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决定离开总司令部几天,参加第31师进攻哈马赫拉岛的战斗。1944年9月10日,达斯蒂•罗兹开飞机把他从莫尔兹比港带到霍兰迪亚。
两天后,麦克阿瑟登上“纳什维尔”号,这艘巡洋舰加入了沿新几内亚海岸向西北行进的护航运输舰队。9月15日破晓时分,“纳什维尔”号和其他战斗舰艇驶入哈马赫拉湾,炮击敌人的海岸防线。面对此番猛烈炮击,日军低下了头,但是大自然却做出了反应:甘科诺拉火山爆发。一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当入侵舰队向东北方向转弯朝莫罗太岛驶去时,整个舰队被铺天盖地的巨大尘云笼罩了。
上午8时,第31师的第一波次登陆。登陆艇在离岸200~300码的长长的河口沙洲处停了下来。战士们沉着地下船,涉水上岸,把他们的M-1半自动步枪举过头顶,这时,肯尼的C-47运输机在他们上空飞过,向附近的海岸和丛林喷洒大量的滴滴涕。因为热带的斑疹伤寒比日军更危险。
10时15分,埃格伯格、莱尔巴斯和麦克阿瑟来到岸上。尽管实际上不远处有3个渔村,并且麻风病在几英里的范围内肆虐,但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该岛曾被人占领过。麦克阿瑟在岛上逗留了3个小时后回到“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上。
当这艘巡洋舰返回霍兰迪亚时,无线电通信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船上可以接收信息,但是到本次军事行动结束前不能发出任何信号,以免让敌人知道这艘舰在战场上及其所处的位置。
美国及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魁北克召开会议,9月15日晚,尼米兹向参谋长们通报了几小时前从哈尔西那里得来的一条消息。哈尔西的一支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最近在空袭莱特岛上的目标时,实际上并没有遭到日军飞机的任何抵抗。一名跳伞的飞行员在莱特岛上躲了一天后也获救了。这名飞行员报告说,曾帮助过他的菲律宾人说这个岛“一攻就破”。哈尔西请尼米兹批准化集结一支登陆部队,发起突然进攻,攻占莱特。
这些材料也被送到了“纳什维尔”号巡洋舰上。当麦克阿瑟看到这些材料时,他的眼前像过**般闪现出了一幅幅画面:军事史上的一次最大胆的袭击,一场可与坎尼之战和滑铁卢之战比美的伟大战役,一个即便是科西嘉天才也要品味品味的绝妙战略行动。用金凯德的第7舰队和尼米兹提供的其他进攻登陆舰艇等可用的海上运输力量,他就能把6个师的部队全部送上岸。但为什么要把6个师全都送到莱特岛的海岸上呢?那是最稳妥也最平淡无奇的做法。
一个伟大的指挥官是可以做到一箭双雕的,他要同时攻打莱特岛和吕宋岛。他的部队要组成锤子和铁砧般的阵式:4个师的兵力从林加延湾登陆,2个师在莱特岛上岸,那么在菲律宾的425万名日军就会像坚果一样被麦克阿瑟的军队捶烂!
麦克阿瑟给马歇尔发去了一封电文,阐述了以上观点。如果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这项卓越而大胆的计划,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关于吕宋岛的激烈争论。
9月17日,上午9时,“纳什维尔”号在霍兰迪亚靠岸时,麦克阿瑟兴高采烈地走下船。就他所知,总司令部成员们正在讨论他的那项同时攻打吕宋岛和莱特岛的计划。这趟旅行使他精神振奋,他觉得似乎可以把握命运了。
马歇尔是否要作出修改还不清楚,但在麦克阿瑟回到新几内亚几天后,马歇尔派作战处处长约翰•赫尔少将前往澳大利亚。赫尔希望更多了解有关麦克阿瑟解放菲律宾的计划。麦克阿瑟告诉赫尔应该绕过的是台湾,而不是吕宋。位于吕宋的空军和海军部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孤立台湾。没有必要攻占它。
另一方面,他奚落了金提出的通过实行海军封锁削弱菲律宾的日本兵力的建议,麦克阿瑟认为,如果这种封锁能伤害谁的话,那伤害的也只能是菲律宾人,而不是日本人、他自己的目标则是切实可行的:在吕宋登陆30天后解放马尼拉。这是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誓言。
10月5日。麦克阿瑟终于获得了他自1942年春一直苦苦企求的那句话:他可以攻打吕宋。
10月14日麦克阿瑟飞回莫尔兹比港,次日上午动身前往霍兰迪亚和莱特岛。
传说之中,她是从大海的泡沫中诞生的(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后来在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可见她的美丽。后来宙斯把他心爱的女人嫁到人间,奥林匹斯山的众多天神都去了,只是忘记了请纷争女神,纷争女神没有受到邀请,为了发泄愤怒,她向婚宴扔下一枚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阿佛罗狄忒都认为自己最美,应该得到金苹果。宙斯将裁判权交给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三位女神为了得到金苹果,纷纷向帕里斯许愿,最终帕里斯决定将金苹果送给美神。得到金苹果的美神,也如约帮助帕里斯,拐走希腊绝世美女——海伦,从而挑起了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过程中,看)从这之后,维纳斯就被认为是爱与美的化身。而这座断臂女神,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
断臂之美
《米洛斯的维纳斯》高贵端庄,气韵流动,充满了生命的气息,静穆而伟大,单纯而高贵,不同于纤巧玲珑之美,也有别于娇柔俊俏之美。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她的艺术魅力永恒无限。端庄的身材,丰润的肌肤,典雅的面庞,含蓄的笑容,微微扭转的风韵万千又不失高贵的站姿,这一切构成和谐而优美的体态。
雕刻家罗丹在卢浮宫见到这尊雕像时,惊讶地叫道:这座雕像无疑是神奇中的神奇!她上身赤裸,起伏变化的玉肌似丘如谷,臂部富有肉感的曲线与腰际的浅涡令人消魂,这真实得似有体温的胴体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但仍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整个形象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亲切感,雕刻家确实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
《米洛斯的维纳斯》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想起菲狄亚斯在巴特农神庙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到普拉克西特列斯创造的优美而抒情的人体美。
希腊化时期曾创造过许多维纳斯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只是其中一尊,具有代表性的维纳斯雕像现存还很多,但无可否认这座维纳斯雕像是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座雕像被法国获得时,几乎全国都沸腾了,法国人更愿意把她看做“国宝”。
这座雕像被发现以后,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像一座纪念碑,给人以崇高的感觉,庄重典雅;但同时又令人感到亲切,貌美婀娜,体态万方。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柔韧的腰肢,都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女性美。她既有女性的丰腴、妩媚和温柔,又有人类母亲的纯洁、庄严和慈爱,体现了充实的内在生命力和人的精神智慧。躯体呈螺旋状上升的趋向,略微倾斜,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下肢用衣裙遮住,舒卷自然的衣褶显示出人体的动态,给雕像增添了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因为雕像在发现时折断了两个手臂,阿佛洛狄忒的罗马名字叫做维纳斯,于是它被人们称为《断臂的维纳斯》、《断臂美神》。《断臂的维纳斯》这个名字流传开以后,《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这个原来的称呼反而被淹没了。
女神的面部具有希腊妇女的典型特征:直鼻、椭圆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这正说明希腊的神是希腊人按照自己的形体来塑造的。创造完美典型的神像,实际上是古代人对人的力量和美的肯定和歌颂。这座女神像鲜明地表现了两干多年前希腊人的审美观: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动人的躯体,端庄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修养和美德。
《断臂美神》惊现人世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飞烟袅袅,你好!
特洛伊战争:
十万军队,两个国王,一个女人。这是神话和历史上最着名的一场战争——特洛伊战争。
在希腊神话之中,特洛伊城本来是在宙斯的人间后裔做了国王之后,才出现在河流与大海之间的平原上的都城,这块平原后来被称为特洛伊平原。传说在特洛伊城即将动工之前,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像从天而降,这暗示特洛伊城将处于宙斯和他女儿的保护之下。与此同时,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与海神波塞冬,由于反抗了万神之父宙斯而被放逐到尘世,因而他们将根据宙斯的旨意,来修建特洛伊城,以重获他们父亲的欢心。于是,他们俩变形为人,波塞冬为国王指导特洛伊城的修建,而阿波罗则为国王放牧牛群以提供肉食,一年过去了,特洛伊城雄伟壮丽的巍峨城墙终于耸立在了特洛伊平原之上。
当阿波罗与波塞冬离开特洛伊城的时候,失信的国王拒绝付给他们俩报酬,于是雄辩的阿波罗开始与国王进行论争,而国王却要赶走他们,还威胁说要将他俩捆起来,并且割掉他俩的耳朵。阿波罗与波塞冬满怀愤怒地离开了特洛伊城,心中对国王乃至所有的特洛伊人都充满了敌意。雅典娜也放弃了对于特洛伊城的保护,因而在宙斯的默许之下,特洛伊城在刚刚建造起来的时候,就使自己的居民们陷入了一场注定要被诸神毁灭的灾难之中。
国王之子帕里斯一来到人世间,就由于这个孩子将导致特洛伊城毁灭的可怕预言,而被母亲丢弃在了荒野之中,最后被一个奴隶养大,成为英俊勇武的青年,奋力保护牧民们不受强盗的祸害,因而被尊称为人类的救护者。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婚礼时,邀请了所有的神,单把争吵女神厄里斯遗漏了。厄里斯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写着“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来,争持不下就去找宙斯,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在万神之母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情之神阿芙洛狄忒三人之间,帕里斯选中了爱情之神,于是将金苹果交给了阿芙洛狄忒!这就使得赫拉与雅典娜非常愤怒,发誓要向帕里斯,以及所有的特洛伊人进行报复。果然,爱情之神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帕里斯得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妇人”海伦来作为妻子。然而,三位女神的金苹果之争,却使凡人卷入了神的赌局,继之而起的美女海伦之争,又使诸神投入了特洛伊战争的游戏。
帕里斯来到斯巴达,受到国王墨涅拉俄斯的款待,但是却对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天下第一美女海伦起了非分之想。于是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劝诱了海伦同他私奔,并抢走了大批财物,把她带到了特洛伊,这样就造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战争中希腊联军死伤无数,而特洛伊人也失去了唯一的家园。
得知海伦被拐走后,希腊各地的国王和首领们认为是最大的耻辱,于是意欲进兵特洛伊,夺回海伦。舰队汇聚奥利斯,由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统领。经过一番周折,希腊联军登岸特洛伊,兵临城下,但一连九年不得破获。在第十年里,阿伽门农和联军中最好的战将阿喀琉斯发生争执,后者由此罢兵不战,使特洛伊人(由赫克托耳统领)节节获胜,兵抵希腊人的海船和营棚。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最好的朋友帕特罗克洛斯后,阿喀琉斯重返战场,逼回特洛伊军伍,杀死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也战死。最后,希腊联军将领奥德修斯设计把一具内藏兵将的巨大木马丢在城外,假装撤兵,木马被特洛伊人作为战利品拖进城内。晚上,希腊人从木马中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这个故事为希腊诗人荷马提供了巨大的素材,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此产生。
诺曼底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加等同盟国军队于 1944年6~7月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进行的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作战。 盟军进军欧洲的 "霸王"行动(见西欧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夺取集团军群登陆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为发展对西欧的进攻并配合苏军最后击败纳粹德国创造条件。
战役背景与双方企图
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后攻入意大利半岛;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3月成立以英国陆军中将F摩根为首的盟军最高司令参谋部,着手制订战役计划。5月和8月,FD罗斯福和WLS丘吉尔先后在华盛顿和魁北克会议上商定,盟军于1944年在西欧登陆,以配合苏军实施战略反攻。11~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JV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正式商定,1944年5月由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同时在法国南部进行牵制性登陆。随后,美、英任命陆军上将DD艾森豪威尔为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
1944年1月,艾森豪威尔到伦敦赴任并组建司令部:副总司令为英空军上将AW特德,参谋长为美陆军中将WB史密斯,海军司令为英海军上将BH拉姆齐,空军司令为英空军上将T利-马洛里,英地面部队司令为英陆军上将BL蒙哥马利,美地面部队司令为美陆军中将ON布雷德利。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到达法国前,由蒙哥马利任登陆部队前线指挥。艾森豪威尔到任后将登陆正面由40公里增至80公里,战役第1梯队的兵力由原定3个师增为5个师。由于登陆舰艇数量不足和其他准备工作未能按时完成,登陆时间由5月初改为6月初。
德军西线守军为KRGvon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的"B"、"G"两个集团军群,共58个师(其中33个为机动能力很差的海防师)。"B"集团军群由E隆美尔元帅指挥,防守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沿海一带,主力配置在加来地区,诺曼底地区只有6个师(含3个海防师)。德军当时已丧失海空优势,海军用于抗登陆的兵力仅有中、小型水面舰艇500余艘和驻泊在比斯开湾各港口的潜艇49艘。防守法国的第3航空队名义上有500架飞机,实际上只有90架轰炸机和70架战斗机。
为对付盟军登陆,A希特勒早在1941年12月就下 令以最快速度构筑"大西洋壁垒",从挪威到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构筑一道由坚固支撑点和野战工事构成的、 设有地雷场和水中障碍配系的永久性抗登陆防 线。到1944年,"大西洋壁垒"远未完成,但仍属较难攻破的防线。设防重点在加来地区,诺曼底一带防御较薄弱。德军最高统帅部预料美、英军队将在西欧登陆,但对登陆地点的估计从未取得一致看法。希特勒认为在加来地区登陆的可能性最大。海军将领根据美、英军队在英吉利海峡布雷的情况,曾认为可能在诺曼底登陆,但未引起希特勒和陆军高级将领重视。盟军登陆前不久,希特勒曾估计可能在诺曼底登陆,并对该地区的防御有所加强。登陆开始后,希特勒又认为诺曼底登陆是牵制性的,大规模登陆仍在加来。高级将领在作战指导上一直存在分歧。隆美尔主张依托抗登陆防御阵地歼敌于水际滩头,伦德施泰特则主张以反突击歼敌于纵深地区。这些对德军抗登陆防御的组织指挥均带来不利影响。
战役准备
为隐蔽战役企图,美、英对登陆地域的选择进行了周密分析比较,认为加来地区距英海岸仅20海里,便于航渡和支援,但德军防御很强;诺曼底地区距英海岸648海里,缺少良港,科唐坦半岛东部又有河网沼泽地和遍布灌木树篱的田块,不利于部队行动,但距英国的上船港口和战斗机基地较近,且德军防御薄弱,海滩和内陆条件较好。因此,最后选定奥恩河口至科唐坦半岛南端为登陆地域,由西向东分为5个登陆地段,代号依次为"犹他"(美军)、"奥马哈"(美军)、"哥尔德"(英军)、"朱诺"(加军)和"斯沃德"(英军)。
登陆部队编成第21集团军群,辖美第1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海军编成西部和东部两个特混舰队:西部特混舰队分为"U"和"O"登陆编队,输送美第1集团军2个师上陆,由美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东部特混舰队分为"G"、"J"和"S"登陆编队,输送英第2集团军3个师(含加拿大1个师)上陆,由英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担任空中支援。每个登陆编队各有一个舰炮火力支援队担任炮火准备和炮火支援。两个特混舰队还各有一个后续登陆编队("B"和"L"编队),输送第二梯队上陆。另外,在登陆之前,计划在美、英登陆地段分别空降2个师和1个师。为实施登陆战役和发展陆上进攻,要求在英国集中近300万人的部队、5000余艘舰船(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作战舰艇1000余艘)和1万余架飞机,以保证登陆后增加兵力的速度超过德军调动预备队的速度。
战役前的准备工作周密而充分。盟军以飞机和舰艇进行长时间侦察,查明了登陆地域内德军的防御配系,掌握了较完整的情报资料。在登陆前几个月内,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铁路枢纽、桥梁、公路及其他重要目标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塞纳河上24座桥梁被炸毁18座,使德军运输系统瘫痪,部队机动受到极大限制。登陆前三周,对诺曼底周围机场进行轰炸,使其85%遭破坏。登陆前一周,英空军袭击德远程雷达站并使其大部受损,因此盟军登陆时基本未遇到德空军的抵抗。盟军还采取一系列战役伪装措施:在英格兰东部虚设一个由GS巴顿中将任司令的"美第1集团军群",原驻该处的部队调走后,营地仍伪装得和往常一样;在德机能侦察到的地方设置许多假登陆舰艇、坦克和滑翔机;飞机对加来地区的投弹量比诺曼底地区多一倍;登陆日(D日)前夜,小型舰只和飞机进行佯动,利用电子干扰器材模拟庞大登陆编队和机群。此外,还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上述措施旨在使德军在D日前后都一直认为盟军将在加来登陆并将大量预备队部署在该地区,从而为登陆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保证大量后续部队登陆,盟军还设计、制造了在登陆海滩由空心钢筋混凝土沉箱构成的人工港,并制定了铺设海底输油管计划。同时,在英国本土储备大量作战物资,部队反复进行符合实战要求的训练和陆海空三军模拟登陆联合演习。
战役实施
6月1日,登陆部队开始分别在英国南部15个港口上船。原定登陆日为6月5日,由于天气恶劣推迟24小时。各登陆编队从上船港驶抵怀特岛东南会合区后,沿五条航线航渡,由扫雷舰作先导,火力支援舰和飞机担任掩护。通过海峡中心线后,各登陆编队的航道由一条变为二条,分别供快速和慢速舰船使用。
6月6日凌晨,美第82、第101空降师和英第6空降师第一梯队共17万人,乘1200架运输机分别在科唐坦半岛南端和奥恩河口附近伞降着陆,任务是夺取海滩堤道和主要桥梁,占领主要登陆地段翼侧要点,阻止德军增援和保障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空降兵后续梯队使用滑翔机机降。伞降按计划完成,机降损失较大。5日午夜至6日5时,由2500架重型和中型轰炸机实施航空火力准备,投弹约1万吨,轰炸登陆地域及其附近地区。登陆舰艇抢滩前,由大量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对德军防御阵地进行轰炸和扫射。5时30分,100余艘火力支援舰对80公里登陆正面实施舰炮火力准备,随即转入火力支援,取得良好效果。在登陆后的纵深战斗中,舰炮继续实施有效的火力支援。登陆部队按各自的登陆时间(H时,6时30分~7时45分)分别在5个登陆地段突击上陆,至9时基本突破德军阵地。除"奥马哈"登陆地段外,各登陆部队都已夺取较稳固的立足点。美军在"奥马哈"地段遭德军顽强抗击(隆美尔在盟军登陆前下令加固该地段防御工事并调去第352师),至日终前仅前进16~24公里。德军的抵抗主要集中在卡朗唐和卡昂。6~7日,盟军上陆部队达176万人,车辆2万台。两个人工港构件已拖过海峡,于16日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19日遭风暴袭击,损坏严重)。
至6月12日,各登陆地段连成正面80公里、纵深13~19公里的登陆场。17日,希特勒飞赴西线,命令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从巴约向海岸发起反击,分割盟军部队,并不惜代价守住瑟堡。18日,美登陆部队切断科唐坦半岛,21日在舰炮火力支援下向瑟堡发起总攻,迫使德国守军于29日投降。但由于在遍布灌木树篱的地形上作战,进展缓慢。英军预定D日夺取卡昂,因遭德军装甲师顽抗,至7月9日才攻克该城奥恩河北岸部分,19日占领全城,吸引德军大量预备队,有利于卡昂以西地区美军作战。
德军损兵折将,处境危急。6月10日,德西线装甲集群司令Gvon施韦彭堡被盟军空军炸伤;28日,德第7集团军司令F多尔曼因心脏病发作猝死前线;7月3日,伦德施泰特被免去西线总司令职务,由HGvon克卢格接替;7月17日,隆美尔被英国飞机炸伤,返回德国,其职务由克卢格兼任。
至7月初,美、英、加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余辆,补给品近60万吨。因登陆场过小,盟军展开扩大登陆场的作战。7月18日,美军攻占交通枢纽圣洛,分割德军"B"集团军群。美、英、加军抵达卡昂、科蒙、莱赛一线后,形成正面150公里、纵深13~35公里的登陆场。至7月24日,地面总攻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攻占法国的第一阶段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此役,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对于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大意义,为组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经验。登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苏军在苏德战场胜利反攻,战争形势有利;战役前进行周密细致的准备;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成功地进行伪装与欺骗;正确选择登陆方向和时间;在主要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以及严密组织各种战役保障和后勤保障;法国地下抵抗运动的有力配合。此外,德军防御薄弱,对登陆方向判断错误和指挥失误,致使塞纳河以北的部队不能适时调动和投入作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盟军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部队攻击力不强,建立登陆场的速度较慢,加之受风暴影响,使战役计划的完成推迟了43天。
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Aphrodite of Melos)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 高204厘米。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稍付定金,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几乎与此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法国海军士官,名叫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表示了更大的关注。这是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块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陈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出于本岛的利益而中途插手,开会议决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顿时,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恰巧,一场暴风而解了围。它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为法国使者争得了斡旋的时机,他们软硬兼施,把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雕像顺利运抵巴黎,由于种种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 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她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当时的登记名称是“在希腊群岛中的米罗所发现的维纳斯像”,并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维纳斯的文化背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魅力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米罗的维纳斯》由若干块断片经过精心的接合加工后而公诸于世。那个带铭文的台座和持苹果的手臂很快就被专家鉴定与雕像无关而被剔除了,从而推测在罗马时即已失去手臂。因此,雕像又同时以“断臂维纳斯”著称于世。于是,修复原作的双臂成了艺术家、历史家最神秘也最感兴趣的课题。归纳起来,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除了双臂复原的争论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兴趣。譬如,她真是维纳斯吗?也许是大海女神、胜利女神?其次,作者是谁?制作年代、地点?等等一大堆问题挑起了大家的论战。最后,除了她是维纳斯,并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末这个看法比较统一以外,其余的只好作为一系列悬案留待后人去考究了。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这个精美的雕像面前的时候,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在这洁白的大理石里面,是少女的青春,是生命的跃动。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最深的启示,这也是人体的魅力之所在!人体,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孕含着微妙多姿的美。希腊民族得天独厚,最深刻地理解和最完整地把握了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发掘出人类纯粹的知性结构,再通过自然的真实外貌,去表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把情与理、美与真探合在一起,在神的庇护下追求着自由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在理性的指导下,赤裸裸地展现人自身。黑格尔就曾经高度赞扬希腊人能够完美地把神的普遍性和理想性与神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尤其赞赏阿佛洛耿忒的裸体表现,他说,“她是纯美的女神”,“把她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对于《米罗的维纳斯》,谁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她赤裸袒裎的身上去归纳出一个具体的主题。她把自然、生命,她把真、善、美都集中于一身。她不愧为古代希腊雕刻的一个典型代表,不愧为女性美的最高体现。她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还表现出那种秀雅、温柔和爱的扭力。
“米罗的维纳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与美的女神的雕像。但她并不是唯一的,她只是古代希腊众多的阿佛洛狄忒雕像中的一个罢了。从创作时间上说,她已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就有不少佳作出现了,在这以后也仍有所见。现在,可以再回到古典希腊时代,从最早出现的阿佛洛狄忒雕像开始,并把她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对比,从而了解她们与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
分析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形象
作者:常彬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它如实地反映了远古希腊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艺术的再现了当时的文化。《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赫克托耳、奥德修斯、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阿咯琉斯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任务形象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阿喀琉斯的出身来看,在史诗中,阿咯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古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中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所以,首先在鉴赏荷马史诗的人物方面,我们就不能将里面的人物同当今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化的巨人相并,而应该更侧重于当时的文化来分析当时的人物。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咯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腊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的罢战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的残酷,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是也是一个残忍、任性和执拗的人。
同时,从一些细节也不难发现,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再比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喀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流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喀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喀琉斯的灵魂阿喀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过得幸福的时候,阿喀琉斯却对奥德修斯说:“我宁愿在人间当奴隶,也不愿意在阴间当君王。”表明了自己热爱人间的生活态度。由以上三例观之,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当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特征。
2005年11月7日 于武昌桂子山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在特洛伊战争中着力描写的英雄之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一种文化的土壤下往往会诞生出一种特定的英雄形象,不同的英雄又各自的表现。为此,我将其与其他的一些其他国家时期的英雄的形象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时代文化的差异,颇为有趣。 阿喀琉斯是天神帕琉斯之子,骁勇善战,在特洛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人作战勇猛以至所向披靡,然为人刚愎自用,自负任性,为了一时之辱即不顾大局撤出前线。在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以报充分表现出性格的残忍。可是人性的复杂性又使他还是具有恻隐之心,于是又应赫克托耳的老父哀求归还其子的尸体。于是,一个性情复杂而深刻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赫克托耳是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最大对手,双方均为一介匹夫,好勇斗狠。尤其是赫克托耳明知城不可守依然还要出城与之拼杀。除去他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成分之外,决定因素应该还是时代的背景。此时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甚至是分工”(恩格斯语)。在这样的大环境得条件下,这种“战争光荣”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事实也是如此,很多荣誉都依据战场上的表现而决定分配。从文章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此的歌颂:“双方的将领都是最伟大,最最光荣的,阿喀琉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赫克托耳像刚升起的太阳、、、、、、”由此,也无怪乎其出战的坚决了。当然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客观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赫克托耳出战的必要性,因为武器和装备的简陋就使战争的胜败在相当的程度上为这些“匹夫”所掌握。 而《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夫里特倒是与阿喀琉斯颇为相似:都是部落王子、都几乎刀枪不入英勇善战、都最终被暗算于“阿喀琉斯之踵”、、、、、、这些经历使他们身上带有了了许多共同点,但是齐格里夫特毕竟是中世纪德意志的神话英雄,更多的带有了当时的时代色彩。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许多封建时代的政治纷争、等级观念、忠君思想、、、、、、这些无不给他深深的打下了封建时代的烙印。反而言之,阿喀琉斯由于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更多的必须服从于当时的时代舆论,接受当时的道德规范,以氏族和部落的利益为高。所以当希腊联军频频失利之际,他又不得不继续出战。而他的拖尸泄愤之举也被作者乃至普通士兵所谴责。所以即使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也必须服从于他自身所在的时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英雄,也是体育和商业的保护神,是由人而神,而阿喀琉斯则是由神而人。如果单纯以“血统”论,后者似乎更为“高贵”但我们在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半人半神在他们作为“人”的时候的强大力量。如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事便是在尚未升天的时候所完成。阿喀琉斯更不必言,始终作为一个部落王子、希腊联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拼杀。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古希腊人对神相当认同,但并不盲目崇拜,已经是人神并重,依然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同时意识到人自身的能力,在人神发生冲突时人也有反抗的能力甚至如赫拉克勒斯就曾以人的身份将天后赫拉打的落荒而逃。这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对现实的追求。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文化之中,无论他是传说中的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他们,都不可避免的为时代精神所涂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出于种种考虑对他们进行了修改,从而既丰富了形象也使他们变得更为复杂。阿喀琉斯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我想,读过荷马史诗的人,对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吧?阿喀琉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年轻、英俊、勇敢、威猛,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但这些只是作为阿喀琉斯行为的一个方面来写的,史诗还写出了另一个方面,即阿喀琉斯与平常人相同的气质和感情这一方面。史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与细节,把这一英雄人物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揭示了出来。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他跟随阿伽门农东征洛亚途中,因为自己所宠爱的女俘布里色斯被阿伽门农夺去,他痛哭,和阿伽门农争吵,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便退居到自己的帐篷里,长期不参加战斗;他和帕屈罗克鲁斯与安惕洛库斯是最亲密的朋友,当帕屈罗克鲁斯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战死后,阿喀琉斯要替爱友报仇,才出来参战;他对他的忠实的老仆人腓尼克斯充分信任,让他睡在自己的脚边;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军中的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在作战当中,他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复仇心强,对于敌人表现的十分凶狠,例如他在战死赫克托之后,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然而,当特洛伊的老国王普莱亚姆来到希腊军营,见到了阿喀琉斯,请求把他儿子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他,这时候,威猛、暴戾的阿喀琉斯的心肠却软了下来,他暗地里想自己的老父亲,把手伸出来给哭泣着的老普莱亚姆去握……
你看,产生于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英雄。他有对母亲的热爱,对老人的敬爱,对朋友的挚爱,对弱者的怜爱;他有对强者的抗争,对敌人的残忍……试想,如果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的理论,这个神界的阿喀琉斯,无疑地会被更加“神化”起来。可是,荷马所塑造的英雄阿喀琉斯,却具有人的多方面性格与极丰富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不仅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无法与阿喀琉斯相比拟,就是许多塑造的不很成功的英雄形象,较之荷马笔下的英雄人物也是颇为逊色的。
当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与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是无法相比拟的,因为时代不同了,他们不但有着时代特点的不同,而且存在着阶级本质的不同。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丰富性,要受到阶级性的制约,无论是性格的多重性,还是感情的丰富性,都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但是,要使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荷马的史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上应从荷马史诗那里学习与借鉴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三点:一、写人;二、写英雄人物性格的多方面性;三、写英雄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克里特岛空降,阿纳母战役和诺曼底空降
贴一篇
危言耸听!仅具备伞降能力的空15军必然丧师辱国!
空降兵15军到底什么样我也不太清楚,写作此文就当是给提个醒。
大规模伞降早就应当是上个世纪的记忆,仅具备伞降能力的空15军尤其在台海攻坚时,必然丧师辱国!为了论证这个结论,必须回顾历史上的空降战役。其中有三大战役特别说明问题,这就是诺曼底登陆期间的空降作战、阿纳姆战役和克里特岛战役。先看诺曼底登陆中的空降作战,参战的空降部队是美军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英军第6空降师,计划空降时间为6月6日凌晨一时,而两栖部队登陆时间为6月6日六时三十分。美军第82空降师的任务是攻占圣曼伊格里斯,控制梅特勒河上从拉菲埃尔至薛夫杜邦之间桥梁和渡口,保障美第7军通过梅特勒河。至6月6日黄昏,82师共空降8100人,伤亡约500人,失踪约750人,集合起约2000人,占领圣曼伊格里斯和薛夫杜邦渡口,未完成师的全部任务。6月7日十七时与从海上登陆的部队会合。
美军第101空降师计划在卡朗坦以北着陆,夺取犹他海滩后方的四条通路,控制杜佛河河上的桥梁和渡口。至6月6日黄昏,第101师共空降6800人,阵亡182人,伤557人,失踪501人,集合起2500人,夺取了海滩后面的四条通路和勒波特附近的两座桥梁,完成了师的任务,并在6日下午与美第7军的先头部队会合。英军第6空降师突击梯队计划在冈城东北着陆,夺取奥恩河、卡昂运河上的桥梁、渡口,摧毁德军在莫维尔的炮兵阵地。第6师共空降4800人,伤亡约550人,失踪约350人,集合约1800人,完成了师的预定任务,并于6日黄昏与英军第2集团军先头部队会合。关于诺曼底登陆期间的空降作战,基本评价是,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正是这个结论误导了空降作战的推崇者。诺曼底登陆是一场力量绝对悬殊的战役,德军防线缺乏纵深给盟军的空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个条件掩盖了空降兵的两大弱点:
1攻坚能力有限。实际上盟军的空降兵很少能夺取德军坚固防守的据点,原因就是缺乏坦克和重炮;2持续作战能力有限。对空降部队的补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空降部队不具备持久作战能力。这次空降作战,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在1-2天内汇合。再看阿纳姆战役,恰恰可以说这两点。
1944年6月,盟军登陆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后,为尽快击败纳粹德国,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提出了“市场-花园”作战行动计划。二战期间盟军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市场-花园”行动这一行动旨在夺取跨越莱茵河、瓦尔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争取在1944年结束欧洲战场作战。1944年9月17日战役开始。美国第101空降师在费赫尔地区空降,当日夺取附近南威廉斯运河大桥并攻占宗镇,18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日终前攻占艾恩德霍芬。美国第82空降师在赫拉弗地区空降,当日夺取马斯河和马斯河-瓦尔河运河大桥,19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20日日终前夺取奈梅亨附近的瓦尔河大桥。
英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地区空降,遭德军装甲兵和步兵猛烈反击,未能夺取下莱茵河大桥,被迫转入防御。该师后续梯队及21日在下莱茵河南岸空降的波兰伞兵第1旅,遭德军大量杀伤。25日夜,该师向下莱茵河南岸撤退;次日拂晓,未渡河的6000余人被俘。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降战役,盟军空降兵损失约14700人,德军损失3300人。
从阿纳姆战役中损失的英第1空降师就充分暴露了空降兵的弱点,难以攻坚预有准备之敌、难以维持连续几天的高强度作战!
前两个战役是一胜一败,第三个战役克里特岛战役就是惨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夺占希腊的克里特岛于1941年5月20日进行空降作战。具体的战况就不描述了,战役的转折就是德军的伞降部队在激战近1整天后,付出巨大的代价占领了马莱迈机场,从而使的德国运输机群可以冒着炮火向德空降兵运送补给;其后,德空军突击英舰队,击沉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击伤战列舰1艘和巡洋舰2艘,迫其撤回亚历山大港,夺取了制海权,成为战役的关键。此役德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和大量舰船;英军损失15743人,其中亡1742人,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其他舰艇29艘被击沉,包括航空母舰在内10余艘军舰受重创;希军14万人被全歼。此役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降战役,也是迄今唯一以空降兵为主实施的进攻战役。
克里特岛战役,凸现了伞降部队攻坚能力弱、后勤补给的困难和对地面(两栖)部队的高度依赖。其实感觉德军有脱了裤子放屁的味道,如果早点发动空中战役解决英军海军,则选择更多、更从容。
仔细审视空降兵的伞降,携带装备少,携带重装备就更少,即便是现在有了大型运输机,解决了重装备空投能力,在对手地面空中的猛烈抗击下,其困难是相当的大;现在虽然苦练低空伞降,但显然没有考虑到敌方防空火力的威胁。20世纪的空降作战以伞降为主,只能成为地面战(两栖战)的辅助,只能取巧。
其实20世纪也不是没有给我们启示,那就是机降作战的强大威力。德军突袭埃马尔要塞、解救墨索里尼,日军偷袭冲绳的“义号作战”,以色列突袭恩培德机场,等等,全是机降作战的典范。包括德军实施的克里特岛战役,最终也是实施机降确保了胜利。
直升机的出现给垂直打击提供了新的模式。在1982年英阿马岛作战中,英军以8000人击败战胜14000人的阿守军,用直升机实施蛙跳战术对创造这个奇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海湾战争中,美第101空中突击师以300架直升机两次蛙跳,突入伊拉克后方近500公里,实现对40万伊军的合围。这就是美英最精彩的现代垂直打击演示。
台海之战,核心问题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争夺。在夺取两权后,两栖登陆是正兵,垂直打击是奇兵。转自81chinacom
台湾岛地域狭窄,现代防空兵器精度高、机动性强、覆盖区域广,对我实施垂直打击形成的巨大威胁。看着伊尔76、运八挺着大肚子在导弹如织的台海上空穿梭,真是太悬了!
台军地面工事坚固,同时很可能采取坚守要点的策略,在敌兵力、火力配系完善,未达成突然性的前提下,我攻坚难度极大。转自81chinacom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台军拥有三个空骑旅,总兵力6000人,装备直升机300多架,包括60多架AH-1W和约40架OH-58D,可以对我伞降部队实施火力突袭、兵力反机降,是我垂直打击的劲敌。
而我空15军数万官兵一旦大规模伞降,实际作战能力就和普通步兵无异,必然面临补给困难、缺乏重装备、丧失机动性、兵力无法收放等多种困难。一旦正面两栖登陆受阻,或美军干涉制空权几度易手,数万官兵无水、无粮、无弹,只能是坐以待毙。
因此,空15军的垂直打击,必须以机降为主。有网友提出组建直升机集团军,思路是对头的。以直升机为主的机降,可以始终赋予机降部队机动能力和火力突击能力,即可独立作战也可配合正面部队。
目前我军直升机以团的形式分散在个集团军,数量约10个团,估计直升机数量在250架到300架,型号比较杂,其中米171型约100多架,直九型约100多架,还有少量的直11型。可以把这三种机型配属给空15军,组建我们的第一只空突部队;米171可载20名战士,近百架米171可以组建一个旅规模的空突部队。如果武直十能够尽快列装就更好,武直九不仅具备很强对空、对地作战能力,而且还可以搭载4名步兵,可以作为运输和攻击双重用途。还有就是直八,如果实现量产也可以迅速扩大空突部队规模。
总体来说,空15军面对的是21世纪的战场,20世纪的空降战例,实际上就给出了我们如何在新世纪实施垂直打击的提示,可不能不详察其精髓呀!
空15军的将士,的确要有破釜沉舟、赴汤蹈火的勇气,而他们的决策层一定要考虑的多一点!
还是那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
我们是海盗,有能力的海盗。
美丽的女孩,请来到我的怀里。
我们是海盗,自由的海盗。
在骷髅旗的指引下努力生存。
我们是海盗,明天就没有海盗了。
永远不会在七大洋漂浮的海盗
最近海盗猖獗,让各国陷入困境,中国多次派军舰护航,确保航运安全。就连号称200人没有被海盗袭击的美国也刚刚走出危机。今天,我们也来聊聊他们和历史上的七大海盗!
首先,海上恶魔:弗朗西斯德雷克。
弗朗西斯德雷克出生在英国德文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一名学徒成为一名水手,最后成为一艘商船的船长。他的地位和经历是历史上最特殊的。1568年,德雷克和他的堂兄约翰豪珀金斯率领五艘奴隶船到达墨西哥。因为这场风暴,他们向西班牙港口寻求帮助。然而,西班牙诈骗差点要了他的命。从此,他发誓要在有生之年向西班牙复仇。
1572年,德雷克纠集一伙人,在南美洲的丛林中抢劫了运送黄金的骡子。然后他放下一些西班牙帆船,成功回到英国。他成了女王的心腹。1587年,英国和西班牙爆发海战,德雷克的海盗舰队在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雷克还被任命为英格兰勋爵,达到了海盗史上的最高峰。
1577年,他再次从英国出发,乘坐旗舰“陆瑾”号,直奔美洲海岸,一路抢劫西班牙商船。西班牙人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人敢在自家后院闹事。当他们派军舰追击时,德雷克已逃往南方,但由于西班牙的封锁,他无法穿越狭窄的麦哲伦海峡。在一场猛烈的风暴中,陆瑾号与舰队中的其他伙伴失散了。我来到了一个西班牙人从未去过的地方。自从发现麦哲伦海峡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火地岛以南的海峡是传说中的南方大陆的一部分,但现在德雷克面对的是一片汪洋。德雷克被这个意外的发现震惊了。他很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传说中的南方大陆是不存在的。就算有,也一定是在南方更冷的地方。”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这片广阔的水域称为“德雷克海峡”。1579年7月23日抵达马里亚纳群岛,8月22日穿越北回归线,9月26日回到阔别已久的朴茨茅斯,再次成为“人民英雄”。这次航行是继麦哲伦之后的第二次环球航行,但德雷克是第一个自始至终指挥环球航行的船长。德雷克带回了成吨的金银,充实了女王的钱包。更重要的是,德雷克为英国开辟了一条新航线,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海运业的发展。此外,他发现了宽阔的德雷克海峡。从此,太平洋不再是西班牙海。作为探险家,德雷克的表演到此结束,但作为海战史上著名的海军专家,他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15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处死了亲西班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西班牙向英国宣战。这两个积怨已久的国家终于剑拔弩张了。但当时英国海军还很弱小,只有34艘战舰,根本无法对抗西班牙-葡萄牙联盟。德雷克在危机时刻带着25艘海盗船抵达。沿着西班牙海岸,德雷克开始了一次“外科清洗”。他在加的斯港外击沉了36艘西班牙补给船,然后冲进加的斯港,击沉了33艘西班牙船只。5月15日,德雷克舰队突袭里斯本附近的锚地,数千艘船只在混乱中相撞沉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接着,他占领了圣维森特角要塞,占领了地中海的咽喉。他在回国途中抢劫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私人宝船,抢走了11万英镑的财富。这一系列行动的结果是,战争推迟了至少一年,从而为英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588年5月20日,由10个支队和130艘船组成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起航。7月19日,它开始在英吉利海峡旅行。除了34艘皇家海军军舰,英方还拥有60艘私人船只。先锋部队是由34艘战舰组成的“德雷克支队”。德雷克的表弟,海盗船长霍金斯也来帮忙。那一年他们要一起死在墨西哥湾。霍华德勋爵是英方的总司令,而米迪拉公爵是西班牙的领袖。这个时候西班牙的战船还是以老式船为主,非常大,除了水兵之外都是步兵。火力主要装备重炮。西班牙海军在战斗中仍然使用古老的跨队战术,即让舰艇并排前进,在船头轰击后再逼近敌舰。17年前,西班牙人用这种战术赢得了勒班托战役,但此时,英国人采用了更先进的战术。除了水兵,大多数英国军舰都是轻型快船,没有任何步兵。这种船机动灵活,重量轻,易于转弯和突进,完全摒弃了“登陆战”的落后方式。用德雷克的话来说:“海上的事情应该用船来解决,而不是用步兵。”在火力装备方面,英国人使用轻型长枪,并布置在两侧。战斗中,德雷克发明了“纵队战术”,将船只首尾相接,用侧炮弹轰击。这是海战史上的一次革命。从此,火炮取代步兵成为海战的主角。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西班牙舰队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7月22日早晨,英国舰队和一支“单线”队伍挤进了西班牙舰队。由于战术先进,机动灵活,西班牙军队没有缴获任何船只。到7月25日,西班牙损失了十分之一的船只,而英国加入了西摩勋爵的增援,使船只总数达到136艘。7月28日晚,在德雷克等人的建议下,霍华德下令使用古代战舰战术。29日上午9点到下午6点,双方舰队毫无队形地互相混编,三五成群地互相射击,直到没有炮弹。西班牙损失近一半船只,伤亡1400人,英军损失一艘,伤亡不到100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英国-西班牙海战。自此西班牙陷入低谷,英国逐渐取代其成为海上霸主,而德雷克则被命名为
德雷克在海盗乃至海军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未来的海军上将通常被称为德雷克。
二、红发海盗:卡特里娜。
没有人会忘记《大航海时代2》中的红发海盗卡特琳娜。
唐埃斯特巴卡特琳娜,人称“西班牙海盗女王”,18世纪中期出生于西班牙,是当时巴塞罗那船王的女儿。她无法忍受她父亲在她18岁时把她送到修道院的决定。她离家出走,是因为从小热爱武侠,厌倦了写作。她剪掉红发,女扮男装,开始了流浪生涯。在秘鲁,他报名参军,但后来她在一次暴乱中误杀了哥哥,走上了海盗之路。
在一次海战中,由于舰长去世,卡特琳娜被选为新舰长。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找回了女儿。
在随后的几年里,卡特里娜靠自己的行动成为了海盗女王,但她也有自己的原则。她从不袭击西班牙商船,经常帮助遇险的西班牙船只。最后,在西班牙和英国的联合围攻下,卡特琳娜的队伍被西班牙舰队击败。她被带回马德里受审,一审后被判死刑,但一致认为她是无辜的。这件事惊动了菲利普三世国王。在他的干预下,法院再次审理此案,最后她被判无罪。
不仅如此,国王还亲自召见了“西班牙英雄”,给了她一大笔钱和一块封地。卡特琳娜一生都住在那里。
三、被迫的海盗之路:威廉基德。
威廉基德1645年出生于英格兰,少年时就开始了他的航海生涯。20岁移民美国时,他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航海技术高超的船长。1689年,英法开战,他被征召为一艘武装民主船的船长,在印度洋群岛和加勒比海与法国人作战,立下了许多功勋,甚至获得了英国女王的嘉奖。
695年,作为一名富商,基德接受了担任武装民运船的任务,但不幸的是,一年后,因为这一年没有收获,他被迫抢劫印度商船,以稳定水手们的情绪。但在一次劫持法国商船的事件中,对方竟然举起了“大米”的旗帜,基德不得不撤退。不幸的是,他们被认出来了,基德也被打上了海盗的烙印。
699年,基德被波士顿的贝洛蒙骗到香港。在找到一些可以作为证据的文件后,基德被逮捕并被没收,但只找到了1111盎司的黄金,2353盎司的白银和一磅多的钻石,但无法知道其他宝藏藏在哪里。1701年5月9日,经过审判,基德被判有罪并被绞死。
四个。黑胡子海盗:爱德华教书。
1715年,当爱德华特焦命令“复仇女王”带着40门大炮出海时,他发现了皇家海军,这是任何海盗都不敢惹的。他的疯狂让所有人都知道了“黑胡子蒂基”这个名字,整个大西洋海岸都陷入了“连皇家海军都无法保证其安全”的恐惧中。
过了一段时间,Tiki无缘无故消失了两年,然后他变得更加疯狂,从北方的弗吉尼亚到南方的洪都拉斯,都在他抢劫的范围之内。1718年,他率领4艘海盗船封锁了南卡罗来纳州首府查尔斯顿,洗劫了港口内的船只,并将其焚毁。他还绑架了市议会的成员。
然而,1718年秋,在与斯波特伍德海军的对抗中,蒂奇死在了梅纳德上尉的手里,当时他胜券在握。
红胡子海盗:希尔顿赖斯
红胡子有四个兄弟,排行第四,本名阿克尔。后来他成了当地有名的海盗,所以苏丹给了他一个光荣的名字“海拉金”。
1529年希拉金击败西班牙后,在阿尔及尔建立了国家海盗统治。后来,当奥斯曼帝国进攻维也纳时,查理五世皇帝任命热那亚的安德烈多利亚为地中海帝国的海军元帅。这时,苏丹把赫拉金叫到君士坦丁堡,任命他为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元帅,并宣布:“我将教你指挥所有船只,委托你保卫帝国的海岸。”538年9月25日,在希腊西海岸的普雷沃斯特湾,多利亚率领的西班牙-突尼斯联合舰队与赫拉金展开激战,多利亚战败。威尼斯被迫与苏丹签订不平等条约,海拉金成为首领。
六个。先生:约翰豪金斯。
霍金斯于1533年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德文郡的朴次茅斯。一个商船水手的家庭从小就被训练在自己的船上航行。1562年,他率领三艘船到达几内亚海岸,在那里他俘虏并安置了300名黑人。
作为“活货”,被运到地中海岛屿,卖给西班牙殖民者,换取大量当地的兽皮、生姜、糖和珠宝,再运回英国赚得盆满钵满。这就是英国最早的所谓“三角贸易”。
577年,霍金斯接替岳父成为海军财务总监,后来担任海军补给官。在海军服役期间,霍金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迅速提高了英国海军的战斗力,为英国在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创造了条件。霍金斯本人被授予“爵士”称号,以表彰他在这场海战中的功绩。
七个。海军男爵:塞亨马泽尔罗伯茨[/s2/]
亨利马泽尔罗伯茨1682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在做了近20年的普通水手后,他加入了戴维斯船长的海盗团伙。戴维斯在与葡萄牙人的战斗中阵亡,水手们一致推举罗伯茨为船长。
1979年7月,当他指挥皇家流浪汉队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戴维斯报仇。他铲平了戴维斯被杀的葡萄牙殖民地,然后开始劫掠商船。720年6月,皇家蹦床队带着高高飘扬的骷髅旗闯入特雷巴斯港,劫掠了150多艘船只。到1721年,加勒比海的航运已被他彻底摧毁。
722年2月10日早晨,皇家海军巡洋舰皇家燕子号遇到了罗伯茨的舰队。在激烈的战斗中,一枚弹片刺穿了罗伯茨的喉咙,他当场死亡。就这样,海盗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船长,塞亨马泽尔罗伯兹,结束了他的生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