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体和后代之间都存在着某些种族上的相似,但同时也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不管是什么生物,也不管在生命的哪个阶段,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人类整个世界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世界大事年表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在西班牙半岛,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和北印度建立定居点。此时,诺索斯已经被摧毁,埃及的特多麦斯三世、艾米诺菲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王朝已经过去三四百年。国力弱小的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正统治着尼罗河流域。以色列在早期国王的统治下是一个统一的王国。扫罗、大卫,已成为巴比伦历史中遥远的记忆,比如今到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时代还要遥远。汉谟拉比已经死了一千年。亚述人已经占据了拥有少量军队的巴比伦。公元前1100年,提格拉特-帕拉沙尔占领了巴比伦,但没有将其永久征服,亚述和巴比伦仍然是独立帝国。在中国,周王朝正蓬勃发展。英格兰的巨石阵,此时已经出现了几百年。
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埃及在二十二王朝的统治下得到复兴;短暂的所罗门希伯来王国分类;希腊人在巴尔干地区、意大利南部和小亚细亚扩散开来;伊特鲁里亚人主宰着意大利中部。下面是确实可查的年代表。
公元前
800年 兴建迦太基。
790年 埃塞俄比亚征服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
776年 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753年 罗马建城。
745年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征服巴比伦,并创建新亚述帝国。
722年 萨尔贡二世开始以铁制武器武装亚述军队。
721年 萨尔贡二世把以色列人驱逐出境。
680年 亚述王以撒哈顿攻占埃及底比斯(埃塞俄比亚人的第二十五王朝覆灭)。
664年 菩萨木提克一世恢复埃及的自由,并建立第二十六王朝。
608年 埃及王尼科在米吉多之战中击败犹太王约西亚。
606年 迦勒底人和米提亚人占领尼尼微,建立迦勒底帝国。
604年 尼科推进到幼发拉底河,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打败(尼布甲尼撒把犹太人劫往巴比伦)。
550年 居鲁士二世取代了在位的米底国王阿斯提亚戈斯;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大约生活在这个时期。
539年 居鲁士占领巴比伦,建立了波斯帝国。
521年 西斯达斯贝斯的儿子大流士一世的儿子统治从多瑙河到鳊河流域的广大土地,并远征斯基台。他的探险队到西徐亚。
490年 马拉松战役。
480年 温泉关战役和萨拉米海战。
479年 普拉多战役和麦卡尔战役。
474年 伊特鲁里亚舰队被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歼灭。
431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至404年)。
401年 远征波斯的军队“万人大撤退”。
359年 菲利普成为马其顿国王。
338年 凯罗尼亚战役。
336年 马其顿军队进入亚洲;菲利普被谋杀。
334年 格勒奈克斯河战役。
333年 伊苏斯战役
331年 埃尔比勒战役
330年 大流士三世被杀害。
323年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
321年 旃陀罗笈多在旁遮普崛起;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
281年 皮洛士入侵意大利。
280年 赫拉克利亚战役
279年 奥斯库卢姆战役
278年 高卢人入侵小亚细亚,定居加拉太。
275年 皮洛士离开意大利
264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阿育王在比哈尔登基(至227年)。
260年 米勒战役
256年 埃克诺米斯战役
247年 秦始皇成为秦王
220年 秦始皇称帝
214年 中国开始修建长城
210年 秦始皇逝世
202年 扎马战役
146年 迦太基沦陷
133年 阿塔罗斯把王国遗赠给罗马人
102年 马略赶走日耳曼人
100年 马略凯旋;中国征服了塔里木河流域。
89年 所有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73年 斯巴达克斯的奴隶起义
71年 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失败
66年 庞培率领罗马军队到达里海和幼发拉底河
48年 尤里乌斯-凯撒在法萨卢斯战役中击败了庞培
44年 尤里乌斯-凯撒遇刺身亡
27年 屋大维被尊称为“奥古斯都”(至公元14年)。
4年 拿撒勒人耶稣诞生
公元
14年 屋大维逝世,由儿子提比略继位
30年 拿撒勒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41年 克洛狄乌斯(第一位军团皇帝)在卡利古拉遭暗杀后被士兵们拥立为皇帝
68年 尼禄自杀。加尔巴、奥托、维泰利乌斯先后即位
69年 维斯帕西安成为罗马皇帝
102年 班超到达里海
117年 哈德良继图拉真后成为皇帝。罗马帝国的疆域达到顶峰
138年 印度斯基泰人清楚了希腊统治印度的最后痕迹
161年 马克-奥勒留继安东尼-皮乌斯为帝。
164年 大瘟疫流行,直到180年马克-奥勒留逝世。这场瘟疫不仅给亚洲带来灾难,还让罗马帝国开始了近100年的战争和混乱
220年 汉代灭亡,中国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分裂时期
227年 阿尔达希尔灭亡安息王朝
242年 摩尼开始传教
247年 哥特人度过多瑙河,大举入侵罗马帝国
251年 哥特人打败并杀死罗马皇帝德西乌斯
260年 第二萨珊国王撒波一世攻占安提奥克,俘获瓦勒安皇帝,但他从小亚细亚撤回里被帕尔米的奥迪尼林斯打败。
277年 摩尼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284年 戴克里成为罗马皇帝
303年 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
311年 罗马皇帝加莱利乌斯停止迫害基督徒
312年 君士坦丁大帝成为罗马皇帝
323年 君士坦丁主持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
337年 君士坦丁在临终前接受洗礼
361-363年 朱利安的叛教者试图替代密特拉教基督教
392年 狄奥多西成为东罗马和西罗马皇帝
395年 狄奥多西大帝去世;霍诺留和阿卡丢把罗马帝国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410年 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占罗马
425年 汪达尔人定居于西班牙南部;匈奴人占领潘诺尼亚;哥特人定居于达尔马提亚;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来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北部;盎格鲁人入侵英格兰。
439年 汪达尔人攻占了迦太基。
451年 阿提拉入侵高卢和弗兰克斯,在特鲁瓦被阿勒曼尼人和罗马人击败。
453年 阿提拉去世
455年 汪达尔人洗劫了罗马
476年 奥多亚克向居士坦丁堡报告西方已没有皇帝。西罗马帝国结束
493年 东哥特迪奥多里克征服了意大利,并成为意大利国王,但名义上仍向君士坦丁堡称臣。
527年 查士丁尼称帝
529年 查士丁尼关闭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雅典学校。贝利撒留(查士丁尼的一位将军)攻占了那不勒斯。
531年 科斯罗伊斯一世登基
543年 君士坦丁堡爆发瘟疫
553年 哥特人被查士丁尼逐出意大利
565年 查士丁尼去世;伦巴第人征服了大部分北意大利
570年 穆罕默德出生
579年 科斯罗伊斯一世去世;伦巴第人统治意大利
590年 瘟疫肆虐罗马;科斯洛埃斯二世登基
610年 赫拉克利乌斯登基
619年 科斯洛埃斯二世攻占埃及、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驻军赫勒斯庞特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逃到麦地那
627年 赫拉克利乌斯在尼尼微打败波斯军队;唐太宗成为皇帝
628年 卡瓦特二世谋杀了他的父亲科斯洛埃斯二世。穆罕默德写信给各国的统治者。
629年 穆罕默德返回麦加
632年 穆罕默德去世,阿布波克尔成为哈里发
634年 雅穆克河战役爆发;穆斯林攻占了叙利亚,奥马尔成为第二位哈里发
635年 唐太宗接见景教传教士
637年 卡第西亚战役爆发
638年 耶路撒冷投降哈里发奥马尔
642年 赫拉克利乌斯去世
643年 奥斯曼成为第三任哈里发
655年 穆斯林打击了拜占庭舰队
668年 摩阿维亚的哈里发从海路进攻君士坦丁堡
687年 合理斯塔尔的丕平做了宫相
711年 穆斯林军队从非洲入侵西班牙
715年 哈里发瓦利德一世的领土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中国
717-718年 瓦利德的儿子和继承人苏莱曼,攻打君士坦丁堡失败
732年 查理马尔泰在普瓦捷附近击败穆斯林军队
751年 丕平接受加冕成为法国国王
768年 丕平去世
771年 查理曼成为法兰克王
774年 查理曼征服了伦巴底
786年 诃隆阿尔拉希德成为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至809年)
795年 利奥三世成为教皇(至816年)
800年 利奥教皇为查理曼加冕
810年 保加利亚大公克鲁姆击败并杀死了皇帝尼基弗鲁斯
814年 查理曼大帝去世
828年 挨格伯特成为英格兰第一位国王
843年 虔诚者路易去世,法国卡洛琳王朝开始分裂
850年 一个名叫留里克的北欧人成为诺夫哥罗德和基辅的统治者
852年 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国王(至884年)。
865年 俄罗斯人的舰队威胁君士坦丁堡
904年 俄罗斯舰队离开君士坦丁堡
912年 罗伦成为诺曼底公爵
919年 亨利当选德国国王
936年 奥托一世继位成为德意志国王
941年 俄国舰队再次威胁君士坦丁堡
962年 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由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第一撒克逊皇帝
987年 休卡佩成为法国国王。法国加洛林王朝覆灭。
1016年 克努特成为英格兰、丹麦和挪威王
1043年 俄罗斯舰队威胁君士坦丁堡
1066年 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
1071年 塞尔柱土耳其人复兴伊斯兰教;梅拉斯吉特战役爆发。
1073年 希尔德布兰德成为教皇(即格里高利七世)。
1084年 诺曼人罗伯特奎斯卡德洗劫了罗马
1087年 乌尔班二世任教皇(至1099年)
1095年 乌尔班二世在可莱蒙特发布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096年 民众组成的十字军遭到屠杀
1099年 布荣的戈弗雷占领耶路撒冷
1147年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1169年 萨拉丁成为埃及苏丹
1176年 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在威尼斯承认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至高无上权力
1187年 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
1189年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1198年 教皇英诺森三世即位(至1216年),成为西西里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4岁)的监护人
1202年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进攻东罗马帝国
1204年 拉丁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1214年 成吉思汗攻占了北京
1226年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去世
1227年 成吉思汗去世,窝阔台继位
1228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发动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并征服耶路撒冷
1240年 蒙古人摧毁基辅,向俄罗斯索贡。
1241年 蒙古人在西里西亚的利埃格尼战役中获胜。
1250年 弗里德里希二世去世,直至1273年无人即位
1251年 蒙哥成为大汗,忽必烈做了中国皇帝
1258年 旭烈兀摧毁了巴格达
1260年 忽必烈成为大可汗
1261年 希腊人从拉丁人手中收复君士坦丁堡
1273年 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成为皇帝
1280年 忽必烈建立元朝
1292年 忽必烈去世
1293年 实验科学的先驱罗杰-培根去世
1348年 黑死病开始蔓延
1368年 元前灭亡,明朝建立
1377年 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回到罗马
1378年 教皇分立:乌尔班六世居罗马,克勒芒七世居阿维农。
1398年 胡斯在布拉格宣传威克利夫教义
1414-1418年 召开康斯坦茨宗教会议
1415年 胡斯被烧死
1417年 教皇分裂结束
1453年 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1480年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脱离蒙古人
1481年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准备征服意大利时去世
1486年 迪亚斯绕过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1498年 马克西米连一世成为神圣罗马皇帝
1499年 瑞士成为独立共和国
1500年 查理五世出生
1509年 亨利八世继任英格兰国王
1513年 利奥十世任教皇
1515年 弗朗西斯一世成为法国国王
1520年 苏莱曼成为苏丹(至1566年),统治从巴格达到匈牙利的广阔领土;查理五世成为皇帝。
1525年 巴贝尔赢得帕尼帕特战役,攻占了德里,建立莫卧儿帝国。
1527年 德国军队在波旁公爵的率领下,掠夺罗马
1529年 苏莱曼围攻维也纳
1530年 查理五世由教皇加冕;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开始争吵
1539年 耶稣会成立
1546年 马丁路德去世
1547年 伊凡四十成为俄国沙皇
1556年 查理五世退位;阿克巴统治大莫卧儿帝国(至1605年)。
1558年 查理五世去世
1566年 苏莱曼大帝逝世
1602年 詹姆斯一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
1620年 “五月花号”帆船到达美洲;第一批黑奴运抵詹姆斯敦(今弗吉尼亚州)。
1625年 查尔斯一世成为英格兰国王
1626年 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去世
1643年 路易十四开始执政,开始长达72年的统治
1644年 满族人灭亡明朝
1648年 签订《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1649年 查理一世被处死
1658年 阿克巴成为莫卧儿帝国君主。克伦威尔去世。
1660年 查尔斯二十即位英格兰国王
1674年 英国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
1683年 土耳其最后攻击维也纳,被波兰约翰三世打败。
1689年 彼得大帝成为俄国沙皇。
1701年 弗里德里希一世成为普鲁士国王
1707年 莫卧儿帝国解体
1713年 普鲁士弗里德里希大帝出生
1715年 路易十五成为法国国王
1755-1763年 英国和法国争夺美洲和印度;法国与奥地利、俄国结盟,对抗普鲁士和英国,开始“七年战争”(1756-1763年)。
1759年 英国将军沃尔夫占领魁北克。
1760年 乔治三世即位
1763年 加拿大割让给英国;英国开始统治印度。
1769年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
1774年 路易十六即位
1776年 美利坚合众国发表《独立宣言》。
1783年 英国和美国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 美国联邦政府在费城成立
1788年 美国第一联邦国会在纽约召开
1789年 法国召开三级会议;巴士底狱被攻占
1792年 法国对奥地利宣战;普鲁士对法国宣战;瓦尔米战役;法兰西成为共和国。
1793年 路易十六被斩首
1794年 罗伯斯庇尔被处死,雅各宾共和国结束
1795年 督政府成立;拿破仑-波拿巴出征意大利
1798年 波拿巴远征埃及;尼罗河战役。
1799年 波拿巴返回法国,就任第一执政官。
1804年 拿破仑-波拿巴称帝
1806年 普鲁士军队在耶拿被打败
1808年 拿破仑封他的弟弟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
1810年 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成为共和国
1812年 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
1814年 拿破仑退位,路易十八即位
1824年 查理十世成为法国波旁王朝国王
1825年 尼古拉一世成为沙皇。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建成通车
1827年 诺瓦里诺战役
1829年 希腊独立
1830年 路易菲利普推翻查理十世;比利时脱离荷兰;利奥波德一世成为比利时国王;俄属波兰起义,最终被镇压。
1835年 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这个词。
1837年 维多利亚女王即位
1840年 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亲王结婚
1852年 拿破仑三世登基成为兰西帝国皇帝
1853-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 亚历山大二世即位,成为沙皇
1861年 亚伯拉罕林肯成为美国总统;美国内战爆发。
1865年 日本向世界开放
1870年 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
1871年 巴黎投降(1月);普鲁士国王成为“德意志皇帝”;签订《法兰克福条约》。
1878年 签订《柏林条约》,西欧开始46年的武装和平时期。
1888年 弗里德里希三世(3月)和威廉二世(6月)成为德国皇帝。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1917年 两次俄国革命,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政权。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0年 国际联盟召开首次会议,德国、奥地利、俄罗斯和土耳其被排除在外,美国没有派代表出席。
1921年 希腊完全抛开国际联盟,与土耳其开战
1922年 希腊人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打败。
皮洛士(Pyrrhus,希腊语即“棕发者”)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公元前307年-前公元303年,公元前297年-公元前272年在位)。罗马称霸亚平宁半岛的主要敌人之一。
公元前319年出生。
年少时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勇敢而有野心,12岁即位,一度被贵族放逐,后随姐夫德米特里入小亚细亚,参加易普斯河战役(公元前301年)。很快他又去托勒密埃及,被招为婿,在托勒密国王支持下,返伊庇鲁斯复位。他醉心于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帝国。
德米特里在马其顿称王,皮洛士联合托勒密一世、莱西马库斯等共同争讨,又瓜分马其顿部分领土,势力日益壮大。
乘希腊殖民城市塔林敦(Tarenium)求援之机,他于公元前280年率2万步兵、3000骑兵及20头战象渡亚得里亚海,入意大利,初在赫拉克利亚战役击败罗马执政官瓦勒留交战,次年在阿斯库路姆战役再败罗马军队,但因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后世称损失很大而获胜为“皮洛士的胜利”)。向罗马元老院提议议和,未成。
公元前278年,他应叙拉古之请去西西里同迦太基作战,在各希腊殖民城市配合之下获胜。他接着攻打利利贝城,失败,各城市纷纷脱离,转战3年无结果。公元前276年秋,他到意大利,次年与罗马执政官登塔图在贝奈温敦(Beneventum)交战,战败以后狼狈回国,后又入侵南希腊,战死于阿哥斯。
皮洛士(Pyrrhus,希腊语即“棕发者”)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公元前319年-前公元272年,公元前297年-公元前272年在位)。罗马称霸亚平宁半岛的主要敌人之一。
公元前319年出生。年少时崇拜亚历山大大帝,勇敢而有野心,12岁即位,一度被贵族放逐,后随姐夫德米特里入小亚细亚,参加易普斯河战役(公元前301年)。很快他又去托勒密埃及,被招为婿,在托勒密国王支持下,返伊庇鲁斯复位。他醉心于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立一个大帝国。德米特里在马其顿称王,皮洛士联合托勒密一世、莱西马库斯等共同争讨,又瓜分马其顿部分领土,势力日益壮 大。乘希腊殖民城市塔林敦(Tarenium)求援之机,他于公元前280年率2万步兵、3000骑兵及20头战象渡亚得里亚海,入意大利,初在赫拉克利亚战役击败罗马执政官瓦勒留交战,次年在阿斯库路姆战役再败罗马军队,但因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后世称损失很大而获胜为“皮洛士的胜利”)。向罗马元老院提议议和,未成。公元前278年,他应叙拉古之请去西西里同迦太基作战,在各希腊殖民城市配合之下获胜。他接着攻打利利贝城,失败,各城市纷纷脱离,转战3年无结果。公元前276年秋,他到意大利,次年与罗马执政官登塔图在贝奈温敦(Beneventum)交战,战败以后狼狈回国,后又入侵南希腊,战死于阿哥斯。
皮洛士远征指埃皮鲁斯国王皮洛士的军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对罗马和迦太基采取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雇佣军在南意大利登陆,不久在赫拉克里亚战役中击败罗马民兵军。
公元前279年春,皮洛士军队在阿斯库伦附近再次战胜罗马军。皮洛士之所以能够屡次战胜兵力居优势的敌人,是由于他采用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及其战友制定的作战方法。其中,皮洛士特别善于在交战中使用骑兵和战象,这是罗马人从未见过的一种新的作战方法。
但在公元前279年的战役中,皮洛士军队也遭到了重大损失,这是造成其以后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78年,皮洛士前去援助正同迦太基交战的西西里城市锡腊库扎,期望能在西西里获得成功。皮洛士接连战败迦太基人,几乎征服整个西西里。
但是,他所采取的课重税和压迫政策却激起了西西里居民的愤怒,迦太基人乘机派出一支新的庞大部队在西西里岛登陆。皮洛士由于失去了锡腊库扎市民的支持,被迫于公元前276年撤回意大利。途中,皮洛士战船队的船只有一半被迦太基人击毁。
公元前275年,在贝奈温敦城郊的会战中,战斗力已遭削弱的皮洛士军队被兵力居绝对优势的罗马军队击败。皮洛士逃往塔连特,并从那里率残部返回埃皮鲁斯。
古代印度的一次下象战。
1526年4月,巴布尔率25万人(或说12万人)进攻德里,德里洛迪王朝苏丹易卜拉欣统率10万大军及1000头战象迎战于帕尼帕特,即第一次帕尼伯特战役。巴布尔采取骑兵协同炮队作战及两翼包抄敌军后方的战术,全歼洛迪朝军队,取得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的胜利。易卜拉欣苏丹与瓜廖尔的拉其普特王公比克拉马奇德一同阵亡。巴布尔派遣长子胡马雍率军占领亚格拉和德里,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堂仪式上巴布尔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结束了德里苏丹国家在印度的统治。
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1兵民合一的罗马军团
罗马实行典型的兵民合一的公民兵制度。罗马公民从17岁到45岁须在野战军中服役,46岁至60岁的公民在战时仍要去守卫后方。他们都是自备武装,战时出征,战后解甲归田。
罗马的兵民合一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百人队大会制度上。百人队大会既是公民大会,又是战士会议。实行兵民合一的公民兵制的斯巴达的公民大会也是战士会议,但斯巴达的战士没有依据财产资格划分为各个等级,仍是基于斯巴达人的血统关系上。雅典实行兵民合一,其战士虽也以财产资格为依据被划分为各个等级,但是他们的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的大会,不是战士会议。斯巴达和雅典的兵民合一制都没有罗马的典型和彻底。
罗马公民兵的基本组织和基本战术单位高度融结为军团。军团的数目、其中的人数及其作战方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共和早期,罗马大概有四个军团。每个军团约有4200名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其中,两个军团由年轻力壮的公民(17至45岁)组成,担负出征野战任务;另外两个军团由年长的公民(46至60岁)组成,战时负责卫戍后方和支援前线的任务。早期的军团按希腊——马其顿式方阵排列阵式。重装步兵按横列排成六行,每行500人,持精良武器者居前。两个军团的方阵往往并列,形成密集阵列,纵深八列,侧翼配置骑兵,轻装步兵散开列于主力队伍前面发挥作用并掩护两翼。由于这种方阵不适于复杂地形作战,不够机动灵活,难以顶住机动敌军的袭击,于是在公元前4世纪时卡米路斯改变军团阵式,放弃了方阵。
2向北意大利扩张
罗马建立共和国以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北方仍有强大的伊达拉里亚城市,如果罗马想不再受到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那么当时只有去征服他们;东部和南部还有经常入侵的萨宾、埃魁和沃尔斯奇人等山地部落。
罗马为了征服这些山地部落和伊达拉里亚人,和拉丁城市缔结卡西乌斯和约,以便对付主要的对手。
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罗马通过持久的战争击败了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接着,罗马对伊达拉里亚人发动进攻,主要与北方的伊达拉里亚城市威伊展开了三次战争,持续近一个世纪。
公元前405年,罗马第三次发动对威伊的战争,这场战争标志着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的第一次明确的战争,在罗马传统中作为这个城市军事史的转折点而记录下来。
罗马对威伊进行了10年围困(公元前405——前396年)。正是在这场战争中,罗马将军玛尔库斯卡米路斯在罗马第一次试行军饷制度,而在此以前服军役是没有报酬的。罗马军团士兵每日约得800克谷物。出征时,发给士兵15日的粮食,有时甚至是30日。军团士兵亦可靠地方补给,这就使有组织的掠夺成为合法化。他还改进和统一武器装备,公民兵自筹武装参差不齐、规格不一会削弱战斗力的弊端得以解决。从此,公民兵出战可以从国家获得军饷、给养和规格统一的武器装备,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世纪末的马略军事改革。
公元前396年,卡米路斯决定用地道攻城的办法攻陷威伊城。他命令士兵挖掘一条从城外通向城堡内部的坑道。军队被分成6个分队,轮流作业,直至工程完成为止。罗马从地道突然攻入城堡,出威伊人之不意,威伊陷落。罗马掳获了大量战利品而变得富有起来,又占领了几乎把它的领土总面积扩大一倍的版图,罗马强大起来。当罗马刚刚站起来的时候,在公元前4世纪初,突然发生了一场战祸,险些使罗马覆灭。
公元前390年,罗马突然遭到从西欧和中欧南来的高卢人的侵袭。罗马投入了全部军队和来自临近拉丁城市的援军,在阿里亚与高卢人展开残酷激战,却终没有挡住勇猛的高卢人的攻击。罗马人被围困在卡皮托利乌姆卫城,最终因粮绝而被迫投降。高卢人也苦于军中疾病流行,同意和谈,在罗马人给付了一千磅黄金后撤离了罗马。
罗马幸运地从高卢人的侵袭下逃脱出来,保存了自己刚刚建立的城邦文明。当时的高卢人仍属于游牧民族,具有很强的作战机动性。其军队可以在敌方准备不足时迅速突击,也可以在形势不利时立即撤离。再加上游牧民族特有的勇猛和骠悍,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因此罗马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高卢人攻入。但是由于游牧民族物质生产比较落后,仍处于半野蛮状态,一旦在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中取胜,必然会大肆掠夺、屠杀,甚至会用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攻变农耕的生产方式,摧残了农耕民族的文明。可是游牧民族往往在战胜农耕民族后,经常大捞一把而离去。高卢人在掳获了大量财物后离开了罗马。罗马虽然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幸运地保存了其文明,并且清醒了头脑,为提防高卢人再次入侵,他们修建起大约12英尺厚、24英尺高的坚固石造城墙。最重要的是,罗马人在高卢战争后实行了根本性的军团改革,以实行三列队战法的中队军团取代原来的希腊——马其顿式方阵。
3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改革
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改革从卡米路斯实行军饷制改革开始,在整个公元前4世纪由多个人经过多次改革才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军团的体制改革。
首先,罗马的野战军团由2个增至4个,每个军团的重装和轻装步兵共4200人,骑兵300人。每个军团又分为30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为2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为60人或30人。在共和时期,中队是作战单位,而百人队只是一个小的战斗组织。军团的战斗队形改变了。罗马军团放弃了原来按财产资格配置兵种的办法,根据士兵的年龄、受训程度和战斗经验,把重装步兵排成三列。
第一列是最年轻的战士,被称为哈斯塔提(Hastati),即"枪兵";第二列是由成年的有经验的战士组成,他们被称为普林西佩斯(Principes),即"主力兵";第三列是经过锻炼而最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组成,他们被称为特利阿列(Triarii),即"后备兵"。其中第一、二列各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配置120名重装步兵;第三列也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只有60名重装步兵。各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前两列是战斗队伍,所以彼此稍微接近。第三列是后备队,相隔稍远。此外,每个军团都配备1200名轻装步兵和300名骑兵,列队于军团的前面和两翼。这就是罗马军团著名的三列队法。
三列队法的作战方式通常是如下进行的:部署在军团前面和两翼的轻装步兵首先投入战斗,他们向敌阵发射箭支,投掷标枪、石块。当敌人逼近时便撤走,第一列枪兵投入战斗。如果第一列枪兵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出现缺口,第二列主力军随即冲上来,第一列枪兵稍微退后与第二列主力军重新形成一条密集战线共同打击敌人。只有在前两列战士处于紧急关头,老练的第三列后备兵才加入战斗。这时战斗的最后结局往往取决于后备兵。从这里古罗马产生了一句谚语:“事情发展到后备兵了”,意即事情发展到最决定性关头了。
三列队法优于密集方阵。方阵只能适用于平地作战,遇到复杂地形就难以全线展开,阵线中有的地方互相拥挤,有的地方兵力疏散,易被攻破。而三列队法中,中队是独立的战斗单位,各列和各中队之间有一定间隔,这就使得各中队在战斗中较密集方阵具有较大的灵活机动性,适于任何地形作战,其阵线也较坚固。因此,这种军团体制直到公元前2世纪末的马略军事改革以前没有多大改变。
这时罗马在作战中鲜明展现了它的战术特征,就是设立防御营地。罗马军队随时随地驻扎都要挖壕筑墙,建立营地,避免敌人突袭,并可随时进攻。
罗马军队实行铁的纪律,军纪和服从高于一切,如有任何反抗,都要受到无情惩罚。如果违犯军令、临阵脱逃和表现怯懦,都要在军列前受鞭挞再砍头示众。如果整个部队怯阵脱逃,则实行"什一抽杀律"让士兵排成一横列,每10人抽杀1人。
在战场上立功的士兵可以晋级,获战功章,戴月桂冠。获得巨大胜利的将领可以率领得胜的军团实行凯旋式,借以鼓舞士气,激励作战。
公元前4世纪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保证了罗马在将要征服中部意大利的战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4逐鹿中部意大利
罗马人虽然从高卢人的铁蹄下侥幸解脱出来,但高卢人的入侵使罗马的国际地位动摇了。从前的敌人伊达拉里亚人、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都同罗马人重开战端。罗马人为了战胜他们,同他们连续进行了50年左右的战争。其中罗马首先经过近40年的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才彻底打败了伊达拉里亚人。到公元前338年,沃尔斯奇人也被罗马打败,从此归从罗马统治。
到公元前350年,罗马人已获得足够的土地来满足当时罗马人拥有土地的不足,他们不再生活在少数入侵者威胁之下。然而,他们仍然四处扩张,他们的军队已变成征服的工具,战时出征、平时耕种的公民兵,由于经常出外作战,变成了事实上的职业军队。
罗马人向南拉丁姆扩张,与萨姆尼特人发生冲突。罗马人接连与萨姆尼特人发生过三次重大战争,从公元前343年至前290年,才最终将其打败。
至此,北至波河流域,南到卢卡尼亚边境,全部中部意大利都在罗马统治之下。
5皮洛斯战争与征服南意大利
萨姆尼特战争以后,罗马便和南意大利的希腊城市开始接触。公元前282年,罗马派军队以援助图里依为名占领了图里依,引起塔林敦的不满。当罗马舰队驶进塔林敦海湾时,塔林敦袭击了罗马军队。于是罗马派军进攻塔林敦。塔林敦遇到罗马军队的进攻,难以抵御,决定向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求助。
皮洛斯(公元前319——前272年),是一位富有才能和胆略的军事家。他长于布置阵势,善于指挥战斗,巧于利用地利,堪称为一位卓越的战术家。就连伟大的汉尼拔都称他是仅次于亚历山大的战略家,自称是他的学生。
皮洛斯出身于伊庇鲁斯王族。幼年时,伊庇鲁斯发生了政变,其父被驱逐,从此他在伊利里亚和埃及避难,后来终于回国当上了国王。
他崇尚武功,有雄心大略。不以统治伊庇鲁斯为满足,时刻谋划着对外扩张。当与罗马人作战的塔林敦人邀请皮洛斯前去支援时,他决定借此机会,征服意大利、西西里,然后再挥师东进,征服巴尔干,建立一个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国。于是,皮洛斯率领2万名训练有素的步兵、3千名帖萨利亚骑兵、2千名弓弩兵、500名投枪手和20头战象,横渡亚得里亚海,于公元前280年开赴意大利,挺进塔林敦。
在离塔林敦海湾沿岸不远的赫拉克里亚城附近,皮洛斯和前来迎击他的罗马军队发生第一次会战。战斗之前,他先察看了敌情。面对罗马士气的高昂,队伍的整齐,他没有惊慌,沉着地指挥他的军队向前,并亲率3000骑兵冲锋在前。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皮洛斯的战象和帖萨利亚骑兵起了作用。因为罗马的战马没见过战象,当它们与战象相遇时,便吓得掉头狂奔。皮洛斯借机掩杀,大败罗马军。据说,在这次战斗中,罗马伤亡7000人,被俘2000人。
赫拉克里亚战役之后,皮洛斯挥师进军罗马,直抵罗马几十公里的地方安营。他自料罗马难以攻克,决定与罗马和谈。由于皮洛斯的声誉和罗马在战败中遭受的灾难,使罗马元老院中有部分元老认为在对罗马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可以和谈。正在犹豫不决时,德高望重的阿庇乌斯克劳狄命令他的儿子带他来到了元老院。他义正辞严地说,如果皮洛斯想要同罗马人订立和约,建立友谊,必须率军队退出意大利,然后派遣他的使节来和谈;不然,只要他的军队留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一天,就不能同他进行和谈。他并以热情洋溢的演说鼓励罗马人的士气,改变了元老们的情绪。讨论结果,元老院拒绝了皮洛斯的和谈建议。
公元前279年4月,在阿斯库伦附近,皮洛斯与罗马进行了第二次大战。皮洛斯抢占地形,巧妙地布置阵势,而罗马人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威力,因此被皮洛斯战败。在这次战斗中,罗马伤亡6000人,皮洛斯伤亡3500人。
皮洛斯虽两败罗马,但他的处境并不令人乐观。罗马人力资源充足,又有拉丁同盟的支援;而皮洛斯的军队却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因其专横暴虐,塔林敦等城市对他的不满日益增加。皮洛斯不愿把与罗马的战争拖延下去,再次向罗马提出了新的谈判建议,但又遭到罗马元老院的拒绝。此时,罗马已经占领了南意大利许多城市,并又征服了投到皮洛斯方面去的卢卡尼亚人和萨姆尼特人。不久,在贝尼温敦附近,皮洛斯与罗马进行了最后一次战斗,却被罗马彻底击败。皮洛斯只好在公元前275年秋,无可奈何地离开了意大利,回到了伊庇鲁斯。
由于罗马国内平贵斗争暂告结束,内部矛盾缓和,能够团结起来,无后顾之忧而一致对外。加上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同盟者的支持,本土作战不愁补给不足,于是最终取得了对皮洛斯战争的胜利。从此罗马能够全力以赴地对南意大利进行最后降服。很快,罗马攻陷塔林敦,又降服了以前投到皮洛斯方面去的南意大利诸部落:萨姆尼特人、卢卡尼亚人、布鲁提伊人和阿普里亚人等。
到公元前3世纪末,除波河流域仍为高卢人占领以外,意大利的其余地区全被罗马所征服并在其统治之下。
皮洛士远征指埃皮鲁斯国王皮洛士的军队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对罗马和迦太基采取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雇佣军在南意大利登陆,不久在赫拉克里亚战役中击败罗马民兵军。
公元前279年春,皮洛士军队在阿斯库伦附近再次战胜罗马军。皮洛士之所以能够屡次战胜兵力居优势的敌人,是由于他采用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及其战友制定的作战方法。其中,皮洛士特别善于在交战中使用骑兵和战象,这是罗马人从未见过的一种新的作战方法。
但在公元前279年的战役中,皮洛士军队也遭到了重大损失,这是造成其以后失败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278年,皮洛士前去援助正同迦太基交战的西西里城市锡腊库扎,期望能在西西里获得成功。皮洛士接连战败迦太基人,几乎征服整个西西里。
但是,他所采取的课重税和压迫政策却激起了西西里居民的愤怒,迦太基人乘机派出一支新的庞大部队在西西里岛登陆。皮洛士由于失去了锡腊库扎市民的支持,被迫于公元前276年撤回意大利。途中,皮洛士战船队的船只有一半被迦太基人击毁。
公元前275年,在贝奈温敦城郊的会战中,战斗力已遭削弱的皮洛士军队被兵力居绝对优势的罗马军队击败。皮洛士逃往塔连特,并从那里率残部返回埃皮鲁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