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传销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防止因辨别能力差而被拉拢加入传销组织。为了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传销的危害,由邯郸市打击传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玫琳凯中国协办,市政府、工商局、公安局、邯郸大学等多家打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喜迎十八大 传销危害宣传进校园活动”在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上,邯郸市政府副市长、省、市工商局领导在发言中指出本次活动对于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特别是进一步加强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工作,保护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对玫琳凯中国在过往一直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给予高度评价。 省级营运经理聂淑涛代表玫琳凯中国讲话,她表示玫琳凯中国将一如既往地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规范经营,长期发展,最终实现“成为一家备受赞赏的企业”的愿景。在场的玫琳凯中国志愿者在启动仪式上还进行了诚信经营宣誓。 在市政府、市工商局、市公安局以及学院等领导的共同带领下,玫琳凯 中国的志愿者与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都纷纷在“拒绝传销、从我做起”的签名条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表达愿意为打击传销贡献力量的决心。在场的玫琳凯中国志愿者还和政府领导、执法人员共同发放两个条例的《宣传手册》,市工商局专门设立了咨询台,接受现场学生关于两个条例的咨询和投诉。参加活动的玫琳凯中国志愿者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是玫琳凯中国“美丽到家”的完美体现,增加了她们对未来更好地发展玫琳凯事业的信心,并表示会更加主动、持续地做好规范经营,积极展示公司品牌形象。
实在不好做呀!要推销产品,我做了两年现在不做了。
2013年11月,玫琳凯凭借《玫琳凯中国201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被授予“2013最具公众影响力十大公共关系事件”。
2013年04月,玫琳凯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企业。
所获荣誉:
2015年12月,搜狐world营销大会在北京召开。玫琳凯中国凭借“love自然kiss时尚音乐会” 摘获最佳跨媒体整合奖的桂冠,该项目还曾荣获2015中国广告长城奖广告主奖之营销传播金奖。
2014年11月,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企业公关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公共关系网主办的2014最具公众影响力公共关系事件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玫琳凯“爱·出色”项目荣膺“2014金旗奖﹒最具公众影响力企业社会责任大奖”。
-玫琳凯
麦予甫丰富女性人生是我的使命创业励志故事
2007年迁入恒隆广场新址后,玫琳凯中国也迎来了又一次全新的发展。作为玫琳凯中国的掌舵人,麦予甫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在过去11年中,正是他把玫琳凯中国带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站在过去的成就与荣誉之上,麦予甫会否日渐生出高处不胜寒之感?未来,他又将带领玫琳凯中国往何处发展?麦予甫的回答是:“丰富女性人生,将是我毕生的使命。”
玫琳凯大中国区总裁麦予甫
回想起11年前刚接受玫琳凯邀请时的情景,麦予甫不胜感慨。那时,整个公司只有几十名员工,所有的员工都很年轻,大家一起挤在一栋小写字楼内的'数间办公室内办公。当时麦予甫是上海一家著名合资企业的营运总监,但他还是选择了这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公司。
说到玫琳凯的创业史,麦予甫娓娓道来。1960年代,一位名叫玫琳凯·艾施的美国女性在公司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名男性下属被提拔为她的上级,并且薪水是她的两倍。玫琳凯当时的工作非常出色,然而因为她是一名女性,公司便不愿给她更多发展机会。经历了这一切后,她辞职了。1963年9月,玫琳凯拿出自己仅有的5000美元积蓄,创办了一家旨在帮助所有女性获得成功的公司,她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家公司命名,并把“丰富女性人生”作为公司的使命,这便是玫琳凯公司的起源。
45年后的今天,从达拉斯一间仅有50平方米的店铺中起步的玫琳凯,已发展成为一家业务遍布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全世界有180余万名女性的生活因为玫琳凯而变得更丰富精彩。
“先进的技术、管理的经验都可以复制,唯有企业文化是无法复制的。”在麦看来,玫琳凯公司的成功与其企业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玫琳凯信奉“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黄金(161,2。99,1。89%,吧)法则,倡导“无条件帮助别人”的乐施精神,遵循“信念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的生活优先次序,并希望所做的一切能够“让别人感觉自己很重要”,这些看似与商业无关的话语,却正是玫琳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持续发展的“独家秘诀”。
正是因为深信并认同玫琳凯的文化,1997年麦予甫放弃了稳定的事业,来到了玫琳凯中国,并自1998年起掌舵至今。
麦予甫最喜欢的是玫琳凯女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玫琳凯公司所获得的成功远远不是金钱、一幢幢高楼和企业资产所能概括的。玫琳凯公司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改变女性的生活,让她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
回到中国
麦予甫对自己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向记者表示歉意。他解释,自己来到中国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因为他出生在广东省的一个华侨世家,所以自小只会讲广东话。
像沿海地区的很多家庭一样,麦家的祖辈很早便到美国谋生。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的麦予甫,4岁时便被祖父母带离广东到香港和澳门分别生活了数年,并于1976年全家移民到美国。尽管好几代都是移民,但麦家还是保留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家里人说的是广东话,一日三餐吃的是中国菜,过年过节也都沿袭中国人的风俗。麦予甫年幼时还曾练习过毛笔字,至今还常写上几笔。这些都让麦予甫毫不怀疑地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管生活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