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第一章 中国台湾少数民族之兵器
一、概述
二、枪
三、弓箭
四、鱼骨槊
五、刀剑
1、北部高山人之刀
2、中部高山人之刀
3、南部高山人之刀
4、雅美人之刀
六、防御武器
1、甲衣
2、战盔
3、盾牌
第二章 日本兵器
一、概述
1、石兵
2、铜兵
3、铁兵
二、刀剑
1、名称与源流
2、种类
3、徽铭及流派
4、欧人对日本刀剑之研究
三、巴什福德·迪安之日本兵器研究
1、盔甲
2、刀剑
3、长兵
4、弓箭
5、枪铳与炮
6、战马之武装
第三章 朝鲜兵器
第四章 越南兵器
一、汉代以前之越南古兵
二、铜鼓
1、概述
2、西方、者对铜鼓之研究
3、铜鼓之源流
4、铜鼓时代之古兵器
三、汉代以后之越南兵器
第五章 缅甸兵器
第六章 泰国兵器
一、概述
二、长兵
三、短兵
四、射远器及护身具
第七章 马来兵器
一、原始时代之石铜兵器
二、马来兵器之独立性
三、克力士剑
四、刀
1、短刀
2、长刀
五、长兵
六、射远器
七、达雅克人之兵器
第八章 菲律宾兵器
第九章 尼泊尔兵器
第十章 印度兵器
一、上古时代之石铜兵器
二、冷兵器时代之兵器
1、短兵
2、长兵
3、射远器
4、防御武装
5、土著各族之兵器
三、印度之兵器史及战史
1、上古及亚历山大时代
2、阿拉伯征服时代
3、帖木耳时代
4、印度近世战史之始
5、莫卧儿帝国时代
6、莫卧儿帝国之覆亡及印沦为殖民地
四、塔顿之印度古兵器研究
第十一章 伊朗兵器
一、概述
二、长兵
三、短兵
四、射远器
五、卫体武装
第十二章 土耳其兵器
一、概述
二、长兵
三、短兵
四、射远器
五、卫体武装
第十三章 阿富汗与克什米尔兵器
一、阿富汗兵器
二、克什米尔兵器
第十四章 西伯利亚兵器
第十五章 高加索兵器
一、上古时代之石铜兵器
二、上古时代之铁兵
三、历史时期之铁兵
1、长兵
2、短兵
3、射远器
4、卫体武装
第十六章 埃及兵器
一、石兵
二、铜兵
附录亚洲古兵器制造考略
导言
第一章 日本古兵器之制造
一、日本古兵器制造之源流
二、日本刀剑之制造技术
1、冶铁
2、制刃
3、淬火
4、磨砺及其他
三、日本刀剑之装饰
第二章 伊斯兰诸族古兵器之制造
一、花纹钢之冶炼
二、古兵器之装饰质料
三、乔克博士之花纹钢刃制造技术研究
1、花纹钢之性质与获得花纹之条件
2、花纹钢之技术特性测试
3、研究结论
四、夏尔·毕丹之花纹钢兵器制造研究
1、对乔克研究之补充意见
2、不同地区之花纹钢兵器制造
第三章 马来古兵器之制造
一、马来古兵器制造之源流
二、马来克力士之制造技术
1、制刃
2、帕莫花纹
3、柄鞘装饰
三、马来制兵质料之性质
四、克力士以外之马来兵器制造技术
第四章 缅甸古兵器之制造
一、缅甸之传统冶铁技术
二、缅甸刀之制造
图版说明
目录
图1台湾高山族石兵
图2台湾高山族石兵
图3台湾土著之旧兵器
图4台湾高山族护身具
图5日本旧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6日本新石器时代之兵器
图7日本石铜时代之石兵
图8日本石器时代之骨角牙制品
图9日本各地出土之石器时代兵器
图10日本各地出土之铜器时代兵器
图11日本各地出土之铜铁刀剑
图12鸣镝矢
图13日本古代佩刀式样
图14日本出土之古刀剑环头
图15日本古代甲胄
图16日本古铁胄
图17日本古代甲胄
图18迪安所藏12世纪日本甲胄
图19日本古代甲胄
图20日本甲胄与刀剑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图21日本出土之古刀
图22日本古代各种刀形及柄鞘形
图23日本花纹名刃
图24日本古兵器之徽铭
图25大和时代以前之刀剑
图26蕨手
图27朝鲜古青铜兵器
图28朝鲜出土之铜铁兵器
图29朝鲜出土之铜铁兵器
图30越南东山出土之石兵
图31柬埔寨出土之原始时代兵器
图32空首斧锛之比较
图33东山出土铜斧装柄形式之假设
图34越南出土之铜铁兵器
图35越南东山出土之铜兵
图36越南铜鼓纹饰
图37越南东山等地出土之铜鼓
图38越南东山出土之铜鼓模型
图39越南东山出土之青铜兵器
图40缅甸出土之新石器时代石兵
图41缅甸土著之胄与双刀
图42缅甸艺术刻花铁刀
图43缅甸艺术刻花铁匕首
图44泰国古兵
图45马来新石器时代石兵
图46马来群岛出土之石铜兵器
图47马来铜兵及其他古兵器
图48马来之旧式长兵
图49马来特有之长兵
图50马来特有之短兵
图51马来糙面花纹克力士剑
图52马来常用兵器之器型
图53马来土著之旧兵器
图54马来克力士剑之艺术
图55马来克力士剑之柄形
图56马来匕首之握持
图57马来旧式火器
图58马来护身具
图59婆罗洲达雅克等土著之刀
图60菲律宾土著之旧兵器
图61菲律宾土著之旧兵器与火炮
图62尼泊尔旧兵器
图63印度原始时代之石兵
图64印度新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65印度新石器时代之石器
图66中印度出土之红铜兵器
图67印度铜石并用时代之铜兵
图68印度铜石并用时代之铜兵
图69伦敦各博物馆所藏之印度古兵
图70伦敦各博物馆所藏之印度古兵
图71印度特有之短兵
图72印度西北地区之旧兵器
图73印度信德地区之旧兵器
图74印度旧式火枪
图75印度穆斯林甲胄
图76印度马赫拉塔人战盔
图77印度古代之战盔
图78中印度及安达曼岛土著与非雅利安人之兵器
图79南印度土著及达罗毗荼人之兵器
图80印度东北部土著及阿萨姆山民之兵器
图81莫卧儿帝国时代之印度兵器
图82伊朗旧石器时代之石兵与骨兵
图83伊朗新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84苏美尔阿卡德时代之石兵
图85苏萨Ⅱ式陶器时期之石兵
图86伊朗古代之石兵与铜兵
图87伊朗古代之青铜兵器与石镞
图88伊朗古代之青铜兵器
图89伊朗古代之铜兵与护身具
图90伊朗古兵器
图91伊朗古代甲胄
图92土尔扈特银花柄鞘小刀
图93土耳其之旧式兵器
图94土耳其之旧式兵器
图95土耳其旧式燧石枪
图96土耳其旧式大炮
图97土耳其古代甲胄
图98布哈拉骑士
图99阿富汗土著之直形长刀
图100清代西北回部所贡兵器
图101西伯利亚出土之石铜兵器
图102高加索原始时代之石兵
图103高加索铜器时代之兵器
图104高加索铜器及铁器时代初期之兵器
图105高加索出土之青铜殉葬兵器
图106高加索铁器时代之兵器
图107高加索之铁兵与铜铁合制兵器
图108高加索铁器时代之兵器
图109埃及旧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110埃及新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111埃及新石器时代之石兵
图112埃及石铜时代之石兵
图113埃及历史时期之铜兵
图114埃及各历史时期之铜兵
图115埃及各地出土之铜兵
图116古埃及战士之兵器
图117古埃及战士之武器装备
图118装备各种武器之日本士兵
图119日本刀刃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图120日本古代之铸铁
图121日本刀剑之锻造与锉磨
图122日本刀刃之组合
图123日本刀加热淬火前之敷土
图124日本刀之花纹
图125日本各种名刃花纹示意图
图126日本各地所产名刃之花纹
图127日本刀各部分缺点示意图
图128日本刀之磨砺与试验柄
图129日本刀之刃尖形式
图130《古刀铭尽大全》所示之不同柄形
图131《本朝锻冶考》所示之刀剑各式刃槽
图132刀刃各部分之吉凶名称
图133日本刀各部分形状之比例图
图134花纹钢之切面图
图135第7~10号试样之刀形
图136对试样进行压力测试示意图
图137第7~9号试样之物理性能测试
图138第10~11号试样之物理性能测试
图139第12号试样之物理性能测试
图140花纹钢刃之铁碳平衡图
图141马来克力士剑与柄鞘各部分名称示意图
图142克力士刃体之制造
图143克力士之各种柄形
图144克力士之各种鞘形
图145克力士之木质内鞘形式
图146缅刀之形制
图版一波斯及印度精美刀剑
图版二波斯及印度精美短剑
图版三台湾高山族甲胄及附件
图版四夏尔·毕丹所藏日本古兵器
图版五佛罗伦萨斯梯伯特博物馆所藏日本古兵器
图版六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版七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版八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版九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版十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 版 十 一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 版 十 二霍尔施坦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 版 十 三夏尔·毕丹所藏马来刀
图 版 十 四夏尔·毕丹所藏马来克力士剑
图 版 十 五菲律宾土著之旧式甲胄
图 版 十 六伦敦莫尔伯勒宫所藏尼泊尔古兵器
图 版 十 七伦敦桑德灵厄姆宫所藏印度古兵器
图 版 十 八伦敦莫尔伯勒宫所藏印度古兵器
图 版 十 九伦敦莫尔伯勒宫所藏印度古兵器
图 版 二 十夏尔·毕丹所藏印度古兵器
图版二十一伯尔尼历史博物馆所藏伊朗古刀
图版二十二夏尔·毕丹所藏伊朗古兵器
图版二十三古突厥战士及装备
图版二十四古突厥战车
图版二十五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所藏土耳其战盔
图版二十六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所藏土耳其甲胄
图版二十七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所藏土耳其甲胄
图版二十八托普卡珀宫博物馆所藏土耳其甲胄
图版二十九托普卡珀宫所藏战马蒙面甲
图 版 三 十托普卡珀宫所藏土耳其长刀
图版三十一夏尔·毕丹所藏高加索古兵器
图版三十二剑庐所藏伊斯兰护身具
图版三十三剑庐所藏伊斯兰古兵器
图版三十四剑庐所藏旧式火器之弹药壶
图版三十五剑庐所藏燧石枪
图版三十六剑庐所藏燧石铳
图版三十七剑庐所藏伊朗古刀剑
图版三十八剑庐所藏高加索刀剑
图版三十九剑庐所藏土耳其马刀及腰刀
图 版 四 十剑庐所藏土耳其长刀
图版四十一剑庐所藏土耳其长刀
图版四十二剑庐所藏土耳其短剑
图版四十三剑庐所藏印度马刀及腰刀
图版四十四剑庐所藏印度短刀及异形刀
图版四十五剑庐所藏印度短剑
图版四十六剑庐所藏珐琅柄鞘短剑
图版四十七剑庐所藏阿富汗及布哈拉刀
图版四十八剑庐所藏暹罗缅甸及布哈拉刀
图版四十九剑庐所藏马来刀剑
图 版 五 十剑庐所藏东非各民族刀剑
图版五十一日本刀之鲛鞘及其饰品
图版五十二第3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三第5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四第7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五第8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六第9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七第10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八第11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版五十九第12号试样之金相显微图
图 版 六 十加热后之第5号试样金相组织变化图
图版六十一加热后之第8号试样金相组织变化图
图版六十二大马士革刀剑上之花纹与铭文
图版六十三马来克力士之刃形与花纹
马拉地人系来自中亚并通过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兴都库什山脉往南亚次大陆迁徙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与当地的棕肤色人种——达罗毗荼人混合,并吸收拉杰普特人、古贾尔人、阿赫尔人等成分逐渐形成的。在历史上曾建立摩诃剌陀国,1674年建立强大的马拉塔帝国。1775~1817年间数次发动武装斗争,反抗葡、英入侵,失败后遭受殖民统治。1960年建邦。种姓制度甚严,分为三大部分,即阿斯尔马拉地、贡毕马拉地和贡格利马拉地。阿斯尔马拉地人自称是上层拉杰普特人的后裔,过去多是封建地主和王公贵族。其他两部分被认为是下层马赫拉塔人的子孙,历来当农民、牧民、仆役和兵士。三部分人之间原则上互不通婚。马拉地人文学、艺术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已有本民族的文学书籍。农村居民爱穿紧袖或短袖无领衫,缠大头巾;城市男子爱戴黑圆帽,留翅胡,妇女穿方格纱丽。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小麦和豆类。进入到21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广大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
马拉地族人身体灵活,擅长完成技巧性强的动作。作为印度的主要民族,在历史上以仪杖卫士和印度教卫士知名。老家是马哈拉施特拉(Maharashtra)邦,亦即沿印度西海岸从孟买到卧亚并向内陆延伸至那格浦尔(Nagpur)以东约160公里(100哩)处的操马拉塔语的地区。马拉塔有3个交叠的含义︰在说马拉塔语地区内,它指占统治地位的单独一个马拉塔种姓或马拉塔和昆比(Kunbi)两个种姓集团;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外,它泛指整个说马拉塔语地区的居民,为数超过65,000,000;在历史上,它指17世纪马拉塔领袖西瓦吉(Sivaji)所建立、18世纪由若干种姓的继任者加以扩张的地方性王国。
马拉塔种姓集团主要是一个农村等级,包括农民、地主和军人。马拉塔和昆比种姓集团分为沿海、西部山区和德干平原3个亚地区性集团,彼此不通婚。在每一亚地区内,这些种姓的氏族均归入按地位排列的社会群体。最大的群体有96个氏族,据说包括所有真正的马拉塔人,不过这96个氏族的排列不大相同,颇有争议。
马拉地族人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米饭、面饼、奶、奶油、酥油和蔬菜,这些在北印度常吃的食物,在这里也同样流行。马拉塔人的节日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最大的节日是耿乃希节。
马拉塔人是印度境内居住在德干西北部地区的一个民族。从17世纪中叶起,这个民族开始了武装斗争,反对莫卧儿封建主的异族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大莫卧儿帝国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在这一斗争进程中建立了一个马拉塔人的独立邦。这个邦的封建上层人物不久就走上了侵略战争的道路。17世纪末,马拉塔邦被封建内讧所削弱,但是在18世纪初,又形成了一个以最高统治者——派施华为首的诸马拉塔王国的强大联盟。马拉塔封建主为了称霸印度而与阿富汗人进行斗争,1761年遭到惨重的失败。由于参加称霸印度的斗争和马拉塔封建主的内部纠纷而弄得精疲力尽的诸马拉塔王国,在1803—1805年英国—马拉塔战争中被东印度公司征服。
该民族属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后又融入古贾尔人和拉贾斯坦人的成分。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绘马拉提人时说:“其形伟大,其性傲逸,有恩必报,有怨必复,人或凌辱,殉命以仇,窘急投兮,忘身以济。”泰戈尔在《故事诗》中曾经歌颂其英勇反抗莫卧儿王朝的民族英雄西瓦吉。该民族操马拉提语。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耆那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