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产品有很多,洗面奶,水,保百湿蜜。蛋白蜜,增白度粉蜜,日霜,晚霜,还有眼霜,最好的就是MT系列的产品,营养成分要比以知上的产品多很多,效果也很不错的,大宝是护肤品道当中
含化学成分最底的产品,大众价格,男女老少版全都适宜,是营养,滋润,延缓皮肤权衰老的最佳产品,建议大家都用大宝!
如果有人帮忙带,连着生就比较好点,一次解决带孩子问题,两孩子也能一起成长,彼此比较合得来;如果没人带,什么都要自己做,那最好是隔多几年再生,隔的越远越好,以大宝能够独立为宜,要不然两个孩子一哭闹,一打架,你都不知道哄哪个,该劝哪个!
有人带,连着生的好处
我表姐的两个儿子就是连着生的,而且年头一个年尾一个,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年生两”。她是因为家里有公婆帮忙带,老二意外怀上才敢生的。
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家里人就说当双胞胎养也不错,在孩子3岁之前,其实不管几个人帮忙带,当妈妈的都是最辛苦那个,孩子一黏就是两个同时黏上来,吵架的时候谁也不让谁,当妈的都不知道哄谁。
现在两儿子小学5年级,走出去很拉风,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双胞胎呢。两个人在同一所学校,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家长在对待学校问题上也能一次完成。
没人带,隔开生的好处
我女儿一年级,她班上有个同学的妈妈竟然50岁了,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这是孩子的奶奶,后来知道是妈妈,后来又知道原来孩子的哥哥都出来工作的了。
根据她妈妈所说,两个孩子间隔了15岁,之所以隔开这么久生,一方面是生大宝那会没人帮带,一家人都在为生计奔波;另一方面计划生育不允许,现在放开了,就试试能不能生,没想到真的当了高龄妈妈。
好在老大已经工作,能够帮补家里,还能帮忙照顾妹妹,妹妹有个这么大的哥哥,也是被捧在手心长大。
总结:
不管是隔多久生二宝,都应该按家里的实际情况去安排
最近,几个闺蜜跟我诉苦,一个说:自从二宝出生后,原来很独立、性格开朗,也比较活泼的大宝,突然有好多反常行为,比如动不动就哭,还时不时的要求抱一抱,甚至会尿裤子……
另一个马上附合说:是啊是啊,自从二宝出生后,大宝刚开始还挺喜欢的,帮着一起照顾孩子,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偷偷的打二宝。二宝在哭,所以自己也没有好心情,所以一个巴掌打过去,大宝也开始哭……
自从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身边的同事、朋友和一些同学,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生下了二娃,很多都儿女双全,凑成了个“好”字。一家老小好欢喜,其乐融融。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大宝却开始出现各种反常行为,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孩子。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怎么做事,是以他们怎么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们认为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为基础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孩子的行为是以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孩子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德雷克斯反复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为错误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我们继续看上面大宝因为二宝出生后的反常行为,判断一下,分别是什么样的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大宝发现,只要二宝一哭妈妈或者其他人就会去抱,尿裤子一家人会忙上忙下, TA觉得妈妈和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二宝身上,家人给予了二宝更多的关注。大宝是在寻求过度关注,TA想要妈妈重新关注到自己,错误地以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办法就是表现的像个小宝宝,所以TA也变得爱哭,会要求抱,甚至也尿裤子……“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安全感。”
2、大宝发现,家人的注意力都在二宝,没有人关注到自己,所以TA要报复,偷偷的打二宝。通过这种行为,来补偿自己在没有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小时候,如果父母更关爱弟弟或者妹妹,我们也会采取报复手段,欺负弟弟或妹妹,以寻求心理平衡。而我们还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当父母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自己也说不出原因。)
……
有时候,不同孩子的同一种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目的,这取决于孩子所处的环境。德雷克斯说:”孩子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会用一些错误的行为来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最惹人讨厌的孩子,通常是最需要爱的孩子。当我们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时,一定不要粗暴的下结论,更不能用惩罚的手段来对待孩子,随手甩一个巴掌过去,对于父母来说很容易,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答。——虽然惩罚能够立即生效,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带来更严重的负面效果。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育儿是一场修行,正面管教育儿理念采用不惩罚、不娇纵地方法有效管教孩子,不仅有理念、更有拿来就可以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欢迎持续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