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是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义,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愈深愈准确,记忆就愈清楚,而应用起来就愈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联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是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200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①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②在上课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甚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少许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30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对都完全忘记外物1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的原因,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是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是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甚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甚么"(What),B、"怎样办"(How),C、"为甚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是愈尖愈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题,答案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他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甚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实难以为外人道。
1984年1月3日
思考的方法(上)
据说熊彼德(JASchumpeter)曾在课堂上批评牛顿,指责这个如假包换的物理学天才只顾闭门思想,没有将他思考推理的方法公开而留诸后世!这批评有点道理。但牛顿在物理学上的丰功伟绩,是他在逃避瘟疫的两年中想出来的;其后就再没有甚么重大发现--虽是昙花一现,但这"一现"却是非同小可。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屡见经传:可惜他天赋之高,远超世俗,要学也学不到。
有些朋友以为爱因斯坦既然可以不用资料而将相对论想了出来,他们也可照样推理。但爱因斯坦所能办到的,跟他们有甚么相干?不自量力,以此为最!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很可能是那自命不凡的人的一种思想障碍。
我不仅不敢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相比,就是半个天才也算不上。但正因为这个缘故,我倒可以写一点有实用性的思考方法。我的思考方法是学回来的。一个平凡的人能学得的思考方法,其他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学。天才的思考方法是天才的专利权,与我们无关。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的习惯就是为了要学老师的思考方法。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JHirshleifer)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你还未学全吗?"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会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实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明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一个非天才也可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但因为被我偷"思"的人很多,我就综合了各人的方法,作为己用。虽然这些人大都是经济学者,但天下思考推理殊途同归,强分门户就是自取平凡。兹将我综合了普通人也可作为实用的思考方法的大概,分析如下。
一、谁是谁非毫不重要
假如你跟另一个人同作分析或辩论时,他常强调某一个观点或发现是他的,或将"自己"放在问题之上,那你就可以肯定他是低手。思考是决不应被成见左右的。要"出风头"或要"领功"是人之常情,但在思考的过程上,"自己"的观点不可有特别的位置。"领功"是有了答案之后的事。在推理中,你要对不同的观点作客观的衡量。
有些人认为佛利民好胜、强词夺理地去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是错的。佛利民的思想快似闪电,但他认错更快!因为他认错太快,往往给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认错。在我所认识的高手中,没有一个推理时将"自己"加上丝毫重量的。事后"领功"是另一回事。
同样地,在学术上没有权威或宗师这回事--这些只是仰慕者对他们的称呼;我们不要被名气吓倒了。任何高手都可以错,所以他们的观点或理论也只能被我们考虑及衡量,不可以尽信。当然,高手的推论较为深入,值得我们特别留意。我们应该对高手之见作较详尽理解,较小心地去衡量。但我们不可以为既是高手之见,就是对的。高手与低手之分,主要就是前者深入而广泛,后者肤浅而狭窄。
我一向都佩服史密斯、米尔及马歇尔等人。但当我研究佃农理论时,我就将他们的佃农理论一视同仁,没有将他们的大名放在心上,若非如此,我是不可能将他们的理论推翻的。
二、问题要达、要浅,要重要、要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佛利民的拿手好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Let me rephrase your question)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举一个例子。当佛利民解释某法国学者的货币理论时,我问:"他的主旨是否若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觉得沉闷?"佛利民答:"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这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替换代价下降"(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定律,他无需答我,答案已浮现出来了!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这是艾智仁(AAAlchian)的专长。谈起货币理论,他问:"甚么是货币?为甚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困难为热门的争论时,艾智仁问:"甚么是功用?甚么是量度?我们用甚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后来艾智仁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是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既然土地种植的收成是要将一部份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账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劳力从而使生产下降。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应减少了,为甚么地主不选用其他非分账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赫舒拉发更喜欢把这衡量放在一切考虑之前。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这问题不重要。"于是就想也不再想。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呢,他就从座上站起来!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太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甚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甚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甚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佛利民就下评语:"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是应有之报!"
1984年3月20日
思考的方法(中)
三、不要将预感抹杀了
逻辑是推理的规格;但若步步以逻辑为先,非逻辑不行,思考就会受到压制。不依逻辑的推理当然是矛盾丛生,不知所谓;但非经逻辑就想也不想的思考方法,往往把预感(Hunch )抹煞了,以致甚么也想不到。逻辑学--尤其是数学逻辑--是一门湛深的学问,但若以逻辑先入为主,就会弄巧反拙。
在念书时我拜读过爱因斯坦与逻辑学高手朴柏(KPopper)辩论的书信。他们争论的是科学方法论的问题。在这辩论中,我以为朴柏是胜了一筹;但在科学上的贡献,他却是藉藉无名的。
逻辑是可以帮助推理的正确性,却不是思想(Idea )或见解的根源。科学方法论是用以证实理论的存在,但它本身对解释现象毫无用处。那些坚持非以正确方法推断出来的思想是犯了规,不能被科学接受的观点,只不过是某些难有大贡献的人的自我安慰。这种人我遇过了不少。他们都胸有实学,思想快捷--缺少了的就是想象力。
纯以预感而起,加上想象力去多方推敲,有了大概,再反覆以逻辑证实,是最有效的思考方法。只要得到的理论或见解是合乎逻辑及方法论的规格,是怎样想出来的无关重要。那些主张"演绎法"(Deductive Method)或"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 )的纷争,不宜尽听。苹果掉到牛顿的头上(或牛顿午夜做梦),万有引力的理论就悟了出来。又有谁敢去管他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有一些独具卓见的学者,其逻辑推理的能力实在是平平无奇;他们的重要科学贡献是经后人修改而成的。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Malthus),推理的能力比不上一般大学生!近代获诺贝尔奖的海耶克及舒尔兹(TSchultz),推理也没有过人之处。这可见思想见解(Idea)是首要,逻辑次之。
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就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在我所认识的学者中,善用预感的要首推高斯(RHCoase )。无论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特出的意见,他就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有一次,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议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专利权的市价,缺乏市场竞争,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怎么会呢?假若全世界可以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我就一定要将地分开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麦收成后农民就会在市场上竞争发售,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高斯在旁就立刻对我说:"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我再遇高斯时,他又说:"你好像是对了。"我问他我对了甚么?他说:"麦的市价。"几个月后,在闲谈中,高斯旧事重提:"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夕反覆推断,确是名家风范,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另一个已故的高手朋友,名叫嘉素(RKessel),是行内知名的预感奇才。在1974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跟他相聚几个月,能欣赏到他的不知从何而来的预感。嘉素有一条座右铭:"无论一个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若无半点见解在手,那你就甚么辩驳也赢不了。"
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都缺少不了的--从那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有时究竟是甚么也不大清楚。在思考上,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可走多远,到那里去,难以预先知道--但是非试走一下不可的。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清楚,到后来就豁然贯通。"没出息"的预感的特征正相反。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论之意。我曾经是加纳(RCarnap)的学生,怎会轻视这些学问?我要指出的是逻辑是用以辅助预感的发展,用错了是可将预感抹煞了的。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
任何思考上的问题,是一定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的,换言之,同样的问题,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在这方面,我认识的高手都如出一辙--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也不墨守成规,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茅塞可以顿开。茅塞(Mental Block)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是每个人都常有的。浅而重要的发现,往往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但若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可能令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是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间工厂为了生产,对邻近的物业造成污染而有所损害。历久以来,经济学者都建议政府用几种办法去压制工厂的生产,从而减少邻近物业的损失。这个老问题到了高斯的手上,他就将角度倒转了:"压制工厂生产,就等于邻近的业主对工厂有所损害,究竟要被压制的应是那一方?"高斯定律是由此而出的。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近十多年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财务投资学"(Corporate Finance)。这门学问其中的一个创始人沙尔波(WSharpe)的成名之作,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首次在原理上断定了资产的市价。虽然这原理是有着明显的缺点,但对一个在当时是高手云集而不可解决的重要问题,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驰名遐迩。沙尔波的"破案"出发点,就是将一条当时众所周知的曲线倒转了来划。
第二、角度可以衡量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换一个角度却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都一定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若不同的角度都不否决这个暂定的答案,我们就可对答案增加信心。当然,可靠的答案还是要经过逻辑及事实的考验的。
第三、角度有远近之分。在思考的过程中,细节与大要是互补短长的,无论细节想得如何周到,在大要上是有困难的见解,思考者就可能前功尽弃。但在大要上是对了的思想,细节的补充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是错了细节也往往无伤大雅。在这方面的思考困难,就是若完全不顾细节,我们会很难知道大要。有了可靠的大要而再分析细节,准确性就高得多了。
思想一集中,脑袋就戴上了放大镜,重视细节--这是一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人会久不久将问题尽量推远以作整体性的考虑。
1984年3月23日
思考的方法(下)
五、例子远胜符号
推理时可用例子,也可用符号;有些人两样都不用,只是照事论事,随意加点假设,就算是推理。后者是茶余饭后不经心的辩论,算不上是认真的思考。有科学性的思考,用例子是远胜用符号的。
数学是以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语言;严格来说,任何语言文字都是符号。画面是没有符号的,但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用大量的字来表达画面,就成了例子。思想是抽象的。要证实抽象思想的正确性,数学就大有用途,因为它是最严谨的语言。但有效的思考方法却是要将抽象现实化。画面比符号较接近现实,因此较容易记;所以在思考上,用例子就远胜用符号了。
以善用数学而负盛名的经济学者,如森穆逊(PSamuelson)、阿罗(KArrow)、乌沙华(HUzawa)、史得格斯(JStiglitz )等人,都是以例子帮助思考的。以数学求证是得了大要之后的事。其他少用数学而善于思考的人,用例子更是得心应手。有些学者只是用符号或少用例子的,但有重要发现的却是少见。中国人天份之高举世知名,但用例子的能力就比较弱了。这一点我实在不明白(可能佛学的例子过于抽象,造成不良影响;这问题要请岑逸飞代为解答)。以我之见,韩非子还算过得去,但孟子及孙中山所用的例子就往往似是而非,不知所云;他们成不了推理高手,是不难了解的。
善用例子的人,再蠢也蠢不到哪里去。用例子有几个基本的法门,能否善用就要看个人的想像力了。现试将这些法门分列如下。
第一、例子要简而贴切。以例子辅助推理,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要全部包括在例子之内。通常的办法就是将例子内的枝节删去,使重点突出,务求在重点上例子与理论有平行的对比。简化例子要有胆量,也要有想像力。在经济学历史上,简化例子最有本领的是李嘉图(DRicardo)--所以李嘉图的经济模型的广博度,至今仍未有人能望其项背。那就是说,例子简化得越利害,复杂的理论就越容易处理。
第二、例子要分真假。所有可用的例子都是被简化了的。以严格的准则来衡量,没有一个例子是真实的。但有些例子是空中楼阁,其非真实性与简化无关;另一类例子,却是因事实简化而变为非真实--我们称后者为"实例"。纯以幻想而得的例子容易更改,容易改为贴切,是可帮助推理的。但要有实际应用的理论,就必须有实例支持。少知世事的人可先从假例子入手,其后再找实例辅助;实证工夫做得多的人,往往可省去这一步。经验对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因为实例知得多。
第三、例子要新奇(Novel)。众所周知的例子不仅缺乏吸引力;在思考上,较新奇的例子会较容易触发新奇的思想。第一个以花比美人的是天才,其后再用的就少了创见。工厂污染邻居的例子,庇古用时是新奇的;用得多了、启发力就减弱。高斯在同一问题上作分析,采用了牙医工具的声浪扰及邻居、大厦的阴影减少了隔邻泳池的阳光。这些比较新奇的例子,都启发了一点新的见解。
第四、要将例子一般化(Generalise)。这一点,中国人是特别弱的,事实不可以解释事实;太多理论就等于没有理论。将每个例子分开处理,理论及见解就变得复杂,各自成理。无意中变成了将事实解释事实。将多个不同的例子归纳为同类,加以一般化,是寻求一般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
马克思走李嘉图的路,将资本跟土地及劳力在概念上分开。所以马克思的资本论缺乏一般性,使剩余价值无家可归。李嘉图自己从来不相信价值是单从劳力而来的;他想不通将不同资源一般化的方法,自知他的理论有困难。这困难要到费沙(IFisher)才清楚地解决了。
在社会耗费的问题上,庇古所用的例子分类太多,以致他的理论模糊不清,前后不贯。这问题到了高斯手上,他就认为在社会上每个人无论做甚么对其他人都有影响;他于是就将所有对人有影响的行为归纳为产权的问题。
在另一个极端,过于一般性的理论,因为没有例外的例子,所以也没有解释的功能。有实用的理论是必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因此之故,例子既要归纳,也要分类。分类的方法就是要撇开细节,集中在重点上不同例子之间难以共存的地方。将一个例子分开来处理,我们也应该找寻跟这例子有一般性的其他例子。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法一般性化"的实例。若是有的活,在逻辑上这实例是无法用理论解释的--这就变成了科学以外的事。
第五、要试找反证的例子(Counter Example)。思考要找支持的例子;但考证是思考的一部分--考证就要试找反证的例子了。史德拉(GStigler)、贝加(GBecker)等高手,在辩论时就喜用反证。可靠的理论,是一定要有可以想象的反证例子的--但若反证的是实例,理论就被推翻了。
六、百思不解就要暂时搁置
人的脑子是有着难以捉摸的机能--连电脑也能想出来的脑子,其机能当然要比电脑复杂得多。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是常有的事。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以前想得越深,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机会就越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以置信。
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间并没有白费。将问题搁置一旁,过些时日再想,可有奇效。就是不再想答案也可能会在无意间得到的。我的价格管制文章写了3年,公司原理12年,玉器市场9年仍未开笔……,这些及其他文章加起来起码有百多年!不是言过其实,而是搁置着等时机成熟而已。贝加的文章,好的都是下了多年的工夫。高斯有几篇等了30多年的文章:他今年74岁了,等不到是经济学上的大损失。但人各有法,而等待是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科学上的思考是一门专业。跟其他专业一样,熟能生巧。可以告慰的,就是无论问题看来是如何的深奥,好的答案往往会比想象中的浅的。
[美]杰克·赫舒拉
发《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的作者杰克·赫舒拉发,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
杰克·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是当前美国销量最大的价格理论教科书,全书共七篇,十七章,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价格理论主流的观点和理论。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价格理论》
《价格理论》一书的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货币主义的创始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弗里德曼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他一直遵循芝加哥学派的传统,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被称
为反凯恩斯主义的先锋。因此,《价格理论》一书中芝加哥学派的特点十分鲜明,书中多处对其它经济学派提出质疑和批判。弗里德曼曾对译者这样介绍芝加哥学派与其它经济学派之间的区别,他说:“我相信芝加哥学派与其它经济学家之间的区别是非常不同的另一种东西。它更多地与对‘价格理论’的态度有关。芝加哥学派在方法上是马歇尔式的,是把经济理论看作用于分析具体问题的一部发动机;而瓦尔拉斯学派及其它学派则倾向于强调抽象理论本身的意义。”因此,本书的翻译出版有助于我们了解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学派——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在《价格理论》一书中,弗里德曼还引入一些货币理论,将宏观经济理论应用于微观经济分析,因此,该书具有新意。
[中]汪林海的《价格理论》
中文《价格理论》一书的作者汪林海现任《亚洲经济评论》主编。汪林海是崭露头角的华人经济学家,也是近年最活跃的理论经济学研究者之一,《价格理论》一书代表了汪林海的主要微观经济学思想。
汪林海的《价格理论》全书20万字,分为九篇三十一章。该书对现有价格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完善了消费者选择理论,建立了二元价格理论,并详细介绍了房价理论。该书内容全面、语言通俗,可作为学习价格理论的教材。
[美]斯蒂格勒与《价格理论》
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即将到来之时,他进入了华盛顿大学,并于1931年获得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斯蒂格勒进入芝加哥大学。1936年离开芝加哥来到艾姆斯地区的依阿华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
在斯蒂格勒的早期学术生涯中,他对经济学的许多领域都感兴趣。他就着手撰写他的第一本专著《竞争价格理论》(1942)。1946年,他又推出了《价格理论》。
斯蒂格勒是芝加哥学派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是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如果消费者在获得商品质量、价格和购买时机的信息成本过大,那么,使得购买者将既不能,也不想得到充分的信息,从而造成了同一种商品存在着不同价格。斯蒂格勒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市场现象,并不需要人为的干预。斯蒂格勒的观点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在研究过程中,斯蒂格勒还把这种分析延伸到劳动市场。这些研究开创了一个被称“信息经济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斯蒂格勒在价格理论上的重要著作是其《价格理论》。在其《价格理论》中,斯蒂格勒对不完全信息下的消费者价格搜寻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斯蒂格勒指出,在不完全信息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受到价格分布和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的影响,在不完全信息下,同样的商品的实际售价可能不同,而在完全信息下,同样的商品之间的价格偏差将接近于0。
相关阅读:人类历史上的价格理论
1、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价格理论。撇开中国远古时代关于交换与货币的种种传说不算,至迟到商代,中国的商品交换已经发展到出现专门商人的程度,并且以海贝作为货币,商代晚期还出现了铜贝。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形态的铜铸币,并且黄金已经在交换上大量使用。与此相联系,有关商品交换、商业、货币和价格的理论也逐渐增多,在古代世界价格理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古希腊时代的价格理论。古代希腊在欧洲和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商品交换和价格的理论也相当丰富,源远流长。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历史称为“英雄时代”,因荷马史诗的流传又称为“荷马时代”。当时以物物交换为主,商品交换时的主要“价格标准”是家畜,如全套青铜甲胄值牛4头,而全套黄金甲胄值牛100头,女奴隶视其技能和美丑的差异很大,一个普通女奴值牛4头,而一个出色的女奴值牛20头。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农民诗人HESIOD在其史诗《工作与日历》中提出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值得注意的缺少性,选择和资源配置等三大问题,并鼓励“善良的竞争”。这在古代经济思想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虽然他没有进行具体的分析,也没有直接对价格问题进行探讨,但他的这一卓越见解对近代西方经济学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3、欧洲古典价格学理论。西方古典经济学在价格理论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欧洲自古希腊时代以后,又经历了罗马时代、中世纪时代、重商主义时代,价格理论又的到进一步发展。较有影响的如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筌那的公平价格理论,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在贸易差额理论和价格竞争理论等,但总的说来,在价格理论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进展。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才是价格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任务有配第、斯密、李嘉图等,其中尤其以斯密和李嘉图的影响更大。
[中]何全胜的《新价格理论》
《交易理论》(何全胜,2010)一书,从传统价格理论的谬误之中,重新去寻找价格的形成机制,并根据价格形成的不同方式,将价格分为内生价格和外生价格,从而建立了“新价格理论”。
从交易的角度来说,由供求双方经过自由交易所形成的价格,称为市场价格,这种价格实质上是一种内生价格,是由交易双方在在一个市场内部经过自由竞争后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内生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因此,供求决定价格,当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将会上涨;当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将会下降。其中,需求是指实际购买量,供给是指实际生产量,那么,就有:需求=供给—库存。
与市场价格相比较,管制价格则属于外生价格,是由交易双方以外的因素所形成的价格。
外生价格不是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不是交易双方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违背了自由市场的交易原则,对需求者和供给者都有影响,因此,外生价格对需求者有“需求效应”,对供给者有“供给效应”。外生价格不是由供求决定的,因而会对供求产生影响,也许正是基于这一点,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价格能够决定供求,显然是不明白内生价格与外生价格的区别和联系。
外生价格的作用是以内生价格为基础的。
当外生价格高于内生价格时,需求者收入和替代品的价格不变,会提高需求而降低其他替代物品的需求,反之亦然,这种情况称为外生价格的“需求效应”。在这里需要注意“需求效应”与传统价格理论的区别。当外生价格低于内生价格,即使提高外生价格,如果提高后的外生价格依然低于内生价格,需求依然不会降低,如:自来水的价格。因此,价格上涨,需求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上涨必然导致需求减少,显然不能很好的解释自来水的价格。
外生价格同样会对供给者产生影响,如果外生价格高于内生价格,供给者的成本不变,同样的销售量会降低利润,因此,供给者会减少供给,这称为外生价格的“供给效应”。同样,“供给效应”与传统价格理论中的供给理论也有本质的区别。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上涨,供给会增加。但是,当外生价格低于内生价格时,如果外生价格提高后仍然低于内生价格,供给者在这个价格下可能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只是比提高价格前亏的少些而已,因此不会增加供给量。这同样也可以解释自来水价格。
外生价格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同时产生作用,那么,实际交易量会增加还是降低就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外生价格对实际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认为外生价格提高或者降低,经济就会一定出现什么情况。
因此,管制价格作为一种外生价格,关键要看它和内生价格的关系,要以内生价格为基础进行分析。而传统价格理论没有进行区分,一味的认为只要价格上涨,需求就会减少,显然是不科学的。
“新价格理论”的内生价格和外生价格的作用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市场价格和投机价格等经济现象,也可以用来分析劳动力价格管制、粮食价格补贴、利率管制、汇率管制等政府管制价格的情况,从而为分析“市场”和“政府”相互作用奠定了一个微观理论基础。
简单地说,张五常是科斯理论的继承者,也被视为离经叛道者。科斯在91年获诺奖时邀请张五常到现场,并特别感谢了3个人,其中就有Steve NS Chueng(张五常)。
张五常的最大贡献在于合约结构理论,认为合约应当用结构的视角来观察。比如,国民党实行的375税,降低了均衡经济的税率,按照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会引起减产和农民总福利的减少,但合约结构理论说明合约用其他方式转移了成本,因而没有引起上述结果。
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把对企业理论的探讨扩展到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理论,另一个是合约理论,而张五常在纪念科斯退休的ceremony上发表了其代表作之一《企业的合约性质》,认为科斯应当将企业性质的探讨引入合约结构理论而非组织理论,科斯表示不同意。
在大师的退休会上,以对大师批判地接受并发展其理论作为纪念的方式,成为一段佳话。
价格理论的正确意义是选择理论。这是假设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永远是个人的选择:经济学没有集体选择的理论。是自由选择吗?经济学不管绝对自由,也没有完全不自由。经济学的整个范畴,是以局限下的“自由”选择来解释人的行为。从那所谓自由社会到暴君专政,人的行为一律是局限下的选择结果。选择理论之所以被称为价格理论,因为局限是价。价的变动导致的行为变动要有理论的约束,这理论的重心就是需求定律了。没有市场当然没有市价,但局限的转变还可以用代价的方法处理,需求定律还在。这本书清晰地提供这选择范畴的理论基础。对本书的赞誉:我是杰克•赫舒拉发的学生。我在他的指导下撰写了关于佃农理论的博士论文。后来我还撰写了关于外部性、渔业、盲婚娶妾的婚姻风俗、苹果与蜜蜂、价格与租务管制、专利与商业秘密、戏院座位票价、公司与合约以及无数精确推断并有力解释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文章。所有这一切都是萌芽于46年前我旁听了杰克晚上在UCLA的一个小房间里讲授的价格理论课程。当时他准备的课程讲义就奠定了《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的基础。那些讲义的魔力在此书第7版里仍是栩栩如生。——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从覆盖性、清晰性和睿智性来说,这是今天你能获得的最好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书中迷人的例子展示了微观经济学的重要与美妙之处。本书重点特出却又不失精确。——陶德•桑德勒南加州大学《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是经典之作,但每一版本都屡有新意。此版有两大强项:其一是教导读者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无论是初级入门还是加深认识;其二是它有大量例子,取自最好、最新的经济学研究。——埃里克•拉斯缪森印第安纳大学这本经典教材的第7版继承了杰克•赫舒拉发在此书早期版本中开创的传统。它不仅仅是教导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知识,还使学生对这一学科深入洞察,学完之后对微观经济学所为何物有了清晰和丰富的理解。——迈克尔•沃尔德曼康奈尔大学书中有着数量与种类繁多的例子和应用,这一点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必将是学习这一学科的无价之宝,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阿伯西内•穆素艾塞克斯大学这是最优秀的微观经济学教材的新版,让我们重新洞识大量的有趣题材。本书趣味横生,用语轻快活泼,宜于阅读。书中明晰的分析使学生轻易就能明了并理解其主旨。——保尔J萨克克莱蒙研究大学
对于自学者来说,我建议以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为主,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为辅,前者结构宏大,体系严密,后者则弥补了前者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的上的空白。我个人不是很建议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因为这本书太简单,合适高中生阅读。这两本书,估计在3个月内可以啃下来。然后你就可以鄙视至少一半所谓的大V公知了。这两本看完之后,该学习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了,但是建议这时应该先通读一遍经济学史。因为,任何一个学科,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它的议题,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推荐2本,一本是《经济思想史》(兰德雷斯、柯南德尔),经济学史的书最大的毛病就是乱——学派乱、国家乱、年代乱,但是这本书很好的克服了这些毛病。它不是一本按照时间线来的“流水账”,没有“历史脱节感”。另一本是最近刚出版的《伟大的说服》,这本书可以很好补充前面一本。
《伟大的说服》站在新自由主义的视角,是一部1930-2008年的政治经济学史,它记载了大萧条后,在经济自由主义一败涂地的背景下,以哈耶克、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是如何艰难夺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王权的。这两本搭配在一起,看起来有些奇怪,是因为通常经济学史只截至到凯恩斯时代,很多人认为1930年以来的时间还不够长,历史还掩藏在迷雾之后。另一方面,1930年以来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数学公理化的时代,想让初学者看懂很难(学完中级我会再开历史书单),而《伟大的说服》非常通俗易懂。中级经济学教材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及分支学科。
微观方面推荐两本书,一个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这本书是数学盲的救星,一般到了微观,不用数学是不可能的了,这本书做到了不用微积分也能学,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这本书肤浅,这本书非常精深,我相信你看一遍目录就放不下了。
另一本是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前面说到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技术性强,这本书就是以深刻的洞见见长,覆盖性、清晰性和睿智性突出,书中有着数量与种类繁多的例子和应用,是学习这一学科的无价之宝,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这两本书搭配阅读效果绝对是棒棒哒。
供参考。
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 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张五常出生于香港,曾在香港大学任教,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他一向狂傲不羁,喜出狂言,在经济学圈内有“狂生”之称。
求学生涯
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
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他爱好
但是,这只是张五常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张五常还是中文世界最好的经济学散文家,他的《卖橘者言》风靡一时;他是著名的摄影家,可与香港著名的摄影家简庆福等人一比高下;他对书法艺术了如指掌,在谈到中国各家各派的书法艺术时真是龙飞凤舞,愉悦之情洋溢于表。
博士论文一鸣惊人
1959年起,张五常进入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1966年初,张五常以“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为题作为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并写了十一页的提纲,希望能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当时阿门·阿尔奇安是张五常的导师。
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后来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
与科斯神交深受赞赏
约翰逊是当时研究佃农理论的权威,张五常对他的分析手起刀落。约翰逊不仅不介意,还再三要赫氏催促张五常申请芝大每年一个的奖金。1967年秋天,张五常到芝加哥大学任职,并在开学后几天就到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拜访了科斯。张五常和科斯成了好朋友。80年代张五常到了香港,一位教授路经此地,告诉张五常一个故事:
科斯到他们大学演讲,听众济济一堂。在演讲中,科斯直截了当地说,引用他的思想的人都引用得不对。到了个人提问时,一位听众问道:“当今之世,有没有一个引用你的思想的人是引用对了的?”科斯回答说:“只有张五常”。怪不得科斯在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仪式的演讲词中,多次提到张五常教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重大贡献。
最受欢迎的教授
“最劣的教师”
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
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濡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
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 张五常以纯粹的制度分析对中国的农业改革、城市企业改革、中国金融改革及中国腐败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可以说,20世纪整个80年代张五常完全献身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分析、政策建议,其在香港用中文写的《卖橘者言》、“中国的前途”、“再论中国的前途”、“中国的经济革命”等著作一时洛阳纸贵,风流万千,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的改革者及青年学子。
1935年 -- 在香港西湾河太富街十二号二楼出生。
1938年 -- 到邻家念幼稚园,老师叫吴姑娘,与其哥哥同校。
1941年 -- 十二月日本占领香港, 后先到澳门,经惠州,曲江(今韶关),最后避难至广西桂林,柳州等地。
1945年 -- 返港后求学广东佛山华英中学,考学不入,升学后又降级,最后被开除。
1948年 -- 就读香港湾仔书院。
1952年 -- 就读香港皇仁书院,第一年留级,重读一年后中文仍差一分才及格,因而被开除学籍。
1954年 -- 在香港父亲的文来行工作,习摄影。
1954年 -- 赴加拿大多伦多求学,无果,曾从事摄影。
1959年 -- 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商科,后转读经济。
1961年 -- 攻读硕士学位,导师赫舒拉发。
1963年 -- 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资格口试不过,导师赫舒拉发和现代产业经济学创始人艾智仁。
1967年 -- 在长堤大学完成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同年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69年 -- 转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后被聘为教授。
1982年 -- 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系系主任。
2000年 -- 退休。并开始着手著写<<经济解释>>。
2002年 -- 屡访各大学演讲,在大陆掀起“张五常热”。
2003年 -- 遭美国政府指称逃税而遭通缉,委托律师控告美国政府。
2008年 -- 为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1910- ) 著写小书<<中国的经济制度>>大获好评。
《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杰克•赫舒拉发(Jack Hirshleifer))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uSvFY3Y7GxeMRRq-DciXg
提取码:TIVQ书名: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作者:杰克•赫舒拉发(Jack Hirshleifer)
译者:李俊慧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02
页数:538
内容简介:
价格理论的正确意义是选择理论。这是假设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永远是个人的选择:经济学没有集体选择的理论。是自由选择吗?经济学不管绝对自由,也没有完全不自由。经济学的整个范畴,是以局限下的“自由”选择来解释人的行为。从那所谓自由社会到暴君专政,人的行为一律是局限下的选择结果。选择理论之所以被称为价格理论,因为局限是价。价的变动导致的行为变动要有理论的约束,这理论的重心就是需求定律了。没有市场当然没有市价,但局限的转变还可以用代价的方法处理,需求定律还在。这本书清晰地提供这选择范畴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Jack Hirshleifer,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卓越经济学教授和名誉退休教授。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和《力量的黑暗面》。他是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计量经济学会的会员,曾任西部经济学会的会长、美国经济学会的副会长,后者曾提名他为2000年的卓越会员。他曾供职于《美国经济评论》《经济行为与组织期刊》和《生物经济学期刊》的编辑部。
Amihai Glazer,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经济学教授。曾在希伯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芬兰的坦佩雷大学任教,现在是《管治经济学》期刊的编辑。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80多篇文章。
David Hirshleifer,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曾任教于UCLA的安德逊学院与密歇根大学的商学院。曾任美国金融学会理事,《金融研究评论》的编辑,以及其他一些金融学、经济学和公司战略期刊的副编辑。他的论文曾经获得《金融期刊》1999年度的史密斯-布里登杰出论文奖。
《佃农理论》(张五常)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HuMPowftVtfqZv5FdykPg
密码:cn31书名:佃农理论
作者:张五常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0-5
页数:188
内容简介:
1、《佃农理论(英语原著·中文引言)》经济学家张五常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书中诸多精彩章节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2、张五常把产权及交易费用观念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不仅推翻了传统的理论,而且为佃农理论的研究开创了新的视角。
3、张五常从个案研究中引申出一般性的结论,不仅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在方法上开启了活水源头。
4、《佃农理论(英语原著·中文引言)》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与深入性,还在于文字优美、格式规范,成了不少经济学学子写作的典范或范文。
作者简介: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远赴加拿大和美国求学,知遇著名经济学家赫舒拉发和艾智仁,取得了在价格理论领域的真经。1969年以博士论文《佃农理论》轰动西方经济学界。
曾出版作品:《佃农理论》、《五常问答室》、《经济学的缺环》、《经济解释》、《中国的前景》、《卖桔者言》、《中国的前途》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