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位法律学家与一位企业家在一次沙龙聚会中在谈到一个新近被判十五年徒刑的囚徒时争执起来。企业家认为在监狱里蹲十五年还不如判死刑的好;法律学家则认为活着总比死了好,活着就是希望。二人争执不休,最后打起赌来,赌注是法律学家让企业家把他关起来,十五年后如果法律学家不违约,企业家的全部财产归法律学家所有。第二天早晨,法律学家便被企业家关进自己后花园的—间小屋,这间小屋只有一个送食物的小小窗口。法律学家蹲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开始过起监狱生活,企业家每天给他提供所要读的书。时间一天天流逝,法律学家读完了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神学、文学大全,十五年的时间终于到了。这时的企业家因在生意场中失利,他知道时间一到自己便会变成一个穷光蛋,于是他决定在到期的头天夜里杀死法律学家。银行家好容易打开那把十五年来从来没有打开过的生锈的铁锁,发现法律学家正在残烛前伏案熟睡,银行家正欲趁机杀死这形同枯槁的法律学家时,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封给他的信。信中说,他感谢企业家,十五年来他读了许多书,这些知识将是他终身用不尽的财富,他还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决定不再要企业家的财产,他将于明天拂晓前破窗而出,自动毁约。银行家看完信决定放弃杀死法律学家的念头。第二天拂晓前法律学家果然毁约破窗而出,既保留了银行家的财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在几年前网球公开赛中,有了一个热爱生命的故事。
最后一个关键的球,甲方发球,乙方接住,双方成平局.可就在这时,一只小鸟突然飞进场内,非常不凑巧的是,小鸟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当场坠地生亡.那位运动员不再关心比赛的输赢.他没有去接球,而是当着众多观众的面,虔诚的跪倒在那只小鸟面前,为自己的过失表示忏悔.
现代人与恐惧有着密切和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 ,我们享受着恐惧,甚至制定了一个节日来庆祝,每年我们都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来庆祝万圣节。
另一方面, 层出不穷的恐怖**,每年为好莱坞带来近5亿美元的收益,是众所周知的高投资回报项目。
而像云霄飞车这样的刺激危险的活动更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人们就像亨特•汤普森(Hunter SThompson)所说的那样:“快,更快,直到速度的快感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不断寻求着刺激和快感。
然而这些所谓“虚假” 的恐惧,只是模拟了普通生活外的可怕环境,并不会让人真正处于危险中,但却能给你一个肾上腺素狂飙的机会。然而,真正的危险却远没有那么令人愉悦。即使是过山车迷也不希望在陡峭的山坡上失去汽车的刹车。
通常情况下享受真正的致命危险,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心理,但事实上, 心理学中的“恐惧享受”假说认为:真正恐惧带来的快感是伴随着反社会特质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真正的恐惧通常会伴随着伤痕和痛苦,面对恐惧普遍的处理方式是逃避。但科学家和哲学家却提出相反的意见:恐惧可能是使人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恐惧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一些十分重要的品德, 勇气就是其中之一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拉赫曼(Stanley Rachman)是恐惧问题研究方向的专家,他研究了从拆弹专家到伞兵等世界上最危险的几种职业的从业者。得出的结论是:勇气并非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完全无所畏惧。在他的著作《恐惧与勇气》中,拉赫曼指出: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仍然决定不顾的一切勇往直前 。勇敢的人面对危险,也会感到并且承认自己恐惧,只是拒绝让它主宰自己的行为。就像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皮珀尔(Josef Pieper)说过的:“只有直面恐惧之源,才能真正表现出勇气。”
“敢于直面恐惧,控制恐惧的人才是真正的勇敢!”
此外,佛教徒认为恐惧是依恋的一种表现。而摆脱恐惧的关键在于放弃,放弃激情、欲望、喜好等对感性的渴望,只有这样才不会悲伤、痛苦和畏惧。但对一般人来说,这点似乎很难做到,但适时的调整心理,放下压力也能帮助我们战胜恐惧。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认为恐惧和骄傲有一定的联系,类似于对自身卓越的过分渴望,害怕失去。
例如现在不少研究都表明,很多人对公开演讲的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据分析多数是因为害怕演讲失败下不了台而感到羞耻。正如卢梭在《忏悔录》中所说:“我不怕惩罚,我只怕耻辱;比死亡,比犯罪,比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害怕。”这说明人过于在意自己的容貌、声誉、社会地位或者影响力,会使得恐惧像杂草一样伴随着依恋和骄傲生长。反过来说,恐惧也会促使人放下过分的虚荣骄傲,以平常心面对生活。就像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写的那样:
“恐惧使灵魂保持温柔。”
被捕时很淡定,站在法庭上挥斥方遒,雄辩滔滔的萨达姆,站在绞刑架前那一刻失声痛哭。
这大约是人之常情吧。
很多死刑犯在上刑场的路上还能高声大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但是临到杀头的那一刻,依旧有人双腿站立不稳,有的人甚至大小便失禁。
很多大人物的人生最后一刻,往往会说:叫医生,我很难受。
英雄或者枭雄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未必心里没有胆怯,怯懦,害怕,后悔。
萨达姆被捕的那一刻,他心里应该不太害怕,因为他认为自己即使被捕后依旧有太多翻盘的机会,作为伊拉克的老大,掌权这么多年,资源无数,萨达姆相信凭借自己的逆天的能力一定能够翻盘。
至少活下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凭着这份自信,他闯过了一次次难关,也正是这份自信曾经让他站到了权力的巅峰。
所以被捕的那一刻,他显得很淡定,很从容。
或者也许还有一点点轻松,终于不再东躲西藏地过日子了。
坐上法庭的萨达姆,衣着整洁,雄辩滔滔,数位法官都被他的气势所摄,审问不下去。
甚至有法官因为在萨达姆名字后面冠以总统的称呼,就被取消审判法官的资格,连续三年,兜兜转转。
美国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正义很着急,后来换了位和萨达姆有仇的法官阿卜杜勒·拉赫曼,这哥们先是驱逐了萨达姆的庞大的律师团,然后和萨达姆当庭辩论,又坚决的判处萨达姆死刑。
不知道美国人是不是看过中国的一部神剧,叫《康熙王朝》,这部剧里索额图被抓,审问他的官员无论如何审问都找不到突破口,审判进行不下去时,康熙使了一个绝招,让索额图曾经的对头冤家明珠来审问索额图。
此时的明珠已经被索额图整治的官职全无,家也被抄了,如果不是康熙打仗时带着他在身边,大约明珠会因为吃饭不小心被米粒呛死的。
当索额图带着镣铐站再次在公堂上时,发生了神奇的一幕,同样带着镣铐的明珠走坐上了主审官的位子,犯人审犯人,明珠历数索额图这些年的种种卖官鬻爵的非法勾当,说的索额图哑口无言。
这位阿卜杜勒·拉赫曼法官恨萨达姆恨得牙痒痒,先是驱逐了萨达姆的律师团,然后让萨达姆自己为自己辩护,萨达姆自辩的时候,大法官屡次打断他,大声呵斥,最终判了他死刑。
大约萨达姆临死前,有不甘,更多的是恨。
恨米国,恨这个判自己死刑的法官,而他流泪更多的是不甘吧。
曾经叱咤风云,在国际上也有自己一号,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被人加上了绞刑架。
不过我想如果五年后,他在天堂或者地狱碰到卡大校时,和卡大校聊聊各自最后的时刻,我想或许萨达姆会没有那么恨恨不平了吧。
毕竟他最后时刻,照西方来看还算体面,算是贵族的死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