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有多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不要让“大的让小的”呢?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年龄大的哥哥姐姐,理所应当让着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是一种美德。但是,前段时间播出的《奇葩说》中,明星嘉宾谢楠反驳了这一观点。她认为,不应该要求孩子大的让小的。因为,物质上一次次的“让”,容易变成一种情绪上的让渡,孩子变得没有边界感、不懂得拒绝。她希望孩子去体会爱,而不是被教会“让”。

多子女家庭,应该坚持“一碗水端平”的育儿法则
我本人是非常认同谢楠的观点的。尽管兄弟姐之间,懂得谦让、少争执,更有助于家庭和睦。但是,要求孩子“大的让小的”,这是没有感情的退让和分享,年纪小的孩子,固然可以坐享其成,得到更多保护。可是年龄大的孩子,内心只会感到压迫和剥削。父母爱孩子,就不应该“牺牲”一个孩子成全另一个孩子。
多子女家庭的育儿法则,应该是“一碗水端平”,尽量避免无理由的偏袒。只有父母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平等地对待子女,家庭成员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平等、友爱、互相尊重。
父母强迫孩子“大的让小的”,危害重重
父母要求家里孩子“大的让小的”,其实更多是教育孩子想偷懒,不想着设法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其中一方让着另外一方。殊不知,父母短暂的偷懒,带来的可能是危害重重。
①年龄大的孩子,被迫屈从父母的权威,容易对父母产生不满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年龄再小,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在处理家里孩子之间的关系时,要懂得尊重孩子,主动地听从孩子的想法,不要试图用权威要求孩子,否则只会影响亲子关系。
美国的心理学家希瑟·舒梅克曾经对二胎家庭进行过调查,发现父母强迫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自己的行为意识,亲子关系会被破坏。因为,父母不尊重、在意孩子的想法,孩子会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还会滋生出愤懑不平的情绪,时间久了自然容易影响亲子关系。

②孩子的“个人边界”会受侵犯,与人相处不懂得拒绝
从表面上看,要求孩子“大的让小的”,是在教孩子懂得谦让。但是,对孩子来说,是挺委屈的。因为,在兄弟姐妹中间,年龄大并不是他的错,他凭什么就要妥协。如果孩子接受“年龄大就要让着小的”,不断地进行自我洗脑,他就不会捍卫“个人边界”,以后别人对他进行无理的要求,他也难懂的拒绝。
在《奇葩说》中,谢楠就分享了,她小的时候,一直被身边的大人灌输“大的让小”的思想,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她认为不分享、不让,就是自私,不招人喜欢。如果一个孩子习惯性地“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就很难学会拒绝,周围人就容易得寸进尺,对他提无理的要求。
③兄弟姐妹心生嫌隙,关系冷淡
父母要求“大的让小的”,孩子小小年龄,是难以反抗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为了讨父母喜欢,会努力扮演乖巧、听话、好孩子的模样,但是同时他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弟弟妹妹造成的,所以会打心眼里讨厌弟弟妹妹,兄弟姐妹之间心生嫌隙,关系很难好。
文/母婴期刊
一个孩子的家庭已然是鸡飞狗跳,那两个甚至更多孩子呢? 大宝、二宝平时是如何相处的?
相信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宝妈经常被孩子的一些所作所为气得束手无策。大宝和小宝,一个手心,一个手背,但是大宝经常听到的话语是,你比弟弟妹妹要大,要学会照顾他们,也要学会让着他们。
年龄小,就要被让着?
在一档节目中,谢楠这样说道, 我的孩子,我不会刻意地去教会他要让着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而是希望他能发自内心地懂得去给予、去分享。 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拒绝这样的话。最后她还说“让”是不能建立边界感的。
看完这期节目,直觉很多父母都会被谢楠的 育儿 观打动,孩子年龄小,从来就不是应该被年龄大的孩子“让”的借口,莫非年龄大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哥哥姐姐也是孩子,他们也希望享受所有的独一无二, 我们不该拿年龄当理由,来道德绑架大宝, 是,这怎么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
孩子,你听话,先让着弟弟妹妹
这句话在大家听来有无言外之意呢?都说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此话的确不假,家里的小宝宝不开心了,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会哭,妈妈就会告诉大宝,你先让弟弟一下,等弟弟不哭了就好。妈妈之后再给你们买新的,一人一个。
可是大宝要的不是事后的补偿,而是事情发生时,一个公正无私的妈妈, 这是事后再多的补偿也弥补不了的,当时的委屈就要当时解决,妈妈此种做法显然是忽略了大宝的感受。
家长的所有话,可能有言外之意,可能没有。比如让孩子听话时,让大宝让着弟弟妹妹时,就好像在说这是大宝应该做的, 不这样做,就是大宝不懂事。 可是大宝也很委屈啊!
哥哥姐姐也是孩子
天下多数父母,都能做到对家里的孩子们一视同仁。 但有时,让大宝让着弟弟妹妹真的已经成了习惯, 甚至看到小宝哭泣时,嘴巴会优先于思考,然后说着责怪大宝的话。
我们可以在大宝与二宝第一次发生争执时,告诉大宝要爱护弟弟妹妹,但是 不能直接让大宝去退步, 更不能不问事情的对错一味地让大宝忍让。开明又公正的父母也许是每个孩子期盼的,但是这样的父母往往不易做。
大宝听过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你是哥哥(姐姐),该让着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还小,你怎么能欺负他呢?你和小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对你们是一样的。” 父母总是说着自以为公正的话语, 然后做着有失偏颇的事情。
被“让”是否会成为小宝的习惯
都说亲兄弟也该明算账,孩子小时候何尝不是一样呢? 若是两个孩子一个习惯了“让”,一个习惯了被“让”,那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大宝,还是小宝都并非好事。
因为孩子终究要长大,会遇到陌生人,会进入 社会 , 陌生人会因为年龄而“让”着另一个陌生人吗?
显然不会,就是拿寻常小孩来说,在自己家里,大宝会在父母的要求下让着小宝,但是一旦小宝面对的是别人的孩子,是幼儿园的许多孩子呢?谁家孩子不是父母娇养长大,疼在心尖尖上的, 谁都不想做那个没有原因就退让的人。
经常见到的是 小孩子争玩具这个戏码, 某个玩具,在无人问津时,总是谁也注意不到。可一旦有人动了,那小孩子指定不愿意,更小的孩子哭着不撒手,然后引来了父母,最后父母会告诉年龄更大的孩子,让着弟弟妹妹,就好像这是理所应当。
但是,哪有什么理所当然? 大宝年龄大,但是也同样是个孩子,小宝年龄再小,也应该懂得讲道理。不能让被“让”成为小宝的习惯。
自发地去给予,也需要教
说这么多,并非是不允许父母对大宝说“让”这个词,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懂得主动给予及分享时告诉他们爱护小孩是一种美德 ,然后从自身出发, 身体力行 地给孩子演示什么是自发地分享,什么是主动地爱护。
比如说,当着大宝二宝的面,给他们二人夹自己喜欢吃的菜,然后告诉他们,因为妈妈很爱很爱你们,所以愿意把自己爱吃的东西与你们分享。你们也是, 若是喜欢某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 这是一样的道理。
大宝也是第一次当哥哥(姐姐)
在有了二宝后,父母可以说是第二次当父母,应当更加得心应手才对。 可是大宝是第一次当哥哥(姐姐),小宝是第一次当弟弟(妹妹), 所以,哪怕平时他们相处偶尔会有不愉快,但是要记得平时与他们二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还是他们彼此,所以,我们不该对大宝太过苛责,也不该对小宝太过容忍。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让孩子养成是非不分的三观。第一次当哥哥或是弟弟的他们总是对这种感觉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对彼此的爱护, 有时候,做父母,也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去论是谁的对错,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这件事情。 相信他们。
年龄到了就好了
家有两个孩子耽误宝妈可能都见过这样一幕, 大宝生气,不想与二宝玩了, 但二宝是个不记仇的,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哥哥或姐姐。
还有一些情景,是两宝因为什么东西起了争执,然后二宝受了欺负, 但是每隔几分钟,他又要笑着去找哥哥。 然后兄弟(妹)俩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后来看到,大宝显然比之前更有耐心,也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弟弟妹妹玩。
所以啊,别对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说“让”这个词,他们也才是个孩子, 有时候也想要成为被偏爱的那一方。 别对他们要求太高,他们只是还没到那个主动去“让”的年龄。(执笔:思归)
1 半夜,弟弟要上厕所怕黑,大宝主动帮弟弟把灯打开。哥哥特别关心爱护弟弟,同时也给了爸爸妈妈很大的帮助,特别地给力![奥特曼]
2 早上,小哥俩起得早,为了不打扰爸爸妈妈休息,两个人都很安静地做作业、背单词,小宝还把小猴点读笔的音量调到了最小,帮爸爸妈妈房间的门关上。小哥俩独立自觉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从学习中找到了更多的乐趣,而且越来越为爸爸妈妈着想,真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宝贝。[奥特曼][奥特曼]
3 弟弟打喷嚏时,用手肘挡住嘴巴,而不再直接用手挡,特别讲卫生![奥特曼]
4 吃完早饭和午饭,小哥俩主动把自己的碗筷送到厨房。兄弟俩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帮助爸爸妈妈,非常贴心![奥特曼][奥特曼]
5 小宝儿同意哥哥可以在下床时踩一下他的床。小宝儿对哥哥特别友善,非常有爱心![奥特曼]
6 大宝参加了班里组织的美德少年申报活动。勇敢地进行了事迹介绍,虽然没有获选,但积累了自我表达和参加现场比赛的经验,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相信你一定能够再接再厉,获得最后的胜利![奥特曼]
7 下午,小宝儿写大字。大宝儿给弟弟做示范,指导弟弟回锋和提笔,小宝儿写得很认真,写完了还挺有成就感的。大宝教得很耐心,小宝学习得很认真。[奥特曼][奥特曼]
8 今天是亲子阅读第二天,爸爸妈妈读完了《木偶奇遇记》。小哥俩非常喜欢听,而且逐渐养成了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太棒了![奥特曼][奥特曼]
9 大宝小宝连续六天没有发脾气,特别地棒!继续坚持吧![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
今天小哥俩共获得了 24个奥特曼!
#教育# #中国式家庭教育# #教育听我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