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看来,万物的本源应该具有变化性的属性。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知识必须有一个对象,而对象必须是某种存在的事物,否则就不会有知识。 ----巴门尼德
爱得太深,会失去所有荣耀和价值 。
一切皆流,无物长住。 ----赫拉克利特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 ( Heracleitus )惟有变化才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
熟知能减少对事情的畏惧 ----伊索
你要是按照自然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要是按照人们的观念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富有。 ----伊壁鸠鲁
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芝诺
感觉和思想是由钻进我们身体之中的影像产生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影像来接触他,是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的。 ----德谟克里特
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 ----赫拉克利特
我曾统领雄师百万,现在却空无一人;我曾横扫三大洲,如今却无立足之地。耶稣远胜于我,他没有一兵一卒,未占领过只寸之地,他的国却建立在万人心中。世间有两种武器:精神和剑。从长远来看,精神必将打败利剑! ----拿破仑
赫拉克利特(Ἡράκλειτος,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以弗所一个贵族家庭,相传生性犹豫,被称为“哭的哲学人”。他的文章只留下片段,爱用隐喻、悖论,致使后世的解释纷纭。
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我研究了我自己。”这就是说,他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的事业(尽管他的书称为《论自然》),而是一个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的事业。由于他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那里的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因而,我们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可以感觉到—— 尽管他很阴暗和晦涩—— 一种深刻的灵魂亲近感。他的“一切皆流”,我们只能赞同,并不是因为它引导我们去进行什么思考,而是因为这句话对我们是如此的亲切。
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对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
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本著作残篇集,书名叫《我寻找过自己》。“我寻找过我自己”,说的多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隐秘的一角,那隐秘的一角是我们的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但我们却很少刻意去寻找过,我们很少给自己留一片心灵的空间,让自己的心灵有一次散步的机会。只有当偶然到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走的太匆忙,根本没有留意自己身边的风景,我们已经失去太多和自己的心灵交流的机会。孟东篱的《风在林梢》,能让我们的心灵产生一种别样的感觉,那是风吹树林的感觉,细微平淡,清爽柔和;那也是那是我们的心灵散步的感觉,熨帖舒畅,自然平和。
作者孟东篱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我”在东大校园散步时的所见所想。他说我们现代人平时把散步当成任务,急着散完步就要去干别的事情,确实如此,我们平时有干不完的工作,有做不完的事,从来没有停下来想我们身边的树都是多么好看,“而实际上对一棵树的好,静静领会,却可能是人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之一,但几乎很少有人这样想”。接着作者给我们展示一幅画,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大树图,画面上的树是无名的,看不出它们的种属,也许只是些普通的树吧。但这些树又不是普通的树,它们张扬着,运动着,伸展着,充满着生命的动感,透过这些树的枝丫我们好像能够看见生命的汁液在其中奔涌、流淌、沸腾。可叹人们每天与大树擦肩而过,为何不能发现它们的美呢?我们不就正好是那些对美丽的风景熟视无睹的人吗?顺着作者的思维,我们会看到很美的景致,大树、树下的草、月亮,这一切都让你“觉得世界其实很丰富;生活,其实也很丰富。”而当你转过身来,倒退着走的时候,你会有更美的发现,“风的清明,树的清明,天的清明,云的清明,此外,你还可以看到什么是“风在林梢”——风在林梢究竟怎么动的,或说,林梢在风中究竟是怎么动的,树叶如何领受风,如何与风玩耍。”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一片澄静,我终于理解了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生活,无暇顾及我们周围的一切,那只是我们一个美丽的借口,其实是单调使我们失去了注视的兴趣,是生活的重负使我们失去了无邪的童心,是心灵的疲惫使我们失去了向上的渴求。什么时候,我们能摆脱生活的压力,轻轻松松地散一次步呢?
与其说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毋宁说它是一篇哲理散文。有人说好的文章是朴实无华的,我要说好的文章应该是能引起人深沉思索的。现代散文在思考,现代一切伟大的散文家都在思考,他们都不对生活下断论,而仅仅是在思考,他们从不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错的,他们只是把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孟东篱也是如此,他的语言也是思考过的语言,这些语言来自于他对外部世界冷静的观察和醒悟,也来自他内在的修炼和推敲。如“树下的草茎活了,树上的枝叶也活了,枝叶间衬托的半边洁白的、淡淡的月亮也活了”,排比的手法,奇特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其语言的馨香,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感。
《风在林梢》全文随意自然,我们读完文章,就好像是跟随着作者在东大校园里散了一次步,看了一些树。文章纯净、清新,在平静的散步中,向我们展示了对人生感悟:人生是美丽灿烂的,正如缓缓绽放的花,正如渐品渐香的酒,正如日益加浓的情……只要你善于发现,你就会在平凡中发现美丽,就会在欣赏自然时顿悟人生。作者的文笔是冷静的,稳重而不气躁,超凡而不脱俗,在打动人的同时,又让人思考,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让我们再随作者一起做一次心灵的散步吧!
附原文: 风在林梢
(孟东篱)
当我在东大散步而校园中仍极少有人的时候,走着走着我便会突然停下脚步来——似乎即使在散步,你仍在赶什么似的;似乎即使在散步,你仍旧在完成什么,在“办”什么;似乎散步就是为了把散步办完,好去办另外的事情似的。
我停下来,想:这些树都是多么好看,你看了吗?人匆匆忙忙从它们身旁经过,它们立在那里,犹似在等待,但并没有几个人去看它们的好,它们的清新与巍巍君子之风。人只是匆忙走过,忙着他们认为该忙的事,而实际上对一棵树的好,静静领会,却可能是人一生中最最重要的事之一,但几乎很少有人这样想。
脚步一旦停下来,似乎整个心就跟着宽松下来,于是你原先似乎明明看到却没有看到的景致与韵味都出来了:你看到了树的姿势,它的直,它的弯,它的伸肘,它的摆动,它的树皮,它树皮上的藓苔,它跟别的树之间的关系,它们那么多树所构成的图案网,还有树与树之间所弥漫、看不到其流动、却让你感觉到流动的雾霭。
于是,树下的草茎活了,树上的枝叶也活了,枝叶间衬托的半边洁白的、淡淡的月亮也活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这么美好的,都是这么静美的。你就会觉得世界其实很丰富;生活,其实也很丰富。
停下步子,或放慢步子,是这个样子。如果你不但放慢步子,而且转过身来,倒退着走,那感觉更好。似乎树与树之间的相对关系变得更明显,更有动感了;每一棵树也更活了,雾霭更清明了,明月更洁润了,总之,似乎一切都更会说话了,而且说得非常好,说得非常正确。
倒走着散步,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就似乎向前走的时候,你总是在赶路,在低着头,看着路面。但当你向后退着走的时候,你好像与世无争起来,你突然真正地抬头起来——你抬头或仰头起来,然后,看到了——你该看到的,清明。
风的清明,树的清明,天的清明,云的清明,此外,你还可以看到什么是“风在林梢”——风在林梢究竟怎么动的,或说,林梢在风中究竟是怎么动的,树叶如何领受风,如何与风玩耍。
小题1: A 小题1:B |
略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