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有关 李清照 的介绍,背景,诗歌,写作思想,重要的是要几篇 李清照 诗歌的鉴赏题。

寻求有关 李清照 的介绍,背景,诗歌,写作思想,重要的是要几篇 李清照 诗歌的鉴赏题。,第1张

李清照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宁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是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爱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最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後,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30

求采纳

1 王子晋文言文

王子晋:是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生性好道。

他虽贵为太子,却寂寞寡欲。周灵王二十二年,王子晋游于伊水和洛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上嵩山修道。几十年后七月七日,王子晋乘白鹤升天而去,远近可见,人们说:“王子登仙。”

曾劝周灵王说:“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佐饔得尝”,是说助人为善,会得好报。

据说,他为劝止周灵王不要决洛河之水,这样虽然会防止洪水冲决宫殿,但却会使洛阳百姓生灵涂炭。其谏言使父皇大为震怒,将他贬为庶人,因此忧郁成疾,16岁就死了。百姓感其恩德,就以平时的称呼"王子",做为他的姓氏,从此,他的后人(古人早婚早育)就以"王"为姓,这就是王姓的起源,仅为一种说法,并不敢说是绝对。

其长子王荣,字敬宗,以字行,为司徒,居太原,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为太原王氏之祖。其次子早亡,虽有名讳,可能是后人所加,不可信。

2 文言文全文翻译

司门郎中王缮,潍州人,研究《春秋》三传,考中进士,再调任沂州录事参军。当时简肃公鲁宗道,刚刚作户参军,家贫穷,吃饭的人多,俸禄不足,常常向王缮借贷,还不够用,就又恳求王缮提前借给俸禄钱。

鲁宗道治理下属严厉,库吏十分怨恨他,上告鲁宗道私自借公家的钱,沂州守连王缮一起弹劾。王缮告诉鲁宗道说:“(你)只管把过错都归到我身上,你不要承担。”鲁宗道说:“我家贫(用度)不足,而向您求取,过失实在从我身上引起的,您在这件事上有什么罪呢?”王缮说:“我碌碌无为度过一生,仕途上没什么远大志向,只是仰仗俸禄的收入来养活妻儿,(即使)获罪也无妨,况且把官物借给别人,罪过达不到罢免的地步。你年轻有志向,贤明正直,确实有三公辅弼之才,不能由于轻微的过失连累了远大的事业,(你我)一块儿获罪有什么益处?”(王缮)最后表明鲁宗道不知实情,因而独自承受私借公物的罪名。鲁宗道很羞愧感恩(不尽),(感到)无地自容,王缮对这事看得很开,没有一点不满意的表现。由于这次过错被吏部沉困了二十多年。

过了好长时间因朝廷举荐人才,皇帝召见吏部官员有所询问,陈诉他们的功过,奏对里有鲁宗道的姓名。这时鲁宗道已掌大权,陪立在朝堂中。仁宗皇帝看着鲁宗道说:“难道是卿家你吗?”鲁宗道立即称有罪,并且完全陈述了那件事的真实情况。仁宗叹道:“(王缮)真是个性情道厚的人啊。”在此之前有营私犯错误的,照例在改正后降级任用,从此得以不降级任用,诏令(王缮)改任大理寺丞,官至部郎,屡次掌管名郡,(王缮)晚年田园丰厚,子孙繁盛众多,活到八十九岁而终。这也是(他)庇护贤才做善事的回报。

3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4 《王戎识李》文言文阅读答案,急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重点词注解:

1王戎:(234-305)晋朝人,子浚冲,西晋名士,琅琊临汐人。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枝:压弯了树枝。 7竞:争相 8走::跑过去。走:跑。 9唯:只有。 10信然:确实这样。 11取之:拿来。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经和众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的李子快把树枝压弯了。那些小孩争相跑去捡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王戎,他回答道:“李树在路旁有那么多的李子,这个肯定是苦李。”那人将李子取下来尝了一下,的确如此。

5 文言文阅读王涯字广津

旧唐书王涯传 译文 王涯的字叫广津,他的祖先是太原人,是北魏广阳侯王礒的后代。

他祖父王祚,武则天时以进谏不建万象神宫出名,开元年间,以大理司直身份坐传车断案子,所到之处都认为仁德和公正。他父亲王晃,当过左补阙、温州刺史。

王涯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他去拜见梁肃,梁肃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推荐给陆贽。

他考中了进士,又通过了博学宏词考试,后调任蓝田县县尉。一段时间以后,升为左拾遗并任翰林学士,又升任起居舍人。

元和初年,遇上他外甥皇甫考贤良方正科对策成绩优异,得罪了宰相,王涯被判不避嫌疑,被罢免了学士,又贬为虢州司马,后升任袁州刺史。唐宪宗想念他,召回任兵部员外郎,又任知制诰,又再次担任翰林学士,多次升官后任工部侍郎,被封为清源县男爵。

王涯的文章构思高雅,永贞、元和年间,诏令温和华丽,多是他起草或修改的。皇帝因为他注意名节不结党,多次找他问话,因他家较远,有时不能按时 ,有诏将光宅里国家的宅院借给他,众学士没人能比。

不久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沉默不称职被罢相,后又升任吏部侍郎。 唐穆宗登基,将他调出京城任剑南东川节度使。

当时吐蕃侵犯边境,西北边境不得安宁,吐蕃又进犯雅州,王涯调兵抵御他们。上奏说:“蜀地有两条路直通吐蕃腹地,一条从龙州、清川抵达松州,一条从绵州威蕃栅抵达栖鸡城,都是吐蕃险要的地方。

我希望国家不惜钱财,派使臣出使和回纥约定:‘有能派兵深入吐蕃的,杀掉某人,占领某地方,就受相应赏赐。’用诚心打动他们,所订条约要反复宣告使他们比以前更加熟知,这样回纥精兵可以出击,吐蕃的兵力就削弱了。”

皇帝没有答复。 长庆三年(823),他被调进京城任御史大夫,后升任户部尚书、盐铁转运使。

宝历年间,他又被派出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唐文宗即位,把他召回任命为太常卿,后替代王播任吏部尚书,又任盐铁转运使,政令更加苛刻严格了。

这年中,他升任尚书右仆射,被封为代郡公爵。 御史中丞宇文鼎因为王涯兼任使官,不愿在礼节上尊崇他,上奏说:“仆射上任时,四品以上官员应该答拜。”

王涯生气了,就上奏说:“如果废弃礼制,不如慎授官职,我请求免官来保存过去的礼制。” 皇帝感到为难,下诏命尚书省讨论,工部侍郎李固言说:“按《礼》书,国君对臣子不还礼,不是自己的臣子就还礼,这是不把别人的臣子看作是自己的臣子;大夫对他的臣下,虽然地位低也还礼,这是为与国君区别;大夫没亲自献礼物,国君有赏赐不需见面拜谢,因为国君是还礼。

古代各国国君还对大夫还礼,是为了表示对天子的尊崇,避嫌疑、明区别。有议论的人又说:‘仆射是代理尚书令的,礼节应尊崇。

’大凡各部门、州县都有副职,正职缺额就主管事务,但已规定的礼节,却不能超越,仆射应按这来。按照法令,所有文武官三品官应拜一品官,四品官应拜二品官。

按《开元礼》,京兆和河南牧、州刺史,县令上任时,对县丞以下的官吏应还礼。这表明礼和令相矛盾,不能单看其中一种。”

他又说:“被册封的官员才上任,没有不还礼的,仆射也是被册封的,礼节不应不同,虽然过去都没这样,但人们认为不恰当,怎能不改变,请求按礼制实行。”皇帝无法裁决,王涯竟仍采用了过去的礼仪。

自从李师道被讨平后,所在三道十二州都有铜铁冶炼官署,每年得赋税一百万贯,观察使擅自占有了,不交给国家。到王涯才首先上奏说:“应按建中元年(780)九月二十三日的诏令,收归皇上盐铁部门管辖。”

皇帝下诏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以本身官职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将度支使和盐铁使合成一职,由他兼管。

他又上奏废除京畿道酒专卖税来收买人心。不久任检校司空,兼任门下侍郎。

后被免去度支职,任命为司空。 他开始改变茶税管理,增收税额来应付国家开支,人民更加贫困了,郑注也提议茶叶专卖,皇帝任命王涯为使臣,郑注心里认为不恰当,但不敢争论。

李训失败后,王涯也牵连遭了灾。此前,老百姓怨恨茶税重且期限短,王涯被杀死后,他们都咒骂,用瓦片石头投掷他。

王涯身材瘦长,上身长下身短,动作安详有风度。生性吝啬俭朴,不养乐伎和小妾,讨厌巫师和别的术士。

别墅中有好看的树和流动的泉水,在家时看经书史籍消遣,命门客贺若夷弹琴招待宾客。唐文宗讨厌风气奢侈,下诏命王涯惩治。

王涯逐条写成制度上奏,衣裳房屋,要接近古制。达官贵人都认为不好,齐声反对,事情就搁置了。

但王涯年龄已超过七十岁,为贪图权力巩固地位,附和李训等人,不能和他们划清界线,因此被灭了族。当时,十一家的财产都被军队掳掠,王涯家在永宁里,是过去杨凭的住宅,家中财产无数,搬了一天还没搬完。

家中书籍和内府相当,古代有名的字画,有过去用重金买来的,有用封官换来的,凿开墙壁藏着,层层掩盖隐蔽牢固,简直难以找到,到这时别人挖开墙壁拆走金盒和玉轴,把字画扔在路上。田地房产被官府没收了。

6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7 陈胜信馋斩故人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①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

A佣耕者闻之__________________

B之陈__________________

C欲缚之__________________

D陈王闻之__________________

E涉之为王__________________

F陈王斩之__________________

②辨别下列一词多义。

A陈胜王凡六月__________________

陈王斩之__________________

B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_

或说陈王__________________

C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

轻威__________________

D已为王__________________

士卒多为用者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课文解释加粗部分。

A由是无亲陈王者__________________

B乃置__________________

C皆自引去__________________

D自辩数__________________

E或说陈王__________________

F诸陈王故人__________________

④仔细读文,可以看出陈胜故人相信陈胜“________,________”的诺言,真心实意(如“________”,“________”)找他,入宫后忘形失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佣耕者朴实率直的特点。陈王违诺的主要原因是故人“________”。

⑤请你先回忆《陈涉世家》,再读此文,你会感慨良多。请就其一点写一段200字短文,谈谈你的感想。

试题答案

①A听说陈胜做王这个事

B到,动词

C代词,指佣耕者

D代词,指佣耕者的叫喊声

E无义,舒缓语气

F佣耕者中的某人

②A称王,动词;帝王,名词

B文体;劝谏

C看轻,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威信)减弱,使动用法

D做;被,介词

③A因此

B放下

C离开,同义偏取

D列举

E有的人

F其余的

④苟富贵,无相忘;直扣宫门,遮道呼涉;夥颐,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轻威

⑤“略”。

1 文言文阅读周封君传

周封君是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字济叔)的父亲。他的祖上是海虞人,后迁徙到昆山一带的茆泾。他的祖父喜好谈论道家话语,人们称他为玄本公。封君又从茆泾搬到县城马鞍山阳定居。马鞍山,当地人叫做玉山,因此自号“玉川”。

济叔幼年的时候,封君就亲自传授知识。又连续(比,连续)数年让他拜师学习。晚上回家,就点燃烛光,让他从烛旁边读诵文章,习以为常。到济叔进入郡学读书,认为他自已已能努力进步,从此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束(阅:审查、省xǐng :察看。)天天取医卜、地理、星命之类的书学习,尤其精通小儿痘疹,判断病人的死生,片刻也不会差错(晷guǐ刻,片刻,指时间短)。早晨起床,就焚香拜神。到亲人的忌日祭祀,总是感伤悲泣。他为人真诚朴实,儿子做了官,还是坚持清茶淡饭,穿粗布衣服,与人们交谈都是平生常说的话,人们尤其因为这点尊敬他。自已推算自己的命数,能活七十九岁。这一年的生日恰好与他所生年份都是甲子,高兴地说:我应当能增寿十二年,可活到八十九。到了这个年龄,到祖祠设祭,与历代祖宗诀别,无疾而终。

2 文言文阅读(16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

小题1:C小题1:C小题1:B小题1:⑴(4分)(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⑵(3分)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 小题1:逊:退避,让步小题1:②说明其刚强耿直, 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说明其清廉小题1:“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关键点是:⑴语意通顺,1分;障:堵住、挡住,1分;潦:积水,1分;德:感激,1分。⑵语意通顺,1分;毒:坑害,1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分。

断句: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

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

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

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

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寻擢贵州都匀知府。

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

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 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

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 ,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

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

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附:参考译文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

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

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把过多的水排泄到黄河里,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

周梅圃全力监工修复原来的式样,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渠,是康熙年才开凿的,长三十多里,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毁坏了,百姓不能再享受它的好处,周梅圃修复了它,都用时少但功效长远。

周梅圃在宁夏有很多良好的政绩,而以治水的功绩最大,百姓把他主持建造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不久,周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

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处理贵州苗族的叛乱案件,对依法断案却处置不当的,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刚强耿直,触犯巡抚宫兆麟,因公事牵累被解除职务。

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原。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周梅圃经多次提拔,官至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后又被提拔为浙江粮储道。在这个时候,王亶望担任浙江巡抚。

官吏中有人以征收粮食加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

周梅圃来到浙江,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铲除积弊,与他约定要同心同德。巡抚表面说“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周梅圃,只是没有办法使他离开。

相反上奏朝廷赞誉周梅圃有突出的才能,管理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求将周梅圃调去治理海塘。于是(周梅圃)被调任杭嘉湖海防道。

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世人说(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

周梅圃死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称赞清廉的官吏,都会提到周梅圃。我认为:周梅圃,是乾隆年间一位守法循理的官吏。

为守法循理的官吏。

3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4 郭宗皋,字君弼文言文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寻诏与选者皆改除,得刑部主事。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行部乘马,不御肩舆。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寻出为雁门兵备副使,转陕西参政,迁大理少卿。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寇已去。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三屯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起故官,巡抚大同,与宣府巡抚李仁易镇。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翟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翟,各杖一百,翟遂死,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5 燕昭王求贤1文言文阅读答案

1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①”君遣之②——两个“之”各指代什么? ①之:代千里马 ②之:代涓人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反以报君(反,通“返) ②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市,买) ③于是不期年(期年,一周年 ) ④诚欲致士 ( 诚,确实) ⑤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师,以之为师) ⑥燕王吊死问生 (吊,祭奠)3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这句话的正确译文是:( B )A国君大怒道:“(我)所求的是使马活,怎么买(一个)死马还花掉五百金?”B国君大怒道:“(我)要买的是活马,怎么买(一个)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C国君大怒道:“(我)要买的是活马,怎么侍奉(一个)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D国君大怒道:“(我)所要买的是活马,怎么回事!死马还要花掉五百金?”4“买其首(以)五百金,反以( 之)报君”——这句话有省略,在括号中填入省略的字5郭隗建议燕王采取什么办法来招揽人才? 答:重视自己身边的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远方的人才6郭隗向燕王讲了一个求千里马的故事,他的目的是:(D)A 让燕王重用自己B 表明自己就是千里马C 让燕王重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D劝燕王广纳人才。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李暠,淮安王神通玄孙,清河王孝节孙也

16B 17C 18D 19 (1)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 (2)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

解析 试题分析: 16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理解该段的大致意思,根据文意来断句,也可以利用一些标志词来判断,会事半功倍,题目中所给的一段的意思为:“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和他的哥哥李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

李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 其中标志词应抓住:“开元初”是年号;“汝州刺史”是官职名;“升”、“州人”、“其”等是作主语。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C项“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错误,和亲政策最早始于汉代。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8D项错误,从原文来看,“将赤岭作为两国的边界”是金城公主的建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但”:只是;“以”:介词,把;“以”:目的关系的连词,用来;“积年”:多年;各1分,句意1分。

(2)“所历”:所到之处,名词性短语;“见”:表被动;“伯”:地方长官;“俄”:不久;各1分,句意1分。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李暠,淮安王神通的玄孙,清河王孝节的孙子。

李暠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侍奉母亲非常谨慎。唐睿宗的时候,多次升迁转任卫尉少卿。

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因为悲伤过度骨瘦如柴,家人及关系密切的亲属从不曾看见他说笑。开元初年,任汝州刺史,管理严格简朴,州县一派肃然。

和他的哥哥李升、弟弟李晕,感情尤其深厚。李升等人每个月从东都洛阳来探访李暠,悄悄地往来,州中人都不知道,李暠像这样清廉谨慎。

不久任太长少卿,三次升职后任黄门侍郎,兼任太原府尹,同时任太原以北各军节度使。太原过去有个习惯,有僧人把修习佛法作为职业,等到死了的时候尸体不放入棺材,只是把尸体送到近郊用来饲养鸟兽。

像这样很多年,当地人称那些地方叫“黄坑”。黄坑旁边有上千条饥饿的狗,它们吃死人的肉,因为伤害小孩及体弱者,远近的人们为此很忧虑,前后官员都不能禁止。

等李暠到任后,广泛告诉明了礼法制度,规定时间不准再犯,派兵捕杀群狗,太原旧俗于是得以革除。过了很久,转任太常卿,过了十五日,任工部尚书、东都留守。

开元二十一年正月,皇帝下令说:“继承唐代以来的和亲政策,虽然吐蕃地势偏远;受命出使的人,必然是皇帝的亲信贤明的人。在当时这件事情很重要,礼节要比吐蕃要高,选择出使的人,都是在皇室内部才能杰出的人。

工部尚书李暠体态柔和美善,识见意趣严明恰当,作为朝廷大臣的表率,是朝廷的楷模。金城公主已经到吐蕃和亲,大汉王朝不是没有能独自随机应答的人,对远在吐蕃的金城公主十分怀想,怎么能忘记呢,应该派遣使者持节前往吐蕃,准许按照标准规定出使吐蕃。”

把公开以使节身份携带的一万匹礼物,私下以臣子觐见的两千匹礼物都用五彩装饰之后派遣出发。等到李暠回到唐王朝,金城公主建议今年九月一日在赤岭设立界碑,确定吐蕃、唐朝边界。

设立界碑的时候,皇帝下令张守珪、李行袆与吐蕃使莽布支一同前往观看。不久,吐蕃派遣大臣跟随唐朝使者分别前往剑南和及河西、碛西,告诉边境州县:“两国和好,无相侵掠。”

唐朝使者也像这样告诉边境州县。因为李暠出使完成使命,转任吏部尚书。

当时吏部的委任文书印鉴与朝廷一般官衙的印鉴相同,使用起来很混杂,难以区分,李暠奏请依准司勋兵部印文例的时候,加上“官告”两个字,到现在依然这样运用。 李暠风度仪容美好严谨,所到之处都被人称赞威严庄重,朝廷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多次受封后作为武都县的地方长官,不久拜为太子少傅。

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多岁,赠益州大都督。

7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9~13题(22分)刘焉字君郎,江

答案小题1D小题2D小题3A小题4C小题5(1)焉徙治成都,既痛其子,又感祅灾,兴平元年,痈疽发背而卒。

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2)①刘焉的建议被采纳,自己成为监军使者,担任益州牧,封为阳城侯。

②刘焉将州治所转移到绵竹,安抚暴乱的百姓,实行宽厚的政策,暗地里对朝廷怀有二心。 答案解析小题1了解情况,劝说小题2A、的,B、于是,C、做,D、用/表目的小题3①⑤都不属于刘焉怀有异心小题4张鲁的所作作为是刘焉有意安排的小题5略参考译文:刘焉字君郎,是江夏竟陵人,汉鲁恭王的子孙,他的一家在章帝元和年间封到竟陵这个地方,刘焉家是庶出。

刘焉目睹了灵帝期间政治不明,社稷危急,于是向皇帝建议:“刺史和太守靠花钱买到官位,那么一定会剥削百姓,结果导致各地的反叛。您可以选派清廉的高官到各州担任牧伯(州牧的由来),使各地稳定下来。”

刘焉私下打算谋求交址(极南的蛮荒之地)牧的职位,以躲避社会的混乱。 正赶上益州的刺史郤俭(蜀臣郤正的祖父)收税繁乱,传到了首都,并州的刺史张壹、凉州的刺史耿鄙接连被杀,刘焉的建议被采纳,自己成为监军使者,担任益州牧,封为阳城侯。

当时凉州的反贼马相、赵祗等人在绵竹县号称黄巾,集合反 的武装,一两天内就形成几千人的队伍,先杀掉了绵竹令李升,一些小官员和民众都依附过来,有一万多人。 于是前往攻破雒县,攻击益州杀掉了益州刺史郤俭,再攻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攻破三郡。

马相自称为天子,手下人马有几万人。益州从事贾龙一直带着数百士兵在犍为的东界驻扎,他召集官员百姓,得到一千多人,攻击马相等人,几天后马相城破而逃,益州境内从新安定。

贾龙于是派人迎接刘焉。刘焉将州治所转移到绵竹,安抚暴乱的百姓,实行宽厚的政策,暗地里对朝廷怀有二心。

张鲁一家传扬道教,又仪表很好,经常到刘焉家拜访。因此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到汉中去隔断谷阁,杀掉汉朝的官吏。

刘焉上书给朝廷,说米贼(张鲁的道教在入教时要交米,称五斗米教,或称米贼)隔断了道路,不能和朝廷进行联络了。 刘焉又以其它的事情为借口杀掉了益州的当地豪强大地主王咸、李权等十多人,以此立威。

犍为的太守任岐和前面扫除叛乱的功臣贾龙因此反过来攻击刘焉,刘焉在战斗中杀掉了任岐和贾龙。刘焉的野心逐渐强烈,制作天子才能乘坐的车具一千多辆。

荆州牧刘表向朝廷上表说刘焉有独立的意思(子夏在西河疑圣人,子夏晚年居于西河,西河之民只知有子夏,不知有孔子)。 当时刘焉的长子刘范担任左中郎将,儿子刘诞担任治书御史,儿子刘璋担任奉车都尉,都在皇帝的所在地长安工作,只有小儿子担任别部司马的刘瑁一直跟随着刘焉。

献帝叫刘璋去益州了解情况,劝说刘焉,刘焉留住刘璋在自己的身边。担任议郎职务的河南人庞羲与刘焉世代交好,于是找到了刘焉的孙子们带到了蜀地。

当时刘焉居住的城市被天火(雷电引起的火灾)所烧,制造的车具都烧光了,还烧到了普通的民家。刘焉将治所迁到了成都,既因为丧子而痛苦,又苦恼于天灾,在兴平元年,背上生痈疽,不治而亡。

益州的高官赵韪等人认为刘璋温顺仁慈,一起上表请刘璋担任益州刺史,朝廷也下诏书让刘璋担任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任命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带领军队攻击刘表。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瑞鹧鸪 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长寿乐

  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

  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行香子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歹带〕人娇 后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清洵,生平祈慕陶渊明,带点出世之人的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传,我们已无缘见到。清照的母亲,是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是状元,据说也很渊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学可说是十分渊博。

  她的丈夫赵明诚(德甫),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作宰相,山东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们是二十岁结婚的。当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虽然是宰相之子,但略无纨裤气习,他们的闺房之乐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集先秦及汉唐彝器石刻等加以考诠而完成的,全书共三十卷,大约花去他们夫妇很长的时间。李清照替这部写了一篇后记,主要是叙述编书的情形,同时也间接叙述了他们夫妇的生活。内容大略是说:他们夫妇每夜工作以点完一支蜡烛为度,有时整理书籍,加以题签,有时相互批评前代的书画彝鼎,并不时还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大笑而更衣。从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应该不难看出他们夫妇都是极聪明的人,而且学识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艺的,她能词,能诗,能文,能作画,她的一幅“琵琶行图”,一直到明朝还留存着。不管走得多远,关键时刻还得回来,清照所处的年代,正好处于江南大变的乱世,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断南侵,这就是历上有名的靖康之难。但是越是乱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总是在乱世,李清照的词一次次对整个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当时迷恋名妓李师师的道君皇帝相比较,显然起了提纲挈领式的点化作用。他们夫妇两人开始与灾难周旋,试图让灾难洗刷掉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层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

  这次流亡,让他们由山东入苏南,渡江到金陵,但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沉可想而知。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酸辛,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反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弥笃。追忆从前,她抱憾终天的是过去值得回忆与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伤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但大致以金华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独的,南渡臣,到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考,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李清照开始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而且,还受着这批人的污蔑。在这种环境中,她不噤感叹地吟出“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沉。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权贵们遗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书中亦无可考,据一般推断,她大约活了六十岁。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之获致成功,必须具有三个优越的条件:第一、要有丰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独特的创造力。因为没有丰富的情感,无异丧失文学的生命;没有超奇的理想,不易达到空灵博大的境界;没有创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绝不能树立特有的作风。在北宋词人中,情感、理想、创造力,三者俱备,而能独往独来而自

  成一体系的,只有苏轼和秦观;其次应该数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李清照故居

  在济南 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有近年所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她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陈列厅里展陈着女词人的画像和著作,还有他父亲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题名刻石拓片,以及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叶圣陶、冯沅君、藏克家、夏承焘、唐圭璋等人的题字等。

  李清照生于一人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父亲李格非经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后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南京)。

  李清照独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章更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

  李清照生平经历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请看下面这三首词: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剗袜,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

  官宦人家的千金**,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见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du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

1 《乞猫》文言文阅读理解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1)请你以“其父”或“其子”的身份,就“猫”的去留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读过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感悟?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加以概括。

一以父亲的身份猫不能走!猫走后老鼠会偷窃我们的粮食,毁坏我们的衣服,穿破我们的墙壁,破坏我们的器具如果我们把猫赶走我们就会有挨饿受冻的危险虽然猫也会把鸡吃了,但是对我们没有多大的不利影响,大不了我们家不吃鸡了-----------------------------------------------------------------------------------------二感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全面衡量。切不可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11

2 申屠嘉刚毅 文言文阅读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①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②。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译文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他以能开硬弓的武士身份随从高祖征伐项羽,被提升为队长。又随高祖征讨黥布,被任命为都尉。孝文帝在位时,申屠嘉为御史大夫。张苍被免去丞相职务,孝文帝打算任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丞相,但又顾虑:“恐怕天下人说我因私情任用广国。”窦广国有才有德,品行很好,所以文帝打算用他做丞相,但考虑了很久,认为这样做不合适;这时跟随高祖起义的大臣多数已去世,在世的又没有可胜任的,于是便任命御史大夫申屠嘉为丞相,因他原来的封邑在故安,便封他为故安侯。

申屠嘉为官清廉正直,家门不接待私人拜访。这时太中大夫邓通正盛受文帝的宠幸,前后赏给他的钱财,累计万万。甚至文帝还去他家饮宴,文帝对他竟是这样宠幸。申屠嘉上朝时,邓通常在文帝身旁。他看到邓通在朝廷上怠慢放肆,不遵守君臣问的礼节。有一次,丞相申屠嘉奏事完毕,乘机进言:“陛下的爱幸臣子,您可以让他富贵,至于在朝廷上的君臣礼节,则不可以不严肃!”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宠爱他。”申屠嘉下朝以后,端坐在丞相府,写了一道文书,命令邓通到丞相府来,若不来,就要杀头。邓通非常恐惧,便进宫告诉文帝。文帝对他说:“你姑且前去,我即刻派人去把你召回来。”邓通来到丞相府,摘掉帽子,打着赤脚,叩头向丞相谢罪。申屠嘉稳坐在上座,故意不还礼,并斥责邓通说:“汉家的朝廷,是高祖皇帝建立的,邓通你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臣,竟敢在殿上戏闹,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杀头。吏士们,推出去斩首!”邓通被吓得像捣蒜那样在地上叩头求饶,直碰得满头出血,仍得不到宽恕。文帝估计此时丞相已将邓通置于困境,便派使者带着符节去召邓通,并告诉丞相说:“他是供我狎玩的臣子,你把他放了。”邓通被放回来,对文帝哭诉说:“丞相差点儿把我杀了。”

申屠嘉任丞相后五年,孝文帝逝世,孝景帝继位为皇帝。过了二年,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受景帝的信任,地位尊贵,专权行事,现行各种法令,很多经他请求而变更。他还建议用贬降和处罚的办法削弱诸侯国的力量。丞相申屠嘉自感被疏远,他的意见不被景帝采纳,因而怨恨晁错。当时晁错任内史,他的衙署门向东开,很不方便,就在南面另开一门。南面开门之处,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得知这一情况,想借此事法办晁错,罪名是擅自打穿宗庙墙垣为门。便上奏皇上,请求杀掉晁错。晁错的宾客将此事告诉晁错,晁错连夜进宫晋见皇帝,把穿门一事归于景帝的命令。第二天上朝,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晁错。景帝说:“晁错所打穿的并不是宗庙的正式围墙,而是宗庙前闲地外面的围墙,是其他官员在里面办公,况且又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晁错没罪。”散朝以后,申屠嘉对他的长史说:“我真后悔,不先把晁错斩首,而先奏请,以至反被晁错所出卖。”回到官邸,便吐血而死。给他加谥号为节侯。

太史公说:申屠嘉可算得上刚正有节操了,但他没有韬略学识,和萧何、曹参、陈平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3 王彦章文言文阅读翻译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

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脚踩在荆棘上走一百步。梁、晋争夺天下,彼此成为劲敌。

晋人俘获彦章的妻子儿女带回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将使者斩首而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但是晋人惧怕彦章在梁国,决心招他归顺,(因此)更加厚待他的妻子儿女。这时,晋国已经全部占有黄河以北的地区,而梁末帝昏庸无能,奸邪的小人赵岩、张汉杰等当权,有名望的大臣老将多被他们的谗言所害。

龙德三年夏,晋攻取郓州,梁人十分恐惧。宰相敬翔入朝见末帝,哭泣说:“如今强敌还没有消灭,陛下忽视我的意见,我不受重用,不如去死!”末帝问他想说什么话,敬翔说:“事情很紧急了,非用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使,让段凝担任副将。

当时庄宗在魏地,命朱守殷驻守夹寨,庄宗听说彦章担任招讨使,惊慌地说:“彦章骁勇善战,我常避开他的锋芒,不是守殷所能抵挡得了的。”立即率军前去救援守殷。

等庄宗赶到时,南城已被彦章攻破。这时段凝已对梁早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勾结窜通。

彦章为梁的国力一天天地衰微感到愤怒,并痛恨赵岩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人说:“等我破贼之后返回,一定诛杀奸臣来向天下百姓谢罪。” 赵岩等人听到后非常害怕,于是与段凝互相配合极力排挤、陷害彦章,(梁末帝)于是罢免了彦章的官职。

唐兵攻打兖州,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注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活捉。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敬爱他骁勇善战,想保全他的性命,彦章推辞说:“我与陛下血战了十多年,如今兵败被俘走投无路,不处死我还等什么?况且我深受梁国的恩惠,不死就无法报答,哪有早上为梁效力而晚上又为晋效力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彦章被杀,享年六十一岁。

4 不射之射文言文 翻译 有阅读答案更好

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

伯昏无人 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5 耶律仁先传文言文阅读

耶律仁先,字纠邻,乳名查剌,孟父房之后裔。父耶律瑰引,为南府宰相,封燕王。

仁先魁梧隽秀,富于智慧和谋略。重熙三年(1034),补为护卫。兴宗皇上与他谈论政事,觉得他有才。仁先因受一世罕有之宠遇,言事无所隐讳。授为宿直将军,累迁至殿前副点sLKJoRg检,改任鹤剌唐古部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北面林牙。

十一年(1042),升任北院枢密副使。时逢宋朝请求增加岁币银绢以换回对十县土地的所有权,仁先与刘六符出使宋国,仍然坚持岁币文书用“贡”字。宋人拒绝。仁先说“:从前石晋王朝报本朝之恩德,割让土地进献,周人强行夺取之,谁是谁非,如何做有利,如何做有害,清清楚楚。”于是议定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仍旧称为“贡”。回国之后,任同知南京留守事。

十三年(1044),讨伐夏国,留仁先镇守边境。不久,召任契丹行宫都部署,上奏折请求免除王子班郎君及诸宫的杂役。十六年(1047),迁任北院大王,奏称如今两院户口众多且富足,请求免予由他部来帮助服役,诏令从其所请。十八年(1049),再度举兵伐夏,仁先与皇太弟重元担任前锋。萧惠在河南失利,皇上还想进兵再战,仁先全力谏阻,皇上便停止进兵。后来担任了知北院枢密使,迁东京留守。女真恃仗地势之险要,不停地侵犯掠夺,仁先请求开挖山地沟通道路以控制之,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封为吴王。

清宁初,任南院枢密使。因耶律化哥诬陷,出贬为南京兵马副元帅,守太尉,改号隋王。六年(1060),再度担任北院大王,百姓走数百里前往欢迎,就像见到父亲和兄长一般。当时南院枢密官涅鲁古、萧胡睹等人妒忌他,请道宗皇上让仁先担任西北路招讨使。耶律乙辛上奏说“:仁先是旧臣,德望冠绝一时,不应外补任京外官。”又拜为南院枢密使,改为许王。

九年(1063)七月,皇上出猎于太子山,耶律良奏称重元谋反,皇上召来仁先与他谈论这件事。仁先说“:这种人凶残狠毒,我本来就怀疑他很久了。”皇上敦促仁先搜捕之。仁先出宫,又说:“陛下应当小心防范!”还未来得及披挂,重元已经前来攻打行宫了。皇上想到北、南院去,仁先说:“陛下如果撇下扈从单独出去,贼人必会紧随其后,况且南、北大王之心也不可知。”仁先之子挞不也说:“皇上自己的想法怎么能违逆呢?”仁先发怒,打了他的脑袋。皇上明白了,便将讨伐贼人之事全权交付仁先处理。于是将马车排列为营垒,拆开行马(衙前木架形路障),制作兵器,仁先率领属吏近侍三十余骑结阵于行马之外。及至交战,贼众大多投降。涅鲁古中流矢坠马,被活捉,重元带伤而退。仁先觉得五院部萧塔剌居所最近,赶紧召他来,分头派人会集诸军。黎明,重元率领奚人两千人前来攻打行宫,萧塔剌的兵马正好赶到。仁先料想敌人势必不能持久,等待他们气馁时再行攻击。于是背着营垒结阵,瞅准机会奋勇出击,贼众奔逃溃散,仁先率兵追杀二十余里,重元与数骑人马逃跑了。皇上握着仁先的手说“:这次平乱都是你的功劳啊。”加号尚父,进封为宋王,担任北院枢密使,并亲自为他制文以示褒奖,又诏令绘制《滦河战图》以表彰其功劳。

咸雍元年(1065),加于越,改封辽王,与耶律乙辛共同主持北院枢密事务。乙辛倚恃宠幸,违法行事,仁先阻止他,因此受到忌恨,出贬为南京留守,改为晋王。仁先存恤孤独,禁绝奸恶,宋人闻风震慑畏服。论及他的人认为自于越休哥之后,可令宋人畏服的,只有仁先一人。

阻卜塔里干背叛王命,仁先担任了西北路招讨使,赐给鹰纽印及尚方剑。皇上晓谕说:“你此去离朝廷太远,如果每次都奏明后再行事,恐怕会失去机会,你可以随机行事,先斩后奏。”仁先严密设置斥候(望台),扼守敌人的要塞,对于顺服的部族加以笼络安抚,各种政务都整治得有条有理。塔里干又来侵犯,仁先迎击,追杀八十余里。大军接着赶到,又击败了塔里干。别部把里斯、秃没等人前来援救塔里干,见他屡次挫败,不敢交战而投降了。北部边境便得以安宁。

八年(1072),仁先去世,年六十岁,遗命让家人薄葬。弟义先、信先,子挞不也。

6 夏元吉 文言文阅读原文翻译

夏原吉,字维哲,他的祖先是德兴人。

他的父亲夏时敏在湘阴做教谕官,于是在这里安家。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努力学习,奉养母亲。

因州县地方官荐举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诸生中有的人大声说笑,夏原吉端正地坐着很严肃。

明太祖暗中观察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做户部主事。明成祖即位,调任他任左侍郎。

浙西发大水,主管官员治水不见成效,永乐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夏原吉穿着布衣徒步行走,日夜治理谋划,最热的天气不张伞盖,他说:“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舒适呢。”

治水完毕,他回到京城。永乐七年,皇帝北巡,命令夏原吉兼代理皇帝所至之地的礼部、兵部、都察院政事。

有两个禁卫军官冒领月俸,皇帝要斩他们。夏原吉说:“这个不合法律,假如他们确实是盗窃,将施加什么刑罚呢?”皇帝于是停止了斩他们的诏令。

明宣宗三年,随从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饭食赐给他,而且犒劳了将士。

夏原吉有宏大的气量,人们不能测量它的边际。同在朝班的官员有优点,他就采纳接受;有的人有小过失,他一定为他们掩盖不张扬。

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他所穿的皇帝赐给的金织衣服,夏原吉说:“别害怕,脏污可以洗掉。”又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精微的文书,磕头请求死罪。

夏原吉不追问,自己入朝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皇帝命令换了文书。吕震曾排挤夏原吉。

吕震为他的儿子请求官职,夏原吉认为吕震在“靖难”时守城有功,为他向朝廷请求。平江伯陈 起初也厌恶夏原吉,夏原吉反而时常称赞陈 有才能。

有的人问夏原吉:“气量可以学吗?”他说:“我年幼时,有人触犯了我,我不曾发怒。开始在脸色忍耐,中间一段时间在内心忍耐,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可忍耐的了。”

他曾经夜晚审阅记录罪犯口供的文书,拍着桌子叹息,笔要下落总是停止。妻子问他,他说:“这是年终执行死刑的奏章啊。”

有一次他与同朝班里的官员到别的地方饮酒,晚上回来时赶上下雪,经过宫门,有人想要不下马。夏原吉说:“君子不能因要昏暗中使品行堕落。”

他谨慎如此。

7 《寒号虫》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原文: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元·陶宗仪《辍耕录》)

译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它有四只脚,一对肉翅,但不能飞。它的粪便就是古时用作行瘀的“五灵脂”。正当盛暑之时,它身披色彩灿烂的毛衣,于是自得其乐地叫道:“凤凰也比不上我!”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毛羽脱落,难看得像只小雏鸟,就自言自语地叫道:“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

寓意:这则寓言告诫人们,那些不知天 高地厚的人要么对自己做人教导员高而盲目乐观;当碰壁之后,又对自己缺乏信心而盲目悲观。

8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9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和阅读答案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光》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译文:

司马光(他)是宋朝的首相。他负责编纂当时著名的大臣资治通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害怕自己的记忆无法与别人相比。其他兄弟会背诵、玩耍和休息,但他不会关上门,直到他能背诵。(司马光)自言自语道:“因为,当你努力学习的时候,你会有一个很长的收获,这样你就永远不会忘记它了。”

当司马光长大的时候,他已经读了所有的古书,有了广泛的知识,有了扎实的记忆。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骑在马上走,有时半夜睡不着觉,念诵着读的文章,想着它的意义,收获会更多。”

扩展资料:

《司马光》创作背景: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花了近20年的时间编纂了《资治通鉴》,这本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的改革,在宋代神宗面前与王安石争论,认为祖先的法律是不可改变的。神宗死后,沈太后被任命为首相,新的法律被废除。

司马光是保守派和保守派的政治势力,这与王安石的新法律是不相容的。但在历史上,一个有着巨大造诣的人负责编写《紫枝》的一般指南。

司马光从小就喜欢读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任何人都很难读完这些庞大的历史书籍,尤其是皇帝和大臣们。于是他召集了一批人,按年份编辑古今史。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它们编成1000多卷,取名《资治通鉴》。所谓“资治”有利于治国,“综合参考”是指从古至今可以吸取的历史经验或教训。

—司马光勤学

1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C 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按:追究(2)D 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3)C “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错,根据原文信息“兵部议,寝不行”可知,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4)①让:责备;孰与:哪赶得上、与…相比,哪一个好;死法、死敌:死于法度、死于敌手句子翻译为: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②但:只;虽:即使;谁与:和谁句子翻译为: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答案:(1)C(2)D (3)C(4)①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②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参考译文: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址为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军田,一军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罗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诸军,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始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算算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人民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议论,废置不用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杀”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徘徊而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 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秃光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答应了他回去八年后,死于家中。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8C 9B 10D 11(1)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 (2)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这句话是罗亨信所说的,意思是“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可以抓专有名词“瓦剌使臣”,然后再抓连续的动作“就田”“刈草”“修治关塞”。标点如下: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

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9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

指帝王生前将帝位传给子孙。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

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C项,“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有误;兵部并没有采纳罗亨信的建议。文中的表述是“兵部议,寝不行”,意思是“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选项C“接受了他的意见”有误,文中的表述是“兵部议,寝不行”。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让”译为“责备”,“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第二句中,“但”译为“只”,“虽”译为“即使”,“谁与”译为“和谁”。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

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址为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

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蒋贵不听从。

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

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

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军田,一军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

罗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诸军,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次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3 朱异,字彦和吴郡钱塘人也

译文供参考:朱异,字彦和,是吴郡钱唐人父亲朱巽,以忠义刚烈闻名,曾任南朝齐国的江夏王参军、吴平令朱异几岁时,外祖父看着他,高兴地抚摸他,对朱异的祖父朱昭之说:"这个孩子不是普通材料,可以成就你的家族"朱异十多岁时,喜欢聚众赌博,很被同乡人担心成为祸患等到年龄大些,就开始拜师,学遍了《五经》,尤其通晓《礼》、《易》,学习内容涉猎文史,兼通各种杂项艺术,赌博、下棋、书法、算术,都很擅长二十岁时,来到京城,尚书令沈约当面测试他,对朱异开玩笑说:"你年纪这么轻,怎么就这么不廉呢?"朱异犹犹豫豫的没理解沈约的意思沈约就说:"天下的东西,只有文义棋书几样,你(这么贪心)一下子全拿走了,可以说不廉了"。

4 寇恂招降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寇恂招降原文、译文及参考答案供参考: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恂乃戮之于市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恂遣谷崇以状闻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卿今为吾行也吾社之行为士先者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1、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⑥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 ①②③ B ①④⑤C ②⑤⑥ D ③④⑥1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 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 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 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13、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3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9、A「解析」“迫”应解释为接近10、B「解析」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的意思后一个“乃”为“于是”的意思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11、D「解析」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12、C「解析」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四、(24分)13、(1)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2)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3)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鱿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宁河内的人?”邓禹说:“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

5 《寒号虫》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原文: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元·陶宗仪《辍耕录》)

译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它有四只脚,一对肉翅,但不能飞。它的粪便就是古时用作行瘀的“五灵脂”。正当盛暑之时,它身披色彩灿烂的毛衣,于是自得其乐地叫道:“凤凰也比不上我!”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毛羽脱落,难看得像只小雏鸟,就自言自语地叫道:“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

寓意:这则寓言告诫人们,那些不知天 高地厚的人要么对自己做人教导员高而盲目乐观;当碰壁之后,又对自己缺乏信心而盲目悲观。

6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死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死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5133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9
下一篇2023-12-09

随机推荐

  • 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它们用法功效那个好

    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它们都是保养皮肤的好帮手。虽然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功效各有不同,但都能为肌肤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我们来看看保湿精华凝露。它通常是以凝露状或者轻薄的乳液质地呈现。使用时,只需取适量轻轻涂抹在清洁的脸部肌肤上即可。保湿精华凝

    2024-04-15
    63900
  • 多芬和妮维雅洁面泡泡哪个好用

    多芬和妮维雅的洁面泡泡都有一定程度的保湿成分,但具体哪个更好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1 成分:多芬的洁面泡泡含有月桂酰,配合常见的增泡剂,达到清洁肌肤的效果。而妮维雅的洁面泡沫中确实含有低含量的皂基,所以对皮肤有干燥或刺激的现象。2 质

    2024-04-15
    62000
  • 精华哪个牌子好用?

    精华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因为效果好有效含量高,对肌肤的改善比较明显,所以大家现在都开始用精华了,以前精华比较贵,价格都在几百元,现在因为竞争激烈,价格便宜了不少,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精华,价格不太贵效果却非常好,我们就给大家列举一

    2024-04-15
    61100
  • 妮维雅小白瓶 这个和小蓝瓶有什么区别吗

    两个完全不是一个系列啊小白瓶是男士舒安系列,就是男士敏感肌专用,无香精无刺激无添加。小蓝管我用的就是,就是补水不粘腻,效果也还行如果你皮肤很敏感容易发红,脱皮,就小白正常的话小蓝  可以配合洁面乳和清爽化妆水使用。也可以配合洁面乳单独使用,

    2024-04-15
    61000
  • 欧蕙极致套盒里边怎么没有化妆棉

    欧蕙极致套盒里边没有化妆棉是正常的。><br>欧蕙极致套盒里边没有化妆棉可能是因为版本不同所以没有化妆棉。<br>化妆棉一般是由棉花或纸浆压制而成的长约5-6厘米的小棉片,使用化妆棉的用处很多。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卸妆,因为它的质地

    2024-04-15
    45200
  • 抗老护肤品哪个品牌好 抗老精华推荐

    每一个护肤品都有着不同的护肤功效和作用,护肤品是我们日常护肤必备的产品,抗老护肤品能有效抗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皮肤的胶原蛋白都会渐渐流失。抗老护肤品哪个品牌好1、韩国AHC第七代眼霜AHC这款第七代眼霜,口碑还是不错滴~在效果上

    2024-04-15
    46400
  • 小黄瓜水有什么作用

    美白保湿、细致毛孔、细滑爽肤。。。小黄瓜萃取精华富含矿物质、氨基酸、糖蛋白、单宁酸等人体极易吸收的养分,可以使肤色靓丽、红润、洁净、白皙;与此同时,可有效的清热解毒,促进血液循环,对青春痘、粉刺、皱纹、雀斑等问题可以起到修复作用,对发言的皮

    2024-04-15
    52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