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非常注重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他曾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其意是说,教学要讲时机,一定要等对方如饥似渴主动想学时,才去启发他。填鸭式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天资也有要求。指点他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三个角,就没必要再教他了。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举一反三的领悟力,总会由衷地赞赏道:“始可与言《诗》也已矣。”我可以开始与你讲诗了。这句话,在《论语》里出现过两次。
一次在《学而》篇中:
子贡问:“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怎样呢?”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还乐于道,富有还好礼。”子贡说:“《诗》上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子贡名)啊,像这样,才可以和你谈《诗》,告诉你这里,你就知道那里。“子贡本以为他说的做人境界已经很好了,没想到孔子说的更高一层,可见我们做人做事、求学问道,都要像雕刻象牙、玉器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精益求精。
另一次在《八佾》篇中:
子夏问:“《诗》上写着‘笑容美好,眼珠明亮,薄施素粉就明艳动人’,怎么会这样呢?”孔子说:“你看绘画,都是先上五彩,后用素色,素色间于五彩之间使五彩益加鲜亮。”子夏说,“所以礼是后起之事?”人必要先有忠信的美质,然后以礼来文饰,忠信是礼之本。孔子说,“起发我的是商(子夏名)啊,现在我可与你谈《诗》了。
孔子所说的《诗》,其容量比今天《诗经》中的诗多多了,孔子将《诗》删选后得三百首,编成《诗经》,流传至今。孔子曾说:“不读《诗》,无以言。”若读先秦典籍,你会发现,《论语》、《孟子》、《荀子》、《左传》等都大量引用《诗》,古代贵族在日常朝会、宴请、交游、外交等正式场合中常以《诗》来相互应答,若不知《诗》的内容,酬答时用错了《诗》,就会被人视为失礼。《左传》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成公九年:
《韩奕》出自《诗经·大雅》,诗意为韩姞嫁于韩侯,生活美满。季文子是去宋国慰问嫁给宋君的鲁国公主伯姬,伯姬是鲁成公胞妹,穆姜(鲁宣公夫人)之女。季文子赋《韩奕》,就是告诉成公和穆姜,伯姬过得很快乐。穆姜听了,就从房中,走出来,拜谢他,说,“大夫辛苦,不忘记先君和国君,以及我这个未亡人。先君如此赏识你,你也不负重望。”然后赋《绿衣》最后一章。《绿衣》出自《诗经·邙风》,最后一章有“我思古人,实获我心”,意思是我牵挂我的女儿,您赋《韩奕》叫我放心。古人多么文雅,以《诗》来含蓄地禀报公事和道明心意。
《诗》最多地见于外交场合,国君若用《诗》不对,别国臣子会不礼敬。
比如文公四年:
卫国大夫甯武子出鲁国使友好访问,鲁文公宴请他,宴会上赋诗《湛露》及《彤弓》。甯武子不辞谢,也不赋诗回答。文公就派人私下里问他。他说:“下臣以为是乐工在练习。从前诸侯正月里去京师朝贺天子,天子设宴款待并奏乐,这时赋《湛露》这首诗,表示天子南面而坐,诸侯听命天子,与天子同敌忾,向天子献上战俘。天子用彤弓,彤矢赏赐诸侯。现在臣下来继续两国旧好,承国君赐宴,岂敢犯大礼而自取罪过。”鲁文公用了天子的礼乐来宴请卫国大夫,所以大夫不受。
《诗》是古代贵族在正式场合的公务语言,不读《诗》,就没办法办公了。且读《诗》是为了用,不能光死记硬背,还要懂得其引申义,将之用得应景、合乎礼制,恰到好处,这就需要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只有具备“告诸往而知来者”、举一隅以三隅反的领悟力,才可与之谈《诗》。
周朝贵族,之所以大量引用《诗经》,是因为当时的历史典籍也就这么几本。用典,一向是知识人的特权与喜好。后代学者,读的书多了,用典的涉及面也就更广了。《论语》在后世著作中的用典频率是很高的。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钱钟书小说《围城》,方鸿渐、赵辛楣等一行五人赴三闾大学任教途中,入住一旅舍,方赵二人见房间墙上写有王美玉之诗,又见对面一个女人倚门抽烟,辛楣就碰了一个鸿渐胳膊说:“这恐怕就是‘有美玉于斯’”。“有美玉于斯”就出自《论语·子罕》。原文为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见孔子怀道不仕,就故意问道,若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装在匣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求一个高价出卖呢?”孔子说:“卖啊,卖啊,我只是在这里等人出价。”所以,赵辛楣此时引用“有美玉于斯”,是一语双关:墙上写的美玉就在眼前,她正靠在那里等人出价。知识分子这张嘴是绵里藏刀,你不懂他们的语言,还是不要与他们玩,否则什么时候被他们嘲弄,你还像个傻子立在那儿嘚瑟呢。
现代人很少读古籍,也就很少见人用典,语言就显得粗俗,缺乏文化底蕴。资中筠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举例说,有一次在随便聊天的时候说到一些人的丑闻,里头乱七八糟的事,她就脱口而出“墙有茨”。“墙有茨”出自《诗经》,开头就是: “墙有茨 ,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讽刺宣姜不守女道,与庶子私通。用典,用隐喻,就可避免说那些脏了自己嘴有话,我们真的要向古人学习如何说话。
古书中最为费解的是名物与典故。名物主要指人名、地名、器具等等,典故就是今天所说的“用典”。所以,读书要追溯源头,从前往后读。因为古人所引用的典故都是在他以前的书中提到过的,若从后往前读,就会时时被名物、典故卡住。从前往后读,那作者的那点小知识、小聪明都已被你窥破,你会觉得仿佛是获得了批准进入某个世界、某个阶层的接头暗语,这也算是皓首穷经的一点小小犒赏吧。
韩昌萍韩景莉韩妍茗韩闰雪韩炳红韩耀文韩华玉韩振冉韩裴妍韩辉娜韩善梅韩淑娜韩金妍韩玮莉韩嘉玉韩昱蓉韩亦文韩鹳文韩艳艳韩花玉韩茂琳韩玉妹韩淑霞韩育文韩小蓉韩燕梅韩艳莉韩妍如韩莹娟韩笑芳韩墁怡韩红莉韩晒丽韩萍雪韩子婷韩晓娜韩蔚玲韩小娥韩欢婷韩学文韩庆琳韩爱芬韩馨婷韩晓洁韩娅梦韩春燕韩晖芳韩桉琳韩立媛韩莉华韩旬红韩翠梅韩浩萍韩慧文韩利娟韩倩雯韩庆艳韩晓艳韩玉燕韩炜文韩凝倩韩元燕韩哲文韩家莹韩妍彤韩妍茜韩琴琴韩庆文韩玲燕韩玲妹韩逍瑶韩怡瑞韩陆瑶韩莞芳韩麒燕韩四妹韩琳阳韩安文韩荷花韩黎洁韩琦妍韩秀萱韩显美韩镱娜韩昭丽韩亮花韩岩霞韩如嫣韩海红韩应芬韩思琳韩鸥玲韩亚琳韩姝妹韩月琼韩高红韩灵英韩渐萍韩昕怡韩慧媛韩昕冉韩小红韩彤文韩乐燕韩悦妍韩红丽韩美琴韩滢雪韩倩瑶韩茹娟韩粟颖韩群玲韩慧莹韩秀婷韩修文韩梦雪韩安丽韩卫芳韩宫燕韩秀韩怡琼韩晓瑶韩春颖韩希美韩如嫣韩蕙英韩秀莹韩婧涵韩汐瑶韩悦伟韩莉珉韩倩戎韩婉玲韩秀彤韩煊梅韩爱丽韩兰梅韩琦萍韩霏雪韩琳凡韩运文韩柳芬韩琳采韩盛媛韩韶萍韩妹娥韩秀秀韩玉琴韩敏倩韩湘文韩寺茹韩士芳韩良玉韩小娟韩晨红韩静娜韩蔫颖韩飞艳韩潆冉韩菊花韩燕琼韩千玲韩虹霞韩红芬韩霞芸韩丽媛韩琳娜韩倩文韩汪莹韩秀霞韩尊悦韩怡莲韩一琳韩心婷韩海文韩金洁韩维洁韩芸茹韩颖莹韩思婷韩向丽韩玲达韩俞娜韩家美韩红玉韩月英韩钊红韩怡伶韩娅璇韩秀航韩秀华韩妍菊韩艳韩菁婧韩静倩韩姝妍韩莹超韩少红韩晓美韩怡枰韩雪秀韩如玉韩巧嫣韩景娜韩艳琴韩茜婷韩明艳韩卫红韩英瑛韩姿婷韩芸瑶韩怡忆韩成玉韩韫婷韩兰莹韩相雪韩欣艳韩丽莹韩莉彤韩好娥韩琼芬韩俊婷韩宜琳韩梓颖韩政悦韩雪妍韩紫怡韩婕娥韩眉芳韩琳译韩亚妹韩书妍韩啊丽韩铁美韩廷婷韩良玉韩婧思韩春蓉韩秀梅韩封琳韩丹倩韩博芳韩铭丽韩向英韩歆颖韩芳韩宗美韩明文韩希怡韩皖玉韩雪玲韩林芳韩员蓉韩春燕韩梅韩墨文韩雅琼韩吉琳韩东红韩平霞韩悦诚韩满红韩倩汝韩相颖韩婧渝韩妍雁韩越玲韩浩文韩采琼韩江淼韩继荣韩信威韩春梅韩逢颖韩娅妮韩璨瑶韩亭洁韩妍汐韩学霞韩大琳韩向瑛韩晨媛韩怡嘉韩幸美韩绪霞韩尚玲韩松娜韩唯倩韩新琴韩聪文韩娥仟韩清茹韩兆丽韩梅花韩湘茹韩建颖韩亚琴韩卫红韩维文韩媛爱韩秀玲韩琳紫韩秀花韩诗洁韩利萍韩琳富韩善娟韩燕飞韩怡健韩丽文韩颖媛韩怡洁韩倩宜韩星悦韩宗文韩悦韩小艳韩建芳韩丹燕韩清文韩锦梅韩卫英韩丽瑛韩鑫怡韩思莹韩秀颍韩菊芳韩安娜韩碧霞韩莉闵韩樱娜韩艺琳韩晓芳韩韵怡韩春燕韩崴文韩昀冉韩姚瑶韩秀蓉韩悦悦韩嘉妍韩嘉怡韩琳月韩奕媛韩春花韩禧梅韩洁琼韩军红韩振涛韩雨桐韩小玲韩玲玲韩淑瑛韩霈文韩惠玲韩春霞韩京玉韩粉红韩琼韩杏丽韩雅玉韩雪玉韩忆韩智瑛韩艳琛韩君婧韩莉萍韩铂文韩知媛韩珂萍韩丽瑛韩禹嫣韩茹昕韩蓉融韩玲荣韩玲娴韩侠英韩娟英韩思琼韩芬芬韩咸英韩素玲韩茂玉韩婧茹韩丽妍韩怡晨韩竹芳韩懿文韩钦萍韩琳蕴韩莉琳韩育芳
导语:《韩奕》是历代重视的《大雅》名篇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韩奕》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韩奕·原文及翻译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粲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锡,郭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注释
(1)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郑笺据《汉书·地理志》谓“粱山在夏阳西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北京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2)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
(3)倬(zhuó):长远。
(4)韩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世袭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政治和军事作用。
(5)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王朝。
(6)缵:继承。戎:你。祖考:先祖。
(7)朕:周王自称。
(8)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9)虔共(gōng):敬诚恭谨。共,通“恭”。
(10)榦:同“干”,安定。一说,同“干”,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11)辟:君位。
(12)牡:公马。
(13)孔脩:很长。
(14)入觐(jìn):入朝朝见天子。
(15)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
(16)锡:同“赐”,赏赐。
(17)淑旂: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
(18)簟茀: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19)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xì):红鞋。
(20)钩膺: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鍚(yáng):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
(21)鞹鞃(kuò hóng):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miè):覆盖。
(22)鞗(tiáo)革:马辔头。厄:通“轭”。
(23)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24)屠:地名,可能是岐山东北的杜陵。
(25)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26)炰(páo)鳖:烹煮鳖肉。
(27)蔌:蔬。
(28)笋:笋。
(29)乘(shèng)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
(30)笾(biān)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
(31)燕胥:燕乐,燕通“宴”。
(32)取妻:同“娶妻”。
(33)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以为“汾者坟之假借,故传训为大,传泛言大王,但以为美称耳,未尝专指厉王”。俞樾《群经平议》以为“此汾王疑即西戎之王……西戎之君称王者多矣。汾即《考工记》之妢胡,汾王者,妢胡之王也。韩侯娶汾王之甥,……当时借此为服西戎之策,后世和亲之议,此其滥觞也。诗人张大其事而歌咏之,盖亦如此”。此说史无明据,故未取,仍依毛传但云大王。
(34)蹶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
(35)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
(36)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
(37)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
(38)不(pī)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
(39)诸娣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40)祁祁:盛多貌。
(41)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
(42)烂:光采明耀。
(43)孔武:很勇武。孔,甚。
(44)靡:没有。
(45)韩姞: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
(46)訏(xū)訏:广大貌。
(47)鲂鱮: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
(48)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49)令居:美好居所。
(50)燕誉:安乐高兴。
(51)溥(pǔ):广大。韩城:韩国都城。
(52)燕师:燕国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军人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韩城与燕国相近,故从燕国征发人众前来筑城。当时工程都向各地征役。燕国,姬姓诸侯,召公长子始封,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北。
(53)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著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
(54)追(duī)、貊(mò):北方两个少数民族。
(55)奄:完全。
(56)伯:诸侯之长。
(57)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
(58)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
(59)貔(pí):一种猛兽名。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大王外甥作新娘,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燕国征役来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鉴赏
《韩奕》是历代重视的《大雅》名篇之一。《毛诗序》云:“《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但按验文本,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年轻的韩侯入朝受封、觐见、迎亲、归国和归国后的活动,全诗的主人公是韩侯,赞美周宣王“能锡命诸侯”并非诗的主旨。至于说诗的创作年代在周宣王时,则是可信的,与史实相合。是否尹吉甫所作,尚难断定。
西周王朝后期内忧外患,渐趋衰落,经过厉王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大动乱,宣王力图振兴,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实行某些开明政策;东伐淮夷、北伐玁狁以御外侮;迁申侯于谢邑镇守南方要冲,派仲山甫督修齐城捍卫东方,封韩侯扩建韩城加强北方防务,一时号称“中兴”。此诗所记述的韩侯受封入觐,是宣王时代重要的政治活动。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王朝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王朝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述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治国,“礼”就是法律和制度,按制度,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权利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述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政治地位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述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述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述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统治百国,作王朝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呼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政治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联系。没有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述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述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以吴闿生《诗义会通》评论说:“雄峻奇伟,高华典丽,兼而有之,在三百篇中,亦为杰出之作。”
原文:
韩奕
先秦:佚名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脩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鍚,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译文: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牡奕奕,孔脩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鍚,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韩侯娶妻办喜事,厉王外甥作新郎,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扩建韩城高又大,太平盛世修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注释: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zhuó)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zuǎn)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gōng)尔位,朕命不易。榦(gàn)不庭方,以佐戎辟(bì)。
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北京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倬:长远。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世袭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政治和军事作用。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王朝。缵:继承。戎:你。祖考:先祖。朕:周王自称。夙夜:早晚。匪解:非懈。虔共:敬诚恭谨。共,通“恭”。榦:同“干”,安定。一说解为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辟:君位。
四牡奕奕,孔脩(xiū)且张。韩侯入觐(jìn),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qí)绥章,簟(diàn)茀(fú)错衡,玄衮(gǔn)赤舄(xì),钩膺(yīng)镂鍚(yáng),鞹(kuò)鞃(hóng)浅幭(miè),鞗(tiáo)革金厄。
牡:公马。孔脩:很长。入觐:入朝朝见天子。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锡:同“赐”,赏赐。淑旂: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簟茀: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红鞋。钩膺: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鍚: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鞹鞃: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覆盖。鞗革:马辔头。厄:通“轭”。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páo)鳖(biē)鲜鱼。其蔌(sù)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shèng)马路车。笾(biān)豆有且。侯氏燕胥。
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屠:地名,可能是岐山东北的杜陵。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炰鳖:烹煮鳖肉。蔌:蔬。笋:笋。乘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笾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燕胥:燕乐,燕通“宴”。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jué)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qiāng)锵,不(pī)显其光。诸娣(dì)从之,祁(qí)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取妻:同“娶妻”。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蹶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不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诸娣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祁祁:盛多貌。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烂:光采明耀。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jí)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xū)訏,鲂(fáng)鱮(xù)甫甫,麀(yōu)鹿噳(yǔ)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孔武:很勇武。孔,甚。靡:没有。韩姞: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訏訏:广大貌。鲂鱮: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麀:母鹿。噳噳:鹿多群聚貌。令居:美好居所。燕誉:安乐高兴。
溥(pǔ)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mò)。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pí)皮,赤豹黄罴。
溥:广大。韩城:韩国都城。燕师:平安时候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军人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著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追、貊:北方两个少数民族名称。奄:完全。伯:诸侯之长。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貔:一种猛兽名。
赏析: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王朝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王朝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述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治国,“礼”就是法律和制度,按制度,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权利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述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政治地位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述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述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述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统治百国,作王朝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呼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政治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政治地位密切联系。没有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述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述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