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被殉情者视为死后可去以云霓彩霞织衣,与飞禽走兽同乐共欢的生命理想国,因此成了一座“情山”,它背后的虎跳峡也成了一个“情峡”,这里流传着无数的山川人物传奇,其中很多都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的故事,如许多不同内容的金沙江姑娘百折不挠寻找远方情人的故事,真是人间有情,山川亦情深。这些情山情峡,山水痴情故事的背景,是纳西古国那无数的风尘绝世情。
虎跳峡被称为“风之女神”(或“女鬼”)的家乡,这里的风也奇猛无比,特别是在夜里,山风狂烈地呼啸着刮过长长的峡谷,应和着大江如雷的涛声,汹涌如潮,使人想起那些传说中总是驾着云和风,吹奏着口弦和竹笛漫游的殉情精灵。由于虎跳峡的险峻壮美和位于玉龙雪山之后等地理特征,也由于这里是被殉情者视为风神之一的阿昌伯堆咪之故乡,因此,此地也是过去殉情者喜欢来结束生命的地方。在入峡口有个江水回旋回处,过去常常在那里发现殉情情侣的尸体。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个纳西女子与我所调查的汉族移民村寨核桃园的一个小伙子相爱,但在那极“左”的年头,男女相恋也会遭至无端的打击,两人在附近某矿山当民工,有一次在姑娘的宿舍中见面,竟被人诬为“作风不好”,姑娘的铺盖被人扔出宿舍,二人无端遭受众多恶语诽谤打击,最后选择了以死抗辱的路,双双在下虎跳石上投江殉情。姑娘在与情人一起投江前,照殉情规矩,未穿自己早夕与共的羊皮披肩,把这缀着象征日月星辰圆盘的羊皮披肩留在这块虎跳石上。
事隔多年,岁月的风雨并没有褪尽死者亲属心里的悲伤。当这个小伙子的母亲和姐姐对我讲述这个伤心的故事时,他那年迈的母亲佝偻着因过去常年在江边山洞里淘金而弯得很厉害的腰,喃喃地哆嗦着声音说,我这孩子长得好,也很能干啊!他就那么不说一声就走了!
我所调查的又一个著名的“风流鬼”(亦可称为风神)的家乡是丽江坝子东面山脚下的达坞村,这也是个埋葬着一个个殉情故事的乡村。村子位于丽江东坝子震青山下,这是个多种宗教的神灵和信徒和平共处的神山,山顶有道教的玉皇庙,供奉着玉皇、老君、太乙真人等神位,但在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玉皇大地生日的庙会上,朝山者除了有洞经会、皇经会等道教团体外,还有大佛寺、东林寺、龙泉寺等汉传佛教寺庙的僧人和信徒。山腰则建有佛教禅林法喜寺,丽江的屠户集体花钱在其中捐建一院,并在庙会之日花很多钱雇人从十多里外背来甜酒,在山腰送给朝山者以求赎杀生之罪。山脚则在明代就建有东山庙,里面供着金山乡白族本主神和远近妇女求子的“太子”神。
我在达坞村里还了解到流传在当地的一个故事:相传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白教)“大宝法王”噶玛巴大师追狐狸精到此山,将其镇压在山上,为当地人迎来吉祥,至今噶玛巴大师仍以其神力镇压着狐狸精。这个故事正与明代至清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在丽江繁荣昌盛,在滇西北建有十三个大寺的历史相呼应。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既是学者和禅修大师,又是画家、诗人、作曲家、剧作家,法王噶玛巴体现了数百年来历代噶玛巴含括范围极广的行谊。身为环保人士、电脑爱好者以及经常透过网路直播进行开示的世界级精神领袖,第十七世法王噶玛巴已将噶玛巴传承的事业完全带入了二十一世纪。
熟读三国的朋友也知道,关羽在荆州镇守很长时间,死后也葬于此,由于地位显赫,为人又极有德行,关羽在民间口碑甚好。荆州一带,长期以来又有“信巫鬼、重*祀”的传统,因此在关羽去世后,百姓们将其视作了地方保护神,为其建庙祭祀,关公信仰和崇拜由此开始出现。
关羽信仰的流传关公信仰的流传当然与《三国演义》的风行有关,事实上关公的家喻户晓,也离不开宗教的影响。前面提及很长一段时间里,关公信仰仅仅局限于荆州一带,也只停留在民间层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性民间信仰。而关公信仰的转折点为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根据佛教典籍《佛祖统纪》记载: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建精舍于玉泉山,一日他正趺坐入定,忽然天地晦冥。
风雨怒号,妖怪倏变,只见关公显灵,率其鬼神眷属现出种种可怖景象,以扰乱智者大师。大师面无惧色,并斥之为死生轮回、贪贵恋福,言毕,妖象俱变,是夜,云开月朗,关公现身,经大师教化后,向智者大师求授五戒,皈依佛法,正式成为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后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隋唐以后,各朝皇帝都以关公的忠义化身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榜样,不断加封关羽“候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逐渐成为了民间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甚至与孔夫子并称“文武二圣”,被供奉在每座城市都有的武庙中,官方和民间对于关公的信仰愈加兴盛。
后来人们更把关羽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为“伽蓝菩萨”的圣诞。而藏传佛教中也有关公的信仰,并有一些赞颂及仪轨,这足以见到“伽蓝菩萨”关公之威神显赫,远及于藏地。
关于藏传佛教中关公的说法,主要缘起为“章嘉活佛(三世)”夜梦“伽蓝菩萨”,产生一连串的因缘,以及“第五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受明成祖永乐皇帝迎请至南京传法,日后便将汉地的护法“伽蓝菩萨”带回楚布寺修供,藏人称其为“噶玛汉神”。
1999年底至 2000年初,大宝法王和几位喇嘛在西藏、尼泊尔之间的山区流亡。其中一晚,在五千多公尺海拔的星夜里,他听到了来自虚空的天女歌声,这旋律像守护者一般,温暖了疲惫与不安的心,也鼓励了前进的勇气与力量。
成功抵达印度之后,在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及举世震惊中,他仍旧没忘记这段旋律。不久之后,旋律被采成谱,大宝法王依此创作了七段体的「极喜愿望之歌」一曲。
其实我觉得,把这个白话了不一定就是理解了,LZ感觉这歌不错吧,我也觉得意境很好啊,我也想过把这歌读懂,可是理解了一个意境就要翻阅查找更多的资料,后来,心情就变得浮躁起来,失去了听歌时的感觉,所以,呵呵,蛮不好意思的,不能帮你多少忙呢
西藏,明朝时称乌斯藏,由上层喇嘛和各部族酋长构成各级封建主,占有大量农奴和牲畜,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西藏盛行喇嘛教,元朝时忽必烈封花教首领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并委任他为西藏的政治首领,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明朝时,仍沿袭元制,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公开宣布仍承认元朝时所授予的僧侣封号,并封乌斯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从洪武四年(1371)到六年,明朝廷陆续在西藏设置了乌斯藏、朵甘卫指挥使司以及宣慰使司等行政机构,并颁发印信和官服。
明政府先后在西藏共封授了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阐化王、辅教王、赞善王、护教王和阐教王等八个主要的王和法王。这些王和法王大都有一定的份地,接受明朝政府的管理。在成祖当政期间,曾两次组织诸王及诸卫,发动所属藏汉人民修筑乌斯藏到内地的驿路和驿站,大大方便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明朝廷还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僧官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各等级。其中法王是最高级僧侣,由明朝廷封授,法王以下的各级僧官也都由明朝廷任免。
明朝廷在西藏实行的一系列政策,非常有利于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第一世噶玛巴杜松虔巴遍知三世界第二世噶玛巴噶玛巴希戒律师第三世噶玛巴让炯多杰自然金刚第四世噶玛巴若佩多杰游戏金刚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如来第六世噶玛巴通瓦敦殿了义第七世噶玛巴确札嘉措法称海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不动金刚第九世噶玛巴旺秋多杰自在金刚第十世噶玛巴确秋英多杰 法界金刚第十一世噶玛巴益西多杰世智金刚第十二世噶玛巴蒋秋多杰菩提金刚第十三世噶玛巴敦督多杰伏魔金刚第十四世噶玛巴特秋多杰妙乘金刚第十五世噶玛巴卡恰多杰遍虚空金刚第十六世噶玛巴让炯日佩多杰自然全知金刚第十七世噶玛巴乌金钦列多杰
略谈一些,不一定正确吧,参考一下吧。
噶玛巴转世十七世,第一世是杜松虔巴,发愿要救度弟子,所以乘愿再来,而今是第十七世。
七岁被认证,认证后,就到楚布寺。学习非常精进,进步也非常快速。从小就有慈悲心,看到杀生,就痛哭不已。
十四岁,为了得到传承,冒险离开西藏,到印度见弟子,以得到法脉的传承,可是经过种种困难,好不容易到印度,又受到种种的限制。行动也受约束,不能前往锡金十六世法王所建的德隆寺去。
而今在印度,为了利益世界的弟子,每年新年期间,都会举办祈愿法会,也会接见各地想要见法王的人。后来有机会到德国,美国等地弘法,渐渐的跟着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个人非常有才华,又非常好学,所以,在语言方面,能流利说汉语,英语也懂,其他的不清楚。绘画,写字,作词,作曲都很不错,也会弹琴,唱诵。
对于公益事业,环保等也十分用心,利益当地的贫苦百姓,也志于收集整理古典资料等。组织整理了甘珠尔,丹珠尔大藏经。对尼众也十分关心,注重出家人的行仪,辩才,实修等。
据网上看,有一些藏传的经典,记载他是将来的师子如来,继弥勒菩萨之后示现成佛。讲经说法平实而真诚,不高谈阔论,常常劝人实修。据说,利益众生的心十分恳切,每天休息的时间非常短,生病了,也难得休息,时而还忘记吃饭,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吧。
以上都是从网上看来的,我本人未见过噶玛巴尊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