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家批削改正。"念道是∶"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古人诗云'靡芜满手泣斜晖'。"众人道∶"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说,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壹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说着,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辞穷了;再要考难逼迫,着了急,或生出事来,倒不便。遂忙都劝贾政∶"罢,罢,明日再题罢了。"贾政心中也怕贾母不放心,遂冷笑道∶"你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时了。也罢,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饶。这是要紧一处,更要好生作来!"
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来回话。贾政笑道∶"此数处不能游了。虽如此,到底从那一边出去,纵不能细观,也可稍览。"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
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进去。因说半日腿酸,未尝歇息,忽又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进去歇息歇息了。"说着,一径引入,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碧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名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众人都摇身赞妙。
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贾政因问∶"想几个什么新鲜字来题此"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怎么想来!"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栖,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馥郁。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阔大路,豁然大门现于面前。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又不见贾政吩咐,少不得跟到书房。贾政忽想起他来,方喝道∶"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还不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宝玉听说,方退了出来。
大观园描写:
1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2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潇湘馆的描写:
1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2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扩展资料:
大观园的人文精神
1大观园是与宁国府、荣国府鼎足并立的情之堡垒,象征正邪两赋派的精神家园。
2大观园外围的正邪两赋有情人,如贾母、宝琴、刘姥姥、贾芸、贾蔷、北静王、秦钟、红楼五侠等,他们与大观园同样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的心性易地则同。大观园是他们心中共同的圣地。
3大观园是为元春省亲而兴建的。在小说叙事体系内,它已具备了一半皇家园林血统,又成为元春命运的晴雨表,无形中关乎贾府家族命运。
参考资料:
怡红院
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为“怡红快绿”匾额题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该院在《红楼梦》第16-19回有提到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也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里面有很多房舍,如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等,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就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由于醉酒误进了宝玉的怡红院,竟认作是**的“绣房”,可见其确实十分华美。
该院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园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是大观园中最为华丽的房屋之一,也是金陵十二钗常聚会活动的地方。后来元春省亲时说了以后众姐妹可入住大观园。
潇湘馆
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命名。
《红楼梦》书中描写贾政等走到潇湘馆前:“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该院院外一带粉垣,院内千百竿翠竹掩。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 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 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此是奉元春命住进大观园时黛玉自己选定,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她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潇湘馆中以竹子最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翠竹,象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可贵品质,高洁中带着儒雅,含蓄里透着活力。黛玉的诗号“潇湘妃子”,正是这样一种高贵而自然脱俗,婀娜而风姿绰约的魅力。
在元妃省亲期间,贾宝玉题对额为: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并题诗“有凤来仪”描绘所见之景:“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秋爽斋
在《红楼梦》中对于秋爽斋外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芭蕉和梧桐,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是贾母初宴大观园的地方。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是园内至高点之一。秋爽斋其中的三间房子没有隔断,这是探春的意思,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突出一个“大”字。陈设典雅,华丽中透着大方。
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元妃省亲期间,题有“桐剪秋风”匾额。“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而原著中有关秋爽斋内景的具体描述为:“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便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的纱帐。”见于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藕香榭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处景观建筑,《释名》云:“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史湘云曾在这里开海棠社,设螃蟹宴。贾母二宴大观园时,在大观东面的缀锦阁底下吃酒,让女戏子们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习乐曲,借着水音欣赏,箫管悠扬笙婉转,乐声穿林渡水而来,格外好听。
《红楼梦》中对藕香榭的描述为:“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众人)一时进入榭中,只见栏杆外另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贾母)一面说,一面又看见柱上挂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人念。湘云念道: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见于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由此可见,藕香榭是一个建筑群,而不是单一一个水榭,这个建筑群由水榭、小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所共同构成,四面荷花盛开,不远处岸上有两棵桂花树。另外,惜春的住所“暖香坞”离藕香榭不远,大观园中的人去惜春处总要“穿藕香榭,过暖香坞来”。海棠诗社中惜春就以“藕榭”为自己的雅号。
栊翠庵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大观园中一处建筑,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也是妙玉在园中的修行处。对于此建筑布局,书中并未展开描述,只是点到山门、东禅堂、耳房这三处,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栊翠庵中的红梅。
《红楼梦》中对于栊翠庵的描写初见于贾政游园时,提曾及“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封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元妃省亲时,也写到“怱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苦海慈航’”。(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但以上两回均未提及寺名,直到第四十一回回目第一次出现“栊翠庵”之名。由于栊翠庵是专为妙玉设计的,写栊翠庵自然同妙玉分不开。本回写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至东禅堂吃茶。妙玉又邀钗、黛至耳房内品“梅花雪”。这一回突出描写了妙玉孤僻过结的性格。第四十九回写栊翠庵前白雪红梅,充满画意诗情,从而又引出下一回李纨要命人跟着,深知宝玉又深知妙玉的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这是神妙的一笔,透露出妙玉对宝玉的隐秘而微妙的心理,并且一箭三雕,既写了妙玉,又写了黛玉和宝玉。
蘅芜苑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的建筑物,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 绕檐,努力向上生长,彷佛象征着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蘅芷清芬」恰似她恪守人情礼教,处处体现一种自我的修为,如香草君子般。雪洞似的卧室,寒气袭人,不正表明宝钗的冷情寡欲?一色玩器全无,配上青色的帐幔,则反应她内心的淡漠,有意的自我约束,「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份随时,自云守拙」,虽香却冷。在这一个欢乐的气氛中,或许我们可以说,以宝钗的个性而言,曹雪芹是有意让她如此矜持自恃,悲喜不形于色,不同于流俗,彷若是置身事外,冷眼笑看人世。
谐音
曹雪芹作《红楼梦》用了诸多文学艺术手法,其中谐音法是整本书的亮点之一。如“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冯渊”谐音“逢冤”,“元迎探惜”四姐妹谐音“原应叹息”等等。“蘅芜苑”,谐音正是“恨无缘”,这正暗示虽然薛宝钗最后如愿嫁给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只爱林黛玉,即使两人结合,也是同床异梦。加上根据前八十回的暗示,贾宝玉最后悬崖撒手,薛宝钗只能守活寡,其命运之悲惨,也是她列入薄命司中金陵十二正钗
稻香村为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一处建筑,李纨的住所。红楼梦中有关稻香村的描述为:“……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紫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是一处临水建筑,位于西南部的蓼溆一带,与潇湘馆相距不远。重 菱洲 屋曰“楼”,紫菱洲为缀锦楼所处的位置,为贾迎春在园中的住处。所以第三十七回开海棠诗社起别号时,宝钗说“他住的紫菱洲,就叫他菱洲”。邢岫烟在大观园时也住于此。迎春出嫁后,宝玉天天来此徘徊。 对于缀锦楼《红楼梦》中没有详细描述,但书中紫菱洲却有一段精彩描述:“(宝玉)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萧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见于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蓼风轩
在大观园西部,紧邻水池中央的藕香榭。往南穿过夹道,东西有“穿云”“度月”石匾的过街门楼即至。秋爽斋在其南,隔河相对,其西南有芦雪庵。第二十三回,贾惜春奉元春之命进大观园居住在此。暖香坞(下图)为惜春卧室。黛玉、香菱在此看她画《大观园图》,“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了。众姐妹曾在此雅制春灯谜。抄检大观园时,因与秋爽斋相近,便顺路先到此处。
附大观园总平面图
1、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为迎接元春归省的大观园基本建成,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题联。
贾宝玉在大观园里恣意品题,大大地露了回脸。贾政虽嘴上责备宝玉不知天高地厚,心里却颇有些赞许。
贾宝玉出了园子就有小厮们要赏,把他身上的东西都解去了,林黛玉见了以为把她给宝玉的荷包给了别人,赌气把她正做的一个香囊给铰了,后来宝玉从衣襟里掏出了那个荷包,黛玉不好意思了。
可宝玉也生气了,他把那个荷包掷给黛玉说他明白是黛玉懒怠给他东西,还给她荷包,黛玉又赌气把荷包又剪,宝玉一看赶紧陪不是,后来宝玉又戴上了荷包,黛玉笑了。
宝玉又说回头给他再做一个,黛玉说看她自己愿不愿意了,这事也就过去了。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在轿内见大观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2、第18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元宵节至,元妃归省,她在众人簇拥下游览省亲别墅时,真真切切地感到了园内的奢华,因此为省亲别墅命名“大观园”。
园内景物新奇,而名字朴实无华,元春自己带头题了一诗后,命众姐妹也即席赋诗一首,特别要亲兄弟宝玉就“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景观各赋五言律一首。
宝玉作诗忘了典故,宝钗为其“一字师”,黛玉代宝玉作诗一首,被元妃评为最佳。丑时三刻,元妃回宫,泪别众人。
扩展资料:
该二回主要人物:
1、元妃(贾元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元春比贾珠小一两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贾府通称娘娘。
贾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
元春24-25岁回娘家省亲,热闹欢腾,同时又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
2、贾宝玉
《红楼梦》中的男主角。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3、林黛玉
《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身魂,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母亲贾敏是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第17回有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贾政刚至园门前, 只见贾珍带领许多执事人来,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
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
门五间, 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
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
,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
"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众人道
:"极是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
兽, 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
径游去,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说毕,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
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
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提"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
种种名色, 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
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
编新不如述旧, 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
进步耳 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
是极! 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
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说着, 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
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
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
有亭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
公< <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
水而成, 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
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
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
去, 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
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
蕴籍含蓄者 "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
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
芳' 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
匾上二字容易 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
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于是出亭过池, 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
里面数楹修舍,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
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
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
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
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 "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
宝玉, 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
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
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
见就是个轻薄人 "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
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
"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
之处, 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
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
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 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
方欲走时,忽又想起一事来,因问贾珍道:"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
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 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贾珍回道:"那陈
设的东西早已添了许多, 自然临期合式陈设帐幔帘子,昨日听见琏兄弟说,还不全
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 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想必昨日得了
一半"贾政听了,便知此事不是贾珍的首尾,便命人去唤贾琏
一时,贾琏赶来,贾政问他共有几种,现今得了几种,尚欠几种贾琏见问,忙向靴
桶取靴掖内装的一个纸折略节来, 看了一看,回道:"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
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 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
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
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
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
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 "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
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
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
许多, 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方才世兄有
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笑向贾
珍道: "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
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
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贾政又向众人道
:"`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
是什么字样好"
大家想着, 宝玉却等不得了,也不等贾政的命,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
酒旗' 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
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
何不就用` 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
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
,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说着, 引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欢喜,却
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
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
为佳, 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
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
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
处置一田庄, 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
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
然之气, 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
非其山而强为山, 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
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贾政听了, 摇头说:"更不好"一面引人出来,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
了荼蘼架, 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忽闻水
声潺湲, 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
诸公题以何名 "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贾政笑道:"又落
实了, 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宝玉道:"这越发过
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贾政听了,更批胡说
于是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
造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以进去"说毕,在前导引,
大家攀藤抚树过去 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池边两行垂
柳, 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
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
皆穿墙而过
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
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
异草: 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
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贾政不
禁笑道: "有趣!只是不大认识"有的说:"是薜荔藤萝"贾政道:"薜荔藤萝不得如此
异香 "宝玉道:"果然不是这些之中也有藤萝薜荔那香的是杜若蘅芜,那一种大约
是茝兰, 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灯草,这一种是玉蕗藤,红的自然是紫芸,绿
的定是青芷 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藿蒳姜
荨的,也有叫作什么纶组紫绛的,还有石帆,水松,扶留等样,又有叫什么绿荑的,还有
什么丹椒、 蘼芜、风连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
有的"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的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 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
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
香矣此造已出意外,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众人笑道:"再莫若`兰
风蕙露' 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若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
家批削改正"念道是: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众人道:"妙则妙矣,只是`斜阳'二字不妥"那人道: "古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
'"众人道:"颓丧,颓丧"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评阅评阅"因念道:
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
贾政拈髯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则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
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宝玉听说, 便回道:"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
'、`洲渚'之类,若要这样着迹说起来,就题二百联也不能完 "贾政道:"谁按着你的头
,叫你必定说这些字样呢"宝玉道:"如此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豆蔻才犹艳, 睡足酴醾梦也香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
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
方才这一联, 竟比`书成蕉叶'犹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
道:"岂有此理!"
说着,大家出来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
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
"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悦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
, 不为过也"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
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众人道:"必是`蓬莱仙境'方妙"贾政摇头不语宝玉见
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像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
日的事了 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众人不知其意,只当
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再要考难逼迫,着了急,或生出事来,倒
不便遂忙都劝贾政:"罢,罢,明日再题罢了"贾政心中也怕贾母不放心,遂冷笑道:"
你这畜生,也竟有不能之时了也罢,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饶这是要紧一
处,更要好生作来!"
说着,引人出来,再一观望,原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
回, 有雨村处遣人回话贾政笑道:"此数处不能游了虽如此,到底从那一边出去,纵
不能细观, 也可稍览"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
便是通外河之闸, 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
就名` 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用`沁芳'二字"于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
堆石为垣, 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
圆亭, 贾政皆不及进去因说半日腿酸,未尝歇息,忽又见前面又露出一所院落来,贾
政笑道:"到此可要进去歇息歇息了"说着,一径引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
编就的月洞门, 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
接 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
垂翠缕, 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那里有这样妙的"
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外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
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众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大约骚人咏
士, 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
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众人都摇身
赞妙 一面说话,一面都在廊外抱厦下打就的榻上坐了贾政因问:"想几个什么新鲜
字来题此"一客道:"`蕉鹤'二字最妙"又一个道:"`崇光泛彩'方妙"贾政与众人都
道:"好个`崇光泛彩'!"宝玉也道:"妙极"又叹:"只是可惜了"众人问:"如何可惜"
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
棠, 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贾政道:"依你如何"宝玉道:"
依我,题`红香绿玉'四字,方两全其妙"贾政摇头道:"不好,不好!"
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的原
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 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
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
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
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
窗; 倏尔彩凌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
琴, 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想头!难为
怎么想来!"
原来贾政等走了进来,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
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
迎面也进来了一群人,都与自己形相一样,----却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
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
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槅,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
见青溪前阻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
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 仍旧合在一
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道" 迷了
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众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 便是平坦宽阔
大路,豁然大门前见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于是大家出来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放纵不羁,雄浑豪迈,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创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赏析: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