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开,有马上实施响应的,有持续观望的,也有坚决不要的,对于70后、80特别是70后的老母亲来说,赶上了末班车,有的如愿以偿地了二胎。即使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看孩子的经验,俩娃的生活仍然让父母措手不及,大宝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家长再累也要及时关注。
1、感觉失宠低落
原来是爸爸妈妈独宠,现在多了一个弟弟妹妹,尤其是二宝年龄小,身体抵抗力弱,需要精心呵护,全家的重点都放在了照顾小宝宝上,时间精力有限,难免照顾不周,有的事情不得不让大宝自己处理。我生二宝时因为父母年龄都大了,没办法照顾大宝,住院时不得不将大宝托管到公寓,住了一星期。
大点儿的孩子,如果你问孩子:“你自己能行吗?”孩子可能说:“没事,”心里小难过,情绪低落,只是不想表达出来,独自消化这种情绪。如果有条件,当父母没有精力管大宝的时候,一定让家人爷爷奶奶姥娘姥爷比较亲近的人帮忙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让大宝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2、行为倒退
大宝的行为倒退有时是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原来自己穿衣吃饭,忽然不想自己做了,什么都让爸爸妈妈帮忙做;这是一种潜意识地想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大宝看到弟弟妹妹什么都不会做,爸爸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寸步不离,便也效仿得到家长的更多关怀。
记得二宝刚出生几天,从医院回家,大宝看见妹妹整天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让大人照顾,心生羡慕,自己也躺在床上,说:“整天让人照顾真好,自己什么事也不干,也没有烦恼。”我开玩笑说:“小宝宝大小便还都在床上呢?”大宝听闻此言,腾地从床上坐起来。
年龄大点儿的孩子可能会做些调皮捣蛋的事,学习不用功,和同学朋友交往过密,情感外求,频繁花钱购物等等,以此来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这种心态,往往会着急上火,心想“原来很乖的孩子怎么成这样了?”
3、吵架争抢
二宝一出生就有姐姐哥哥,在月龄小时,和大宝争抢的意识并不强烈,大宝却很敏感,以为二宝是来跟自己抢东西的,经常护着自己的。等到二宝再长大一些,如果大宝和二宝年龄相差几岁,俩宝在一起争抢东西也是常有的事。
别以为大宝年龄大些,一定会让着弟弟妹妹,俩人谁也不让谁,但是一会儿就会和好如初。一个亲戚家有两个女儿,相差9岁,姐姐经常照顾妹妹,也经常教育妹妹,即使这样,俩宝在一起也经常小吵,妹妹总觉得受姐姐的“压制欺负”。
4、宠妹小哥哥
有些男孩子有了妹妹后,特别宠爱妹妹,经常抱抱妹妹,亲亲妹妹,给妹妹换尿布,逗她玩儿,关系非常融洽,这让爸爸妈妈欣慰不已,一个小暖男,一个小萌妹,生活如此美好,累并快乐着。
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面对大宝的变化呢?有几点建议:
1、不要总说“要让着弟弟妹妹”
传统的观念认为,大的就要让着小的,年龄大点儿就该懂事了,好吃的好玩的先给弟弟妹妹,不要争抢。其实这样对大宝是不太公平的,会让孩子更有失落感,如果原本是大宝的东西,二宝抢着玩,父母依靠家长的威严一味地让大宝礼让,会让大宝的性格比较懦弱怕事,长大了也不敢竞争。
让二宝友好地征求大宝的意见,同意后再玩,大宝会感受到重视,“老大”的意识萌发,也会慢慢地增强责任感,学会更好地照顾弟弟妹妹,做好榜样。
2、坚持原则,不随便宠溺大宝
还有一种情况,有了二宝,对大宝照顾不周,爸爸妈妈总有一种愧疚感,想多做些补偿,对于大宝的一些要求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尤其是物质上的,尽管有些是不合理的。长期以往,大宝抓住了父母的弱点,会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自私任性。
孩子小,性格塑造要趁早,面对大宝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学习生活中一些缺点,爸爸妈妈要坚持原则,讲清道理,学会拒绝,避免大宝利用父母的软勒钻空子,塑造良好的性格。
3、多和大宝沟通交流
有了俩娃,在照顾二宝的起居生活的同时,再累也要关心大宝的情感和情绪,多和大宝交流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对于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多加关注,碰到困难给予帮助,也就是说大宝有了弟弟妹妹,福利待遇、关心照顾不能减少,大宝会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的爱。
4、明确告诉大宝“爸爸妈妈爱你”
有了弟弟妹妹,大宝会时有时无地泛起这样一种情绪:“爸爸妈妈还爱我吗?如果爱我为什么还要生一个呢?”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要二胎的理由大部分是想给孩子做个伴,有个手足之情,如作家钱钟书先生拒生二胎的理由是“怕分走女儿的爱”,在那个以求多子多福的年代,为了对子女专一而只生一个孩子的,怕是不多见。
大宝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焦虑,担心失宠,爸爸妈妈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仍然象以前一样爱你,可能时间精力有限,对你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但一定要相信爸爸妈妈爱你!”做好大宝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属于心理敏感期,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关注。
5、赋予责任感 做好榜样
可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和教育二宝的任务中,赋予责任感,当爸爸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让大宝照看一会儿弟弟妹妹,一起玩耍学习,慢慢地两个孩子的手足之情也会越来越深,也更有“老大”风范。
二宝小的时候对于大宝来说,象是一个“大玩具”,可以没事儿的时候逗着玩儿,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会走路了,会说话了,新的本领越来越多。看到这神奇的变化,大宝会有一种思考:“我也应该成长进步,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抱上第二个孩子。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大宝年纪稍微大一些,小宝年纪稍微小一些,两个孩子居住在原本买的儿童房,空间有点不够了,特别是那张儿童床,二宝能自己独立睡觉了,两个孩子就要睡在一起了。
很多家庭是这样做的,买一张上下铺的双人儿童床,现在的儿童床大多在床底下留有一个储物空间,可以放入孩子换下来的被褥、枕头等。不过,双人床仅仅只能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使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这种床就不适用了。对于家境比较普通的家庭来说,大家当然不想买一张上下铺儿童床,只能用几年时间。这样的家庭,更应该从长远的方向来考虑,所以看看下面的设计,找到一个最适合儿童房间的设计吧。
1上床下桌如果房间的空间比较大,能够容纳下两张并排的床,那么建议家长们做两个上床下桌的造型,中间用储物式楼梯,将两边的桌子分割开来。这样一来,两个孩子各自有一个小空间,等到孩子上学了,写作业的时候不会互相打扰。2S型上下床如果儿童房并列的空间不足,但是房屋的高度有25m以上,你可以试试做一个S型窗体。床体本身就是隔断,将一个房间划分成两个,就能做成两边独立的生活区域,而且同样是占用一张床铺的位置。但S型上下床目前在市面上买不到现成的,必须请木工上门来装修才行。花费还是比较大的,算得上是一次性大消费,将房间永久分成两部分。
3书架当隔断如果你实在是不想大费周章地请人上门来装修,那么你可以选择用书架来当隔断。选择家里最大额一个卧室,用一个书架墙来隔断两个孩子的活动区域,就可以简单分割成两个小卧室。书架墙可以选择整体的,也可以选择组合式的。这样就算孩子是一儿一女,也可以好好生活在同一间房间。
朋友二胎得个小公主,实现了“儿女双全”,大家纷纷祝贺,她却一脸愁。问及原因,她说,大宝是男孩,养了四五年慢慢知道养男孩的门道了,猛地来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去养。
家有女儿如何养,才能抓住“富养”精髓,像公主还没有公主病?以下方法值得借鉴。
给予女儿足够多的关爱,让她明白自己值得被疼爱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女孩长大后的异性缘,跟她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多少爱成正比。父母越是疼爱女儿,女儿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越多,她就会越自信,从而为人处世变得落落大方、自信又乐观,像个公主那样耀眼四方。
说起“公主”,我就不由得想起《爸爸去哪儿》里的夏天。夏天在那档综艺中的表现真的万众瞩目。乐于助人、善良有爱心,活泼开朗,像极了一名公主。而这,跟父母亲对她的精神关爱是分不开的。在一个游戏环节中,孩子和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锁在一间房间里长达一小时之久。不少爸爸因此心浮气躁坐立不安,也有的爸爸只顾着玩手机,完全忽略了身边的孩子。但夏克立和夏天一直在玩自己编的游戏,直到工作人员把门打开还意犹未尽。这其实也反映出了父母平时陪伴孩子的一种状态。
如果你家有女儿,就多花些时间用心陪伴她,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吧。当她知道自己是父母心头的宝时,她的内心会富足,安全感、自信、自重这些美好品质都会在她身上体现。
分清溺爱和疼爱的区别,杜绝养出“公主病”女儿
很多父母常常把握不清“宠爱”和“溺爱”的边界,从而无条件地溺爱女儿,将女儿养出“公主病”。具体表现在:动辄就觉得自己娇弱、需要特殊对待,同时消费水平居高,远超家庭承受能力。
其实,溺爱和宠爱的区别很简单:溺爱只有爱而没有要求,宠爱有爱也有要求。做一个有原则的父母,学会甄别女儿的要求,合理的就满足,不合理的拒绝。对女儿不能被满足的合理要求,明确给出理由。学会拒绝,告诉她女性并不柔弱,将来一样可以和男子并肩而立。这样的家庭,会养出一个像花木兰一样坚韧的女儿。
昨天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在门口等待的时候,有一位二胎妈妈正在说她的女儿,她家的二宝刚满两个月,姐姐正在上幼儿园。她在聊起有一次女儿和她说的话,女儿有一次和她说:把妹妹丢了吧,不要她了。妈妈说如果丢了妹妹,她会饿怎么办?姐姐就说,那就继续让她饿着呗。接着妈妈又说,平时姐姐还是很喜欢妹妹的,只是偶尔会这样说话。
听了她妈妈的话,我心里也想了很多。我相信童言无忌,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有她的原因。我也知道,姐姐肯定是非常非常的爱妹妹,但是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来分担爸爸妈妈对她的爱,她有的时候心里肯定有不舒服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孩子,又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样的情绪,父母又因为要照顾刚出生的二宝,会忽略了她这种情绪,所以她才会说这样的话,所以我特别理解她。
因为在我家二宝刚出生的时候,女儿也会有这样的情绪。有几天特别的忙,总是在医院和家来回跑,每个人都没有顾及到她的情绪,当她不断的提出想出去玩儿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没有时间,现在没空带她出去玩。知道我快生二宝的前一天,她彻底的崩溃了,哭着说你们都不陪我玩,你们都不陪我。当时我听了特别的难受,觉得亏欠女儿很多。后来爸爸特别带了她去买了玩具,又陪她去了游乐场玩。
后来虽然她的情绪好转了很多,见到弟弟也非常的高兴。但是明显感觉她有点变小了。也喜欢发脾气,当没人陪她的时候,她也变的爱闹了,而当时我又没有办法带她出去玩。小宝又比较怕吵,当有一点动静小宝哭的时候,爸爸和奶奶他们都在说女儿,让女儿小声一点,不要吵着宝宝。
为此女儿在那一个月里面,为了弟弟,挨了很多的批评。每次我听到他们在说女儿,我就觉得心里很痛。后来我就在他们说女儿的时候,我就不让他们说,而且尽量不要打着弟弟的名义说,这样只会让姐姐更怨弟弟,什么“你已经大了,要懂事了。”“声音小点,别吵到弟弟。”“电视声音小点,别吵到弟弟。”“你又把弟弟吵醒了。”“你自己去玩儿去,别吵了宝宝。”等等这样的话。每一次我能感觉到女儿都会很不高兴 ,最后不得不听从我们的意见,自己在那乖乖的玩,只让我感到很心酸。
后来我也跟孩子的爸爸多次沟通这件事情,遇事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家里多了一个新成员,不但我们要适应,作为姐姐她更需要适应。她要适应,多一个人来分享爸爸妈妈的爱,她要担心是不是有了弟弟,我们就不再喜欢她了。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她理解不了那么那么多,她只是知道现在做什么事情总是被挨批评。爸爸妈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陪她玩,也没有更多的耐心去陪她,她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要多,如果没有弟弟,她肯定不会挨这么多的批评,她也可以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
女儿是很敏感的一个孩子,所以我更注意这一点,我会抽出时间来告诉女儿,我爱她,只是现在有一段时间爸爸妈妈会比较忙一点,也试着让她理解。每天晚上我们等宝宝睡觉之后,我会搂着她,告诉她,我爱她,并且告诉她,再等多少天妈妈身体好了,就可以出去带她玩了。也会跟女儿说对不起,让女儿受委屈了。
同时也会告诉他,有了一个弟弟,将来是可等他长大了,就会保护她。而且弟弟是她最最忠实的粉丝。告诉女儿很多小时候的事情,说女儿现在最有福气,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小时候长得和弟弟一个样子,在小的时候,妈妈也是像照顾弟弟一样来照顾你。现在你可以和妈妈一起来照顾弟弟,等弟弟长大一点就可以陪你玩儿了。
女儿很懂事,随着我身体的好转,我也抽出时间单独和她约会出去玩,慢慢的,她也开始对弟弟越来越好,也成了我的好帮手,总是会帮我拿尿不湿或纸巾这样的小东西。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特别的感谢她,也会告诉弟弟,长大以后要对姐姐很好。而这个时候,姐姐也比较高兴。
现在宝宝也快一岁了,女儿也渐渐的找到了和弟弟相处模式,偶尔她也会发发小脾气,说我们对弟弟非常好。我也会这样告诉她,在你小的时候,我们对你比弟弟更好,只是现在你长大了,弟弟现在更需要我们大家的保护,等弟弟长得和你一样大,和你一样懂事,就不需要我们保护他了。
而我们也给女儿更多的爱,通常我在照顾宝宝的时候,她爸爸就陪着女儿玩,陪她做游戏,在给弟弟买东西的时候,尽可能的也给女儿备一份,慢慢的让他从心理上去接受弟弟的存在。
而且宝宝在每回看见姐姐时就笑,也喜欢和她玩。时间长了,姐姐就更喜欢他了。
家有两个宝贝,确实有的时候,很难照顾到两个孩子的情绪,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多关注大宝的情绪,要多站在她的立场上去想一想,多理解她的感受。而不能一味的要求她懂事,就让她要让的弟弟和妹妹。那对于她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而是让她更多的参与进来,让她来和我们一起来照顾宝宝,我们共同来分享照顾宝宝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相信在父母共同的努力下,大宝有父母的给予足够的爱、包容和理解,是能平稳的度过这个敏感时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