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揍、抢东西?如何摆平大宝争宠 欢喜迎接二宝的诞生,当全家焦点都放在二宝身上时,大宝竟趁爸妈不注意时偷捏、偷打弟弟或妹妹,甚至明明自己会吃饭、上厕所,却出现耍赖退化行为,让人伤透脑筋。妥善处理手足争宠,是现代爸妈的必修课题,手心、手背都是肉,避免在孩子幼小心灵留下阴影。
晨晨是家族中第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不五时买玩具,爸妈更是把她捧在手掌心;晨晨8个月大时,妈咪发现怀孕了,每天晚上睡觉前,总会拉着晨晨的小手,摸摸自己逐渐隆起的肚子,趁机教育「你要有妹妹罗!她会陪你一起玩,开不开心?」
似懂非懂的晨晨最爱黏着妈咪,为了让晨晨能更接纳妹妹,在二宝还没出生前,妈咪听了很多过来人的建议,准备了一份晨晨最想得到的熊熊玩偶,妹妹出生那天,晨晨和爸爸一起到医院探望时,妈咪拿出玩偶「这是乐乐妹妹说要送给晨晨姊姊的见面礼物喔!」晨晨满心欢喜接下礼物。
坐月子期间,妈咪和乐乐一起回到外婆家,晨晨则托给奶奶照顾,周末爸爸才带晨晨到外婆家探望妈咪,每次要分开时,晨晨总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耍赖不想回奶奶家,她原本已经会坐在餐椅上用汤匙吃饭,现在却老让奶奶追在后头喂饭,甚至会趁大人不注意时,偷打妹妹的头……
延伸阅读:手足间吵不停,爸妈快学调解SOP
从准备怀孕开始 参与期待新生命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儿童心智科主治医师王明钰表示,晨晨妈咪的困扰,其实是很多家有二宝的父母都会遭遇的难题,现代人因孩子生得少,当原本所有注意力都在大宝身上时,习惯被注意的大宝,当然不能接受二宝来剥夺爸妈的爱与注意力,尤其二宝年纪小,大人势必会多花些心思与时间照顾,甚至不自觉夸奖「弟弟、妹妹好可爱」,若再加上有性别差异的偏好,大宝的失落心情可想而知。
王明钰医师表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与手足年龄差距,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争宠行为或心态,重点在于爸妈的处理态度,当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生活,例如在同侪、学校中都能获得良好的成就感与存在感,可以借由同龄的分享,以及让大宝对新生命有参与和贡献,得到更多正向回应与关注。
晨晨妈咪替二宝准备送姊姊见面礼的做法,是个很实际的做法,王明钰医师强调,其实给大宝心理建设不用等到怀孕才开始,有意愿要生第二胎的爸妈,可以透过游戏、绘本慢慢替孩子建立手足观念,孩子也会反过头来一起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偷揍退化抢东西 争夺爸妈的注意争宠行为表现人人不一,最常见的是大宝出现爱发脾气、时常哭闹甚至欺负二宝,又或者是心理影响生理,退化回口腔期,产生尿床、也要吸妈咪ㄋㄟㄋㄟ等退化倾向。
王明钰医师指出,有些明明已经断奶的孩子,看到二宝在吸母奶,「大宝这时就会觉得妈妈的 是我的,跑来分一杯羹,又或者年纪稍长后会开始抢东西、更黏妈妈,使尽各种招数要引起大人的注意。」种种行径爸妈若一时不察,当下反应往往是怪罪大宝不懂事,殊不知这其实就是争宠行为表现。
事实上,会引发孩子争宠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时间分配不均。以晨晨妈咪的例子,原本每天晚上妈咪下班后,晨晨就可以黏着妈咪说故事、玩游戏,但自从妹妹出生后,晨晨变成一个星期只有2天可以看到妈咪,而且还不是专属时间,妈咪三不五时还得分神去照顾妹妹,无形中受到冷落的晨晨,要不吃醋也难。
建立足够安全感 给大宝独特时间要解决大宝被冷落的问题,王明钰医师建议,晨晨妈咪从坐月子起,可以每天抽出15分钟时间专属于晨晨,妹妹出生后,在这段时间内,则交由爸爸照顾,让晨晨感受到这个专属于她的独特时间,不会因为妹妹的出生而不见了。
等孩子稍大后,爸妈可分配时间,让二个宝贝都能享有「单独陪伴出游」福利,让亲子间能有独处机会,孩子也会比较愿意把心里的话说给爸妈听,不会因手足在场,碍于面子问题而说不出口。另外,也可透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饰演爸妈,看看孩子会如何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个人特质,王明钰医师提醒,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适时给予赞美与肯定,避免把孩子互相比较,当孩子的自信心足够时,未来若遇到挫折或者不如他人的时候,孩子也能知道「即使我和别人不一样、即使我做得不够好,爸妈也不会因此不爱我。」
对孩子来说,能有越多支持系统,例如在家庭以外的生活,包括学校、同侪间都能建立成就感与存在感,孩子在面对挫折时,也比较不会钻牛角尖,能够适时转移负面情绪。甚至年纪相近的孩子若能互相分享,或观察其他人手足间的相处模式,也能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利他行为的鼓励 同理孩子的感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多强化鼓励利他行为的表现,例如晨晨若主动表现想帮妈咪拿尿布,晨晨妈咪可以试着放手,让孩子对家中的新生命能有参与和贡献,还能得到爸妈正向的肯定与关注。有时候让大宝参与照顾小宝,让哥哥或姊姊多帮父母的忙,也能让弟弟妹妹产生崇拜心理。
王明钰医师表示,有时手足发生争执时,爸妈可试着和大宝做口语化的讨论,例如「我猜你是不是不喜欢妹妹乱拿你的东西,所以你才会伸手打她?」「妈咪不是不想陪你玩,你也有听到刚才妹妹哭得好大声,小时候晨晨哭的时候妈妈也是赶快安慰,是不是也让晨晨比较快可以停下来?我想妹妹一定也希望像晨晨一样被对待,还是你希望妹妹哭的时候,妈咪可以怎么办呢?」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三岁的大宝一直都很乖,二宝出生前,他还很热情地对妈咪告白:妈咪我爱你……妈咪最好了……妈咪我好爱你……。二宝出现后,大宝居然变了,开始莫名其妙地耍赖、发脾气,不开心就大哭或动手打人,搞得爸妈很生气,自己却说不出在气什么。 家里多了二宝,该如何让大宝适应,甚至手足相亲相爱呢? 二宝的出现,带给大宝压力与困惑
现代家庭生的孩子少,再加上还算宽裕的物质生活,以及较现代化的育儿观念,家长多半都在宝宝还在妈咪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花心思、花时间跟宝宝相处。宝宝出生之后,即使爸妈都在上班,但回家之后或是假日的时间,也都会带着孩子到处去玩,或是在家一起玩游戏。另外一种父母则是,因为工作忙碌,虽然能给宝宝不虞匮乏的物质生活,但平常只能送宝宝到托婴中心或是托儿所,比较少花时间陪伴宝宝。无论是哪一种父母,当二宝来临时,大宝都会面临空前的压力。
曾经有爸妈在宝宝一岁左右搬新家,结果发现宝宝在新家显得相当焦躁不安,经常哭泣,连睡觉都不安稳。单单是物理环境上的转换,就会让宝宝如此不安,更别说是二宝出生这种涉及整体生活的人事物全然变化。二宝的出现,大宝首先要面对的是妈咪外型上的改变,接着是身体距离与态度上的改变,最后出现一个新的生命在自已身边。晚上睡觉开始有一个人在旁边哭、经常被吵醒,爸妈陪伴的时间被对方大量占据,玩具也经常被拿走或乱翻、乱咬。更重要的是,妈咪心中的位置,有一半要让出来。可想而知,这个压力超级大!大宝心中的困惑更是无敌多……。
读懂大宝的心,爸妈可以这么做妈咪怎么了?为什么不能再抱抱我?他是谁?妈咪为什么不再像以前一样常常听我说话、陪我玩?为什么以前属于我的奶奶,现在却变成他的奶奶?为什么以前我一生气,妈咪就立刻来关心我,现在却有时候不理我,有时候还会骂我?妈咪是不是不爱我了?
以下,让我们用一个生活片段来了解一下大宝的真实感受。
〈场景一〉乖巧可爱的大宝不见了?大宝拿着幼稚园的图画,兴奋地跑出房间,要跟妈咪分享。讲到一半,二宝突然哭了起来,妈咪说:「大宝,你等一下喔」,然后没有等大宝的回应,就急忙走到二宝身边。妈咪尿布换到一半,突然听到大宝一声大叫,走出去一看,原来是大宝把水杯打翻得到处都是。
15岁到5岁以内的孩子,认知发展正处于前运思期,也就是说,孩子在理解事物时,多半会过度注意外观,例如:穿裙子的就是女生,有长耳朵的就是兔子。在思考与推理时,也仅仅只能注意单一个面向,例如:同样的水量,孩子会认为「高瘦水杯内的水,比矮胖水杯内的水多」。这是因为孩子只注意到水的高度,而无法同时顾及水的宽度。
因此,在〈场景一〉当中,站在大宝的立场,其实看到的是:自己正说话到一半,妈咪突然说要离开。大宝此时并不容易同时注意到二宝的哭泣声,只感觉到妈咪无论在时间上、注意力上,或是关心度上,都跟以前不一样。于是,大宝用他最简单的问题解决方式,把妈咪找回来。
当二宝出现,大宝所能注意到的,是跟以前不一样的事物,例如:自己被关心的时间多寡、玩具的分配、爸妈的表情、爸妈音调的变化等,而无法同时注意到环境中的其他线索,例如难以发现爸妈表情不耐烦的时候,是因为旁边的二宝正在大便或大哭。这时候,焦头烂额的爸妈就会更加感觉烦躁:为什么以前乖巧可爱的大宝不见了?
我们可以想像,单单只有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可以讲心事,可以不用想太多就说一句话,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的表情,双方的互动是很单纯的一来一往,互动的箭头方向只有两个。但是,如果增加一个人,变成是三个人的聊天,事情就复杂多了。「我跟他讲这句话的时候,他会怎么想?」「现在换我说话吗?会不会抢了他想说话的时机?」「现在气氛好像有点尴尬,是不是该说点笑话?」互动的箭头瞬间增加为六个以上。而这种互动的复杂度,对五岁以内的大宝来说,真的是太困难了。
TO DO 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大宝呢?首先,要用大宝看世界的方式,速度慢一点,带着他一起观看、一起理解。例如:在〈场景一〉中,妈咪听到二宝的哭声,不是直接跳到问题解决的步骤,而是停下来问大宝「咦?这是什么声音」,帮助大宝从自己的图画分享中,先脱离出来,注意到环境中的其他讯息。等大宝注意到二宝的哭泣时,告诉大宝:「二宝哭得很大声,妈咪听不清楚,妈咪希望能认真听你说。我们先让二宝停下来,你再继续跟妈咪说,你觉得好不好?」通常大宝都会愉快地答应,甚至积极地帮助妈咪处理二宝的状况,因为他知道,妈咪很想听自己继续分享。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场景二〉想办法让爸爸妈咪回到自己身边妈咪看到大宝打翻水杯,心里很生气,觉得「我换尿布已经很忙了,你还在旁边捣蛋」,于是把大宝臭骂一顿,还处罚他到墙角罚站。「二宝来到我们家,妈咪要照顾两个小朋友,是很辛苦的,你要多体谅妈咪一些啊!」大宝一边罚站,妈咪一边在旁边谆谆教诲。
15岁到5岁以内的孩子,只能理解具体、生活中可见的事物,例如:小朋友、杯子等概念,对于抽象词汇或集合名词,顶多是跟生活经验较直接相关的,比较能够懂得,例如:捣蛋、好朋友等。然而,如果是更加抽象的概念,例如:辛苦、体谅等,孩子则是完全无法体会的。因此,妈咪所说的大道理,孩子其实是有听没有懂。
我们来看看,在〈场景二〉当中,大宝看到、听到什么?站在大宝的立场,他发现水杯打破时,立即发生的事,是妈咪回到身边。「妈咪终于回来了」、「妈咪有注意到我了」,于是,打破水杯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能够成功地让妈咪回到身边,以后值得常常使用。至于后面所发生的大道理、罚站什么的,大宝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TO DO 我们要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呢? 首先,爸妈要先把眼光放到「对的事情」上。当大宝用对的做法获取我们目光的时候,就要给予立即、正向、热情的回应,例如:〈场景二〉中,如果大宝也跟着走进房间,甚至帮忙妈咪,妈咪就要记得温暖地回应他,并告诉他:「妈咪很喜欢你这样做,你帮了妈咪很大的忙」,而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然而,如果大宝用了错误的方式,例如:哭闹或把东西弄倒,那么,建议在安全无虞的情况下,尽可能不予以回应。例如:在〈场景二〉中妈咪可以先在一旁偷看,看大宝如何处理水杯洒满地的状况,等他自己处理完毕,再现身肯定他(不是现身责备他)。并且,教导大宝下次如果想要妈咪赶快回到身边,怎样的作法比较有用、有效,比较正确、适当,避免不必要的责备,反而让大宝更加证实「爸妈不爱我了」的偏误想法。
另外,有些大宝会表现出「退化行为」,例如:又开始吃奶嘴、用哭闹的方式表达、在地上爬等。有些是因为我们前面说过的不成熟推理想法,以为弟妹之所以倍受疼爱,是因为他所做的动作,所以开始模仿之;而有些则是想用这些行为吸引父母回头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无论原因为何,都鼓励爸妈将眼光放在「对的事情」上,尽可能忽略前述行为,以免这些行为受到错误的关注(即使处罚或责备都是关注喔)。并且,提醒父母,若是发现大宝出现这类行为,更是要在没事的时候,多向他表达爱意或多拥抱。记得,退化,只是过渡时期。
那么,在发现二宝降临时,如何及早帮助大宝明白这个过程呢?如何为他作事前的心理建设呢?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3方法让大宝准备角色的转换其实,目前坊间有许多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以下表格),不但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妈咪怀孕到弟妹出生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孩子做自己角色的转换。其他还可以做的有:
1在得知怀孕初期,就带着大宝认识一些友善的哥哥姊姊,让他累积正向、愉快的被照顾经验,进而开始想仿效这些正向形象,然后问孩子:「我们来当哥哥/姊姊好不好?」并引导他觉察胎儿的细微线索、从胎儿时期开始认识弟妹,也学习如何做个小帮手,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压力小了,自然有更充裕的心力同时关心两个孩子。
2与爸爸沟通,增加大宝与爸爸相处的时间,以及两人在一起的愉快经验,让大宝的注意力焦点逐渐分散到爸爸身上,甚至还可以从男性身上,学习到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以及不一样的特质呢!
3鼓励大宝多参加一些同侪聚会,交一些年龄相近的朋友。
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1 小小大姊姊(上谊文化)
2 小宝宝要来了(上谊文化)
3 小菲菲和新弟弟(和英)
4 我是哥哥(人类文化)
5 为什么要多一个宝宝(远流)
6 大姊姊和小妹妹(远流)
7 穿过隧道(远流)
8 分享(天下杂志)
9 分享2:当我们同在一起(天下杂志)
10 世界上最棒的哥哥(小天下)
大宝二宝爱争宠!怎么办? 避免将「长大了」当成是孩子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免将「长大了」当成是孩子的责任,而用要求或嘲笑的口吻说话,例如:你已经长大了,怎么还耍脾气?!这样会让弟妹的出生,成为一种惩罚,让大宝开始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至于二宝呢?其实,二宝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对于自己该被照顾多少?注意多少?是没有概念的。只要把大宝搞定,二宝就会模仿这位性情稳定、个性温和、态度温暖的兄姊,以至于情绪或行为问题都降到最低。
唯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教养手足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现代社会鼓励家长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因此孩子最常挂在口中的是「不公平,为什么他……,可是我……」,而家长也为著自己是否有公平、是否偏心伤透脑筋。可以深思的是,真正的公平是否有可能达成?怎样的公平才对孩子最好?也或许可以思考除了公平以外的价值观,例如:长幼有序、尊长扶幼。
若是我们承认人与人之间就是不可能完全公平,教导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先来后到要尊重,弱小的应该要被保护与被疼爱。无论发生何事都引导弟妹尊重兄姊,什么事都要先问过兄姊,对父母兄姊等长辈讲话态度要尊敬等;遇到争执的时候也引导兄姊要爱护弟妹,遇到危险对弟妹要保护。是否家庭的气氛会从「在意公平与权益」转变为另外一种氛围?
家庭价值的事,是藏在手足争宠后面,值得每位家长好好深思的!
孩子爱争宠,父母怎么办? 家有大宝与小宝,明明都是父母亲的心头肉,偏偏手足竞争与争宠的戏码却在许多家庭不断上演。尤其当小宝刚出生时,大人的全副心力都会放在照护小宝身上。「爸比妈咪是不是不爱我了? 为什么爸比妈咪有我了,还要生小宝宝?这个小宝宝为什么要跟我抢爸比妈咪?」老大心中经常会充满无数个问号。本文邀请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师教您轻松解决孩子争宠的教养难题。 总是当孩子间的夹心三明治?
2岁的大毛正在客厅踩着玩具三轮车,10个月大的小毛在地上爬玩新积木。大毛骑得太兴奋了,三轮车的后轮不小心辗过小毛的手,小毛开始大哭。在厨房忙着煮菜的母亲冲过来,一把抱起小毛,开始责怪大毛:「你是不是又抢弟弟的玩具?先借他玩一下会怎么样?你是哥哥要让一下弟弟,等一下再换你玩!」大毛也觉得很委屈,还搞不清楚怎么一回事(他没看到三轮车压到弟弟的手)就被骂了一顿,也开始大哭,觉得弟弟很过分,装哭害自己被骂。后来大毛变得对弟弟更有敌意,更加不喜欢和弟弟一起玩。
宝宝争宠的原因与阶段?赖柔吟医师表示,6~12个月大的宝宝开始会观察、学习、思考其他人的心情和行为,比过去几个月更注意自己的感觉,也开始出现忌妒的情绪,会尝试试探如何引起别人的反应,如:哭闹、尖叫、大笑等。
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可以清楚了解到母亲是独立的个体,能感受到遭到「冷落」的感觉。当所爱的人因为他人的关系而把自己冷落在一旁,例如:母亲和其他的兄姊玩在一起、亲友来访占据大家的注意力等,宝宝会有强烈的反应想要加入,会跟着笑、跟着牙牙学语、好像自己和大家在一起,也会因为被忽略而感到生气或焦虑。
对自尊心逐渐增强的1岁宝宝来说,「分享」这个社会化行为,是需要透过与他人互动来学习的。「抢玩具」其实隐含了不想和别人分享母亲的意涵,尤其家中快要有新生儿时,大宝和别人分享玩具或东西会更加困难。
2岁宝宝正在发展学习「同理心」及对他人的关心,对于家中即将出现新成员,也会有复杂的感觉。虽然能感受新生命的美好,但也会有担心被取代和被排挤的感受。当2岁宝宝处理不来这些复杂的感受时,可能就会变得焦虑不安。直到他确认到父母有能力好好照顾所有的孩子们、自己也是被爱的,就会信心大增,视野也会逐渐变得宽广。
3岁宝宝对于小baby是怎么来的相当感兴趣,会被激起好奇心和想像力,通常会连结到对自己身体功能的理解。另外宝宝也会感到困惑及焦虑,进而出现不乖、找麻烦、搞破坏、欺负弟妹等行为来测试父母,想确定他们还是关爱着自己。
孩子爱争宠,父母怎么办?「大宝就要礼让小宝?」 邱氵弈絜心理师表示,家长常会对大宝说:「你是哥哥(姊姊),你要让弟弟妹妹。」或是「因为你年纪比较大,所以你要照顾弟弟妹妹。」说穿了,其实是「父母自以为的公平」,大宝会认为:「为什么我年纪比较大,就要让(照顾)他?」这是因为大宝无法理解父母所释放出来的讯息,因此父母要清楚说明理由,例如:「你要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因为你现在已经会走了,可是弟弟(妹妹)还不会。你看,弟弟(妹妹)现在还只会躺在床上。」需要明显地让大宝意识到自己与小宝之间「能力的差异」,而不仅只是「称谓的差异」,才能让大宝充分理解,不是父母偏心。
为了让大宝能一起加入有小宝的家庭生活,应邀请大宝一起帮忙父母照护弟妹。例如:「你现在已经会自己上厕所了,好厉害喔!可是妹妹还不会,需要使用尿布。你去帮妹妹拿尿布好不好?」在解释清楚原因之后,可请大宝帮忙拿尿布等,完成简单的指令,不仅让他体认能力的差异、减少争宠的行为,亦可增加大宝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务必向大宝解释原因 大人经常以为不用跟宝宝解释太多,反正他也听不懂,其实宝宝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大人的行为,而其中最直接的解读方式,就是「爸比妈咪不爱我了!」因此别忽略向大宝说明原因的重要性。不过即使已帮助大宝理解状况,每天仍要固定预留一定的时间和大宝亲密互动,例如:每天床前15~20分钟讲故事。
孩子爱争宠,父母怎么办?不要比较大宝与小宝 大人尽量不要将大宝与小宝拿来作比较,例如:「弟弟比较乖。」大宝通常都听得懂;即使听不懂,也能从大人的表情中观察到,使得自我价值被抹灭,不利于大宝的人格发展。万一父母原本就对其中一个孩子比较偏爱,例如只疼儿子不疼女儿,那么孩子之间的争宠、竞争行为会越演越烈。
当孩子因为吃小宝的醋,正在气头上的处理方法 邱氵弈絜心理师指出,当孩子在气头上时,大人无论讲什么道理孩子都会听不进去,因此要先等他气完再耐心跟他讲道理。不过宝宝在气头上时,家长要明确表示:「我知道你很生气。」万一大宝出现攻击小宝的举动时,可将他的愤怒移转到打抱枕或丢玩具,让他在安全的环境里,有适当的管道发泄愤怒,但等他气消时,还是自己要将抱枕或玩具收好。等他宣泄完情绪,可问他是否还很生气,再跟他讲道理。
很多家庭生了二宝后,家里的平静也被打破了,可能最受冲击的人是大宝,有的大宝就会出现打弟弟妹妹的情形,有的大宝会无缘无故闹脾气,或者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有的大宝还会出现退行,像小时候一样缠着爸爸妈妈,可是当爸爸妈妈关注大宝的时候,二宝又会不开心,孩子的这些表现看上去是在争宠。想要专属于自己的爱,其实是在为自己争取存在的位置,说到底就是想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告诉这个世界我是重要的,这是生命在为自己发声的一种表现,我们父母真的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表现,他背后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身心。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来照顾到每个宝贝的感受,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二宝出生前后,要照顾好大宝的情绪,在二宝出生之前,大宝是独享大人的爱,没准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奶奶都会围着他转,二宝一来,很可能家中大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如果大宝还比较小 比如说六岁之前,当另外一个小孩和他分享爱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不被爱的恐惧,就有可能出现对弟弟妹妹的怨恨而发脾气,甚至偷偷打弟弟妹妹的情形,大一点的孩子也会有被冷落的失落和孤独感,伴随着这些感受而来,就是对弟弟妹妹的嫉妒。
因此,在二宝出生前后,大人都要关注大宝的情绪,在二宝出生前就要告诉他,爸爸妈妈从此会有两个可爱的宝贝,他也会有一个小弟弟或妹妹和她玩,就算二宝出生后,大宝依然是小孩子,他同样也还需要家长的爱和陪伴,所以一定要照顾好大宝的情绪,可以让他和大人一起参与二宝的养育工作。比如可以给二宝晒尿布啊,递纸巾啊等等,也可以让他摸摸弟弟妹妹的小手小脚,让她感觉到小婴儿是那么弱小,的确比他更需要照顾,让孩子参与到对弟弟妹妹的照顾中,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自豪感,他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慈悲也会被激发出来,不仅不会嫉妒,还会学着主动呵护弟弟妹妹,我家大宝那时候在二宝出生的时候也是才八岁,但是我二宝三宝怀在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让他参与到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孩子的名字就是让大宝去帮她们取,他开始是取了欢笑两个字,后面中间那个字才是我想的,所以他对他的弟弟妹妹就没有出现那种嫉妒啊,感觉被分享了他的爱的那种感受。
第二点,跟一个孩子说另外一个孩子的时候要谨慎,多子女家庭本来就存在着竞争的按钮,父母的同等关爱特别重要,不偏爱不坦腹,家长如果不小心把两个孩子或者三个孩子做比较的话,被比较的那个孩子就会有压抑,很多情绪对成长就会有负面的影响。
有一位妈妈,她的两个孩子相差两岁,从**姐就表现的又乖巧,学习成绩也好,常常就被妈妈夸奖。
在家里,她的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拿两个孩子比较,总是会对弟弟说,你看你姐姐怎么样怎么样,你要向他学习,或者说他姐姐如果回来,他拿到了一张奖状,又要对弟弟说,你看姐姐又拿到了奖状,你要像姐姐那样学习哦,你不要老是就是知道玩,那么爸爸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弟弟也可以努力,像姐姐那样,并没有恶意,但是这样说结果却伤害了弟弟的感情,小的时候,每当爸爸妈妈这样说,那么弟弟总是低着头不吭声,上了中学以后,弟弟有一天终于爆发了,他哭得非常伤心,说他从小就活在姐姐的阴影里,家里人都只看好姐姐,谁也看不上他,他再也不要做这样的人了。
看到孩子这样,爸爸妈妈才如梦初醒,原来他们一直也十分疼爱的儿子,内心藏着这么多的压抑憋屈。
第三,在多子女家庭里,爸爸妈妈要和孩子有单独的相处时间,独生子女得到的爱是专属的,多子女家庭要做到这一点就很难,然而,每个孩子都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给自己专属的爱,那么和不同的孩子单独相处就是一个办法。
美国著名的子女教育专家,麦道卫博士在他的6a的力量一书中就写道,他有四个子女,而且他非常忙,但他每周都一定会抽出时间和每个孩子有单独相处的时间,他去购物的时候,或者出去处理杂物的时候,会带着一个孩子利用路上的时间跟他聊天,他选择午餐时间和其中的一个孩子一起吃午餐,或者他出差的时候也会带着不同的孩子。他的目的就是尽量多的和不同的孩子单独相处,那孩子觉得我爸爸是在乎我的,他是爱我的。
麦道卫先生,还和他的妻子多多蒂商定,他们可以分别和不同的孩子单独相处,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不公平,也就不会争宠了,这个方法真的很好,我也做过。
第四点,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尽量两份一样,孩子争宠的一个表现就是要公平,而孩子眼里公平的概念很可能就是给我的和给她的是一样的。这一点呢,如果是孩子双胞胎,那么家长自然而然会考虑买相同的东西,但是如果不是的话,可能我们就会考虑没那么周到,不过孩子如果大一点,我们也可以说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尊重他的个性。
[无戒学堂]118
作者\徐老师
手足间的爱恨情仇
自从妹妹出生后,哥哥开始出现一些退化行为,变得爱哭、赖皮、情绪起伏大。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摩擦也变多,他人的好意提醒对于哥哥来说就像无情的批评,让他情绪失控爆哭。
而这几个月哥哥的脱序行为越来越严重,在家经常抢妹妹的玩具、打或推妹妹,就算是一人一个的玩具,哥哥依旧会从妹妹手上抢过来。妈妈起初好言相劝「妹妹还小,你要让妹妹」,到最后拿出棍子修理,兄妹俩顶多相安无事一个晚上,隔天继续上演相同戏码。
推荐阅读:手足争宠的定心丸:保留孩子独有的相处时间
在学校的哥哥也越来越暴力,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哥哥马上打回去、甚至拉同学头发,当老师询问整起事件,哥哥将过错全推给他人,同时也大哭无法沟通…
徐老师总是对月子中心的二/三宝妈说:「回家之后这小宝不会是你的问题,最急迫需要你的是大宝」。
原因在于,原本是天之娇子/女的大宝突然间被迫和妈妈分离,好不容易盼到妈妈回家,却见妈妈身上挂著一只听说是弟弟/妹妹的生物。弟弟妹妹一有声音,大人们的立即满足、对新生儿的柔软态度,看在大宝们眼里只有忌妒的感觉。
于是大宝们开始模仿弟弟妹妹的行为,企图争取大人同样的关注。此时大人的反应将会影响大宝的行为,是会更加退化、抑或慢慢适应学习与二宝共处。
推荐阅读:难解家中孩子争宠情结!父母该怎么做?
手足争吵原因第一个是抢地盘、第二个是竞争有限资源(爸爸/妈妈)。
上面这位哥哥的情形,在行为上是攻击抢夺妹妹的东西,在内心层面其实是抢妈妈对妹妹的关爱。大人若未正视孩子的内心需求渴望,只单就行为层面来做处理,自然无法改变孩子的问题。在家中未被满足的孩子进了学校,也会将这样的空虚匮乏转化成愤怒情绪发泄在老师同学身上。
1怀孕时就告诉老大,妈妈再给他生个小弟弟或妹妹,让他有个玩伴儿。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老大喜欢尚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可以通过照顾布娃娃、抚摸妈妈肚子等方式让老大与父母一起期待弟弟妹妹的出生,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老大了解父母对他的爱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生命而减少,他原本享受的爱和温暖并不会改变,他的生活只会越来越丰富多彩,让他的情绪渐渐正常化。
2.如果老大已经懂事了,可以让其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的过程中来,例如怀孕期间陪同购置宝宝所需的物品,出生后让他为弟弟妹妹喂辅食等,从而培养同胞间的感情。
还要让孩子明白,多一个弟弟妹妹,可以让他感受到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的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有人陪伴,也不会孤单。
3.要注意维持家庭情感的平衡。很多家长们在小宝宝出生后忙于照顾,很容易忽略老大的感受。尽管有很多孩子表面看上去很懂事,还会帮大人一起照顾小宝宝,但事实上孩子的心里未必是真正快乐的。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心灵有时非常敏感,他们都需要妈妈的拥抱和一个爱的承诺。父母千万不要在老二出生后,就忽略了老大。比如给小的喂奶,也把大的搂过来,不要让他们有差距感,进而觉得父母有偏向。当孩子产生排斥情绪时,要表示理解;当孩子还不能完全接受时,应适当接受孩子的坏脾气。
4父母应尽量做到事事公平,实事求是对待孩子。平时教养中,父母一定要一碗水端平,要尽量平等地对待两个孩子,比如给老大买一件新衣服,就给老二买一个新玩具。确保两个孩子的心理平衡,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爱,千万不能出现偏爱或情感倾斜,加深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5保持亲子交流,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培养责任心和互助能力。老二出生以后,爸妈要经常和老大交流。“弟弟妹妹不会走路讲话,这么弱小,我们怎么帮他呢?”“你这么小的时候,就是爸爸妈妈帮助你的。”家长可以试着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老大,爸妈以前也是这样照顾他的。
等老二稍大点时,父母还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们单独相处,并要求他们相互配合完成一些事情。比如让孩子们参加某项活动,在陌生的环境中,让两个孩子体会团结互助的力量。
若老大年龄再大点,可以讲讲做哥哥姐姐的好处,告诉他是家中的老大,他要有老大的责任和担当。
6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如生日派对,亲子乐园等,尤其是要多与多子女家庭交流。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并不特殊,有小弟弟和妹妹是非常普通又自然的一件事,并以与小弟弟妹妹们合作为荣!
当然,孩子小的时候肯定也会打架,家长们也不要小题大做。
相信很多家里有小孩的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年纪大,要让着点弟弟妹妹”,这种教育观念在很多家庭都会出现,如果是亲戚的小孩来家里做客,那让自己的孩子稍微谦让一下还好,但是有些家里有二胎的家庭也用这样的教育观念就有很大问题,大孩一定要让着小孩吗?大的让着小的道理对吗?
并不用,遇到两个孩子起争执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处理,要根据事情的真实原因进行分析,虽然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优传统,但是在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也不能一刀切,如果确实是二宝蛮横不讲理,那么作为父母也是需要为大宝撑腰,教训二宝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味的用年龄说事,让大的让着小的,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对的,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更轻松,总是用这种教育方式去要求大的让着小的,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大宝会因为长时间接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而产生心理问题,其次,二宝也会因为一直被纵容而导致变得蛮横不讲理,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是很不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