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在西夏 天盛:1149年—1169年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扩展资料: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参考资料: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备注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阳城 河南登封 禹 亡于商
商朝 约前1675-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亡于周
周 西周 约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 周武王 (亡于犬戎)东迁
东周 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 亡于秦
春秋 前770-前476年
查看春秋>>
战国 前475-前221年
查看战国>>
秦朝 前221-前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赵政 亡于汉朝
汉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帝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雒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亡于魏
三国 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亡于晋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亡于魏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亡于晋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亡于赵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亡于刘宋
十六国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亡于齐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亡于梁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亡于陈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亡于隋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分裂成东西魏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亡于齐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亡于周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亡于周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亡于隋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 隋文帝杨坚 亡于唐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亡于后梁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京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亡于后梁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亡于后晋
后晋 936-947 汴京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亡于契丹
后汉 947-951 汴京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亡于后周
后周 951-960 汴京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亡于宋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亡于金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杭州 宋高宗赵构 亡于元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亡于金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亡于蒙古
金国 1115-1234 会宁 黑龙江阿城 金太祖完颜旻 亡于蒙古
元朝 1271-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亡于明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前期定都南京,朱棣迁往北京)亡于清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皇太极迁盛京 辽宁沈阳、顺治迁往北京)亡于民国
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首都北京,国花牡丹。
中国历代皇帝名字及年号
历代皇帝年号
中国历代皇帝谥号考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
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
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 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 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
秦朝历代皇帝年号
始皇帝赢政
(前259-前210年)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
6 汉历代皇帝年号
61 西汉历代皇帝年号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高后 吕稚(太后称制)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更始帝 刘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东汉历代皇帝年号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7 三国
71 魏
魏武帝 曹操 (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72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73 吴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 晋朝
81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以上三帝为追谥,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82 东晋历代皇帝年号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821 十六国
8211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8212 汉(前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前赵)刘曜
8213 后赵
明帝 石勒
海阳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义阳王 石世
新兴王 石尊
石鉴
石祗
8214 前凉
武公(明王) 张轨
元公 张实
成王 张茂
忠成公(文王) 张骏
敬烈公(桓王) 张重华
哀公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敬悼公(冲王) 张玄靓
悼公 张天锡
8215 后凉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建康公 吕隆
8216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8218 北凉
建康公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段随
慕容觊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82113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平原王 赫连昌
昌定王 赫连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厉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坚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82119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浑
参见吐谷浑首领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太子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淮
912 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913 梁历代皇帝年号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宣帝 萧言
明帝 萧岿
后主 萧琮
914 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后主 陈叔宝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923 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齐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10 隋历代皇帝年号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11唐朝历代皇帝年号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高 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 渊 公元618年—公元626年 武德
太 宗 文武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 公元626年—公元649年 贞观
高 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 治 公元649年—公元683年 永徽、显庆、龙朔、
麟德、乾封、总章、
咸亨、上元、仪凤、
调露、永隆、开耀、
永淳、弘道
中 宗 大和圣昭孝皇帝 李 显 公元683年—公元684年 嗣圣
睿 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 旦 公元684年—公元690年 文明
大 周 圣神皇帝 武 曌 公元690年—公元705年 光宅、垂拱、永昌、
载初、天授、如意、
长寿、延载、证圣、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
万岁通天、神功、
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中 宗 大和圣昭孝皇帝 李 显 公元705年—公元710年 神龙、景龙
殇 宗 李重茂 公元710年—公元710年 唐龙
睿 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 旦 公元710年—公元712年 景云、太极、延和
玄 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公元712年—公元756年 先天、开元、天宝
肃 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 亨 公元756年—公元762年 至德、乾元、上元
代 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 豫 公元762年—公元779年 宝应、广德、永泰、
大历
德 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 适 公元779年—公元805年 建中、兴元、贞元
顺 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 诵 公元805年—公元805年 永贞
宪 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 纯 公元805年—公元820年 元和
穆 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 恒 公元820年—公元824年 长庆
敬 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 湛 公元824年—公元826年 宝历
文 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 昂 公元826年—公元840年 宝历、太和、开成
武 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 炎 公元840年—公元846年 会昌
宣 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 忱 公元846年—公元859年 大中
懿 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 漼 公元859年—公元873年 大中、咸通
僖 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 儇 公元873年—公元888年 咸通、乾符、广明
昭 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 晔 公元888年—公元904年 龙纪、大顺、景福、
乾宁、光化、天复、
天佑
哀皇帝 李 柷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天佑
111 南诏
南诏
112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国
121 五代
1211 后梁
太祖 朱温
末帝 朱瑱
1212 后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1213 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贵
1214 后汉
高祖 刘知远
隐皇帝 刘承佑
1215 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122 十国
1221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1222 闽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荆南
荆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1224 楚国
楚国(907年-951年,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1225 吴国
(904年-937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睿帝 杨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227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28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12210 后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13 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赵匡胤 960年—976年 建隆 960年—963年
乾德 963年—968年
开宝 968年—976年
太宗 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赵匡义,
赵光义,
赵炅 976年—997年 太平兴国 976年—984年
雍熙 984年—987年
端拱 988年—989年
淳化 990年—994年
至道 995年—997年
真宗 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德昌,
赵元休,
赵元侃,
赵恒 997年—1022年 咸平 998年—1003年
景德 1004年—1007年
大中祥符 1008年—1016年
天禧 1017年—1021年
乾兴 1022年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受益,
赵祯 1022年—1063年 天圣 1023年—1032年
明道 1032年—1033年
景佑 1034年—1038年
宝元 1038年—1040年
康定 1040年—1041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皇佑 1049年—1054年
至和 1054年—1056年
嘉佑 1056年—1063年
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赵宗实,赵曙
1063年—1067年 治平 1064年—1067年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赵仲针,
赵顼 1067年—1085年 熙宁 1068年—1077年
元丰 1078年—1085年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赵佣,
赵煦 1085年—1100年 元佑 1086年—1094年
绍圣 1094年—1098年
元符 1098年—1100年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赵佶 1100年—1125年 建中靖国 1101年
崇宁 1102年—1106年
大观 1107年—1110年
政和 1111年—1118年
重和 1118年—1119年
宣和 1119年—1125年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亶,
赵烜,
赵桓 1125年—1127年 靖康 1126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赵构 1127年—1162年 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赵伯琮,
赵瑗,
赵玮,
赵昚 1162年—1189年 隆兴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敦 1189年—1194年 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赵扩 1194年—1224年 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赵与莒,
赵贵诚,赵昀 1224年—1264年 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佑 1241年—1252年
宝佑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赵孟启,
赵孜
赵禥 1264年—1274年 咸淳 1265年—1274年
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 赵显 1274年—1276年 德佑 1275年—1276年
端宗 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赵昰 1276年—1278年 景炎 1276年—1278年
幼主 赵昺 1278年—1279年 祥兴 1278年—1279年
14 辽代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应天后 述律平(太后称制)
辽东丹王 耶律倍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萧太后 萧绰(萧撒葛只)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7 元历代皇帝年号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顺帝 妥懽帖睦尔 (元惠宗)(乌哈图汗)
18 明朝历代皇帝年号
明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年号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号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年号崇祯
181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182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19 清代历代皇帝年号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日本年号一览
开始年份(西元) 年号名称 在位天皇
645 大化 孝德天皇
650 白雉 孝德天皇
654 (停用)
686 朱鸟 天武天皇
686 (停用)
701 大宝 文武天皇
704 庆云 文武天皇
元明天皇
708 和铜 元明天皇
715 灵龟 元正天皇
717 养老 元正天皇
724 神龟 圣武天皇
729 天平 圣武天皇
749 天平感宝 圣武天皇
749 天平胜宝 孝谦天皇
757 天平宝字 孝谦天皇
淳仁天皇
称德天皇
765 天平神护 称德天皇
767 神护景云 称德天皇
770 宝龟 光仁天皇
781 天应 光仁天皇
桓武天皇
782 延历 桓武天皇
806 大同 平城天皇
嵯峨天皇
810 弘仁 嵯峨天皇
淳和天皇
824 天长 淳和天皇
仁明天皇
834 承和 仁明天皇
848 嘉祥 仁明天皇
文德天皇
851 仁寿 文德天皇
854 齐衡 文德天皇
857 天安 文德天皇
清和天皇
859 贞观 清和天皇
阳成天皇
877 元庆 阳成天皇
光孝天皇
885 仁和 光孝天皇
宇多天皇
889 宽平 宇多天皇
醍醐天皇
898 昌泰 醍醐天皇
901 延喜 醍醐天皇
923 延长 醍醐天皇
朱雀天皇
931 承平 朱雀天皇
938 天庆 朱雀天皇
村上天皇
947 天历 村上天皇
957 天德 村上天皇
961 应和 村上天皇
964 康保 村上天皇
冷泉天皇
968 安和 冷泉天皇
圆融天皇
970 天禄 圆融天皇
973 天延 圆融天皇
976 贞元 圆融天皇
978 天元 圆融天皇
983 永观 圆融天皇
花山天皇
985 宽和 花山天皇
一条天皇
987 永延 一条天皇
988 永祚 一条天皇
990 正历 一条天皇
995 长德 一条天皇
999 长保 一条天皇
1004 宽弘 一条天皇
三条天皇
1012 长和 三条天皇
后一条天皇
1017 宽仁 后一条天皇
1021 治安 后一条天皇
1024 万寿 后一条天皇
1028 长元 后一条天皇
后朱雀天皇
1037 长历 后朱雀天皇
1040 长久 后朱雀天皇
1044 宽德 后朱雀天皇
后冷泉天皇
1046 永承 后冷泉天皇
1053 天喜 后冷泉天皇
1058 康平 后冷泉天皇
1065 治历 后冷泉天皇
后三条天皇
1069 延久 后三条天皇
白河天皇
1074 承保 白河天皇
1077 承历 白河天皇
1081 永保 白河天皇
1084 应德 白河天皇
堀河天皇
1087 宽治 堀河天皇
1094 嘉保 堀河天皇
1096 永长 堀河天皇
1097 承德 堀河天皇
1099 康和 堀河天皇
1104 长治 堀河天皇
1106 嘉承 堀河天皇
鸟羽天皇
1108 天仁 鸟羽天皇
1110 天永 鸟羽天皇
1113 永久 鸟羽天皇
1118 元永 鸟羽天皇
1120 保安 鸟羽天皇
崇德天皇
1124 天治 崇德天皇
1126 大治 崇德天皇
1131 天承 崇德天皇
1132 长承 崇德天皇
1135 保延 崇德天皇
1141 永治 崇德天皇
近卫天皇
1142 康治 近卫天皇
1144 天养 近卫天皇
1145 久安 近卫天皇
1151 仁平 近卫天皇
1154 久寿 近卫天皇
后白河天皇
1156 保元 后白河天皇
二条天皇
1159 平治 二条天皇
1160 永历 二条天皇
1161 应保 二条天皇
1163 长宽 二条天皇
1165 永万 二条天皇
六条天皇
1166 仁安 六条天皇
高仓天皇
1169 嘉应 高仓天皇
1171 承安 高仓天皇
1175 安元 高仓天皇
1177 治承 高仓天皇
安德天皇
1181 养和 安德天皇
1182 寿永 安德天皇
后鸟羽天皇
1184 元历 后鸟羽天皇
1185 文治 后鸟羽天皇
1190 建久 后鸟羽天皇
土御门天皇
1199 正治 土御门天皇
1201 建仁 土御门天皇
1204 元久 土御门天皇
1206 建永 土御门天皇
1207 承元 土御门天皇
顺德天皇
1211 建历 顺德天皇
1213 建保 顺德天皇
1219 承久 顺德天皇
仲恭天皇
后堀河天皇
1222 贞应 后堀河天皇
1224 元仁 后堀河天皇
1225 嘉禄 后堀河天皇
1227 安贞 后堀河天皇
1229 宽喜 后堀河天皇
1232 贞永 后堀河天皇
四条天皇
1233 天福 四条天皇
1234 文历 四条天皇
1235 嘉祯 四条天皇
1238 历仁 四条天皇
1239 延应 四条天皇
1240 仁治 四条天皇
后嵯峨天皇
1243 宽元 后嵯峨天皇
后深草天皇
1247 宝治 后深草天皇
1249 建长 后深草天皇
1256 康元 后深草天皇
1257 正嘉 后深草天皇
1259 正元 后深草天皇
龟山天皇
1260 文应 龟山天皇
1261 弘长 龟山天皇
1264 文永 龟山天皇
后宇多天皇
1275 建治 后宇多天皇
1278 弘安 后宇多天皇
伏见天皇
1288 正应 伏见天皇
1293 永仁 伏见天皇
后伏见天皇
1299 正安 后伏见天皇
后二条天皇
1302 乾元 后二条天皇
1303 嘉元 后二条天皇
1306 德治 后二条天皇
花园天皇
1308 延庆 花园天皇
1311 应长 花园天皇
1312 正和 花园天皇
1317 文保 花园天皇
后醍醐天皇
1319 元应 后醍醐天皇
1321 元亨 后醍醐天皇
1324 正中 后醍醐天皇
1326 嘉历 后醍醐天皇
1329 元德 后醍醐天皇
[编辑]
南朝
开始年份(西元) 年号名称 在位天皇
1331 元弘 后醍醐天皇
1334 建武 后醍醐天皇
1336 延元 后醍醐天皇
后村上天皇
1340 兴国 后村上天皇
1346 正平 后村上天皇
长庆天皇
1370 建德 长庆天皇
1372 文中 长庆天皇
1375 天授 长庆天皇
1381 弘和 长庆天皇
后龟山天皇
1384 元中 后龟山天皇
[编辑]
北朝
开始年份(西元) 年号名称 在位天皇
1332 正庆 光严天皇
1334 建武 光明天皇
1338 历应 光明天皇
1342 康永 光明天皇
崇光天皇
1345 贞和 崇光天皇
1350 观应 崇光天皇
1352 文和 后光严天皇
1356 延文 后光严天皇
1361 康安 后光严天皇
1362 贞治 后光严天皇
1368 应安 后光严天皇
后圆融天皇
1375 永和 后圆融天皇
1379 康历 后圆融天皇
1381 永德 后圆融天皇
后小松天皇
1384 至德 后小松天皇
1387 嘉庆 后小松天皇
1389 康应 后小松天皇
1390 明德 后小松天皇
[编辑]
南北朝统一(明德以后统一)
开始年份(西元) 年号名称 在位天皇
1394 应永 后小松天皇
称光天皇
1428 正长 称光天皇
后花园天皇
1429 永享 后花园天皇
1441 嘉吉 后花园天皇
1444 文安 后花园天皇
1449 宝德 后花园天皇
1452 享德 后花园天皇
1455 康正 后花园天皇
1457 长禄 后花园天皇
1460 宽正 后花园天皇
后土御门天皇
1466 文正 后土御门天皇
1467 应仁 后土御门天皇
1469 文明 后土御门天皇
1487 长享 后土御门天皇
1489 延德 后土御门天皇
1492 明应 后土御门天皇
后柏原天皇
1501 文龟 后柏原天皇
1504 永正 后柏原天皇
1521 大永 后柏原天皇
后奈良天皇
1528 享禄 后奈良天皇
1532 天文 后奈良天皇
1555 弘治 后奈良天皇
正亲町天皇
1558 永禄 正亲町天皇
1570 元龟 正亲町天皇
1573 天正 正亲町天皇
后阳成天皇
1592 文禄 后阳成天皇
1596 庆长 后阳成天皇
后水尾天皇
1615 元和 后水尾天皇
1624 宽永 后水尾天皇
明正天皇
后光明天皇
1644 正保 后光明天皇
1648 庆安 后光明天皇
1652 承应 后光明天皇
后西天皇
1655 明历 后西天皇
1658 万治 后西天皇
1661 宽文 后西天皇
灵元天皇
1673 延宝 灵元天皇
1681 天和 灵元天皇
1684 贞享 灵元天皇
东山天皇
1688 元禄 东山天皇
1704 宝永 东山天皇
中御门天皇
1711 正德 中御门天皇
1716 享保 中御门天皇
樱町天皇
1736 元文 樱町天皇
1741 宽保 樱町天皇
1744 延享 樱町天皇
桃园天皇
1748 宽延 桃园天皇
1751 宝历 桃园天皇
后樱町天皇
1764 明和 后樱町天皇
后桃园天皇
1772 安永 后桃园天皇
光格天皇
1781 天明 光格天皇
1789 宽政 光格天皇
1801 享和 光格天皇
1804 文化 光格天皇
仁孝天皇
1818 文政 仁孝天皇
1830 天保 仁孝天皇
1844 弘化 仁孝天皇
孝明天皇
1848 嘉永 孝明天皇
1854 安政 孝明天皇
1860 万延 孝明天皇
1861 文久 孝明天皇
1864 元治 孝明天皇
1865 庆应 孝明天皇
明治天皇
1868 明治 明治天皇
1912 大正 大正天皇
1926 昭和 昭和天皇
1989 平成 今上天皇
话说成吉思汗的威名可以说是威震欧亚大陆,从统一部族到统一蒙古各部,再到征战世界,可以说是戎马一生,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为元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虽然同为开疆辟土的君主,但是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同的是,成吉思汗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手下都没有将领投降敌军,更没有一个将领发动叛乱,简直如同神话一般的存在。
成吉思汗的心胸可以说是打破了那个时代的束缚,他能容人,而且在用人方面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人唯亲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这种做法改变了蒙古族用人的传统,也为蒙古族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的赏罚是十分的分明的,无论你是马前卒,还是征战四方的大将,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赏罚的公平程度也让众多将士服气。成吉思汗对自己的士卒十分的爱惜,他并不希望有任何一个人无辜的牺牲,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受苦,所以每次战斗的时候他都会详细的制定作战计划,最大限度减少士兵的伤亡,并且在作战时一马当先,带头冲锋。
成吉思汗手下百万雄师,威名不是一天两天塑造起来的,试想,一个爱民如子的君王,不光光每天给你洗脑,再打仗的时候还带头冲锋,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将士们都是拼死保护君主,对其的忠心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也正因为这样,蒙古的铁骑才能横行天下,无人能挡,最终造就了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
http://wwwfubusicom/2005/4-20/092246235html
这里有一个,不过不清楚评判依据,仅供参考
个人意见:
1 李世民(唐太宗)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在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荜何力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9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1htm#4
2 刘彻(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相当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潜在威胁还不小。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在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消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等。汉武帝还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设刺史、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
军事:对外友好: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改革兵制。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括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给地通道
经济: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又采取桑弘羊建议,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禁止郡国铸钱;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还有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当时的货币进行统一。
思想: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学,在长安设太学。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对后世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事:汉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中国有系统选拔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综观上述,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局面,震古烁今,但一生征战颇多、劳民伤财,晚年大兴土木,任用酷吏。故屈居第二。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3htm#
3 嬴政(秦始皇)
历史评价:
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时,吞并六国,并发兵南征北讨,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秦王扫六合”,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设置郡县”,对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统治和制度建设,不似其它同时代的征服者如马其顿的亚力山大,或罗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设;因此使统一的土地统治稳固,这才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后人认为,“功莫大过秦皇汉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汉武帝之前,历史上无出其右。至今,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China,也是从罗马语Chin(秦)演变过来的,这在一个侧面上表现了秦帝国的影响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视以法治国,秦始皇继承了这个传统,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韩非,曾自叹“若与其同游,则无恨矣”。对将领赏功罚罪,皆依法。秦始皇虽专制,认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国。陈胜、吴广起义,其理由也是“秦法严苛”,其罪当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并非如后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般因严重腐败,而官逼民反。后世儒家倡导人治,治国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决,而至今日人治之风,马屁之风犹在。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修驿道,设郡县”,这是中国能够采用郡县制这种先进制度,而非类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期的罗马不能有效控制占领区,只能设权利极大的总督(总督总揽一地的军政大权,都是贵族,基层组织都依靠当地的原有组织),仍旧类似于分封制,这是罗马帝国后来分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郡县制是一种平民制度,其军政首脑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绩军功可上可下,可平职调动,这就导致了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的出现。职业官僚和职业军人都可以来自平民,郡县官僚制有效的保证了平民(布衣)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军功政绩才出将入相),相比分封制这种贵族政治,无疑是一大历史进步。现代国家的文官制度和军队制度就是起源于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桑弘羊的论着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扬秦始皇。
负面
因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而其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推行以仁爱,中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因此,秦始皇常作为负面典型出现在各种散文、史籍中。如贾谊的《过秦论》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学家看作是一个暴君,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但另一方面却使各地的交通进一步发展,有助日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为史学家对于秦始皇功大还是过大的争论点。
功过是非后人评,考虑到“千古一帝”的特殊身份,排在第3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389htm#5
4 孛儿只斤铁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
马克思在谈到成吉思汗时曾说:“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马克思印度史编年稿》一书中,马克思写道,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军队,他“依靠这支军队征服了东蒙与华北,然后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与呼罗珊,还征服了突厥族地区,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并且还侵入印度。他的帝国的疆土从里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后这个帝国分为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分别统治;最后一部分作为帝国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统治”。
孙中山先生说:“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所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了”。
毛泽东同志将成吉思汗亲切地称为“一代天骄”,将他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
东方战神——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不仅组建了一支当时天下无敌的强大骑兵,出色地解决了军队给养、后勤供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符合骑兵作战特点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他非常赞成勒加特的说法:“蒙古人所进行的征战,就其规模和艺术、突然性和灵活性、包围的战略和战术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惟一的、最伟大的统帅,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灭亡国家,摧毁整个文明。在战场上,他的部队运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横扫千军如卷席,无数次打败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虽然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战争的种种不变的要求”。
俄国将军以葛那吉夫说:“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户数约一万三千而已(约3万),其后征服民族之数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语信仰,大抵异类。其子孙蒙业开拓,所奄有之全版图,包括今之清帝国,印度之北部,韩国半岛,中央亚西亚之全域,俄罗斯帝国之大半,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间之南部,兵刃之所斩刈,马足之所蹂躏,由东达西,成一直线,径长六千英里(约当中国1万6千里),其间列国数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盖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国军事家柯列金也说:“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说12万,小林高四郎说20万),在很短时间内(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广大土地(欧亚两洲的大部),统治众多人口(中小路彰说6亿人口,我认为有些夸大),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和帖木儿时代的中亚细亚人之外,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因此中国学者刘乐土先生在其《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纵观中国古代数千帝王,唯成吉思汗堪称“天之骄子”,与亚历山大大帝不相上下,犹在拿破仑、汉武帝之上,奈其杀戮过重,血流漂杵、积尸成山,实乃罪孽,故居于第4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636htm#5
5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康熙
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达61年。他智擒敖拜,三征准噶尔,平定三藩,打击沙俄侵略,收复台湾,蠲免赋税,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平生没有明显缺憾,考虑到是封建晚期的帝王,没有认清时事开放国门(其实真不是他的错),屈居第5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682htm
6 杨坚(隋文帝)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銮宝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一)确立三省六部制:
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和门下省是机要之司,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部。每部设尚书为长官。尚书令下有尚书左、右仆射各一,左仆射判吏、礼、兵三部事,右仆射判度支、都官、工部三部事。尚书令与左、右仆射及六部尚书合称「八座」。开皇三年(583),改度支为民部;都官为刑部。除三省外,又设秘书和内侍二省,负责图书修撰及宫内供奉等事。另设御、都水二台,负责监察和水利。记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新阶段。
(二)简化地方官制:
隋初,杨坚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机构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南北朝以来,由于郡县设置过漤,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齐、北周制设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开皇三年,杨坚从河南道行台兵尚书杨尚希的建议,废郡,改为州、县二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三)修订「开皇律」:
修订「开皇律」。对前代八十一条死罪、一五零条流罪、千馀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都一概废止。同时,又减轻了许多法律的内容,如「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其馀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对犯人处置采取审慎态度,而不是草菅人命,有效地防止了冤案的发生。文帝对法律的改革,使法律减轻了残酷和野蛮性,在中国法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使隋朝早日繁荣富庶,隋文帝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四)领均田令:
隋初,在北齐、北周均田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均田制,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榖)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1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对一般农民,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对于豪犟贵族兼并土地的行为则给予打击,以保证农民的正常生产。从而提高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均田制实行后,国家可以控制更多的劳动力,增加赋税收入。
(五)设置粮仓:
文帝时所设的仓,可分两种,即官仓和义仓。官仓的粮储,用以供养军公人员。设置官仓的目的,即是在增加关东漕运的效率;也就是把原来关东各州对京师个别直接的输粮办法,改为集中和分段运\输的办法。并在黄河沿岸设置米仓,先把关东各州的食粮集中在这些仓里,然后利用黄河及广通渠运到京师。因此时间及人力物力,都节省不少。据唐人的估计,文帝末年诸仓所存的食粮,已可供政府五六十年之用。义仓又称社仓,设置于乡间,其储粮由人民捐纳,以备饥荒时赈济灾民。百姓军人,捐出的粮食,存入当地的社仓里由「社司」专管赈目和储存等事宜。如遇某地收成不好发生饥馑之时,便以某地社仓中的储粮赈济饥民。并规定民户捐粮于社仓的标准:「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义仓之设,对人民的生活来说,自是一项有力的保障。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功盖寰宇,排在第6位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817htm#4
7 赵匡胤(宋太祖)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这是前无古人的。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鉴于历史功绩与前6人相较略低,故排第7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0htm
除去上述7位无可非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再加上隋文帝和康熙,没有异议吧?),余下的不太好排名了(不好比较),根据个人意见,只拟排名,不列原因。
1 李世民(唐太宗)
2 刘彻(汉武帝)
3 嬴政(秦始皇)
4 孛儿只斤铁木真(元太祖)成吉思汗
5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康熙
6 杨坚(隋文帝)
7 赵匡胤(宋太祖)
8 李隆基(唐玄宗)
9 汉文帝、汉景帝并列
10 忽必烈
11 朱元璋(明太祖)
12 朱棣(明成祖)
13 爱新觉罗弘历(清英宗)乾隆
14 武则天
15 杨广(隋炀帝)“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没有区别,昭和1年就是昭和元年,昭和元年代表就是的就是1926年。
“昭和”是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在位使用的年号,为日本第246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因此昭和元年为1926年,昭和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合共64年。
扩展资料:
日本所有年号:
一、飞鸟时代:
1、大化(645-650)
2、白雉(650-654)
3、朱鸟(686-686)
4、大宝(701-704)
5、庆云(704-708)
6、和铜(708-715)
二、奈良时代
1、灵龟(715-717)
2、养老(717-724)
3、神龟(724-729)
4、天平(729-749)
5、天平感宝(749-749)
6、天平胜宝(749-757)
7、天平宝字(757-765)
8、天平神护(765-767)
9、神护景云(767-770)
10、宝龟(770-781)
11、天应(781-782)
12、延历(782-806)
三、平安时代
1、大同(806-810)
2、弘仁(810-824)
3、天长(824-834)
4、承和(834-848)
5、嘉祥(848-851)
6、仁寿(851-854)
7、齐衡(854-857)
8、天安(857-859)
9、贞观(859-877)
10、元庆(877-875)
11、仁和(885-889)
12、宽平(889-898)
13、昌泰(898-901)
14、延喜(901-923)
15、延长(923-931)
16、承平(931-938)
17、天庆(938-947)
18、天历(947-957)
19、天德(957-961)
20、应和(961-964)
21、康保(964-968)
22、安和(968-970)
23、天禄(970-973)
24、天延(973-976)
25、贞元(976-978)
26、天元(978-983)
27、永观(983-985)
28、宽和(985-987)
29、永延(987-989)
30、永祚(989-990)
31、正历(990-995)
32、长德(995-999)
33、长保(999-1004)
34、宽弘(1004-1013)
35、长和(1013-1017)
36、宽仁(1017-1021)
37、治安(1021-1024)
38、万寿(1024-1028)
39、长元(1028-1037)
40、长历(1037-1040)
42、宽德(1044-1046)
43、永承(1046-1053)
44、天喜(1053-1058)
45、康平(1058-1065)
46、治历(1065-1069)
47、延久(1069-1074)
48、承保(1074-1077)
49、承历(1077-1081)
50、永保(1081-1084)
51、应德(1084-1087)
52、宽治(1087-1094)
53、嘉保(1094-1096)
54、永长(1096-1097)
55、承德(1097-1099)
56、康和(1099-1104)
57、长治(1104-1106)
58、嘉承(1106-1108)
59、天仁(1108-1110)
60、天永(1110-1113)
61、永久(1113-1118)
62、元永(1118-1120)
63、保安(1120-1124)
64、天治(1124-1126)
65、大治(1126-1131)
66、天承(1131-1132)
67、长承(1132-1135)
68、保延(1135-1141)
69、永治(1141-1142)
70、康治(1142-1144)
71、天养(1144-1145)
72、久安(1145-1151)
73、仁平(1151-1154)
74、久寿(1154-1156)
75、保元(1156-1159)
76、平治(1159-1160)
77、永历(1160-1161)
78、应保(1161-1163)
79:长宽(1163-1165)
80:永万(1165-1166)
81、仁安(1166-1169)
82、嘉应(1169-1171)
83、承安(1171-1175)
84、安元(1175-1177)
85、治承(1177-1184)
86、养和(1181-1182)
87、寿永(1182-1185)
88、元历(1184-1185)
四、镰仓时代
1、文治(1185-1190)
2、建久(1190-1199)
3、正治(1199-1201)
4、建仁(1201-1204)
5、元久(1204-1206)
6、建永(1206-1207)
7、承元(1207-1211)
8、建历(1211-1213)
9、建保(1213-1219)
10、承久(1219-1222)
11、贞应(1222-1224)
12、元仁(1224-1225)
13、嘉禄(1225-1227)
14、安贞(1227-1229)
15、宽喜(1229-1232)
16、贞永(1232-1233)
17、天福(1233-1234)
18、文历(1234-1235)
19、嘉祯(1235-1238)
20、历仁(1238-1239)
21、延应(1239-1240)
22、仁治(1240-1243)
23、宽元(1243-1247)
24、宝治(1247-1249)
25、建长(1249-1256)
26、康元(1256-1257)
27、正嘉(1257-1259)
28、正元(1259-1260)
29、文应(1260-1261)
30、弘长(1261-1264)
31、文永(1264-1275)
32、建治(1275-1278)
33、弘安(1278-1288)
34、正应(1288-1293)
35、永仁(1293-1299)
36、正安(1299-1302)
37、乾元(1302-1303)
38、嘉元(1303-1306)
39、德治(1306-1308)
40、延庆(1308-1311)
41、应长(1311-1312)
42、正和(1312-1317)
43、文保(1317-1319)
44、元应(1319-1321)
45、元亨(1321-1324)
46、正中(1324-1326)
47、嘉历(1326-1329)
48、元德(1329-1332)
五、南朝
1、元弘(1331-1334)
2、建武(1334-1336)
3、延元(1336-1340)
4、兴国(1340-1346)
5、正平(1346-1370)
6、建德(1370-1372)
7、文中(1372-1375)
8、天授(1375-1381)
9、弘和(1381-1384)
10、元中(1384-1392)
六、北朝
1、正庆(1332-1334)
2、建武(1334-1338)
3、历应(1338-1342)
4、康永(1342-1345)
5、贞和(1345-1350)
6、观应(1350-1352)
7、文和(1352-1356)
8、延文(1356-1361)
9、康安(1361-1362)
10、贞治(1362-1368)
11、应安(1368-1375)
12、永和(1375-1379)
13、康历(1379-1381)
14、永德(1381-1384)
15、至德(1384-1387)
16、嘉庆(1387-1389)
17、康应(1389-1390)
18、明德(1390-1394)
七、南北朝统一后
1、明德(1390-1394)
2、应永(1394-1428)
3、正长(1428-1429)
4、永享(1429-1441)
5、嘉吉(1441-1444)
6、文安(1444-1449)
7、宝德(1449-1452)
8、享德(1452-1455)
9、康正(1455-1457)
10、长禄(1457-1460)
11、宽正(1460-1466)
12、文正(1466-1467)
八、战国时代
1、应仁(1467-1469)
2、文明(1469-1487)
3、长享(1487-1489)
4、延德(1489-1492)
5、明应(1492-1501)
6、文龟(1501-1504)
7、永正(1504-1521)
8、大永(1521-1528)
9、享禄(1528-1532)
10、天文(1532-1555)
11、弘治(1555-1557)
12、永禄(1557-1570)
13、元龟(1570-1573)
九、安土桃山时代
1、天正(1573-1592)
2、文禄(1592-1596)
3、庆长(1596-1615)
十、江户时代
1、庆长(1596-1615)
2、元和(1615-1624)
3、宽永(1624-1644)
4、正保(1644-1648)
5、庆安(1648-1652)
6、承应(1652-1655)
7、明历(1655-1658)
8、万治(1658-1661)
9、宽文(1661-1673)
10、延宝(1673-1681)
11、天和(1681-1684)
12、贞享(1684-1688)
13、元禄(1688-1704)
14、宝永(1704-1711)
15、正德(1711-1716)
16、享保(1716-1736)
17、元文(1736-1741)
18、宽保(1741-1744)
19、延享(1744-1748)
20、宽延(1748-1751)
21、宝历(1751-1764)
22、明和(1764-1772)
23、安永(1772-1781)
24、天明(1781-1789)
25、宽政(1789-1801)
26、享和(1801-1804)
27、文化(1804-1818)
28、文政(1818-1830)
29、天保(1830-1844)
30、弘化(1844-1848)
31、嘉永(1848-1854)
32、安政(1854-1860)
33、万延(1860-1861)
34、文久(1861-1864)
35、元治(1864-1865)
36、庆应(1865-1868)
十一、近现代
1、明治(1868-1912)
2、大正(1912-1926)
3、昭和(1926-1989)
4、平成(1989-2019)
5、令和(2019-至今)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