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微博时被一个热议话题“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视吗”酸到了。
这一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许多网友都表示“我很懂事,也有被忽视”。
奥运冠军邓亚萍讲了这样一个扎心故事:遇到很可爱的一家四口,大宝内向温柔,小宝活泼开朗。
大宝从来没有觉得小宝抢走了爸爸妈妈的关爱,反而觉得小宝特别可爱,招人喜欢是应该的。生活中也特别照顾小宝,而且大宝的学习成绩也很好。
看着如此和谐的一家,本该羡慕。但其实乖巧懂事的大宝,心里有着无法言说的辛酸。
因为爸爸对大宝实在是关爱不够,还总教育大宝要懂事、学会爱护妹妹。
在父母的要求下,大宝即使心里再难过,也从不表露,而妹妹却没被这么要求,可以过得随心所欲。
看着大宝懂事而被忽视,恍若看到了自己,心疼极了。
尹建莉老师曾说:
大人总把孩子的懂事当成一种理所当然,自然地就忽视了他们。可孩子再懂事,他们也只是孩子。
因为要懂事,他们就得藏起本该属于自己的孩子气,表现出超越年龄才有的懂事来示人。
可懂事的背后,常常是残酷的伤害。
01
孩子没有很“懂事”,只有“不快乐”
电视剧《我们的新时代》中,就有一个男孩成成,懂事得令人心碎。
成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为了很好地照顾他,将体面的工作辞了,做起了出租车司机。
妈妈害怕成成输在了起跑线,就让成成学习弹琴,每天晚上都必须弹两个小时的钢琴,就算打扰到邻居休息,妈妈都要赔礼道歉,让成成练习时间够了。
本以为成成自己喜欢弹钢琴,结果有一次成成的干妈接他回家时,看他一脸不开心,才知道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成成因为不喜欢弹琴,甚至都不想回家,回家后妈妈就要让他练琴。
干妈和他说,不喜欢弹琴,就直接告诉妈妈。
然而,成成的回答让人很心酸。
“我妈刚给我买完电子钢琴,我不想让她浪费钱”。
小小年纪的他,明明不快乐,却也只能在妈妈面前装着自己愿意弹琴。
只因他太懂事了,他太明白妈妈的辛苦了。
他只能扮演喜欢,然后默默把情绪藏在心底,做一个懂事的完美小孩。
可懂事的压抑下,全是不开心。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乖巧听话、让父母省心就是“懂事”孩子的象征。可这种象征性的懂事,对于孩子而言,其实是一种失去自我的表现。
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让自己乖巧懂事的,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是吃尽了苦头,才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曾有对“懂事”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人觉得“懂事的孩子不快乐”。
因为懂事,习惯了被人忽视;因为懂事,就意味着失去自己。
02
敢于表达情绪,才不必为难自己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我们生而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没有任何人愿意听别人的。
其实,小孩子已经具备自我意识,他渴望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勇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就不必克制。
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写道:
过度懂事的孩子,都是带着疤痕长大的。
懂事的孩子从来都不快乐,他们越是懂事,越要压抑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孩子敢于表达情绪,才不会为难自己。
热播剧《小舍得》中懂事的米桃,无法对人说出自己的苦闷,只能通过拼命跳绳来排解自己的郁闷。
很多人觉得夏欢欢太脆弱了,考试不好哭,被同学说也要哭,动不动就哭,可我却很羡慕她。
她活得真实,成绩下降可以对着爸妈哭,压力之下可以控诉,一点也不需要委屈自己。
心理学家说:压抑后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对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根本不需要压抑,更不必为难自己。
他们不需要为了懂事,取悦别人,而丢失了自我。
03
让孩子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是出路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有一幕,让人印象很深刻。
大家一起吃饭时,蓝盈莹突然提到李斯丹妮:“这个舞,你要是有空的话能不能来教教我们?”
面对蓝盈莹的请求,李斯丹妮不好意思拒绝,就说好呀好呀。而张雨绮回过头很大声地回道:“她现在没有空。”
张雨绮这一拒绝虽看起来强势,但她不怕被人讨厌,而且直接拒绝的姿势简直太飒了。
试想,我们的孩子若拥有这般不怕被人讨厌的勇气,他们还需要委屈自己,而做懂事的孩子嘛。
给予孩子教育,让他们知道最真实的自己就好,告诉他们被讨厌的勇气就是不必讨得所有人的欢心。
1关注孩子真实的感受
湖南有一位12岁的女孩,留下遗书跳楼自杀,她在遗书中对妈妈说:“希望在我死后,您能不再悲伤,不再为我烦恼。”
她觉得是自己给妈妈带来了悲伤与烦恼,只要自己死了,就能够少给妈妈带来烦恼。
懂事的孩子,常常会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价值,甚至给别人带来了痛苦”,他们缺少一种被讨厌的勇气。
这样的孩子很怕自己不被爱,或总觉得自己要乖巧听话才值得被爱。
父母要及时地关注到孩子,并了解到他真实的感受给予关爱和引导。
2告诉孩子,不必怕被人讨厌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这样的说法: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阿德勒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你不必讨好任何人,也不必怕被人讨厌。你只需要做自己、爱自己就够了。
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能够让他们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04
作家张悦然在《樱桃之远》中写:
那些看起来懂事的孩子,不过是习惯了做满足父母期待的小孩罢了。
他们的世界,并未真正快乐过,甚至有些凄凉。
如果可以,真心希望,所有的小孩都不必懂事。
让他们能肆无忌惮地有哭有笑,可以有小任性,也可以有坏脾气,做最真实的自己。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想要生二胎。无论是想要凑成一个“好”字,还是需要给孩子一个伴儿,所有家庭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有了二胎之后,会发现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处理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把权利交给孩子们。
对待孩子,尤其是有了二胎的家庭里面,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争吵。孩子们之间会为了零食、书本、衣服,甚至是爸爸妈妈的爱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争吵。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乱嚷一通,无论是谁对谁错,都会批评孩子们。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家长只需要给孩子们讲明事理就可以了,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处理。
无论他们是继续争吵,还是重归于好,他们自己会有自己的处理方法。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指导到位,正确引导就可以了。我们家长需要把孩子们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既得到了尊重,并且自己也有自己的权利。慢慢的,他们之间就学会了他们自己的处理模式。
其次,有任务孩子共同完成。
还有就是家里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需要孩子们一起参与进来。比如家里的家务劳动,需要家长一视同仁,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孩子们在一起参与中学会如何相处,也学会了合作,同时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多孩子时不时打打闹闹也是正常的,但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家人,所以通过一起合作就会让她们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性,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融洽了。
现在二胎政策全面开放了,很多家庭都加入二胎行列,有的宝妈也会有计划地准备二胎,那么俩宝年龄相差几岁最好呢?
相差一岁左右以前一直以为年龄相差一岁左右最辛苦,毕竟宝妈要照看两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宝宝,后来才发现,老人说的话真的蛮有道理的,老话常说:三年两抱。意识是说女人好生养,这在古代也算是夸赞妇女的字眼。
实际上年龄相差一岁左右真的有很多好处,两个孩子一起长大,甚至可以一起入园,等孩子大了,宝妈想上班就去上班,不想上班也可以在家全职带两个宝宝,双胞胎一般的存在,带出去也很拉风。
相差3-6岁曾经以为俩宝年龄相差3-6岁是最幸福的,但是实际上身边很多宝妈都反应,其实这样是最累的。为什么呢?
首先呢,处于3-6岁这个阶段的大宝还不是很懂事,而且又有一点自己的想法,不太愿意听妈妈的指挥,而且这个阶段的宝宝又会跟妈妈争宠。
其次,大宝3-6岁需要上幼儿园,如果宝妈自己带娃,那就要带着二宝接送大宝上下幼儿园,而且幼儿园有好多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可恐怖的是各种手工作业。
最后呢,生了大宝,有的宝妈已经很长时间没上班了,大宝上了幼儿园,宝妈可以上班了,二宝一出生宝妈又要放弃工作机会。
所以年龄相差3-6岁,宝妈相对来说是最辛苦的。
年龄相差7岁以上老人常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其实七岁的孩子性格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孩子也都懂事了,如果俩宝相差7岁以上,大宝其实已经基本上算是懂事了,宝妈也能专心照顾二宝,而且懂事成熟的大宝也可以帮妈妈照看二宝。
群里有个宝妈,去年生二胎,大宝上初中了,对二宝特别好,妈妈做饭的时候,大宝会在旁边照看二宝,画风相当和谐。
其实不管俩宝相差几岁,宝妈都要做好大宝的工作,有些宝妈很少去教孩子一些道理,然后呢,等二宝来了,就总是嫌弃大宝不听话,不懂事,其实呢,不怨大宝,是妈妈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而且有了二宝以后,宝妈会自动升高对大宝的一系列要求,总觉得大宝是哥哥姐姐,应该懂事了,可实际上,没有二宝的时候,妈妈也是把大宝捧在手心里的。
所以,其实不管要不要二胎,都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给孩子提供吃喝玩乐,更要注重孩子的性格、习惯的培养。
你家俩宝相差几岁呢?
许多新手爸妈都有这样的感慨,带娃不易,特别是带第一个孩子,明明是认真地“照书养”,可孩子不是吃饭不好,就是经常生病,要么特别任性,亦或不爱学习等。总之,就是有操不完的心。
然而,在有了二胎之后,妈妈却发现自己付出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一人带两娃,但 反而比当初带一个孩子时轻松很多 ,最重要的是家中的老二不管是性格、情商和习惯都要强于老大。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那么被宝妈“照猪养”的二宝,为啥反而比大宝听话懂事呢?
欣欣是个90后妈妈,老大出生后,她买了各种 育儿 书,认真学习参照,真的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
眼看着孩子长大了,上了幼儿园,她跟老公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也为了给老大多个陪伴,于是又要了个娃。
但是,谁看了欣欣家的二宝都说:“养得真好”,现在的二宝不仅看起来比大宝当初要“结实”,而且特别爱笑还很会亲近人,明显拥有了很高的情商。
欣欣也经常反思,大宝明明是“照书养”的, 无论是资源上、精力上都比二宝付出得多 ,可大宝为啥不像二宝这么好带呢?
许多家有二孩的妈妈都深有体会,带二宝时明显没有带大宝那么上心,可二宝却表现得要比大宝听话、懂事,我们认真分析后就会发现,其实主要原因有四个。
原因一:二宝从小就出生在有竞争性的环境中
大宝出生时可谓是集家中“万千宠爱”与一身, 而二宝出生时,就有了一位竞争者的存在。
为了在有限的资源和关爱中,获得一席地位,二宝必然要努力表现,尽力争取,所以这种环境下,也促使二宝成长。
原因二:在成长中有“参照物”
对于二宝来说,大宝的存在还有“参照物”的作用,大宝哪方面表现好了,二宝可以参照执行,大宝哪方面表现不好,被家长批评了, 二宝更能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长时间下来,二宝自然看起来比大宝懂事了。
原因三:“照猪养”的 育儿 方式更利于孩子自由成长
家庭中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即使投入大量精力,恐怕也难顾全,因此, 多数家庭会选择倾向于照顾大宝, 而“照猪养”的二宝,因为没有更大的压力,反而能够顺其自然的成长。
原因四:妈妈有了经验,带娃更省力,孩子也有好结果
最重要的一点是二胎妈妈大多拥有了照顾大宝的经验, 也不再为了怎么喂养之类的事情纠结, 因此带娃更加省力,对于二宝来说,也省去了反复试错的麻烦,也就给家长留下了乖巧的印象。
虽然许多妈妈都会感叹,当初养育大宝时缺乏经验,不过现在看来,“照书养”的大宝仍有很多优点。
比如,养育大宝时妈妈学会了很多科学 育儿 的方法, 因此大宝往往更加聪明。
此外,因为二宝的到来,许多家庭会引导大宝辅助爸爸妈妈照顾二宝,或是有意识地鼓励其尽快成长,所以, 大宝的性格也会更加独立自强一些。
贴心寄语:父母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都倾注了许多心血,手心手背都肉,即使二宝“照猪养”也并非是完全不被在乎。
但不管怎么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都可以省时省力,但唯独爱不能缺失,这是孩子这颗“小树苗”成长起来的“最佳肥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