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图麦的意思:
1、一位德行完美的女性。
2、伊斯兰教优秀的楷模。
一、法图麦简介:
法图麦,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为先知穆罕默德与赫蒂彻所生,是先知最心爱的女儿,也是德行最完美的穆斯林女性。一般认为法图麦在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的半年随父而去,即公元632年,年仅27岁。世界各地穆斯林尤其妇女组织,都按照各自确定的法图麦归真之日举行纪念活动,中国穆斯林称这一天(时为伊斯兰教历九月十二日)为"法图麦太太节"或"姑太太节"。
二、法图麦的择偶标准:
她的择偶标准是知识、信仰和美德。
三、婚后:
法图麦是一位得力的内贤助。
四、性格特点:
慷慨好施、虔诚
五、子女教育:
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并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孩子学习知识,加强信仰。
法图麦简介:
法图麦,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法图麦诞生后,穆圣给她取了许多美妙的名字,经常用不同的名字呼喊她,而且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讲述着法图麦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美德。
法图麦有九个名字:法图麦、萨迪格、穆巴拉克、塔希勒、泽克叶、拉泽叶、麦尔泽叶、穆哈迪色、泽赫拉。其中穆圣叫得最多的名字是法图麦,其次是宰赫拉,有时也把两个名字合并起来,叫法图麦·宰赫拉。
法图麦一词有“分开”之意。穆圣说:“我把我女儿取名法图麦,是因为安拉将让她和热爱她的人与火狱分开。”宰赫拉一词的含义,据伊玛目萨迪格说:“穆圣把法图麦称为宰赫拉,是因为当她礼拜时,她的光照亮了天上所有的人(天使),正如星辰照亮地上的人一样。”此外,“萨迪格”有诚实之意,指法图麦为人诚实;“穆巴拉克”有吉祥之意,指法图麦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塔希勒”有纯洁之意,指法图麦心灵纯洁,善良慈祥;“泽克叶”有聪颖之意;“拉泽叶”有满意、知足之意,指法图麦对安拉的前定知足满意;“麦尔泽叶”有被喜悦之意,指法图麦受安拉的喜悦。
记住法图麦并不仅仅因为她是穆圣的女儿,而是因为她是伊斯兰最完美的信士,穆斯林最完美的女性,因为法图麦在她短短的二十七个春秋里,为穆斯林女性铸造了一块最完美的道德丰碑,它的精神之光能够照亮着每一个虔诚信士的心。
法图麦从幼年起就接受伊斯兰教育,为传播真主的光明,追随父亲辗转各地,她与父亲一样执着的选择为伊斯兰奉献全部,勇敢地直面所有非议和侮辱,克服一切艰辛坎坷,只求扫尽人间的黑暗,把真主的光明播散到每一个角落,照亮每一颗迷茫的心灵。
法图麦端庄贤德,聪慧勇敢,诚恳善良,无论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还是朋友,她都具有最完美高尚的德行,她意志坚定、富于主见,并将所有的学识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圣教事业。因此她是穆圣最宠爱的女儿。
法图麦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
法图麦旧译“法图麦”、“法帖梅”,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因系圣裔,被尊称为“圣女”及法蒂玛·宰赫拉。
法图麦于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为先知穆罕默德与赫蒂彻所生,是先知最心爱的女儿,也是德行最完美的穆斯林女性,18岁时与阿里在麦地那结婚,生有两男二女。
法图麦人物生平:
法蒂玛有三个姐姐:栽娜卜、鲁卡娅和乌姆·库勒苏姆。她们童年时都是在一起,后来,她的三个姐姐都先后出嫁了。法蒂玛有还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在婴儿时夭折的。
作为虔诚的穆斯林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要笃信安拉,坚守拜功,经常赞颂安拉,尤其要坚持完成夜功拜。
以上内容参考-法蒂玛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
法图麦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
法图麦旧译“法图麦”、“法帖梅”,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因系圣裔,被尊称为“圣女”及法蒂玛·宰赫拉。
法图麦于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为先知穆罕默德与赫蒂彻所生,是先知最心爱的女儿,也是德行最完美的穆斯林女性,18岁时与阿里在麦地那结婚,生有两男二女。
法图麦人物生平:
法蒂玛有三个姐姐:栽娜卜、鲁卡娅和乌姆·库勒苏姆。她们童年时都是在一起,后来,她的三个姐姐都先后出嫁了。法蒂玛有还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都是在婴儿时夭折的。
作为虔诚的穆斯林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更重要的是要笃信安拉,坚守拜功,经常赞颂安拉,尤其要坚持完成夜功拜。
以上内容参考-法蒂玛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
按照医用手术缝合线的结构进行分类,有单丝线、复丝线、捻合线、加捻线等。如果按照医用手术缝合线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分类,可分成2类,可吸收缝合线和不可吸收缝合线。
1、不可吸收缝合线已经应用在临床的手术伤口缝合上很久了,其中天然和合成纺织纤维制作手术缝合线的原料。而棉纤维则是制作手术缝合线最早的原料之一。
2、可吸收缝合线在现代临床外科手术中,主要用于腹部、眼睛等手术的切口缝合。最早出现的可吸收缝合线是以羊肠黏膜和牛肠黏膜中的胶原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但是进行手术伤口缝合后机体组织对羊肠线的反应较大,所以现在羊肠线已经渐渐地被新型手术缝合线所代替。
但是可吸收缝合线存在难以控制吸收期的缺点,相关的研究人员还在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努力中。
扩展资料
手术缝合线的发展历史
手术缝合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而已知最古老的缝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对伤口缝合和使用缝合材料的第一个详细书面记载来自公元前500年印度的圣人和医师苏胥如塔。
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后来罗马的奥卢斯·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描述了基本的缝合技术。第一次描述肠道缝合的是2世纪的罗马医生盖伦,也有人认为是10世纪的安达卢西亚外科医生宰赫拉威。据记载,一次宰赫拉威鲁特琴的琴弦被一只猴子吞掉,他由此发现了肠线可吸收的性质。从此之后就开始制造医用羊肠线。
约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缝合技术的巨大变革,他提倡对所有的缝合线进行常规消毒。与19世纪60年代,他第一次尝试对“石炭酸羊肠线”杀菌,二十年后又对铬羊肠线做了消毒。1906年制成了经过碘处理的无菌羊肠线。
下一次大飞跃发生在20世纪。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制成。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
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现在,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古代的材料中只有丝绸和肠线仍在使用——虽然并不经常。在欧洲和日本,肠线因牛海绵状脑病而被禁止,而丝绸有时会被用于血管和耳鼻喉科手术。
参考资料:
法蒂玛(Fatimah al-Zahra’,605~632)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旧译“法图麦”、“法帖梅”。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因系圣裔,被尊称为“圣女”及法蒂玛·宰赫拉(意为“佳丽法蒂玛”)。
法蒂玛(Fatimah al-Zahra’,605~632)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旧译“法图麦”、“法帖梅”,全名法蒂玛·宰赫拉·宾特·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哈希米娅,因系圣裔,被尊称为“圣女”及法蒂玛·宰赫拉(意为“佳丽法蒂玛”)。
法蒂玛于公元605年诞生于麦加,为先知穆罕默德与赫蒂彻所生,是先知最心爱的女儿,也是德行最完美的穆斯林女性,18岁时与阿里在麦地那结婚,生有两男二女,两男为哈桑(624~670)、侯赛因(625~685);二女为乌姆·库勒苏姆(Umm Kulthum)、栽娜卜(Zaynab,~约685)。
扩展资料:
法蒂玛受到伊斯兰世界普遍尊崇。世界各地穆斯林,尤其是妇女组织,都按照各自确定的法蒂玛归真之日举行纪念活动,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妇女于伊斯兰教历每年6月15日大都举行纪念活动,称为“法蒂玛节”,其中什叶派尤为尊崇,为她撰写了不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中国的穆斯林亦举行纪念活动,中国穆斯林称这一天(时为伊斯兰教历九月十二日)为“法蒂玛太太节”或“姑太太节”。10世纪初,什叶派在北非建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法蒂玛王朝。
布哈里和穆斯林二人汇编的《圣训实录》均收有她传述的圣训18段。纪念法蒂玛,并不仅仅因为她是穆圣的女儿,更是因为她是伊斯兰最完美的信士,穆斯林最完美的女性,因为法蒂玛在她短短的二十七个春秋里,为穆斯林女性铸造了一块最完美的道德丰碑,它的精神之光能够照亮着每一个虔诚信士的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