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白天的繁华和喧嚣,终得面对夜晚的独处和宁静。
伴随着训练营老师的引导和磁场的影响,虽然一些习惯优化,生活开始更加舒畅,然而前进中一些过去或骨子里的东西终会伴随着我们,时时来挑战考验。
比如回到现实角色我一个人要带着两个宝宝更好一起成长,二年级的大宝上网课还需要时时指导,小的几个月更需要精心照顾吃喝拉撒,跌跌碰碰哼哼唧唧,还要为家创造更好的环境。
不满足于只搞好眼前的生活,还希望余力能铺好远方的路。所以在这之余还想提升自己,去创造更好的事业和经济。
有时候这也想学那也想干,然后时间却是有限的,如何优选经常撕扯着!
经常在忙碌中容易急躁,在追求中容易迷茫,被限制又容易焦虑…各种情绪顺势产生。
这个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停下来觉察一下:如何才能脱离原有轨道,走的更快更好更轻松!
昂Sir说:希望成长,需要多次跳离原有轨道。希望成长多少次,就需要脱轨多少次。这和年龄无关,和已经拥有的成就无关,和职位无关,和你的心有多大,有关。
成长是伤筋动骨的,必然会带来痛,然而痛过之后却是通透舒畅,未来走更快轻松!
不惧脱轨,勇往直前!
眼前刚刚会坐又要站起来的小宝,跌倒起来,起来跌倒,手脚不够用,头来拱着使劲,反反复复,不知不觉本领一点点滴越来越多!总会给我新的力量!
感恩有你,你是家人无穷的力量源泉!
陪孩子小学六年,走过的哪些弯路,希望你别再走了?01、小学一二年级并没有练习写字
丽丽妈说,她们家大宝上小学的时候,最后悔的就是让其练习写字。一开始,他家秉持是指快乐教育,加上二宝年龄非常小,绝大多数时间都放到二宝的身上,没怎么管二宝。小学一二年级时,学校作业很少,大宝常常写完作业便去庭院里玩,玩上九点多再回去睡觉。那时候孩子考试分数非常好,一直在班前十,也就没有当回事。
三年级父母会时,教师找丽丽妈交谈,这才发现孩子的字写得一塌糊涂,平时就写的歪歪斜斜,工作略微多一点就“缺胳膊少腿”,测试也经常会因为卷子失分。丽丽妈赶快给孩子报练字班,但因为三年级作业过多,加上孩子写字基本没有打好,早已养成“歪歪斜斜”的好习惯,练了一个学期,实际效果并不太好。
还好孩子争强好胜比较厉害,想要坚持不懈,己经写得很不错了!丽丽妈建议我,孩子上一年级融入之后,就赶快使他训练,最好是跟着老师一起练(她们家二宝一直跟着老师练习写字,年纪轻轻就能写一手好字),把基础打扎实了,后就不用为写字操心了。
02、并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二年级最主要的并不是考试成绩,反而是较好的学习习惯!遗憾许多家长不清楚,一直把孩子的名次放在第一位,学习习惯没养好,直到三四年级,就追悔莫及了。丽丽妈说,她们家大宝一二年级的时候总是考满分,家人每天夸孩子聪慧、强大;没想到到三年级下学期,大宝学业成绩急剧下降,总是会在分数线彷徨,让其操碎了心。后来才发现,居然是学习习惯并没有种好。
就用数学课而言,一、二年级数学比较简单,只需记牢优化算法和公式计算就能拿高分;到三四年级之后,数学难度提升,有许多必须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应用题,假如孩子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易举一反三,不喜欢下笔动脑筋,考试成绩自然就会下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一二年级便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正确引导孩子,文化教育孩子,陪他们一起成长。
努力学习:一年级逐渐,就需要给孩子培养用心地习惯性,预习,沉下心来上课;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下班回家按计划认真写作业,备考课程内容。
主动学习:到二年级,必须给孩子培养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就用做作业而言,妈妈可以陪在身边,但不能影响,能够去看书、写字,等孩子有可以再帮助,而非一遍一遍的督促打搅。
独立思考: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的,孩子应当学习思考难题、思考问题、解决困难,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孩子提问题时,爸爸妈妈切记不能给出答案,能够正确引导孩子一起思考问题,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她们就能学会思考,学好举一反三,学习培训也会更加轻轻松松。
1 你的爱,能否让孩子感受到?
如果问:你的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相信很多父母想当然地以为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把问题丢给孩子,孩子可能会回答:
“我觉得我爸爸/妈妈没有那么爱我。”
孩子有这样的感受,不是他们的错,因为小孩子对爱的理解很直观的,过于深沉的爱并不能让他们理解。
有位二胎妈妈留言:
大宝哭着跟我说:“我讨厌妹妹,你总是陪着她不陪我?家里自从有了妹妹,你都不喜欢我了……跟我在一块,开口就是学习和作业!”
她听完心里酸酸的。
她慢慢意识到,她爱大宝的方式似乎并没有被孩子察觉到。她本以为,大的已经二年级了,已经不再需要自己无时无刻地陪他玩耍,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学习上。
结果造成的错觉就是:
“你喜欢妹妹不喜欢我!”
“你只关心成绩,根本不关心我!”
孩子对爱的理解就是这么简单直白,你的陪伴少了、鼓励少了,他就会觉得父母的爱变少了。
对孩子的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经常陪伴他、鼓励他、给他制造惊喜,他才会感觉到爱的真实存在。
02
你的爱,是否用错了语言?
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爱时,都用错了语言。
“妈,我今天考了90分!”
“90分你就高兴了?那10分怎么丢的你反思过了吗?你就不找找原因吗?”
“妈,我这次没考好……”
“说得跟你哪次考好了一样,都是一个班的学生,怎么就你学不好啊!”
孩子渴望从父母那获得理解和爱,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批评和打击。
这样的表达,孩子怎么能感受到爱?
还有的父母的爱让孩子充满压力,他们强调付出,强调牺牲,对孩子未来充满期待,这样的爱过于沉重。
有的父母明明是关心孩子,说出来的却是尖酸刻薄的话:“冻死你活该!我说的话你就是不听!”

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过多的指责和批评,他不由自主地认为父母嫌弃他、不爱他。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说:“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