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交响曲
1897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由格拉祖诺夫指挥,在彼得堡初演的时候,人们对年轻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十分苛刻,他的作品在彼得堡遭到非常严厉的批评。这时候所受到的打击,对于向来一帆风顺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自然成为一时难于抹灭的巨大创伤。这一精神上的打击,不但成为他日后严重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拉赫玛尼诺夫形成了郁郁寡欢的孤僻性格。青年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痛苦不堪的神经衰弱症,由于尼古拉·达尔博士所下的暗示治疗法奏效,才逐渐走向痊愈。
1901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并一举赢得格林卡奖,于是他顺利地恢复了作曲活动。这首第二交响曲,就是拉赫玛尼诺夫恢复自信之后的作品,也是在他三部交响曲之中,最具拉赫玛尼诺夫特色,而且最受世人欢迎的作品。整个乐曲在结构上,显示出绵延的起伏性,以情绪来推动整个乐曲的发展,显然与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形态上有共通之处。可以说,本曲很明显地把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的俄国音乐特性,用具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表现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作品完成于1906年秋至1907年春。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缓板转中庸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形式。乐曲由略带忧郁气氛的进入部平静地开始。主部(中庸的快板)首先由小提琴呈示紧张的第一主题,木管与弦乐用 G大调柔和地唱出抒情的第二主题。 进入了发展部之后,主题一面发展,一面趋于高扬。经过剧烈的高潮之后,乐曲进入再现部。在此将第一、第二主题以拉赫玛尼诺夫的手法予以再现之后,用进入部提琴动机的素材构成的结尾部分来收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 极快的快板,a小调, 具有诙谐曲风格的乐章。 法国号承接开头的节奏,开始奏出有粗犷风格的主题, 然后移交给弦乐部分。 乐曲以主题为中心高扬起来,一直高扬至强调节奏的铜管以叫嚣方式中止。不久,以小提琴为中心唱起了柔和优雅的曲调,但是立刻又为诙谐曲部的节奏所打消。
第三乐章慢板,A大调。 首先,小提琴以斯拉夫风格的优美情调唱出了流畅的旋律。接着由单簧管以优美的旋律取代。 这一乐章的主题也是整部交响乐中最动人的部分。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E大调。 经过短小而极强的前奏之后,引出强劲的第一主题。反复了这一主题后,经过一个爽朗的乐段,出现了移至D大调的第二主题。乐曲一面再现前面的主题和动机, 一面像胜利凯旋般强劲有力地将全曲最终推向高潮。结尾部分以第一主题的节奏为中心,华丽地结束全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 广为流行。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 就已经颇有声望了。 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完成于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小调 第一主题 (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 (片段2),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 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3)。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 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片段4),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 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其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收录为背景音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悲歌
其作品《悲歌》琴韵悲哀寂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忧郁之情尽释其中。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于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拉氏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钟等。其中《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其艰深的难度,成为钢琴演奏曲目中的“最难”。
楼主直接去听古典名曲100首就行了。
01 )
亨德尔:席巴女王驾临(选自清唱剧《所罗门》)
维瓦尔第:四季 - 快板(E大调第一协奏曲“春”)
巴赫:D小调托卡塔曲, BWV565
莫扎特:降E大调第四圆号协奏曲, K495 - 第三乐章:回旋曲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作品67 - 第一乐章:光辉的快板
)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
贝多芬:欢乐颂(第九交响曲“合唱”终乐章结尾)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作品16 - 第一乐章:非常中庸的快板
西贝柳斯:近似进行曲 (《卡累利亚组曲》, 作品11)
霍尔斯特:木星, 欢愉之星(《行星组曲》, 作品32)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23 -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且非常庄严的
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作品26
威尔第:凯旋大合唱(凯旋场景及大游行)(歌剧《阿依达》)
普罗科菲耶夫:蒙太古家族与凯普莱特家族(骑士舞曲)(芭蕾舞剧《罗密欧与茱莉叶》)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
埃尔加:《威仪堂堂》第一进行曲(《希望和光荣的国土》)
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 第一乐章:不太过分的快板
圣桑:C小调第三交响曲“管风琴”, 作品78 - 第三乐章(庄严的-快板)
CD2 RELAXING CLASSICS『放松身心的古典』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D大调第三序曲, BWV 1068)
格鲁克:幸福精灵之舞(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
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作品K622 - 第二乐章:慢板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作品BWV 988 - 咏叹调
阿尔比诺尼:G小调柔板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月光”奏鸣曲 -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节录)
莫扎特:C大调竖笛与长笛协奏曲, 作品K299 - 第二乐章:小行板(节录)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64 - 第二乐章:行板(节录)
莫扎特: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作品K467 - 第二乐章:行板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 第二乐章:缓板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26 - 第二乐章:慢板
埃尔加:猎人宁洛(《谜语变奏曲》, 作品36)
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 第二乐章:慢板
沃恩·威廉姆斯:云雀高飞
ion)
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 - 第四乐章:慢板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 第十八变奏
CD3 VOCAL CLASSICS『美声殿堂』
-
比才:从圣庙的深处(歌剧《采珠者》)
德沃夏克:月之颂(歌剧《水仙女》)
德利布:花之二重唱(歌剧《拉克美》)
比才:花之歌(歌剧《卡门》)
格鲁克:失去了尤莉蒂妾(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
贝利尼:圣洁的女神(歌剧《诺尔玛》)
普契尼:你那冰凉的小手(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普契尼:哦, 我亲爱的爸爸(歌剧《贾尼·斯基基》)
传统歌谣:美丽的牧羊女(《奥维农之歌》)
普契尼:好好地爱我(歌剧《蝴蝶夫人》)
威尔第:飞吧, 乘着思念的金色翅膀(希伯莱奴隶之合唱)(歌剧《纳布科》)
雷哈尔:那里有个林中女妖(歌剧《风流寡妇》)
亨德尔:绿树成荫(歌剧《塞尔斯》)
舒伯特:圣母颂
亚当:在午夜里, 基督徒们
普契尼:彻夜未眠(歌剧《图兰朵》)
CD4 GOLDEN CLASSICS『永恒的古典』
-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 序曲
巴赫:耶稣, 世人欢愉的期待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作品73 - 第一乐章:快板(节录)
克拉克:小号即兴曲
古诺:最后的审判(神剧《死与生》)
罗西尼:歌剧《丝质楼梯》 - 序曲
亨德尔:萨拉邦德舞曲
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普罗科菲耶夫:雪橇(《基日中尉》)
沃恩·威廉姆斯:绿袖子幻想曲(歌剧《约翰爵士恋爱史》)
德彪西:月光曲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场景)
迈尔斯:短歌(选自**《猎鹿者》)
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第一乐章:浪漫曲
霍纳:我心依旧(选自**《铁达尼号》)
瑰兰多托:告别时刻
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的多瑙河
CD5 FAVOURITE CLASSICS『挚爱古典』
-
马斯卡尼:间奏曲(选自《乡村骑士》)
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第二乐章:持续的慢板
格里格:晨歌(选自《皮尔金》剧乐, 作品23)
肖斯塔科维奇:浪漫曲(选自《牛蝇》)
巴伯:弦乐慢板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 - 卡蓝德王子的故事
马斯内:沉思(选自歌剧《泰伊丝》)
鲍罗丁: 鞑靼舞曲(歌剧《伊戈尔王)
哈恰图良:斯巴达克思和弗莉吉娅的柔板(斯巴达克魂)
柴可夫斯基:《罗密欧与茱莉叶》 - 幻想序曲
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 作品92 - 第二乐章:小快板
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BWV 1043 - 第二乐章:不太过分的缓板
约翰·威廉姆斯:《辛德勒名单》主题曲
柴可夫斯基:芦笛(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作品68 - 第五乐章:小快板
CD6 SPIRITUAL CLASSICS『丰富心灵的古典』
巴赫:锡安听到守门人的歌声
阿雷格里:垂怜经
04 SCHUBERT: DEUTSCHE MESSE D872: Sanctus
舒伯特:德意志弥撒, D872 - 圣哉经
法朗克:天使食粮
古诺:圣塞西莉亚弥撒曲 - 圣哉经
福雷:在乐园(《安魂曲》)
莫扎特:赞美主(庄严晚祷, 作品K339)
福雷:尚拉辛赞歌
威尔第:痛苦的呻吟(安魂曲)
莫扎特:圣体颂
)
亨德尔: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弥赛亚)
海顿:诸天述说主的荣耀(创世纪)
福雷:请垂怜耶稣(安魂曲)
莫扎特:垂泪之日(选自《D小调安魂曲》)
亨德尔:哈利路亚大合唱(弥赛亚)
-
-
Best Classics 100 Vol 2--------------------------------------------------------------------------------------------------------
-
-
CD1 Spectacular Classics『辉煌经典』
-
比才:卡门 - 第一幕 前奏曲
奥尔夫:博伊伦之歌(布兰诗歌) - 噢, 命运女神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萨旦王的故事 - 野蜂飞舞
穆索尔斯基(编曲 拉威尔):图画展览会 - 鸡脚上的小屋
穆索尔斯基(编曲 拉威尔):图画展览会 - 基辅大门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 序曲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爵士组曲 - 第二圆舞曲
拉威尔:波莱罗 - 尾声
威尔第:游吟诗人 - 看吧!夜幕已揭开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 - 火星, 战争使者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 - 赴刑进行曲
罗西尼:威廉·退尔 - 序曲(尾声)
哈恰图良:加雅涅 - 马刀舞曲
格什温(编曲 格罗菲):蓝色狂想曲(爵士乐队版)
穆索尔斯基(编曲 巴蒂斯):荒山之夜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 献祭的舞蹈
CD2 Eternal Classics『永恒经典』
-
01 巴赫:F大调勃兰登堡第三协奏曲 - 第三乐章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第四首“冬” - 第二乐章
亨德尔:水上音乐 - D大调第二组曲 - 号角舞曲
巴赫:F小调第五键盘协奏曲 - 第二乐章 广板
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 - 欢庆 快板
莫扎特:D大调第六小夜曲 - 第一乐章 进行曲 庄严的
贝多芬:献给艾丽丝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 你们可知道爱情是什么
门德尔松:无词歌 - 春之歌
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作品13号) - 第二乐章 如歌的柔板
柴可夫斯基:C大调弦乐小夜曲 - 第二乐章 圆舞曲 中板
普契尼:托斯卡 - 为艺术, 为爱情
拉赫马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3号之二)
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的气质(作品354号)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 - 入睡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 - 沃尔塔瓦河(选段)
柴可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36号) - 第四乐章 终曲
-
CD3 Romantic Classics『浪漫经典』
-
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作品K525)“弦乐小夜曲” - 第二乐章 浪漫曲 - 行板
)
瓦格纳:罗恩格林 - 婚礼进行曲
比才:卡门 - 幕间曲 第三幕
肖邦:降E大调第二号夜曲(作品第九号之二)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 - 船歌
拉赫马尼诺夫:练声曲
李斯特:爱之梦 降A大调第三号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 - 金星, 和平的使者
福雷:帕凡舞曲(作品50号)
-
弗洛托:玛尔塔 - 啊!多么晴朗
格什温:波基与贝丝 - 夏日时光
-
福雷:洋娃娃组曲(作品56号) - 摇篮曲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爱之死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
CD4 Instrumental Classics『器乐经典』
-
-
01 夏庞蒂埃(改编 迪法耶):感恩赞(开始部分)
巴赫:D大调布兰登堡协奏曲BWV1050 - 第三乐章 快板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BWV971 - 第一乐章 快板
维瓦尔第:D大调吉他协奏曲 - 第二乐章 广板
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无伴奏组曲BWV1007 - 第一首 前奏曲
莫扎特:D大调第二长笛协奏曲K314 - 第三乐章 回旋曲 - 快板
圣桑:动物狂欢节 - 天鹅
阿尔贝尼斯(改编 拜占庭):塞维里亚舞曲
克莱斯勒:爱的欢乐
胡梅尔(改编 奥布拉多斯):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 第三乐章 回旋曲-很快的快板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 第二首《夏》- 第三乐章 急板
85号) - 第一乐章 柔板-中板
德彪西(改编 瑞尼耶):阿拉伯风格曲 第一首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作品20)
莫扎特:降E大调第四圆号协奏曲K495 - 第二乐章 浪漫曲: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号) -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
CD5 Nostalgic Classics『怀旧经典』
-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 - 第二乐章 小广板
舒曼:童年情景(作品15号) - 梦幻曲
劳伊德·韦伯:安魂曲 - 请主垂怜
肖邦:降D大调摇篮曲(作品57号)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 夜曲
埃尔加:爱的致意
肖邦:E大调练习曲《离别》(作品10之3)
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号小夜曲(大套曲)K361 - 第三乐章:柔板
圣桑:动物狂欢节 - 水族馆
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肖邦:降D大调第十五号前奏曲(作品28号)“雨滴”
舒伯特:小夜曲(作品957, 第四号)
萨蒂:第一号裸体歌舞
伯恩斯坦:坎迪德 - 序曲
莫扎特:德国舞曲K605之三“驾雪橇”
勃拉姆斯:降A大调第十五号圆舞曲
-
05 Beethoven - Minuet in G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
Dame Moura Lympany, piano / 1988
-
06 Kreisler - Liebesleid
克莱斯勒:爱的悲伤
Rodney Friend, violin / Michael Isador, piano / 1978 (1998)
-
07 Mozart - Piano Sonata No 11 in A (K331) - III: Rondo alla turca
莫扎特: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K331 - 第三乐章 土耳其风格回旋曲
Andrei Gavirlov, piano / 1990
-
08 Bizet - Carmen - 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 (Habanera)
比才:卡门 - 爱情像只自由鸟(哈巴涅拉)
Maria Callas, soprano / Choeus Rene Duclos / Orchestre du Theatre National de l'Opera de Paris / Georges Pretre / 1964 (1997)
-
09 Dvorak - Humoresque (Op 107 No 7)
德沃夏克:幽默曲(作品107之七)
Dame Moura Lympany, piano / 1988
-
10 Puccini - La rondine - Chi il bel sogno di Doretta
普契尼:燕子 - 多蕾塔做了个什么梦
Montserrat Caballe, soprano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Sir Charles Mackerras / 1970 (1995)
-
11 Chopin - Waltz in C sharp minor (Op 64 No 2)
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作品64之二)
Dmitri Alexeev, piano / 1985
-
12 Tarrega - Memories of the Alhambra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塔雷加: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Christopher Parkening guita / 1976 (2005)
-
13 Chopin - Polonaise No 6 in A flat 'Heroic' (Op 53)
肖邦:降A大调第六号波罗乃兹“英雄”(作品53号)
Martha Argerich, piano / 1999
-
14 J Strauss II - Tritsch-Tratsch Polka (Op 214)
约翰·施特劳斯:闲聊波尔卡(作品214号)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 1976 (1985)
-
15 Respighi - Pines of Rome (Pini di Roma) - The Pines of the Villa Borghese
雷斯庇基:罗马的松树 - 波尔盖塞别墅的松树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Lamberto Gardelli / 1977 (1996)
-
16 Prokofiev - Peter and the Wolf (extract)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选段)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Sian Edwards / 1990
-
17 Offenbach - Orphee aux enfers (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 Overture
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 - 序曲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Herbert von Karajan / 1959 (1988)
-
18 Wagner -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 Act I: Prelude
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 - 第一场 前奏曲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Herbert von Karajan / 1975 (2001)
Alagna, tenor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Richard Armstrong / 1995
-
08 PUCCINI: O MIO BABBINO CARO (Gianni SchicchiJulian Byzantine, guitar / 1993
-
09 Kreisler - Liebesfreud
克莱斯勒:爱的欢乐
上面那些音乐全在这里下载,是一起的
http://wwwverycdcom/topics/303896/Roberto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1992年修订)(原版引进)》内容简介: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出生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德的奥涅加,1943年卒子美国洛杉矶。虽然早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读书期间他就已经显露出自己天生就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他的钢琴教授包括亚历山大季洛济和尼古拉·兹韦列夫,但他更喜欢师从阿连斯基和塔涅耶夫学习作曲。
正如他的钢琴小品集Op3——其中第二首便是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和他的歌剧《阿连科》所展示的那样,年轻时的拉赫玛尼诺夫就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他还因歌剧《阿连科》获得了1892年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金质奖章。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于他24岁那年首演失败之前,他的音乐创作可谓源源不断。
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以及报界对这部交响曲的恶评严重摧毁了拉赫玛尼诺夫的自信心,他整整三年无法进行创作。在催眠师尼古拉。达尔的治疗下,他不但神奇地康复,而且接二连三地写出了让入耳目一新、充满灵感的作品,包括《双钢琴第二组曲》(Op17),《第二钢琴协奏曲》(Op18),《大提琴奏鸣曲》(Op19),《肖邦主题变奏曲》(Op22)以及《10首钢琴前奏曲》(Op23)。这些作品全都具有拉赫玛尼诺夫更为人们喜爱的风格的所有特点:大量令人难忘的旋律,看似简单的和声与复杂的半音体系的结合。这些作品营造出了独特的怀旧效果,不仅透着浓郁的俄罗斯情怀,而且尽情地展现着钢琴这种圆润洪亮的乐器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发现的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正是拉赫玛尼诺夫能够向人们展示的。
大家在考虑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诠释时应该记住他本人弹奏时的基本特点。人们称他为“清教徒式的钢琴家”,因为他在弹奏时会严格遵照乐谱上的各种说明和记号,忠实地保持各种节奏,不添加多愁善感的情调,牢牢把握音乐结构。本文作者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力度和句法记号,尤其是他仔细标出的速度记号和各种关系,足以帮助大家诠释他的音乐。大家应该竭力避免破坏这些记号,同时还应该竭力避免对作品进行伤感外理。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俄语: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英语: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俄罗斯裔美国藉作曲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曼尼诺夫在1934年创作的A小调24段变奏曲,作品编号43,由钢琴独奏配以管弦乐团伴奏,类似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写的这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也可以称之“帕格尼尼主题变奏”,音乐取材于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随想曲,在一个音乐主题上展开24个变奏,铺衍成一部气势辉煌的大型作品。这24个变奏前后分成三组,很像是不间断连续演奏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而且独奏钢琴与乐队展开炫技性的竞奏,又很符合协奏曲。但是从音乐狂热的激情和艰深的技巧看,还是应该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标题理解为狂想曲。
根据《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乐谱上的说明,拉赫玛尼诺夫在1934年7月3日-8月18日在瑞士琉森湖边Senar别墅创作此曲。此曲于同年11月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首次公演,由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挥,拉赫曼尼诺夫弹奏钢琴,费城管弦乐团伴奏。
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其中一段行板(Var18)被**《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又译时光倒流七十年)采纳为背景音乐;在影片中,这首乐曲不但被导演和编剧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起到了跨越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沟通心灵的作用,而且在作曲家约翰·巴里手中,它还是全片配乐的灵感与源泉。对比影片音乐主题,就会感到它们是何其相似,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察觉到其间的过渡;实际上,《时光倒流七十年》主题就是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18变奏的一首变奏曲(a Re-variation)。约翰·巴里在旋律的情绪和节奏以及曲调的走向和速度上,都与原曲既保持相近又有区别,使观众自始至终感觉到由一首不断出现的动人乐曲所折射、所辉映的两个艺术家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高尚激情的存在。所以,从非严格的意义上说“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就是**《时光倒流》的音乐主题也并不为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