绝大多数都与当前请求不相关;排序阶段面对的是已经通过了一次筛选,相关度已经有了很好的保障。基于二者环境的差异,在训练数据/样本的选择上需要注意,正样本的选择相对明确,重点在于负样本的选取,对于排序而言,曝光未点击的数据与线上环境基本接近(完全一致需要选取召回胜出的候选集,但此时的数据没有标记);对于召回而言,一种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全局随机抽样来产生不相关的负样本。
2)、模型处理的差异
针对新的影响因素/特征,召回出于多样性和可解释等多方面考虑,一般会新增一路召回,导致了各路之间彼此独立,结果不可比;
排序是将新因素作为特征融入现有模型进行相关的特这组合交互,所有候选按照统一的标准打分评估。
召回与排序目标一致性
推荐和广告在很多方面有相似性,包括召回和排序面对的场景、处理思路、技术和实现,前面文章中提到广告对召回排序的处理借鉴推荐系统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在目标的处理上,其实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推荐 :推荐系统产生的背景是因为商品/内容量级太大,用户想找到感兴趣的内容需要花费一定成本/时间,基于此提出推荐系统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在相关性的基础上需要同时考虑内容的多样性、新颖和时效性,不能只根据用户行为历史生成推荐内容,否则容易造成用户审美疲劳,所以既要利用已知又要探索新的内容。从根本上讲属于用户体验问题,服务于用户满意度,最终提升用户活跃和留存,所以推荐的整体目标是:把用户喜欢的东西推荐给用户。
广告 :广告是从商业化角度出发,为了变现获取收益,与推荐相比广告的目标/诉求更加纯粹:收益最大化。在实时竞价广告中拍卖的商品是曝光,所以具化为曝光收益最大化。实际场景中考虑了收益最大化以外的因素一般都是广告和其他业务/场景在折中妥协后的结果(搜索场景的相关性/展示场景的类别/次数限制等),换个角度看也是为了广告走的更长远。
基于上述差异二者在召回与排序的目标和具体指标上会有所不同。
推荐在两阶段的总体目标基本一致:找出来用户喜欢的/相关的,具体操作上会有细微差别,召回一般用双塔衡量相关度,排序根据实际场景指标有所调整如点击率/观看时长/分享等。
广告两阶段的目标是基本分开的:
召回 :在全部候选中召回相关的候选集;
排序 :排序对最终结果直接产生影响,因此从商业化角度出发将收益最大的候选推出去。
召回与排序是前后相连的两个环节,如果二者目标不一致会影响商业化效率:召回的优质候选在排序阶段的排名可能比较靠后,排序阶段的优质候选在召回环节被过滤掉掉,百度在莫比乌斯的论文中也提到:召回阶段胜出相关性高的候选因为cpm不够高最终推出不去无法曝光。从广告的根本目标出发,为有效解决上述耗损问题,百度提出把排序的目标前移至召回阶段:召回就需要考虑商业化目标(ECPM),这对召回模型的复杂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召回场景的特殊性需要同时兼顾性能和效果两个方面,关于这个点,阿里在深度树(TDM)的论文中提供了一种解决性能问题的方向:利用树结构进行高效的全局检索,这为解放召回阶段使用复杂模型点燃了星星之火,与百度提出的排序目标前移堪称广告的两大福音。
下一篇主要介绍召回排序在具体处理时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我买的时候也纠结了一阵,后来还是选了Britax romer系列的百变骑士Ⅳ。主要看中百变骑士Ⅳ更便捷,有三个档位直接调整,细节也更人性化,像V型枕头部保护、安全带隐藏等功能,都很实用啊,更推荐你买百变骑士Ⅳ,不会后悔的。
大众开发 20 万元内电动车
继今年 9 月份在电池日上,特斯拉曾宣布,它将制造一辆小型电动汽车,配备的新电池技术,起价为 25 万美元后。近日报道称,大众新制定了一个 “小型纯电动汽车(BEV)”计划,起始售价在 24 万美元至 3 万美元。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布兰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etter)确认了此消息,并且透露:新的廉价电动车型将基于大众现有的“MEB-Lite”平台打造。为了遵循大众ID家族的命名规则,两款电动车新车型或被称为ID1和ID2。
其中,ID1将会将取代大众“e-Up”车型,略大一号的ID2将取代当前的POLO车型。大众会率先推出ID2车型,并预计将于2023年上市;大众ID1预计将于2023年亮相,2025年投入量产。并且作为ID家族最小的车型,大众ID1还将提供各种衍生车型,包括ID1 Crozz跨界版和e-Roomzz MPV版。据Autocar透露,这两款车型补贴前售价区间为178万-22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565万-1952万元)。此外,出于成本考虑,大众计划为两款车型配备磷酸铁锂电池。
国产特斯拉Model Y获批在中国销售
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2批)》,共收录265款车型,其中包括国产特斯拉Model Y。此外,该车型还被纳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这意味着国产特斯拉Model Y已具备上市销售资格。目前特斯拉中国官网已经开始接受Model Y预订,最快将在2021年开始生产。
打脸太快!特斯拉因前悬挂问题被调查
“甩锅”中国车主一个月后,特斯拉的前悬架问题也被美国相关监管机构盯上了。当地时间11月27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因前悬架安全问题,已对115万辆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展开调查,包括2015-2017款Model S和2016-2017款Model X车型。
NHTSA表示,此前曾接到43起针对特斯拉左、右前悬架上连杆出现故障的投诉。其中,32起投诉涉及低速停车操作时发生故障,11起投诉称故障发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此外,NHTSA表示,有8起投诉可能涉及悬架故障,但尚未通过照片或服务记录予以确认。
上汽阿里联手创“智己”
11月26日,在上海中心,上汽集团、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合资的高端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正式签约,首轮融资达到100亿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成为新造车里,首轮融资就达到100亿元的项目。这项斥资百亿的项目计划完全脱离传统国企模式,采用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模式,将结合业务拓展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斑马公关负责人表示,“智己汽车”是集团层面的合作,上汽与阿里将成立一个新的公司,斑马将提供车联网业务支持。目前,智己汽车项目成员超200人,其中一半来自上汽集团内部,预计年底总人数达到300人。按照规划,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将是一款轿车,新车计划今年年底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上路;除轿车之外,该项目还规划了SUV和概念车等。
新规:车企不能以 OTA 代替 “召回”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通知提出,国家市场质量监督管理总局要求车企使用 OTA 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以及使用 OTA 消除车辆缺陷、实施召回的,需要备案。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曾指出,“虽然我们鼓励企业用 OTA 的方式实施召回,但不能用 OTA 的方式逃避召回,或者替代召回。OTA 只是召回的一种技术服务方式,不等同于召回,更不能代替召回。且不管企业是以 OTA 作为召回措施还是技术服务活动,都要履行备案的义务。”
2021年新能源车将补贴375亿元
由国家财务部官网获悉,国家财务部已于日前发布《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据附件显示,2021年共安排新能源汽车补贴3758529亿元,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15689亿元,占比4174%;2016-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21896亿元,包含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1162亿元,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6363亿元,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14372亿元。
据了解,2020年财政部下达的各省市区的2015-2018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预拨1125766亿元,其中包含符合要求的高效电机产品推广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而此次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目标为符合要求的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2021年补贴总额相当于2020年补贴总额的334倍。
马自达因“落后”而排名第一?
日前,《消费者报告》发布年度最新汽车可靠性调查,与以往相比,本年度变化较大,马自达首超丰田登上榜首,福特、林肯、MINI等品牌出现下滑,而大众和特斯拉也进入倒数行列。据悉,此次调查数据都是在2020年内收集的。《消费者报告》排名反映了该杂志对2021年车型可靠性的预测,该预测基于对300,000多名车主报告的最新汽车性能数据的评估。并向受访者询问他们的车辆在过去12个月内遇到的问题,因此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具体来看,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名被日系品牌包揽,排名依次为马自达、丰田以及雷克萨斯。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马自达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榜首位置,其得分为83。《消费者报告》称马自达在重新设计其车辆时并没有太大改变,这使得其车辆由于新技术而遭受意想不到的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例如,马自达是唯一一家推出不带触摸屏的新车型的制造商。
华为再重申不造车!
11月25日,华为心声社区流传出一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文件,确认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和消费者业务整合的方案,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奔驰与吉利携手打造奢华网约车
12月1日,杭州,中国首个由中外两家世界500强整车制造商转型出行服务商合资打造的互联网高品质出行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品质 出行|耀出行在正式上线即将满一周年之际,在总部杭州隆重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媒体发布会。吉利科技集团总裁、耀出行董事长刘金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lga欧拓嘉,耀出行CEO顾涛、CFO Brian Evon、COO首席运营官杨广等领导嘉宾及战略合作伙伴高层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发布会上,耀出行宣布与顶级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卓越服务实验室”启动合作,商业实践链接学术殿堂,进一步探索卓越服务真谛;并与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国际酒店管理名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HL)等十余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共创高品质出行服务生态圈。为激励卓越服务的一线代表——出行管家不断磨砺专业技能、提升服务品质,会上还对耀出行六大运营城市的优秀管家代表进行了颁奖表彰。
LG化学电池业务正式独立
12月1日,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成立。原LG化学电池事业本部总裁金钟现出任公司CEO。此前,LG化学10月底曾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批准通过了分拆汽车电池业务、成立新公司的计划。
LG新能源预计今年销售额为13兆韩元(约合人民币77267亿元),计划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30兆韩元(约合人民币178303亿元)以上,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同时,LG新能源正在构建全球化经营体系,全球共22万名员工,在韩国梧仓、美国密歇根、中国南京、波兰弗罗茨瓦夫设有生产基地,并在韩国大田,美国特洛伊,中国南京,德国法兰克福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五菱签了个大单
12月1日,车好多集团旗下的毛豆新车与上汽通用五菱在广西柳州签署20亿元购车订单合作协议,折算采购车辆总数超过3万台,涉及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宝骏、新宝骏品牌的10余款车型。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下沉市场汽车消费潜力,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以低门槛的方式提前开上新车。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沈云啸表示,作为始终紧跟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宝骏、新宝骏品牌产品类型多样,覆盖用户不同类型的使用场景,收获了超过2200万用户的认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除了生产“人民需要”的汽车外,上汽通用五菱还勇于开拓销售网络,积极加深与汽车新零售平台毛豆新车的合作,“希望借助毛豆新车的低门槛和渠道下沉优势,能让更多的人用得起车,跑得上致富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星note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三星公司的旗舰级别产品,备受消费者的青睐。那么,三星note系列2021年还会有新款吗?
三星note系列的历史
三星note系列自2011年发布以来,一直是三星公司的旗舰级别产品。note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屏幕和高端配置为卖点,备受消费者的喜爱。note系列的产品包括note、note2、note3、note4、note5、note7、note8、note9、note10和note20等多个型号,每一代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卖点和特色。其中,note7因为电池爆炸事件而被召回,note10则是第一款支持5G网络的note系列产品。
三星note系列2021年的情况
三星note系列2021年是否还会有新款呢?目前,三星公司还没有公布note系列2021年的计划。不过,有消息称三星公司已经决定取消note系列的开发,将其与三星S系列合并。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担忧和不满,因为note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屏幕和SPen为卖点,而S系列则更注重拍照和性能等方面的升级。
三星note系列未来的发展
虽然三星公司尚未公布note系列2021年的计划,但是笔者认为,note系列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note系列的大屏幕和SPen一直以来都是其独特的卖点,能够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对于大屏幕和手写输入的需求。因此,三星公司可以考虑在S系列的基础上,继续推出note系列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丰田奕泽召回系列:
1、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4日至2018年11月27日召回伊佐亚汽车生产,共计10442辆;
2、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配备了液力变矩器的非等级变速器,由于变速器油循环叶片铆接不良;
3、在车辆反复快速加速等操作中,叶片可能脱落,导致变矩器损坏,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行驶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百万购车补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