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宝宝聪不聪明从婴幼儿时期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的一些潜能会在生活中的小事情表现出来,只要妈妈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宝宝特别的以免,下面是聪明宝宝的6大表现,你家宝宝占了几条呢?
不要以为小婴儿什么都不知道,说聪不聪明什么都太早,NONONO,还真不是,恰恰相反,小婴儿虽说是白纸一张,但是对外界信息的摄入能力是我们成人无法相比的。下面我就告诉你,在妈妈眼里看似平常,却可以体现出宝宝潜能的那些小细节。
孩子在婴儿期大脑最聪明
刚 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苔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她说:“婴儿在其 降生的环境中接受各种感官 ,形成与这个环境相应的素质。随之,这种成人已经失去了的、可以与上帝的创造力相比拟的非凡能力,便将迅速消失。”
可以这样说: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宝宝在婴儿期对外界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然 而,如果父母们对大脑的这种可称为天才的吸收能力产生作用的时期一无所知,在这一特殊时期里,不给予教育性的 ,那么婴儿的大脑将得不到出色的发展,相 反会迅速失去吸收能力,转变成劣质的头脑,即使以后再给予多么优良的教育性 ,也无法恢复这种吸收能力的功能了,培养聪明头脑便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聪明BB的6大潜能表现
聪明BB往往在生活、认识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妈妈如何在第一时间知道聪明宝宝的潜能从而可以最原始的保护BB的这些行为呢
表现1 比同龄的孩子起步早
你 家宝宝是否比别人更早学会对着人微笑或自己坐起来当大多数9个月大的宝宝还只会满地乱爬的时候,你的宝宝是否已经开始扶着家俱站起来甚至颤巍巍地想迈动 胖嘟嘟的小腿了他是否比别人更早开始咿呀学语或拣了东西就往嘴里塞尽管也有一些人小时候“开窍”得较晚,日后却成了知名的科学家或语言学家。但是不可否认,孩子早期的这些表现预示着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很特别、很不寻常,具备某方面的天赋和潜质。
表现2 惊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
在许多同龄的宝宝还“混沌未开”,没有任何记忆的表现的时候,你是否惊讶地发现你的宝贝居然记得他见过的一些人和事物例如,妈妈今天的穿着和平时的不太一样或换了新的发型,平时胡子拉碴的爸爸今天下巴看起来光溜溜的等,都被他捕捉到了并且有或惊讶或欢喜的表现。
表现3 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你也许会问:一岁的宝宝也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的,尽管大多数一岁左右的孩子并不具备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有超常天赋的孩子 却常会有些让父母大跌眼镜的惊人表现。例如,一岁的宝宝,当他看见门背后挂着他想要但是够不着的东西的时候,他会推个小板凳过来把自己垫高(当然,他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当他在看儿童卡通电视的时候,会用手指着自己的耳朵表明他看到小白兔了。有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的另一个特征是特别善于搬弄家里的玩具和物品,把他们当成他所听过、见过的其他东西来玩,并且乐在其中。
表现4 幽默感和开心果
爸爸今天戴了副太阳眼镜扮酷,或妈妈早上起牀时匆忙间给宝宝穿了两只不同的袜子,都会令他笑得手舞足蹈,这迹象表明孩子有很好的幽默感,他会注意到身边一些不太协调的东西并感到好玩、好笑。
表现5 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尽管所有的宝宝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但大多数宝宝的注意力是极容易分散的,只要大人一打岔,他们马上就会把刚才自己坚持想要得到的东 西抛在脑后。但是,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则不然。当他们想要弄清楚那东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会倾注全力的。例如,当他看到爸爸弹吉他 的时候, 他会坚持要弹,大人只是哄一下让他象征性地弹弹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学着爸爸的样子抱着吉他敲打,还会一个劲地问:“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这样”爸爸想要取 回吉他,没门,宝宝还没尽兴呢!
表现6 懂事而敏感
天赋特别聪明的宝宝通常比较敏感,例如,妈妈现在不高兴了,爸爸在发怒呢等,他都能敏感地感觉到并会想法安慰。一家人一起爬楼梯的时候,如果是妈妈抱着,走着走着,他就会对爸爸说:“爸爸抱宝宝,妈妈累了。”
文/王笑雪
有娃后,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大人的心,吃喝拉撒睡,哪一项出现问题,父母都跟着倍受煎熬。
就拿孩子的身高来说,有人害怕孩子遗传基因作祟导致长不高,有人担忧孩子营养过剩影响骨龄,无一例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宝宝能长高个子,先天就得到身高优势。
那么,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宝宝,身高处于什么水平吗?
《中国 7 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来源于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公布的数据。
举个例子,一名五岁半的男孩,身高标准值为1147cm,由于个体差异、生活环境、遗传基因等影响,孩子身高在1059cm~1238cm之间都是正常的,也就是在-2SD~+2SD之间都是符合身高生长趋势的(SD是指数学上的标准差)。
但是若身高低于-3SD则说明身高发育迟缓,但是高于+3SD又表明孩子身高存在提前发育、骨骺提前闭合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效果也才更好。
另外,关于宝宝的身高,很多家长都存在误区,例如这些———
误区1:父母高,孩子就高;父母矮,孩子就矮。
其实这可不一定,相信每个人身边都能找出这样的反例。而且,虽然身高和遗传基因有关系,但遗传基因不能百分百决定孩子的身高,遗传基因决定的只是孩子的身高范围,这个范围的上下限之间还有 8厘米的偏差 ,例如160cm~168cm之间。
如果孩子的身高向 遗传范围的上限 靠近,那身高可能会比父母高,结果也比较理想;但如果孩子的身高是往 遗传范围的下限 靠近,那身高就可能较为矮小,不理想了。
网上还有从父母身高来预测孩子未来身高的公式,这个可信度也不足,因为这是统计出来的结果,而且它忽略了除遗传意外的因素,所以只是个粗略的预测。
7 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cm)
误区2:晚长的孩子个更高。
我小时候就听父母念叨过,“谁谁谁早早就长个子了,结果上了初中身高就停留在一米六几(男孩),谁谁谁晚长,结果上了大学还长了一截。所以早长不如晚长,晚长的孩子个更高。”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人对此坚信不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晚长?
①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
②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正常;
③家族有非营养性的晚长史,满足这三项则可能是“晚长”。
7 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cm)
否则, 如果孩子的骨龄与年龄一致,但是身高低于标准值,那么就要排除晚长的可能,而可能是身高发育迟缓。
也就是说, 夫妻双方共同决定孩子70%的身高 ,实际上,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骼的不新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系统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其次还有营养、运动、疾病的影响等。
7 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cm)
所以如果想要宝宝长得高,但又没有什么先天优势的话,就要 从饮食、睡眠、心理、运动等后天因素方面着手 ,尤其是在儿童身高发育的关键期,更要抓住机会,让孩子身高再窜一窜。
因此,在这两个特殊时期里,父母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要错过 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晚上10-11点,早晨6-7点);还有就是科学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平和的心理状态等,都会发挥出那决定身高发育水平剩下的30%的因素。
最后,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宝宝身高发育出现异常,都需要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检查,方可对症处理。
在宝宝还小的时候,他们有很多行为我们确实无法理解,比如你家宝宝要是有这5个行为,那你应该偷着乐了,因为那是他正在偷偷长大、悄悄变聪明。
一、爱模仿
新生儿有模仿成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当新生儿处在安静清醒状态时,距离新生儿面部20~25厘米,让他注视你的脸。首先,伸出你的舌头,每隔几秒钟1次,慢慢地重复这个动作,然后停止。如果他一直看着你的脸,这说明他可能在嘴里移动自己的舌头,一会儿,宝宝就会将舌头伸向嘴外。如果你对着新生儿做张嘴动作,重复几次,他也会学着张开小嘴。模仿能力强的宝宝在智力发展方面,也要更加出色。
二、爱笑
孩子笑得越早,聪明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这不是完全可靠的迹象,但它是个象征。很早就开始笑的婴儿常常会成为聪明活泼的儿童。
在出生时,聪明的新生儿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机警。一个感觉敏锐、反应迅速的婴儿常常很聪明。在你抱他时,你会感觉到这一点。如果他似乎避开某个东西,那就表明他能区分什么是让他感到愉快的,什么能让他觉得不舒服,这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开始。婴儿越敏感,也就越聪明。
三、变得越来越认生
细心的爸妈会发现,宝宝成长到某个阶段后,就会开始排斥陌生人。
这是因为孩子的心智越来越成熟,有了明确的「亲疏关系」,只愿意亲近与我们接触较多的人。
比如:我妈经常抱宝宝,跟她接触比较多,但平时没抱过她的小姨子过来抱,宝宝立马就哭起来了……
对于会认生的宝宝来说,爸妈不需要担心会对性格有影响,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带他们去一些陌生人多的地方,比如游乐园之类的,让孩子早点适应。
四、求抱抱
相信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体验:抱宝宝时喜欢拍拍手,然后张开双臂,试探宝宝会不会自己张开双手“求抱抱”,如果宝宝会“求抱抱”,宝妈会感觉特别亲暱,心里暖暖哒~
其实,宝宝能主动“求抱抱”,不仅仅是一件温暖的事,更表明宝宝的智力发育的很不错哦!
因为这个举动说明:宝宝不仅能认识跟自己亲近的人,还能意识到他人举动中的含义,并主动和亲人靠近。
五、乱扔东西爱撕纸
很多父母都会被小宝宝折磨的“无话可说”,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喜欢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而且特别享受父母帮他捡他继续扔的这个过程,除了这个“毛病”之外,有些孩子还特别喜欢撕手纸,父母真的特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可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开始锻炼使用手指,手脑协调能力也是智商发育的一种表现。
爸妈不妨多和新生宝宝积极交流,经常对着新生儿做些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提高他的模仿能力,利于新生儿的智力开发。现在的宝宝没有不聪明的,但是有时候还需要我们爸妈合理引导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