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量化投资风险。
投资一定会伴随风险。你肯定认为,搞财务的人都很保守,害怕风险。但事实上,财务怕的不是风险本身,而是风险上的盲目。
有这么一个段子:一间屋子里有金子,也有一颗定时炸弹。小白会说,如果运气好,我就能在爆炸前把金子取出来,但是如果运气不好,我就完了!而高手会说:虽然我不知道炸弹什么时候爆炸,但我比较确定的是,3分钟之内一定不会炸,那我只要在这之前取出金子就OK了。
所以你发现了吗, 财务高手在做投资决策时,要做的重要一步,就是预测和“量化风险”,尽可能做到心里有数。
那具体怎么做呢?
财务高手通常会从三个维度来分析,为了方便你记住,我把它总结成:点线面。
点分析
点分析,其实你很熟悉。这个分析方法也叫保本分析,就是分析项目的保本底线是多少。
为什么财务最先会关注保本点呢?
心理学家卡尼曼发现,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而这个敏感度最高的点,就是从亏损到收益这个转折点,也就是保本点。卡尼曼因为这个“前景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个理论在财务上也得到了印证。1968 年鲍尔和布朗(Ball and Brown)两位教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公告进行了研究。他们把企业分成亏损和盈利两组,发现每一块钱亏损造成的股价下跌的程度,几乎是每一块钱盈利带来的股价上涨幅度的一倍。
事实上,研究发现,公司每年的盈利目标有三个层次。 首先就是保证不亏损,第二层目标是超过去年同期,第三层目标是超过证券分析师的预期。
因此企业在投资的时候特别关注保本点,因为项目收益会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盈利情况。
保本分析,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经常被用来做销量评估。比如公司准备投资100万生产太阳镜,每副眼镜售价是100元,公司需要评估,卖到多少副眼镜才能达到盈亏平衡,这就是 点分析。
你可能认为这个基础分析,每家公司一定会做,但实际当中很多处在快速扩张的公司,往往会忽略这一点。2007年,我曾经在大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访问过无锡尚德的创始人施正荣。这家公司曾经头顶中国最大光伏企业的光环, 当时无锡尚德的业务发展非常好,于是施正荣决定急速扩张产能,我问他,你算过要消化这样的产能,需要多大的市场吗?公司未来几年能不能达到这个销售额?
施正荣当时却认为,公司在扩张期,最重要的就是多投入。但是太阳能不是一个自我能维持的产业。所谓的热销是建立在政府巨额补贴前提下的,类似的还有新能源汽车。一旦补贴下降,市场自然就不行了。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政府减少了对太阳能的补贴,无锡尚德最终以破产重组告终。
线和面分析
对于很多投资来说,仅考虑保本点是不行的。也就是说,点分析有两个问题解决不了:
第一,有的项目明知道财务上是亏的,但是出于战略需要,也要投。比如前几年烧钱的千团大战,打价格战企业是有亏损预期的,这时候做保本分析就没有意义。这个时候企业需要量化和评估的风险是,最多会亏多少?
第二,在财务高手眼中, 投资风险指的可不仅仅是损失的可能性,而是结果的“波动性”。 美国学者威廉姆斯(CArthur Willianms) 和汉斯(Richard MHeins)在《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这本书里,把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
也就是说,只要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出现偏离, 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偏离,就都是风险,都需要管理。
负向偏离就是我们说的损失,那正向偏离是什么呢?就是比预期做的好,超常发挥了。
一般财务都会对“负向偏离”,也就是赔钱紧张,但是财务高手,会意识到正向风险也是风险,同样需要量化和管理。
你可能觉得奇怪,比预期做得好也要管,为什么?
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公司今年的盈利目标是2000万,结果一下做到了4000万,大家都欢欣鼓舞,但CFO可能就会眉头紧锁。
为什么呢?你应该记得,我们说过 “利润可持续性” 这个重要的财务思维。分析师和投资者都是根据企业今年实际达到的业绩,来制定明年业绩预期的。今年冲的太猛,就会大幅提升投资者对未来业绩的预期。明年只能比今年赚得更多,目标会越来越难达到。
Beidleman (1973)等教授研究发现,企业就在业绩超常发挥的年份,会有意压低报表上的利润,把它转移到亏损年度,使财报尽可能反映出持续稳定的盈利趋势。Graham等教授2005年调查了401名财务主管,966%的管理者表示,他们更偏好平滑的利润增长。 平滑的收益,会向投资人和合作伙伴释放一个信号:这是一家稳定的公司,能获得更高的资本市场估值,更低的债权融资成本。
所以,企业关注利润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关注利润的稳定性,尽可能让利润平滑增长,而不是像心电图那样,一会儿出现一个波峰,一会儿又出现一个波谷。
正向偏离也需要管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需要部门之间联动的。某一个部门超常发挥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联动的部门跟不上,从公司整体来看,不见得是最好的。
比如每年双十一的交易量,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阿里巴巴的运营部门需要预测的,可不仅是交易多少才能保本,更重要的是交易量最多能达到多少。最高交易量的预测,能帮助其他协同部门,比如技术、运维、物流、售后等,提前做好准备,安排充足甚至冗余的资源,避免系统崩溃、客服人力不足等等这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风险发生。
聚美优品就曾经多次发生过这个问题。2013年,聚美优品三周年庆,但公司没有做好预测和准备,促销活动刚开始六分钟,官网就已经进不去。它只能把原本只计划举办一天的促销活动,延长为三天。多让利给消费者的这两天,对公司来说就是损失。
所以风险量化,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损失,而是和预期偏离的可能性,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
这是风险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你一定要记住。
从财务角度来说,一个项目预期收益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之间的波动性越小,风险就越低。
这种对最好情况和最差情况区间的预测,就叫“线分析”。
线分析,需要做的是三步。
第一步,找到最影响投资决策的核心指标 ,比如价格、销售量等等。
第二步,每个指标预测三个情况: 一般情况,最差情况和最好情况 ,形成一个区间。比如,一副太阳镜一般情况卖100元,最差情况打八折,降价到80元,最好情况能卖到120元。这就形成了一个价格最好和最差情况的区间。
第三步,分析最好和最坏情况下的结果差异。 如果在这两种情况下,得到的投资结果比较靠近,那就说明这个项目收益的波动性小,也就代表这个投资的风险小。
但线分析也有个问题,是只考虑单个指标独立的波动,没有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联动。
但是我们知道,指标之间是有联动关系的, 比如降价策略,一般来说会同时带动销售量。 面分析要解决的就是联动性问题,也就是一个基于战略的分析。 面分析的步骤和线分析是一样的,但是在预测指标波动情况的时候,是要多个指标同时决定的,比如价格和销量的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是要一起来看的。
风险量化和风险偏好
这一讲,我们讨论了风险量化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并且特别强调,要关注正向风险。但是即使在充分识别、量化、评估风险之后,面对同样的分析结果,不同风险偏好的决策者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比如千团大战的时候,拉手网曾经是最为激进的一家,大肆烧钱铺广告,曾经一夜之间同时上线了100个城市站,让业内同行吃了一惊。而美团却用了稳健的扩张方式,非常讲求投入产出比,尽可能利用免费方式进行推广。王兴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对于大趋势的判断并不难,重点是判断后能不能守得住底线。 ”
无论投资决策是激进还是保守,财务要始终理性,美国有一句著名的企业家宣言,叫“做有意义的冒险”,企业家关注冒险,而财务需要做的,是量化这个“意义”的尺度。
课后思考
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正向风险需要管理吗?
在工作上,超出了正常规律的增长或者产出都属于正向风险。前年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试验较多、数据较多、所以文章、专利等产出都比较多,超出了往年的产出效率。但是去年和今年因为从事的工作重心转变,在科研上的精力明显减少,导致产出率急剧下降。这种就造成了旱一年涝一年的感觉,并且产出上的不持续。所以在后面工作中,需要的是将产出内容分开输出,即便在没有科研数据的基础上,仍然能保持稳定的输出。并且连贯性也可以带动日常在核心科研工作中的投入。
陈欧广告词 (一)
光辉岁月,我为自己代言
从未年轻过的人
一定无法体会这个世界的偏见
我们被世俗拆散也要为爱情勇往直前我们被房价羞辱也要让简陋的现实变得温暖
我们被权威漠视也要为自己的天分保持骄傲
我们被平庸折磨也要开始说走就走的冒险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你是否有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广告词 (二)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现在我决定我的将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广告词 (三)
我是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
蜗居,裸婚,都让我们撞上了。
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80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不管压力有多大,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相信我们,相信聚美。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经历:
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化妆品行业没有领头羊企业存在。化妆品就是新大陆。他总结出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化妆品网站;最后,做这个别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业反倒给了自己机会。合伙人之间有了激烈的争吵,陈欧要做电商,戴雨森提议做社区。他们这边争执不休之际,国内刮起了团购热。陈欧提议先借着团购的方式做着玩,( )凭感觉一步一步来。由于公司的流动资金只剩下30万,只好一面继续着游戏广告业务,一面用了两天时间,在技术上让团美网(聚美优品前身)上了线。
2010年3月31日,团美网作为中国首家专业女性团购网站上线,以正品平价形象口碑相传,在短时间内取得飞速发展。9月9日,团美网正式启用顶级域名,更名为聚美优品,成为国内领先的女性时尚限时折扣购物平台。
陈欧将代理商的化妆品买断,存放在仓库,以限时团购的形式卖出,价格比专卖店低了4成。同年5月,陈欧全面停掉了之前的游戏内置广告业务,同时再次获得了来自徐小平的200万元投资。团美网(聚美优品前身)上线后,业绩出人意料地好,不到5个月注册用户突破10万。2010年9月,团美网更名为聚美优品,有“聚集美丽、成人之美”的含义,同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2011年3月,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突破15亿,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5月,聚美优品转型为团购外表的化妆品B2C网站。
2011年,董事会要求陈欧出来为他创办的聚美优品做代言的时候,他非常犹豫,。是陈欧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鼓励他,最终他决定舍身一试。2月2日参加CCTV10《创新无限》节目访谈,23日参加CCTV10创新无限。2011年3月27日——2013年8月4日参加天津卫视《非你莫属》BOSS团嘉宾。5月接受凤凰卫视财子佳人专访。8月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7进6微博评委团;10月21日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担任节目嘉宾。
2012年底,聚美优品发布第二支广告,在那个1分39秒的镜头中,陈欧扮演着一个创业者,受到外界各种质疑、攻击、抹黑……仅仅因为太年轻。结尾处他奋起拳击,将眼前玻璃击得粉碎,简单包扎后继续踩着玻璃碴前进,“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大家记住了这个背影,并将镜头中的9句台词命名为“陈欧体”。“陈欧体”迅速蹿红网络,模仿热潮一路高涨。陈欧的新浪微博粉丝由100万涨到了154万。2013年2月20日,“陈欧”二字的百度指数猛涨至40000,“聚美体”、“陈欧体”综合起来指数为30000-40000。
2013年3月1日凌晨零点时分,聚美优品办公室,所有人在大声倒计时三周年庆典的到来。聚美以三周年庆典的名义在这天进行降价促销,代号“301”。23点50分左右,网站出现了崩盘的迹象,凌晨2点,聚美网站还是处于崩溃状态。凌晨3点,毫无趋好的迹象。但是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坏消息接踵而至。真正压垮陈欧和聚美的不是服务器崩掉,而是严重的爆仓。堆积成山的货品发不出去,客服电话被打爆,几十万用户十几天收不到货,也联系不到聚美。尽管陈欧和其他高管一再发表声明、道歉,但是无济于事。
2013年7月,曾在网上放言“聚美90%是假货”的网友“姑苏毛十七”,被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罚款1万元人民币。这是电商行业第一起因造谣诽谤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三周年庆典之后,聚美于8月1日再次拉出35周年的促销活动。所以,事先的营销预热并没有导致“801”当天宕机,这是聚美历史上第一次在大规模流量冲击下而扛住了。同时,为避免出现上次爆仓的危机,陈欧要求“801”的所有货品必须3天之内发出,照顾用户的购买体验。10月11日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担任特邀嘉宾。
2014年4月12日,聚美优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申请。5月16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JMEI”,开盘报价为27.25美元,收盘价为24.18美元,较2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近10%。CEO陈欧也成为美国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中国CEO。2014在胡润IT富豪榜中陈欧排第16。
2016年2月17日晚间,聚美优品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股东红杉基金“私有化”提议,准备以每ADS7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消息传出,引来投资者一片异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