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通报60款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其中包括全能扫描王(286)、暖暖环游世界(632)、爱豆(763)等App,并要求相关应用商店立即下架上述App。据悉,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于3月11日向 社会 通报了136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的名单,并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53款App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
企查查APP显示,全能扫描王为北京聚创稻壳 科技 有限公司名下APP。该公司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八条第一款:“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而受到行政处罚。
校对 李世辉
7月3日夜,首都北京。在连续数日的极端高温之后,这座城市久违地下起了小雨。
雨水成功降低了夏日的气温,却无法浇灭一辆新车在此时的温度。晚上22时许,刚刚开启大定一个小时的全新车型腾势N7,已经手握3000多张订单。
而一天后的数据显示,腾势 N7 的大定用户在 24 小时左右就突破了12万,其中有超 20% 的大定用户选择了高阶版智驾包。以30-40万的价格区间来说,这个成绩简直闪亮得有些逆天——要知道,人们原本以为腾势会将起步价格放在30万元以内,但最终其起步价格还是超过了30万。
面对如今内卷成风的中国车市大环境,腾势N7究竟凭什么如此有信心,而又确确实实地再赢了一把?
要谈论如今的腾势N7,就不能不先抛开这辆车本身,从腾势品牌的过去说起……
作为“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翘楚比亚迪的合作结晶,腾势有着傲人的身世,却并没有如期望那样一鸣惊人。早在2010年就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在诞生后的十年间都乏善可陈。
三年前,人们曾经对变革后诞生的腾势X寄予厚望。然而,这辆“Styled by Mercedes-Benz”的新能源SUV,却并没有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火起来。“梅赛德斯-奔驰广受认可的设计DNA和造车美学与比亚迪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三电科技”,没能实现“1+1>2”的效果。即便被摆在调性十足的奔驰4S店销售,也无法真正为当时的腾势X赢得市场青睐。
一年多以前,腾势品牌迎来一次“新发布”,除全新的品牌定位、全新的品牌标识外,还带来了新腾势的首款车型——腾势D9。定位于高端MPV的腾势D9,尽管预售价高达335万-46万元,依然取得了优异的市场反响。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成交均价42万元……腾势D9甚至由此掀起了一场纯电MPV的新热潮。然而,跟随者众,超越者无,腾势D9开创,并领跑了这个时代。
与今天亮相的腾势N7一样,腾势D9的成功并非单纯一款车型的成功。2021年底,比亚迪与戴姆勒就腾势未来的股权进行调整,比亚迪持有腾势90%的股份,成为腾势品牌实际控制者。
此时,正好是比亚迪厚积薄发后的黎明时刻。腾势D9不仅在设计和技术上搭上了比亚迪的快车,也从比亚迪的突飞猛进中借到了东风——如此,恰好形成了十分有趣的结果。梅赛德斯·奔驰没有带起来的“节奏”,被比亚迪带起来了。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东风,正是如此压倒了西风。或许正因为此,在新车上市发布会上,当人们听到腾势N7要“正面挑战BBA”口号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发出讪笑,反而是响起了全场的掌声。原因无他,6月比亚迪的月销量为 253 万辆,稳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的首位,对于目前这个如日中天的比亚迪来说,“它说什么都是对的”。
比如说价格,当小鹏、蔚来、智己都在卷价格,竭力把车型入门门槛拉入30万以内时,凭借销量和技术优势手握定价权的比亚迪却敢于把入门门槛放在30万以上。
再比如车型分类。比亚迪为腾势N7生造出“猎跑”的全新定义。敢于在车型定位上“整活儿”,比亚迪就是这么自信。
对于车主来说,腾势N7究竟是猎装车,还是轿跑SUV,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或许仅仅在于云辇架构(准确地说,在腾势N7这辆新车上搭载的是云辇A系统)此时究竟把车身高度放在哪个位置之上——腾势N7所搭载的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Air版车型未配备),通过其自适应可调功能可以实现如:随速调节、智能迎宾、载物模式、高度安全锁定等多种功能模式拓展。
结合了猎装车、轿跑、SUV三者形态,腾势N7打破了大家对于纯电SUV的固有印象。作为腾势首款豪华纯电大5座中型SUV,其长宽高分别为4860/1935/1602mm,轴距为2904mm。同时,得益于全新纯电专属平台,腾势N7也突破了传统设计里车辆空间和总体布置的限制,实现了0618:1的车身黄金分割比例,使得整车的姿态更加舒展、优雅且动感。
据腾势公布的信息显示,腾势N7空悬上调速率为1000mm/s;下调速率为930mm/s,这样的反应速度远远超出奔驰 GLE 等传统豪华SUV的表现。此外,腾势N7的智能底盘更彻底打破了传统底盘的系统壁垒,让驱动、制动、转向和悬架都可以融合协同工作。通过全球首创的iADC智能漂移控制系统,作为一台纯电SUV的腾势N7,可以为车主提供“初级、玩家、大师”三种不同的漂移模式。
智能驾驶辅助在腾势N7之上也继续进化。此次腾势N7所搭载的“天神之眼”,在发布会当晚成就了比亚迪的又一次“全球首发”。腾势N7全系车型搭载的是标准版,完全“免费”,采用了地平线单颗征程 3 芯片,配备 5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实现的功能包括 ACC/LCC自适应巡航、ILCA辅助变道、APA自动泊车等等,已然达到了L2+级别能力。而高阶版需要花 23 万元(限时优惠)进行选装,采用单颗英伟达 Orin X 芯片,选装后新增一个摄像头及两颗来自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功能上新增高速NOA、城市NOA、HPA记忆泊车、AVP代客泊车等。
“别人的顶配就是我们的标配。”腾势少帅、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的话掷地有声。
腾势N7也确实做到了。
以先进技术+充足的硬件配置征战高端市场,腾势N7无疑是“比亚迪式豪华”能否博得消费者认可的试金石。帝瓦雷音响专业音响调校、负离子主动式香氛系统、8 个安全气囊、5D云感人体工学座椅、水晶档把、真木触控饰板、高级真皮……诸多豪华配置均为标配,腾势N7实现了对一众豪华车型的超越。
在智能座舱方面,腾势N7共配备了六块屏幕,分别为173英寸中控屏、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1025英寸副驾驶娱乐屏、AR-HUD和双侧智能风口显示屏。有意思的是,腾势N7还首创搭载了真木触控功能,让很多常用功能不再需要从屏幕里查找。此外,腾势N7对语音功能也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做到了可见即可说,响应和执行的速度也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腾势N7还特别根据座舱位置做了不同的功能定义,例如只有主驾可用语音调节AR Hud。而按照规划,腾势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高速NOA,明年一季度可实现城市NOAhead跨楼层停车等功能。
在充电效率方面,腾势N7得益于e平台30纯电架构,将“单枪”充电升级为“双枪”超充。它可以同时接受两把快充枪的充电。单枪充电功率最大可达150kW,而双枪充电功率最大则可达230kW,最快4分钟即可补能100km,15分钟补能350km,第一次真正逼近了油车加油的体验水平。
至于比亚迪如何“全栈自研”,对于车主来说并不重要,那是说给比亚迪的股东听的。比亚迪的车主或者潜在车主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比亚迪e平台30升级版、刀片电池、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所有这些比亚迪的撒手锏武器,在腾势N7上也同样一个不落。近两年,比亚迪销量崛起,连带着其各种技术标签也人尽皆知。以比亚迪如今的体系力和品牌溢价水平,支持腾势N7绰绰有余。
战略发展转为由比亚迪主导,腾势可谓一飞冲天。当年腾势X没有能完成的,腾势N7大有希望。腾势官方有一个简单的预测:随着产能爬坡,腾势N7努力在三个月内达到月销1万辆;年底前,腾势N7和D9,合计月销上看到25万辆——30万以上的SUV市场,传统豪华BBA仍占绝对优势。腾势的目标,是与BBA做直接对手。
事实上,腾势N7依然只是“序曲”部分。腾势DENZA的每一个字母,都将发展成不同的细分车系。D占据了纯电MPV的C位,N7则是SUV家族N系列的开端——除刚刚上市的N7外,还会有N8(腾势X的升级版)以及N9(轴距超31米的大型SUV),而根据规划,腾势未来3年的产品阵容将会由3款轿车、3款SUV以及1款MPV,共7款产品组成,产品的价格区间覆盖30~80万元。
如果从汽车行业的惯用命名方式来看,腾势未来的轿车家族很可能冠以E之名,而Z则可能属于新能源性能车。据悉,腾势甚至已经开始谋划“奔驰S级的平替产品”,直接打起了EQS的主意,难怪赵长江在发布会上直言:“N7是首款挑战BBA的豪华SUV。”
如果腾势N7真的在豪华SUV市场威胁到奔驰旗下产品的地位,想必奔驰一定会百感交集。但2020年代的车市现实就是这样,奔驰已经不是曾经的奔驰,而比亚迪更不是曾经的比亚迪。
奔驰或许更永远也无法想到,自己没能“玩好”的腾势,竟然可能成为自己最大的挑战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葫芦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系统不完善。
下架事件 2021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全能扫描王》等APP进行下架处理。
《全能扫描王》是由北京聚创稻壳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
在游乐场或者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门口,我们会见到一些雕塑。相比较于陶瓷雕塑而言,它们为了迎合性价比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公共场所天气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采用的材质大部分是水泥的,而且外表还会涂刷有一层颜料,来满足美观方面的需要。今天小编为大家举例的就是关于水泥雕塑方面的信息,具体包括水泥浇筑厂家的推荐以及产品的价格内容,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这些知识,必要的时候前往实体店铺进行体验和消费。
一、水泥雕塑价格
1、艺林 水泥直塑 水泥雕塑铸件
公司名称:深圳市艺林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起订价:¥450/个
2、鑫棕榈 水泥雕塑 雕塑 北京雕塑
公司名称:鑫棕榈(北京)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起订价:¥190/个
3、水泥雕塑 山东聚创景观工程
公司名称:山东雪松仿真工艺品有限公司
起订价:¥789/个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二、水泥雕塑厂家
1、济南运隆雕塑艺术有限公司座落在有“泉水之乡”美誉的泉城济南济北区,占地面积10亩,系集设计、制作、安装为一体化的实力型现代雕塑制作单位,有着多年行业服务经验,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工作人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奇迹。公司以专业生产制造不锈钢、玻璃钢、铸铜、锻铜、浮雕、石雕、佛像雕塑、钢雕、水泥雕塑、肖像雕塑为主,并致力于城市雕塑,地产雕塑,校园雕塑,景观雕塑,园林雕塑,花园系列,艺术摆件等不锈钢和铸铜雕塑的设计制作,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并且多次参与市政工程竞标和园区景区雕塑景观规划,并一致获得好评。
2、山东聚创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经临沂市工商局核准登记设立,具有企业法人地位,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汽车总站对面鸿儒国际文化创艺园2号楼501室,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500万元。聚创景观是专业从事雕塑景观、浮雕壁画,假山假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工程企业。工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仅6年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一流、施工技术和售后服务。公司拥有专业的艺术总监、工艺师、施工队伍,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专业化技术咨询、工程设计、施工售后服务。此外,施工骨干技术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并定期参加各大美院教授艺术自修课程,多年的施工技术经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后期售后规范化、专业化。
3、深圳市艺林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本着“品质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时间第一”的企业经营理念,“诚信经营、信誉为本”的经营宗旨。坚信客户永远是公司发展的源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承诺,公司秉承追求卓越,公司积极参与推广以及行业交流活动,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过硬的产品质量的优势和国内许多大型的公司都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大家的印象中雕塑都是十分精美的工艺产品,但是实际上在生活中的一些公共场所可能会需要某些大型的雕塑,这个时候如果采用玉石等等价格比较高的材质进行定制,那么耗费的成本过多,并不是那么经济实惠,也并不是十分理想,所以许多厂家推出了价格更加合理的水泥雕塑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水泥雕塑可以迎合环境的变化,而且便于维护和处理,上文所述就是水泥雕塑行业相关的厂家介绍,除此之外还有机构之间的信息和对比分析。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易车讯,2021年6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合肥洲际酒店开启了第二天的议程。《激光雷达的进展与最新机会》议题下午在A厅进行,该议题聚焦自动驾驶的重要元器件激光雷达,汇集了国内5家优秀的激光雷达头部企业。议题就激光雷达上车元年,技术路径选择,行业目前最大的挑战,华为、大疆等巨头加入对行业格局的影响,人才争夺战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嘉宾包括:
禾赛科技CEO:李一帆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邱纯潮
亮道智能CEO:剧学铭
图达通Innovusion CEO及联合创始人:鲍君威
万集科技董事长:翟军
一、禾赛科技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
二、速腾聚创
RoboSense(速腾聚创)是智能激光雷达系统(Smart LiDAR Sensor System)科技企业。RoboSense通过激光雷达硬件、AI算法与芯片三大核心技术闭环,为市场提供具有信息理解能力的智能激光雷达系统。 创立于2014年,RoboSense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苏州、斯图加特、硅谷等地设有分支机构。RoboSense在全球拥有500多名员工。
三、Innovusion图达通
图达通Innovusion是一家图像级远距离激光雷达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世界领先的300线激光雷达高新企业,总部位于美国硅谷,产品运用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城市轨道交通、智慧高速、高精地图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主机厂测试激光雷达产品,计划作为平台化标准产品,应用于L3及以上的智能驾驶车型。另外蔚来汽车公布了明年第一季度发布的量产车ET7上,选中了图达通的激光雷达作为标配的激光雷达产品。
四、亮道智能
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09月01日成立。公司成立的目标是希望把激光雷达做到每一辆车上,和其他四家公司有非常大的不同是,该公司不做自己的硬件,采用的策略是和各个硬件厂商合作不同的技术路线。
万集科技的翟军表示,今年是2021年,三年后是2024年,随着车路协同的发展,自动驾驶也应该在2024年到2025年,随着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技术的成熟度,以及整个算力的成熟和整个系统的成熟、主机厂的成熟,它应该在2025年,这是我个人的估计。
随后图达通的鲍君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定义激光雷达的元年,实际上2017年法雷奥的第一款已经上到奥迪上去了,我们定义元年有几个指标,一是激光雷达有用,能用起来;二是有足够多的车厂用激光雷达,我认为应该是明年,2022年。
有几个特性,一个是在座的几位友上和我们都有一些计划,不管是公开的,还是没有公开的,我们清楚地看到明年大约有5-10款车型会上激光雷达,少量的可能几百台、几千台,大量的可能几万台,而且不只是中国。
紧接着速腾聚创的邱纯潮发表了不同观点,就我们自己企业来看,今年就有三个项目要SOP,这个月就有一款,真正直接装车,并且面向量产的前端客户,上个月已经把货发出去了。整体来看,从曲线来看,明年有一个客户就有几万台的需求,而且是大几万台,从这个角度里看,可能会更快一些。我认可今年可能是元年,明年开始往上爬。
最后发言的是禾赛科技的李一帆,李总的观点更为保守和佛系,没有指出具体的时间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做了阐述,我觉得大家的理解可能有几层含义。第一层含义:第一次尝试去上一个东西,在我看来它没有做闭环,而是做了尝试。我觉得第一批的元年可能就跟各位说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明年量肯定是最大的。但我觉得这个事儿不太重要,因为从我角度看,我思考的是我们不面向直接的消费者,我们实际是一个供应商,我更关心的问题是激光雷达给主机厂,帮助主机厂为客户创造了多少价值。
从我们角度来讲,如果激光雷达作为一个成本,你能不能形成这样的体验?可能你们已经很有信心了,我还是有点忐忑的,我会觉得这个事儿还是需要行业一起推动。换句话说2022年的元年只是大家历史上第一次拿到这个硬件产品,大家有没有第一次拿到这个体验?坦率的讲都不一定。
而第一次拿到这个体验以后是不是好的体验,是不是回头他会跟他朋友说我买的这款车上面装着谁家的雷达,这个东西值得我们花至少得加一两万块钱吧,这是从成本上讲,这个得闭环嘛。我觉得到那个点上的时候,大家才会去想它是不是一个有效的产品,我觉得作为一个行业,我觉得只有体验变成真实的体验后,大家才会真的上量,在真的上量以后才讨论是不是元年,我会觉得它更有价值。
各家企业对于元年的选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最早的认为今年将会是元年,最晚的认为2025年将会是元年,还有的认为要等产品经过用户的满意并且形成闭环后再讨论元年,总之元年如何选虽然没有定数,但是对于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感知硬件的共识各位将会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技术路线,大家比较了解的电动车或者电池,这么多年从2009年推广以来经历各种各样的路线之争,到现在都没完没了。激光雷达是比较新兴的,同样激光雷达也有不同的技术路线,简单来说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式以及纯固态的方案。
这三类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机械式发展最成熟,扫描速度快可以360度全方位探测,但是由于其体积较大很难装车量产,造价也是一个大难题;混合固态呢成本低,适合大规模量产但是视野有限,360度就不行了,纯固态将是未来发展趋势,有OPA光学相控阵和Flash 两种技术路线,但同样等待技术的进一步突破才能实现量产。
这次禾赛科技的李总先进行了阐述,
我们内部有个比喻,我们内部讨论时会觉得,咱们说的所有技术路线其实都是扫描路线,仅仅讨论的是一个如何改变光的方向这件事儿的扫描部分的技术路线,剩下的事情其实没有讨论进去。
第一个是说这些技术路线本质上讲,是不是会让不同的公司越跑越远?还是说我们觉得有没有一个可能是最终确实有可能一个技术路线会成为更实际、更经济、更可靠的路线?然后行业会趋同到这个路线上?我们会觉得这个概率会更大,但没法说是哪个。
假设我们认为行业会因此发现某一个更实际而趋同那个技术路线,我觉得更有意思的话题是技术路线本身会成为壁垒还是说如果这个事儿一旦清晰了,可能拿一个增程和纯电,哪一个到底是终局?我其实不知道,大家可能觉得在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的考虑,但一旦我们想清楚了,这个东西是不可逾越的壁垒还是说它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不同公司在背后的积累到底在哪儿?
这些技术路线大家都能做,我们也都有,反而不能说哪一个会成为公司的未来,反而我们更关心的是激光雷达最背后本质的核心其实是芯片,我们会觉得不同的光电、芯片置于激光雷达更像是发动机置于燃油车,我觉得到最后你做几个门时你随便做,但是我们觉得芯片是,所以我是觉得这是一个我们的思考。
随后发言的是速腾聚创的邱纯潮,我挺同意一帆的看法的,因为我这个问题也被问了很多次。我相信各位同行也是被问到吐。但是这个没有答案,谁也说不出来准确答案,很难有答案,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我们要去思考的更多是说你在什么时间段针对什么应用推出更适合这个应用的产品?我们更多要思考市场本身和它自己的规律。
在这个问题上各位的发言最终落脚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芯片化,二是成本。我们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做出如下总结:
第一,激光雷达未来会从机械旋转式,到混合固态,再到纯固态方向演进。
第二,感知算法是激光雷达感知系统的“第二个核心”。
第三,预计行业整体将会向“低成本化”、 “量产化”、“固态化”、“智能化”发展。
在座的五家公司都是创业公司,有四家是很年轻的创业公司,有一家是稍微历史久远一点的创业公司,激光雷达领域大部分是创业公司,还有一些个别的巨头往里面插手,比如说华为、大疆。华为的激光雷达将在极狐HBT车型以及长安的高端车型中装配;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也是小鹏P5的激光雷达供应商,当这类巨头公司入场,资本的优势会不会对创业公司造成冲击?
李一帆表示:我觉得资金、巨头公司,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大于对硬件行业的,互联网行业,很多时候钱就能够决定战局,我就补贴你,我就砸你,我就买流量。有很多事,商业上可以直接被钱影响,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融钱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改变战局。
对于硬件行业,有钱当然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符合客观规律,在硬件行业,大鱼吃小鱼没有那么容易,很有可能最后是快鱼吃慢鱼,小公司拥有快的优势,这是有可能的。我们不一定比华为快,但是作为小公司,或者全世界任何的小公司,快永远是他比大公司的优势,这一点很有可能在我们这样的小公司里也是存在的,这是我看到的我们的机会。因此李总认为目前巨头的入场还不至于造成恐慌,做好自己就好。
随后图达通的鲍总表示,
巨头进入进来是好事,说明它很有很好的发展的方向。除了一帆说的硬件和互联网的区别,还有两个特性:第一,这是一个ToB的行业,我们的客户都是ToB的,我们的客户都是非常聪明的,而且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不像ToC行业消费者,头脑一发热,就被钱砸晕了。ToB行业,客户是个长远,看技术深度的,光有钱不够,必须看实打实的性能。
第二,激光雷达行业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新到很多时候技术路线不清楚,如果有一个迷宫阵的话,有太多太多的路线可以走,即使有再多的钱,在这种大的迷宫下,如果思路不清楚,体量也是不够的。
即使是巨头,我们看到这些公司,好像也没有哪些人是可以顶的起来,在行业里头脑比较清醒的、技术上比较清醒的带头人。基于这一点,我还没有看到这些巨头人对我们这一类公司的实际的威胁。
接下来速腾聚创的邱纯潮表达了对巨头公司的重视,
说到华为这个事情,紧不紧张?紧张,我是很紧张,很多人觉得华为可能是大公司,他速度慢,他可能不太好掉头,诸如此类的。其实我们正面刚过几次,我觉得他挺猛的,这是真的。但是我们可能对华为的定位,对华为的期待不一样,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下一个博世,中国的博世,华为不是一家激光雷达公司。
对于我来说,对于所有的人来说,我们激光雷达干不好就会死了,而华为不一样,博世也干激光雷达,对他们来说激光雷达只是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是全部,当然华为的激光雷达团队也会觉得这是他的全部。
然后激励不一样,华为激光雷达团队激励我不太清楚,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会把生存拉到最高的的法则来打这场仗。
对于华为来讲,他既然说能做全站式的技术,他的实现方式就有很多样,可能是我可以直接给你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商业机会对于我们来讲就很麻烦。但是华为内部属于,你要做的好,我也不排斥和你合作,他也不一定全部得上自己的。所以我觉得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竞争吧。
通过此次论坛上的各位激光雷达领域的大佬发言我们对这个行业,对这个领域的技术都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自动驾驶的元年无论到底何时,确定的是就在眼前并且我们会一同见证,技术路线的比较还要依照可靠性、成本以及不同主机厂的不同需求来决定,行业内的竞争一定是促进整个行业共同发展的必要因素,各家在最终之战打响之前要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以及满足主机厂和用户的需求,尽可能的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成本。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初创科技公司在用他们的智慧与胆识与全世界的智能驾驶同行展开着激烈竞争与激辩,未来我们能否实现弯道超车,打造我们中国的硅谷?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