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这是父母给我们的最无私的待遇,无论我们烦什么错他们都会原谅我们,而且义无反顾的爱着我们。现在到了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我认为尽可能的让他们在有生之年高兴快乐,因为时间不一定是多久,也许下一秒钟我们就会失去他们,那时候再想想我们现在计较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聊。
接触过很多的朋友,他们在劝说父母学佛的时候都非常积极,发心非常好。因为他知道有一个非常好的宝贝,然后他想去孝敬他的父母,他就拼命跟父母说这个问题,但多数不得法。即使释迦牟尼佛,他在孝敬父母的时候,也请了一位菩萨帮忙,请了哪一位菩萨,就是地藏王菩萨,来演示这部《地藏经》。地藏王菩萨演绎了地狱是个什么事情和如何孝敬父母的,这是善巧方便。
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如何能做到有智慧的善巧方便,是很难的。你比如说,如果你父母的心落鬼道上了,贪心特重的话,落到饿鬼道,贪心就重。然后当中,你如果给他钱,给他两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五万”;如果送五十万块钱,他会考虑到“你是不是还有一百万”。你这样的话,并不是在“广设方便,劝诱父母”。在这个地方,拿出时间来探讨一下: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当中,应该如何的劝诱父母,能让他们得到真利益?
第一条:你应该有智慧
何谓有智,需在无我相,无我见,无我的境界上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就不可能到达“无我”的境界当中。
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父母学佛,在佛陀所教育的范围内,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那你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无我”境界的。也就是你(智慧)必须到达“无我”的境界。,否则就是麻烦,就会因你着他们是你的父母相,而度不了他们;或是就是躲避(不管他们,不见他们),你仍然度不了他们。这一点,我也试过很多次。而且多数的情况下,很多的修行人跟他们的父母是逆缘,很少有几个善缘的。(烦恼即菩提)而在这个逆缘的时候,你如何帮你的父母去修行,学佛,去得到真正的利益。首先你是“无我”的境界。如不这样,你就会因与你的父母们同时着情执心,(情重理智就会下降)不可能处理好父母的关系,就会根本帮不了他们,你更闹心。这是第一条,首先要有无我般若智慧。
第二条:你要符合“人事”
符合我们现在当代社会的人伦道德,符合孝顺子孙的人伦要求去做任何事。你首先,该孝敬父母的时候孝敬父母,该称念父母的时候称念父母,该请父母吃饭的时候请父母吃饭。该给父母洗脚时就给父母洗脚,只要是人,就应找不到你在孝敬父母方面的缺点,最好找不到你在做人上的任何缺点,但这一切的东西,处在第一条的那个“无我”的境界当中,就好像你在演戏一样。你知道你叫林心如,你演的叫紫薇格格,演完了以后,你还叫林心如,不要与紫薇格格混淆了。就好像我们穿一身戏服。在这个地方,我叫回家人。那我就是回家人,跟大家一起演一场戏似的。我并没有感觉“啊,今天来了50个人听,明天来了5个人听”。如果那样的话,怎么样,我就掉进去了。我只在演戏,众生因他们因缘而生的。所以,这一点,做好人事,做好演戏这方面,无非我们演的技巧如何了,这第二条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条:情重,那恨就越大
有些时候,你非常的爱你父母,你跟他们说“父母,学佛吧,你看佛法多好啊”。如果你跟父母是逆缘的话,他就会因你挂念的这种情执,反而就不去学。
我见过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他的父亲得了一个病。他因为修行,知道父亲的寿命非常麻烦。但是他想了一些办法,为父亲续命,做了很多的事情。当中,他又回去劝他的母亲“母亲,如果是父亲身体好了,你学佛吧”。他母亲就说“好,可以的,但不要花很多钱,一定让你父亲身体好了”。日后,因机缘成熟了,他父亲的病好了,而且没有花很多的钱。后来他就过去问他母亲了;“母亲,你这回学佛了吧,要讲信用”。他母亲回头就告诉他“我本身是佛,学什么佛”。这个事情我是亲眼见到过的,这位朋友,当时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儿去。但是最后发现,他为什么这样生气,就是因为他太爱他的父母了,太挂念他的父母了。而他不知道,就他这种挂念使他失去理智。所以,当他们不符合他的这种感受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的难受,不重情并非没有情,而是因知道动情对父母只有害,不利于父母学到真正的东西,而相对的不着情,是这样的。
第四条:严持戒律
我们在劝父母学佛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一个修行佛法的人,在一个范围内,我如何做到一个很好的人。如果你干了很多在社会当中不值一提的坏事。然后你父母就对你这样学佛的,造成谤佛,你这样是不可能让你父母学到
你知道吗,人劝人真的没有用。你在前面走,做的非常好。然后他们觉得“你看我的孩子就是学佛以后,吃素身上特清静,脸上也好看”,然后你父母就觉得吃素挺好的,他们也跟着吃素。根本不用天天跟你父母说,“你们如果吃素得到一种很好的利益。”(尤其不能对认为你迷信的父母讲,吃素后身后会有五位菩萨跟着你)再比如说,你通过学佛变得非常的孝敬父母,严持做人的戒律,你父母自然而然就感觉到“这佛法挺不错的,看我儿子或女儿通过学佛变得这样孝顺我了”。而不需要跟他们说“我这佛法非常有利益,不恭敬三宝,听信邪法会下无间地狱的。”如那样讲你母亲“嘭”的一下,“你才下无间地狱呢”。哈哈,人总是喜欢听好听的声音,只有改变自己的人,才能引导别的改变,尤其对父母改变的影响。
戒律是自我改变的标尺,不要去改变你的父母,要通过持戒后的改变而去影响你的父母。
第五条:在表象当中,顺应父母的心思;在心性当中,一定不要拿他们当父母
要把父母当成在修行当中一个关卡。是你成佛的陪练者,也可以说你成佛的心是因他们而发得,在跟父母谈论的时候,关键不能被“父(母)女”“父(母)子”的这种情执骗了,非常关键。有很多的人,因为他宿世间有出家的因缘,(他这个“家”怎样出,就会让其感觉到没有世间亲情,自然而然就要出家了,)而这种宿世间他发过愿要出家因缘到了,他就感觉到特痛苦。他感觉到“为什么别人的父母对孩子那么好,我父母拿孩子不好,为什么看我哪都不好?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这点怎么样产生的,首先你被父母情执骗了。再此愿力所至,让你断了世间情执心好出家的,哈哈,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因自己愿力生成,怪不得任何人。
只要你是修行人,说实话,那摆在你面前的:首先是如何能顺应父母的心,然后在心性当中,跟父母保持相对独立,不能被父母情感所骗。记得在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庭,进社会,那个时候不修行,没智慧与定力,就出去找了很多的朋友,拜了很多的兄弟,(就是铁哥们),当时是因一直在父母的保护圈里。当离开这个保护圈的时候,内心当中因为特别依存这种保护圈,就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害怕与依赖。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被父母的情骗了。做为一个修行者,担当是基本条件,是根。这当中如有出家的因缘时,更不要叫亲情骗了,不然特痛苦。而且有可能生成怨恨,很重的怨。这种怨恨在法界当中是很难解开的,必须要了然而知。
你真正爱他们,就不要爱他们。
第六条:一定要顺导,不能逆导
在让父母们接受佛法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父母的心,不要顺着你着相所学的佛法。因这要求你自身的功德福报非常好,然后你父母看到你通过学佛获得很大的利益,而自然而然影响他们去学佛。一定不去用一种道理来指导他们。尤其象教育孩子一样心情的教育他们,最可怕是自己认为学到一定程度了(自认为)差别心,分别心又很重的朋友,就会因父母们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标尺,为发泄内心由爱生恨的心理压力,而和父母将关系闹僵了。如你这样说“佛陀说常轻三宝,信邪,一定会下无间地狱的”。不但教育不了你的父母,还形成很重的邪见,在这里是不能使用异相方便,使用怪异嗔责,让父母们生畏惧,来修行佛法的。这也不符合人伦道德的,而且会形成没有办法逾越的隔阂。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顺着父母的心情来。
我记得我修净土的时候,持清静戒,过午不食。父母感觉到我特苦,(我没修的时候170多斤,修了后110多斤,瘦的非常难看。)然后我的父母特心疼。一次我们一起出去,要了菜,我的一个长辈叨着一块肉放在我的嘴里,非要让我吃掉,如果当时没有智慧,不能顺父母的心来,就很难处理的,(其实持戒都是心戒,是戒对这种东西的贪婪的心,而并不是表象的戒。)我就问自己“怎么样做啊”,我就选另一个方向,把这个肉吃下,吃下去以后,过了没有五分钟,我说我想吐。其实根本没想吐,然后用手指拨嗓子,吐的什么东西都吐出来了。我父母从那时开始,再不逼我吃饭了。所以呢,在这个地方,你一定顺着父母的心,而不能一味的讲道理,
恒顺一切众生,即供养诸佛,更何况自己的父母了。
第七条:在和父母交往时,要有一条准则“让父母放下妄想执着”
你无论干什么都是为了让父母放下妄想执着,就是放下贪嗔痴。在这里,你应该站在有智慧的这方面来做这个事情。只要能放下或不增加他们的妄想执着,他们或你干什么都可以。
做这事慧眼是关键,首先你要分清父母是什么类型的人,对于贪心重的父母,在他们面前要演习布施与布施的利益;对于嗔心重的父母,在他们面前演习忍辱及嗔心的害处;对于无明重的父母,演习看破,放下的妙用;对于心神散乱无定的父母,演习禅定,观心好处;对于毁犯无律的父母,演习行有度,知进止的方便;对于懈怠庸懒的父母,演习积极精进的心态。在这里并不是让你去说教,也并不是让你一次将父母们习气改过来,而是你自己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父母们的心。无论你怎么做,怎样教他们,你的目的就是让他放下妄想执着。一切仅是你让父母放下妄想执着的工具,是药,哈哈,不能当粮食吃的。
第八条:顺应父母的心意干事
如何劝父母学佛
他们之所以成为你的父母,那因他们对你的情执心(或怨恨心)是非常大的。他们自己也没有办法消耗掉这种大的情执心,他就会化成一种在我们看来不理智,但在他们看来是非常理智的行为。这是代沟,也是因缘。如果你爱你的父母,就要学会相对的忍耐,学会顺应父母的心意干事。给他们一个能爱你的空间,一个能在你这里体现父母爱的地方,同时要合理的善导他们的爱就可以了。
他们怎么样去疼你,去爱你,如他们见你要哭。这时,你对你父母哭,你父母就会劝你“你别哭了”,你说“你们也别哭了”,你父母就不会哭了。如你不这样,而是说“别哭了,我们是怎么怎么样的因缘,你们这样情重,下一世就当畜生了”,这就麻烦了。我见过一个出家的人,他要出家,父母就哭。他就跟父母说了“你们是我这一世的父母,我上一世的父母是市场里面买菜的老太太”。当时把他父母给气的,哐叽一耳光,他父母说他非常不孝敬,非常自私,学佛学痴了。他说的对不对,相对说也对,他有宿命通了,菜市场那老太太前世的确是他的父母,但又不对,着相了。
父母们认为这孩子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因为他们从小看孩子们长大,他们无法接受这种逆自己心意做法与口气,在父母认为你这是叛变,无论你说的对错。有时引导父母学佛的捷径,真的不是佛理,尤其不是大道理,而是感动,让父母从内心对学佛而获得到的大利益的感动,一种因感到你对他们无边爱与孝心后,内心深处深深的感动,一定学会用心感心。
第九条:无论如何给你父母留出后路
如果你父母学佛的因缘的确不到,你要跟你父母说,或是不跟他们说,暗下一愿“在我父母过世后,我将做什么什么样的功德,将父母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
在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不可思议方便。所以处理父母这种事情来说,要做的就是:当父母实在不理解时,你就可以暗暗发一愿“当父母去世了,我做什么什么样的功德,把他们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你到时候就会因愿力,将你的父母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即使你的父母学佛,发这个也是不错的。
在一切后路中,唯一“父母所做一切都是为了让我放下妄想执着,看破情执,直至让我成佛的,因此我因父母对我的恩德,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直至入究竟(无余)涅盘。我此功德,将父母超度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力究竟。你在发这个愿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知悉见,都会护持你的父母,用这功德救助父母是究竟的。当然别的也不错。我们今天,就“广设方便,劝诱父母”这个地方,就谈这些。
第一个故事 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
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
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第二个故事 纯真的心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令当地农作物损失惨重,于是牧师把大家集合起来,准备在教堂里开一个祈求降雨的祷告会。
众中有一个小女孩,因个子太小,几乎没有人看得到她,但她也来参加祈雨祷告会。
就在这时侯,牧师注意到小女孩所带来的东西,激动地在台上指着她说:“那位小妹妹很让我感动!”于是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牧师接著说:“我们今天来祷告祈求上帝降雨,可是整个会堂中,只有她一个人今天带著雨伞!”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了一下,紧接而来的,是一阵掌声与泪水交织的美景。
有时我们不得不说:小孩子其实一点都不“小”,他 (她)们其实很“大”!他(她)们的爱心很大!他
(她)们的爱心很大!他 (她)们的信心很大!
第三个故事 我们只不方便三小时
那天跟老公幸运地订到了票回婆家,上车后却发现有位女士坐在我们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边的位子,却没有请这位女士让位。我仔细一看,发现她右脚有一点不方便,才了解老公为何不请她让出位子。
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从头到尾都没 向这位女士表示这个位子是他的,下了车之后,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大可中途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
老公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听到老公这么说,我相当感动,有这么一位善良又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让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温柔许多。
可能我孤陋寡闻,也许这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但读过之后内心感觉很温暖。在眼前躁动的社会中,这样的人这样的情似乎越来越少了,有的是越来越多的纷争和困扰,让我们的真爱迷失,看不到善良和纯真。
也许我奢望太多了,如果每天在我身边都发生这样的一件小事,世界该有多好,我的心情该有多好啊
1:一朵玫瑰花
有位绅士在花店门口停了车,他打算向花店订一束花,请他们送去给远在故乡的母亲。
绅士正要走进店门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绅士走到小女孩面前问她说:
「孩子,为什么坐在这里哭?」
「我想买一朵玫瑰花送给妈妈,可是我的钱不够。」孩子说。绅士听了感到心疼。
「这样啊……」于是绅士牵著小女孩的手走进花店,先订了要送给母亲的花束,然后给小女孩买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时绅士向小女孩提议,要开车送她回家。[中国玫琳凯联盟]
「真的要送我回家吗?」
「当然啊!」
「那你送我去妈妈那里好了。可是叔叔,我妈妈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远。」
「早知道就不载你了。」绅士开玩笑地说。
绅士照小女孩说的一直开了过去,没想到走出市区大马路之后,随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来到了墓园。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坟旁边,她为了给一个月前刚过世的母 亲,献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远路。 绅士将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给母亲的花束,而改买了一大束鲜花,直奔离这里有五小时车程的母亲家中,他要亲自将花献给妈妈。
-------为逝者举行盛大丧礼,不如在他在世时,善尽孝心。
2: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 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 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感谢家的温暖,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3:便当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便当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 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 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当却经常装著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著天渊之别。
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便当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便当。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著。
「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著。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
随朋友来到了位于汉城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
「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著房门外的梁柱。 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同学的便当菜虽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小心翼翼帮他装的便当,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
---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影响人一生的格局,多观察、多探讨,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
4:种花的邮差
有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二十岁起便开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二十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 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没有一枝半叶,触目所及,唯有飞扬的尘土罢了。
「这样荒凉的路还要走多久呢?」
他一想到必须在这无花无树充满尘土的路上,踩著脚踏车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
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 「对了,就是这个!」 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籽,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著这些种籽撒在往来的路上。 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散播著野花种籽。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二十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种籽和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在不是充满尘土而是充满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
-----人生如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何妨留下善行,提供后人乘凉?
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 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 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 一念善心助长一棵幼苗,棵棵幼苗可以成林,人人有爱、社会有情。
6: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著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著:「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 「啊 !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孩子即使再年幼,也有他们的尊严,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要勇敢向他们说:「对不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