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2017”未映先燃,光看预告片就让一众宅男无比激动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一个神谕启示从泥土中将诞生出新的生命,正好亚马逊族的女皇希波吕忒Hippolyta又非常想拥有一个孩子,于是她用泥土雕塑了一个人型,并由奥林匹斯山众神Olympian Gods赋予其生命。
她如雅典娜Athena般智慧,能匹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力量,与信使赫耳墨斯Hermes的速度并驾齐驱,并有着不输给爱与美之女神阿芙罗狄忒Aphrodite的美貌与爱心……
这就是神奇女侠Wonder Woman--黛安娜公主Princess Diana。在此顺便提一下,黛安娜Diana就是罗马神话中的女性守护神、狩猎女神和月亮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阿耳特弥斯Artemis。
女皇希波吕忒非常地疼爱女儿,即使黛安娜在故乡AMAZONS有着3000位姐妹,她也要她一直在自己能看到的地方。而当女神安排AMAZONS部族选出最伟大的战士去对抗战神阿瑞斯Ares的疯狂毁灭计划时,黛安娜被禁止参加这场竞赛,无疑这是母亲的爱护,她只好通过伪装参加了部族竞赛并获得胜利,女皇希波吕忒无奈之下只好将真言套索、守护银环交给即将踏上征程的女儿。
在粉碎战神的阴谋后,黛安娜开始周游世界,为把家乡AMAZONS的和平与静谧带给纷乱世间。
AMAZONS的岛屿在3,000年以前由奥林匹斯山的五位女神创造,这里是信奉大地女神盖亚Gaea的女战士们居住的部族。这座远离世间的岛屿又名天堂岛Paradise Island,藉著女神的法令她们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并因此一直守护着末日之门Doom's Doorway,这是如同潘多拉之盒Pandora's Box一样的,在这里是各种怪物的监禁之所。
AMAZONS部族建立了城邦Themyscira,并与世隔绝长达数千年之久,直到一位飞行员出现在天堂岛中被她们称之为黛安娜特雷弗Diana Trevor的海岸,从此永远地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其实,黛安娜是众神之王宙斯和亚马逊女皇希波吕忒的女儿,是正义智慧美貌爱 的化身,对峙的是宙斯儿子阿瑞斯Ares战争之神,粗暴而嗜血,并非真正的勇士,他诱导开启人类自私贪婪狭隘懦弱的一面
人都是具有双重性的动物,善良美好正义智慧的正面如何战胜自己阴暗肮脏卑缩的负面,需要的恰恰是那个 被忽略掉了的无所不在 的‘爱’啊。
影片中最后一段黛安娜顿然证悟:无论值与不值,只要你相信。是的,凡事无论值不值得,只要你坚信爱与正义正知,正念,正见那么你就去做,一切美好自然而来。
二
战争为皮,真爱为魂
《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2017”未映先燃,光看预告片就让一众宅男无比激动 ----- 女神来了,真的是女神啊!当然,漫画迷、影迷等也不甘示弱,是因为漫威的魅力还是女主角盖尔·加朵 Gal Gadot的美貌二者兼有之,而且,一位性感美女在上战场大开杀戒如入无人之境,这种场面很少见,所以大家带着**票和饮料、爆火花捧场来了。
故事开场就完整地交待了神奇女侠戴安娜的成长过程,这里必须赞一下选角的用心,女孩和少女的两位演员和成年后的戴安娜形神俱似,而天堂岛更是美得地如其名 ----- 此地只应天上有,何似在人间我一度还以为天堂岛是修图的产物而非真实的存在。剧组在造访47个不同国家的地点后能找到美如画的义大利的阿玛菲海岸,这完全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一场交战就发生在天堂岛的沙滩上,现代文明发明的先进武器 ----- 枪支弹药PK古代的战争必需品 ----- 剑、盾、箭、刺枪、绳索、盔甲、马匹等,这是很值得一看的戏,放在开头确实不错,随后戴安娜为了完成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英国间谍史蒂夫离开天堂岛,前往战场。
中间的一段故事作为铺垫和承上启下,被某些网友诟病“又长又臭”、看得“昏昏入睡”。但《神奇女侠》与其说是一部打打杀杀的**,不如说是战争外壳包装下的爱情片,中间这段没有硝烟的剧情详细交待了男女主角的日常相处和日久生情。在《神奇女侠》里,戴安娜并非绝对女主角,史蒂夫的出镜之多已是毫无疑问的男主角。他辅助在世外桃源成长、对世界和人类一无所知的戴安娜慢慢融入生活和了解人类,虽然他难免以人的眼光看待戴安娜并觉得她固执、天真甚至无知。
咳咳,当然啦,史蒂夫的耐心是因为戴安娜是位只要有眼睛就发现她极美的尤物,教人如何抵挡
看过这一段就终于到了提神醒脑的杀入德军阵营以及终极Boss大对决了。个人觉得戴安娜以一敌百深入德军严守的小村庄那一段比后面的两神互撕更精彩,几个慢镜头充分展现了戴安娜的身手、力量但又不失女性美。这种新型的暴力美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试想一下,杀戮如此血腥的过程何来美感呢偏偏戴安娜做到了,她实力展现女性不是胸大无脑只会打扮得美美地摆拍,还可以美美地上战场打仗,维护人类和平!哇塞,太帅了有木有!
这部**的主题也在临近结尾通过戴安娜的困惑、史蒂夫的献身自然而然带出。生命的意义一向是各种文艺、艺术作品探讨和表达的热点,延续、繁衍生命是人类的基本使命之一,因此战争是反人类的,这项史上最肮脏的“发明”完全把人类的愚蠢、自私、贪婪、冷漠、凶残暴露无遗,面对如此丑陋的人类,为什么还要保护他们呢让他们自相残杀,甚至加把劲加速其灭亡不过是替天行道,战争之神阿瑞斯就是据此多年多身体力行,导致世界各地的战火此起彼伏。但人类只有丑的一面,没有美吗完全不值得保护和珍惜当然不是,而且无论如何,战争应该消停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或名义继续,因此阻止战争和消灭杀伤力大的武器就成了戴安娜和史蒂夫的使命,根据能力的大小,史蒂夫已经安排好了:
“我保护今天,你保护未来!”
在爱的告白后就是诀别。史蒂夫用生命解开了戴安娜的困惑,也激发了她的愤怒和战斗力,最终在原来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逆袭并大败阿瑞斯。史蒂夫睿智果断、有勇有谋、舍生取义,这才是能和女神戴安娜比肩同行的男人 ----- 当然啦,没人愿意看见女神被导演“许配”给一位猥琐无能的男人,这样已经不是票房或退票的问题,而是**院也被砸了吧。女导演派蒂·杰金斯 Patty Jenkins高明在心思细密地在141分钟的片长里行云流水地交待了戴安娜的成长和背负的重任的缘由以及她和史蒂夫在战火下互相扶持、生死与共的爱情故事,一切在观众看来合情合理,而史蒂夫大义献身既让其人设大放异彩、由原来因为人神身份上的差异配不起戴安娜完成了华丽转身到无比匹配;而且,多年后,女神美人不迟暮,英雄还是回忆里的英姿飒爽,而不是成了步履蹒跚、风烛残年的老头子和风姿绰约的佳人形成反差极大的“祖孙恋”般尴尬的画面,更没有二人在战争过后的和平年代里因为日常琐事而磨灭了 的可能。所以,史蒂夫的收场可谓该片一绝,服了!
三
今天看了期待已久的《神奇女侠》,被帅哭美哭了!
故事情节可以说和漫画如出一辙。戴安娜是宙斯与亚马逊女王所生的女儿,她比一般的亚马逊人更强大。戴安娜可以说是半神的升级版,**里有交代说亚马逊人是神为了指引人类所创造的新的人种,比人类更加强大,寿命更长。如果说半神神与人类的结合体能够强过真正的神例如奎爷,那么戴安娜可以秒杀一切的神!在**结尾觉醒后可是力压战神阿瑞斯!
**从布鲁斯韦恩寄给戴安娜一张照片开始,由这张照片女侠回想起了自己的过去。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男主误打误撞进入了天堂岛,遇到了戴安娜。为了拯救人类世界,戴安娜决定离开天堂岛,进入人类世界,同时消灭亚马逊人的死对头-战神阿瑞斯。
本片有很多笑点,尤其是戴安娜看男主洗澡时的那一段,我在**院看的也是笑得不行。
当然,本片也同样揭示了那个年代的种种弊端-女性歧视是因为作为女性为主角的**而故意加上去的吗、战争的残酷等。
如果要问这部**最燃的片段,那绝对是女侠第一次上战场,一个人独面德国大军,再配上燃爆的BGM,绝对大呼过瘾!
**结尾感觉就有点草率了,毕竟阿瑞斯可是战神啊,想不到被女侠一招击溃。个人认为在今后的女侠独立**中应该还会出现,毕竟作为死对头可没那么好解决!
看这部**除了欣赏戴安娜扮演者盖尔加朵认识她是通过速6的精彩打斗场面,里面的感情戏也令我记忆犹新。尤其是男主说了句“i wish we had more time”真的是意味深远的啊!那句“我来拯救今天,你去拯救世界”也相当感人。最后男主为了阻止战争英勇牺牲,不愧是拿了女侠一血的男人!还有就是**结局戴安娜在现在的时间轴里拿出男主送给他的手表,看了半天,可以鉴定为是真爱啊!一百多年过去了,仍然怀念他
无论是漫威还是DC,我都很喜欢,值得一提的是**开场DC出了全新的logo出场人物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钢骨、海王、闪电侠,还有就是最令人期待的绿灯侠,DC的**宇宙,看好你!下半年的《正义联盟》也是期待满满,扎导也是我很喜欢的导演之一,同样也很想再一次看到盖尔加朵的精彩演出!
四
她的美貌毋庸置疑,无论是身穿盔甲头戴王冠披头散发手拿盾牌与杀神之剑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从熊熊烈火中如盛开的玫瑰一般缓缓站起、在毒雾中茫然无措无能为力的悲悯徘徊、在悬崖峭壁上纵身一跃的凌厉与果决,那种英姿飒爽,已经不能用惊艳来形容,简直就是震人心魄的美炸了!而她不战斗的时候,著一身便装,试装时的热情十足、兴致高昂,戴上眼镜时的知性温婉,初入世事不谙人事的耿介、直爽、天真、洒脱,吃冰淇淋时的快乐,看见婴儿的惊喜,走在一堆伤病员中,如一个普通的护士般流露出的对因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而导致的无以计数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的人的深深的痛心疾首的同情,以及与男一史蒂夫在雪中跳舞时的秒懂爱情的巧笑倩然的幸福的浪漫。每一段场景无不用心在刻画,每一个镜头无不在精心雕琢。
五
之前就听说女侠这次口碑爆棚,早早就订了个镭射IMAX,一场下来,我的感觉就是:女侠口碑能爆棚,一半得是BVS和自杀小队的功劳。
《神奇女侠》为什么能火很简单,因为这次DC终于坐下来,老老实实的讲了一个好故事。DC的漫画,与对面漫威相比,突出的特色就是黑暗——说的直白点就是装逼装的好,装得好了,就是如《天国降临》、《守望者》这样的真正神作,而装的不好,那就真的只有装逼了。所以当DC漫画决定要改编成**时,所有人都知道,成功的关键就是找个能把这个逼装好的导演,这也是为什么DC高层会一眼相中扎克 施耐德的原因:要论装逼能力,整个漫改圈,我大扎克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尤其当时的扎导还是连续捧出了《300》和《守望者》两部DC神作的扎导,在DC高层眼里,扎克施耐德简直比亲人还亲。
作为一部女性超级英雄大片,《神奇女侠》的动作戏成为影片的绝对亮点,极致打斗美学重新整理眼界。影片中,盖尔·加朵Gal Gadot不仅单枪匹马勇闯德军基地、独自穿越无人区、一举打爆钟楼秒灭狙击手,最后大决战中更徒手格斗大反派,相当帅气。有观众调侃道:“演完神奇女侠,盖尔·加朵完全可以晋升功夫女星行列了,**里她都是来真的,而且打的超级好看”、“战斗中的神奇女侠就是一个发光体,看得我全身沸腾”、“盖尔·加朵身材 ,身手利落,看到一米八的腿这剧就该给100”、“各种近身肉搏太帅了,一招一式中融入了女性独有的洒脱,让人血脉喷张”。难怪男主角克里斯·派恩Chris Pine在采访中都忍不住说,“盖尔·加朵的打戏太过吸引人眼球”!除了神奇女侠单独的动作戏,影片的群战戏份也让观众看得激动连连,尤其是亚马逊女战士浴血奋战对抗德军,将女性的矫健力量放大到极致,观影后有女观众说,“当上百名亚马逊女战士从悬崖上一跃而下,策马向德军进攻的时候,我感觉我的身体都在燃烧,而且又非常感动”。
大力神,宙斯之子。
利西普斯(Lysippus),《赫拉克勒斯》也称《休息的赫拉克勒斯》(Farnese Herakles),大理石复制品,高310厘米,现收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美术馆,原作为青铜雕像,利西普斯创作于约公元前四世纪。
英雄赫拉克勒斯(Hercules,又称Herakles)是宙斯跟安菲特律翁国(Amphitryon)的王后阿尔克墨涅(Alcmene)所生的,他是珀耳修斯(Perseus)的后裔。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为了生一个强大无比的儿子以保护神、人免于毁灭而生的。但赫拉嫉妒赫拉克勒斯,令他不能成为地上至高无上的王,更令他发疯杀死妻儿,要他为兄长欧律斯透(Eurystheus)完成十二件苦差。赫拉克勒斯一生有很多丰功伟绩,除了最为人所熟悉的十二件苦差,他还放了普罗米修斯和救了忒萨利亚国(Thessaly)王后阿德墨托斯(Admetus)等。赫拉克勒斯最后被半人马涅索斯(Nessus)的毒血所毒死,赫拉克勒斯死后升天,与众天神一起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并娶了青春女神赫拍为妻。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社会因长期战争而日渐衰败,艺术表现的内容也不再是鼎盛年代的胜利的喜悦了,描述人物个性、心理矛盾和沉思痛苦等内容的作品逐渐增多,写实能力和艺术表现技巧则更加纯熟了。这尊《赫拉克勒斯》是这个时代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表现的是英雄赫拉克勒斯疲劳后休息的形象。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是最伟大的英雄,他曾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天神赋予他的十二件艰险的工作,还拯救了为人类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一生频于战斗,所有功绩都可圈可点,所以作者独具匠心地选取了他休息时的情节来表现这位伟大的英雄。雕像中人体呈曲线型,左腿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左臂倚在支柱上,右臂背到身后。这种富有变化的姿态,形成了较为轻松的气氛。人物虽然处在放松状态,但仍然健壮无比,看似平静的躯体中似乎蕴藏着巨大的力量。雕像中肌肉的刻划十分夸张,不论是肌肉的体积还是其表现出的力量感,都达到了饱和的状态,让人感到似乎可以随时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形体的处理没有因为肌肉的夸张而混乱,而是正、侧面转折分明,形成了坚实有力的整体造型。从雕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利西普斯的人体美学观点,即头的长度是身体的八分之一,这种比例对后来的雕塑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英雄,他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所生的儿子,所以生来就受天后赫拉的嫉恨,据说赫拉克勒斯的意思就是“被赫拉诅咒的人”。
赫剌克勒斯十二大功的第二件是制服怪物许德拉。许德拉是生有九个头的大毒蛇,它在草丛里神出鬼没,为害四方。更可怕的是,它的头中最大的那个是杀不死的,砍掉了,又会生出两个新的头,简直比牛魔王的功力还强大。
赫剌克勒斯不信邪,他找上门来了。许德拉比狮子聪明多了,它昂着头,等着赫剌克勒斯的进攻。赫剌克勒斯走上前去,一刀砍下了最大的蛇头。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毒蛇的脖子上立刻又长出了两颗新头,十个头摇摇摆摆,令人毛骨悚然。就在赫剌克勒斯苦苦思考对策的时候,和许德拉狼狈为奸的一只大螃蟹悄悄爬了过来,用两只大螯紧紧地咬住了赫剌克勒斯的脚。赫剌克勒斯回过身,用那棵大树猛地一击,把巨蟹打得粉碎。
杀死了巨蟹,他也有了对付毒蛇的办法。他点着了大树,用火烧死了刚刚长出的蛇头,然后一刀砍下那个不死的蛇头,把它埋在路边,用一块巨石压在上面。最后,赫剌克勒斯把毒蛇切成几截,用蛇血浸泡他的箭头。从此以后,凡是被他射中的妖怪,再也没有药物能医治了。
既然你查证了,我就按照你的查证修改我的说法(虽然我手头这本真的没有说到赫拉克勒斯执行第十二项任务时救了忒修斯)
1、忒修斯为庇里托俄斯去冥界抢冥后珀耳塞神福涅时被冥王哈迪斯永远的关在了地府 ;2、赫拉克勒斯活捉冥王的神犬刻耳柏洛斯3、赫拉克勒斯在吕狄亚女王翁法勒手下当奴隶,4、忒修斯的寻父之路
这里只能这样解释了:
他和庇里托俄斯结下友谊,然后庇里托俄斯的妻子逝世这些事情都是在他出外寻父之前发生的。因为赫拉克勒斯的事件发生的次序都是准确无误的,只能用忒修斯的故事来迁就赫拉克勒斯。
我仍然坚持一个你不赞成的说法:因为现今流传的希腊神话是来源于不同剧作家的作品,这当中存在着误差。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和忒修斯的故事都来源于不同的几个剧作家(我们图书馆的一本希腊神话是外国人编的,里面就有明确指出是根据不同的剧作家的什么什么作品辑录的)。有可能这些剧作家在编剧的时候看哪里适合就把他们拉到一起说,最后造成了这些错误。
再说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海伦的年龄,如果忒修斯和庇里托俄斯去抢珀耳塞神福涅发生再其未出去寻父之时,那么海伦的年林应该和忒修斯差不多,因为他去寻父时还很年轻,而海伦当时也很小,那么为什么后来特洛伊战争(海伦最多三十岁),正当壮年的忒修斯不参加呢?这只能说明海伦比忒修斯小很多,特洛伊战争爆发的时候忒修斯已经老了,证明庇里托俄斯事件发生在寻父之后。那么我只能说是赫拉克勒斯有两次进入地府的经历,如果不是就合不来(因为神话上有说忒修斯比赫拉克勒斯小十来岁),那么顺序会是这样
1、赫拉克勒斯活捉冥王的神犬刻耳柏洛斯;2、赫拉克勒斯在吕狄亚女王翁法勒手下当奴隶,3、忒修斯的寻父之路4、忒修斯为庇里托俄斯去冥界抢冥后珀耳塞神福涅时被冥王哈迪斯永远的关在了地府
我的理解是,他去是专门为了救忒修斯,因为他和忒修斯感情很好有亲戚关系,更重要的是只有他能够制服神犬刻耳柏洛斯。
西方哲学里的这个生死问题,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古希腊古罗马,死亡是一种诧异。
西方先人,怀着惊异的眼光来面对这世上的一切,这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样形成?死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会死亡,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诧异。
第二个阶段呢,是对死亡的渴望阶段。
中世纪死亡哲学的一个表现,为什么中世纪会有对死亡的一个渴望呢?
这就要跟中世纪的哲学发展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在那个时候,我们知道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也就是说哲学完全是为神学来服务的。
为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都是在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哲学家,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说人的一个终点,而是说死亡是人走向天堂,所以他们强调死亡是一个更好的更永恒的一个状态。
如果说真的是这样,那就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到天堂。所以我们说这阶段有一种对于死亡的渴望,这是一种很强大的意识形态。
到第三阶段,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更多的是一种逃避。
人们从宗教的迷雾当中惊醒了,就开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不再思考死亡。
所以就进入到了近代西方哲学里对于死亡的一个漠视,从前面到死亡的一个渴望,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对人的一个觉醒,那我们就不谈死亡。
第四个 阶段 就是,是镇定理性地思考,勇敢的面对。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开始,人就开始有了非常镇定地理性地思考。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死亡意味着什么?
所以,本文也沿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从这四个角度,来探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生死观念。
在古希腊罗马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讲这时候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用自然的眼光来审视。也就是从自然的这个角度和死亡的本性去观察,这时候人还会考虑这类问题,人有没有灵魂,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是不是毁灭的,有没有来世,人生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当然,从自然角度来思考这些终极性的问题,几乎是初民最自然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呢,是赫拉克利特。 这个哲学家是古希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列宁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因为他是唯物主义的鼻祖,他首先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是古代辩证法的创始人。
赫拉克利特的生死观就是物质的生灭来解决。他摒弃了用非自然,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的死亡,坚持从人的本身物质属性来解释死亡。他认为死亡并不神秘,用自然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其实是和老庄的思想是近似的,但是他对生死问题是非常辩证的。
赫拉克利特用自然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生死,它有一个循环论,他就觉得生和死是一种自然的循环,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很朴素,很科学的观点,也是大多物唯物主义所持的观点。
后来苏格拉底出现了,他是西方第一个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当中,来评估人生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观点,就类似于中国的孔子,儒家对生死的看法,苏格拉底把生死问题,同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
苏格拉底是西方最伟大最崇高的智者,他用他的生命,给西方甚至是全世界照耀了一条充满理性,真理,而又光明的道路。
这是第一个阶段,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死亡的。我主要谈到了两个人,赫拉克利特和苏格拉底。
中世纪,这个阶段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因为有神光的照耀,和宗教的影响,对普通人来讲可能都是求生求死的欲望强烈。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这个人年轻的时候纵情于声色,到了30多岁才幡然醒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比忏悔,并写出了《忏悔录》这本世界名著,于是皈依了基督教。
中世纪的生死观,就是对死亡的一个渴望,这个从人之常情来讲是违背常理的。但中世纪整个环境下,当一个基督教这种神学作为整个主流思想的时候,那么死亡被作为了一个跳板进入天国的一个跳板。生和死之间的有效转化是通过死亡来实现。
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生死问题有了一个转向。 对死亡的蔑视,甚至是不再思考死亡。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灵魂不死。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的生死观,就是灵魂不死。
灵魂不死,是无法通过逻辑证明的,第一人是否有灵魂,第二即使有灵魂,灵魂何以不死?
康德在三大批判中有所论述,三大批判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那么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上帝的。
但是,他发现人还是需要有一个上帝。于是,康德又把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了三种,“感性”,“知性”,“理性”。
我们从感性的角度,还从知性的角度都没有获得灵魂和上帝的认识,因为感性的角度来说,虽然有的人说他能够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但那只是一个人感情的体验。
上帝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体验。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人,他不会相信上帝存在;但对一个宗教人士,他又是非常虔诚的信仰着上帝。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上帝他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在时间和空间当中体现不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各种知识,声音,色彩,气味,但我们没办法运用这些知识来获得关于灵魂、上帝相关的领域。科学知识可以通过规律性逻辑证明,来加以证实,但对于灵魂上帝是没办法的。
关于灵魂不死,康德认为。灵魂不死是没有逻辑的确定的,我是没办法从逻辑的角度来证明的,但是可以从道德角度说明,灵魂也是确定的。
上帝存在我没办法证明,但是我能感觉到他是存在。如果是被仅仅看作是内在的感受的对象,它不具有普遍性的这个色彩依然没有得到证明,而且,也是证明不出来的,这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谈到关于“灵魂不死”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康德的生死观。
康德处理生死,他的重心是放在人怎样使人生更充实。他提出了,想的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你就活得越长,不是说生命的长度,而是说生命的这种厚度广度。
这是康德所讲生和死的问题,他的重点是放在劳动是享受,是生命的最好方式,痛苦是活力的刺激物。
很多人都是希望自己没有痛苦,永远快乐,让日常事务都是停留在一个很快乐的情绪状态当中,而且是希望这个快乐的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但是,从哲学家的角度来看,痛苦是理想的光辉,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这是一体两面。
因为人只有在痛苦的状态当中,才会想到摆脱痛苦,才会激发潜能,这是一些关于终极问题的思考。
第三个就是康德对于自杀问题的这个理解。
他的答案是,你自己决定,你自己发挥自己的这样一个自觉的判断,在自觉能力判断的基础之上,来对自己生命所做出的一个选择。
康德的观点是,从逻辑性的角度来讲,灵魂是没有确定性的,但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他觉得劳动是享受生命的最好方式,他就说不一定是生命的长度,而是有可能是它的宽度和厚度。
我们分析了康德所考虑的,人在自觉与反省能力这个基础之上,对于生命所做出的这种自我选择。也就是说,你到底是用什么样的一个价值目标来进行判断。
对于生死问题,黑格尔也有很多探讨。
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他认为死亡是一种生命的扬弃,其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哲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
因为这个辩证法的思想,所以有人甚至指出,黑格尔的哲学就是一种死亡哲学。
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的体系当中经过了 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 ,这三个发展阶段。
那么从形式上来讲逻辑阶段和精神阶段,都是绝对精神,以精神与意识的这个状态存在。
首先是先有美的概念,然后人们才能感觉到美的事物,很显然这都是两个非常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绝对精神他是在运动变化,第一个阶段绝对精神与概念范畴的形式存在,他通过自我的一个否定力量不断地运动变化,然后就进入到了 自然阶段概念 。
但,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的训练,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讲,就是唯物主义这种思维方式更接近我们日常生活。
关于桌子的这个概念,进了自然阶段是什么呢?
那如何摆脱物质外壳对我的束缚呢,思想这个问题,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绝对精神阶段。
要摆脱物质外壳的束缚,就得重新回到概念范畴,就是回到以精神状态存在的这个阶段。
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绝对精神的三个不同的阶段。
后来,唯物主义的先驱费尔巴哈从人的观点、从人本学的观点看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属人”的规定或“人的本性”。他说,“必须从人本学来理解不死的信仰”;“尽管有死,也定要充分地度过一生。”
这个阶段的西方人不再对死亡采取漠视和回避死亡的态度,而是要直面“死亡”,面对死亡去积极的思考人生和筹划人生。
第一个代表人物叔本华, 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追去生命意志 。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尼采,尼采认为应该重估价值,成为一个创造的超人,永恒重现成就之死。
第三个是海德歌尔。海德歌尔说,人要向死而生。
第四个,是后现代主义,福柯生命最高峰的体验。
通过此文,我们了解到,西方哲学关于死亡的思考与发展,是有一定的进化性的,这些观点,也足以启发中国人,面对生死,勇敢无畏,体验人生。
文/极客少年
“他的脸多年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双不可思议的眼睛,那头发在额上跃跃弹跳,还有那想必在他二十岁已沧桑毕露的美,晒伤的皮肤黝黑,太阳下的头发近乎白色。”玛丽·瑞瑙特曾经在写给牛津大学的同窗的信件里这样忆起亚历山大大帝。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玛丽读书期间参观了校内的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欣赏了雅典卫城出土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
千年古老沧桑的雕像栩栩如生,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始终流传在蓝色的地中海上,被古希腊人敬为神祗传说,为游吟诗人所歌唱。玛丽踏足克里特岛,考据雅典王子忒修斯杀死牛头怪的王宫,在带着海盐味道的海风中,思索历史的迷津。回到南非开普敦,玛丽在一座木屋住了下来,她命名为“提洛”,原本是爱琴海岛屿,传说中阿波罗的诞生地。
玛丽在“提洛”潜心刻写那个古老的从马其顿崛起的少年帝王,在广阔的星光下蛰伏,等待着她命运最重要时刻的来临。几年后,玛丽出版了洋洋百万字数的古希腊历史小说扛鼎之作《波斯少年》、《天堂之火》、《葬礼竞技会》,统称“亚历山大大帝三部曲”。亚历山大大帝,这个埃及法老、阿蒙之子(埃及人对亚历山大的尊称)在她的笔下,迎来了20世纪文学界的晨曦之光。
夏季的古希腊苏萨炎热起来。
大流士西进巴比伦,和亚历山大统领的马其顿军队交锋。
大流士的一万长生者——护卫国王的禁卫军和国王亲军,镶满金釉的日神驾车,手银祭台的祭司,撘营卸帐的奴隶群,优雅的宗室子弟,后宫的宦官妃嫔,他们恪守古老的等级法度如沙丁鱼般涌进繁华的巴比伦。而亚历山大则举办古希腊运动会和竞技会,“咨询神意,卜问发动战事的吉凶”。
拂晓,对阵双方在高伽米拉平原展开厮杀。玛丽出于和平主义的立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性,而是借由大流士的男宠巴勾鄂斯来侧面感受战争的惨状。
亚历山大侧面袭击大流士左翼,诱使大流士调集部队防守而致使中军薄弱。“眼看亚历山大骑着黑马穿过烟尘逼近,他(大流士)就像风暴里的落叶被惊恐挟制,驱动战车加入遁逃”,大流士的遁逃使高伽米拉平原成为了血腥的修罗屠场。
当后面有雄狮追击的时候,要么停下来反击,要么抛出一点东西来吸引它。大流士的接连败逃终于致使波斯内部分崩离析,在逃亡路上即发生军队哗变,军权旁落,大流士死在了军队统帅贝索斯的手上。波斯帝国的荣光不复存在。
末路国王,弃置的御营,诡异的黑森林,散落的士兵与过往宏大的巴比伦城墙,辉煌华美的波斯波利斯宫殿,涂抹珐琅或釉料的神庙陶砖构成难以置信的映衬,让人读来心疼。玛丽在《波斯少年》里给予了波斯帝国足够的同情和赞美,却无法掩盖马其顿少年亚历山大的崛起光芒。
在《波斯少年》里,我们得以窥见的文学上的爱情更多来自政治上的联姻。玛丽藉由大流士宫廷男宠巴勾鄂斯(后进入亚历山大内廷)的视角对亚历山大远征进行了真实细腻又不失瑰丽想象空间的史诗描写。虽然亚历山大力排众议娶了部落酋长明媚动人的女儿,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亚历山大的爱情充满政治上的纷争和考量,在他死后这种爱情纷争终于演变成残酷又险恶的谋杀。
亚历山大的远征之路并不只有解放城市的玫瑰和香车盛赞,还有来自近卫的刺杀阴谋。胜利和死亡也仅仅只是隔着密特拉的裁决(密特拉是古希腊复仇之神)。
近卫迪慕努斯策划了对亚历山大的谋杀,但更惊人吃惊的是菲洛塔斯将军隐瞒了对亚历山大的刺杀计划。
菲洛塔斯是帕曼恩尼之子,此人是亚历山大西路军统帅,司掌艾克巴塔纳的财富,在亚洲位极人臣。迄今为止,菲洛塔斯是想借刀杀人还是幕后主使还是历史的一个疑案。
在全军集会上,士兵判决叛乱者包括亚历山德罗斯在内的死罪。亚历山德罗斯是马其顿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迪慕努斯显然想拥亚历山德罗斯为王。马其顿的传统是,马其顿国王不经过公民的表决赞同,就不能处决任何人。在马其顿,连农夫也可以参与公审并表决。在乔治马丁的巨著《冰与火之歌》中,诺恩也是通过表决当上守夜人司令的。士兵们亲切的觉得亚历山大就是自己人,他会亲自骑着牛首骏察看防线,跟士兵一起流汗、受冻、挨饿,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几次徘徊在生死线。
在这次谋杀中,亚历山大表现出了惊人的“如铁”一般的镇定,从初次获悉谋杀阴谋,再到控制反叛者,心思缜密,捉捕行动滴水不漏。
在玛丽的书中,亚历山大经历了反复多次的谋杀。在马其顿历史上,历代国王每经历一两代就遭受刺杀。传闻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在幕后参与策动了腓力王(亚历山大的父亲)的刺杀。宫廷的血腥和危机四伏的政变铸就了亚历山大对死亡的高度警觉性。
统治亚洲诸国的国王和行省总督们表面以玫瑰鲜花迎接他,誓言效忠,成为大帝的座上宾。然而等他一转身就杀死他留下的卫戍军,反戈叛乱。即便他身边的近卫,也常常被煽动倒戈相向。他反问背叛者:“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
他是一个习惯了靠近死亡活着的国王。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大帝的目光永远停留在远方的地平线。年少的他师从亚里士多德,从希腊最有智慧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口中得知了世界的广阔版图。他念念不忘周流洋(美索不达米亚与印欧神话体系里,世界被一条巨大的河流所环绕),渴望穿越大地,抵达世界的尽头,北航至攸克塞因海,南绕至巴比伦,势要站在海角天涯上。
他完成了即便英雄赫拉克勒斯、居鲁士大帝也未竟就的伟业。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军的时候,他的军队却不愿意前进了。他们已经走得足够远,建立的帝国版图一直从地中海延伸到印度河流域。无论是从极北的凯尔特人到南亚的印度人,还是从马其顿人、希腊雇佣军到全身绘着狂放彩绘的色雷斯人,都讲得出他的故事。他以火和光吸引着他们,像彗星拽着慧尾。然而,他们死的死,瘸的瘸,老的老,遥远未知的征途和险恶的困境在消耗着这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军队终有疲倦的时候。
他听从军队和士兵们的心声,停下了前进的步伐,重新赢回军队的挚爱。
一位印度当地哲人问:“你何以历尽艰辛,不远万里的前来。无论你去到何处,也只有你足下的方寸才是你的,直到你死了,你占有的土地才会大一点点。”
亚历山大回答说:“我行走大地不是为了占有它,还希望了解它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
然而,命运留给亚历山大的时间不多了。
即便理智冷静如亚历山大大帝,也有疯魔的时候。在归程上,亚历山大的少年好友赫菲斯提昂死于伤寒症。他几乎因此进入癫狂状态。
他以国王葬礼的荣耀来告别自少年伊起就陪伴着他的赫菲斯提昂。
“人活着,应该把生命当做永恒,同时又觉得每一瞬间都可能是最后一瞬。”盛大肃穆的葬礼竞技会过后,他立即下令开掘海港,制作战舰,准备远征阿拉伯世界。
然而,在接二连三凶险的朕兆发生后,亚历山大病倒了。他受过的战伤加上先前高强度恶劣的沙漠行军,终于致使这位半神之子死在异国他乡。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历史学界的争论甚多,这里不再展开。当那个从马其顿崛起的少年大帝回归众神之列,他所建立的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已经开始崩裂,碎片像金子一般散落,成为最强者的争夺品。
“那时,利比亚献上非洲金冠,埃塞俄比亚献上马鱼齿和巨象牙,迦太基献上青石、珍珠和香料,西徐亚献上极北福地的琥珀。西北方来了魁梧的凯尔特人,意大利来了褐发的伊特鲁里亚人,甚至远在赫拉克勒斯之柱的伊比利亚人也来了。他们尊称他为亚洲之王,从帝国边疆带来诉讼,请求他的圣明决断。他们敬畏、崇拜他,像希腊人去他们最伟大的雅典神庙一样。”
他死后,葬礼竞技会才真正开始。
位于库尔勒市北八公里险峻陡峭的库鲁克塔格山与霍拉山的犬牙交错间。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据考,从晋代起,这里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名铁门关。关旁崖壁上刻着四个隶书大字“襟山带河”,它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从铁门关隘对面的公主岭山脚,沿着800多米的盘山道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山顶一对维吾尔青年男女的塑像前,这里还有一对“麻扎”(墓)。是传说中的塔依尔与卓赫拉麻扎。
传说古代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猎人青年塔依尔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为了家族的利益,要把自己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蠢儿子送给国王当附马,他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欲将塔依尔处死。卓赫拉得知后,想了一条妙计,她对父王说:“让丞相的儿子和塔依尔一起来,我有一道题要考一考他们,如果丞相的儿子通过了,我就和他结婚,如果塔依尔通过了,您就放了他。”父王答应了卓赫拉的请求,也想看看他俩谁最聪明。
卓赫拉给他俩出了一道题,限其三天之内,让宫门外的那棵胡杨树开口唱歌。三天过去了,丞相的儿子想尽办法也无法让胡杨树唱歌,而塔依尔却来到国王面前,拿出一把用那棵胡杨树干制成的都它尔,深情地弹奏起来。那琴声让国王震惊,让卓赫拉热泪盈眶,也让阴险的丞相和他的儿子无比羞愧。
国王答应放了塔依尔。卓赫拉知道丞相绝不会善罢甘休,就托人捎口信给塔依尔,决心连夜私奔。丞相卡热汗发现后立即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生死不渝,以身相殉的恋人,在公主岭上建起了“麻扎”。每年春天,公主岭下梨花盛开,蝴蝶翩翩,人们都说那就是塔依尔与卓赫拉变的。这是一个维吾尔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