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隆瑞1 朱关祥2 关友义1
(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2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萨拉乌苏阶由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工作组在1999年12月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的十三陵断代工作组工作会议期间提出(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2002年正式列入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中。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萨拉乌苏组”。萨拉乌苏组命名于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又名红柳河)流域。20世纪20年代E桑志华、P德日进首次将流域内出露的一套河湖相地层称为萨拉乌苏河建造,其时代定为更新世晚期(表1)。 195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正式建为萨拉乌苏河组,后于1964年改称萨拉乌苏组。萨拉乌苏组内含有著名的“鄂尔多斯人”(或称“河套人”)、人类活动遗迹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中外,是我国北方第四系更新统上部河湖相代表性地层。60~80年代期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和沙漠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挖掘和考察,对萨拉乌苏组的认识更加深化,萨拉乌苏组被解体为下部萨拉乌苏组(狭义)和上部城川组。
表1 萨拉乌苏组地层划分对比沿革表
2 萨拉乌苏阶的层型剖面位置
萨拉乌苏阶建阶层型剖面,位于内蒙古乌审旗无定河镇米浪沟湾下游2 km的萨拉乌苏河左岸,酒房台西侧陡壁处(图1)。地理坐标:北纬37°46′,东经108°33′,顶部海拔1283 m。从陕北榆林、靖边或内蒙古乌审旗均有公交车到无定河镇。
此外,前人在建阶层型剖面上游,滴哨沟湾、范家沟湾和米浪沟湾均做过大量工作,建立了较好的地层剖面。这些剖面为酒房台建阶层型剖面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气候地层等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数据。
图1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阶层型剖面位置图
3 萨拉乌苏阶的层型剖面描述
酒房台建阶层型剖面是由萨拉乌苏河左岸酒房台陡壁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组成(图2)。地层连续性好,总厚度达6161 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等,将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2层(图3)。在划分的32层基础上,根据沉积旋回和岩相特征及测年数据,归并为更新统中部离石组;更新统上部的下部萨拉乌苏组(狭义),更新统上部的上部城川组和全新统。
萨拉乌苏组 厚3277 m,自下而上又分为5段
1段:黄褐色、灰褐色粉砂质粘土与灰**、杂色粘土质粉砂互层,夹多层红棕色薄古土壤层,底部为黄棕色粉细砂层。含软体动物化石。厚1111 m。与下伏中更新统离石组顶部红棕色古土壤层呈整合接触。
2段:黄土状土,为**粉砂层,致密块状,含钙质结核较多。厚3 m。
3段:黄褐色粘土质粉砂层,夹细砂和钙板层,含软体动物化石,具冻融褶皱。厚74 m。
4段:黄褐色中、细砂层,具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厚475 m。
5段:灰褐、灰绿色粘土质粉砂层,含软体动物化石。底部是泥质砾石,顶部为红棕色古土壤层。厚651 m。
图2 萨拉乌苏河酒房台剖面地质地貌景观
上述5段中,萨拉乌苏组底部的黄棕色砂层,下部的灰褐色粉砂质粘土层(或淤泥层)、中部冻融褶皱层和顶部棕色古土壤层均可作为标志层。
城川组 厚2519 m,自下而上又划分为3段
1段:灰**粉细砂层夹灰褐色粉砂层,具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夹钙板层。近底部含披毛犀化石。厚1269 m。与下伏地层呈侵蚀接触关系。
2段:灰绿色、灰**粉细砂层,具水平层理,底部为中、细砂层。顶部和中部发育冻融褶皱,含软体动物化石。厚719 m。
3段:灰**粉、细砂层夹灰褐色粉砂层和钙板层,具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厚531 m。
上述3段中,第2段中部两层含软体动物化石的冻融褶皱层可作为标志层。
从沉积相分析,萨拉乌苏组第1段以湖沼相沉积为主,底部发育黄棕色砂层,代表古湖泊开始的沉积物,湖沼相沉积物中发育多层古土壤层和含软体动物化石,表示水体较浅。第2段为堆积黄土状土,湖泊消失。第3段为黄褐色粘土质粉砂层,代表水进。第4段为厚层**中、细砂层,是河和风的堆积物,湖泊暂时被河、风堆积物取代。第5段为沉积的泥砾层和含软体动物化石的灰绿色粘土质粉砂层,代表又进入到湖泊发育时期,直至顶部棕色古土壤发育,萨拉乌苏湖再次消失。
城川组1段,发育风成砂和砂丘间洼地沼泽相沉积物。较高角度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是风成砂结构构造的标志;具水平层理的灰褐色粉砂质粘土条带层是砂丘间洼地沼泽相的沉积物。洼地沉积物顶部干涸后,常常发育钙板层。城川组2段沉积物颗粒较粗,反映水量较充沛,又进入到湖泊发育阶段。湖泊沼泽中发育较多的软体动物,水体不深。城川组3段,又被风成砂和砂丘间洼地沼泽相沉积代替。可见,萨拉乌苏组和城川组,总共经历了4次较为明显的水体扩张,4次较为明显的风成砂袭击。
4 萨拉乌苏阶的底界界线定义
萨拉乌苏阶底界位于酒房台剖面萨拉乌苏组(狭义)第3段底,其标志是:
41 岩性、沉积相
萨拉乌苏阶底部为黄褐色粉细砂和粘土质粉砂层,具明显冻融褶皱,含较多的软体动物化石,属湖沼相沉积。其中冻融褶皱在萨拉乌苏河流域展布广,是明显的标志层。
图3 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阶层型剖面综合柱状图
42 同位素年龄
据李保生等人资料,萨拉乌苏阶底部冻融褶皱层顶部年龄为(148000±12500)a(TL)。因而,推算其底界年龄约为015Ma,略大于更新统上部底界128000 a的年龄。
43 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
萨拉乌苏阶底界之上发现具代表性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Homo sapiens(鄂尔多斯人)和Sinomegac-eros ordosianus(河套中国大角鹿)、Bubalus wansjocki(王氏水牛)、Palaeoloxodon naumanni(诺氏象)等。据资料,1922~1923年首次在邵家沟湾距河面10 m的砂层中,发现 “河套人” 和 “河套文化”层。1978~1979年董光荣等在原生层位中发现了河套人颌骨、臼齿等,其层位在距河床10余米的萨拉乌苏组下部。另在范家沟湾剖面萨拉乌苏组的粉砂质粘土和粉砂层中,发现了大量小型旧石器。
由此可见,这些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及河套中国大角鹿、王氏水牛等脊椎动物化石,可作为萨拉乌苏阶底界的古生物标志。
44 孢粉特征
孢粉分析表明,酒房台剖面萨拉乌苏组第3段,即萨拉乌苏阶底部,孢粉较为贫乏。底部有少量Pinus(松属)、Artemisia(蒿属)、Chenopodiaceae(藜科); 中部出现少量 Betula(桦属)、Quercus(栎属);上部菌孢较多。反映气候由凉干转为温湿。
45 介形类化石特征
介形类化石分析表明,酒房台剖面萨拉乌苏组第3段,含少量Leucocythere plethora(丰满白花介)。属湖沼相沉积环境。
总之,萨拉乌苏阶底界为湖沼相层,含智人和河套中国大角鹿、诺氏象、王氏水牛等哺乳动物化石,孢粉贫乏,有少量丰满白花介等介形类,以此作为底界标志。
5 阶的单位层型内生物地层序列及特征描述
51 哺乳动物化石
截至目前,本区邵家沟湾,杨树沟湾、滴哨沟湾、范家沟湾和酒房台等地,除人类化石外,在萨拉乌苏阶内共发现哺乳动物化石34种,鸟类11种(表2)。
其中已灭绝的有:Palaeoloxodon naumanni,Crocuta ultima,Camelus knoblochi,Coeoldonta antiquita-tis,Spirocerus kiakhtensis,Sinomegaceros ordosianus,Bubalus wansjocki,Bos primigenius 等8种;而Palae-oloxodon naumanni,Spirocerus kiakhtensis,Sinomegaceros ordosianus,Bos primigenius 仅见于萨拉乌苏阶下部的萨拉乌苏组内。
52 孢粉组合特征
自下而上孢粉组合特征是:
(1)萨拉乌苏组1段
底部:花粉含量少,但菌孢较多,气候温湿。
中部:孢粉贫乏,仅有少量Pinus,Artemisia,Chenopodiaceae,气候凉干。
上部:孢粉丰富,木本植物花粉占383%~621%,草本植物花粉占379%~617%。木本植物花粉以 Pinus为主,占373%~576%,另有少量Ulmus,Betula等。草本植物花粉以Artemisia为主,占197%~353%,其次为Chenopodiaceae等,反映以针叶林为主、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气候较暖湿。
表2 萨拉乌苏动物群
(2)萨拉乌苏组2段
孢粉以Pinus(占373%),Artemisia(占533%)为主,气候较凉干。
(3)萨拉乌苏组3段(即萨拉乌苏阶下部开始)
下部:孢粉贫乏,仅有少量Pinus,Artemisia,Chenopodiaceae,气候凉干。
中部:有少量Betula,Quercus等,上部菌孢较多,反映中、上部气候温湿。
(4)萨拉乌苏组4段
下部:孢粉以Pinus(占898%),Artemisia(占68%)为主,气候较温湿。
上部:孢粉贫乏,气候凉干。
(5)萨拉乌苏组5段
下部:孢粉贫乏,仅有少量Pinus,Artemisia,Chenopodiaceae,气候较凉干。
上部:孢粉以Pinus(占722%),Abies(占165%)为主,气候较温湿。
(6)城川组1段(即萨拉乌苏阶上部开始)
孢粉贫乏,仅有少量Pinus,Artemisia,Chenopodiaceae气候较冷干。
(7)城川组2段
孢粉丰富,木本花粉以Pinus为主,可占47%~81%,其次为Picea(占12%~14%),Abies(占10%~12%); 另有Quercus(占7%),Ulmus(占31%)。草本花粉以Chenopodiaceae(占11%~13%),Artemisia(占8%)为主,另有水生草本花粉Typha和菌孢等。
反映以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气候以暖湿为主。
(8)城川组3段
下部:孢粉丰富,木本花粉以Pinus(占15%~52%)为主,草本花粉以Artemisia(占22%~28%)为主。此外,尚有水生草本Typha(占10%)等。反映针叶林草原植被景观,气候温湿。
上部:孢粉贫乏。
从上述孢粉组合可见,萨拉乌苏阶以针叶林为主的草原植被景观为主。
53 介形类组合特征
自下而上介形类组合特征是:
(1)萨拉乌苏组1段
底部:见有较多的Leucocythere plethora及少量Ilyocypris biplicata为湖沼相沉积环境。
中、上部未见介形类化石。
(2)萨拉乌苏组2段,未见介形类化石。
(3)萨拉乌苏组3段(即进入萨拉乌苏阶下部),仅在中下部的冻融褶皱层中见有少量Leucocythe-re plethora,属湖沼相沉积环境。
(4)萨拉乌苏组4段,未见介形类化石。
(5)萨拉乌苏组5段中、下部未见介形类化石,上部的灰绿色、灰褐色粘土质粉砂层中见有较多介形类化石,有:Cyclocypris serena,Ilyocypris biplicata,Ilyocypris dunschanensis,C andoniella suzini,C andoniella albicius等,属小溪、湖沼相沉积环境。
(6)城川组1段(即进入萨拉乌苏阶上部),未见介形类化石。
(7)城川组2段冻融褶皱层中见有较多的C andoniella albicius,C andona kirgizica,Cypris subeiensis等,其上黄褐色砂层中见有Limnocythere dubiosa。反映湖沼相沉积环境。
(8)城川组3段下部见有Cyprinotus sp,Eucypris inflata,Leucocythere plethora等,反映湖沼相沉积环境。
总之,从已获介形类的属种分析来看,大部反映湖沼或小溪、小池的沉积环境。
6 同位素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研究
61 萨拉乌苏阶底界年龄
(1)祁国琴(1975)、周昆叔(1982)和原思训(1983)等,依据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年代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孢粉组合,认为萨拉乌苏组的时代不早于晚更新世中期。
(2)董光荣等(1983、1986),经区域对比后,认为萨拉乌苏组相当于距今10万~7万年的玉木—里斯间冰期,城川组相当于距今7万~12万年的玉木冰期。1998年,董光荣等进一步确定,萨拉乌苏组形成于140~70 ka,城川组形成于70~10 ka,分别与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对比。
(3)李保生等(2001、2004),据米浪沟湾剖面热释光年龄测定,认为萨拉乌苏组年龄为150~70ka,城川组为70~10 ka。
2004年,进一步确定前者为150000~75000 a,可与黄土高原S1和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对比; 后者为75000~10000 a,可与黄土高原L1和深海氧同位素2~4阶段对比。
(4)郑洪汉(1989)对滴哨沟湾剖面下部年龄测定结果为:(177±14)ka(TL),认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年龄为160~180ka。
(5)孙继敏(1996),对滴哨沟湾剖面近底部的地层进行测定,其年龄为136000 a(TL)。
(6)樊行昭等(2002)对滴哨沟湾剖面进行岩石磁学研究,认为萨拉乌苏组年代大致为180~10 ka。
(7)靳鹤龄等(2007),将滴哨沟湾右岸剖面与其他剖面对比后认为,萨拉乌苏组时代为80~140ka,城川组时代为115~80 ka。
(8)闵隆瑞等(2007)对酒房台剖面萨拉乌苏组底界进行了光释光测定,确定为≥130 ka(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测定)。
上述大量年龄数据表明,由于对萨拉乌苏组区域地层对比看法不一致、底界标志的确定与测年方法的不同等等,目前对萨拉乌苏组底界年龄存在两种意见,即140~150 ka和180 ka。作者根据大于130 ka测年数据、沉积速率和萨拉乌苏组内发育多层古土壤层特征分析,以及与米浪沟湾剖面的对比,偏向后者的年龄数据。但萨拉乌苏阶底界应在酒房台剖面萨拉乌苏组第3段底,其年龄值约为150 ka。
62 萨拉乌苏阶上、下之间界线
据李保生(2004)资料,城川组底的年龄为(75080±7400)a(TL)。 闵隆瑞(2007)获得顶部土壤层之下灰绿色粘土质粉砂层的年龄为:≥80ka(OSL)。因而推测萨拉乌苏阶上、下之间界线年龄约为75 ka。
63 萨拉乌苏阶顶界年龄
据李保生(2004)资料,城川组顶部(约距顶界17 m处)年龄为(14458±867)a(TL)。上覆全新统之底部年龄为(9880±900)a(TL)。故萨拉乌苏阶顶界年龄约为10~11 ka。
7 古气候特征
随全球变化研究的开展及区域性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萨拉乌苏组气候演变的研究做了探讨。 以董光荣、李保生为代表,认为萨拉乌苏组与末次间冰期相当; 城川组则与末次冰期对比,其中间可划分出间冰段气候期。李保生近年来对米浪沟湾剖面做了大量化学元素百分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将萨拉乌苏组与MlS5对比,城川组与MlS2-4对比。郑洪汉将萨拉乌苏组下部与MlS6阶段对比,代表一个寒冷时期,其上可与MlS5阶段对比,代表一个温暖期。总之,学者们对萨拉乌苏组和城川组古气候特征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但正如上述关于萨拉乌苏阶年代框架讨论中所说,萨拉乌苏阶底界年龄目前仍在做工作。 因此,本文仅根据地层岩性、岩相及古生物特征等粗略地论述其演化特征(图2)。
萨拉乌苏组第1段气候由温凉转为较暖湿,特别是上部湖沼相层中夹有多层红棕色古土壤层,含软体动物化石及少量阔叶植物花粉,反映较暖湿气候环境。第2段为黄土状土堆积,气候凉干。但第1、第2段均未进入萨拉乌苏阶时限内。萨拉乌苏组第3段,开始进入萨拉乌苏阶下部,为湖沼相沉积,内含软体动物化石和少量阔叶植物及发育大量脊椎动物化石,代表温湿气候,但中部湖相沉积层沉积后曾经历一次寒冷气候事件,使之发育冻融褶皱。上部含钙板多,气候变干。第4段**中、细砂层,孢粉中木本植物松属含量较高,气候较湿润。第5段湖相沉积,含大量软体动物化石,顶部有一层较厚的棕色古土壤层,是气候温湿的标志。
萨拉乌苏阶上部,城川组第1段是风成砂和砂丘间洼地沼泽相沉积,反映气候冷干环境。第2段湖相沉积,沉积物颗粒可达中细砂级,含喜暖湿的软体动物化石,孢粉中有阔叶类植物及水生草本植物花粉,反映气候暖湿,在2段顶部和中部有2层冻融褶皱,表明在这2层湖沼相层沉积后分别经历两次冰缘冷气候的事件。第3段的古气候特征基本上与第1段相似,但早期,孢粉显示较为湿润。
总之,从萨拉乌苏阶的岩性、岩相、古生物及孢粉组合分析结果看,萨拉乌苏阶以温湿气候与凉干气候交替出现,其中曾有2次冰缘冷气候事件发生。
8 对比关系
81 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
据李保生对本区米浪沟湾剖面化学元素的研究,将萨拉乌苏组(狭义)第5段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第5阶段a、b、c、d、e对比;又据古生物资料,将城川组第3段与深海氧同位素第2~4阶段对比。
82 与华北晚更新世地层对比
萨拉乌苏阶在华北地区是一套河湖相夹风成相地层,分布广,具很好的对比性。在黄土高原河谷中,往往见萨拉乌苏组(狭义)夹于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上部之间,如乾县剖面;在内蒙古大青山南麓包头附近台地或阶地上亦见有萨拉乌苏组和城川组,如万水泉、后水沟等剖面;河套盆地南缘达拉特旗瓦窑、昭君坟、王爱召地区和河套盆地东北托克托中滩地区及内蒙古广兴源西拉木伦河一带,同样也有可与萨拉乌苏河流域对比的剖面。此外,山西汾河流域丁村组地层中含有的丁村人化石与鄂尔多斯人同期或略早于鄂尔多斯人。
致 谢 在萨拉乌苏阶建阶研究期间,华南师范大学李保生教授和内蒙古乌审旗文物局范金山教师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信息,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董光荣,高尚玉,李保生河套人化石的新发现科学通报,1982,26(19):192~194
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由萨拉乌苏河地层看晚更新世以来毛乌苏沙漠的变迁中国沙漠1983,3(2):9~14
董光荣,李保生内蒙萨拉乌苏河地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关系及其环境演化见: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质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04~132
董光荣,苏志珠,靳鹤龄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时代的新认识科学通报,1998,43(17):1869~1872
樊行昭,苏朴Reidar lovlie 岩石磁学研究对萨拉乌苏组年代归属的意义自然科学进展,2002,12(11):1223~1226
黄慰文,侯亚梅萨拉乌苏遗址的新材料:范家沟湾1980年出土的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2003,22(4):309~320
靳鹤龄,李明启,苏志珠,董光荣,赵晖,孙忠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层沉积时代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地质学报,2007,81(3):307~315
李保生,陈德牛,David DZhang温小浩,邱世藩,欧先交,杜恕环,牛东风,杨艺,叶建萍,郭云海萨拉乌苏河流域MGS3地层段腹足类动物化石种类及气候环境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2):1625~1633
李保生,董光荣,高尚玉等鄂尔多斯萨拉乌苏地区马兰黄土与萨拉乌苏组的关系及其地质时代问题地质学报,1987,61(3):218~230
李保生,靳鹤龄,吕海燕,等 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J]中国科学D辑,1998,28(1):85 ~90
李保生,靳鹤龄,祝一志,董光荣,温小浩萨拉乌苏河流域第四系岩石地层及其时间界限沉积学报,2004,22(4):676~682
李保生,靳鹤龄,祝一志,张宇红,董光荣,孙冬怀,邵亚军,孙武,张甲坤,阎满存,高全洲“河套东南角理想剖面”的新近研究中国沙漠2001,21(4):346~353
闵隆瑞,迟振卿,朱关祥1998第四纪时期前套平原的环境变迁见:安芷生主编,黄土黄河文化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50~54
闵隆瑞2005第四系见: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中心,“中国各地质时代地层划分与对比”北京:地质出版社560~596
聂宗笙,李虹,马保起2008内蒙古河套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化石动物群第四纪研究,28(1)14~25
裴文中,李有恒萨拉乌苏河系的初步探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4,8(2):99~118
祁国琴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5,VolⅩⅢ,No4239~249
全国地层委员会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中国的新生界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8~24
全国地层委员会编著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及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11
邵亚军萨拉乌苏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J]中国沙漠,1987,7(2):22~27
苏志珠,董光荣萨拉乌苏组沉积时代的重新厘定沉积学报,1997,15(4):159~163
孙继敏,丁仲礼,袁宝印,刘东生再论萨拉乌苏组的地层划分及其沉积环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6(1):23~31
同号文,李虹,谢骏义,萨拉乌苏动物群有关属种的修订与讨论第四纪研究,2008,28(6):1106~1113
谢骏义,高尚玉,董光荣,李保生萨拉乌苏动物群中国沙漠1995,15(4):313~322
袁宝印萨拉乌苏组的沉积环境及地层划分问题地质科学,1978,(3):220~234
原思训,陈铁梅,高世君用铀子系法测定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的时代人类学学报,1983,2(1):90~94
郑洪汉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河湖相地层与风积黄土地球化学1989,(4):343~35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45~76
周昆叔,黎兴国,邵亚军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冰缘期划分及其意义见:史前地震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49~153
周慕林,闵隆瑞,王淑芳编著2003中国地层典·第四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Black D,PTeilhard de Chardin,C C Young,W C Pei1933Fossil Man in ChinaGeol Mem,SerA11
Li Baosheng,Wen Xiaohao,Qia shifan,DavidDian Zhang,Du shuhuan,Chen deniu,Ou xiangiao and Niv Dongfeng,Phase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dicated by Primarg Chemical Elements and Paleontological Records in the Upper Pleistocene-Holocene Series for the salawusu River Valley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7 81(4):555~565( English Edition)Jouranal of the Gedogical society of China
Li Baosheng,Zhang D D,Wen Xiaohao,et alMulti-cycles of Climatic Fluctuation in the Last Interglacial Peri c [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579(3):398~404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FLicent1924aOn the Geology of the Northern,Western and Southern Borders of the Ordos,China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3(1):37~44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FLicent1924bOn the Discover of a Paleolithic lndustry in Northern China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3(1):45 ~50
龟,乌龟是一种生物,龟。老鳖,王八,甲鱼是一种生物。乌龟和王八是不同的动物。乌龟是硬壳,壳面有裂状纹;王八是软壳,壳面较光滑。王八的学名叫鳖,有的地方又叫甲鱼
鳖,又叫<水鱼、圆鱼、甲鱼、脚鱼、爬鱼、团鱼、王八>鳖的活动规律归纳成四句话:“春末天暖爬上滩,夏日炎热柳荫潜,秋凉天气入洞间,天冷冬眠钻泥潭。”
乌龟壳有十三瓣花纹,坚硬,头椭圆,有硬喙,无牙齿,头及四肢都有花纹。
王八(甲鱼、鳖、元鱼、鼋鱼、团鱼)壳深绿色,无花纹,较软,头尖,有牙齿,颈部可以伸的很长,有旱龟\水龟\和两栖
乌龟是龟的一大类有很多种,大多性情温和,不主动攻击其他动物(不包括它认为是食物的东西)。而王八是甲角的俗称,是餐桌上的大补之品(大多数人这样认为),它和乌龟不同性情凶猛,常在其认为会受到危险时才主动攻击其他动物。
王八的头尖 ,乌龟的头圆乌龟体表具有特殊的龟壳,头尾和四肢可以从龟壳中伸出缩入,整个身体呈盒状,全体可分为头颈部、躯干部、四肢及尾三部分。头部背面略呈三角形,黑色或棕黑色,口位于头的前端,头顶前部平滑,后部呈细粒鳞状。上下颌均无齿,颌缘被以坚韧的鱼质鞘,称为喙。鼻孔位于吻的前端。嗅觉及触觉较发达。龟全身呈盒状,整个躯体全部包于盒状的龟壳中。龟壳明显地分为背甲和腹甲两部分,彼此在两侧由甲桥连接起来。背腹甲均由二层组成,外层为来源于表皮的角质盾片,内层为来源于真皮的骨板。盾片间的盾沟与骨板的骨缝一段互不重叠,因而龟壳极为坚固。 甲鱼又名鳖,它的体形扁平,略呈圆形或椭圆形。体表披以柔软的革质皮肤。 有背腹二甲,背甲稍凸起周边有柔软的角质裙边,腹甲则呈平板状,二甲的侧面由韧带组织相连。背面通常为暗绿色或黄褐色,上有纵行排列不甚明显的疣粒。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鳖颈长而有力,能伸缩,转动很灵活。吻尖而突出,吻前端有一对鼻孔,便于伸出水面呼吸。眼小,位于头的两侧。口较宽,位于头的腹面,上下颚有角质硬鞘,可以咬碎坚硬的食物。口内有短舌,肌肉质,但不能自如伸展,仅能起到帮助吞咽食物作用。鳖的四肢扁平粗短,位于身体两侧,能缩入壳内。前肢五指,后肢五趾。四肢的指和趾间生有发达的蹼膜,第1-3指、趾端生有钩状利爪,突出在蹼膜之外。由于鳖有粗壮的四肢和发达的蹼膜,因此它既能在陆地上爬行,又能在水中游泳,在抓到食物时其有力的前肢和利爪还能将大块食物撕碎,便于咬碎吞咽。 乌龟和鳖区别: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1、乌龟是硬壳的,鳖是甲鱼壳比较软。2、乌龟背上分块有花纹,甲鱼背黑无花纹。3、乌龟不会咬人,用树枝之类的东西碰乌龟,它会把头缩进去。而甲鱼要咬人的,用树枝之类的东西碰甲鱼,它会把树枝死死的咬住不放的。 龟的生活习性: 一、龟是变温动物 龟是变温动物,所以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反应灵敏。它的摄食、活动等均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由于龟新陈代谢所产的热有限,它们又缺乏保留住体内产生热的控制机制。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龟的是找凉或热的地方来控制每天体温的波动。在饲养龟的人工小环境温度与自然栖息地相一致时,才能保证龟生理和心理健康。一般热带龟适宜温度时27~38摄氏度,温带龟20~35摄氏度,半水生海龟适宜的环境温度较低。有些龟致死温度在适宜温度上限之外5摄氏度左右。当温度较低时,龟不活动(垫伏)。要人工饲养下达到繁殖龟的目的,应避免龟的环境温度过高过低或大幅度波动。当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时,龟便开始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上升到15摄氏度左右龟便开始活动,有的甚至能开始进食。一般习惯上把温度在25摄氏度时,龟的摄食、活动情况定为正常值。而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则是龟最佳的进食、活动、生长的温度。所以,在国内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4~10月份是龟的摄食、活动时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则是龟冬眠期。 二、龟的分类 龟的种类,按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陆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海栖龟、底栖龟5种类型。不同种类的龟外部形态构造分别与其生活环境相应,如水栖龟四肢的趾和指间均具丰富的蹼(似鸭掌),以适应深水中生活;而陆栖龟类的四肢却粗壮呈圆柱形,以适应于在沼泽地和陆地上爬行;生活在大海中的海龟类,均具有桨状四肢,且都具有一对盐腺,以利将体内多余的盐分泌出来。 按龟的食物性可将龟分为动物性龟、植物性龟、杂食性龟3种。水栖龟类的食性一般为杂食性,如乌龟、黄喉拟水龟等;半水栖龟类多数为动物性,如平胸龟、三线闭壳龟、金头闭壳龟;而黄缘盒龟、黄额盒龟却是杂食性。陆栖龟类大多为植物性,如缅甸陆龟、四爪陆龟等。有些龟耐饥耐渴能力较强,可几年不食也不易死亡。 三、龟均为卵生 龟均为卵生,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5~10月份(恒温养殖除外),卵产生于陆地上,不同种类的龟其产卵的数量不同,淡水龟类每次产2~5枚,卵呈白色。具有钙质的硬壳。不同种类龟的卵形状也大小各异,长椭圆形比较多,海龟类卵为圆球形。龟的卵穴,一般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卵穴呈锅状,上大下小。卵的孵化完全自然界的光、热及雨水。龟没有看护卵的习性。 四、水和温度 为使半水生龟能够全身淹没,水要足够。许多龟的取食、繁殖以及群体间相互作用都在水中进行。对产于港湾的龟还应考虑水的盐度,对某些海龟,应把水的PH值调到与其自然栖息地水的PH值相同。 水生和半水生龟代谢终产物是尿素,尿素分泌导致龟体内水的大量流失。产于干燥环境中的龟通过皮肤丢失水分。同样,龟通过皮肤也能吸收水分。许多龟直接喝池中或盆内的水。时常向龟舍内喷物有助于使龟自由地选择水的摄入。 龟舍的湿度应与其自然环境相近,湿度过低(<35%)可导致龟皮肤异常干燥和蜕皮障碍,特别是那些不适应干燥品种的龟。湿度过高(>70%)会导致细菌或真菌大量增生,容易发生皮肤下感染 五、光照周期 根据龟的自然生理节奏和1年活动的要求,家养的龟需要定期光照。光照周期的变化和合适的生活环境条件,是使龟能够在家庭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重要环境因素。处于温带区光照周期的日照变化范围:冬季8小时,夏季16小时。热带区,冬季光照周期的日照波动大约10小时,夏季达越14小时。已证明,季节性光强度的变化有利于人工饲养下龟的繁殖。最好是采用全谱光,选用光谱特性与天然光(包括紫外线)相似的荧光灯管。全谱光照射能改善龟的采食行为和繁殖。白炽灯可作为龟舍内的光和热源,但应避免直接接触灯泡,防止龟被灼伤。也可用保育灯给龟舍内局部加温,但必须有防护措施,应高于龟活动的地面35厘米以上。甲鱼又称鳖或团鱼:(一)形态特征�鳖的外形呈椭圆形,比龟更扁平,它的背腹甲上着生柔软的外膜,周围是细腻的裙边,头颈和四肢可以伸缩,肢各生五爪,爬行敏捷,从外形颜色观察,鳖通常背际和四肢呈暗绿色,有的背面浅褐色,腹面白里透红。鳖的雌雄区别见下表(表5-1)。��(二)生活习性�鳖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三)食性�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物内脏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所以在饲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将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四)生长�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鳖便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施,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五)繁殖习性�在自然温度条件下,鳖生长4~5龄时才可达到性成熟;水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发情交配。一次交配,多次产卵。北方一年产卵2~3次,南方4~5次。5~8月为产卵期,6~7月为产卵高峰期。产卵时间一般在下半夜(0~6点),这与鳖喜欢安静的环境有关。鳖的产卵方式为掘洞产卵,产后用沙土埋上,因此在池周要设沙土质的产卵场。
乾泉教授,国学与管理学者,投资银行专家、创业导师,担任(人社部、中企联)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课题组负责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科学发展大会秘书长、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执行主任,(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报社)中国企业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兼副院长,(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华国学教育工程秘书长,(文化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华东方文化书院执行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国学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1、国学与科学发展观实践
2、国学塑造中国企业的高效执行力
3、国学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4、国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5、国学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价值创新
6、易经国学与传统风水文化
7、易经中医体质诊别和全息健康养生
8、儒家文化与企业组织变革
9、老子《道德经》与人生智慧
10、《阴符经》、《阴阳五行》与全息管理
11、《鬼谷子》与企业营销创新战略
12、《易经》财富智慧与创业管理:企业家精神、行为与社会责任
13、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4、国学与重塑企业和谐团队文化:如何塑造软实力应对金融危机
15、国学与构建东方管理哲学:如何创立高尚的企业和企业和企业文化
16、东方管理哲学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
17、国学与企业家全息战略创新思维
18、 什么是国学,如何学国学?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EDP项目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后经济危及时代的来临,越来越重视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对策,从中华国学汲取灵感,重塑企业价值和信仰。很多优秀企业,主张东西管理文化的融合,纷纷在原来商学院课程基础上,积极引入国学东方管理哲学,以塑造企业信仰和价值为核心,以服务企业战略与核心能力为目标,创新企业商学院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以全员终身学习为目标的团队学习培训体系。因此,企业管理培训引入国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外优秀企业开展员工素质教育和提升团队决策水平、领导力和执行力培训的前沿课程。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在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和谐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基础上,根据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和升级需求,通过缜密、科学、系统的企业国学院课程设计,合理的教学规划,开放的教学模式,及时研究、跟踪和吸收中外管理学、管理哲学和人力资源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满足和适应企业团队在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商业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和产品创新在人才素质培训方面的战略需求。
《中国企业国学院计划》协助企业,通过认真研究、诊断和总结企业发展历程,积极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及其团队,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积极融入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家战略,塑造企业软实力,使得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积极转型,形成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全面拓展的新格局,使得企业能够普遍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单位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家协会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二、发起主办
(国家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国家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
(国家人社部)国家知识更新工程国学与企业文化课题组
(中国社科院)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
中国企业科学发展大会
中华国学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
中华国学教育网
三、承办单位
中国商学院联盟企业国学院
中华国学教育工程专家委员会
乾泉国学文化书院
四、协办单位
中华东方文化书院
国家博物馆国宝研究院
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
北京中关村软件产业协会
五、学术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思想研究中心
国际易经联合会国际交流中心
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
六、服务宗旨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大国地位;只有中华文化的崛起,中国才能算得上是强国。而这些,是建立在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认同,和重拾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
为配合国家全面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通过在继承国学人文价值和传统智慧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企业全员人文素养、创新素质和团队创业能力,增强全员社会责任意识、忠诚度和高效执行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集约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夯实发展质量。
七、主要特色
中国商学院联盟、中国企业国学院和中华国学教育工程,倡导在传统企业商学院理念的基础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为框架,积极主张国学教育现代化,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和现代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中,积极吸取其各自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互动参与、主动学习,知行合一,体验学习,快乐学习;做到一下八大结合,为企业商学院和企业国学院管理培训,提供系列专家顾问咨询服务:
71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爱国教育、人格教育、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企业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72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职业能力教育、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73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管理水平提升和人力资源资本化战略相结合;
74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有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与岗位责任管理和企业团队建设相结合;
75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团队忠诚度、高效执行力相结合;
76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中外企业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创新管理实践需要相结合;
77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管理升级对人才素质、职业能力的需求相结合;
78 将企业员工国学教育培训与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品牌创新相结合。
八、合作方式
81 按要求提供企业管理干部和骨干员工内训课程;
82 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系统战略咨询;
83 帮助企业(商学院)设立“企业国学院”,并培训相应的师资团队;
84 接受企业派员参加集中培训或轮训;
85 结合企业团队需要,对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进行诊断咨询,提供HR管理升级服务。
九、基础课程
01模块:《周易》、《内经》等经典导读
02模块:易经国学流变与中国管理哲学
03模块:《道德经》、《阴符经》、《庄子》等经典导读
04模块:老庄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05模块:《金刚经》、《心经》、《坛经》、《墨子》经典导读
06模块:佛学、禅修、墨学与团队企业文化
07模块:《韩非子》、《商君书》法家经典导读
08模块:法家权变思想与组织制度设计
09模块:《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兵家经典导读
10模块:兵家思想与现代运营战略
11模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导读
12模块:《 诗经 》《 尚书 》《 礼记 》《春秋左传》经典导读
13模块:儒家文化精神、儒商与组织变革创新
14模块:《鬼谷子》、《战国策》、《史记》经典导读
15模块:纵横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市场创新
16模块:《公孙龙子》、王阳明《传习录》、顾炎武《日知录》导读
17模块:名家、心学、实学思想与企业价值再造
18模块:《管子》、《吕氏春秋》、《山海经》、《淮南子》导读
19模块:农家、杂家思想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20模块:武术:太极、吐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形意拳
21模块:国学与中医养生、风水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22模块:企业家人文修养(上):琴棋书画剑诗香茶酒花文化
23模块:企业家人文修养(下):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收藏
24模块、国学驻颜与养生等专题研讨
十、核心课程大纲
101.易学文明与中国管理哲学的起源
伏羲、黄帝、大禹、文王的智慧
易经哲学----结构能力法则
中国哲学方法与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与人文修养
成功职业素质与个人能力结构模型
自然哲学思维与社会伦理的自觉进化
管理素质与团队能力结构模型
全息思维与和谐企业文化建构方略
102.道家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文化
道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道家自然哲学与阴阳五行的秘密
时空的昭示----目标战略法则
我们要向何处去
我们该选择怎样的生存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方略
和谐企业团队的目标与文化基因
全息生命组织的基因与变革战略
企业团队有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
103 佛墨哲学与和谐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墨子的思想价值体系
佛学人物及其思想价值体系
江河的昭示----情感伦理法则
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
墨子的兼爱非攻、尚同思维与尚贤智慧
佛学的慈悲大爱、因果逻辑与人文关怀
禅宗与如何净化我们的心灵
和谐团队的价值认同与情商管理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104 法家权变思想与重建和谐文化制度体系
法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阳光的昭示----激励权变法则
法、术、势与权变思想
法家思想与企业和谐制度文化建设
激励是生命的本能
我们追求自由与平等
如何赋予制度以尊严
和谐企业文化下的管理机制与制度控制
企业和谐激励文化与创新管理机制
毅力、意志力、自由意志与人生激励
105 兵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谋略
兵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谋定而后动的兵家思想与经营谋略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现代企业商业智慧
雷电的昭示----效率模式法则
时间是生命的指针与坐标
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行为决定我们的价值成就与效率
成功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
企业和谐效率文化与商业模式创新
106 儒家文化、儒商精神与企业组织创新
孔子、孟子、荀子的智慧与儒学的核心价值
中国历史上的商帮与儒商文化传统
风云的昭示----组织秩序法则
仁义礼智信的组织伦理价值
有秩序的组织团队是成功的基础
性善礼乐的教化修炼使团队更有力量
儒家思想与团队管理
企业组织文化创新与目标绩效管理
人格、气质、胸怀与个人魅力
107 鬼谷子、中国企业市场创新与营销战略
纵横家的历史人物与思想体系
纵横捭阖与上善若水
鬼谷子的纵横智慧与商业联盟
弱水的昭示--竞争生存法则
纵横捭合的参五不失之道
环境是决定事物生存发展的前提
能否适应环境是生存竞争的根本
市场目标定位与营销战略定位
市场创新文化与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义利和谐与市场营销竞争战略
108 名家、实学思想与企业品牌创新
惠施和公孙龙等名家人物与思想体系
大山的昭示----理性价值法则
名家思想与姓名文化的时代价值
名实相符是科学与理性的基础
西游记、三国演义与企业人本管理
真理是不断地反思与塑造个性价值
品牌法则与企业的技术、质量、细节
技术创新文化与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建构与全员创新
学习创新、知识创新与价值创新
109 企业核心能力、资本运营与资源禀赋
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与杂家思想
大地的昭示----资源禀赋法则
农杂、能力与道德的博弈
资源不在于占有而在于如何支配
资本化水平与其结构、运营决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能力的大小与结构优劣取决于道德禀赋的修为
资本运营创新与塑造企业核心能力
股东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资本化
牝马利贞与人的奉献精神
中国企业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化战略
十一、国学重塑领导力与高效团队课程
111 国学与科学发展观实践
112 国学塑造企业团队高效执行力
113 国学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114 国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15 国学核心价值与企业文化创新
116 易经国学与传统风水文化
117 易经中医体质诊别和全息健康养生
118 儒家文化与企业组织变革
119 老子《道德经》与人生智慧
1110 《阴符经》、《阴阳五行》与全息管理
1111 《鬼谷子》与企业营销创新战略
1112 《易经》智慧与创业管理和企业家精神
1113 易经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
1114 国学与重塑企业和谐团队文化价值
1115 国学与构建创立高尚企业精神
1116 东方管理哲学与中国企业创新管理实践
1117 国学与企业家全息战略创新思维
1118 学国学重塑领导力和职业能力
1119 《弟子规》解析与企业团队再造
1120 西游记、三国演义与团队管理
十二、国学养生课程
国学中医是国学的结晶。大医医国,上医养心,中医治未病,小医驻颜养生。国学中医文化历经数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驻颜、健康养生智慧,系统研修学习国学养生知识,有利于愉悦身心,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加强健康管理,摆脱亚健康,自然减肥,抗皱养颜,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为满足全国企事业单位开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配合企业员工的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注重企业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管理,培育我们与有关权威机构合作,精心组织权威专家,经过数年努力,专门研究开发了相关主题的国学养生系列特色课程。
121 易经国学养生
122 阴阳五行养生
123 中医驻颜养生
124 中医体质养生
125 黄帝内经养生
126 经络驻颜养生
127 刮痧按摩养生
128 针灸按摩养生
129 道教文化养生
1210 太极武术养生
1211 女性内丹养生
1212 药膳食疗养生
1213 佛学禅修养生
1214 藏秘医学养生
1215 传统音乐养生
1216 书法绘画养生
1217 驻颜塑身养生
1218 民族保健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