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作品常用体裁名称及曲式

钢琴作品常用体裁名称及曲式,第1张

  钢琴曲历史介绍:18 世纪出现了以斯卡拉蒂、巴赫、亨德尔为代表的古钢琴音乐兴盛时期;19 世纪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完成了古钢琴音乐向现代钢琴音乐的历史转变,是钢琴史上最伟大的发展时期;紧接着出现的就是19 世纪到20 世纪初欧洲新兴的浪漫主义乐派的钢琴音乐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有卓越责献的作曲家。继古典时期特别发展的钢琴奏鸣曲之后,这一时期又出现多种多样体裁的作品,即使是练习曲也有它的创新,成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以来,钢琴音乐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拉赫玛尼诺夫的晚期浪漫派、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等等

  一、卡农曲(canon )

  这是一种复调音乐。卡农曲运用卡农手法写成。卡农手法是指一个声部模仿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各个声部依次先后出现,上下、高低交叠进行。卡农曲有二部、三部、四部,以至无数声部。精确模仿原旋律的卡农称“严格卡农”,改变音程关系或有其它变化的模仿称“自由卡农”。卡农曲出现于13 、妞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曲的主题,如巴赫的《 五首卡农变奏曲》 等。现代钢琴小品中出现的“小卡农曲”,多为孩子们练习所用。

  二、赋格曲(fugue )

  又称“遁走曲”,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而严谨的曲式。它以一个简短、富有特的旋律主题为基础,这个旋律先由一个声部奏出,其余声部依照一定的规则依次模仿。斌格曲包括主题、对题、答句、插句等几个组成部分,结构通常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再加一个结尾。赋格曲的种类除严格赋格曲外,还有自由赋格曲和小斌格曲。巴赫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曲联合成套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 ,使斌格曲的发展达到了成熟与辉煌的顶峰。

  三、创意曲(invention " )

  一种自由对位式的短曲,山某一个动机即兴发展而成。巴赫创作的二部、三部《 创意曲染》 ,她一都瓜耍的钢琴复调练习曲。

  四、变奏曲( variation )

  以某个主题为基础,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多次变化奏山主题,这种乐曲称为变奏曲。变奏曲的结构布局是先奏出主题音乐,紧接着是它的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第三变奏“二,还可能有更多次的变奏,直到结束。巴赫、亨德尔、贝多芬、勃拉姆斯、海顿、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都著有变奏曲。变奏曲除作为独立的乐曲外,也可用作奏鸣曲的一个章。亨德尔古钢琴组曲中的《快乐的铁匠》 ,就是为人们所喜爱的变奏曲。

  五、小步舞曲(minuet )

  是一种起源于法国的土风舞曲,灯世纪传入宫廷,流行于欧洲贵族社会。这种舞曲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采用三段体结构,三拍子节奏。17 、18 世纪开始逐渐与舞蹈脱离关系,常用作古典奏鸣曲成交响乐曲中的“个乐章,亦可作为独奏曲演奏。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唐乔望尼小步舞曲、贝多芬的C 大调小步舞曲等等。

  六、练习曲(etude )

  这是一种专门为训练某~方面的演奏技巧而设计的乐曲。它包括两种类型:纯属技巧训练的传统练习曲和既有严格的技巧训练、又具较高艺术的音乐会练习曲。奥地利作曲家、俐琴家卡尔.车尔尼为钢琴系统教学创作的练习曲作品599 、849 、299 、74 。等是前者的代表作。波兰钢琴家肖邦创作的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在有相当难度的技巧训练中,融进了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音乐形象,是音乐会练习曲的典范之一。他的。小调《革命练习曲》 、卜C 大调《 黑键练习曲》 等等,至今深受着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中保留曲目。

  七、进行曲(march )

  进行曲原是舞曲中的一种。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音乐。灯世纪以后,进行曲主要指管乐器演奏的乐曲。开始,进行曲主要用于军队,以激奋人心、鼓舞士气。以后,进行曲渐渐进入音乐艺术领域,陆续出现更多的婚礼、丧礼、凯旋、庆典的进行曲。进行曲后来被用于歌剧、组曲、钢琴套曲之中。著名的进行曲有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 中的《 大军队进行曲》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中的《 丧礼进行曲》 、莫扎特人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 土耳其进行曲》 、舒柏特的《 陆军进行曲》 等等。

  八、奏鸣曲(sonata )

  奏鸣曲是一种由三至四个独立乐章构成的大型器乐套曲。其第一乐章由奏鸣曲式构成,为快板乐章,第二乐章为抒情的慢板乐章;第三乐章通常为中速的舞曲;第四乐章常用快速的回旋曲。第三乐章常常可以省略。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呈示部主要由主部和副部两个在情绪,格上相互对比的部分构成。贝多芬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是这类作品的杰作,其中“悲枪”、“月光”、“黎明”、“暴风雨”和“热情”尤为著名。小奏鸣曲〔 sonatina 〕 一般指比较短小、技术不很复杂的奏鸣曲而言。作曲家克雷门蒂、库劳、海顿都创作有许多为人们喜爱的小奏鸣曲。

  九、协奏曲(concerto )

  钢琴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钢琴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一种大型作品。乐曲通常包含三个乐章,即第一乐章:快速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回旋曲或变奏曲。作品中出现有钢琴的华彩乐段,展示独奏家的高度技艺,构成全曲的高潮部分。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都创作有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名著。例如贝多芬的卜E 大调“皇帝”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的‘E 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等等。

  十、圆舞曲(waltz )

  这种舞曲原来是奥地利北部的一种农民舞曲,多为缓慢的三拍子。17 、18 世纪流入宫廷后,速度逐渐变快。到19 世纪,它作为一种舞曲形式得以大发展,主要应归功于维也纳作曲家约瑟夫· 兰纳、老约翰· 施特劳斯以及小约翰· 施特劳斯。现代圆舞曲大多指由这些作曲家创立的维也纳式的圆舞曲,其速度多为小快板,旋律轻快、明亮、热情奔放。著名的圆舞曲有肖邦创作的十五首,勃拉姆斯创作的十七首,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 ,约翰· 施特劳斯的《 蓝色多瑙河》 、《 春之声》 、《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等等。

  十一、即兴曲(impromPtu )

  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舒柏特等创立的一种钢琴小品的体裁。乐曲带有即兴创作的特点,结构短小、精练,每一首都有鲜明的意境。著名的即兴曲有舒柏特的卜a 小调即兴曲,肖邦的卜A 大调、卜B 大调即兴曲等。

  十二、前奏曲(Prelude )

  在15 世纪及16 世纪初,这是一种形式自由的键盘短曲。17 世纪以后,作曲家将它编入组曲中,作为组曲的序奏;又与赋格曲结成一体,组成“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代表作曲家有亨德尔、巴赫等。18 世纪后,前奏曲开始成为独立的乐曲,在音乐会中演奏。肖邦、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都创作有相当数量的前奏曲。著名的前奏曲有肖邦的b 小调前奏曲《 雨滴》 、拉赫玛尼诺夫的耘小调前奏曲等。

  十三、回旋曲(rondo )

  这是一种由一个主题及多个插部反复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其结构特点可用这样的公式表明:A 十B + A 十C 十人“ " ( A 代表主题,B 、C 代表插部)。这种形式可作独立的乐曲,也可作为奏鸣曲、交响曲或协奏曲的末乐章。海顿的《 匈牙利风格回旋曲》 、韦伯的《 华丽的回旋曲》及莫扎特的《 ‘小调钢琴回旋曲》 等都是这类作品的佳作。

  十四、波尔卡舞曲(polka )

  这种舞曲于19 世纪30 年代起源子波希米亚,是一种快速的二拍子的捷克舞曲。它很快在欧洲和美国流传并风行一时。它的曲调明快、轻巧而热情,节奏鲜明,强音往往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卡尔· 汉斯的《 森林波尔卡》 及拉赫玛尼诺夫的《 意大利波尔卡》 就是十分有代表的乐曲

  十五、组曲(suite)

  是指由若千短曲连成一体的钢琴曲或管弦乐曲。组曲分舞乐组曲和情节组曲两大类别。舞乐组曲又称古代组曲,多采用同一调的各种舞曲连接而成。巴赫创作的《法国组曲》 和《 英国组曲》 就是十分典型的舞乐组曲。情节组曲又称现代组曲,它不限于由舞曲组成,乐曲的数目也没有限制,话剧的配乐以及舞剧音乐的精彩部分,神话、传奇、儿童故事等都可以作为组曲的题材。舒曼第一个将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写成了《狂欢节》 组曲,是这一形式的代表作之一。著名的钢琴组曲作品还有舒曼的《 童年情景》 、穆索尔斯基的《 图画展览会》 、柴科夫斯基的《 四季》 等等。

  十六、叙事曲(ballad )

  是指19 世纪和20 世纪的一种抒情、浪漫并富有一定戏剧的钢琴作品.有的叙事曲篇幅相当长。肖邦是创作叙事曲的先驱,写有四部成功的作品,其中以他的g 小调第一叙事曲尤为著名。

  十七、无言歌(song without words ) 这是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立的富有特色的钢琴小品体裁。作品的结构和演奏技巧都不十分复杂,乐曲旋律富于歌唱、抒情。口德尔松创作出版了八集共四十八首《无言歌》 ,其中有以《 威尼斯船歌》 为题的三首,《 春之歌》 则是最为著名的。

  十八、马祖卡舞曲(mazurka )

  这种舞曲16 世纪起源于波兰东部马祖维亚地区的一种古老的、乡土气息很浓的民间舞蹈。18 、19 世纪后传入德、英法等国。它是~种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舞曲,与一般圆舞曲不同的是常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出现节奏重音,重音强烈而多变。作品的音乐情绪基本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明朗、欢快的,另一种则是伤感、忧郁的。肖邦一生从未间断过马祖卡舞曲的创作,创作有五十~首这种舞曲,并使其得以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他的卜B 大调马祖卡舞曲、a 小调马祖卡舞曲等都是为人们喜爱的钢琴曲。

  十九、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 )

  又称波兰舞曲。它同马祖卡~样,也是波兰主要的民族舞蹈音乐,不同的是马祖卡主要流传于乡村,而波罗奈兹是流行于贵族宫廷的古典舞蹈。它的节奏庄重,中速,三拍子。肖邦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家,他创作有二十首波洛奈兹舞曲。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已超出了舞曲体裁的范围,具有史诗般的丰富内容和复杂的结构形式。他的《 A 大调波洛奈兹舞曲》 、《 牡小调波洛奈兹舞曲》 都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英雄凯旋的音乐形象及其爱国主义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二十、夜曲(nocturne )

  一种形式自由,格调高难,充满浪漫色彩的器乐短曲。传说最早起源于18 世纪英国夭主教教会的晚祷歌调。英国作曲家约翰.费尔德首创了这一体裁的钢琴曲。肖邦又在这一基础上作了重大的发展,他共创作有二十一首夜曲。其中大多数都是在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脍炙人口的曲目。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常出现华彩的装饰变奏,节奏自由,艺术手法丰富细腻,肖邦的。小调夜曲还具有比较强的戏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已超出一般抒情小品的范围。著名的夜曲作品有肖邦的场小调、峨大调、番F 大调、G 大调、c 小调夜曲等.

  二十一、狂想曲(rhapsody )

  原文来自希腊文“r 五ap 。。idi 护,为“史诗”之意。这类乐曲一般气势宏大,表现重大的题材,结构较为自山。李斯特写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震动了世界乐坛,被称为匈牙利民族乐派奠基的作品,其中尤以第二首、第六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盛誉。李斯特的狂想曲作品不论在演奏技巧上,还是在乐器的表现力上都有突破和创新,推动了匆琴演奏艺术的新的发展。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拉戚尔等作曲家都写有著名的狂想曲。

  游击队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

  牧童短笛

  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天真无邪的神情令人喜爱(片段1)。 可以说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写照。乐曲中段是传统的民间舞蹈风格,用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写成(片段2)。 最后,再现第一段的主题。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事实上John Arthur Stump 创作的Faerie’s Aire and Death Waltz只不过是胡乱创作的,此曲谱有多处不符合五线谱的编谱原则,可以说有很多地方都意义不明。之所以说这首曲子无法演奏,并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根本就让人看不懂,何谈演奏出来。并且死亡华尔兹全曲只有四行,与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对比起来相去甚远。 这个是网上找来的,可以确定的是。。。拉三的确是钢琴界最难的曲子了。。。权威是老霍。。。有部**说的就是一个人练拉三最后。。。怎么说。。。崩溃了,就是精神失常了,是澳大利亚的**

这是拉赫玛尼诺夫19岁时创作的作品。1892年4月3日至17日,即将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的拉赫玛尼诺夫用15天完成全剧创作。这部独幕剧一举赢得莫斯科音乐学院有史以来第三枚“自由艺术家”大金质奖章。1893年5月10日,《阿列科》由伊波利特·阿塔尼任指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大获成功。由于当时深受阿伦斯基、塔涅耶夫和柴可夫斯基的褒奖,这部作品才得以出名。

根据罗伯特·沃克所著的传记丛书《拉赫玛尼诺夫》中所讲,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作品,剧本是弗拉基米尔·奈米洛维奇-丹申科依据普希金的爱情叙事长诗《茨冈人》(作于1824年,出版于1827年)改编的。原诗是普希金在南俄高加索山流放期间创作的,要旨在于解救贝沙拉比的吉普赛人脱离暴政,重获自由。由于这一内涵对当局来说过于敏感,因此它的情节被删改,并变成了19世纪歌剧中很普遍的题材——爱情悲剧:阿列科与的茨冈女孩金姆菲拉之间的爱情悲剧。

主人公阿列科讨厌贵族社会的消沉气息、厌倦了城市虚伪生活、精神彷徨而空虚、崇尚自由生活,于是与吉普赛姑娘(茨冈女)齐姆菲拉相爱。齐姆菲拉有着诗意般生活、性格热情而奔放。然而,当他得知齐姆菲拉与另一吉普赛小伙子有染后,便为了贵族的荣誉将他们杀死。

剧情:

时间:19 世纪初。地点:南比萨拉比亚的茨冈人露营地。 

歌剧在具有乡土气息的吉普赛风格的“吉普赛老人动机”的序曲开幕,紧接着出现了“阿列科动机”。阿列科上场并以哑剧形式表现了自己和吉普赛人的感情。随后,随着竖琴的伴奏音乐,出现了弦乐优美的歌唱旋律。 

场景转到了河边,那里松散地排列着茨冈人的帐篷。右侧前边有阿列科和金姆菲拉的帐篷,后面有带蓬马车。燃着篝火的哨岗,大锅里正烧着夜餐。茨冈男女和儿童在吃晚饭,轮流从锅里取出食品。周围一片寂静,河对面露出了美丽的月亮。茨冈姑娘们开始唱着赞美自由的流浪生活,男人们也随之加入。接着,茨冈老人回忆了自己的青春时代,他痛切地以歌唱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故事——自从妻子逃跑,留下女儿金姆菲拉后,他不再相信女人。阿列科听完故事说:“为何不杀那女人?”

和阿列科有了孩子的金姆菲拉和茨冈青年共同唱着“爱是自由的,一直旋转下去吧”。由于金姆菲拉的心已经远离阿列科而倾心于茨冈青年,因此和充满嫉妒的阿列科产生了对立。全体茨冈人的合唱阻拦了他们两人:“收起那些话,我们愉快地跳舞吧!”单簧管开始奏起了以日本旋律为中心的圆舞曲。紧接着是手拿铃鼓的妇女跳着独舞,在舞蹈的进行中,金姆菲拉和茨冈青年消失在夜色中。 强有力的管弦乐部分。男人们的舞蹈,音乐中借用了茨冈音乐的主题,依照原样继承了乌克兰的哥萨克舞蹈的节奏传统。舞蹈结束后,众茨冈人一边齐唱具有无伴奏效果的、变化了的圣歌风格的合唱,一边进帐篷睡觉去了。金姆菲拉和茨冈青年从舞台左侧上场。茨冈青年热烈地要求接吻,金姆菲拉害怕被丈夫看见俩人商量着再次幽会。被阿列科发现后,茨冈青年急急忙忙地走了,金姆菲拉进了自己的帐篷,坐在孩子的摇篮旁边,阿列科忧愁地站在帐篷附近。金姆菲拉和阿列科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她训斥了丈夫的嫉妒,并公开说出了自己对茨冈青年的爱情。

月亮高高升起来了,周围还有些灰暗,剩下阿列科独自悲伤和悔恨,为了儿子,他不知如何是好。紧接着是阿列科的谣唱曲,歌唱中插入前面的一段音乐,后半段一面回忆过去爱情的幸福时光,一面在绝望、阴郁的音乐声中退场,这是此部歌剧中最著名的唱段和场景。英国管、中提琴的交替和竖琴的滑奏一起演绎着宁静的主题。描写了月亮渐渐远去,天空开始渐亮的变化情景,一群男女在跳着爱情舞蹈。茨冈青年在竖琴的伴奏下唱起了浪漫曲:“好似月亮在不停地旋转,爱心的变化谁也不能阻挡”。

黎明,金姆菲拉和茨冈青年上场。他们正在忙着商量如何私奔,阿列科走进来看见他俩,步步逼迫训斥金姆菲拉,金姆菲拉回应道:“令人讨厌!”阿列科此时还想去企求挽回爱情。两个年轻人唱到:“可怜的阿列科。”阿列科产生了报仇的决心,金姆菲拉叫喊着想逃走,茨冈青年被阿列科用餐刀刺死。阿列科同时把一边抱着尸体哭喊一边叫骂的金姆菲拉刺倒了。众茨冈人起床,合唱道:“那吵吵闹闹的声音,到底是为了什么?”茨冈老人听到消息后,急忙叫喊着跑来。众茨冈人一起合唱:“世上最可怕的事。”金姆菲拉说:“父亲,我是被嫉妒所杀。”然后死去了。阿列科站着呼喊着金姆菲拉的名字。此时,茨冈老妇人突然出现,男人们在挖坟,妇女们则合上了死人的眼睛,并同他们吻别、歌唱。茨冈老人对阿列科沉痛地唱到:“我们是流浪人,我们不会惩罚罪责。但是我们不愿同杀人凶手生活在一起。”合唱也以同样的语言反复。不久,众茨冈人以圣歌风格的合唱庄重地唱着:“我们是善良的人,你从这里走吧!”并随之离开,音乐变为送葬进行曲风的乐曲,留下阿列科独自悲叹:“悲伤啊!忧愁啊!唯独剩下我一人”先前回忆的音乐动机再次出现,在宁静而阴郁的乐曲声中全剧落幕。

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整部片子一直都在放的!

那个孩子由于缺少人生的锻炼,变成了钢琴白痴,天天只知道弹琴,生活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最后,随着父亲的去世,他疯了,在养老院度过余生。没有爱情、没有后代,没有欢乐。一部平平淡淡的影片,没有特技,没有暴力,没有不良内容,略带的枯燥中却给我以很大的震撼力,这是什么呢?是音乐!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成为始终贯穿**故事情节的主题音乐。这是让人思考的音乐,这是鼓舞人奋进的音乐,这是上帝的音乐。当然这也是悲惨的过去,无奈的现实,美好的憧憬。下面,我们逐乐章进行赏析:

第一乐章,就是《钢琴师》影片的主题音乐,别小看了简简单单、轻声细语的琴声,这可是部作品最难弹的部分,又要速度,又要感情。而且,你根本感觉不到这需要感情,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浪漫派的音乐多说就不浪漫了,留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不是更好吗?

第二部分,由乐队上来引出一段思考,然后钢琴分段“讨论”,类似狂想曲的曲式。这是不错的慢乐章,给人一种遐想。慢乐章真的很慢,但到了后半段,钢琴开始突然发力,你会感觉像是在听进行曲,钢琴一下子就变得铿锵,乐队适时的融入,产生了高潮。又是一个美丽的过程!

一下子进入快速的末乐章。而且是渐进的,越到后来越快。你是不是发觉了,钢琴还是这么风光有劲!我也是很佩服演奏者有如此深度的激情。又似乎在刹那之间,转入了高速的华彩段,然后一个缓冲,又是一个高潮!真的,我觉得第三乐章是最有激情的,让我想起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第十八段。接下去,钢琴与乐队同时发出激情四射的音符,全曲在热烈的共鸣中结束。它的震撼力不亚于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如果楼主对这部协奏曲感兴趣,可以加我QQ78151564 我放给你听,我有阿格丽奇和阿什肯纳齐两种不同风格的版本,都是APE格式的,音质完美。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黄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李斯特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夫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西班牙走私贩”幻想回旋曲

李斯特作于1836年的这部超高技巧的“西班牙走私贩”主题幻想回旋曲完美得表现了李斯特青年时代的奔放气息,由于当时正处于与塔尔贝格交锋的时期,这部作品的技巧层出不穷,音乐性及和声创作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李斯特的佳作,曾传说李斯特也不敢轻易尝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它的难度巨大,被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描述为自己曾演奏过的最难钢琴曲。

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死之舞

李斯特为钢琴和乐队所作的《死之舞》,作于1839年,题献给自己的女婿汉斯·吉多·冯·彪罗。

此曲作于李斯特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圣洁之野”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此画描述代表死神的老妇人想把一群狩猎归途的盛装男女踩于脚下,而天使把一部分得救的运到天国,另一部分无法拯救的则由恶魔运到火山上,送入熊熊烈火。此曲是中世纪古老圣歌《末日经》的变奏曲。《末日经》长久一直在罗马教会的弥撒中使用。全曲难度极大,对钢琴家的耐力与对不同风格的把握有很大挑战。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活泼地,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

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贝利尼在《诺尔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的到来。《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

概括的说,《诺玛》是一部英雄式的爱情悲剧。这类题材正适合李斯特的个性,他怀着巨大热情创作这部大幻想曲自然深合情理。以英雄题材做背景而展开的爱情悲剧在歌剧作品中不乏名篇,除了《诺玛》,还有大家熟悉的《弄臣》、《奥赛罗》、《马捷帕》等。但像诺玛和波里昂如此意外的结局却特别吸引人。在《诺玛的回忆》中,李斯特以萧冷、悲怆的引子预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随着音乐的发展,段落中浮现了歌剧最具代表性的旋律,在情感抒发上,乐曲是以强烈的情绪对比掀起一阵阵幻想的劲浪其中既激发了昂扬之志,亦贲张着情变、矛盾、紧张、狂乱等复杂的气氛;最终绚烂升华,绽放出爱情与宽恕的永恒光芒。

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就连拉赫马尼诺夫都表示,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78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4
下一篇2024-02-14

随机推荐

  • 妮维雅630可以和祛绉提拉紧致的一起用吗

    可以一起使用。妮维雅630是一款保湿滋润的面霜,而祛绉提拉紧致产品则是一种抗衰老的紧致霜。两者成分不冲突,可以同时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避免过度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其他化妆品,以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和负担。

    2024-04-15
    658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在于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不同、适合人群不同。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高浓缩后的护肤品,例如著名品牌SK神仙水就是这类型的产品,质地较为粘稠,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但对于油性肌肤,因为油脂分泌旺盛的缘故,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

    2024-04-15
    56500
  • 医美之后用什么护肤品?医美品牌护肤品有哪些好用?

    医美之后,一般建议使用含有抗炎、抗过敏成分的护肤品,以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以下是一些医美品牌护肤品,它们在抗炎、抗过敏方面表现良好: 绽媄娅水乳:由第四军医大学研发,适合痘肌、敏感肌、激素脸的水乳,不仅修复屏障还添加了抗炎抗过敏成分

    2024-04-15
    46900
  • 张柏芝代言的羊奶霜质量怎么样

    好。张柏芝是一个非常遵纪守法和讲诚信的销售团队。他们用羊奶粉制成的羊奶霜,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他们的成分非常优秀,款式非常齐全,营养非常全面,对年轻女性有非常好的护肤效果。性价比也非常高。我自己用艾璐卡羊奶霜的时候,一指甲盖大小就足够啦

    2024-04-15
    41500
  • nivea防晒霜怎么样_妮维雅防晒霜怎么样

    妮维雅nivea防晒霜是一款来自德国的护肤品牌,这款新防晒霜同系列防晒产品区别也会比较明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效果好不好!我点评这款和一直卖的妮维雅经典防晒乳有什么区别虽然两款质地很相似,但这一款的防晒指数更高,SPF50 P

    2024-04-15
    28500
  • 伊思红参蜗牛霜怎么用,伊思红参蜗牛霜使用方法

    its skin伊思红参蜗牛霜是目前市场非常受欢迎的产品这一,虽然说通常面霜在使用上面并没有什么太需要注意的,不过品牌的不同也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别,以下我将为大家说明its skin伊思红参蜗牛霜的用法。伊思红参蜗牛霜怎么用1、彻底

    2024-04-15
    41500
  • 油性皮肤用什么洗脸最好?

    洗面奶是妮维雅的控油保湿洗面奶,100毫升22元左右,洗脸后不紧绷,一整天都不出油,效果很好。还有1款也是妮维雅的,绿色的,含摩砂颗粒,也很好用。欧碧泉的美白洗面奶也很好。水是妮维雅的粉色瓶子的水,不含酒精,有收缩毛孔的作用,很赞~~200

    2024-04-15
    39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