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游戏 ,钱来得快,去得更快。
文丨华商韬略 王小生
违背价值规律的爆发,终将被价值规律加倍惩罚。
今年1月,法院一纸限制高消费的公告,将原达华智能董事长蔡小如推下神坛。从中山市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到如今的狼狈不堪,几年的光景,蔡小如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人生。
生于1979年的蔡小如,16岁初中毕业开始辅助父母做生意。2003年,年仅24岁就成为了达华智能实际控制人。
2010年公司上市时,31岁的蔡小如凭借超过26亿元的身家,成为中山市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是众多创业年轻人膜拜和追捧的对象。
在资本市场尝到财富暴增的甜头后,他的野心也开始膨胀,从此开启了堪称疯狂的并购扩张之路,甚至被媒体冠以“并购狂魔”的称号。
他的并购扩张之路究竟有多疯狂?看看下面的数据就知道了。
2013年,达华智能以433亿元并购新东网。2015年,其一年时间参与了至少6家公司并购或者部分收购,总耗资5亿元以上。
到2019年底,达华智能已累计涉足或控制了11家上市公司。
频繁的并购,帮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鲜的故事,也进一步推高了达华智能的市值。 账面财富不断放大,蔡小如的野心也随之更加膨胀,在大举并购之后走上了资本套利的道路。
他第一个套现的目标就是市值不断做大的达华智能。除公告公开的4次减持、2次增持,总计套现135亿元左右之外,蔡小如还分别于2016年9月与2017年1月,与“中植系”旗下珠海植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累计转让达华智能1856%的股份,套现3633亿元。
蔡小如赚大了,却让达华智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和经营包袱。
2017年末,达华智能短期借款急剧增长至2354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将近30%,长期借款在2017年末也猛增至723亿元,而流动资产占流动负债比率只有079,远低于正常企业“2”的水平。
2018年,达华智能更巨亏1742亿元,流动性危机凸显,股价断崖式下跌。
危机关头,蔡小如想的不是如何拯救公司,而是继续挪腾转移。他与福州金控达成协议,拟将剩余的258亿股作价2245亿元,全部转让给福州金控,试图彻底套现走人。
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博弈,该协议被终止。
直到2020年9月17日,事情才算有了新进展。达华智能通过向福建天志定增发行股票252亿股,筹集116亿元,摊薄了蔡小如的股份,控股股东也变成了福建天志,福建天志的大股东陈融圣成了实际控制人。
从资本市场巨额套现的蔡小如,并没有因此告别资本运作。而是在达华智能之外,以个人名义继续着资本 游戏 。
从2014年入股溢多利开始,他先后入股华峰超纤、熊猫国旅等上市公司。
2017年,他又通过深圳华欣创力 科技 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超过11亿元巨资入主金莱特,并如愿成为实际控制人。
此外,他还出现在爱朋医疗、青农商行、华林证券、七彩化学、立华股份、恒铭达、康龙化成、青岛银行、新乳业等公司的IPO线下发行投资者名单中。
然而,蔡小如的个人投资也同样不成功。
2018年达华智能巨亏,当年6月,蔡小如失去达华智能控制权,辞去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
2019年,因与卡友发生的转让纠纷,蔡小如持有的达华智能全部股权悉数被法院冻结,并陆续质押给了债权人;同年8月,他通过华欣创力持有的金莱特股份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此外,蔡小如持有溢多利的股份也被全部冻结;2020年12月,蔡小如又卖掉持有的熊猫国旅全部股份等等。
至此,蔡小如名下的股权几乎被质押或被法院冻结。 他曾经靠资本运作得到了,最终不但加倍还给了市场,还落得个败坏家业、声名狼藉的下场。
资本 游戏 ,顺风顺水时,来钱快、造富和光环效应强,一旦沾上了就容易上瘾,而上瘾的远远不止蔡小如一个人。
作为“中技系”掌门人,1978年出生的颜静刚,17岁开始便闯荡上海滩,前后干过IT、做过翻译中介,最终还是选择继承了父辈的衣钵。
2004年,由其叔父带入预制桩行业,并在2005年成立上海中技桩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头脑灵活、能钻研、肯吃苦,颜静刚带领中技桩业飞速发展。
2008年赶上了国家4万亿元拉动内需的大基建,2010年又踩上了上海世博会的风口,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求大幅增加,短短五年时间,中技桩业总资产增长69倍,总营收增长89倍,净利润增长124倍。
颜静刚本人,也被评为“2007年长三角创新精英人物十佳”。名利双收之下,颜静刚似乎并不满足, 看着资本市场一波又一波地造富,颜静刚突然发现,实业来钱还是太慢了, 于是他开始筹划在A股上市。
在上市过程中,因为发生多起安全事故,中技桩业两次IPO冲关均告失败,颜静刚只能“曲线救国”,终于在2013年12月12日,通过借壳澄海股份成功登陆A股。
颜静刚一踏进A股,就像变了个人,疯狂开启了资本 游戏 。他跟风收购各种热点行业企业,看着股价犹如过山车,大起大落,无不刺激。
中技桩业刚上市半年多,便披露定增预案,拟融资8672亿元,用于收购互联网 游戏 公司点点互动和影视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技控股总资产才6562亿元,净资产仅2250亿元,收购规模几乎是自身净资产的4倍,其资本动作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当时, 游戏 影视公司正值热点,一家预制混凝土桩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去收购与自己主业毫不相关的手游和影视公司,更让人不可思议。
虽然此次定增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借助并购热点行业,点燃市场行情,让中技控股在一年半时间涨幅4倍多。2014年8月,中技控股更是单月涨幅达到110%。
收购影视公司失败后,颜静刚旋即开始筹划注入军工资产。2015年9月,他选中了是武汉枭龙,意向总估值约50亿元。
同样的大手笔,同样的行业大热点,同样让不明所以的资本市场热血沸腾,然而仅过一周,关于武汉枭龙的收购便宣告收购破产,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额收购军工热点,“故事丰富饱满”,能吸引“韭菜”,让股价暴涨。
收购总是无果而终是不行的,所以经历两次“挫折”后,颜静刚妻子梁秀红开始登场。2015年12月,梁秀红以774亿元收购宏达矿业15%股权,成为宏达矿业实际控制人。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通过质押股权和高杠杆,夫妻俩开始各种资本运作。2016年颜静刚以2416亿元的价格回购中技桩业,然后又收购了宏达矿业旗下的 游戏 资产。
通过一系列大额并购后,颜静刚夫妇杠杆已加到极限, 截至2016年7月,两人直接和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市值合计为4759亿元,质押率却达到了90%以上。
尽管资金压力巨大,但颜静刚又在2017年5月收购了苏州正悦100%股权,转让价格1亿元,转让总价款及承担债务合计高达2681亿元。
支付1亿元的转让费,就能间接控制苏州正悦旗下的上市公司尤夫股份,这对颜静刚诱惑极大, 毕竟债务不急着还,颜静刚决定“赌一把”。
转让完成后,颜静刚终于圆梦,成为了手握3家上市公司的“中技系”掌门人。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收购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来资金就并不充裕,筹集资金的来源也主要靠股权质押,但是眼看上市公司股权已尽数被质押的夫妻俩,从哪里来钱去承担新收购公司的巨额债务呢?
在2020年公布的监管处罚通知书里可以看到答案。
公告截图
根据调查结果和处罚通知书,颜静刚在2017年收购控制尤夫股份后,存在多起对上市公司尤夫股份的资金占用情况和违规担保的情况,违规金额高达1407亿元。
由此资金线条便清晰了起来,“凑钱”便宜拿下尤夫股份,再通过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和担保获取资金用来偿还收购时承担的债务费用,好一个“空手套白狼”,但没能逃过监管的眼睛。
颜静刚作为实际控制人、组织、策划、领导并实施了公司虚增利润及违规担保等全部涉案违法事项,证监会不仅对其进行罚款,还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颜静刚也从此销声匿迹。
追风口,玩资本,不专属于富二代,年轻创业者吃得起苦、受得了累,历经了重重考验和磨砺,也还是有人禁不住诱惑,倒在了这关口上。
2017年10月18日,刚刚成立三年半的趣店,便赴纳斯达克敲钟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三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创始人罗敏也被看作是“草根逆袭”的榜样。
小时候的他因为身材矮小、土里土气,经常被老师和同学嘲笑。从那时起,罗敏就已经明白, “唯有成功,才能获取尊重,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200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的罗敏怀揣2000元,到北大备考研究生,想通过考上全国最好的学府来证明自己。然而在一次旁听课上,听完李彦宏关于创业的演讲,他改变了想法,决定弃考开启创业之路。
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罗敏尝试过各种风口,也体验了各种失败。直到2014年,他终于踩中了消费分期这个大热点,然后蒙眼狂奔,一路高歌。
2014年3月,趣分期(趣店的前身)成立,以校园贷为突破口,通过收取高额利息,给年轻人提供分期消费贷款,后又推出不限用途的小额信用贷,收割了一大票借贷消费的年轻人。
比如一个苹果手机4999元,没有存款、没有信用卡怎么买?趣店可以给你做个分期消费贷款,两年内每月还299元就可以了。由于这种模式满足了学生们超前消费的需求,因此业务迅猛发展。
2014年,趣店进行了B轮和C轮融资;2015年4月,获得D轮融资;同年8月,又进行了约2亿美元的E轮融资。
2015年与蚂蚁金服的合作,让趣店一飞冲天,在支付宝巨大流量支持下,实现了爆发式成长;双方合作后的当季,趣店平均新增用户、月活用户、季活用户、交易金额及交易量均实现了200%以上的增长。
到2017年10月18日赴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趣店更是半年净赚将近10亿,利润率达到5311%,月活用户26089万、活跃借款人7023万,交易金额达到382亿元。
顶着互联网金融的光环,不足二十亿的营收却有近十亿的净利,庞大的用户流量以及低廉的获客成本,让华尔街投资者心动不已。
趣店开盘价3435美元/股,发行当日即大涨43%,市值轻松突破了100亿元美元。
此时的罗敏经历了人生最高光时刻,但是公司却早已危机四伏。
“校园贷”疯狂扩张,行业乱象频出,各种诱贷、“裸贷”、高利贷在全国泛滥开来,不少学生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有的甚至被逼上绝路。
趣店也被媒体认定为“对学生发高利贷造成血案的祸首”,对罗敏本人更是各种口诛笔伐,以至于趣店和罗敏不敢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这还不止,上市仅两年,当初站在罗敏身边的其他五大股东,均已套现走人,靠山也一个个离去。
当主业出现问题的时候,罗敏没有去想着解决,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新的风口,再次“转型创业”。
2018年1月,趣店推出大白 汽车 分期,短短80天时间,迅速在全国开业了175家自营门店,成本支出巨大,融资得到的9亿美元,到2018年底便烧掉了3亿美元。
由于对 汽车 销售行业的认知不足、对 汽车 用户群体的定位转化不够,自建门店、员工支出等等带来的高昂运营成本以及后期员工与客户勾结的联合骗贷等等,大白 汽车 把行业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经历了个遍。
2019年5月,趣店全面收缩大白 汽车 业务,并于当月停止新车销售业务。
这期间,趣店还推出过为儿童提供1对1在线教学的“趣学习”;后又推出高端家政项目“唯谱家”以及奢侈品电商等,但都是惨淡出局。
一次次转型、一次次失败。在转型失败的同时,资本市场也渐渐对趣店没了兴趣,趣店最新市值较巅峰时蒸发了90%以上,而罗敏却依旧带着趣店在“风口”的路上进行各种切换。
同样的还有聚美优品的陈欧,2014年,刚成立四年的聚美优品便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每股2725美元,市值高达38亿美元。
而作为纽交所220年来最年轻的敲钟人,年仅31岁的陈欧经历了在华尔街街头的意气风发和风光无限。
然而刚上市不久,其毛利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便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后来又因各种水货、假货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受到了美国律所和中国律所的集体诉讼讨伐。
遇到问题后的陈欧,同样选择了“躲避”和“转型”。 2015年豪掷25亿美元投资母婴电商宝宝树,随后其成立了影视公司聚美影视,进军共享充电宝市场等等。
但这并没有能够改变聚美优品持续向下的局面。上市4年后,聚美优品从最初的2725美元/股,大跌到私有化时的7美元/股,最终黯淡告别资本市场。
还有1987年出生的唐军。从2009年开始,成立过咨询公司、金融投资公司、环保 科技 公司;2012年跟风成立团贷网,疯狂而野蛮地发展P2P业务,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唐军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调查。
从年轻富豪蔡小如,到中技系掌门人颜静刚,再到趣店的罗敏,聚美优品的陈欧、团贷网唐军……他们只是冰山一角,不知有多少创业者和资本玩家,因为浮躁和贪念而昙花一现,销声匿迹。
老一辈在实业领域辛苦创业,新一代觉得实业太土太慢,资本才是本事和潮流,殊不知资本也是把双刃剑,帮得了你,也能毁了你。
一个个年轻创业者,因为盲目跟风,浮躁追求快钱而快速崛起,又快速跌落,犹如昙花一现,成为匆匆过客,只留下一地鸡毛。
很多人在一番疯狂操作过后才发现,成功的人和成功的路大抵相似。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由于生活所迫,找朋友凑了21万元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
在销售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于是将华为的所有资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术中,从此告别代理,而走向技术创新和自主发展。
33年里,抵制住了房地产行业暴利时代的吸引,抗拒住了资本市场迅速暴富的诱惑,将华为打造成了一个可以和世界第一强国叫板的企业。
三十年如一日,始终没有偏离主业,在通信行业做到了极致,也取得了极致的成功。 如今,华为依旧没有选择上市。
类似的还有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创业之初,从一个异形玻璃厂的采购员做起,一做就是六年,吃苦耐劳,从不投机取巧。
1985年将公司主业转向 汽车 玻璃,就再也没变过,只是一门心思追求质量,发展技术,最后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 汽车 玻璃供应商。
现在大街上的奔驰 汽车 ,百分之七十以上用的都是“福耀玻璃”。
“不做房地产,不做互联网,不做金融,不做煤矿。”这个“四不做”广为流传, 是他经营企业一直坚持的方向和准则。
同样的还有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如果不是《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发榜,将其放在聚光灯下,你可能都没想到,一个卖水的人会成为亚洲首富。
从给娃哈哈口服液做代理经销商做起,后成立自己的 养生 堂公司,凭借独特的概念和宣传手法, 养生 堂龟鳖丸一炮走红。一年时间,龟鳖丸就从海南卖到了全国。农夫山泉异军突起,从零做到市场第一,每一次都是在枪林弹雨中突出重围。
他不写书、不接受专访,就连自家公司上市敲钟他也没露面。当90年代所有保健品企业都在大赚特赚的时候,钟睒睒却选择了退出。面对竞争激烈的纯净水市场,他脚踏实地,将娃哈哈甩在身后,成为终极王者。
任正非、曹德旺、钟睒睒只是成功企业家的一个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成功人士所必备的素质:专注,踏踏实实。
耐得住寂寞, 不忘初心,专注主业,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踏实做实业,在正确的道路上不认命,最终才能做大做强。
1《31岁公司就上市,成为一方富豪,如今被限制消费,他究竟做错了什么?》每日经济新闻
2《“中技系”颜静刚败局,昔日杠杆撬回两家上市公司,今“大本营”人去楼空》每日经济新闻
3《罗敏会复制成功,还是继续复制失败?》大雪 财经
4《农夫山泉董事长成亚洲首富,5500亿身家是如何炼成的?》人民新视界
5《任正非与华为的故事!穷苦出身,43岁创业,如今为国争光!》洋洋 财经
——END——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一是看包装,我买过台版的欧莱雅,包装全是繁体中文,但是产地却说是巴黎产的,遇到这种情况的MM要注意哦,如果产地是非汉语国家,绝对是不会在包装上面写中文的,但是说明书里面就会有很多种的文字的说明哦,在千色店及卓越、莎莎里面买的水货就可以看到,进口商会在全英文或法文、意大利文(国外进来非正式进口的护肤品,换妆品都有很多种除了中文以外的文字)的外包装上贴小标签,自己印刷的,而不是直接在包装上印有中文。
还有就是闻香味,因为一直有用欧莱雅的产品,打开假的一闻香味就知道不同,假的护肤品化妆品往往都会有香精的味道,也就是雪花膏的味道,而正规的高档护肤品都会有淡淡的原料的香味,而不是浓烈的雪花膏味道。
再就是看价格,如果价格特别低,那么一定要小心。比如说,正品欧莱雅双头睫毛膏批价都在七十左右,如过售价是二三十元,那么你买到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应该心知肚明。欧莱雅双头睫毛膏新款,一头为白色,打底用,可有效增加睫毛60%的长度;另一头为黑色上色用,使睫毛浓密纤长。能营造比较自然的长睫毛观感,不会有过分浓厚的感觉。
此外,就是看产品的编码,我这里仅仅举例欧莱雅欧莱雅的三重美白系列爽肤水的背面有一行小数字圣餐日期表示法
例如:fc128
那就是f:France(产地法国,这个大家可以去专柜看看,国内专柜卖的都是国产的,那应该是c:china)
C:2006年(04年开始用此表示法,04年为A,05年为B,06年为C)
128:05月8日生产(就是当年的第128天,如果是001那就是第一天,也就应该是1月1日生产的,大家可以自己计算)
这个生产日期标示法,在洗面奶的底部,压印,而假货就不会是按标准来的,数字和字母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了。
求职故事:未来的路是走出来的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未来也本没有路,因为未来的路是走出来的。每个人的未来究竟怎样,没人可以预测,但是走在未来道路上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就像大学校园里那一批在路上的优秀学子一样。
“大学不仅仅只是学习,还应该有各种实践。”这是中国海洋大学2011级水产养殖专业韩誉对大学生活朴实的总结。曾经的她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获得飞跃,就可以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当她在大学的时光流中,横冲直撞时,才发现学习不是唯一,还有实践。在中国海洋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她拿着引以为豪的项目通过了审核,可是团队却由于开公司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最终放弃了项目,这次沉重的打击让小韩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于是小韩加入到新的团队中,选择了蓝月亮和立白作为调研项目,开始了艰辛的调研之路,整个项目持续了4个月时间,开会、设计问卷、组建小队、实地调研、资料整理、无休止的`熬夜。让人懈怠,也让人磨练,但就像小韩说的,“行走在成长的路上,就是需要考验,就是需要磨难,正是因为这样的挑战,才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明确了未来的路。”
精彩和彪悍的人生从来不需要解释,只要前方有路,你就应该用你的双脚走出你的人生。没有人能够看清楚未来的世界,和远方的归处,所以要的是你迈出当下的步伐,用心去触碰生活的点滴。你可以用奋斗解释人生,你也可以像青岛科技大学2011级化学专业的班沐阳一样用爱去阐释生活,那样的世界才会是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他从进校的那天起就加入了“以琳”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从最开始的参与,到后来的组织,再到后来的发展,这些就是沐阳在校期间兢兢业业做的公益事业。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自闭症儿童世界时,似乎他们的未来很清晰,当越是清晰的看到了他们的未来时,他会觉得当下的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自己的青春就更不应该被辜负。所以沐阳选择与优秀为伍,拿奖学金,做商业调研,组织T恤衫创意设计大赛……这些经历都是他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的,行走在未来的道路上,都希望做一颗太阳,就像沐阳一样,“明天是否有太阳,我不知道,但是今天我要做一颗小太阳,在未来的道路上奔跑着用爱温暖四方。”
行走在未来路上的人从来不会孤单,山东科技大学2011级崔宏伟,同样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因为在他的眼里如果一个人在大学很“闲”的话,毕业的时候就只能被人“嫌”。宏伟的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忙碌和奔跑中度过,不断的面试、不停的竞选就是他的开始。起点不等于终点,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应该由自己把握,自己的未来应该由自己铺路。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他参加了“赢在苏州”,谷歌的益暖中华,联想的创意策划大赛,百事可乐的“创无忌”;组织了“赢在北京”;创办了校园电商一一宅客送和唯校网;撰写了聚美优品和乐蜂网长达100多页的专业行业调研报告。所有的这些活动和项目,让她与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亲密接触,与企业零距互动从而拿到人生第一笔投资,同时也让他的钱包在学生时代就鼓鼓囊囊。优秀是否可以模仿,没人说得清楚,但是路就在前方,你是否迈步走出你的人生,就看你的选择。
每个人的未来本没有固定的道路,当你愿意迈开双脚走出自己未来的时候,也就有了路,关键在于你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停下来享受当下的生活,有的人选择停下来思考接下来的旅程,还有的人选择继续往前走,因为那些继续前行的人一直相信--未来的路是走出来的。
;
1、事例一:
尼克·胡哲生于澳大利亚,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取名“海豹肢症”,但更不可思议的是﹕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
2、事例二:
1963年,霍金21岁,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他克服种种困难,创立了宇宙之始是“无限密度的一点”的著名理论。
活出精彩自己的方式
用心真正去经营自己的人生,仔细回过头去看生活和工作,真正能改变生活和工作的主角,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而自己的人生同样需要我们自己去好好经营,也只有自己才能够真正改变。
永远朝着自己理想的人生去冲刺,没有最好的,但一定有更好的,在向往某种人生状态时,其实就是一种目标建立的开始,然后付诸行动,那一定会越来越靠近自己的理想人生,随之就是在行动中慢慢实现,那样定然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福布斯创业榜30岁以下的大学生创业者清单》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数据统计,30岁以下的年轻人创业,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更低一些,仅占百分之一。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他们起步于校园,年纪也不超过30岁。
2013年3月,《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登上该榜单的30位中国年轻创业者中不乏一些从校园起步的大学生创业者,凭借专业优势或其他长处在某一领域独占鳌头。正是这样一批人,改写了中国许多大学生的创业观念,激励无数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不断奋斗。
大学生创业网我特意盘点了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起步于校园的大学生创业者,以供大家参考。
王雯吉
职位:拉比盒子创始人兼CEO
年龄:27 岁
毕业院校: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教育
创业经历:
拉比盒子于2012 年2 月26 在北京创立,专注为3-7 岁儿童提供按月快递到家的主题式创意动手教育方案和素材。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亲子动手教育的产品,拉比盒子上市8 个月,便得到市场的极大肯定,已经服务上万高端家庭。2012年3 月获得300 万人民币天使投资,有用户数万名。 拉比盒子王雯吉:创业的困难在明天
应向阳
职位: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年龄:23 岁
毕业院校:福建师范大学
公司总部所在地:福建福州
行业:物流
创业经历:
在福建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曾创办了两家公司,并同时进驻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园。2012年9月,应向阳创办了福州友宝电子科技,开发物联网的智能快递终端,目标客户是网购群体。目前以销售终端设备和收取终端使用费、广告费为主要盈利模式。公司拥有五项国家专利。中国90后大学生登福布斯创业榜
陈第
职位: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年龄:26 岁
毕业院校:华南理工大(已毕业)
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广州
行业:媒体
创业经历:
陈第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期间就开始与同学共同创立了目前的有米传媒。有米传媒是国内第一家Admob 模式的移动广告平台,截至2013 年1月,有米传媒号称整合5000 多家手机网站与5 万多款APP 媒介,覆盖全国600 多个城市近2 亿消费者,是国内的手机应用广告平台。
潘昊
职位: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Seeed Studio)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
年龄:29 岁
毕业院校:重庆大学
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深圳
行业:科技
创业经历:
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 Seeed Studio) 成立于2008 年7 月,致力于为小型创新者提供快速开发工具,帮助硬件产品原型投入生产和市场推广,团结小型创新者“挑战工业化量产的霸权”。截至2012 年,公司为全世界的五万多创客和发明家提供了超过700 种各类开放源代码的硬件模块,将各种新兴技术以极低的应用门槛提供给创新者。
随着创客运动的兴起,矽递科技创办了深圳第一家创客空间以鼓励跨界交流与协作创新,将全球的创客聚会带到中国。矽递科技2012 年收入约5,000 万元,目前已经敲定一轮融资。
施凯文
职位:北京悦音经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jingfm) 创始人
年龄:23 岁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音乐
创业经历:
jingfm是施凯文的第三次创业,这个设计清新、带有文艺范的音乐网站,推崇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来搜索音乐。施凯文从4 岁开始学习古典钢琴,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他于2008 年底创办了Koocu音乐网,2010 年开发Saylikes 音乐网。 Jingfm施凯文:偏执的完美主义创业青年
黄恺
职位: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
年龄:27 岁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游戏
创业经历:
2006年,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读大二的黄恺根据三国人物游戏的创意设计了三国杀,于当年10月首次在淘宝网上卖三国杀,2008年月正式发行。2008年1月,即将毕业的黄恺和朋友杜彬一起成立了全国首家桌游公司——游卡桌游, 2012年,黄恺对外宣称,由其设计的《三国杀》已经出售了3,000多万套。 80后黄恺“杀”进福布斯 闯入创业者榜单
刘成城
职位:北京协力筑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年龄:80后
毕业院校:中科院大学
创业经历:
刘成城于2006年毕业于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其后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就读通信工程专业,并于2010年毕业升学进入中科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0 年12 月8 日,刘成城兼职创立科技媒体36 氪。2011 年7 月,刘成城组建最初的4 人团队全职运作36 氪,11 月获得了来自百度联合创始人王啸的天使投资,次年5 月获得经纬创投的A 轮投资。2013 年1 月,36 氪公司推出了“服务互联网创业”的创业服务平台36 氪+,为推动互联网创业圈的良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林佐义
职位:佛山市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年龄:27 岁
毕业院校:技工类学校计算机专业
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佛山
行业:电商
创业经历:
林佐义早在2007 年大学在读期间就开始在淘宝网上代理家具。2008 年正式成立现在的公司,2009 年建立自己的工厂,开设研发和生产线。从2008 年建立至今,林氏木业截至目前连续在淘宝天猫家具品类中排位第一。2012年销售额超过3亿。 大学生创业:林佐义卖家具卖出财富人生
侯安扬
职位:深圳上善若水投资合伙企业创始人兼投资总监
年龄:28 岁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系
公司总部所在地:广东深圳
行业:金融
创业经历:
2008年侯安扬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系本科,后赴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攻读硕士。侯安扬无任何在金融机构正式工作的经历。他2011 年底注册公司,2012 年初成立现在的基金。目前侯安扬成立的上善若水基金有两只产品,即将发行第三、第四只产品。
张良伦
职位:米折网 CEO
年龄:26 岁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
公司总部所在地:浙江杭州
行业:电商
创业经历:
米折网由原阿里巴巴团队成员创建于2011 年月,是一家专注于网购省钱的电商导购平台。米折网已吸引到数百万买家,每月为合作商家带去上亿销售额。2012 年5 月获IDG 资本的A 轮投资。 米折网张良伦:创业公司如何在狭缝中成长
季逸超
职位:Peak Labs 创始人
年龄:20 岁
毕业院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行业:互联网
创业经历:
季逸超在19 岁时创立了Peak Labs 并招募到了创业伙伴——刘欣旸和任东昊。2012 年10 月召开了首场产品发布会,推出了三款产品:分布式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Jigsaw,移动浏览器Mammoth 5(第五代猛犸浏览器) 和实验性阅读搜索项目Zine ProjectPeak Labs 已经获得徐小平的真格基金和红杉资本的百万元的投资。 季逸超:“撒野”的90后
蒋磊
年龄:29 岁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位: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CEO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媒体
创业经历:
年仅16 岁的蒋磊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年创办铁血军事网站,任站长;2004 年月起筹建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裁(20 岁)2007 年铁血君品行正式成立,代理运营国内外知名军事品牌电子商务。2011 年创立自主品牌- 龙牙,致力于打造中国自己的战术装备品牌。 铁血网蒋磊:白手起家的80后
王斌
职位:上海奥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年龄:28 岁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公司总部所在地:上海
行业:互联网
创业经历:
2006年,王斌在同济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在上海市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复旦分基金会的资助下成立了上海奥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聚焦网页3D 技术。
2010年, Alternativa Platform(国际网页3D技术公司)成为奥同软件大股东。年底该公司推出并商业化全球首款网页3D游戏Tankionline(3D坦克),奥同软件为其中国市场的研发运营主体。
杨鑫淼
职位:北京晶合思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年龄:27 岁
毕业院校: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互联网
创业经历:
杨鑫淼是英国赫尔大学计算机学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硕士期间创办。2010 年回国创立晶合思动。晶合思动成立于2010 年7 月,由杨鑫淼等三个热爱游戏的年轻人创办,2011 年7 月晶合重组,致力于成为国内的手机游戏开发商。 杨鑫淼:用创业撕去“富二代”标签
舒义
职位: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年龄:28 岁
毕业院校:未知(大一开始创业)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媒体
创业经历:
舒义在大一19岁开始创业, 是国内最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第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
2006 年他第三次创业创办成都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后发展为中西部的专业网络广告公司之一;2009 年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i-Media),现在是中国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公司。此外,舒义于2008-2011年3年中尝试过天使投资,投资创办过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张旭豪
职位:饿了么网上订餐联合创始人&CEO
年龄:27 岁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公司总部所在地:上海
行业:电商
创业经历:
张旭豪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8 年4 月在读期间与其同学创办饿了么网上餐厅。“饿了么”主要通过加盟餐厅的后台管理系统和前台网站页面的年服务费,交易额提成,竞价排名费用来盈利。目前饿了么网上订餐已经完成了A、B两轮融资,融资额数百万美元。
向冀
职位:爱肯牛仔(品牌),特艾服饰(上海)有限公司 (公司)创始人兼副总裁
年龄:29 岁
毕业院校:北方工业大学
公司总部所在地:上海
行业:电商
创业经历:
向冀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的日语专业。2010年3月,向冀放弃了外企高薪职位,辞职并联合创立公司。爱肯牛仔创立于2010年4月,短短5个月之后,爱肯受邀加入淘品牌(现天猫原创);2011年,爱肯牛仔跃居线上专业牛仔品牌榜首;2012年年销售额达到8,000 万。目前占据牛仔类目的地位,并通过性感牛仔的定位创造了极高的品牌价值。
陈欧
职位:聚美优品创始人
年龄:29 岁
毕业院校: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
公司总部所在地:北京
行业:电商
创业经历:
16岁留学新加坡, 就读南洋理工大学,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成为该校历最年轻的中国MBA毕业生。大学期间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arena(原gg平台, 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二次创业创立中国化妆品网购平台聚美优品。目前,聚美优品拥有400万注册用户,每日订单过5万。另外,去年12月初,聚美优品宣布线下旗舰店即将开幕,意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强化品牌优势,正式布局O2O业务。 聚美优品陈欧:校园起步的创业之路
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排名不分先后)
张一鸣
年龄:29 岁
职位: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Rick Olson
年龄:29 岁
职位:揆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诺) 创始人兼CIO
钱科铭
年龄:26 岁
职位:微窝 创始人兼CEO
吴朱华
年龄:29 岁
职位:上海云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
唐敏宏
年龄:27 岁
职位:上海魅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潘昊
年龄:29 岁
职位:深圳矽递科技有限公司(Seeed Studio) 创始人兼执行董事
施凯文
年龄:23 岁
职位:北京悦音经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jingfm) 创始人
黄恺
年龄:27 岁
职位: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首席设计师
蒋磊
年龄:29 岁
职位: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始人兼CEO
张良伦
年龄:26 岁
职位:米折网 CEO
季逸超
年龄:20 岁
职位:Peak Labs 创始人
杨鑫淼
年龄:27 岁
职位:北京晶合思动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王斌
年龄:28 岁
职位:上海奥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林佐义
年龄:27 岁
职位:佛山市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总经理
王雯吉
年龄:27 岁
职位:拉比盒子 创始人兼CEO
侯安扬
年龄:28 岁
职位:深圳上善若水投资合伙企业 创始人兼投资总监
罗一
年龄:29 岁
职位:杭州香硕贸易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总裁
向冀
年龄:29 岁
职位:爱肯牛仔(品牌),特艾服饰(上海)有限公司 (公司)创始人兼副总裁
陈欧
年龄:29 岁
职位:聚美优品 创始人
应向阳
年龄:23 岁
职位: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陈第
年龄:26 岁
职位: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刘成城
年龄:24 岁
职位:北京协力筑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36
氪) 联合创始人兼CEO
张以弛
年龄:29 岁
职位:杭州硅易科技有限公司 CEO
袁旭
年龄:28 岁
职位:四川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王建军
年龄:28 岁
职位:深圳市葫芦机器人(33490,-038,-112%)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张旭豪
年龄:27 岁
职位:饿了么网上订餐 联合创始人&CEO
徐瑞明
年龄:25 岁
职位:机客网 董事长
舒义
年龄:28 岁
职位: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张妍
年龄:29 岁
职位:泛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韩念仕
年龄:27 岁
职位:苏州百胜动力机器有限公司 董事长
文 | 言史书屋
编辑 | 盗风者
这个男人在学生时期,凭借一台笔记本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那年,他仅仅23岁。后来他更是以独特的眼光创办 聚美优品 ,身价暴增至11亿,他叫 陈欧 ,他为自己代言。
陈欧“父慈子孝”的童年
1983年2月4日 ,陈欧在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 出生,早在小学时期,陈欧就凭借自己超乎常人的大脑,多次拿下 奥数竞赛奖项 , 小学毕业后直接跳级上了初二 。
到了 16岁 时,因为一次巧合,陈欧发现了当年德阳的全额奖学金留学项目,于是他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考进了 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 。
陈欧从小能有如此出众的能力,首先靠的是自己过人的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 父亲的教诲 。
从 记事开始 ,父亲在陈欧的脑海里就是 不苟言笑 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极为 苛刻 ,哪怕只是 因为一些小事 ,父亲 一言不合就会开打 。
陈欧多次对父亲表示这是 反人权行为 ,如果再对自己使用暴力,他就去报警。然而每当这些话说出以后,父亲 打得总是 更加起劲 。
陈欧的家庭有一句 至理名言 ,叫做“ 黄金拐杖出好人 ”,父亲可谓是把这句名言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陈欧 挨打的时候还不允许哭 ,只可惜往往会陷入越打越哭,越哭越打的死循环,可能是被父亲揍的次数多了吧,陈欧打小就有超越同龄人的忍耐力。
有趣的是陈欧挨打最多的原因,竟然是 打 游戏 。每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陈欧就悄悄溜到书房打开电脑,开始了他的 游戏 人生。
那个年代的电脑显示器都是 方疙瘩 , 散热性能极差 ,所以每次父亲一回家首先会摸显示器, 一旦发现有温度 , 陈欧就会迎来一顿无法承受的“父爱” , 每当有邻居路过就会夸这爷俩“ 父慈子孝 ”。
陈欧左思右想,最后 铤而走险去了 网吧 ,刚开始几次还好,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终于有一次,陈欧被父亲在网吧当场抓获,拖回家采取了 男女混合双打 , 那一晚,惨叫声响彻了整个县城。 (咳咳,以上纯属玩笑,让大家高兴高兴,不过陈欧因为打 游戏 经常挨打确实是真的)。
《魔兽争霸》赐予陈欧第一桶金
大学期间,陈欧就读的专业是计算机,没有了父亲管束的他犹如 脱缰的野马 , 肆无忌惮地打起了 游戏 。
当时《 魔兽争霸 》热度非常高,这款 游戏 不单单是熟能生巧那么简单,它更加考验玩家的头脑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而这些意识陈欧统统具备,经常参加 游戏 竞赛,曾经获得全 新加坡季军 。
通过电竞 游戏 ,陈欧脑海里渐渐产生一个想法。
在那时,《魔兽争霸》还是一款 单机 游戏 ,只能通过 局域网 进行联机对战,局限性很大,如果有一个平台能让玩家只通过互联网就能一起联机,那势必很受欢迎。
为了这个目标,每到闲暇时间陈欧就开始钻研,终于到了大四的时候,他 仅靠着一台笔记本 ,创办出了 游戏 在线竞技平台 GGgame 。
当时已经是 2006年 ,各大网络 游戏 已经开始兴起,比如《 梦幻西游 》、《 跑跑卡丁车 》等 经典网游 ,《 浩方对战平台 》也横空出世, 一经上线风靡国内 ,像《 流星蝴蝶剑 》、《 反恐精英16 》 等单机 游戏 ,网民们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让体验到联机快感。
后来浩方想进军 东南亚市场 ,但因为优化问题,导致国外玩家使用的时候延迟非常高,掉线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陈欧盯准了这个机会,于是 对GGgame的外网优化大下功夫 ,短时间内迅速在东南亚崛起,一度成为了除中国以外最大的 游戏 对战平台之一。
可是逐渐的, 陈欧发现自己与这个公司不合拍 ,于是果断将公司卖掉,当时GGgame的活跃人数与日俱增,他能作出如此决定可见身上魄力。
陈欧卖掉公司之后便去了 斯坦福大学 读MBA,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量。在留学期间,陈欧机缘巧合下认识了 戴雨森 ,二人通过交谈发现志同道合,于是便成为了创业伙伴。
回国以后,陈欧就迫不及待地准备 第二次创业 ,并且拉上了好友 戴雨森 、 刘辉 入伙,一起做 游戏 广告 ,采用了美国的运营模式。
但几个月后,陈欧发现 老美的那一套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这使得几人遭受到极大打击, 迫不得已决定转型 。
这三个人中, 戴雨森会做 设计 , 刘辉懂得 编写程序 ,再加上 陈欧的独特眼光 ,所以完全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在当时 电子商务 刚刚破土而出,由于是新兴事物,所以 很难得到消费者的信任 ,并且大部分投资人对电商的前景也不是很看好,纷纷保持观望态度。
陈欧觉得这是一个大 商机 ,于是他花费了好几个月进行 市场调研 ,惊喜地发现在中国购物网站中, 美妆产品这个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
而且那一年国内很多女性深受 韩流 影响,开始模仿起 韩剧中女主角 的妆容,化妆品的市场需求直线上升。
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网站运营化妆品,女生只能前往实体店进行购买,种类单一不说, 价格还高得离谱 , 买一支好点的口红和一根眼线笔往往能花掉半个月工资 。
但他们三个人首先 没有人脉资源以及零售经验 ,最重要的是 缺少电商经验 ,这无疑就是一步险棋。
好在陈欧凭借着曾经创业成功的事迹, 成功拉到了投资人 。
2010年 , 团美网 正式上线,这个网站主要做化妆品团购。网站刚出来的时候 页面极其简陋 ,从内到外都透露出一股 不正规的气质 。
但即便如此,依然会吸引到很多用户,并且还有人下单,这让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看来 电商这条路是走对了 。
陈欧这个公司 人员很少 , 除了三个创始人以外 , 只有一个可怜的行政人员 ,并且还 招不到人 。
就算 偶尔预约一个过来面试的 , 也会被公司的 寒酸模样 给劝退 ,所以这仨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未来的几个月中,团美网的销售额 只增不减 ,现金流足以支撑整个公司运转起来,有10万人在网站注册用户。
但同时也让 陈欧忧心忡忡 ,每当 销售额达到 2000万 时就会增速缓慢 ,让陈欧一度认为这就是网站的天花板。
2010年9月 , 团美网迎来了变革 ,网站名称更名为 聚美优品 。
自打改名以后,聚美优品的销量节节高升,逐步成为 国内美妆电商平台的龙头 ,尤其是到了搞活动的时候, 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访问导致服务器几度 瘫痪 。
2011年3月 ,聚美优品的总销售额突破 15亿 大关,从而吸引来了成批的投资者,短短一年时间, 公司从无人问津变成了 万众瞩目 。
眼看聚美优品有了充足的资金,周围人纷纷劝陈欧 请明星做代言 ,但是 投资人徐小平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
他认为现在 社会 请明星代言已经“烂大街”, 倒不如玩点新花样, 让陈欧自己出面 , 为自己代言 。
刚开始,陈欧对徐小平的话还有些 质疑 ,因为自己当时并 不属于公众人物 ,没有什么流量,观众到底会不会买自己的账还是个未知数。
经过徐小平的 不断劝说 ,陈欧还是决定尝试一下,最终,拟定了一个 非常 朴素 的文案: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拍摄完成后内心并没有多大波动,他认为如此简单的广告词根本不会起到什么效果,然而 没过多久 , 陈欧这个名字火遍了整个互联网 。
2012年 ,由陈欧出境的广告引起了 80后 、 90后 的强烈共鸣 ,在 微博 ,更是掀起了“ 陈欧体 ”的模仿热潮,有搞怪的网友纷纷作出了相关表情包,配文字“ 我为自己带盐 ”。
陈欧也因为这条广告, 从创业者变成了公众人物 ,频繁出现在人们视线,并收获了一大批年轻女性粉丝,成功 入选世界知名 财经 杂志 《财富》 。
由于吃到了甜头,陈欧在 半年后又迅速推出另外一条广告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陈欧这次请来了 韩庚 同时拍摄,效果比第一次更加理想。
提起韩庚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虽然他现在并不是很火,但是十几年前,韩庚的人气在国内绝对是一线。
早在 韩国SM公司 时,韩庚就多次找到公司表示自己要接广告,拍影视。但 公司以韩庚是中国人为借口 , 非但驳回韩庚的请求 , 甚至克扣韩庚在演唱会上的所得收益 ,SM公司的行为,无疑是将艺人当成赚钱的工具。
当时韩庚所在的组合是 12名成员 (本来是13人,其中一人很少出现),卖掉一张专辑公司抽取绝大部分,剩下那少得可怜的钱还要 12人平均分配 。
终于在 2009年 , 韩庚成功解除了与SM公司的合同 ,回到中国发展,如愿以偿的接了广告,陈欧的只是其中之一。
自从那次广告,聚美优品 每月的销售额暴涨至 8000万 ,这表示这个网站在电商行业中已经站稳了脚跟。
2014年 ,陈欧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 巅峰 时刻, 聚美优品在美国成功上市 ,陈欧一举成为 世界上年纪最小的上市公司CEO , 整个公司市值预估 120亿 , 在整个亚洲的 年轻富豪排行榜中位居 第6 。
此时的陈欧可以说是 金钱 、 名气 、 地位 三丰收 ,各大综艺节目也纷纷对其发出邀请。
其中就包括 《非你莫属》 以及当时爆火的 《快乐女声》 ,陈欧的受众群体也从年轻人逐渐转换成大众化。
随着出镜次数越来越多,并且自己还是卖化妆品的,所以 陈欧开始格外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 , 无论是 发型 、 妆容 、 还是 着装 ,都给人 一尘不染 的视觉效果,身上散发的气质 不单单能迷倒万千少女 ,就连有些男性也开始模仿器陈欧的妆容打扮, 微博粉丝一度突破 4000万 。
如果说李佳琪将化妆品带货发展到了巅峰 , 那么陈欧绝对是这方面的 祖师爷 。
在当时,他随便发一条微博,短短几分钟就能卖出好几百万的销量,真正达到了 动动手指,钱包鼓鼓。
也正是因为陈欧的一路走红,聚美优品这个品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每月的销售多到陈欧都不想看,在当年一度成为 国内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之一 。
然而有句古话说得好, 树大招风 。陈欧年纪轻轻就获得如此辉煌成就,不免 引得一些人 嫉妒 。
聚美优品出现假货,网民落井下石
因为聚美优品的不断壮大,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美妆商家选择入驻该平台,其中就 不乏一些 奸商 。
2014年7月 , 袆鹏恒业公司 被曝出贩卖假货 ,经过相关部门一系列调查,这家公司生产出来的货物,竟然都是在聚美优品进行销售。
此消息一经曝光,在 社会 上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而 网络这个地方最可怕的就是带节奏 ,很多网民纷纷 开始跟风 ,表示自己买到的化妆品也 全部都是假货 ,而 媒体也开始大肆对聚美优品展开抹黑 ,使 陈欧的公众形象一落千丈 。
随着假货事件的不断发酵,甚至冒出了更夸张的说法,有些 网民公然发文表示 , 聚美优品网站所销售的全部产品,有 百分之90以上 都是假货!
本来袆鹏恒业公司的操作就给聚美造成了不小损失,网友们夸大其词的文章更是让聚美的口碑一差再差,曾经的聚美优品被戏称为“ 聚假次品 ”。
没有主见的人往往最喜欢做一件事 ,那就是 墙倒众人推 ,不少曾经的投资者连夜赶往美国, 联名向聚美优品发起诉 。
面对如此困境,陈欧无奈只能取消第三方业务,将所有品牌通通 改为 自营 。那么聚美优品的假货比例真如网友所说的那么夸张么?
在那网民中, 有一个网名叫做“ 姑苏毛十七 ”的网友曾经放出一条消息 。
他在消息中表示 自己是聚美的前员工 ,说 聚美优品的假货比例高达 百分之90 ,并且发出了几张化妆品生产工厂的配图,称为聚美某生产车间。
当时陈欧看到这种言论并没有过多在意,因为懂行的人一看就不靠谱。
可是陈欧怎么也不会想到 ,“姑苏毛十七”的帖子一经发出 ,立即被大量网友 转载分享 ,一度到达 不可控制 的局面,而绝大多数网友是不明白真实情况的,盲目的相信了“姑苏毛十七”。
虽说 聚美优品肯定存在售卖假货的商家 ,但 百分之90的比例明显夸大 ,那么大个网站监管人员又不是吃干饭的,漏掉一个两个奸商在所难免, 漏掉9成的奸商让人着实不敢相信 。
面对如此过分的造谣行为, 聚美优品对“姑苏毛十七”发起了 起诉 ,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为自己洗刷冤屈,公司 聘请了最好的律师赶往苏州取证 ,以 商业诽谤罪 依法追究“姑苏毛十七”刑事责任。
苏州警方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当即就拘捕了“姑苏毛十七”,这个网友对自己诽谤聚美优品的事情供认不讳,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却只是因为一件小事。
几年前,他来到聚美优品 应聘 ,但因为 竞争者太多 ,他被 刷了下来 ,自打这件事以后他就怀恨在心。
终于,聚美优品被曝出存在假货,于是他就在网上大肆造谣,从而 实现自己报复的快感。
这个网友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种行为给聚美优品带来了多重的损失,更不知道的是公安会管自己的这档子事,于是他向公安部门和聚美优品同时发出 求饶 信,请求得到原谅。
最终, “姑苏毛十七”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也因为这次的教训,才让越来越多的键盘侠懂得,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可尽管事件澄清了,但聚美优品的形象却再也无法挽回,并且陈欧在这期间做了一件 非常不理智 的事。
无数网友在陈欧的微博底下质问卖假货的事,正常来讲陈欧应该 先安抚网友情绪 , 然后再慢慢对此事进行澄清 。
可陈欧却恰恰相反, 他在网友最愤怒的时候选择与网友 硬刚 ,一口咬定自己从不售卖假货,让大家丝毫感受不到任何诚意。
陈欧的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聚美优品的形象再次下跌,甚至 很多聚美的忠实粉丝也选择了离开 。
其他电商看到了聚美的颓势,所以趁着这个机会立即发展自己网站的美妆模块,甚至 某网站还打出了“全平台绝对没有假货的口号”,这明摆是想把聚美“搞死”。
聚美优品至此以后开始 一蹶不振 ,再也没有了和几大平台掰手腕的资本,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共享经济来临
但陈欧显然不甘心自己就这样失败,在电商行业摸爬滚打的几年里他发现, 女人孩子在网络的消费能力要远高于男性 ,于是他看准了宝宝树这个母婴品牌,大手一挥投资 37亿 。
事实证明陈欧这次的判断没有错,没多久, 二胎政策开放 , 宝宝树瞬间崛起 。 2018年,宝宝树上市,陈欧当初投资的 37亿增值到了6亿 。
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恶意造谣导致陈欧彻底怕了,这次他并没有将此事向网民公布, 挫折终究还是磨平了他的棱角。
几年以后, 共享经济风靡一线城市 , 小黄 、 摩拜 等共享单车出现在北上广深 。
单车一经推出,迅速获得很多市民青睐,在当时的 地铁站 、 商场门口 ,只要单车刚停下, 不超5分钟 就会被另外的人扫码骑走 ,数量供不应求。
陈欧又盯上了这一机遇,开始研发 共享充电宝 。在深圳,他花费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用来考察工厂,为开发这个项目,陈欧又 投资了 3亿 。
但几乎所有商界大佬都不看好这个项目,可面对众人的反对,陈欧选择不予理睬,势必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
直至现在, 大城市 的地铁站 、 便利店 、 火车站均能看到共享充电宝的影子 ,但小城市却 鲜少出现 。
虽然网上都说陈欧的共享充电宝项目成功了,但具体众人也不知道,那我也跟个风,算这个项目成功了吧。
因为共享充电宝都是要扫码才能使用,所以我最后想弱弱地问一句, 如果手机关机了急需充电可咋办啊 ?
别问我为什么提这个问题,说多了都是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