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Olympic Games 希腊语: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Olympiakoi Agones),简称“奥运会”,是一个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三次,分别为公元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每届会期不超过16天。
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而得名。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293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以邪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法国贵族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倡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共设28个大项和302个小项。最近一届冬奥会是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共设7个大项84个小项。下一届奥运会是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
一、古代奥运会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的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
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
传说
有关古代奥运会的起源的传说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Zeus)的儿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发起和兴盛(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
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衰落(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
由于斯巴达和雅典长期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腊国力大减,马其顿逐渐吞并了希腊。马其顿君王菲利普还亲制自参加了赛马。随后亚历山大大帝虽自己不喜爱体育活动,仍积极支持,并视奥运会为古希腊的最高体育活动开幕式,为其增添设施。不过,这一时期古奥运会精神已大为减色,并开始出现职业运动员。
消亡(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
罗马帝国统治希腊后,起初虽仍举行运动会,但奥林匹亚已不是唯一竞赛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届奥运会,罗马经济规律就把优秀竞技者召集在罗马比赛,而奥林匹亚只举行了少年赛。这时职业运动员已开始大量出现,奥运会成了职业选手的比赛,希腊人对之失去了兴趣。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统治了包括希腊在内的整个欧洲,倡导禁欲主义,主张灵肉分开,反对体育运动,使欧洲处于一个黑暗时代,奥运会也随之更趋衰落,直至名存实亡。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公元895年,拜占廷人与歌德人在阿尔菲斯河发生激战,使奥林匹亚各项设施毁失殆尽。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烧毁了奥林匹亚建筑物的残余部分。公元522、511年接连发生的两次强烈地震,使奥林匹亚遭到了彻底毁灭。从此顺延了1000余年的古奥运会不复存在,繁荣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片废墟。
二、复苏
[编辑本段]
参见词条:1896年雅典奥运会
1875年至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亚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后来被人尊称为“奥林匹克之父”的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首次公开了他恢复奥运会的设想。1891年1月,顾拜旦以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身份,向全世界几乎每个体育组织和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于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1894年6月16日,会议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如期召开。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就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当时,顾拜旦成为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三、现代奥运会
奥运会火炬手传递的是奥运圣火,从希腊奥林匹亚开始,传到奥运会举办城市。
奥林匹克圣火是经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的火焰。经过奥运火炬进行传递,最后抵达奥运会体育会场。
奥运会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没有人群围观。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向等待那里的人们展示圣火,点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一使用什么物质点燃的?
答:燃料用的是99%以上纯度的丙烷历史上的奥运火炬用混合燃料的较多。采用丙烷燃料是为了能在火炬传递路线范围内,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其次颜色也是一个考虑,丙烷燃烧后火焰是橙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且价格低廉,常用,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如何点燃的?
答:从钻木取火到电子点火,人类取火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但是采集奥运火种的原理却并不高深,因为只有用传统的方式取火,才能象征奥运圣火的纯洁,象征古奥运会传统的传承。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产生高温引燃火种。凹面镜取火的原理非常简单,在我国很多阳光充足的地区也用凹面镜烧水做饭。
圣火点燃后,火种被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种罐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会场内的祭坛,点燃第一名火炬手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行程。
由于设备原理简单,但对于阳光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而且女祭司只有三次采集圣火的机会,所以一旦取火仪式当天遇到恶劣天气,就需要更改圣火采集时间或采用备用火种,备用火种一般在彩排时就已提前采集。例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种采集的关键时刻乌云密布,导致取火失败,不得已采用前一天彩排仪式上取到的火种代替。
三为啥要由最高女祭祀点燃?
答:这和古希腊的传统有关。在希腊神话中,火是赫菲斯托斯的神圣象征,是普罗米修斯从宙斯手中偷得赠送给人类的礼物。因此在每个古希腊城邦的中心,都有一个燃烧长明圣火的祭坛,而城邦居民每家每户也都有长明圣火,以供奉女灶神赫斯提亚。在古奥林匹亚城的议事大厅有一个供奉赫斯提亚的祭坛,祭坛的圣火是用凹面圆盘或镜面聚焦太阳光点燃的。圣火永不熄灭。凹陷的光滑平面能够将阳光汇集到焦点,最高女祭司将火炬伸到焦点处,就能够将其点燃。
四如何防止被熄灭?
答: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将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圣火会在一只只火炬间接力传递。那么我们将怎样保证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不出纰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火炬,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下半部喷涂了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轻盈舒适且不易滑落;每支火炬的燃烧时间15分钟,这对于传递过程已经足够,因为每届奥运会火炬手数量和传递距离有所不同,此次传递每天将有208名火炬手参与传递,一般每个火炬手传递200到400米,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十分钟。
130天的过程中,有33天属于境外接力,5月4日后圣火将回到中国大陆,继续其在内地进行97天的旅程。4个多月里,圣火将“光临”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3个城市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性较大不说,难保不碰上刮风下雨,火炬的火焰会受到影响吗?
当然不会。北京奥运会的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全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中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下保持燃烧,最低零下6℃到最高45℃的温度变化也不会对其燃烧产生影响。据悉,该火炬令人骄傲的内部燃烧系统是由航天科工集团自主设计研发,由于涉及军工技术,火炬燃烧技术被视为北京奥组委的核心机密。
另外,火炬火焰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也就是说,不能到达现场为火炬手加油的朋友可以在电视机前看到清晰的火焰。这是因为丙烷产生的火焰呈亮**,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非常醒目。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且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近几届奥运会都用丙烷等混合气体做燃料。
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理念在火炬上也能够得以体现。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外形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而丙烷作为一种碳氢化合物,在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样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1 李娜 21 陶诚 41 王成龙
2 朱世军 22 王淮生 42 王霞
3 李必金 23 裴江淮 43 李曙光
4 陈小平 24 平田东一 44 周钰茸
5 王万培 25 Baumat Daniel Charles 45 穆亚文
6 周溯 26 许海清 46 满维溪
7 冯潮 27 汪杰 47 刘学志
8 谭海美 28 蒋秀芝 48 张国琳
9 刘美丽 29 王健 49 朱志权
10 吴兆堂 30 陈丽 50 陈冬梅
11 李洪涛 31 黄卫东 51 金文哲
12 迟建平 32 陈亚玲 52 程立萍
13 陈剑虹 33 胡冬梅 53 陈立波
14 王明星 34 王恒 54 胡军
15 李年金 35 姜宗仪 55 李祥斌
16 Roland Krimmer 36 邬平川 56 苏阿亲
17 方敏 37 费春龙 57 尹春刚
18 洪波 38 秦继永 58 姜文峰
19 朱清时 39 李臻 59 袁启宏
20 张泰升 40 臧习兵 60 安进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61 尹涛 91 魏建国 121 彭发强
62 王日魁 92 邵罡 122 赵宁
63 陈英 93 陈峰 123 吴永奇
64 刘宠 94 桂丽萍 124 叶振南
65 涂雅芳 95 丁梅 125 陈明辉
66 孙毅 96 崔兴柏 126 张晓东
67 秦新忠 97 胡芹远 127 闻小勇
68 夏应厚 98 刘伟 128 焦陈丰
69 严建文 99 朱海龙 129 童跃辉
70 阴国君 100 潘中潮 130 王言
71 张志忠 101 张小春 131 张沛
72 武海峰 102 章林 132 郁任立
73 瞿其源 103 虞德才 133 叶云
74 陆峰 104 陈茂新 134 詹慧珠
75 贾伟 105 陶克扬 135 陈修和
76 苌韬 106 王彬彬 136 王琴
77 侯卫宁 107 程宏虎 137 杨斌
78 董邦清 108 吴波 138 吴勇
79 王松松 109 黄惠民 139 詹国庆
80 韩雷 110 任良赟 140 薛连喜
81 鲁川 111 徐海萍 141 唐丽丽
82 陈青亚 112 陈修奎 142 穆荣海
83 赵嘉成 113 吴文文 143 肖晖
84 万哲 114 王金宝 144 张玉强
85 陈文华 115 夏秋 145 盛吉琛
86 边冠峰 116 牛金生 146 吴天红
87 宋宝泉 117 方明 147 王学银
88 秦钧钧 118 周宽勇 148 叶伟明
89 王矛矛 119 王郁琛 149 周为民
90 李春燕 120 柳叶 150 朱玲敏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151 王学峰 179 李春浩 207 杨祖华
152 吴俊涛 180 吴俊保 208 刘庆峰
153 李善生 181 董劲松 209 蒋华社
154 赵诚惠 182 易芳 210 王志军
155 常辉 183 赵晓东 211 杜强
156 黄竞竞 184 狄万勇 212 吴图平
157 陶满 185 毕剑 213 邓宏莉
158 姚建铭 186 吴莎 214 许莉
159 李鸿谷 187 陈长贵 215 张玉红
160 唐阳 188 武义平 216 张亮
161 赵刚 189 张翻身 217 钱立志
162 刘晓婕 190 席惠娟 218 魏国
163 康晓萍 191 杨志勇 219 马灵娟
164 江明 192 彭军 220 徐辉
165 吴松录 193 江海波 221 胡青
166 龚亚军 194 万凌昂 222 范雪平
167 姚云 195 刘全旺
168 李跃波 196 陈远
169 王兴如 197 胡可然
170 李巍 198 袁乃玉
171 高翔 199 王强
172 杨学全 200 何建农
173 屠冉 201 朱红军
174 张一 202 吴应宏
175 丁亚彬 203 魏臻
176 王百承 204 江卓
177 赵甄 205 吴勇
178 朱新实 206 杨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