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水平可以弹拉赫马尼诺夫g小调。
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是有左手快速跑动的段落的,加上总体难度更高,至少是肖邦练习曲至李斯特超级技术练习曲和帕格尼尼练习曲的程度。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伟大的作曲家与杰出的钢琴家。他的创作风格始终继承了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柔美深邃的旋律、悠长宽广的气息、反映出那个时代俄国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 ,即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号Op3,作于1908—1909年,1910年11月28日由拉赫玛尼诺夫自己主奏钢琴首演,呈献给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 (Josef Hofman,1876—1957)。而我们大多数人今天对这部协奏曲的认识大概源自于**《Shine》。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始终围绕着**故事情节的主题音乐。这是让人思考的音乐,这是鼓舞人奋进的音乐,这是上帝的音乐。当然这也是悲惨的过去,无奈的现实,美好的憧憬。
“拉三”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真实生活中的戴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1909年11月,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从各方面看来“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难度显然大大超过了后者。
全曲共3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d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尽管整个协奏曲的钢琴演奏部分难度令人生畏,但整曲的开端却异常的平和安详。弦乐与低音管轻柔的前奏让人联想到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在这天鹅绒般的前奏铺垫下,钢琴以八度音程表现出俄罗斯民歌般质朴轻快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深远绵长,在狭窄与蜿蜒之中渐渐扩大,荡漾着俄罗斯最为淳朴的风格。随后重心移到乐队,钢琴做装饰,纷繁复杂的音型,若颗粒般闪烁。短暂平息后,单簧管和圆号出现新的动机,浑厚中展现出一种安然和高亢,在和钢琴旋律的交织之中形成第二主题的素材要素。而后钢琴插入一段平静而有所起伏的抒情性乐段和富有流动性的安逸和和煦巧妙组合,和乐队依稀成一种含蓄,释然,这种不做作的起伏后,第一主题再出现于乐队,较第一次更深沉也更暗涩。扩大抒情性平静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在第一主题在各种调性中作变化,钢琴发出铿锵的搏击声,和乐队达到最高亢的音高,有力而坚定中,音色渐渐消沉,在短暂宛如月色的宁静后,钢琴以极快的快板进行华彩,作者本人写作了两个华彩,其中,标记有“Ossia Cadenza”的华彩将第一主题以拉氏代表性的厚重和弦形式咆哮地奏出,难度相对较大,而另一版本的华彩则采用Toccata风格,轻快富于跳跃性,1909年此曲首演时,拉氏本人演奏的是Toccata版本的华彩。这两种华彩段虽然风格和长度迥然,但最后都回归为夹杂悲观情绪的和声,恢恢浩浩地消逝在孤寂的琶音之中。再现部极似华彩,回忆般婉美,缓和中进入乐队奏的第一主题,最后后的终结部在钢琴和乐队变奏中,生动的结束。
第二乐章 间奏曲,柔板(Intermezzo,Adagio),A大调,变奏曲式,三段体。 间奏曲大量存在着与协奏曲第一主题的关联。第一段在弦乐空灵和哀愁的暗示下,双簧管表现出主题的主题材料即与第一主题婉转相仿,突然间,钢琴以三连音的狂想曲形式乐念加入,转为降D大调,钢琴演奏出浪漫,和煦的音乐,些许孤独和寂寞。进入中段,更活泼的,钢琴左手展开半音阶的滑奏,右手为强有力的和弦,淋漓尽致中饱含滥情的狂放,单簧管、低音管奏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衍生出的旋律中,渐渐转为慢板,钢琴配合以半音阶性音型如歌却踟蹰不前的旋律。
随着乐章织体的不断扩大,关联性凸显得愈加显著。钢琴以厚重和弦奏出稍快的主题,与乐队发展成雄壮的乐念,恢弘与饱和中敲砸的左手上,合着右手的铿锵飘散着,在仿佛稍作休整的短暂停顿后,钢琴进入华彩乐段,灵巧的装饰奏后趋于平静,乐队重现悲伤婉转的无声述说,在这种气氛中,钢琴用气势非常毫无空疏的音符结束,带领乐队毫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终曲,二二拍(Finale,Allabreve),d小调,奏鸣曲式。整个乐章宛如七鬼附身,地焰扑于庭内,拥有来自地狱的最艰涩的技巧,也是全曲的顶峰。在乐队进行曲节奏中,钢琴有力而精确地奏出第一主题,灵活但精神抖擞中,反复几次后速度更快,在乐队坚定的节奏里钢琴配以艰深繁杂的快速和弦,来回几次。高亢和顽强的音乐进程在表面的暂停后,钢琴以极快的切分节奏向前推进,最终进入抒情的第二主题,浪漫但高昂层层徘徊中形成极快板的快速音群,缓和下来,紧接乐队引起的发展部,出现降E大调的谐谑曲风,钢琴志趣十足地浮动着,直到乐队奏第一主题的变形,钢琴做高音装饰。然后出现第一乐章精练之后的旋律,情绪加深,钢琴单独发展,速度更快,乐队和钢琴交织的短暂的广板后,钢琴更抒情地还原第一乐章主题,接着活泼的快速音群,直到钢琴音色如跳舞的少女在迷惑细纱中消散,音乐又出现转机,变奏了乐章第一部分所有变奏,只是更加热烈,音乐被再次抬高,乐队和钢琴和弦忘情交织中骤然停止,之后进入终结部,乐队节奏性地衬托中,钢琴进行铿锵的八度急板,乐队抬升中达到高潮,钢琴的一句下行的装饰奏中乐队和钢琴奏出的饱满,高昂的抒情,致高的满足,或者是真正协奏曲的光辉。顶峰后,最后在急促但不仓促中强有力地结束。
关于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目前我听过他的交响曲全集,钢琴协奏曲全集,音画练习曲全集以及前奏曲全集及其他一些小品。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写的非常好,但除了这第二钢琴协奏曲之外,我个人认为拉赫马尼诺夫的其他作品大多都写的十分勉强,虽然其中也包括一些精品,但大多作品都写的很勉强。
拉赫马尼诺夫的大多数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俄罗斯气息”,有时候他的旋律异常的意味深长,他的作品中所展现的这种独特民族气息,跟他的前辈柴可夫斯基,格林卡以及强力集团等人很相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听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让人确信无疑:这是来自俄罗斯的音乐。反而俄罗斯后来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作品的“俄罗斯气息”不怎么强烈,有时甚至一点也感觉不到这种气息,可能是受到了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响。
但拉赫马尼诺夫的大多数作品让人感觉很不自然。打个比方,好像是一个讨厌学习的学生,为了能逃避老师及家长的责罚,而不得不去完成作业,当然这个学生写的作业肯定是很勉强的,而且质量不高。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就跟这个学生的作业有些类似。当然学生写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老师或家长,拉赫马尼诺夫则完全没有“老师”或“家长”的压力,他也完全可以做一个纯粹的钢琴演奏家,那么拉赫马尼诺夫为什么非要去写作业呢?或许他写作业的压力完全来自自己,他想成为一个作曲家,给后世留下更多的优秀作品。
在作曲方面拉赫马尼诺夫远不及柴可夫斯基,而且他连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也比不上。拉赫马尼诺夫作品的问题不在结构上,而是出在旋律上。他的旋律有时很出色很天才,但大部分时候的旋律像是挤奶一样,很吃力的挤啊挤才挤出那么一点。极不自然。听起来费神。而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或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大多都浑然天成,即使他们的作品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写成的,也给人感觉及其自然。让人不得不叹服作曲家是个真正的天才。虽然他们的作品有时候根本看不见“旋律”的存在,但他们作品本身让人感觉是完美无暇的,是天才的。而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很少给人有这种感觉。
拉赫马尼诺夫最著名的作品是第二与第三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确实好,相比之下第二更好,而第三钢琴协奏曲大部分段落都很出色,但某些地方也很败笔,而类似的败笔在他音画练习曲以及前奏曲中更为普遍。虽然他的作品大量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拉赫马尼诺夫是一个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演奏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至今是我最喜欢的版本,阿图尔鲁宾斯坦说过:“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演奏成就要远好于他在作曲领域的成就。”。霍络维兹也曾经说过:“Rachmaninoff is a Pianist”。
跟拉赫马尼诺夫类似,德国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败笔以及不合理或不协调的地方。我感觉舒曼在作曲方面天赋不明显,或者说比起他同时代作曲家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及李斯特,他的天赋明显要差一截。虽然舒曼也有完美的作品(比如C大调幻想曲及钢琴协奏曲第3乐章),但舒曼的特点就是喜欢写短小的曲子(短小但并不精悍),然后组成一个套曲。以写小曲的方式进行创作,从某个侧面可以反映出舒曼怕创作,怕作曲。他的很多小曲,很多段落让人感觉毫无道理,不知所云(连他著名的《童年情景》都有这样的问题)。虽然有很多人使用“神经质的浪漫”来形容舒曼的作品,这其实是用褒义的词语,非常客气地评价舒曼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神经质”本身就不是正常的,积极向上的东西。如果不客气地评价,“神经质”就意味着败笔,舒曼作品中大量着存在着这样的败笔。而且跟拉赫马尼诺夫类似,舒曼的大量作品或片段是反复挤才挤出来的结果。他的作品很少给人有完美的感觉。
不知大家如何看这两位作曲家?
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前奏曲》难度较高,主要表现在技术难点上。例如,乐曲中有大量的重复音和快速移位的弹奏,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应的音。此外,还有大量的和弦弹奏,需要贴键弹奏,构成优美的旋律线,同时还需要注意声音的把控和音色的模仿。
总体来说,这首曲子的难度较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练习方法。建议在练习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先训练放松,再提高准确性,最后再完整的弹奏。同时,也需要在全面练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进行练习和演奏。
作为太阳系最小和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只比地球的卫星月球稍稍大些。从水星上看太阳的大小是从地球上看太阳大小的三倍,水星上观测的太阳的亮度是在地球上观测太阳亮度的11倍。尽管水星与太阳邻近,由于其致密的大气层,水星并不是太阳系内最热的行星,而与水星相邻的金星获此称号。但水星是运动最快的行星,每88个地球日便绕行太阳一圈。
水星以速度最快的古罗马之神墨丘利为名可谓十分贴切了。
水星半径为1,516英里(2,440米),稍宽于地球宽度的1/3。如果地球像5分硬币一样大,那么水星就有一颗蓝莓的大小。水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600万英里(5800万千米),约04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简称AU)则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太阳发出的光线要航行32分钟才能到达水星。
水星很奇怪,鸡蛋形的轨道使其最接近太阳时距离太阳仅有2900万英里(4700万千米),在最远离太阳的位置上与太阳相距4300万英里(7000万千米)。水星每88个地球日绕行太阳公转一周,它每秒航行接近29英里(47千米),比任意行星都要快。
水星围绕着它的轴线缓慢自转,每59个地球日完成一次旋转。但是当水星在其公转椭圆轨道运行最快的位置上(最靠近太阳的位置),每一次自转并不伴随着像在其他行星上那样的日出日落。在行星表面的一些地方,太阳短暂地升起,倒退下落然后再次升起;同样的在水星表面的其他地方的日落时分,太阳短暂落下,然后倒退再上升,最后再次落下。水星的太阳日(一次完整的日出日落循环)等于176个地球日,超过两个水星年。
水星的自转轴与其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仅为2°,这意味着水星几乎是完美直立地围绕太阳公转,不会像其他行星一样经历四季变换。
水星大约诞生于450亿年前,引力拉扯着旋转的气体与尘埃形成了这个最靠近太阳的小行星。与它的小伙伴类地行星一样,水星有着一个中心内核,一个岩石状的地幔和一个坚固地壳。
水星是我们太阳系内最小的行星,比月球稍大,虽然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但实际上它不是最热的行星,金星比它温度更高。
与金星、地球、火星一样,水星也是岩石行星的一员,它有着坚固的地表,与月球一样环形山遍布,它还拥有稀薄的大气层,但它没有卫星,它喜欢让一切都简单一点。
与地球相比,水星自转缓慢,经过59个地球日它才完成一次自转,所以它的一天十分漫长。但水星的一年要更快些,因为它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仅需88个地球日就可以完成一次公转了。
浏览NASA空间站获取更多儿童友好型水星资料
水星是继地球之后的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它拥有一个半径约1289英里(2074千米)的巨大的金属内核,约占这个星球半径的85%,有证据表明,水星内核一部分已融化或者为液体状态。
水星的外壳与地球相当(称为地幔和地壳),仅有400千米(250英里)的厚度。
水星的表面与月球相似,彗星和流星体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形成道道伤疤。水星的环形山和地貌根据已逝世的著名艺术家、音乐家或者作者命名,包括儿童作家苏斯博士、舞蹈先锋阿尔文•艾利。
每一个大型撞击盆地,包括卡洛里盆地(直径960英里或1550千米)和拉赫玛尼诺夫盆地(直径190英里或者306千米)是由太阳系 历史 早期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即使是较大区域的平滑地形,也存在着悬崖,一些悬崖长达几百英里,高耸1英里,火星几十亿年来内部的冷却与缩小使得这些悬崖不断运动。
用人类肉眼观测,水星表面大部分呈现出灰褐色,光亮的条纹被称为火山口射线,是由于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表面形成的。撞击在地面挖出一个巨大的洞,大量能量释放,巨大冲击也粉碎了大量岩石,一些粉碎的物质被抛掷到环形山的远处再降落表面形成这些射线。好的粉碎的岩石颗粒比块状岩石反射性更强,所以射线看起来更光亮些。空间环境——尘埃影响和太阳风颗粒使得这些射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暗淡。
水星表面的温度十分极端,极热或极冷。白天水星表面温度可达到800华氏度(430摄氏度),因为没有大气层保持温度,夜晚时刻其表面温度可低至-290华氏度(-180摄氏度)。
水星北极和南极的环形山低处可能存在冰态水,但只存在永久阴影区,即使这个行星阳光照耀区域温度极高,这里也足够寒冷来保持水的冰态。
水星拥有一个由被撞击流星体和太阳风带离表面的粒子形成的外逸层,而不是大气层。水星的外逸层主要是由氧气、钠、氢气、氦气和钾构成。
水星的环境不适合我们已知的生命生存,它的温度与太阳射线赋予这个行星最可能因为环境太过极端而难以使有机体适应的特性。
水星没有卫星
水星的偶极磁场在这个行星的赤道抵消,虽然水星的磁场强度仅有地球的1%,但它与太阳风磁场相互作用,有时候能创造出强烈的磁飓风使快速炙热的太阳风等离子体成漏斗状俯冲行星表面。当离子冲击行星表面,它们带起带中性荷电的原子形成一个圈升入高空。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