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
丸(每丸3
克,日服2
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2
)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
丸(每丸重1
。
5
克),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
3
)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
次,每袋24
克。1
岁以内每袋分4
次服,1
一3
岁每袋分3
次服,4-7
岁每袋分2
次服,8
-12
岁每袋1
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
(
4
)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
丸(每丸重0。9
克),日服2
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5
)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
克,小瓶重1
。
2
克。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每服0。6
克,日服2
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6
)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滞的常用成药之一。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蜜丸,每丸重1
。
5
克,每服1
丸,日服2
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7
)牛黄镇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惊的主要成药之一。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堕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
丸,日服2
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
8
)香苏正胃丸.又叫香苏正胃丹。亦为蜜丸,每丸重1
。
5
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挟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腹痛、腹胀等症,均可应用。每服1
丸,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用量酌减
不推荐
宝宝感冒鼻塞时,应采用以下方法能够快速缓解鼻塞:一、棉签处理分泌物。新生婴儿的鼻塞往往是由于分泌物堵塞引起的,首先要准备婴儿专用棉签,然后在宝宝鼻腔内滴入一点清水,然后用棉签轻轻地清理,等鼻涕黏在棉签上时,再拔出棉签,注意不能把棉签直接伸进宝宝鼻腔里面。二、药物滴入法。多采用麻黄碱滴鼻剂,滴入2-3滴,疗效显著,但这种药有副作用不可长期使用。三、蒸熏法。以葱白一把和洋葱3-4个切碎煎成热汤,取其蒸汽熏鼻或将食醋烧开以鼻吸蒸气,疗效都比较好。四、填充法,葱白打碎捣汁渗入药棉内,将药棉塞入鼻腔,或以大蒜头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形状,用棉层薄层棉花包好塞入鼻腔内,也可以迅速见效。五、使用儿童滴鼻剂。当新生儿患感冒、鼻塞时,应避免使用滴鼻剂。即使是较大的宝宝,也不能使用成人的滴鼻剂,而是应该使用儿童专用的稀释药液,以免发生毒副作用。
病情分析:宝宝感冒鼻塞可以按摩鼻根处,以缓解症状。常用的是侧卧按摩法:左侧鼻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也可以用热毛巾敷鼻或用最吹风对着鼻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同时在家庭护理当中,适当给孩子多喝温热水,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避免受凉,不适随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