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哪些 阐明科赫原则的主要内容

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哪些 阐明科赫原则的主要内容,第1张

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家-科赫 

  罗泊特•科赫(Robert Koch),1943年生于德国汉诺威州克劳斯塔尔小城,父亲是矿山职员。5岁时他告诉父母,自己能借助报纸学会读书,预示了其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高中时他表现出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1862年他考入格廷根大学医学院,头两个学期学习植物学、物理学和数学,后转学医学,受到解剖学家亨利(Henle,J)的指导,1866年毕业,而后先是在军队中当随军医生,普法战争后在东普鲁士一个小镇当医生。

  1872年被推荐到波森州沃尔施顿(现属波兰)的地方卫生机关任职。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业余的细菌学研究。当时的沃尔施顿正好流行牛炭疽病,他便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他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并且把这种细菌移种到老鼠体内,使老鼠相互感染了炭疽病,最后又从老鼠体内重新得到了和从牛身上得到的相同的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而且,他用血清在与牛体温相同的条件下在动物体外成功地培养了细菌。随后他又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史,发现了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1876年他在《植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为这项重大贡献,科赫在1880年被聘任到德国柏林的皇家卫生局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实验室和优秀的助手。1881年他发明了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 并开始研究结核病。他研究结核病死亡者的肺,但是没有找到结核菌,可他把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后,却让他们感染了结核病,反复的试验使他意识到结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须给它染色才能观察到。于是他用各种色素进行染色试验,并不断改变染色方法,终于在第271号样品中发现了染上蓝色素呈细棒状的结核杆菌。他又用血清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进行培养,获得了人工培养出的结核杆苗。他将结核杆菌制成悬液注射到豚鼠的腹腔内,豚鼠因此感染了结核病,科学地证明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882年3月24日,他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读了他发现结核杆菌的有关论文,并与同年4月10日将论文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再一次引起医学界的轰动。发现结核杆菌后,科赫通过进一步研究又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和接触,科赫提出:为征服结核病,“首先要尽人类的能力封锁传染病菌的来源。这些来源之一并且最重要的一个是结核病患者的痰。”

  1883年,科赫作为德国霍乱调查委员会的成员,到埃及和印度,不仅发现了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而且成功地找到了霍乱弧菌交叉感染的途径——经过水、食物,衣物等用品的传播,并找到了控制它的办法。

  1885年任柏林大学卫生学、细菌学教授和该校卫生研究所所长。1886年,科赫与弗吕格(Flugge.C)合作创办了《卫生学杂志》,至今仍具有权威性。1890年他研究出结核菌素,并将它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为了调查研究传染病,科赫先后十次出国,到非洲、印度和远东.先后在卫生学研究所和传染病研究所带领一批学生研究了疟疾(malaria)、鼠疫、伤寒、牛瘟以及回归热、昏睡症等热带病,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培养了贝林、艾利希、北里柴三郎等优秀研究人员。1891年任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905年,科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贡献。

  科赫根据自己分离致病菌的经验,总结出了著名的“科赫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使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例如1883年和1884年两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白喉杆菌,1884年还发现了伤寒杆菌,1894年发现了鼠疫杆菌,1897年发现了痢疾杆菌。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不下百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放线菌等。不仅是动物病原菌,还有植物病原菌。

  科赫除了在病原体的确证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工作外,他创立的微生物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独立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赫首创的显微摄影留下的照片在今天也是高水平的。这些技术包括分离和纯培养技术、培养基技术、悬滴标本检查法、组织切片染色法。

  晚年科赫得出了引起人结核病与引起牛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今天已完全证明了其正确性。1910年5月27日,67岁的科赫在德国巴登的寓所里,坐在他的圈手椅中安样地长眠了。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柏林传染病菌研究院内,纪念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从这微观世界里,涌现出这颗巨星;你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都感谢你;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永铭记。

  科赫的一生主要著作有《炭疽病病原学,论炭疽杆菌发育史》(1876)、《创伤感染的病原学》(1878)、《论结核病》

11901年,EAV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2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3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4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5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6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_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7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8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9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0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1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2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3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4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51919年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6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7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81923年FG班廷(加拿大),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20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211927年J瓦格纳_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221928年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23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24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251931年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261932年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271933年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281934年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尔(美国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29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301936年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311937年A森特_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c6bddb8dc6ea15ce36d3be7b"target="_blank"title="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c6bddb8dc6ea15ce36d3be7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42dd42a2834349bc6bddb8dc6ea15ce36d3be7b"/>

科赫在1843年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小城镇里。中学毕业后,他考进了哥丁根大学医学院。1866年,23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科赫在部队医院里当主治军医,他救护过许多伤员,并治疗过成百名患伤寒症的士兵。科赫在这一岗位上获得了对他后半生很有价值的医疗经验。

从军队里回来不久,科赫被聘请担任沃尔斯顿的地区医生。他得为市镇居民和附近地区的农民看病,还得为牲口治病。他在这一岗位上呆了8年,此时他开始系统地研究细菌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这8年对他来说是太重要了。

187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有个农民急匆匆地闯进了科赫的诊室。“医生,请帮帮我吧。我有3头肥羊,今天早上还挺好。现在一头突然死了,另一头快死了,而第3头仍很健康,我真不知道它们犯了什么病。”

“唉,肯定又是炭疽病。”科赫叹了口气,跟着那位农民走到了牲口棚里。他看到的情况正是预料之中的。他只好沉痛地告诉那农民:“这是炭疽病,没有救了,那第3头羊也可能会在明天早晨死掉。”

说着,科赫取出一个干净试管,从死羊身上抽出一些血,带回去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他在其中看到了一些浮动着的,形状像小枝条那样奇怪的小东西,有的非常短,形状像小棍,有的像是拴在一起,形状像一条线似的。这些蠕动着的小棍和线条是在科赫预料中能看到的东西。因为几个月来,他在每一例死羊的血液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小东西。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些小东西正是传染炭疽病的凶手。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点,科赫让一些小白鼠感染上炭疽病,然后取了死鼠特别肿大的脾放到显微镜下。科赫激动了,因为他又看到了那熟悉的棍状、线状微生物:果然是这些小东西在作祟!

“必须在动物体外培养这些小东西,才能亲眼看到它们的生长过程。”于是,科赫将死鼠的脾放进培养液中,观察它的变化。两小时之后,从显微镜下看到,这些小东西开始分裂、成长;再过几小时,液体中满是这些小东西,它们互相乱七八糟地纠缠在一起,乱成一团。

科赫虽然意志坚强,但看到这些微小的凶手如此快速的繁殖,也不由得毛骨悚然:“原来它们会成百万倍地迅速繁殖。怪不得在很短时间内便会布满健壮动物全身,使动物很快死亡!”

又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科赫还证实了这样一点:一种细菌只能引起一种疾病,炭疽病只能是由炭疽菌引起的。

科赫在医学上的成就一个接一个:1880年,他分离出伤寒杆菌;1881年,发明蒸汽杀菌法,并在印度和埃及发现了霍乱弧菌;1882年,又分离出了结核菌;1883年,发明了一种预防炭疽病的接种法……在与细菌的屡次斗争中,科赫节节胜利,被人誉为“细菌学之父”。

有人曾统计过,科赫为人类的医学宝库增添了近50种医治疾病的方法。为表彰他对医学,特别是细菌学发展的功绩,1905年,科赫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科赫接受任务后,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对埃本·埃马耳要塞作了研究。他在格拉芬弗尔对要塞模型进行了详细观察,熟记了各种照片和地图,并利用侦察飞行从空中对要塞进行了实地观察。他深信,在白天进攻要塞,其代价必然很大,用那么一点兵力去攻击,实际上几乎等于去自杀。只有在夜间让滑翔机直接降落在要塞顶部,才能成功地夺取要塞,因为不测的进攻时间和独特的进攻方式,能使他的行动出敌不意。为了提高攻击初期的突袭效果,他计划在攻击之前不实施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

科赫把他的计划呈送给希特勒,得到元首的完全赞同。在斯徒登特正式批准了整个作战方案后,科赫便开始制定具体作战计划。他把部队分成4个分队,每个分队约100人。各分队的任务十分明确,1个分队负责突击要塞,3个分队负责夺占艾伯特运河上的3座桥梁。各分队又进一步区分了任务,有喷火器组(用于致敌惊慌和摧毁地堡)、机枪组、反坦克组、迫击炮组及爆破组。各组都配备了适合于完成任务的兵器,要求通过训练,每个士兵至少能够掌握两种军事技术,以便在战斗中能够代替他人完成任务。如果这些组和他们的分队隔开,他们也可以组成独立的单位继续战斗。

根据这些设想,科赫率领他的部队从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用半年时间,在靠近捷克旧边界的格拉芬弗尔训练基地,进行了为适应这次作战的极其艰苦和严格的训练。训练先从理论课开始,并利用沙盘和立体模型等形象教具施教,由于希特勒曾要求预行演习和训练要绝对保密,泄密者一律处死。因此,突击部队在希尔德斯海姆空军基地在刚组建起来时,就与外界隔绝了。这里没有休假,不准外出,信件要经过严格检查,禁止和其他部队的人员交谈。此外,每人还必须在一项规定上签名。规定上写的是:凡用书信、绘画或其他方式将本部队的性质及其任务泄露给他人者,不管有意或无意,格杀勿论。为了绝对保密,尽管士兵们都对要塞的内部工事设施了如指掌,但要塞的名字却直到所有训练结束后才告诉他们。继理论训练之后,开始了不分昼夜、不拘好坏天气的外场训练。到1939年圣诞节后,他们就以苏台德地区阿尔特法塔的捷克要塞作为假想目标进行实兵演习了。计划最后明确后,科赫又利用模型反复演练达12次之多。所有的战斗组都乘滑翔机在狭窄场地上几次练习了夜间着陆。为减少滑翔机的滑跑距离,在滑翔机的滑撬上缠上了带刺铁丝,着陆时后面还可放出小型减速伞。起初,伞兵全都分配在突击埃本·埃马耳要塞的分队里,后来科赫又给每个攻桥分队分配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伞兵机枪班。为了能摧毁坚固的混凝土地下掩蔽体,还专门研制出一种50公斤重的锥孔装药炸药包。

训练卓有成效,各突击分队的战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心理效果。曾经空降到埃本·埃马耳要塞中执行过任务的工兵排长维茨希回忆说:“开始,我们对即将发起的进攻有些胆怯。但是,我们逐渐对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不久,我们就确信:从要塞上部发起进攻的一方要比在内部防御的一方安全得多。”

伟大的科赫总结的“科赫三原则”

第一条:这种细菌要恒定的与该病的病 理症状有关;

第二条,能在病人中找到这家伙并把它揪出来,分离,培养,纯化;

第三条:把这家伙放到健康的动物上也能引出相同的症状和病理特点。

罗伯特科赫

罗泊特·科赫(Robert Koch),1943年生于德国汉诺威州克劳斯塔尔小城,父亲是矿山职员。5岁时他告诉父母,自己能借助报纸学会读书,预示了其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高中时他表现出对微生物学的浓厚兴趣。1862年他考入格廷根大学医学院,头两个学期学习植物学、物理学和数学,后转学医学,受到解剖学家亨利(Henle,J)的指导,1866年毕业,而后先是在军队中当随军医生,普法战争后在东普鲁士一个小镇当医生。

1872年被推荐到波森州沃尔施顿(现属波兰)的地方卫生机关任职。他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业余的细菌学研究。当时的沃尔施顿正好流行牛炭疽病,他便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他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并且把这种细菌移种到老鼠体内,使老鼠相互感染了炭疽病,最后又从老鼠体内重新得到了和从牛身上得到的相同的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而且,他用血清在与牛体温相同的条件下在动物体外成功地培养了细菌。随后他又研究炭疽杆菌的生活史,发现了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1876年他在《植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为这项重大贡献,科赫在1880年被聘任到德国柏林的皇家卫生局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实验室和优秀的助手。1881年他发明了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 并开始研究结核病。他研究结核病死亡者的肺,但是没有找到结核菌,可他把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后,却让他们感染了结核病,反复的试验使他意识到结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须给它染色才能观察到。于是他用各种色素进行染色试验,并不断改变染色方法,终于在第271号样品中发现了染上蓝色素呈细棒状的结核杆菌。他又用血清培养基对结核杆菌进行培养,获得了人工培养出的结核杆苗。他将结核杆菌制成悬液注射到豚鼠的腹腔内,豚鼠因此感染了结核病,科学地证明了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1882年3月24日,他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读了他发现结核杆菌的有关论文,并与同年4月10日将论文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再一次引起医学界的轰动。发现结核杆菌后,科赫通过进一步研究又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和接触,科赫提出:为征服结核病,“首先要尽人类的能力封锁传染病菌的来源。这些来源之一并且最重要的一个是结核病患者的痰。”

1883年,科赫作为德国霍乱调查委员会的成员,到埃及和印度,不仅发现了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而且成功地找到了霍乱弧菌交叉感染的途径——经过水、食物,衣物等用品的传播,并找到了控制它的办法。

1885年任柏林大学卫生学、细菌学教授和该校卫生研究所所长。1886年,科赫与弗吕格(Flugge.C)合作创办了《卫生学杂志》,至今仍具有权威性。1890年他研究出结核菌素,并将它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为了调查研究传染病,科赫先后十次出国,到非洲、印度和远东.先后在卫生学研究所和传染病研究所带领一批学生研究了疟疾、鼠疫、伤寒、牛瘟以及回归热、昏睡症等热带病,取得了许多新的重大发现,培养了贝林、艾利希、北里柴三郎等优秀科学家。1891年任传染病研究所所长。189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0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905年,科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在肺结核研究方面的贡献。

科赫根据自己分离致病菌的经验,总结出了著名的“科赫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使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例如1883年和1884年两位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白喉杆菌,1884年还发现了伤寒杆菌,1894年发现了鼠疫杆菌,1897年发现了痢疾杆菌。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不下百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放线菌等。不仅是动物病原菌,还有植物病原菌。

科赫除了在病原体的确证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工作外,他创立的微生物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为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独立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赫首创的显微摄影留下的照片在今天也是高水平的。这些技术包括分离和纯培养技术、培养基技术、悬滴标本检查法、组织切片染色法。

晚年科赫得出了引起人结核病与引起牛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并不完全相同的结论,虽然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今天已完全证明了其正确性。1910年5月27日,67岁的科赫在德国巴登的寓所里,坐在他的圈手椅中安样地长眠了。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柏林传染病菌研究院内,纪念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从这微观世界里,涌现出这颗巨星;你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都感谢你;献上花环不凋零,世世代代永铭记。

科 赫的一生主要著作有《炭疽病病原学,论炭疽杆菌发育史》(1876)、《创伤感染的病原学》(1878)、《论结核病》(1882);《抗结核药物》(1891)、《与伤寒病的斗争》(1902)等。

1982年3月24日,在纪念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与肺病联合会共同倡议,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表达对科赫的纪念以及提醒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这一天,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发行了《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附图是民主德国发行的《科赫兹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小型张(左图),邮资图为科赫头像及其签名.边纸图案为科赫于1882年4月10日发表在《柏林医学周报》上的关于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右图为我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他发现肺结核病原菌一百周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39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2024-02-12

随机推荐

  • 抗皱紧致护肤品推荐

    紧致的护肤品推荐:海蓝之谜面霜、眼霜、雅诗兰黛小棕瓶、娇韵诗双萃精华露、修丽可赋颜丰盈精华液、赫莲娜小绿瓶、黑绷带面霜、OLAY超红瓶面霜。1、海蓝之谜面霜、眼霜海蓝之谜面霜的主要原料都是纯天然成分,采自加州南太平洋无污染深海的新鲜海藻。这

    2024-04-15
    1067100
  • 精华液用了还要用精华乳吗

    这两个是一样的,只是质地不一样而已。所以擦完精华液不需要去擦精华乳了。但是精华之后要用霜和乳液的哦!妃玲深层瞬透水润保湿精华保湿效果也好,用上去很容易的就吸收了,质地水水润润的,用起来非常舒服,用在脸上清爽的感觉很舒服,就是肌肤喝足了水份一

    2024-04-15
    63000
  • 柔嘉艾灸是上市公司吗

    不是。根据查询BOSS直聘网显示:1、柔嘉企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投资、教育培训、营销咨询、专业会展、网络科技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集团公司,也是国内最具有发展潜质的健康产业公司。2、柔嘉艾灸没有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出股票上市申请。柔

    2024-04-15
    54400
  • 妮维雅精华露和精华水哪个更好

    妮维雅精华露更好。因为富含多种修复精华液,接触肌肤即幻化成晶莹水珠,迅速渗透至肌肤底层,感觉清凉不油腻。深层补水的同时能够提供肌肤必要的营养成分,滋养并修复受损肌肤,加固肌肤天然防御能力。而精华水:精华水介于普通清洁化妆水和精华之间。与普通

    2024-04-15
    61500
  • 男士护肤套装哪款好

    男士护肤套装哪款好?相信很多直男内心都是大写的头疼!在“小鲜肉”簇拥的当下,钢铁直男也会萌发一颗精致的心。又何况是在秋冬如此干燥的时节,就算是再厚的皮脂也是无法消受的。因此男士们也是需要用上一套合适自己的护肤品来解决各种皮肤问题,下面将推荐

    2024-04-15
    52600
  • 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和雅斯兰黛眼霜哪个好

    眼霜是保养眼部肌肤的必备品,很多人常常会感到眼部干燥、细纹增多等问题。在市场上有很多种不同的产品,如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和雅斯兰黛眼霜。这两款产品哪个更好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功效成分。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中包含的紫金盏精华能够深层滋润肌肤,并有

    2024-04-15
    48900
  • sk2清莹露-神仙水-精华液-乳液-面霜 顺序

      一、化妆水  在洁面之后马上使用化妆水,可以及时有效的补充皮肤缺失的水分。同时,用化妆棉沾满化妆水擦拭整个面部,这样的做法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并调理角质层,使肌肤更好地吸收,为使用保养品作准备。  二、肌底液  首先,大家要明白,肌

    2024-04-15
    45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