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父母他们都会选择要二胎,而我们国家也是推崇这样的方法,但是一旦有了两个孩子的话,那么家长肯定是没有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有时候就会因为二胎太小,所以就冷落了大宝宝,我觉得这样是非常不对的,每一个孩子他们都是非常得希望得到父母的爱。
如果是因为老二忽略了老大的话,那么会让老大觉得自己的爱被夺走了,都是因为老二的原因,他们在心里面就会产生痛恨老二。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正确的对待两个孩子,也可以让老大养成一些。好习惯就比如说我们要告诉他自己是哥哥或者是姐姐。
其实是可以去帮助一下弟弟的耳机及在长大了之后也是会跟哥哥互相帮助,其实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要注意不是一味的让老大去照顾老二。既然选择了生二胎,就应该在心里面去想好能不能够一碗水端平,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话,那么是没有必要去生二胎的。
如果生了二胎,只会让老大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让老大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从而让他们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性格。而如果总是偏心的话,那么也确实是会让老大讨厌老二,或者是会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打老二。不管怎么说,既然有想法想要去生老二,那么就应该一碗水端平,也应该好好的去对待老大,千万不要因为老二的出现就忽略了老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老大在心里面就会记恨父母的,所以我们在把孩子生下来之前就应该去想好这些问题,应该想好怎么样去对待孩子。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越来越难了,不管怎么说,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还是要找寻正确的方法去教育他们的。
我朋友生的是自闭儿子,每每看到这个孩子,我都为她心碎。朋友年轻时长得十分漂亮,个子窈窕高挑修长,她老公也是帅气一米八身高,开着公司,和老公结婚以后生活十分甜蜜,朋友的父母也连带受女婿照顾,住在女婿家里时常四处 旅游 。万没有想到,他们生的独生儿子一两岁就确诊自闭。朋友为这个孩子付出许多心血,很小就花费大量精力时间金钱去治病纠正干预。到儿子五岁时她老公和她离了婚再婚了,她老公总认为是她生出了有病的孩子很嫌弃。她舍不得丢开这个孩子,带着儿子和父母回到自己家里。可想而知她此后的艰辛。她白天要到处找工作上班挣钱,晚上要带自闭症儿子。厚着脸皮求人把儿子送进了小学,经常受老师白眼。儿子在学校经常闯祸也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她也只能无奈。她已经四十多了,又没有很好的稳定工作,带着这个傻孩子不太可能找到对象了。生活真的是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几年前我刚认识她时她穿着淡蓝毛领长大衣,她儿子睁大眼睛静静看着我,两母子十分漂亮气质蕴然,但就这几年她已十分苍老憔悴,太可惜这个孩子还长得异常帅气,很像那个明星鹿晗,但比他更有英气。这个孩子总是嘻嘻傻笑。有时我看见朋友偷偷的哭,问她怎么了,她说工作出了点错老板批评了。我也只能安慰她几下。有时她喃喃的说,这个孩子如果没有病,她的生活不会这样。不过她依然充满信心的说,儿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像正常人一样的。我也祝福她。
同为一名脑瘫孩子的妈妈,刚看到大家的评论,其实带孩子苦和累我们这样的宝妈都能接受,最怕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假意的嘘寒问暖,我家大宝也是因为出生时缺氧导致的脑瘫,说实话我一直很自卑,不愿意过多跟周围的人提及我们大宝的事,因为她们没处在这个环境,就算当时会对我表示同情,可是过后也许会当为一种故事讲给别人听!
我家大宝今年8岁了,出生时缺氧,在43天的时候发烧去儿童医院检查后住院,自此开始了长发一年的住院治疗,只要能想到的,什么输液,高压氧,康复,药浴,针灸……,能做的全做了,因为医院花费太贵,带孩子出来在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谁知因为治疗不当引发癫痫,只能终止康复,服用治疗癫痫的药物,这期间由婆婆在老家照顾,吃饱穿暖从没亏待过大宝,但是老天爷却在今年带走了我婆婆,真的是好人不长命,哎!至此我把大宝带到了我身边,以前我家大宝的状态就是床上躺着,趴着,软趴趴的,在轮椅上坐着用安全带系着。
在今年63号那天参加了一个气功针灸的义诊,(一开始去就是因为不掏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家大宝的人生也因此得到改变,短短这三个月,现在他已经可以自己独坐,而且特别稳,腿也有劲了,能靠墙站了,反应也比以前快,以前喊半天名字他也不搭理,现在如果低着头,我说让抬起头来,说两次就抬起来了,所以不是针灸没用,有的时候是没找对人,我们现在是每个星期去两次,一个月花销在一千左右(还有药的费用,这对于普通家庭还算能承受的住的!除了扎针我在家也给孩子按摩和训练,这样省下了很大一笔开支,在康复机构康复真的是像我们这种家庭承受不起的!
朋友的弟弟从小智障,她父亲早年就去世了,母亲前年癌症,临去世前给小儿子做了红烧肉放了鼠药,准备和傻儿子一起吃了死掉。他两哥哥和她发现拦了下来,保证母亲就是不在,三人也要共同扶养着弟弟。母亲安心走了,房子留给他两哥哥,一个负责弟弟的吃喝,一个负责照顾弟弟日常用度,姐姐因为城市离得远,就每个月打两千块,一个哥家一千元,照顾弟弟的费用,结果不到一年,她哥打电话说他弟死了。她连夜坐飞机赶回家,看到的弟弟瘦成皮包骨,穿着一件破羽绒服和一件秋裤,冻死在他家老屋的柴房里,尸体都无法穿寿衣,村里的人说自从她妈死了,她弟弟还不如要饭的,连老屋都不叫住。她病倒了,哥哥那一幕幕信誓旦旦的保证,觉得就像一把把杀人的刀。她把弟弟葬了,连两个哥家的门都没进就回来了,她骂自己和哥哥一样猪狗不如,痛恨自己没有带弟弟离开。我们都劝她,自己住房也小,就是傻弟弟跟你来,你的家庭难道会接纳吗?
所以母爱伟大,可以养大照顾一个傻孩子,但除了母亲任何人都不可能奉献得了,即便是有血缘的亲兄妹。所以生了傻孩子还想生二胎照顾一胎的母亲们清醒一些吧。自己的担子没人能撑得起来。
姐姐的女儿是自闭症,每次视频聊天看到她都莫名的心痛,因为现在她已经八岁了,还不会讲话,也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收留她。
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她为什么不说话呢?有一年春节我回重庆,正好她也在我妈妈家。我叫她,就好像在叫别人一样,她完全没有反应。我开始怀疑她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于是就拿了一个袋子在她身后,弄出动静,因为小孩子对口袋的声音很敏感,都会觉得是好吃的,可是她没有任何反应,我跟爸爸说,她可能是聋哑人,因为平时也不说话的。
而且,她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没有辨别能力,那时候小宝很小,还在喝奶粉,我们一不注意,她就把奶粉罐子打开,扣干的奶粉吃。有时候,洗衣粉也吃,圆珠笔芯她也吃,从后面一吸,就喝进肚子里了。
后来,我在小区里遇到了和她一样的孩子,那时候,小区对面就是残疾人康复中心,那个孩子的奶奶就建议我去学校问问,我去问了才知道,原来她不是听不见,而是自闭症。
然后让我姐带她去了当地的康复中心,也去了医院进行检查,最终确诊自闭症。
我们一家人都开始发愁,因为她不会说话,虽然已经七岁,但却没有一个正常的幼儿园愿意收她,她还会咬人,又不会自己上厕所,然后什么都吃,药也会乱吃,还会抢小朋友东西,所以,学校都不要她。
后来也去了户籍所在地的康复中心,学习了几个月,但老爸说没有什么用,就没有上了,天天在家我妈带着。
前几天,又去了一家特殊学校,但是她吃肥皂,被老师发现了,还乱跑,人家又不要她了。
真的好为她的将来发愁,等我们都不在了,她该怎么办?
妈妈身体不好不能熬夜,可是她却总是晚睡,半夜起来玩,冬天的时候,半夜穿个秋衣秋裤赤脚下地玩,好怕她感冒。前不久,她半夜起来把水龙头拧开了,自己洗澡,家里人都睡着了,第二天半夜又把刚买的面粉全部弄一身,又好笑又好气!
姐姐家三个孩子,她是老二,生第三个,也是我建议的,因为想着可以多一个人照顾她,但我老公却说,我这样的想法太自私了,没有考虑过老三,对她来说太不公平了,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姐姐,而不是爱她才生她的,可是没有办法呀,如果没有这个妹妹,她以后真的无路可走,毕竟她也要长大的,以后到了 社会 上,坏人那么多,谁来保护她,照顾她呢?多一个亲人就多一份希望呀!总比陌生人要好很多。
最主要的是,她到现在上厕所不能自理,得我妈妈把尿,可是很快就大了,比如生理期怎么办?她又不懂,她到处跑,妈妈年纪大了,也弄不动她了。姐姐,姐夫要挣钱养活三个孩子,如果留下一个人,她们的经济来源怎么办?担心的太多了。
有时候,看到老三,就想起老二,感觉世界对她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想到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心里特别的难受,焦虑,心疼…
对于你的经历,我深表同情。
就说我家宝宝吧,一岁10个月了,还是不会喊我一声妈。一岁3个月时做的语言测试,语言发育只有8个月的孩子说话能力。医生说,男孩语言发育普遍比女孩晚,看看一岁半的时候,再来做测试。等了三个月,也教了三个月,还是老样。没办法,只能去做语言训练治疗了。三个多月过去了,现在会说哥哥,姐姐,爸爸,车车了。
因为怀孕期间妊娠糖尿病,很多东西都不能吃,导致孩子体质也不好。经常容易生病,经常跑医院,再加上孩子不说话,感觉整个人都快残了。但是我不能倒下。必须挺住,有时候累得眼泪止不住的流,满心疲惫不堪。
人各有命,命不相同!这是一直来勉励我自己的话。一辈子太长,酸甜苦辣每个人都会经历。我29岁,有一个八岁的先天性脑瘫的孩子。20岁早早结婚,自由恋爱生活幸福。21岁生下孩子,从此就开始了我的漫长而又艰难的生活。孩子一岁被确诊为脑瘫,几年间去过很多知名医院,都是为能为力。其中的艰熬与心酸只有我和我家人能体会。眼泪流干,无数次的夜夜失眠,期间我们的感情也亮起了红灯。到八岁孩子还是不能说话走路。还好,我已能欣然接受,一步一步挺了过来。赌了一辈子的运气又生下来一个 健康 的宝宝。现在我只想大儿能够每天吃好,住好,玩好。小儿能够 健康 快乐的长大。我很感恩,也很知足,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祝福你!
我大姐的儿子也是智障,生下来的时候没有发现,是1岁多点,说话才发现,虽然难过,但没有放弃,大姐是高中老师,每天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教,孩子除了说话,几乎看不出来是智障孩子,学习来的慢一点,慢就慢慢学,考试做不完,给他延长一点时间,一直不放弃,还上了大学。现在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小夫妻俩经营着一家玉石店。孩子能这么幸福出色我姐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我不知道怎么说,说了就想哭,本来一个儿子一个闺女特别知足幸福,可是闺女出生二个月时,就抽搐,跑了很多医院,确诊为婴儿痉挛证,医学上也叫不死的癌症,我当时崩溃了,她一天能发作几百次,孩子发作完就一直睡觉,整整一年我没见她给我笑过一下,期间我不知道我跑了多少家医院,孩子两岁后病情控制了,孩子也慢慢发育了,说实话整整一年孩子都给婴儿是一样的,现在我闺女快六岁了智力我感觉有一岁差不多,可是只要活着我就知足了,孩子生病后不敢聚堆,怕听到邻居说什么,其实他们说什么我都能接受,但是我唯一就是希望以后她无论发育成什么样,人们都能善待她。
当初我家孩子满月检查!因为一整个月都没怎么涨!一个上了年纪的所谓的专家!就说我看你家孩子哪哪都小!查血ct一起查!做了ct!她说看结果是中度脑缺氧!得住院打营养针!我老公急眼了!我都懵了!住院单子都开了!幸亏当时月嫂跟着!她说多找几个医生看看!她觉得孩子追听追物的都挺正常的!眼神也不是呆呆的!然后我老公去退住院单!她就说不住院后果自负!不治疗可能孩子以后智商不高!走路走不好啥的!现在想想当时她都没问问孩子吃奶如何!大便咋样!也没像别的医生摸摸抱抱看看肌张力高不高!从那以后市里的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都去了!结果人家说现在不根据ct结果来判定是否脑瘫!然后做了一个测试!测出来我家宝宝是单调性运动!说回老家县城吸吸氧就行,人民医院医生说打个针就行不用住院!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去打了针!后来宝宝翻身啥都会!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打针要隔一天一打!因为有事情耽搁了几天!我问护士还能打不!她说让问医生!我老公去问医生!护士兑药!我在旁边等着!护士说这药都成常规打了!一天打好多!我一听一想!会不会是医院创收!我也百度了好多!发现打的这种药!并不一定就是它医好的!一想那么长的针全部打进去!在把腿打坏了!脑子不好腿又坏了!不治了!我说不打了!护士说不打早说呀!不兑药还能省几百块钱!现在想想!从当初知道脑缺氧!那种心情!天天担心孩子不正常!咋办!长大咋办!总是跑医院!幸好现在一起都正常了!两岁了!天天跟我说!妈妈你好美呀!这两天我脚不能动!走路一瘸一拐!她就跟着我学!天天嘴不停!脚不停!我又担心她是不是多动症[捂脸]
我家爸爸超级重男轻女,我是老大没办法才留下,下边生了几个妹妹都给人家了,最后四十多才生了我弟弟,弱智,6岁的时候又出了一次车祸,成了残疾,我从15岁开始就担负养家糊口的责任,现在父母也老了,每年生活费,看病的钱都是我出,弟弟三十多了,啥也不知道,一天就知道吃,看看就快愁死了,以后两个老人养老送终都是我,我还得养他,说句不好听的,我宁愿没有这个弟弟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就是独生子女是否会有孤独感?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玩伴都没有,那童年岂不是很孤单?长大以后会不会影响性格?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独生子女的真实想法,只是靠自己的猜测,真的想要知道的话,不如一起探究一下。
一、为什么会觉得独生子女孤独
我们会觉得独生子女孤独,都是从长辈那里得来的信息,长辈那时候是有很多子女的,并且都生活在一个院子里,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是家里热热闹闹的,而且那个时代没有现在的发达,没有手机和电子产品,孩子之间的乐趣也很简单,不是去河边就是爬树摘果子,兄弟姐妹间相处愉悦。
而且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如果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童年应该是幸福又快乐的,即使遭遇到坎坷,身边也会有人陪伴着自己,有人跟自己一起成长,一起学习一起上学一起工作,能很轻松的成长。
长辈们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觉得是很幸福和快乐的,自然就不知道独生子女的感受,就会觉得独生子女家里就自己一个人,没人陪伴会很孤独。
二、独生子女真的孤独吗?
独生子女是否孤独视情况而定,有的家庭美满,家长会偶尔抽出空来陪伴孩子,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自然就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如果身边还有一起上学的小伙伴,可以弥补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
有些家庭可能没有那么好,家长经常在外面加班,很少陪伴孩子,而且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自己很孤独。
三、家长要不要生二胎呢
开放了二胎,家长就考虑自己要不要生二胎了,其实生二胎也要讲究很多的。首先要考虑大宝的心情,要事先给大宝打预防针,告诉他要生个弟弟妹妹,然后说一些弟弟妹妹的好处,比如会陪伴他,会跟他一起成长,并且家长要保证不会忽略大宝的心情和想法,确保自己的爱平均分给两个孩子。然后就要考虑到家庭条件是否合适,能否在为大宝提供良好的环境下,也能让二宝拥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呢?如果家长做不好一碗水端平,那么还是谨慎生二胎吧,因为不管是大宝还是二宝,都不能区别对待,每个宝宝的心理都是不能忽略的。
近日,一则关于《八位要了二胎的星妈亲自告诉你: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关于自闭症家庭该不该要二胎的讨论再度引发关注。
2017年11月,距离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还有两个月就满两年了。生还是不生,却仍然成为困扰着早就符合生二孩政策的自闭症家庭。生个二胎照顾第一个自闭症孩子,父母愿意吗?第二个孩子从一出生就要背负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长大后又将如何面对?
关于二孩,生,还是不生,或许只是你的选择。但对自闭症家庭来说,横亘在眼前的,不是选择的权利,而是敢不敢的问题,以及二胎是否依然是自闭症的担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刘大钧建议给生育二孩家庭发放补贴,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但是,对于自闭症家庭来说, “ 不能生”的痛苦、 扛不起的遗憾、等不起的时间,成为他们艰难抉择的沉重压力。其中的百般滋味,谁又能够真正读懂?
在此前微博上针对“星爸星妈,你会选择生二胎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0%的家长选择“会,等自己老了之后至少还会有人照顾星星”;389%的家长则选择“不会,对两个孩子都不公平”;还有111%的家长在“犹豫中”。
即使做出了一种选择,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想要生二胎的自闭症家庭来说,这种果敢和无奈同样是一种煎熬与赌注。
是否生二胎?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美好回忆
自闭症家庭的纠结,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孩子有自闭症,二胎患病风险最高30%生,怕无精力照顾老大,对老二也不公平不生,老了谁照顾孤独的“星星”;时间精力金钱不够用,担心无法再给老大最好的照顾;二娃顶着沉重的压力,从小不能让他享受公平的待遇……
面对星儿家庭关注的问题,新闻中的八位星妈有着各自的故事,二宝星妈们各自阐述了自己的情况和观点。而对于为什么要二宝?来自武汉的祥妈,长达十年的曲折经历,共分为五个阶段:想要——决定不要——又想要——要不上——经过调养生二宝。
或许,以下另外两位星妈的故事有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娟是济南市晓爱残障人士康复中心的一名家长,她的儿子洋洋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今年13岁。赵娟庆幸当年勇敢“赌”了一把——生二孩。
赵娟带洋洋一直做着康复训练,2010年还去了特教学校读书,“现在孩子生活能自理,情绪问题也不大。”但是出于对孩子成年后的担心,赵娟决定生二孩。她的想法是,“我们没了,希望洋洋有个伴,逢年过节老二能去托养机构看看他。”她坦言,另一方面自己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受完整的家庭亲情。
但是孩子爸爸却一度拒绝,担心二胎也是自闭症。
赵娟态度坚决,铁了心赌一把。她担心,如果不抓住机会生二胎,再晚几年可能会感到遗憾。
40岁那年,赵娟如愿生下健康的女儿。“现在回想,很庆幸自己赌对了。”
另一位星妈刘丽选择的是一心一意带好儿子壮壮,为了壮壮多活哪怕只有一天。
19年来一手把自闭症儿子带大,尽管才46岁,刘丽的头发已白了近半。2016年火热的二胎潮,丝毫没对她产生影响。
刘丽不是没有动过心思,10年前,她带着壮壮在外地康复训练时,看到很多自闭症家庭都生了二胎,但当时无论丈夫还是老人,都比较反对,希望她全身心把壮壮照顾好。
刘丽也担心二胎患自闭症的风险增高。还源于另一个担心,“当年不只是我动摇过,很多自闭症家庭都为这个问题苦恼,想再生一个,又担心时间、精力、金钱不够用;担心对老大不公平,也怕教育不好老二。”
更重要的一点是,刘丽认识的自闭症家庭中,要二孩的是少数,其中教育成功的也不多。
作为曾经动摇过的“过来人”,刘丽认为,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自闭症患儿病情不是太重、妈妈有能力教育好两个孩子的家庭,可以考虑要二孩;而如果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与其忙得焦头烂额,还不如守着唯一的孩子,多陪他几天。
35岁的陈晖是个年轻爸爸,他的自闭症儿子才上幼儿园。“趁他还小,尽全力多带带他,精力毕竟有限。我们现在坚持着,心中还充满希望,盼着他以后会好,觉得如果要二胎,感觉就像对他放弃了希望一样。”谈到以后会不会要二孩,陈晖表示还没想好,“有可能。”
还有的自闭症家庭内部因此产生分歧,有的在坚持,有的在犹豫,但是这种纠结都挺难。
众说纷纭:他们究竟在纠结什么?
自闭症家庭对于是否生二胎是个特别痛苦的决策:一方面来说家里已经有了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家庭特别希望能多一个健康的孩子,这样孩子将来能够照顾有孤独症的老大;但另一方面经过这样痛苦后的家庭,又不敢生二胎,因为对于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也特别害怕二胎再有自闭症的情况。
在针对是否生二胎的讨论中,故事中的八位妈妈有着各自的感同身受。
祥妈说:我曾后悔得想把二宝塞回肚子里去。现在顾不上大宝时也心生愧疚。但总体说来,觉得利大于弊。之前,全家一直与自闭症作斗争,活得像战士一样。就算是欢笑,也有悲凉的底色,很难全身心地放松。现在,任何人,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逗二宝,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欣赏一个生命探索世界的那种快乐,家人的笑声都是爽朗的。
杉妈却觉得太后悔了。发现二宝超级自私,很后悔要二宝。本想二宝可以关照大宝,没想到她极度自私,处处和大宝争抢。二宝上幼儿园了,我们照顾、教育大宝的精力少了很多。
网友也是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有网友说:我不是家长,但是我见过很多家长选择生二胎,理由是以后我死了,还有一个人能照顾老大。其实我觉得这个想法,对第二个孩子很不公平。换一个角度来说,对于家长,这是一场豪赌,虽然我接触过的家庭里,第二胎都是正常孩子,但是想想,这些父母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做这个决定。
更有网友指出,家长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孩子能力比较好,好好干预的话,至少以后生活自理和生存是没问题,最多就是社交上差一些,没有朋友,长大一点学个技能,能自力更生的,尽量不生,因为风险太大。一般选择生二胎的,大部分都是第一个能力比较差,甚至特别差的,他们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了,但是风险更大。
也有第二个孩子还是自闭症的,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
所以,如果有这样的家长,他建议还是认认真真考虑清楚。
选择不生的星妈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我不生了,其实我很喜欢孩子,很享受那种十分寻常可是对于我来说十分难得的天伦之乐。
她们不想再生的原因很简单,经济压力太大。
更有人直接指出,再生一个,对现在的孩子不公平,对新出生的孩子也不公平。
不要的家庭也有自己的道理:不好赌,不敢用下半生赌一个娃。如果是个正常的,那把他害了,因为他要照顾哥哥。如果是不正常,那把全家都害了!别说什么几率,我见过一家两个问题娃娃的,不止见过一次!
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再生一个”,意味着在遥不可及的社会接纳面前的无奈,意味着某种希望的破灭,意味着自己责任的传承。当又一个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会给父母带来“我对自闭症孩子的责任有望完成”的感觉。
会生还要会教育,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现在有专家说有自闭症的家庭生第二胎自闭症概率风险会更大。但这个风险并不代表就一定生自闭症的孩子。在我们身边其实也看到了很多生自闭症孩子的家庭第二胎的孩子是正常的。
很多生二胎的星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没有哪种选择应被冠以崇高或者卑鄙,一切只是各人根据自己收入和精力权衡的结果。有些家庭也不是完全养不起两个孩子,只是不能让两个孩子都享受目前家里实行的“奢侈”教养方式。会把牛排+乐高的生活档次降到肉夹馍+乐高式积木,有些家长不能接受这种变化,但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不能接受。
一位从事多年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的老师畅谈了自己的感悟:
我大学毕业,选择了自闭症康复这个行业,一年多来,接触了十几名自闭症小孩,首先如果孩子是自闭症,我支持家长再生一个。自闭症的症状有轻有重,但是最大的问题均存在于沟通障碍,如果这个自闭症小孩有个兄弟姐妹,对于这个小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今年接触了一个小女孩,两岁三个月,被诊断为自闭症倾向,她有一个哥哥,哥哥是正常小孩。我对她父母的第一建议,就是要树立哥哥的正确观念,比如妹妹有点特别,但是她依然是你的妹妹,你要保护她等等。这个小女孩现在已经在尝试融合,学习对话,我给她爸爸的建议是,可以发生对话在爸爸和哥哥之间,然后妹妹去模仿哥哥的语言,然后产生爸爸和妹妹的对话。当然每次我见到哥哥时候,对妹妹的照顾真的是无微不至,尽管他们之间抢玩具也会打架,但是对外,哥哥绝对各方面的在保护妹妹。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家长再生一个正常的孩子,那两个孩子的对比成长对于家长更好的对自闭症小孩进行康复也是有帮助的。
自闭症孩子不是不会爱,而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爱,如果有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爱他,陪他长大,对于这个家庭未来也是有益的。
总之,不论第一胎是不是自闭症,第二胎的概率都是有的,正常人生的小孩都有一定的概率,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或者指标能够筛查出孩子在孕期是不是自闭症。但是觉得也不要过于恐惧,一旦决定要生一个孩子,那就把身体调养好,把心情调整好,营养物质的跟上,做最好的准备去迎接。
很多星妈很羡慕别的一些国家的自闭症成人,他们成年后有机会进入残疾人工作单位工作,经济上也有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
那些坚定信念不再生二胎的星爸星妈们,有些已开始忙于奔走呼吁,希望孩子们未来能获取切实保障、得到妥善安置。
众所周知,自闭症的孩子其先天个体差异是巨大的,最严重的和轻微的之间,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是不为过的,有些孩子由于教育措施得当,会不断进步,逐渐实现其社会化过程,虽然让父母感觉到挑战无限,艰辛无比,但是,希望总是大于失望。
尽管很多专家学者指出,教育,可以改变自闭症孩子,增加其社会适应性。
其实,再生一个,更多的父母更主要的,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闭症的孩子。“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将怎样生活下去?”
兄弟如手足,血浓于水,一个新的生命,填补了社会与自闭症孩子之间遥远的距离,一个新的生命,承载陪伴自闭症手足的半生,让父母得以安心。的确,一个新的生命,让一个自闭症孩子生存的可能性提高了很多很多,父母的焦虑程度自然也会下降很多很多。这是一个必然的心理逻辑和客观逻辑。
“该不该再生一个孩子?”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答案似乎很多,但是又似乎没有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家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国家生育政策给定的范围内,做好自主性选择。会生,更要会教,促进社会发展才是根本之图。
(注:文中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皆为化名)
(文 | 徐亨福)
正常,我家大宝5岁了,自己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孩子自己玩当然会自言自语了,难不成一声不吭?这样估计你又会怀疑孩子自闭了。不要老怀疑自己孩子不正常,对待孩子的精神疾病要慎重,本来挺好的孩子,就是活泼点,大人就认为他多动症,最后真是多动症了
其实,大多数孩子在 12~16 个月能说出 20 个词,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个体差异,宝宝说话时间有早有晚,推迟时间只要在半年内不必太心急。
影响语言发育的常见因素
1 智力问题 如果宝宝既不会表达,也不能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还表现出除语言发展落后外的其他不良症状,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育异常。
①大运动发育落后,如宝宝无法抬头、坐、爬、走、站立等。
②精细运动发育落后,如宝宝吞咽咀嚼能力弱,不能很好的拿捏细小的物体等。
2 自闭倾向 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和人交往,喜欢自己玩自己的,目光对视差,语言发育落后。需要在正规的医院检查明确。
3 听力障碍 宝宝总是呼之不应,但是家长和宝宝肢体交流,宝宝就能明白。那么宝宝可能是听力方面异常。家长要带宝宝到耳鼻喉科检查明确。
4 语言环境 可能是源于缺乏锻炼的机会。比如,大人和宝宝的语言交流较少;周围环境中的语音氛围太复杂、嘈杂;宝宝常接触的大人中有人使用不同方言;宝宝缺乏语言表达的意愿和兴趣等。
建议
应让宝宝每日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下,如爸爸妈妈多调动宝宝练习说话的积极性或给宝宝更多的说话实践机会,并鼓励宝宝多说多练。宝宝就可能较早学会说话。
5 高危因素 宝宝出生时有窒息缺氧,颅内出血、脑损伤等,这也是影响宝宝后天语言发育的主要原因。
6 发音器官的病理因素 “宝宝不会说话或说话晚”可能与舌系带过短、腭裂、唇裂及鼻部、喉部等疾病有关,需到专科门诊排除。
如果宝宝超过两岁仍完全不会说话,甚至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考虑带宝宝去正规三甲医院儿科进行检查,由专业的语言师进行评估,看看宝宝目前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是否有语言发育落后,甚至其它方面的发育落后。然后针对宝宝的情况,制定方案来进行训练。
育学园诊所的医生在看诊过程中发现,现在有不少孩子存在“说话晚”的现象,也经常会被家长问到这样的问题:
0 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我们了解宝宝语言发育的规律,才能帮助宝宝“早开金口”。
01
—
0-3岁语言发展规律
上面这张表,展现的是0-3岁宝宝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肯定有不少宝宝的语言能力远比表中描述的更棒。
那没有“达标”的宝宝家长也不要着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节奏,说话晚一点也属于正常。
但是,我们不能轻信“贵人语迟”这样的客套话,还是需要学会区分什么情况可以继续观察,什么情况必须带宝宝看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02
—
什么情况下能继续观察
1 孩子能听懂大人的大部分指令
排除宝宝有听力方面的问题,如果孩子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并且能够执行我们发出的简单指令,那我们可以认为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没有问题。
2 孩子可以用身体语言交流
也许宝宝只会叫爸爸、妈妈,但是他能够用准确的身体语言,与我们交流:
宝宝有什么需求,他会看向家长;宝宝想要什么东西,他会用手去指;宝宝表示不愿意的时候,他会摇头表示“不”,等等。
当宝宝可以用身体语言、肢体动作和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他的需求,我们就不用太担心宝宝的语言发展情况。
反之,如果宝宝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就需要我们格外注意,考虑是否要带宝宝做进一步的检查。
03
—
这些情况不容忽视
1 不能执行简单的指令
宝宝不能准确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比如,你和孩子说:“宝宝,帮妈妈拿一下水杯”,他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或者不理会你。
2 不能用身体语言交流
宝宝无法通过身体动作、眼神等方式去表达需求,或和我们做简单的交流。
如果宝宝有上面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重视,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做进一步的评估及干预。
相信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就会发现宝宝的语言理解没问题,只是语言表达上比较弱。
想要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我们为宝宝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对孩子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更流畅的表达,甚至树立自信心,都是非常必要的。
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的提问,并且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在八九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发出单个字的音符,比如爸,妈,这类的简单字就可以说出来了,而有一部分的孩子就比较迟缓,一直到两三岁才能发声,很多人担心孩子是哑巴,或者说是因为智力的问题导致说话迟缓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这个遗传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学会说话比较晚跟智力没有半点的关系,就算是说话比较迟缓的人也有很聪明的人的,只是有些孩子性格比较羞怯,可能会造成他们不想开口的原因,或者孩子懒于开口,还没有说话,只是“啊”一声,妈妈就知道该喂奶了,那么孩子也就失去了要说话表达的冲动了。
最后,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生理的原因,这类的原因就比较麻烦了,比如听力上的障碍,阻碍了孩子的语言能力,或者是在养育过程中伤到了孩子的脑袋,造成了说话能力困难的情况,当然,如果是心理和坏境的因素我们只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调整就好了,但是如果是生理的原因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去做一个具体的检查,然后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最后,让孩子早一点说话还是可以通过环境来进行促发他们表达的,比如多给宝宝听一些歌曲,然后多跟孩子沟通交流,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不会说话,但是也要把他们当成倾听的对象,问他们是否要喝奶,或者是不是尿了等等,这些回应都会让他们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所表达的词汇是什么,促发他们下次出现同样的事情用这样的发音去讲述。
我家大宝是16个月才会喊爸妈,算比较晚了吧!他爬的多,走路晚,腿跟着嘴,会走了才会说话。
说话比较晚怎么回事?家长太勤快
在宝宝想要说话的时候,家长马上明白她的意思并且帮助他。比如宝宝想要喝水,一伸手指指嘴巴,妈妈马上就把水杯递给他,这样孩子也就不会有说话的欲望了,伸伸手、指指,就能解决需求。
语言环境问题
家里人员来自各地,经常说各地方言,或者语言种类不统一,宝宝不知道跟谁学,听的杂,不会开口讲话。
经常负能量谈论
家长负能量说宝宝,总说孩子说话晚、怎么回事?他虽然小,但能听懂部分成人语言,所以从内心就不想说话,抗拒说话。
当然了,有些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比如舌苔短等情况,这些需要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总之,在孩子刚开始牙牙学语时,家长多给点鼓励,让孩子更快成长,而不是一味包办,给他成长空间,他会更乐于说话。2岁以上还不开口要咨询专业人士。
您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一般孩子一岁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词组,二岁会说句子,可以对话。
说几个案例
1、我有个同事小孩是家婆带,家婆是一个非常沉默的人,平时一天可以只说一两句话所以带孩子时很少和孩子关流。导致孩子到了一岁多都不怎么说话,高兴就叫爸,或者妈,不高兴要什么东西就指着东西,不给就发脾气。
而后来二岁时同事觉得这样不太好就把孩子送幼儿园了,结果不到半个月孩子回来开始会和家长说话了。
所以孩子说话晚和抚养人有关系,建议抚养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多和孩子交流,当孩子出生后或者在胎儿期就应该多和孩子说话,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说话了。如果学习少肯定就说得晚了。
2、家婆娘家的一个孙女,出生时很安静,家里孩子多,也没留意。而当时国家也没有免费的听力筛查,一直到四五岁发现孩子还是很安静才觉得不对劲,带去检查已经错过了最佳学习语言的时期,本来可以聋而不哑了,后来就成了真正的聋哑人了。
所以现在国家一出生就给孩子进行听力筛查,如果不过关,医生就建议再筛查或者建议直接去检查,这个一定要注意。
3、另一个同事自己是广东梅州人,老公是潮汕人,因为是双胞胎,家婆和自己的妈都来帮带,家婆讲潮汕话,自己妈讲客家话,俩夫妻说普通话,把两孩子听得都懵了,别人孩子一岁三个月这样都开始说话了,但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快两岁了还不怎么说话,有时就说一些单词。
一直到二岁多才会说话。
4、有一部电视,《还是夫妻》里面的瑜伽馆老板于莺的女儿就是自闭症,孩子不说话,当然后来是妈妈的爱心把孩子治好了,但是如果孩子有不说话而且不和大人有 情感 交流就要注意有可能是自闭症。而现在因为家长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剧来看,导致孩子也容易出现自闭症的情况。
如果叫孩子孩子会回头看,说什么孩子能听懂,孩子偶尔也叫爸爸妈妈那说明没有多大问题,注意多给孩子语言的刺激。
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打从孩子一出生,咱们的家庭成员就迫切希望孩子能早日开口叫爸妈,孩子碰巧发出“ba”的音,硬是可以理解为孩子知道叫“爸爸”了。
新生命给家庭带来的喜悦是显而易见的。 了解宝宝的语言发展规律,把握好他们语言训练的每一个关键期而给予适当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宝宝的语言发展都有哪些关键期,关键期都有哪些特点呢?小熊老师今天来带孩子爸妈们了解一下。
1
前语言理解阶段
(0—8 个月)
1 听觉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基础
早在胎儿时期,宝宝就已经开始通过听觉进行语言学习。研究发现, 在孕晚期胎儿就已经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了。
当胎儿醒着的时候,他除了能够感受到优美的音乐外,还能听到人类的语言。对于宝宝来说, 他们是先听他身边的声音,然后才学着说话。
2 宝宝的语言从啼哭开始
宝宝不会无缘故地哭,只是因为他们不会说话,无法表达他们的 情感 和需要,所以 他们才会用哭声倾述。
他可能是向您求助、表示抗议、也可能是表示自己的不舒服等等。父母如果能够辨别宝宝的哭声,就容易找到应对的方法,理解他们在“说什么”了。
3 宝宝喜欢观察说话者的嘴唇
观察发现,宝宝会在4个月左右时开始注意到父母说话时的嘴唇,宝宝会发现是嘴唇的运动产生了语言。宝宝会一直盯着说话者的嘴看,并且他们还在试图模仿。
宝宝在无意中已经与说话的肌肉取得联系,准备随时说出话来。 这个时候,宝宝的一些有意识的兴趣已经被唤起,这又提高了宝宝的注意力,并促进了宝宝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宝贝吖小贴士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多跟宝宝有意识的做面对面的“ 教授”
比如温和而缓慢地重复对宝宝发音,让宝宝能经常观察您跟他对话的嘴型,也可以微笑地模仿出宝宝的发音,与他互动,鼓励他与你“ 对话” 。
2
语言理解阶段
(9—12 个月)
1 宝宝的语言特征
尽管宝宝不会说话,但能理解父母常用的一些字、词或句子的意思,并用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与父母交流。 比如问他“妈妈呢?”他会转动身体去找妈妈或对妈妈微笑。
经常会发出各种音节,虽然这还不是真正的语言,但想用语言交流的愿望已经非常明显。如果父母同他说话或讲解事物时,他会表现出安静、专注的神情。
很多宝宝10个月之后语言方面又会快速的发展,能模仿父母发出有意识的标准语音,如“爸爸”“妈妈”“哥哥”“狗狗”等。
之后,宝宝还会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一些复杂的反应,如家长说“谢谢”,他会双手合拢作揖,家长说“把小球给我”,他会把手中的小球递给家长。
2 宝宝开始意识到声音的意义
宝宝10个月大时,他们会发现,当我们温柔地对他们说话时, 宝宝知道这些话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意义的,同时开始努力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再大一点的宝宝,他有意识地掌握语言的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于是,他们也想表达一些想法,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让他们有些失望,但也正是这样,他们才会加紧对语言的学习。所以,在潜意识的帮助下,他们的语言能力进步得让人吃惊。
宝贝吖小贴士
您可以利用宝宝熟悉的日常活动有意识的训练他们对语言对应具体事物的理解。
比如在给宝宝洗澡时可以重复用清晰而缓慢的语言对宝宝说“ 洗澡,宝宝在洗澡” ,“ 喝水,宝宝在喝水” ,“ 这是小球、小球” 等。引导宝宝联系理解语言的意义。
3
口语萌芽阶段
(13—16 个月)
1 口头语言的第一阶段
宝宝在开始的时候只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发音,接下来是单独的音节,最后是单词。当宝宝说出的词汇能够表明一个概念时,也就是说语言与感知建立起联系的时候,语言就开始了。
2 认识宝宝的“ 儿语” 期
大约1岁半的时候,宝宝有了另一个发现,那就是每个东西都有名称。也就是说,他能从听到的所有语言中找出名词,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名词。
他们一开始也会把一些句子缩短为一个词,或者用毫无语法的短语来表达他的思想。比如宝宝说“妈妈,饭。”而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饭。”
也会用一些短小的拟声词来形容他了解的事物,比如“汪、汪”来形容小狗等。宝宝的这些表达我们称之为“儿语”。
3 如何让宝宝说话有条理感
宝宝在经历心理形成时期时,总是想把内心一些混乱的东西整理得有条理。宝宝在无助时,经常会感到很苦恼。
所以,如果父母在此时可以明白他们要表达什么,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奖励和安慰。
宝贝吖小贴士
家长可以在陪伴宝宝时,声情并茂地引导他学习语言,一旦宝宝被吸引,他就会安静下来注视您在跟他说什么,可能此时还会模仿回应;
也可以根据宝宝当下正在感兴趣的活动及时引导“宝宝在看树,这是一棵大树”等。让宝宝理解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语言表达意愿。
4
完整句掌握阶段
( 17—24 个月)
1 宝宝语言发展的跳跃期
宝宝的大脑每天都在做着非常巨大而且繁复的工作。 宝宝的进展不是逐渐发生的,而是以跳跃的方式出现的。
例如,宝宝会在某一时间出现音节发音,而且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外部看来,这好几个月里,他们没有丝毫的进步。
但是,在某一天,您就会听见他们开始说单词,之后是短语,再之后就是句子。
2 宝宝的语言爆发期
宝宝学习语言会出现“ 爆发现象” 。 宝宝总是在某一时期,突然就能够准确地说许多单词。
这种语言的爆发现象一般发生在2岁左右。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复杂的句子、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包括连词,并且能够使用长句和分句了。
此时, 宝宝已经建立了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您或许发现他们已经变成“小话痨”,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突然具备了这样的本领而兴奋不已。
宝贝吖小贴士
不要用“ 婴语” 和宝宝说话,避免使用幼稚的叠词结构的短语教宝宝说话,比如“ 喝水水”“ 穿衣衣” 等;
当宝宝个别发音常常有错误时,家长要温和而清晰地用正确的语言发音对他的表达进行重复,并注意强调错误发音的字词正确的读音;
同时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因为宝宝处在复杂多样的方言环境里会使模仿成人学习语言的宝宝产生困惑,相对更难掌握语言的表达;
避免要求宝宝快速反应,您可以耐心的等或者引导宝宝使用语言清楚地表达他想干什么。平时还可以跟宝宝读一些简单的绘本、讲图画故事,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
当然,宝宝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在语言表达方面家长不用急于与其他同龄孩子进行盲目比较。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宝宝自己的发展步调,给予宝宝温和的环境,耐心陪伴引导。
当好爸和妈,来找宝贝吖!
孩子说话早晚会牵动宝妈宝爸们的神经,因为担心宝宝是否存在智力语言发育落后问题和孤独症等问题。
宝宝说话晚的主要原因
1、生后宝妈宝爸们认为宝宝还不会讲话,很少交流和宝宝多讲,缺乏了宝宝促发语言发育的环境。
2、更多的是家里老人看养。缺乏创造一种促进宝宝语言发展的意识。
3、家里很多人员,但是讲话方言很多,干扰了宝宝语言发育。
4、宝宝听力问题,导致不能接受外界语言刺激,需要做听力检查排除。
5、出生后缺氧窒息导致脑损伤,影响到语言中枢,导致说话语言发育问题。
6、语言发音器官出现问题,如先天性腭裂,喉发育异常,均可影响宝宝正常发育。
7、有些自闭症孩子早期会出现少语,很少人际交流和沟通,大于2周岁以上还不能讲话,不与同伴或者父母亲情互动,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做孤独症筛查和诊断。
其实说话的迟与早,并不意味孩子就是聪明,就一定有语言天赋。如果不是病理性因素如窒息缺氧和自闭症,先天性听力障碍导致,一般来说没有问题,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半年左右时间,不要太担心。多些交流与互动,在宝宝面前多讲话,创造一个有利于宝宝语言发展的环境。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 健康 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孩子说话早或迟与智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当然也和家庭环境有关。家中外面都内向的孩子说话可能会晚(缺乏自我练习),家中活泼外面内向的孩子是话痨(外面不敢说,回家说个没完),外向的孩子一般不大有说话迟的情况。
家庭环境:
从出生开始,就应该跟孩子说话,不要管他是否能听懂,孩子是通过不断接收语言信息来触发大脑中“语言装置”来学习和建构语言的,关键期是8个月至12个月。
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家长有耐心解释和说明,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比较强。
孩子想要什么时,鼓励他大胆说出来,说出来后方可得到满足,也可迫使孩子练习讲话。
不知道你家宝宝多大了呢?想知道你家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是不是晚于别人家的宝宝,可以参考下面这份语言发展规律表格来自检哦!
如果你家宝宝说话晚,那首先应该排查的是听力问题。如果宝宝的听力有问题,那他的语言发育必然受到很大的影响。排查宝宝听力是否有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如果宝宝面对声响有反应,那就说明宝宝是听得见的,听力正常。
那为何别人家的宝宝学说话能这么快呢?其实粑粑麻麻要从自身找原因!
不给宝宝说话的机会
有的带孩子的粑粑麻麻、爷爷奶奶实在是太了解娃了,可以说是宝宝屁股一撅,就知道他要干嘛,也就是说完全不需要宝宝去表达就满足了宝宝的需要,这对宝宝的语言发育是不利的。所以,粑粑麻麻要鼓励宝宝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光嗯啊啊的就为宝宝处理好一切事情。只有让他知道开口说话才能办事,他才会努力去多说话。
不愿意跟宝宝交流
有的家长觉得宝宝年纪小呀,什么都不懂,无需跟宝宝多说。其实这对宝宝语言发育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粑粑麻麻是话唠的,宝宝话也很多,因为他们跟宝宝说得多,宝宝听得多,也学得多。
其实每个宝宝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粑粑麻麻愿意花耐心去发掘,所以多跟宝宝说说话吧,这样宝宝才会开口哦!
Hi,我是孩子王首席 育儿 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 育儿 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说话的早晚与遗传、语言环境、训练以及孩子的性格都有关系。通常情况下,孩子在3-4个月的时候开始牙牙学语,会咿咿呀呀的发出声音,6个月可以发出尖叫,8个月的时候可以无意识的喊出爸爸妈妈的声音,一岁的时候可以见到爸爸妈妈准确喊出妈妈、爸爸。所以,一岁的宝宝一般会可以说出两个字词。多数宝宝1-2岁是语言发育的高峰期,两岁的时候可以说出三个字词,宝宝在发育到三岁是可以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由于个体差异,孩子 的语言发展、说话早晚,因人而异,不一定是毛病。比如:
1、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迁就,没等孩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已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这种做法使孩子懒得说话,从而延缓了孩子的语言发展。
2、部分孩子的父母说话比较晚。父母2岁多才会说话,孩子也可能出现说话晚的情况。
3、监护人频繁发生变化或者语言环境复杂。比如家庭中人多口音杂,孩子不知道跟谁学说话,从而导致孩子说话晚。
4、父母工作较忙,老人在家看孩子,不经常与孩子交流和说话,导致说话晚。
5、部分家长纵容宝宝无节制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等,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也会导致孩子说话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