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属于辽宁省。
盘锦市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南部,作为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盘锦市下辖两个县级市(大洼区和盘山县)和两个县(兴隆台区和双台子区)。
盘锦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盘锦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西汉时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城遗址、墓葬和文物等。这些文化遗产为盘锦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盘锦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市内有若干河流和湖泊,如辽河和曙光湖,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盘锦市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原油产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盘锦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渔业和农业为主导。盘锦市拥有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石化、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当地的渔业资源丰富,有盛产海鲜的渔港,为当地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提供了良好基础。
盘锦市特色:
1、美丽的湿地景观:盘锦市有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盘锦湾湿地保护区。这个湿地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拥有广袤的红树林和各种珍稀鸟类。游客可以乘船穿越湿地,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
2、独特的渔文化:盘锦市是一个以渔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当地的渔民文化和渔民生活是该市独特的人文特色之一。在盘锦市,您可以观赏到真实的渔民捕鱼、修船等活动,品尝到新鲜的海鲜,还有各种传统的渔民节庆活动。
3、古老的历史遗址:盘锦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著名的景点包括辽东湾遗址、辽阳古城、红海滩等。这些历史遗址见证了盘锦的古老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传统艺术与工艺品:盘锦市有着多样化的传统艺术和工艺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盘锦刺绣。盘锦刺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受到广泛赞誉。此外,盘锦还有其他传统工艺品如陶瓷和剪纸等,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盘锦市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家乡盘锦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盘锦作文1我的家乡盘锦是一座物产丰富、风光美丽、和谐文明的石油城。
它位于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西与锦州相邻,东与鞍山、南与营口接壤。总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24万人。
盘锦市地势低洼,平均海拔只有4米,沼泽广布,多水无山,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辽河下游的双台子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重要的湿地之一,这里栖息着美丽的丹顶鹤、黑嘴鸥等200多种珍稀鸟类,使盘锦享有“鹤乡”的美誉。
盘锦境内有亚洲第一大苇田;盛产优质大米以及对虾、河蟹、海蜇等水产品;地下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
宽敞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现代化的时控路灯、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把盘锦妆点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的家乡盘锦作文2盘锦是一座美丽的小城,整齐的街道、繁华的商业区把这座小城装点的井井有条,干净、卫生。双台河弯弯曲曲穿城而过,把这座小城一分为二,河的北面,双台子区。河的南面,兴隆台区。两桥飞架南北,雄伟壮观。河两岸宽阔的水上公园正在建设之中,游人川流不息。双台河的上游是大辽河,下游是双台河入海口。著名的红海滩旅游区就座落在那里,全国个地的游客前来旅游,欣赏那里的风光;品尝盘锦的河蟹;观赏着一望无际的大苇塘,这是世界最大的苇塘。
盘锦鼎翔旅游度假区,是又一个旅游景点,那里有茂密的湿地森林,神秘的太平寺,苇海蟹滩,鸟乐园,太平河小船悠悠,河里鱼虾戏游,苇海的垂钓园,形成了和谐、美丽、自然的原始湿地景观。
盘锦主要产业有:石油、水稻、芦苇、河蟹。
盘锦是大米主产区,有利是牌大米;粳冠大米;秋亮大米,品牌繁多,全国榜上有名,远销全国各地,是盘锦农业的亮点。
河蟹有野生、养殖两种,它生长在海水和淡水两合水之中,海水里繁殖,淡水里长大,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是河里的珍品。美年9月——10月是河蟹最肥的时候。因此,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在这个季节来盘锦旅游,欣赏美景,品尝河蟹,亨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惬意。
芦苇是自然资源,它是大自然送给盘锦的绿色。每年春季,绿油油的芦苇破土而出,黑嘴鸥在水中嘻戏,白璐在天空盘旋,单顶鹤在海滩漫步,野鸭忙着为自己搭窝,野鸡煽着翅膀谈情说爱。这真是:苇海望不尽,白璐上青天,黑嘴鸥戏水,单顶鹤漫步。
石油,地底下的黄金。
盘锦又是石油城。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在这里,她以石油为主产业名扬全国。东至沈阳,西至锦州。全厂贯穿整个辽西北。唯有盘锦石油产区有一个独特的风景。因为油田抽油机遍布整个苇海,景色壮观。各色输油管线伸向苇海深处。夜晚,漫步在油田的柏油路上,风是那样的轻,远处,采油厂灯光闪烁,不时地传来钻井的轰鸣声,采油树上的磕头机不知疲倦的点着头,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没有睡意,一轮明月微笑着,看着地球上发生的故事。微风吹来,芦苇飘着清香左右摇摆,向是对人说:“我是这里的主人”是啊,如果没有人们的进入。
此情、此景、陶人醉,此时、此刻、静灵魂。机器轰鸣创高产,不尽石油滚滚来。
我爱家乡盘锦,更爱我的网友。欢迎网友到盘锦来座客。
我的家乡盘锦作文3盘锦地处渤海湾北部、辽河沉积平原的南端。是辽宁省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周边与锦州市、鞍山、营口等市相毗邻。全境地势平坦,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盘锦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宽阔的辽河沉积平原,明显的季风气候,造就了盘锦大米的优良品质。盘锦大米不仅畅销欧美,还是国宴的首选;是名副其实的大米王。
这里有辽河油田,它集勘探、开发、储运、炼制、化工为一体,是我们盘锦的第一支柱产业;油田的发展,带动了地方各项相关产业的进步与腾飞。
这里是中国六大湿地之一,也是世界湿地保护状态最好的地区;科学上比喻,湿地是大地的“肾”。湿地造就了盘锦优良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在这片湿地里,栖息着236种鸟类。
盘锦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谓特色天成。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成美丽壮观的图画,有着美丽的鹤乡之称,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在我们美丽的盘锦最著名的就要数红海滩了,红海滩风景区坐落在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100平方公里的苇田湿地内。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观。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
天高云淡,碧苇红滩。大海孕育了这娇美的景象,也孕育了盘锦儿女世世代代坚韧勤劳的品质。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开拓进取,共铸辉煌。
盘锦,我的家乡,我要使她更美丽;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盘锦。
我的家乡盘锦作文4我的家乡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新兴城市,这里没有高山,也没有大海。但是这里却有着令我骄傲的美丽的城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素称油城,蟹都,苇海,鱼米之乡。
我的家乡辽宁省盘锦市,坐落在辽河三角洲。这里胜产大米质优味美闻名遐迩,大米出口世界许多个国家。可以说是享誉全球呀。还有大洼县赵圈河的湿地红草,号称“亚洲最大的红地毯”。在渤海之滨的这块20多平方公里的湿地苇丛中还栖息着稀有的单顶鹤,黑嘴鸥等236种水鸟。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观,是我们家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吸引着许多国内外国外友人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我们家乡的芦苇,那可是世界上名列榜首的第一大苇塘呢!苇塘中还有很多野生大螃蟹呢!这大螃蟹那也是很有名气的呢,想知道为什么“盘锦河蟹”那么出名那么好吃的缘故吗?告诉你吧,那是因为我们盘锦的河蟹呀,既喝海水又喝河水,也就是说我们盘锦是海河交接的地带——二界沟海,这就是我们的地理优势!
盘锦有全国第三大油气田,有全国著名的生态园,有辽宁省最大的化肥厂,生态环境,工业原料都是全国闻名。
我的家乡市区道路都和其他的城市不同,又宽又直,路旁均是宽宽的绿化带,草坪如砥,树木枝繁叶茂,让人感觉是那么的科学又环保。
我的家乡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繁华,但是我的家乡却有着那么多丰富的资源、美丽的环境和勤劳智慧又热情的人民,我为我的家乡而自豪!我爱我的家乡——盘锦!
我的家乡盘锦作文5我的家乡——盘锦,可爱而美丽,她是一块风水宝地,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辽河三角洲。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淳朴、善良、热情的盘锦儿女。
家乡的风景美丽迷人,家乡的蓝天、家乡的绿水、家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无不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魅力。家乡的四季充满着勃勃生机,清澈的小河绕过一个个美丽的村庄蜿蜒前行,空中雄鹰展翅翱翔……
春天里,三五成群的孩子们追逐着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夏天里听着蝉儿弹奏的美妙曲子,秋天里拾着五彩的落叶,冬天里找寻着没被踏过的雪地……这里蕴藏着无数丰富的宝藏,她的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我的情。蜿蜒曲折的辽河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飘向远方;独树一帜的梁野峰,不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晶?
我爱家乡美丽的辽河,她以其丰富的乳汁哺育着芸芸众生,福泽辽河三角洲。清澈见底的辽河一泻千里,环绕着盘锦城,绕过一个个崭新美丽的村庄,滋润着善良憨厚的盘锦人民。那甘甜的平川河水哺育着她的无数儿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盘锦人。我爱家乡的水,她柔情万种,像一位慈爱的母亲。
我更爱家乡的人民。家乡的人民勤劳、朴实、善良!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辟了一条条致富的新道路,是他们的努力使家乡从一个落后的小城日益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文明城市。是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使家乡旧貌换新颜。一批批莘莘学子走出了盘锦,迈向他们的光明和理想。这就是我心中最可爱的盘锦人!
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令我魂牵梦萦。我为她骄傲,为她自豪。美丽的盘锦——我的家乡!无论我身在何处,都难以忘怀这片养育我的土地!
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盘锦!
可爱的盘锦
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西北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辽东湾,市中心距省城沈阳150公里。
全市辖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和盘山、大洼两县。
区域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20万。
盘锦的地域优势独特。
它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与京津唐城市群之间的联结带,地处辽东半岛开发区与辽西经济开发区的结合部,置身于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的融汇处,居于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叉点。
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盘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空间。
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产。
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燃气储量1500亿立方米。
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坐落在这里,这里还是全国最大、世界第4大特种油生产基地。
地下还蕴藏着盐卤水16亿立方米,可为发展盐化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境内土地资源充足。
现有耕地13万公顷,其中水田11万公倾,年产粮食85亿公斤,是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大米出口基地;有苇田8万公顷,年产芦苇4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造纸原料和建材原料基地,占辽宁省造纸原料一半以上。
还有广阔的草场,适合发展畜牧业。
载畜能力可达2.7万头混合牛。
草质优良,当年 主席访问苏联回国后,就将斯大林赠送的50匹良种马“落户”到境内西部的石山种畜场。
境内有118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3.9万公顷,适宜虾、贝类繁殖,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涨潮为海,落潮为陆的二界沟蛤
蜊岗,被誉为“渤海金滩”,盛产被乾隆皇帝称作“天下第一鲜”的文蛤,是辽宁省著名的文蛤出口基地。
盘锦内陆,地势低洼平坦,沟渠纵横,有辽河、绕阳河等大、中、小河流21条,坑塘星罗棋布,适宜淡水养殖的水面达7万公顷,发展淡水养殖条件优越。
中华绒螫蟹的产量居全国之首。
稻田养蟹独具特色,也是全国大型河蟹苗种基地,提供的优质蟹种占全国总供应量的 70%。
加工成的“盘锦醉蟹”畅销国内外市场,被誉为“天下美味”。
盘锦的自然景观独特、绮丽、优美。
辽河下游的双台子河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8万公顷,是国际最重要的湿地之一。
区内芦苇繁茂、滩涂辽阔、人烟稀少,是野生动物栖息与繁衍的良好环境。
区内栖息的鸟类有236种,其中有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
保护区内已建成观鹤台、芦园、水禽园、放鹤亭等景观,每年接待大批中外游客,成为旅游、观鸟、享受大自然美的胜地。
沿境内海岸线可看到的天下奇观--“红海滩”,现已列为辽宁“五十佳景”之一,并被省旅游部门列为对外整体推出的国际旅游路线。
盘锦地灵人杰,孕育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他的祖茔就在盘锦市大洼县境内,他当年亲手创办的新民小学遗址仍在该县东风镇。
睹物思人,可生万千感慨。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使盘锦这块宝地成为辽河的“金三角”。
盘锦市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省辖市。
是一座以盛产水稻和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品的新兴沿海开放城市。
盘锦的开发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农业开发。
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在这里组建国有农场群,使昔日“东北的南大荒”,变成了“北国江南”的鱼米之乡。
第二阶段是工业开发。
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石油大军开赴盘锦,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盘锦经济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现代化工业开始在盘锦起步和振兴。
第三阶段是综合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以后,盘锦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进入全面建设新型石油化工城市的新的历史时期。
建市后,全市上下不断深化了对市情的认识,根据全市在油气、水田、滩涂水面、芦苇和草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市委、市 提出了发展“油水经济”,“油”就是发展油气资源的加工和深加工;“水”就是抓水的综合治理、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根据这样一个思路,农业上提出了建设“五色农业工程”,即以水稻、芦苇为主的绿色工程,以水产养殖为主的蓝色工程,以大棚菜为主的白色工程和以黄牛饲养为主的**工程,以水果栽培为主的红色工程。
工业上提出了加快形成“油气头、化工身、轻纺尾”的工业格局。
盘锦建市前,工业基础薄弱,年产值只有1O7O万元。
直到六十年代后期,由于辽河油田的建立,使盘锦的工业从此获得了飞速发展。
相继建设了沥青厂、热电厂、化肥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形成独具特色、门类比较齐全的石化工业体系,为盘锦建成新型的石油化工城奠定了基础。
自1984年建市至今,已初步建成了天河、渤海、兴隆三个工业区。
石化工业企业发展到100余家。
在全国500家最大企业中,盘锦已有辽河油田、辽河化工集团2户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跻身其中。
在抓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大力度调整产品结构。
新开发了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甲醛、混合甲胺等新产品250余种。
全市工业总产值1998年实现166亿多元。
石化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导产业。
盘锦的县以上化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仅次于大连市,列全省第二位。
在农业方面,形成产业化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把盘锦建成商品粮基地和芦苇生产基地的发展目标。
建市以后,按“两高一优”的方向,围绕“水”字做文章,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
充分利用国家把辽河三角洲列为农业重点开发区的机遇,加大对境内大洼小三角洲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建成了全长 263公里的拦海大堤,围海造田 3万公顷,使昔日潮涨潮落的海滩变为农村经济的又一新生带。
同时大力开展了“五色工程”建设和“水上盘锦”建设,发展立体的生态农业。
全市在充分利用现有滩涂、水面资源,大力发展以河蟹、淡水鱼、虾、贝类为主的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上,还较大面积地发展了稻田、苇田养蟹,进行农业立体开发,变“一水一收”为“一水双收”,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收益水平。
全市海、淡水养殖面积已达5万公顷,水产品年产量超过12万吨,总产值已超过粮食总产值,实现了“再造一个盘锦农业”的目标。
199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1亿元。
在通过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探索,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四步净化、五步利用”的生态模式,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同类猪场建设的典型模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环球500佳”之一。
目前,盘锦已被国家列为生态农业试点市,盘山、大洼两县也都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生态农业试点县。
改革开放后,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使盘锦这个在辽宁版图上面积最小(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68%)、人口最少(占全省总人口的3%)、建市时间短(仅15年)、经济基础薄弱(建市时列全省倒第2位)的小市,一跃成为全省的强市之一。
到1998年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326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在省内14个市中居第四位(前三位是沈阳、大连、鞍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万元,居全省各市之首,在全国55个人均GDP超万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O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470元,分别列全省第2位和第1位。
是全国36个率先进入小康行列的城市之一。
50年的奋斗,盘锦人民夺得了今日的辉煌。
如今,市委、市 又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盘锦更加灿烂的未来。
可以相信,百万盘锦人民将继续为把盘锦建成沿海开放城、现代工业城、绿色生态城。
文明卫生城而努力奋斗。
解放初期,这里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小县城。
七十年代才开始成规模地建设,特别是建市以后,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到80多亿元。
市区建成面积达46平方公里。
已建成规模较大的住宅小区9个,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813平方米,居全省领先水平。
绿化覆盖面积1085公顷,绿地覆盖率达到23.6%,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68公顷,人均绿地面积5.7平方米。
交通 公路里程达1419公里,所有的县(区)、乡镇和96%的村通了黑色路面。
高级、次高级路面占总里程率居全省第一位,公路密度 35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乡乡通柏油路居全省领先地位。
正在修建的沈山高速公路通过盘锦境内 583公里。
盘锦至海城(含营口连接线)高速公路盘锦段519公里,与沈大、京沈两条高速公路相连接。
水路也较通畅,沿海沿河有码头54处,位于大辽河口的盘锦港,建设的两个3000吨泊位码头已开始使用。
70年代建成的沟海铁路横贯盘锦,境内里程938公里,是辽西连接辽南的一条最近铁路通道。
客运直接通沈阳、大连、上海、广州,现在又开通了盘锦直达首都北京的快车。
通讯 开办了无线寻呼、有声信函、国际国内特快专递、磁卡电话、移动通讯等30余项服务项目。
邮电业务(国际函件、国际电话、国际电报等)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市电话普及率居全省前列,其中农村电话普及率列全省第一位。
盘山县是“辽宁电话第一县”。
商贸 各类大型商场均匀分布,各种消费供应充裕,销售额大幅度增长。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多亿元;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平稳,年销售总值达20多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54亿元。
金融 全市金融机构总数已达518个,网点布局合理。
人均储蓄超万元,列全省前列。
保险机构10家,险种达4大类120余种,承担各类风险金额1200亿元。
科技 建市以来,取得了315项科技成果,其中318项(次)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212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申请专利1068项,有655项被国家授予专利权,专利实施率达70%。
科技在农业上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了农副产品大面积增产增收,粮食生产连续14年获得大丰收,百万亩水稻平均亩产691公斤,创单产水稻国内最好水平;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5%以上。
高新技术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
教育 全市有高校1所、中专5所、普通中学79所、小学386所、各类职业学校22所,在校学生达22万人。
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
盘锦的教育改革经验,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涌现出以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全国首批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之一的魏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旅游 盘锦有世界上最大的苇田,浩瀚的苇海成为盘锦生态旅游一大景观。
座落在这里的双台子河口(辽河下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旅游、观鸟、享受大自然美的胜地。
天下奇观--红海滩,色彩奇异,别具风韵。
二界沟蛤蜊岗,涨潮为海,落潮为滩,踏浪踩蛤,风情别具。
被联合国规划署列为“环球500佳”的西安生态养殖场,开辟为生态旅游区,独具特色。
城区内,建有东北平原地区最大的湖滨公园,园内的“辽河碑林”以全国唯一的通代碑林而大放异彩。
中国第一家民间书画收藏陈列馆--中国鲁南书画收藏陈列馆珍藏近、现代名人书画2000多件,资料数万件。
盘锦是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一仗的战场,清军烈士纪念碑在向后人诉说着那段令中华儿女刻骨铭心的悲壮往事。
为适应旅游需要,盘锦现已建成涉外宾馆8座,床位达2000张,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
外经外贸全市利用外资项目 306项,协议外资额211亿美元,实现利用外资17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276户。
盘锦市现有10户企业经国家批准获得对外贸易进出口经营权,实现出 货值353亿元,实现进出口商品总值 57亿美元,出口商品达13大类140余种,远销欧、美、亚洲33个国家和地区。
先后向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劳务5500人次,承包了21项国际工程;全市有98家企业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技术、设备进口合同126项。
辽河油田和辽河集团两户大型企业取得国家批准的对外经济合作经营权。
目前,盘锦已与美国、日本、意大利、南非等45个国家开展了经贸往来。
与土耳其的亚洛瓦市和日本的砺波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外商投资的优惠待遇 主要有:新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新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到开发区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外贸出口企业政策;建立市、县(区)对外开放发展基金;对全市经济发展能够起牵动作用的重大外经外贸项目特事特办;奖励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国际经济合作有贡献人员等等。
盘锦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美丽壮观的红海滩,还有壮阔
、一眼望不到边的苇海,磕头机随处可见,人文景观日益丰富,养着螃蟹的稻田、漂浮着希望的大海,朝阳初起、夕阳微凝,欢迎各地朋友来到盘锦! 盘锦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谓特色天成。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成美丽壮观的图画,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盘锦人文景观别具一格,可谓人文荟萃。这块土地曾孕育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他的祖茔以及他亲手创办的新民小学遗址都在盘锦境内。盘锦,地势平坦,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被称作美丽、富饶的辽河金三角。距北京600多公里的辽宁盘锦有一片海滩,秋天一到,海边的植物(碱蓬草)慢慢变红,大片红色铺满整个海滩,异常壮观。盘锦盛产大米、河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有86万亩世界上最大的苇田,还有野生的丹顶鹤。 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总储量的10%,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世界第四大特种油生产基地。境内有连片水田、滩涂等资源,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大米和水产品基地。有世界第一大苇田,是重要的造纸、建材原料基地。
众所周知,在2019年,辽宁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依旧是其省会沈阳以及滨海的大连市。这两座城市也是整个辽宁省唯二上榜的全国百强城市。从整体发展来看,辽宁省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城市能够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这两座城市。但是,这两座城市的人均GDP却都不是整个辽宁省最高的。反而是经济总量排名第五的盘锦市。以人均84万元的领先于整个省份。你对辽宁省的这个城市有什么了解吗?你觉得盘锦市未来的人均GDP会一直领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盘锦这座宝藏城市吧!
首先,如果单论经济总量的话,盘锦市其实并不是很高,在全国六百多座城市当中,也就是刚刚及格而已。但是,为什么盘锦市的人均GDP能够如此之高的。这与盘锦市内的经济支柱——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盘锦市内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故而这里的重工业发展的也是远超我国各座城市的。所以,盘锦市虽然设立地级市仅仅只有35年的时间,却依旧能够如此之大的发展。其次,盘锦市作为一座建市比较晚的城市,其管辖面积不算大,人口基数更是不到两百万。因此,结合上述两点,盘锦市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人均GDP,也是理所应该。当然,论起生活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盘锦市自是与省会沈阳还有着一定的鸿沟。
其次,抛开盘锦市最强的工业产业来说,盘锦在化工、科学技术以及海洋方面的产业,都是非常有潜力的。尤其是盘锦所盛产的河蟹,凭借其独一无二的鲜美滋味,在近几年更是大受追捧。所以,即使未来盘锦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相信盘锦凭借其他多元化的产业,也能够安然无虞,甚至更胜从前。你觉得盘锦市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的呢?在其他种种产业中,能不能做到极致呢?你有没有去过盘锦这座魅力的宝藏城市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