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都是正品。2018年2月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紧急通告,聚美优品的相关店铺均被发现涉嫌销售假货,部分售假还出自电商自营店铺。
扩展资料:
聚美优品发展历程:
1、聚美优品前身是团美网,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团购网站。
2、在2010年9月,为了进一步强调团美在女性团购网站领域的领头地位,深度扩展品牌内涵与外延,团美网正式启用聚美优品品牌。
3、2011年,聚美优品优雅转身,自建渠道、仓储和物流,自主销售化妆品。
参考资料:
个别商家海外购物、国内发货,有出假的。海外购的商品是否正品可从下面办法判定:
看邮递的邮戳是不是从国外发货。应拒绝海外购物、国内发货,一旦国内发货,会出现很多问题。
看所购商品的说明书,从中可看出一定程度的真伪。
聚美优品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其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等创立于2010年3月。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
2014年5月16日晚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JMEI”。2014年6月,聚美优品低调上线海淘网站海外购,9月,聚美全面发力海外购,并在首页开通独立频道。
聚美优品刚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就像春日里齐放的百花一样热闹:陈欧体被人广泛模仿、传播,年仅4岁的聚美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31岁的陈欧成了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各种光环加身,陈欧带着聚美一路走上神坛。
我们回过头来看聚美的发家史,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先发优势
聚美的前身叫团美网,专注女性化妆品团购。在那个中国电商行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种专注一个领域的垂直电商是典型的小而美,只做一个细分领域,专注发展的深度,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所以比阿里这样大而全的电商扩张得更快。
2、精准营销
聚美一开始只是推出几款打折产品,后来开始玩限时折扣和秒杀。在“双十一”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的时候,聚美已经会撩拨消费者的心弦,引导、刺激消费。事实上,聚美的价格并不是那么美丽,但女生们依旧乐此不疲,天天守在电脑前准点秒杀。原因就在于聚美在2011年推出的“100%正品”,“30天拆封无条件退款”美妆届最高售后政策。
3、广告新颖
即使今天聚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的。正是这支充满正能量而且猛扣年轻人心门的广告,使得聚美的品牌形象得以快速塑造起来。而拍摄微**,进行软广植入,这种新型的广告方式,不仅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也直接促使聚美植入的产品被抢购一空。
然而,从10年成立到现在,聚美已经走过了7年的时间,7年里,聚美用3年时间将10万变成60亿,又用了3年的时间将578亿美元跌为433亿美元。而聚美和女生们之间,也产生了“七年止痒”。现在的聚美,基本看不到出路。
上市三年市值缩水九成;陈欧网红CEO的光环逐渐黯淡,妄图从共享风口获利,又遭网红小王嘲讽;研发智能硬件推出空气净化器也无疾而终。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购红利的消失
电商发展的几年时间里,各大平台的电商纷纷使出杀手锏,促销、正品保证……都是为了吸引用户,但随着网购红利的消失,平台转做更深层次的留存,着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忠诚度。前有淘宝、京东等几大综合电商在美妆行业的渗透,后有小红书、考拉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紧逼,聚美市场份额出现大幅萎缩。
2、假货风波
先是被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大牌打脸,紧随其后又被曝出第三方手表业务售假,而后又是天涯社区自称聚美员工的假货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就如当时刘惠璞说的那样,聚美的流量在增加,但销量在下降。虽然真假难辨,但消费者不再买账,即使聚美不惜花大价钱留住顾客,收益也是甚微。
3、商业模式的骤变
在假货风波后,聚美开始断臂自救,砍掉了曾经最赚钱的第三方业务。将电商平台转为聚美自营,再是布局新业务“极速免税店”,完成由垂直美妆电商到跨境电商的转型。这一系列转型,仅仅只是随了电商行业发展的大流,不能产生绝对的优势。
在互联网的快速更迭下,流量、人口、营销红利最终都会消失。带来流量的广告会随时间流逝被人淡忘,具有人口红利的用户会逐渐被其他平台分流,而采用营销带来的销量也不是长久之计。
商业的东西最终会回归商业本质。对于用户来说,参与商业的本质是购买产品质量和服务。但对于聚美来说,这些并不是聚美优品体系里优先级最高的东西。
可以看见的是,聚美股价一路走低发生在假货风波之后,产品质量让用户失去了信任,但还不至于让聚美一蹶不振。在对事件的处理上,聚美应对策略、公司价值观都会参与其中,没有做到服务体系的完善、杜绝假货,才是聚美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