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姓氏,其实有三个读音,就像您所说的,一个读qin一个读tan,另一个读xun
覃字在读为tan时,所代表的姓氏血统与谭姓相同,相传其姓氏本来也就是由“谭”字去掉偏旁而来的。汉代时,谭姓人中有人与名将韩信关系密切,后来韩信因故被杀,他怕受牵连,便携家人逃往外地,改姓为覃,他的后代在后来也相沿以覃为姓。历史上,这支覃姓人以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为郡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和关陇地区。
覃字读为(xun
音荀)时,主要是指居住在长江以南原古代蛮族或巴蜀区的覃姓人。早在汉代时,澧中、平川、赐州等地的蛮族中都有覃姓,蜀郡也有覃姓。至南朝梁时,出自这一支派的覃姓人还出了一位名为覃元先的名人,官至东宁州刺史。直到清代,居住在今四川一带的覃姓人仍把自己的姓氏读为
xun。
覃字读为(qin
音秦)时,主要指生活在今广西一带的覃姓人。相传,他们姓氏的读音原为tan,与表示品尝之意的“啖”字同音,后讹为
qin,遂相沿成习。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出自这一支派的覃姓人大约有50万,而广西也因此是全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覃是元末明初土家族土司,元朝末年他联合不满湖广澧州大庸卫茅岗宣慰都元帅吴统志、吴毓父子残酷统治的土家人民奋起反抗,赶走了吴氏父子。后来,覃投奔了朱元璋,那时朱元璋已经击败了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覃于是被封为慈利安抚使,后改封湖广理问。
建立明朝以后的第三年,覃不知出于什么缘故竟然联合桑植、永顺、鹤峰等“十八洞蛮”反叛朝廷,声势浩大,举国震惊!
朱元璋得知覃的背叛时大为恼怒,竟亲自坐镇荆州,接连派出五个侯级将领征讨叛贼覃。
一开始,覃率领土家士兵们攻打慈利县城,朱元璋则派了湖广平章扬侯杨璩去征剿。双方接连在慈利覃城、百丈峡、大庸肖家峪、茅岗七年寨交战。明军占据了人数优势,打得覃节节败退,最后只得死守地势险峻的七年寨。
覃被杨璩围困于七年寨,他先派出三千人吸引敌军的注意力,一边又向明军诈降。杨璩手下一名将领黄永谦被覃捉住,并透露了明朝大军来到南方大多都水土不服的重要信息。覃分析形势以后决定与明军打持久战,杨璩怎么攻打也攻不破七年寨。
杨璩的失利令朱元璋很是生气,他直接下了圣旨来责问杨璩,为什么迟迟无法获胜,还丢了一员部将。反正他的耐心不多,既然你杨璩胜任不了,那我就再派一个将军过来。于是,周德兴被任命为征南将军,接替了杨璩的位置。
这场仗打了一年多,覃终因寡不敌众被朱元璋所擒获。洪武五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朱元璋在都城南京下达了对覃实施凌迟之刑的命令。可是怪事发生了,自打朱元璋的那道皇命下发出去杀了覃以后,南京竟然出现了七天七夜不分昼夜的怪异天象。朱元璋认为这是杀了覃所引发的现象,他觉得他可能错杀了真命天子,老天爷这是在对他示警。
朱元璋害怕极了,跪在地上请求上天原谅,由于覃已经身死,朱元璋就对老天爷说,他保证以后每年的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都让覃坐在皇帝宝座上,届时他都会给覃行九叩之礼。朱元璋话音一落,那些怪异的现象就消失了。
为了履行诺言,朱元璋命人将覃的皮吹鼓,供奉在大殿上。可是这皮是会腐坏的,于是每年的六月初六,朱元璋都会派人把覃的皮拿出来晒一晒。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六月初六这天称作“覃晒龙袍”、“覃晒皮”。而在《永顺县志》中又说,六月初六这天要晒书和衣服的习俗是从覃那里传下来的,覃被杀的时候,他的血染红了衣服,附近的居民将他的衣服保留了下来,每年的这一天就要拿出来晒一晒,所以也叫做“晒龙袍”。
读音: qín 、tán
汉字:覃
笔划:
意思:
[ qín ]
姓氏,读作qín。相对集中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境内。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
[ tán ]
1、延及。
2、深:~思。
引用:先秦·佚名《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翻译: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
扩展资料组词:参覃、 覃被、 广覃、 覃研、 覃平、 覃怀、 覃恩、 覃精、 化覃、 覃爱、 覃敷、 覃转、覃覃、 覃志。
1、覃被[qín bèi]
普遍施及。
2、覃研[qín yán]
钻研;深入研究。
3、覃怀[qín huái]
夏代地名,在今河南沁阳市、温县所辖地域。
4、覃霈[qín pèi]
值国家庆典而降的恩泽。霈,盛雨,喻恩泽。
5、覃庆[qín qìng]
帝王的重大庆典。亦指举行重大庆典。
《葛覃》
先秦:佚名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ɡě zhī tán xī,shī yú zhōnɡ ɡǔ,wéi yè qī qī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huánɡ niǎo yú fēi,jí yú ɡuàn mù,qí mínɡ jiē jiē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ɡě zhī tán xī,shī yú zhōnɡ ɡǔ,wéi yè mò mò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shì yì shì huò,wéi zhǐ wéi xì,fú zhī wú yì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yán ɡào shī shì,yán ɡào yán ɡuī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báo wū wǒ sī,bó huàn wǒ yī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hài huàn hài fǒu,ɡuī nínɡ fù mǔ
译文: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
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告诉管家心理话,说我心想回娘家。快把内衣洗干净。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加上注音和注释才能读懂它的美
《国风·周南·葛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对于此诗主旨,千百年来争论不断。古人多视为实施道德教化的经典之作,而今人多理解为劳动人民的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另有6篇有题无诗),其作品的年代涵盖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时间跨越约六百年,是反应当时政治文化风俗以及语言发展的重要材料和语料。
《诗经》的形成大致有“王官采诗”“孔子删诗”和“献诗说”三种说法,其中又以“孔子删诗说”最为流行。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整理出了共计三百零五篇的《诗》,宋代朱熹也基本肯定此说法。
但孔颖达、朱彝尊、魏源等皆怀疑此说。《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中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观乐,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当时孔子才9岁,编选《诗经》显然没有可能。
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极有可能也参与过整理音乐的过程。无论如何,孔子以《诗经》为课本,对诗经重要性的肯定无庸置疑。
经》在汉代以前通称为《诗》,称“经”则是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在前汉初,《诗》有四家,即齐(齐人辕固)、鲁(鲁人申培公)、韩(韩婴)、毛(鲁人毛亨)。
在汉代,经学家将用汉隶写成的经书称为“今文经”,而将用六国文字写成的经书称为“古文经”,其中齐、鲁、韩三家由于是汉隶写成,故而是今文经;用古文写成的的“毛诗”为古文经。
汉代,今文经学占据学术统治地位,故而齐、鲁、韩三家一直是官学,但随着后汉古文经学的兴盛,齐、鲁、韩三家逐渐式微,其中《齐诗》亡于曹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只有《毛诗》一家独存,成为《诗经》正统。
《毛诗》开头有序,称为“大序”,每一篇又有单独的“小序”,“大序”和“小序”的作者历来众所纷纭,《四库提要总目》考订详实,可以参看。在经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诗》序一直是理解《诗经》的重要依据,也是今人进入经学的重要途径。
-国风·周南·葛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