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简介,第1张

1873年4月1日,拉赫玛尼诺夫诞生于俄国的谢苗诺沃(Семёново/Semyonovo),家境富裕,出身于地主的家庭,父母皆为业余钢琴演奏家,其母充当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拉赫玛尼诺夫从四岁开始习琴,然而最初并无突出的表现。

由于家道中落,拉赫玛尼诺夫一家迁往圣彼得堡。1882年,拉赫玛尼诺夫入读当地的音乐学院进修,1885年经介绍往莫斯科拜师尼古拉·兹韦列夫(Никола́й Зве́рев/Nikolai Zverev)门下接受严格的钢琴训练。

10岁时的拉赫玛尼诺夫艰苦的训练,令拉赫玛尼诺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编写的歌剧《Aleko》获奖;19岁时,编写了著名的《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成为他于乐坛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第一荣誉毕业,并开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乐》的首演招来劣评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他亦因而无法集中精神作曲。后来经了解,由于当天的指挥并无充份练习,再加上指挥于演奏时醉酒,以致整个首演表现得一塌糊涂。但拉赫玛尼诺夫并未因而振作起来,往后的数年更因此停产,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尼可莱.达尔的医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并以此献给尼可莱.达尔,他更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该次演出为大众所接纳,令《第二钢琴协奏曲》成为大众喜爱的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除作曲外,亦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他于1904年担任Bolshoi Theatre的指挥。在俄国,他被誉为最杰出的歌剧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指挥。1906年,由于俄国政治上的动荡,拉赫玛尼诺夫举家离开俄国暂居意大利,后来再迁往德国德累斯顿,期间他编写著名的《第二交响乐》,并于欧洲多国巡回指挥。

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往美国表演,他为表演更编写了被誉为最困难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他在美国大受欢迎。回到俄国后,拉赫玛尼诺夫担任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成为当地乐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14年,俄国政治十分动荡,不少剧院为免受暴民破坏而关闭,最初拉赫玛尼诺夫并无离开祖国之意,但由于他出身富裕家庭,由曾是地主,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意识到周围的危险。1917年,拉赫玛尼诺夫获邀到瑞典演出,他乘此良机举家离开俄国,最终于1918年移居美国。为谋生计,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在他人生余下的廿多年里,于美国及欧洲各地演奏,但却再无踏足祖国的机会。

1931年,拉赫玛尼诺夫于瑞士卢塞恩湖边置业,按照旧居模样布置,并编写了以钢琴及交响乐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工作时比闲散时更强,所以我祈求上帝让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上帝应允了他的祈祷,七十岁时,拉赫玛尼诺夫仍不停四处演出,直至于1943年2月才因身体不适被逼停止下来,然而不久却诊断出患了癌症。同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病情恶化致无法进食,到了3月26日更陷入昏迷状态。一群音乐家联名以电报预祝他的七十岁大寿,可惜他却无缘庆祝自己的诞辰,最终于1943年3月28日辞世。

在拉赫玛尼诺夫离开俄国前,曾编写弥撒曲《Vesper Mass》,这亦是他为自己丧礼编写的作品,当中一句歌词(英译版本)如下:"Lord, now lettest Thou Thy servant depart in peace"(“主,现在就让你的仆人在平安中离去。”)

2006年3月学生熊彦博受邀代表中国赴德国,卢森堡,比利时演出。

2006年6月学生熊彦博考入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研究生。中国地区唯一录取声乐专业学生。

2006年学生葛洋考入天凡之音声乐研修班。

2007年1月学生查晓艺考入由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国际著名声乐教育家,欧洲十大男高音之一的Frantz Donar举办的大师班。

2007年2月学生熊彦博考取英国苏格兰皇家戏剧音乐学院研究生并获奖学金。

2007年4月22日学生查晓艺获得山东省青少年歌手大赛美声组第一名。

2007年5月17日举办王韵晶学生熊彦博独唱音乐会。

2007年5月举办2006级表演班新生音乐会,担任统筹。

2007年10月学生侯孟彤获得天津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二等奖。

2007年学生侯孟彤毕业考入天津东丽区鉴开中学任音乐教师。

2007年11月13日举办王韵晶学生葛洋独唱音乐会。

2008年5月在王韵晶的号召下举办2007级表演班为汶川地震,赈灾义演。全班共筹款近1000元。担任统筹。

2008年5月23日举办王韵晶学生查晓艺毕业音乐会。

2008年5月28日举办王韵晶声乐教学音乐会。

2008年10月学生葛洋获得第三十九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三等奖。

2008年学生侯孟彤获得第四届天津第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优秀奖。

2008年11月7日学生葛杨获得第三十九届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三等奖。

2008年12月学生葛洋获得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独唱三等奖。指导教师王韵晶。

2008年7月学生葛杨在王韵晶的一再推荐下毕业考入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

2009年2月学生刘思一旅游卫视《绝对时尚》栏目中参加表演。

2009年3月学生刘思一雪碧“名师高徒”首都师范大学赛区冠军,北京市20强。

2009年5月学生葛杨参加并排演了拉赫玛尼诺夫著名歌剧《阿列科》的中国首演,试演男中音茨岗老人角色。

2009年7月学生关丹妮毕业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担任音乐老师。

2009年9月学生刘思一在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开幕式中担任主题曲演唱。

2009年学生刘思一在大连国际服装节”主题曲配唱。

2010年1月学生刘思一代表首师大受邀参加中国戏曲学院“国风乐社专场音乐会”。

2010年3月学生查晓艺获得首届新加坡国际声乐大赛优秀奖。

2010年4月学生刘思一荣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十佳校园歌手称号。

2010年5月学生刘思一参加并排演了拉赫玛尼诺夫著名歌剧《阿列科》的中国首演,分饰重要角色。

2010年学生刘思一为“北京音乐广播”创作并录制多首栏目主题曲。

2010年9月,学生刘思一受邀在“呱呱视频网站网络歌手大赛”中担任评委。

巴赫 布兰登堡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 d小调小提琴二重协奏曲 G弦上的咏叹调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亨德尔 水上音乐 焰火音乐 《弥赛亚》之哈里路亚 快乐的铁匠 广板 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鲁特琴与长笛 古典主义 贝多芬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 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 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 《哀格蒙特》序曲 歌剧《费德里奥》 G大调小步舞曲 献给爱丽丝 土耳其送行曲 波凯里尼 小步舞曲 戈赛克 加沃特舞曲 塔蒂尼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 勃拉姆斯, c小调第一交响曲 e小调第四交响曲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德意志安魂曲 第一号匈牙利舞曲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学院节庆序曲 摇篮曲 海顿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d小调第一零一交响曲《时钟》 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清唱剧《创世纪》 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小号协奏曲 小夜曲 莫扎特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 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单簧管协奏曲 降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魔笛》 歌剧《唐璜》 安魂曲 土耳其进行曲 小步舞曲 帕格尼尼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罗西尼 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歌剧《贼雀》序曲 索尔 b小调练习曲(月光) 韦伯 邀舞 《自由射手》序曲 浪漫主义 肖邦 华丽大圆舞曲 一分钟圆舞曲《小狗》 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 降G大调圆舞曲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 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 降E大调夜曲 升F大调夜曲 降b小调夜曲 降A大调夜曲 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 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 c小调练习曲《革命》 E大调练习曲《离别》 第一号叙事曲 第一号诙谐曲 第七号前奏曲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门德尔松 a小调第三交响曲(苏格兰) 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仲夏夜之梦 无词歌之春之歌 无词歌之威尼斯船歌 乘着歌声的翅膀 舒伯特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 钢琴五重奏(鳟鱼) 军队进行曲 《罗莎蒙德》序曲 音乐瞬间 小夜曲 圣母颂 魔王 《冬之旅》之苦提树 野玫瑰 舒曼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 a小调钢琴协奏曲 童年情景之梦幻曲 交响练习曲 狂欢节 《曼弗雷德》序曲 奉献 核桃树 诗人之恋 瓦格纳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歌剧《唐豪塞》 婚礼进行曲 歌剧《女武神》 柏辽兹 幻想交响曲 罗马狂欢节序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 拉科奇进行曲 多普勒 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弗兰克 d小调交响曲田 格林卡 《鲁斯兰与柳德来拉》序曲 古诺 圣母颂 歌剧《浮士德》之徽风圆舞曲 小夜曲 李斯特 前奏曲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爱之梦第三首 钟 尼古拉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 奥芬巴赫 威尼斯船歌 天堂与地狱序曲 拉夫 卡伐蒂那 斯美塔那 《我们祖国》之沃尔塔瓦河 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老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苏佩 《轻骑兵》序曲 《诗人与农夫》序曲 威尔第 歌剧《茶花女》 歌剧《阿伊达》 歌剧《奥赛罗》 歌剧《弄臣》 歌剧《命运之力》 歌剧《纳布科》 歌剧《游吟诗人》 伊拉迪埃尔 鸽子 后浪漫主义 芭达捷芙丝卡 少女的祈祷 鲍罗丁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D大调弦乐四重奏 歌剧:《伊戈尔王》 夏布里埃 西班牙狂想曲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E大调弦乐小夜曲 狂欢节序曲 第十首斯拉夫舞曲 幽默曲 母亲教我的歌 伊凡诺维奇 多瑙河之波圆舞曲 拉罗 西班牙交响曲 比才 歌剧《卡门》 《阿莱城姑娘》 布鲁克纳 E大调第七交响曲 德里勃 舞剧《葛菲利亚》 福斯特 故乡的亲人 我的肯塔基故乡 苏珊娜 老黑奴 美丽的梦神 格里格 《培尔·金特》 a小调钢琴协奏曲 挪威舞曲 春 马勒 D大调第一交响曲《巨人》 c小调第二交响曲《复活》 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 大地之歌 拉赫玛尼诺夫 e小调第二交响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升c小调前奏曲 练声曲 柴科夫斯基 f小调第四交响曲《命运》 e小调第五交响曲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812序曲 意大利随想曲 弦乐小夜曲 舞剧《天鹅湖》 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 雷鸣电闪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 拔弦波尔卡 《蝙蝠》序曲 舞剧《胡桃夹子》 舞剧《睡美人》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 歌剧《黑桃皇后》 《罗密欧与朱丽叶》 旋琴套曲《四季》 旋律 忧郁小夜曲 如歌的行板 穆索尔斯基 图画展览会 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 南国玫瑰圆舞曲 皇帝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天方夜谭组曲 客商之歌 野蜂飞舞 罗萨斯 乘风破浪圆舞曲 鲁宾斯坦 F大调旋律 浪漫曲 约瑟夫·施特劳斯 维也纳村燕圆舞曲 天体音乐圆舞曲 泰雷加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近代音乐 阿尔贝尼兹 探戈 布鲁赫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苏格兰幻想曲 德彪西 月光 牧神午后前奏曲 大海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艾伦贝格 森林水车 格拉那多斯 第五号西班牙舞曲 麦克道威尔 致野玫瑰 米查姆 巡逻兵进行曲 米夏埃利斯 森林中的铁匠 奥尔特 钟表店 布拉加 天使小夜曲 肖松 音诗 狄盖特 国际歌 埃尔加 威仪堂堂进行曲 谜语变奏曲 爱的祝福 随想曲 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歌剧《波基与贝丝》 霍尔斯特 行星组曲 马斯涅 沉思 蒙蒂 查尔达什 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卡门主题幻想曲 普契尼 歌剧《蝴蝶夫人》 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歌剧《托斯卡》 歌剧《图兰多特》 歌剧《贾尼·斯基基》 圣-桑 动物狂欢节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骷髅之舞 引子-随想回旋曲 苏萨 星条旗永不落 华盛顿邮报 苏克 弦乐小夜曲 爱之歌 托斯蒂 小夜曲 维尼亚夫斯基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华丽波兰舞曲 莫斯科回忆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 茨冈 《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 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 卡门主题幻想曲 西贝柳斯 芬兰颂 D大调第二交响曲 C大调第七交响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图翁涅拉的天鹅 理查·施特劳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英雄生涯

这个就复杂了。

1、古代希腊的声乐:

古希腊是包括音乐在内的欧洲文化艺术的发源地。古希腊音乐对于后世的影响,并不在于某首乐曲的流传,而在于它引导和激发了音乐的发展与繁荣。在古希腊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音乐中,声乐荣幸地在诸形态中占据了头把交椅。虽然音乐理论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这一成就大多是通过声乐得以展现的。

古希腊的声乐作品主要是合唱,无论何种合唱都只限于齐唱或者是八度重唱。作为一种大胆而复杂的表现手法,他们在男声中加进童声,至于再多的声部则用器乐伴奏的形式来加强。除了合唱(齐唱)外,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中也出现了独唱,甚至许多独白都是用独唱来表现的,这成为后来歌剧中宣叙调的雏形。

古希腊声乐作品的主流是抒情歌曲,体裁主要为悲歌、颂歌、婚礼歌、祭祀歌、情歌、饮酒歌等。这些声乐作品的体裁与古希腊的政治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声乐首先在宫廷和寺院里兴起,前期的古希腊文化,从本质上讲是贵族文化。作为音乐主要形态的声乐,在当时首先是为贵族服务的。宫廷供养了合唱团,为国家典礼和贵族娱乐用,寺院里也设有合唱团,他们采用被称之为“交替合唱”的轮流演唱方式,为礼拜和其他宗教活动歌唱。古希腊以节庆活动为主要表现场所的声乐演唱,大约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旋律和调式,这就是具有朗诵特点的宣叙调;具有诗歌韵律特点的鲜明的节奏;与爱情、劳动、大自然等有关的丰富流畅的旋律等,这些特色都与古希腊声乐作品的题材有关。

古希腊声乐作品的题材,主要取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取材于神话。

古希腊神话史诗不仅是当时声乐作品的主要题材,而且对欧洲歌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音乐”(music)一词就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缪斯(muse)。古希腊神话认为,音乐起源于神,阿波罗、安非翁、奥菲欧等神和半神,是最早的音乐发明者和演唱者。古希腊人认为音乐是有魔力的,它能治病,净化灵魂,在自然界产生奇迹,也能给人带来幸福或厄运。

(2)取材于诗歌。

在古希腊,音乐和诗歌几乎是同义词,二者息息相通。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在本质上与言语相关,而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言语。古希腊的诗歌是用以吟唱的,诗人和作曲家往往是合二为一的。

2、古代罗马的声乐:

与古希腊的声乐艺术相比,包括声乐在内的罗马音乐几乎没有留下哪怕是差强人意的资料,我们只能透过古罗马的历史及其与声乐相关的其他姊妹艺术或文化的发展,去寻觅这一时期声乐艺术的痕迹。

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向外扩张,至公元前146年希腊沦为罗马行省。随着希腊和地中海地区的艺术珍藏被掠夺,大批的歌手、乐师被俘虏,“希腊化时代”的音乐与建筑、哲学、宗教仪式、文化商品等一起被输入罗马帝国,并很快取代了意大利本土音乐。这一时期,虽然以铜管乐为主的器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声乐依然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古罗马的声乐与音乐的其他表现形态一样,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

一方面,声乐成为统治阶层消遣娱乐的工具,另一方面,声乐又在街头巷尾、乡村田野找到了自己赖以扎根和生长的土壤。在古罗马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婚礼歌、饮酒歌、士兵歌等,是社会下层的“保留曲目”。这些歌谣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并对这一时期的抒情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中世纪的声乐艺术:

1、早期基督教歌曲:

早期的基督教音乐,就是以合唱为代表的声乐。

中世纪的基督教音乐或者说基督教声乐,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以后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甚至对现代的宗教歌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极为密切的渊源。

最早的基督教歌曲起源于犹太教音乐。犹太教音乐用于功能各不相同的圣殿和会堂的各类宗教活动,早期的基督教音乐是从耶路撒冷经小亚细亚向西传播到欧洲,此间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是拜占庭(即伊斯坦布尔)。在中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拜占庭作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不仅是欧洲最强大政府的所在地,而且是融东西方音乐为一炉的文化中心。拜占庭最优秀和最有特色的声乐典范作品,是根据圣经内容进行诗意发挥的赞美诗,赞美诗是最初的宗教歌曲。

2、圣咏歌曲:

圣咏按内容可分为圣经唱词和非圣经唱词;按演唱方式可分为“交替式”、“启应式”和“直接式”;按音符与歌词音节的关系可分为“音节式圣咏”和“花唱式圣咏”。

圣咏的主要形式有:

(1)、交替圣歌。这是一种数量最多的圣咏形式,风格相当质朴,有的旋律十分优美,实际上是完全独立的歌曲。

(2)、应答圣歌。它是与交替圣歌属于同类的圣咏歌曲,应答圣歌一般是一个短小诗节,在祷文之前由独唱者咏唱、唱诗班重复,独唱者由唱诗班或会众应答。

(3)、阿里路亚。由一个叠歌和一节诗歌组成,然后将叠歌重复。通常的唱法还要加上较为华丽的花唱,在阿里路亚中有大量无歌词的旋律。

3、声乐与早期复调音乐:

古代和最初的教会歌曲都是单声部音乐,中世纪的一大发明就是于9世纪产生的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有两大类:

一类是民间复调音乐,这种复调音乐是民间艺人出自音乐本能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从某种音乐理论中演绎出来的。

另一类是学者复调音乐,它继承了民间的自由创作,但更偏重于音乐理论上的探索。

复调音乐的产生,遭遇到维护宗教教义和坚持以往歌曲创作惯例的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否定,他们以古代科学的名义,藐视复调音乐。直到14世纪,安廷斯从理论上证实了三度音具有完全和弦的特性后,复调音乐才逐渐为人们接受。

复调音乐的作曲方法被称为“奥尔加农”,原指礼拜歌曲中附加的器乐部分。复调音乐在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变位调,即“第斯康特”。12、13世纪间,几乎所有的复调音乐都是宗教音乐。宗教歌曲和世俗歌曲在风格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二者的歌词都是用复调谱写的,需要指出的是,在13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可以看作是当时文化生活缩影的声乐形式,这就是采用复调音乐的经文歌。 经文歌是情歌、舞曲、叠歌和教会赞美诗的组合体。在经文歌里,融入了形形色色的宗教思想和世俗观念。

4、世俗歌曲:

作为中世纪声乐艺术另一大分支的世俗歌曲,在11世纪末开始兴起。这一时期,由于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完善,歌曲逐渐冲出宗教寺院和封建城堡的束缚,进入城镇、集市和乡村,世俗歌曲应时而生。

早在11世纪,在一些放荡不羁的僧侣和学生中,最早的世俗歌曲就以手抄本的形式传唱起来。酒、女人和讽刺是歌词的三大主题。歌曲的风格十分犀利,不拘小节,这些早期的世俗歌曲和宗教歌曲之间的旋律分界线还不十分清晰,但是旋律基本上是新创作的,特别是歌曲的内容出现了离经叛道的倾向,歌词的语言也不再是基督教的拉丁文,而是采用了各地的方言。

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出现了吟唱世俗歌曲和民间歌谣的行吟诗人,这是一个以职业歌手兼乐手为主的阶层,其中也有贵族甚至君主。在这个身份纷杂而情趣相同的圈子里,很多人通常具有作曲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这些行吟诗人从民间歌曲中吸取营养,丰富和激发创作灵感,有的还能自编自演自唱。由一部分行吟诗人和流浪艺人组成的演出群体,采用了巡回流动演出的方式,到处传唱世俗歌曲。

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艺术

1、14世纪法国、意大利的声乐:

14世纪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初期或是文艺复兴前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萌芽,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仍然处于宗教歌曲向世俗歌曲转变的渐进过程,但这一进程显然加快了步伐。

2、15世纪英国和勃艮第地区的声乐:

15世纪中叶,在欧洲大陆北部地区的法国勃艮第公爵的势力范围内,歌唱活动十分活跃。勃艮第的音乐活动主要是小教堂里的歌咏活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欧洲各地的教皇、国王纷纷建立起配有精良音乐设施的小教堂,并以高薪争相聘用著名歌唱家、作曲家为时髦。对此,当时有人评论说,荣誉和金钱的报酬之高,足以刺激天才的产生。勃艮第时期的主要声乐作品,包括弥撒曲、圣母颂歌、经文歌和法语歌词的世俗尚松。

3、宗教改革时期的声乐:

16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对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强烈要求实行宗教改革。德国是这场改革运动的发源地。

4、16世纪民族民间风格的声乐:

16世纪欧洲歌坛出现了一种新趋势,这就是民族民间风格歌曲的兴起。新尚松,也就是歌谣曲,是16世纪法国最具特点和最兴盛的歌曲体裁,这些新尚松的歌词都是法文的,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14世纪的法国尚松相比,16世纪的新尚松有两大显著的特点:一是内容更加具体,形象更加鲜明。二是曲调更加具象,造型更加生动。

四、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的歌剧和其他声乐艺术

1、意大利歌剧:

歌剧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

意大利歌剧,可以分为佛罗伦萨歌剧、罗马歌剧、威尼斯歌剧和那不勒斯歌剧。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剧,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佛罗伦萨歌剧:

(2)、罗马歌剧:

(3)、威尼斯歌剧:

2、吕利和法国歌剧:

3、珀赛尔和英国歌剧:

4、德国歌剧:

5、康塔塔和清唱剧:

五、 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出于意大利语bel canto一词,意为“精美的歌唱”,至于什么才是“精美的歌唱”,美声唱法包括哪些清晰明确的内容,却在很长时期里难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说法。虽然美声唱法是在17世纪初与歌剧一起问世的,但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却整整推后了200多年,只是在19世纪中叶,美声唱法才正式成为一个特定意义的名词,去指代从17世纪起在歌剧舞台上出现的“华彩优美”的声音,美声唱法是一种强调声音华彩优美、具有咏叹性风格、体现高难技巧的发声唱法。

六、18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及其声乐作品(上)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无论是音乐修养、才华和造诣,还是作品的优秀程度,他们的影响和成就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1、 维瓦尔迪、拉莫和他们的声乐作品:

2、巴赫及其声乐作品:

以《圣约翰受难曲》和《圣马太受难曲》的成就最高。

七、18世纪歌剧的变革

1、18世纪上半叶的喜歌剧:

2、喜歌剧论战:

3、格鲁克歌剧改革:

八、18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及其声乐作品(下)

   

1、海顿的声乐作品:

海顿的声乐作品创作大致分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在埃斯特哈奇的宫廷中,以歌剧为主;后一时期是在维也纳,以清唱剧为主。

2、莫扎特的声乐作品: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600多部音乐作品,涉及了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主要成就是歌剧。

在莫扎特的20多部歌剧作品中,最杰出、最具影响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璜》与《魔笛》。

3、贝多芬的声乐作品:

贝多芬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最伟大的作曲家,不同的是,声乐艺术创作不是他的主要领域,贝多芬的声乐作品有一部歌剧《菲岱里奥》、一部声乐套曲、两部弥撒曲、《第九交响曲》及一些抒情歌曲。

九、19世纪的声乐艺术

从18世纪末起,浪漫主义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潮流,已经初见端倪。而作为一种音乐风格,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大师贝多芬的去世为标志,从19世纪20年代起,古典主义式微,浪漫主义崛起,并很快形成了一种遍及全欧的潮流。

这一时期,在声乐艺术方面代表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是音乐会歌曲和歌剧。浪漫主义的音乐会歌曲主要是德国艺术歌曲。

1、舒伯特的声乐作品: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最优秀的作品有《纺车旁的马格利特》、《野玫瑰》、《鳟鱼》、《听、听,云雀》、《摇篮曲》、《魔王》、《圣母颂》、《小夜曲》、《谁是希尔维亚》、《流浪者之歌》、《致音乐》、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等。

2、舒曼的声乐作品:

舒曼作为仅次于舒伯特的浪漫主义歌曲作家,在音乐才华、创作手法、作品风格等方面,都与舒伯特有许多相似之处。舒曼是一位具有强烈创作欲望和无穷创作灵感的作曲家,他对生活的感悟是敏锐而独到的。他的艺术歌曲大多数以爱情为题材,他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是根据海涅的长诗《悲剧——抒情插曲》写成的。另外一部声乐套曲是《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3、勃拉姆斯的声乐作品:

他的声乐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直接继承了舒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的传统,在歌曲这一短小的艺术形式里面,表现出极完美的技巧和极丰富的情感,歌唱部分和钢琴部分结合的十分完美;(2)热爱民族文化,他的作品和德奥社会生活及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3)他是公认的最后一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他把自己看作是伟大传统的捍卫者;(4)他的歌曲着重抒发个人的情感,以描绘纤细、敏感、复杂、内省的情绪见长,具有室内乐的鲜明特征。

4、合唱艺术:

19世纪,合唱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而活跃的时期。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巨大影响和席卷全欧的中产阶级革命的强烈冲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率先举办了音乐节,音乐节不仅成为欧洲大革命的副产品,而且越办规模越大,加上平民百姓为欢庆革命胜利经常举办的各类音乐文化活动,使合唱艺术迅速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合唱艺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了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其次,音乐节的领导者、组织者往往是著名的作曲家。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柏辽兹、斯美塔那等,都在音乐节上亲自指挥过合唱。再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阶层有了比过去相对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地去参加他们所喜欢的音乐活动。最后,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是合唱艺术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以弥撒曲和安魂曲为主的教堂合唱音乐,到19世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教堂合唱,它的思想主题和音乐基调都体现了宗教色彩,是为教堂仪典服务的,但在音乐创作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另一类是以教堂合唱的形式创作、但具有非宗教特色的合唱曲。

十、19世纪的歌剧

随着意大利正歌剧的衰亡,19世纪欧洲的歌剧开始进入大歌剧和喜歌剧的时代。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过程中,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韦伯和德国浪漫主义歌剧:

2、罗西尼及其歌剧作品:

在罗西尼的歌剧中,最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六部:《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贼鹊》、《塞米拉德米》和《威廉·退尔》。

3、唐尼采蒂、贝利尼和意大利歌剧:

罗西尼的直接继承者是唐尼采蒂和贝利尼。在罗西尼和威尔第之间,这两位杰出的歌剧作曲家建起了一座过渡与连接的桥梁。

唐尼采蒂是一位高产作曲家,共写有70多部歌剧、100多首歌曲以及一些器乐曲。他的歌剧体裁多样,风格不一,成就也不等。著名的有正歌剧《路克雷齐亚·波尔吉》、《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喜歌剧《爱的甘醇》等。

贝利尼在其短暂的一生共写有11部歌剧,其中以《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最为出色。

贝利尼的音乐风格以浪漫抒情为主,旋律十分优美洗炼,表情丰富,善于表达温柔、哀伤的情感,有小夜曲的意境和韵味。同时,他能出色地创造出有爱国激情和英雄气概的群众合唱与进行曲,他的这类爱国歌曲已经被意大利人民传唱至今。

4、梅耶贝尔和法国大歌剧:

梅耶贝尔是19世纪法国式大歌剧的创建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歌剧作品有《恶魔罗贝尔》、《新教徒》、《预言者》和《非洲女郎》。

5、格林卡和俄国民族歌剧及声乐作品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古老民间歌曲的宝藏,俄罗斯的歌谣具有音域较窄、主题较短的独特风格。大多数既可以演唱,也可以作为舞蹈歌曲,还是一些小型戏剧的唱段。俄罗斯最早的歌曲以宗教歌曲为主,不过这类歌曲与民歌十分接近。俄罗斯人具有天赋的乐感,盛产极其低沉的男低音,这些都为宗教合唱歌曲增添了与欧洲其他民族所不同的特色。俄罗斯世俗歌曲的历史要短的多,直到

17世纪末的彼得大帝时期,才在音乐生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十二、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声乐教育

1、19世纪至20世纪初声乐教育的基本模式

19世纪欧洲声乐教育大致有三种模式,即模拟教学法、教材教学法、器官教学法。

2、兰佩蒂学派

3、加西亚学派

4、其他的歌唱理论和歌唱方法

(A)“关闭唱法”和“面罩唱法”

(B)马凯西及其声乐教学

十三、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叶的声乐艺术

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作为一种潮流走到了它的尽头。在世纪之交,受现代哲学、自然科学、艺术美学中激进观念的影响,在音乐理论和实践中,出现了诸如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形形色色的现代音乐流派。欧洲传统的音乐概念受到了挑战,欧洲音乐乃至世界音乐进入了各显其能、各领风骚的实验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叶欧洲音乐的这一总体趋势,必然会对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意大利的歌剧作品:

(1)马斯卡尼、列昂卡瓦罗、焦尔达诺和他们的歌剧作品:

彼得罗·马斯卡尼曾先后在凯鲁比尼音乐学院和米兰音乐学院学习,后在一些巡回演出的小歌剧团担任指挥。1889年,马斯卡尼以新创作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参加了一次创作比赛,荣获一等奖。1890年5月,《乡村骑士》在罗马首演,大获成功,这部歌剧的成功使马斯卡尼一举成名。此后他又写了十多部歌剧,但都比《乡村骑士》逊色。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作曲家是法西斯主义的忠实信徒,他在1935年为迎合墨索里尼创作了歌剧《尼禄》,这使他名声扫地,包括托斯卡尼尼在内的许多正直的音乐家立即与其绝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三个月,他在孤寂中死去。

(2)普契尼及其歌剧作品:

贾克莫·普契尼,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言人,1893年,亲自参与脚本创作的歌剧《曼侬·莱斯特》在都灵上演并大获成功,成为他的成名之作。在这部歌剧中,普契尼初步形成了歌剧创作的基本风格和个性特征,为他进入创作高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此间,普契尼寻找了两个最佳的歌剧合作伙伴——脚本作家伊利卡和吉阿科萨。普契尼和他们一起创作了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三部歌剧,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和《蝴蝶夫人》。这三部作品成为普契尼所有作品中成就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作,并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蝴蝶夫人》在首演中,观众嘘声四起,这部歌剧精品成为普契尼唯一遭到严重失败的歌剧,而在意大利之外的几乎所有国家,这部歌剧却受到热烈欢迎,普契尼作为贵宾,出席了巴黎、纽约等大都市的首演。

2、法国的声乐作品:

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于1871年成立了民族音乐协会。在这个协会的推动下,法国交响乐和室内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声乐艺术上取得成就的法国作曲家主要有福雷、德彪西、拉威尔等人。

加布里埃·福雷,他是法国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09年担任法国独立音乐协会的第一任主席,1905年至1920年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院长,并被选为法兰西艺术学院的院士,他是抒情歌曲和室内乐作曲家。他的作品篇幅短小,创作风格严谨洗炼、优美玲珑、明澈亲切、含蓄细腻,具有法国传统的贵族气质,有“法国的舒曼”之称。他一生创作有近百首抒情歌曲。

克劳德·德彪西是同时期法国最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独特创作风格被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作为世纪之交的伟大作曲家,对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声乐作品数量不多,只创作了一部歌剧《佩里亚斯和梅利桑德》。

莫利斯·拉威尔,青年时期曾随福雷等学习音乐,并在巴黎音乐学院求学长达15年。同德彪西一样,拉威尔主要接受了象征派、非学院派和东方音乐的影响,但他并没有成为纯粹的印象主义音乐的作曲家。他一生共作有两部歌剧,即《西班牙时刻》和《孩子与魔术》。

3、德国、奥地利的声乐作品:

19世纪20世纪之交,德奥声乐艺术的总体倾向是后浪漫主义。理查·施特劳斯是有代表性的德国作曲家和指挥家,1900年后,主要以歌剧创作为主,完成有《贡特拉姆》、《火荒》、《玫瑰骑士》等,由于施特劳斯具有世界声誉,德国纳粹党在未经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任命他为德国音乐局局长。此后,施特劳斯度过了几年自相矛盾、委曲求全的日子。他和纳粹党保持了既抵制又合作的关系,在此期间创作的几部歌剧均被利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施特劳斯自我流放到瑞士,1947年,他被非正式地恢复了名誉,1948年获准回国,同年去世。

4、俄国、(前)苏联的声乐作品

在声乐领域有所贡献的作曲家主要有拉赫马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普洛科菲耶夫、加吉别科夫等。在19世纪下半叶的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时期和20世纪初的十月革命时期,俄罗斯的歌曲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拉赫马尼诺夫的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曲和交响曲,但他的歌剧作品和声乐曲也很有影响。共写有3部独幕歌剧和80多首歌曲,其中大部分是艺术精品,在俄罗斯歌曲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罗斯作曲家,生活经历复杂,创作风格多变,是20世纪较有影响的重要作曲家,也是西方现代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舞剧音乐和器乐曲为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印象主义风格的交响诗《烟火》,带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色彩的舞剧音乐《火鸟》和《春之祭》,新古典主义舞剧音乐《普契涅拉》、《圣诗交响曲》、无调性序列音乐作品《哀歌》、《追思圣歌》等。

普罗科菲耶夫的主要代表作品有4部歌剧:《谢苗·科特科》、《修道院中的订婚礼》、《真正的人》及《战争与和平》。

加吉别科夫是阿塞拜疆民族音乐专家和现代专业音乐艺术的奠基人,亲自创建了阿塞拜疆第一所音乐学校,组织了第一个民族歌剧小组、合唱团、民乐团。他对阿塞拜疆民族音乐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以记谱音乐和即兴演唱相结合为特点的“玛卡姆歌剧”。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yRakhmaninov187341-1943328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俄国诺夫戈罗省奥涅格。父为地主,家庭富有。4岁从母学习钢琴,9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从事演奏、指挥和作曲。1904年起,任莫斯科大剧院指挥。1906年侨居德国,此时进入创作高峰期。1917年俄国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瑞士,1918年赴美演出,定居美国后,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演奏家。。二次大战期间(1939-1945)多次举音乐会,将收入捐给苏联国防基金会。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属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和风格,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较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曲调气息宽广、舒展优美、忧郁深沉,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民间风俗的刻画,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他的钢琴作品,技巧高超、气势宏大、音响浓郁厚实、力度对比强烈。作为指挥家,诠释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格里格等作曲家的作品极具特色。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4首、交响诗、钢琴协奏曲4首、奏鸣曲、变奏曲、前奏曲25首、练习曲18首、狂想曲、组曲、舞曲、小品及歌剧等。《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曲。

百听不厌的世界十大经典名曲:

1、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选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该曲被认为是极具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

2、普契尼:《我亲爱的爸爸》

选自普契尼的歌剧《贾尼·斯基基》,表现了女儿恳求父亲答应自己追求爱情,以及女儿对恋爱的炽烈。

3、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主题曲

选自柴可夫斯基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该曲是全剧最为著名的主题曲。

4、舒曼:梦幻曲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第七首,展现出天鹅绒般柔润的声音。

5、舒伯特:圣母颂

舒伯特最知名的歌曲作品之一,也是所有名为《圣母颂》的歌曲当中最著名的。

6、圣桑:天鹅

选自圣桑著名的交响乐套曲《动物狂欢节》,该套曲中每一个乐段都模仿了一种动物,大提琴的演奏展现了天鹅的优雅。

7、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

选自俄国最后的浪漫主义大师拉赫玛尼诺夫声乐套曲,14首浪漫曲的最后一首,虽然是声乐,但是全曲并无歌词。

8、拉赫玛尼诺夫:第18变奏

拉赫玛尼诺夫根据帕格尼尼主题创作的狂想曲,第18变奏是把乐谱颠倒以后演奏产生的神奇旋律。

9、马斯涅:沉思

选自法国作曲家马斯涅的歌剧《泰伊斯》,小提琴小品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0、肖邦:浪漫曲

“钢琴诗人”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浪漫异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65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3
下一篇2024-02-13

随机推荐

  • 十大公认的美白身体乳

    十大公认的美白身体乳:凡士林美白身体乳、三豆奇异果身体乳、sesderma美白身体乳、Olay美白身体乳、AlphaHydrox果酸身体乳、ASDM强效美白身体乳、森田全净白保湿乳液、日本DAISO大创美白乳液、妮维雅美白身体乳、MENEM

    2024-04-15
    50200
  •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吗 妮维雅是什么档次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款护肤品牌,它属于中档护肤品。妮维雅以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高质量的成分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让我们来讨论妮维雅是否属于欧莱雅旗下。是的,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个品牌。欧莱雅是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2024-04-15
    54600
  • 娇韵诗双萃精华

    2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就会爱美,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保护皮肤,经常出入一些中高档的美容店来做一些补水治疗以及美白治疗。这些治疗的前提都是大家有充裕的时间和金钱为背景。如果是想在家里也要保持皮肤健康,就可以购买一瓶双粹精华。这款精华液可以使用三

    2024-04-15
    55700
  • ahc洗面奶和伊思洗面奶哪个好?

    其实一般的人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可能会拿着相似的产品做比较,最常见的就是女性在购买护肤产品或者是化妆品的时候,可能两款都比较喜欢,但是两款是差不多的就会很就,比如说ahc洗面奶和伊思洗面奶都不错,那ahc洗面奶和伊思洗面奶哪个好?ahc和伊思洗

    2024-04-15
    41200
  • 淡斑精华液排行榜10强品牌有哪些

    2019已经过了大半,这一年,无数新功能新类型的精华产品又席卷了护肤圈。精华产品是护肤品中浓度高、效果明显的单品,明白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精华液,护肤效果就事半功倍,今天为大家悉心总结2019美白淡斑精华液排行榜10强,从平价到贵妇,总有一款

    2024-04-15
    46200
  • 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和雅斯兰黛眼霜哪个好

    眼霜是保养眼部肌肤的必备品,很多人常常会感到眼部干燥、细纹增多等问题。在市场上有很多种不同的产品,如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和雅斯兰黛眼霜。这两款产品哪个更好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功效成分。雪露紫活悦光采眼霜中包含的紫金盏精华能够深层滋润肌肤,并有

    2024-04-15
    48300
  • 希思黎全能乳液是精华以后用吗?之后再使用面霜吗?还是不需要再用面霜

    希思黎全能乳液是在精华液之后使用的,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涂或不涂面霜。希思黎的护肤品使用顺序如下:一、赋活水润保湿精华:1、一滴精华,对抗肌肤缺水源头;轻盈质地,作为日常美肤第一步,从造水、促进水分循环及储水三大关键步骤,帮助强化肌

    2024-04-15
    483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