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赫拉利《明日简史》有感
我已经读了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今日简史》,当然不能错过他的第三部《明日简史》。我读的都是原版,为的是不让好不容易掌握的英语荒废掉,也可以顺便锻炼大脑。其实第三部我还没有读完。这三部书都很不错,很有新意,收获不小。但相比之下,《人类简史》和《明日简史》似乎更加吸引我,让我思考更多。
不久前我写了“人是老二,还是老大?”(点击:“ 人是老二,还是老大? ”),就是读了《明日简史》的感想。在赫拉利看来,对信徒看说,人是老二,神才是老大。人崇拜神,而神赐给人老二的头衔,可以让人主宰世界上的一切,这是很好的交易。(只可惜人天生不是省油的灯,目前高科技发展很快,人当然想要替代神老大的位子了。)为了使得这个理论可以说得通,于是有人编出唯有人才有知觉,有情感,有soul灵魂,所以自然要高一等的谎言。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瑞典动物园里有个黑猩猩散替诺,它觉得动物园的生活十分枯燥乏味,便常常用石头砸游客来取乐。它在动物园开门之前就准备好石头,等游客到来就动手。后来游客听说此事,便有了戒备,使它不能得逞。它于是想出了新的计谋,预先在一些地方放一点稻草,趁人不注意将石块偷偷藏在下面,自己则装得若无其事,人畜无害的样子。一旦游客放松警惕,走近到了它的打击范围,便立刻动手,打得游客惊恐万状,它觉得非常开心得意。 这说明动物是非常聪明的,甚至狡猾的,竟然还会预先策划 。
在20世纪初,在德国有一匹马叫做“聪明的汉斯”,它不仅听得懂人话,还会做算术!比如说你问它4乘以3是多少?它就会用蹄子踏地12下。为了防止作弊,测试者不让主人在场,完全由陌生人来试验,结果同样基本正确。后来,有个心理学家通过细致观察,终于发现了秘密。原来,“聪明的汉斯”居然懂得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表情和他们的肢体语言来作出判断。它一边踩踏一边看,越是接近答案时人们越是紧张,等到它踩踏到正确答案时,大家的表情立刻变得非常惊讶,并激动得大笑起来,于是它便停了下来。这马的确是成精了!谁敢说它不聪明?此事即使是人恐怕也做不到呢!好比一个藏人用藏语问你同样的问题,你能够答对么? 所以动物的聪明程度人往往很难想象。
有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先把一只老鼠放到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面,将小盒子放在一个比较大的盒子里面,那里也有一只老鼠,但可以自由自在走动。于是小盒子里面的老鼠就发出痛苦的叫声。在大多数情况下,外面的老鼠也会变得紧张和不安起来,于是会想方设法打开小盒子,把里面的老鼠救出来。此时,实验者在大盒子里放了一块巧克力,看看分别把一些老鼠放进去会发生什么情况。结果有些老鼠依然会把小盒子里面的老鼠救出来,然后共同享用巧克力。不过,还有些老鼠就自顾自吃巧克力,不再理会关在小盒子里的老鼠了。 这说明即使是老鼠,也不一样,有好和坏之分呢 。
人类之所以强大,远胜于动物,原先的解释是唯有人懂得使用和制作工具。但后来发现不少动物也有这个能力。哈拉利的解释是因为 唯有人类懂得“灵活合作” 。其实某些动物也有合作,但它们一般在小团体之内,通过亲密接触建立合作,是小规模的。另外蜜蜂的合作规模比较大,也非常有效,但那不过是本能驱使,方式固定,没有变化。而 人类的合作是极具灵活性和创造性的 。
某实验有两个人参加,你给其中一个100元,要求他分一点给另一个。但如果另一个不肯接受,则你将拿回100元,这是规定。一般想起来拿到100元的人会自己留99元,给另外一个人1元即可。而得1元的人会想,有总比没有好,就收下钱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觉得不如让自己损失1元,而对方则损失99元。如此不公平的的分配自己怎么能够接受?干脆大家都没有钱才好。所以,实验的结果是大部分人会拿了钱对半分,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或者至少也是四六、三七开,也勉强可以接受。这个实验说明人是很讲究公平的。古代狩猎者打到野兽,必和伙伴分享。唯有如此,大家才能够生存更久。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人的天性吧。
但是,将此事扩大到团体,在大批人群之中,情况便完全不是这样了 。1740年,普鲁士弗雷德里克大帝出征,手下6万士兵,纪律训练极端严酷。但他们都热爱大帝,忠诚他的无上权威。大帝对一位将军说,最令他无法理解的是尽管每一个士兵都比他武装更精良,身体也更强壮,但是他一出现他们便战栗不已。所以他在他们面前绝对安全,不必担心有任何危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战争极端残酷,伤亡惨重,但没有一个士兵反叛。一切功劳荣誉归于大帝,士兵唯有为了大帝拼死疆场。这里面哪有公平可言?
再比如某国有100万人,那么多人当然不可能集体做决定,于是就有少数精英组成集团代表大家。他们将90%的财富存入自己在某国银行的账户,只拿出10%分给大家,使得人们勉强能够温饱,免得大家早反。他们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相当有效,可以轻松摆平。对少数敢于对抗者下重手打压,对温顺驯服的人则给予些许甜头以资鼓励,或者利用某些他们许可的机构来向大家许诺来世天国的福报。这样的统治模式屡试不爽,长盛不衰。但公平吗?当然很不公平!但该国的情况似乎非常稳定。 这就是精英集团典型的“灵活合作”的结果 !但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哈拉利说,人对于事物有客观和主观两种看法。客观,指的是不受人看法影响的事物,比如重力,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重力都是存在的。主观,指的是个人自己的看法,当然各有不同。但情况并不是那样简单。比如说神,假如你的家人,你的亲朋好友,同学,甚至伟大的科学家,你周围大部分人都相信神,那么你的主观看法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很可能相信神是客观存在。凡是碰到任何事,都一头扎到经书里面去寻找答案,而答案似乎总是在那里等着你!于是久而久之,这个理念便根深蒂固了。 你不再有个人的主观概念,大家的信念就是你的信念 。
其实,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说到底,无论是国家,金钱,法律,规定,还是民族,领土,教会等等,都不过是人的想象罢了,都不是非存在不可的东西。 请问:几百年、几千年前有吗?几百年、几千年后还会存在吗?都很难说 !
我书架上最得意的书有很多,种类也不同,我可以为您列举一些被我认为是优秀的著作,它们是作者的杰作,具有重要意义,或者对某个领域做出了新的贡献。
1《1984》(乔治·奥威尔)
这是一部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描述了一个虚构的极权主义国家中的生活。它深入探讨了自由、权力、虚假信息、个人隐私等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2《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1812年的法俄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不同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和人物。它深入探讨了人性、历史和政治,被认为是文学界的经典之作。
3《哈利·波特》系列(J·K·罗琳)
这是一部畅销的奇幻小说系列,讲述了一个魔法世界中的孤儿哈利·波特的冒险故事。这个系列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十亿的读者,被誉为文化现象,并在影视化上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4《围城》(钱钟书)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被称为“围城”的婚姻现象。它深入探讨了家庭、婚姻、现代化进程等问题,被认为是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
5《悟空传》(吴承恩)
这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讲述了孙悟空等人物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喜爱。它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珍宝之一。
这些书架上的书是非常受欢迎和值得一读的,它们展示了作家的才华和思考,并且对我们的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刚从学校毕业那会儿,不知道有没有人和你谈到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说实话我还真规划过,因为上大三那工夫有家顶级律所的合伙人来学校做讲座,慷慨激昂地对着还一脸懵懂的大学生们说过类似“你们毕业后来我们所,年薪十万起!”这样的话。当时的理想就是进家律所,从助理到律师再到合伙人,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结果我刚好是扎堆儿学法律的第一届毕业生,当时人才市场挤满了法律专业的求职者,别说什么进法院进律所,连找份工作糊口都成了问题。大多数人于是坚决选择了更明智的选项:考研,推迟就业。
至于发出亳言壮语的那家顶级律所,根本就不收应届生的简历。我想他当初的那句话里大有学问,只说了“毕业后”,但人家没有说毕业后“几年”。
那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是计算不了的,如果真能二十岁时就把五十多岁的事情计划到,那也不用打工了,不如去买股票吧。
但时过境迁,现在再回想起来,发觉并不是职业规划本身没用,只是当时规划的方法不对。今天要聊的这本《远见》会告诉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01
一开篇,这本书就亮出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论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多久?答案是:至少45年。天哪,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退休时间真的要延长到70岁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人会认为退休就是职业生涯的尽头,但作者却认为那只是另一个开始!
这位奥美互动的全球CEO把人的职业生涯大体上划分成三个阶段,每15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头一个15年是充电起步期。重点在于要获取最能让自己增值的那些知识、经验和人脉,这些东西远比追求收入和职位更加重要。因为年轻,这个时期的试错成本也很低,失败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有时反而会使你变得更加值钱。
第二个15年是聚焦优势期。主要任务是找到自己的甜蜜区,也就是你喜欢的、你擅长的、和这个世界需要的,这三者之间最佳的平衡领域。然后就是在这个甜蜜区里尽情发挥你的长项,短板什么的尽管忽略。
第三个15年是再创辉煌期。切记不要浪费你在前两个阶段积累起来的一切资源,利用好它们,你还有更大的可能性。
02
这个理论起码颠覆了大多数人常有的两个错觉。
一个是中年危机。好像到了四十岁左右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也就没什么机会了,如果当下过得还凑合,剩下的日子就继续混着,等着退休领养老金吧。但实际上这时你的职业生涯才不过刚刚走过第一阶段,真正发力的时候根本都还没有到来呢!
有一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如果让你来估算一下人们40岁后创造的财富占一生总财富的百分比的话,你猜会是多少呢?考虑到距离退休已经不远,大部分人可能会猜是60%左右,但答案却是:85%-90%!一个人的个人财富往往会在65岁左右达到巅峰,而40岁时的财富只相当于这个巅峰时期的10%-15%!
额外补充一句,这还不包括假如你在一线城市有套房的情况。
人生不如意大致两个原因:开始得太晚,放弃得太早。孔子他老人家都说了四十而不惑。到了这个年纪你已经很清楚“我是谁”“我在哪儿”这些问题了,别再找借口,继续往前冲吧。
另外一个被颠覆的错觉是退休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虽然人们也会说什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不知怎的总有种悲壮的意味。尤其习惯了打工之后,一旦不再有企业愿意招你进去,感觉职业生涯的列车也就就此到站了。
作者却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来反驳这个观点。他说职业生涯这辆车就像在以200迈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如果你突然猛踩刹车会怎样?你会冲破挡风玻璃,飞到窗外去!
既然都已经开这么快了,松开油门都可以滑行很久,为什么要停下呢?
就算是退休了,你还可以发挥从前的影响力,尝试做顾问、创业、或者做公益,即使收入没办法和巅峰期相比,此时你可能获得的掌声、敬意、个人成就感和改变世界的满足感也会让你的后半辈子异常的精彩。
03
那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贯穿在职业生涯的始终,一直都非常重要的呢?有,那就是学习。作者说,虽然每个阶段学习的重点不同,但从强度上来看人的学习曲线应该随着时间不断上升,坡度越陡峭越好!
刚进职场的时候,要学习的是“可迁移的技能”,这是指那些能够帮助你在不同领域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讲故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商、和他人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技能会成为你人生列车最长效的“燃料”。
到了第二个阶段,学习的就是”差异性知识”了。也就是能够让你发挥长处、从一群平凡人里脱颖而出的那些知识。这取决于你的意愿和投入的时间。记住,10000小时并不能帮一个混日子的人成为专家。只有当你一定要做成,而且全情投入的时候,时间进度才会变得有意义。
那么第三个阶段呢?其实到了这时你会有更多的东西可学了。现在的世界瞬息万变,知识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迭代,和这个不断自我更新的世界保持联系会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年轻人们会吃惊地发现你总是既有新鲜的视角,也有岁月的洞见。
04
最后我想说……其实不是我说的,是天才尤瓦尔·赫拉利在他著名的《未来简史》中说,总有一天人们会像攻克饥荒、瘟疫和战争一样,攻克疾病和衰老。未来人们说不定可以活到150岁以上!
如果真是这样,上面说到的三阶段理论也就会跟着变成五阶段甚至十阶段,你说说,学习的路是不是长着呢?所以……快来订阅“明霄雨知识频道”,和我一起活到老学到老吧!
微信公号:明霄雨知识频道
认知科学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许多人都开始探索我们如何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事物的方式。很多人可能会阅读一些突破认知的书籍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并且第一本突破认知的书籍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你看过的第一本突破认知的书籍是什么?
反问:什么是突破认知的书籍?为什么我们需要突破认知?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突破认知的书籍?
突破认知的书籍是指能够颠覆我们原有的认知框架,让我们对事物有新的理解和认识的书籍。这些书籍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需要突破认知,因为我们的思维往往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我们需要打破这些限制,以便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选择合适的突破认知的书籍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术背景来确定。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那么你可以选择读一些关于心理学领域的突破认知的书籍。
当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认知科学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认知科学探索人类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和思考的,并试图理解我们如何知道和理解世界。认知科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人类是如何理解和处理语言的。从那时起,这个领域开始快速发展,涉及到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几个例子:
-《Thinking, Fast and Slow》: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以启发性的方式揭示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的。
-《The Power of Habit》:作者查尔斯·杜希格将我们的日常习惯置于一个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些习惯,以及如何打破它们。
-《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作者诺曼·多伊奇描述了神经可塑性的概念,即大脑可以随着经验和训练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这一发现对于我们理解学习和记忆等认知过程非常重要。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讲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从认知和社会角度探讨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深刻影响了读者对人类和社会的认知。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作者托马斯·库恩提出了“范式转换”的概念,描述了科学领域中革命性的变革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对科学和知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书籍都以不同的方式突破了我们的认知框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和视角。它们通过让我们对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激励我们在学术和生活中持续探索和学习。
总之,突破认知的书籍对于我们的思维和认识是非常有益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有助于我们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拓展视野,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写了三个话题了,还是没有说到未来,不管怎么样, 今天终于可以说说现在了。 按作者赫拉利的意思,要想预计未来,首先要更好的了解历史。 知道人类过往是怎么走过来的,才有可能知道人类未来会怎么走。
作者提出,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能虚构一些事实,并通过虚构的事实把大规模的人群组织起来。人类其实活在虚构之中,虚构比真实重要,因此人类创立了宗教。 宗教不但能把大量的人组织起来,而且还能给人们提供道德判断和指引,给人的生活带来意义,作用非常巨大。
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们逐渐认为上帝并不存在。中世纪的人因为信仰上帝,生活充满了意义,也因为信仰上帝,知道该怎样约束自己。然而在现代我们有了科学的力量,不用按上帝的安排走了。上帝不给我们生活的意义了。
我们开始自己给生活找意义了。
一种找意义的方式就是追求经济增长。 中国人最信奉这一点了,什么问题都想用经济增长来解决。觉得只要有钱了,就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甚至包括一些道德问题。赫拉利说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能长久,经济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 到了一定程度,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就不那么强烈了。 赫拉利说,人类在“上帝已死”这个时代真正的应对策略,是人文主义。
第一部分: 什么是‘人文主义’
查了维基百科关于人文主义的定义,“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是一种基于理性和仁慈的哲学理论的世界观。 它是随着文艺复兴和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与宗教神权文化对立的思想体系。”
可见,人文主义是与宗教神权对立的。对中国人来说, 因为在我们的思想里没有神权, 只有传统文化, 所以理解人文主义并不容易。很多人认为孔子的思想就是早期的人文主义。王阳明的心法更是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要素。
人文主义倡导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 要我们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 对于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过去上帝说了算,现在是你的内心说了算。
赫拉利举了个例子,说有个有夫之妇,与人发生了婚外性关系,她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就去求助心理医生--- 现代的心理医生和中世纪牧师的作用差不多。心理医生会问,“你对这件事感觉到底怎么样?”-----用当事人的感觉来评估这件事的对错。 也许这个女人自己觉得挺好,但是她丈夫的感情可能会受到伤害,如果离婚,孩子也会受到伤害,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但不论如何,这里面考察的都是“人的感情”,而跟 “圣经”,“上帝的意思” 无关。
按照这一原则,同性恋就没问题了,只要当事人自己感觉好,不伤害其他任何人,就可以。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外交部经常说,“xxx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这句话特别符合人文主义的理念。
耶路撒冷曾发生同性恋大游行,当地宗教组织接受采访时对此事表示不满,他们说的不是“上帝反对同性恋“,而是”在圣城搞同性恋游行伤害了广大宗教人士的感情。“
所以在人文主义时代想要做个有道德的人,就千万别伤害别人的感情。 这也正是孔子说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被借钱不还,就不能对别人借钱不还; 自己不想被欺骗,就不能去欺骗别人。 西方的小学里,老师教小朋友判断一件事对还是错的唯一方法就是问自己,“如果别人对你做同样的事你同意不同意”,小孩子通常通过这样的思考,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了。
第二部分: 赫拉利提出,对人文主义来说:知识 = 体验 X 敏感度
不是每个现代人都是人文主义者,换句话说人文主义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要做个现代人文主义者首先必须要去学会体验。体验就是你所经历的各种感觉,感情和想法。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其实是经常忽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的。
公式里的敏感度有两层意思,一是要重视体察你的体验,二是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你甚至改造你。赫拉利举了他自己喝茶的例子,他以前喝茶喜欢加糖,后来发现糖把茶叶本身的味道覆盖了,所以他减少糖的量,专门体会茶的味道。逐渐他对茶的感觉就越来越灵敏,体验也越来越丰富,最后他发现他最喜欢喝中国四川雅安产的熊猫粪茶,就是用熊猫粪做肥料种植的一种茶。
喝茶只是一个形象的例子,做任何事,都可以通过细细体验来提高敏感度。 吃橘子,就细细品尝橘子的味道,听音乐就细细感受音乐的旋律,也就是说,一个文明人,要善于体察各种细微的感觉,否则就是个粗人。赫拉利说:“我们的一生之中,有时候我们伤害别人,或者被伤害;有时候我们同情别人,或者被同情。如果你去注意体会这些伤害、同情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敏感,那么这种体验对你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知识。逐渐你就会分辨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这就是人生的旅程。”
在商业社会,企业努力了解消费者的感受和需求,就要有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度。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很高的敏感度才能与孩子有更好的沟通和互动。
所以有人就说,人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是要追求尽可能广而深的体验,以期从中获得智慧。
第三部分: 人文主义的三大派别,自由主义完胜
所有人文主义者都认为“人的内心体验”是第一位的,一切道德应该从这里出发。那问题来了,不同的人内心体验不同怎么办,互相产生矛盾怎么处理?人文主义于是分成了三个派别:一是自由主义,二是社会主义的人文主义,三是进化人文主义。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正统’的人文主义,是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者认为不管是谁,每个人的内心体验都是重要的,都会让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所以你应该赋予所有人自由表达的权利。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德国到底应该接纳多少难民?要不要给难民和公民一样的福利?你怎么才能既不伤害难民的感情,也不伤害公民的感情?
社会主义的人文主义者(简称社会主义),认为自由主义者太过强调个人的感情,尤其是太过强调了每个人自己的感情。
进化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所有人的情感都重要”根本就不对,有些人就是比另一些人强,我们应该让那些优秀的脱颖而出!
赫拉利给出一个判断题,大概可以判断出你是哪一类的人文主义者。
请你给以下这四种音乐排序。你认为哪个音乐带给人的体验,价值最高?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查克·贝里的一首摇滚乐
刚果热带雨林里原始部落的女声合唱
狼的叫声
所有人文主义者都会首先排除掉 4,毕竟我们都认为现在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剩下这三首音乐,其实都被收入了旅行者I号带给外星人的唱片中,可以说都是经典……
如果你是个自由主义者的话。自由主义者认为应该给所有人自由表达的权利,每个人的体验都是平等的。什么是好音乐?只要你喜欢听,那就是好音乐。
但社会主义者认为,你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
进化人文主义者给的答案就非常明确了——最好的当然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谁要是非说摇滚乐能跟贝多芬相提并论,那就是在对人类犯罪,如果我们听摇滚乐而放弃贝多芬,将来人类就会堕落,甚至会灭绝。好东西就是好东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肯定比五岁小孩的涂鸦要好,认为两者平等的都是胡扯。
三派交战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自由主义如今完胜。 现在的世界是自由主义的天下。
经济上,搞自由市场经济;
政治上,听从选民的意见,选民要发掘内心的声音,选自己喜欢的;
教育上,发挥每个孩子的天分,启发学生自己的想法;
艺术上,相信每个人的眼睛,你认为美的,就是美的。
这你就能理解欧美国家为什么如此强调个人,很少突出集体, 为什么那么重视“政治正确”, 反对歧视, 为什么允许多元文化。
自由主义确实有很多合理的方面,它给所有人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权力,物质产品,艺术作品都极大丰富,每个人都活得很潇洒,全世界人都羡慕西方自由民主的国家。 赫拉利认为,自由主义阵营能最后胜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有先进的技术,高度发达的经济做依托,才得以实现自由主义。
可是赫拉利推断,向未来看, 自由主义未必会一直存续,它正在遭遇危机。
题目中所说的考生其实就是李蟠,康熙之所以看见他扛一袋馒头参加殿试后还下令授予状元,就是因为他答题独到精准。
从隋朝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以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算是开创了新高,才是真正的选拔人才的开始。到康熙年间,科举制度中状元的评定已经发展为殿试,都是亲自由皇帝参与,亲自考察审定的,因此,没有真正的学识,没有真正本事,是无法考取状元成功的。
也就是康熙年间的一天,有一位奇怪的考生在参加科举最一关殿试时,竟然是携带了36个馒头,也就是一麻袋去参加。其实在殿试时,一般是一整天,为了避免考生因为饥饿过度而发挥失常,也为了避免增加宫中的开支,于是就会允许考生自带食物。不同于其他考生携带各种精美的食物,点心进入考场,李潘因为家境贫寒,就只能背一麻袋的馒头去参加殿试。
当时现场的所有人,包括侍卫,考官,考生见到这一现象都十分惊讶。等他进入考场后,答卷分发那一刻,李潘就开始提笔作答,他的字迹十分工整,唯一不足的是写字的速度太慢,当全场的所有考生全部都已经交卷时,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慢慢的写。不仅如此,他甚至还开始从麻袋中拿出馒头,一边吃一边写。
后来临近天黑,康熙忙完政务前来殿中观看考试情况,看到殿中只有李蟠一个人还在专心的审题答卷,甚至还在吃馒头,康熙看见后愤怒不已,差点以为是考官在为他作弊。于是,康熙就上前查看他已完成的题目,只见他对军事、政治、防治条例的回答都见解独到,并且条理清晰、符合实际情况。
于是,在他看完李潘的最终答卷后,康熙皇帝十分欣喜,满意至极,就当即将他钦点为状元。
美国作家威尔·施瓦贝尔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是会停下来思考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一整天。比如说在他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本书里遇到了: 我认为对于感官和情绪的教育要远比对想法的教育重要的多 。我当时读到这里其实非常不明白,为什么施瓦贝尔要停下来思考这句话?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外力的影响,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感受,比如说在中国集体主义的制度下,个人不得不服从集体主义下对角色的安排。工作中有一种情商被称为“情绪劳动”是 指管理且有时压抑自己的情绪 。长期的压抑和忽视情绪容易让我们和身体失去连接。而这种思想会转换为我们的行动。就像很多人看见老人摔倒在地上却不敢过去扶他担心被敲诈。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人一面是难过一面是担心害怕。社会舆论压力自身的感受最后做出无视的决定。这也是为什林语堂说的感官和情绪的教育要比思想的教育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唤醒人性中“灵性”的部分,也就是我们善良的那一部分,“人之初、性本善”。从威尔·施瓦贝尔读书的过程中让我领悟到:读书原来是需要停下来思考。只是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这个思考到底是如何思考?怎样思考才能看到文字之外的东西。直到我遇到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再一次拾起《这样读书就够了》是在我读过这本书一个月之后,起先我觉得这是一本给读者洗脑的书,目的是让读者报名去参加拆书帮的线下培训。但是却也觉得书里讲述的三种便签法,确实适合自己实际应用到读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看到《这样读书就够了》介绍的叙事类拆书法,被应用到施瓦贝瓦的读书中效果是那么的显而易见。 成长思维要求我们要主动寻求学习的机会、在机会中获得有效反馈、从反馈中找到新的角度从新学习 。在从新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明白了构建知识框架所需要的点线面体的思维逻辑,其实是学习的底层规律。
《这样读书就够了》 从所思、所想、所做 三个方面阐述了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打开了自己认知的新高度: 明确方向 + 系统的思考+ 果断勇敢的行动+ 不断的完善知识体系= 富人思维 。换句话说:做到这几点想变成穷人都很难!!
我将从三个角度为大家介绍这本致用类读书是如何帮你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 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从你读过的书里可以看出你的格局: 系统的思考+果断的行动=小而美的迭代
第三: 为什么知识体系那么重要?: 从点的积累到线面体的形成
首先:你所追求的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赫拉利有一本书叫《未来简史》有一个朋友买了一本。
我问他:你喜欢赫拉利吗?
他说:赫拉利是谁?
我说:你手里的书就是他的书啊!
朋友回答:是吗?我只是看这本书很火,销量很高,买回来看看,原来作者是赫拉利啊?
我:……
后来朋友读完了那本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自己也不知道书里讲了是什么,总之他买这本书的本意就是因为这本书很火。
16年知识付费的元年,很多人源于对知识的焦虑,而去为知识付费,实际上很多人付过费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得到总用户为55848万,日均活跃用户为4545万,专栏日打开率为293%每天听课的比例不到3成。其实这两个故事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你懂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盲目的追求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只有那些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 。 一个人真实的样子体现在他爱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里。
《这样读书就够了》其实是在告诉大家一种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书中的内容,并且把书中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就好像你学习炒菜一样,如果仅仅是把你看到的方法,背的滚瓜烂熟是不能证明你会做这道菜的,除非你亲自炒炒这盘菜才会了解3g盐到底适合不适合你的口味。
读书和炒菜是一样的 。费曼技巧告诉我们像一个8岁的孩子一样去复述你看过的内容,如果发现哪里复述的不好,说明那个地方你是没有看懂的,需要回过头来从新看一遍。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复述的内容不能是你曾经知道的内容,比如说当你看完两种关于韭菜炒鸡蛋的做法:一种是把韭菜切碎放到鸡蛋里煎着吃。一种是把韭菜切成段和鸡蛋分开炒。然你复述成韭菜炒鸡蛋。这样显然就犯了附会旧知的错误,我们可以这样说:从韭菜炒鸡蛋的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我们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可以有多重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依据具体的场景来决定我们采用哪种方法更适合。比如和老人在一起可以用第一种方法,这样比较适合老人的口味。年轻人由于要上班,口气需要保持清新,所以把韭菜和鸡蛋分开炒,让他们在吃鸡蛋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淡淡的韭菜味。
看《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 附会旧知 ,我会努力的把新的知识和自己旧有的知识相关联,尔后发现读了好多书都是大同小异,尤其是在做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好像从书中也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认为所有的作者都在讲同一个道理,只不过是口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失调”是为了 避免自己因为恐慌而变得无所适从,迅速找到一个突破口,来缓解不理解而变得焦虑的情绪 。附会旧知原于认知失调而带来的恐慌。
明确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回过头来再看曾经读过的书。就拿“同理心”这个名词来说:有的书上说同理心是换位思考,需要关心,理解对方。有的书上说:是提升认知的一种方式。比如用枕头法理解同理心:从对方错你对,对方对你错,双方都对,双方都不对,双方对错都不重要,这五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表面上看说的都是同理心,其实前者说的是表面的意思,而后者教的则是能够立刻执行的方法论。从这些方法论中你可以迅速掌握提升同理心的技巧。掌握之后你会得到什么呢?你能更好的处理你的人际关系,同时和家人也能跟家和睦。有助于改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的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如果你能够很好的同理对方,那么就会满足对方的需求,需求被满足换来的就是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能够和自己经验相关联的读书,是最好的读书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找到越来越适合自己的书。
梁文道说: 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反思,我们今天都忙着分享 。只有经过反思的行动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那些夸夸其谈甚至是背诵一大段优美的文字出来的人,其实并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像那个买了《未来简史》却不知道赫拉利的朋友。 理性的说服是后天学习的成果,而感性的秀或是先天的本能。
第二:从你读过的书里可以看出你的格局: 系统的思考+果断的行动=小而美的迭代
如果说《这样读书就够了》里讲的I便签是用自己的话复述书中的内容,A1便签是将口述的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想关联,那么A2便签就是将关联后的案例列出相应的可以执行的步骤来操作。比如我在读过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里面讲到了写作需要积累词汇,金句,名言。那么我接下来的行动是什么呢?每天积累一个词语,一条金句,一句名言,然后按照他们的类型将其分类,比如说词汇可以分写人词汇、写景词汇、写物词汇。金句可以分为职场金句、情感类金句等等。名言按照不同种类依次分类。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看过的东西一个小时内会遗忘74%,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记住自己积累的那些词汇,要不定期的复盘,只有那些被刻画在我们脑子里的东西才能在被需要用到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关于行动,其实是很多人的痛点 ,有的人因为懒不愿意去行动,以为看过就会了。有的人因为畏惧而不敢去行动。拿很多想减肥的人来举例子,总想瘦成一道闪电,但是又觉得跑步很累,练器械没时间,美食也不能少吃。那我想请问我们该如何减肥呢?最好的方法是行动,从一个小点开始出发,先跑1公里。慢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升自己的跑步公里数,就减肥而言跑步一般维持在1小时就能大概消耗500大卡左右,当你坚持一个月看到一点点效果时,心理会有很大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促使你走进另一个你没有尝试过的行动中。
学习知识和减肥跑步是一个道理,先从一个点开始做,当这个点取得了收益时,你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促使你去调整下一步的行动,尔后变的越来越好。我自己是从17年3月份开始学习写作的,从积累词汇开始,每天进步一小点,直到18年5月份自己因为写作而找了一份兼职,才发现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有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准备继续行动。我尝到了行动的甜头,所以不畏惧继续行动。而且我对自己10年后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当下所做的都是为了10年以后做铺垫,每天小而美的迭代总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这也是赵周老师写《这样读书就够了》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从应用的过程中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喜欢茫格说的: 迅速歼灭不该做的事情,接着对该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跨学科的攻击,然后,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只有当合适的机会来临——就采取果断的行动 这句话。读书之前我们先明确自己想要读什么样的书,而不是什么样的书热销读什么样的书,其次针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发起熟练的进攻,100天集中精力的学习都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可以让你感觉到你所做的事情是你可以掌控的事。那些沉淀过后的东西就是我们行动之后的样子。因为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第三: 为什么知识体系那么重要?: 从点的积累到线面体的形成
知识体系是什么?通俗的说就是 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 。一个人自然呈现出来的样子其实就是这个人知识体系产生的结果。知识体系更像是-瓦西里·康定斯基在《点、线、面》这本书里讲到的" 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 "-任何一门艺术都含有它自身的语言。假如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品的话,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到体这样去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从360对战瑞星这个故事里看到点线面的重要性:(从时间顺序罗列事件)
1991 年 :杀毒软件市场瑞星公司成立创始人王新。
1993 年 :瑞星成为市场老大。
1994 年 :KV100病毒软件,江民公司成立,创始人王江民。
1995 年 :王新生病,江民在中关村迅速崛起。
1 998 年 :王新恢复,用超低价格对硬件厂商进行捆绑销售瑞星,一年内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人,年收入7亿,净利润3亿。(说明杀毒软件这个市场很肥)。
2001 年 :金山词霸创始人雷军由此杀毒市场出现了三国杀的局面:瑞星、KV100、金山词霸。
2006 年7 月 :互联网市场,360杀毒软件创始人周鸿祎。
2006 年5 月 :互联网市场,腾讯QQ医生。
2008 年 :360发起了对瑞星这个传统杀毒企业的进攻:开启了互联网思维VS传统企业颠覆模式的开端,运用PC强占市场用户,打败瑞星。这次进攻的成功,360迅速开展了有点到面的发展,360域名、升级安全平台、360安全浏览器、免费向用户推广他们的产品,从点入手,到面的建立(安全平台)形成一个体(互联网流量的分发平台)
2011 年 360在纽交所上市。360对瑞星发起的进攻模式,并且在成功拿下瑞星之后,迅速将自己的产品由点到面的发展,将杀毒软件的时代改为互联网时代。
2010 年 ,360又以同样的方式发起了对腾讯的进攻。360VS腾讯的这场挑战,促使360在纽约上市,腾讯也发展了更多的行业。遗憾的是360遗漏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市场,所以后来兴起的今日头条用户量超过了360用户量
2016 年 360用户突破一个亿(我自己也属于这个用户群体,感受他们的产品,方便,快捷,简单,易学,上手快)
在1991-2016 长达20 年的时间里, 从瑞星的发展到今日头条的发展20多年的时间来看,点线面体的思维模式对企业的今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发展方向,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以更好的规划自己,比如说一个小学生对自己的整体规划是考上哈佛,那么他从一年级开始就要着手准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发展。
茫格说过: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然而,我这种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认可,甚至对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 人们对未知的恐惧都源于没有一个熟悉思维模型框架,这种框架恰恰是从点开始的,瑞星创始人王新只有点,没有线和面,所以他输了。同样江民也没有线和面,也输了。周鸿祎有线和面,从点战胜瑞星之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面和体,最终成果上市。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小米的创始人,也是金山词霸的创始人,从金山词霸这个点出发,他迅速提升自己的线和面最后到体,发展出了小米手机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成就。
雷军小米创业的故事:2010年雷军和手机发烧友带着3千万,搭建小米社区,在社区用互动的模式做出了小米系统。整个过程他们采用的是与网友互动的模式,网友给予反馈,小米基于反馈反馈做出调整。赢得了第一批铁粉。以此小米形成了他们团队自己的结构模式:用户结构→接受来自用户的压力,针对这个压力小米的员工自发去改自己的产品。
2017小米逆转,小米2015年-2016年的问题原因在于:流量不够,互联网竞争的核心(产品和流量);小米只注重线上,没有注重线下。基于这个原因。小米开始迅速扩张渠道,启动互联网之家,用电商磨练出来的大数据支持效率决策,开启线下零售。小米小店本质是: 利用供应链模式发展二级 三级城市,用自己的大数据拓展流量,小米为小店提供货物,店主本身是客服,服务自己的客户 。短短几个月开了20万家小米小店(目标100万)小米利用互联网积累起来的点,迅速扩张自己的线,最后到面,利用面的优势去打击OPPO和vivo,最后取得全面的胜利。
从360到小米我们再一次看到点、线、面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样读书就够了》火爆的原因,从0到1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这本书正式告诉我们如何从0开始做到1的读书方法。就像罗曼罗兰说过的: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 没错,机会永远是给又准备的人的。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这样读书就够了》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
第一:用自己的话复述说中的内容,但是要避免附会旧知。
第二:联系自身经验,应用具体的知识点,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第三:从点出发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成为最好自己的根本,这个点就从《这样读书就够了》开始。
那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我看过的第一本突破认知的书籍是《人类简史》,这是一本由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发展史。作者从十万年前人类的起源开始,一直讲述到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可能性,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大量的数据和案例,展现了人类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动物进化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以及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变迁。
这本书让我突破了很多以前对人类历史和社会的固有认知,比如:
人类并不是唯一的智人,而是在十万年前与至少五种其他人种共存于地球上,但最终通过竞争和混血取代了其他人种,成为了地球上唯一的智人。
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动物,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够创造和相信虚构的故事,比如神话、宗教、国家、法律、金钱等,这些故事使得人类能够在大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和组织。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三次革命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它们分别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探索方式,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破坏、社会不平等、战争暴力等。
人类文明并不是单一的或线性的,而是多元的和循环的,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没有绝对的优劣或进步或衰落,只有适应或不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选择。
人类未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比如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这些将改变人类的身体、心灵和社会,甚至可能创造出新的人种或非人种,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人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意义等基本问题。
这本书让我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作为一个智人的身份和责任有了更清晰和批判性的认识。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能够拓宽视野、激发思考、提升认知的好书,值得每个想要了解自己和世界的人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