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帝国蒙古帝国和元朝的三者关系。越清楚越好。

帖木儿帝国蒙古帝国和元朝的三者关系。越清楚越好。,第1张

1、三者的关系:

蒙古帝国由成吉思汗建立,由大汗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组成。

元朝由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改大汗汗国为大元国后建立,此后蒙古帝国帝国间关系疏远,蒙古帝国成为各汗国彼此独立以元为宗主国的邦联式帝国。

帖木儿帝国是在逐渐灭亡蒙古帝国中的伊尔汗帝国后建立的,和元朝之间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2、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

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的一个堪与蒙古帝国、苏联、美国相媲美的超级大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Herat,又译哈烈、黑拉特)。

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今天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1507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部落。

在帖木儿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当时所有强大的帝国无一能够迎其锋芒,三十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首都是撒马尔罕,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今天的印度,并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

3、蒙古帝国(1206~1635):

是一个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为原大蒙古国的延伸,也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国与国家之一。

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一说44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贝加尔湖(一说达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

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4、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一说1271年建立,定国号为元):

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元朝自成吉思汗起历经十五帝163年,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扩展资料:

领土范围: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

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

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

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元朝

在蒙古人之前,多个马背上的民族都曾入侵过文明世界,但蒙古人征服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无人能及,个中原因难以说清。无论如何,蒙古人确实超过了所有其他的骑马民族;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比不上他们那样驰骋万里,转战南北,统治了如此广阔的地域。1190年,铁木真开始统一蒙古的各个部落,自那时开始,到1258年他的孙子攻陷巴格达,蒙古人的铁骑席卷整个中国北部和西藏地区、朝鲜、中亚、波斯和花剌子模、高加索地区、突厥的安纳托利亚和俄罗斯的各个大公国,并袭扰印度北部;1237-1241年,他们挥师波兰、匈牙利、东普鲁士和波西米亚,还向维也纳和威尼斯派遣了侦察部队。只是因为成吉思汗的儿子兼继任者去世,死讯传来后,蒙古军队才撤离欧洲。在成吉思汗后来的继承人手下,蒙古人的地盘进一步扩大,囊括了整个中国。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中国建立了元朝一直维持到14世纪末;他们还控制了缅甸和越南的部分土地,企图入侵日本和爪哇,但没有成功。他们继续插手印度,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布尔于1526年在那里建立了莫卧儿帝国。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获得的印度女皇的称号即直接来自350年前蒙古人的帝国,也归根结底来自于成吉思汗的野心;1211年,在他首次离开大草原进行征战的前夕,他在帅帐中卜测了天意后出帐对众人宣布:“上天答应我得胜。” 然而,蒙古人的锋芒所向先是中国,不是印度,因为他们就住在中国的边上。

自从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国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历代王朝就一直不堪黄河以北各族胡人的袭扰,甚至有时被他们夺得大统。为抵外侮,历朝历代建立起一套双重的制度。首先建造长城以为华夷之隔,并借边民之力防卫关内的土地;长城成形于秦朝,后又多次重建、改建和扩建,边民通过于中国的商人、官员和士兵的接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汉化影响,朝廷也经常奖赏他们的效力,如给他们提供保护或补贴,或赏赐土地(有时是长城以内的土地)。万一这条主要防线被突破,第二重防卫是依靠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逐渐吸引同化侵略者。作为这一政策基础的“一系列假设都认定中华制度和文化高级优秀,为蛮族所深深仰慕;从未设想过蛮族也许不需要中华文化。”一千多年来,这一政策行之有效。中国虽然多次遭到侵略,甚至有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是它从未完全受过异族的统治;成功夺得权力的外族人也确实总是通过文化上的同化和通婚而被吸收入中华文明。大乱经常继以大治,中央政权会重新建立。统治隋朝(581-618年)和它之后的唐朝(618-907年)的贵族阶级其实是胡人,但是,这两个朝代不仅加固了长城,而且还修建了浩大的公共工程,包括把黄河和长江水系的河流连接起来的大运河。尤其重要的是,这一切的执行并没有导致政权的军事化,这与罗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罗马先是发生了军队的野蛮化,后来整个政体都沦为靠剑维持的武士王国。 虽然中国的宫廷和贵族尊重武艺和骑术,但是他们没有把军事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混为一谈。隋唐两朝期间,孙子首倡的渐进性军事战略开始扎根。孙子的理论建立在中国已有的一套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不会那么容易地被接受。《孙子兵法》强调慎战、避险、不战而屈人之兵、以逸待劳,帮助中国人把军事和政治理论结合为一个智力上有机的整体。无论如何,渐进对隋朝和唐朝早期的中国军队最为适合;当时实行府兵制,边境上还派驻非汉族、但已经汉化的戍边部队加强防卫。

8世纪早期,唐朝的力量如日中天,取得了中国历代王朝史上空前绝后的成就。唐朝的物质和知识力量不断发展,特别是由于中国法师力宣佛法,超过印度人和锡兰人,成为在东亚和南亚推动佛教的主要力量,这使得大唐帝国的边界大为扩张,纳入了长城以北的大片地区、印度支那的部分地区,以及吐蕃(西藏)这个当时令人头疼的边境地区。然而,唐朝的成功恰恰成了它灭亡的根源。战场奏捷,武将因之地位煊赫,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而武将大多是胡人,这就导致了文臣和武将之间的权利斗争,最终发生了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声势之大,甚至迫使皇帝逃出首都长安。继任皇帝依靠从吐蕃和北方胡人那里借兵才得以恢复权位。就是在此之前,唐朝的军队在751年的怛罗斯之战中刚刚大败于阿拉伯军,那时中东和远东争夺对中亚控制权的决定性一战。怛罗斯之战中,唐军统帅是高句丽人,而755年安史之乱的头领安禄山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用中国人的话来说,他们二人都是蛮夷。

非汉人再次插手中华帝国的事务为将来埋下了隐患。虽然自8世纪起,使用灌溉技术大大增加了水稻生产,中国的人口因此翻了一番,但是这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在北方,安史之乱造成千里饥荒、饿殍遍地;朝廷虚弱,大权旁落各个藩镇之手,招募的雇佣兵都是“无根游民和被有条件赦免的罪犯”。就是从那时起,中国人对当兵深恶痛绝,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10世纪初,唐帝国的权威彻底崩溃;虽然建于960年的宋朝重建了统一,但是它没能收复西北方和北方被蒙古的契丹人和西伯利亚的女真人占领的土地(女真人即在17世纪征服中国的满洲人先祖)。同时,宋朝西部的省份又落入了西夏人的手中;西夏人又称党项人,是突厥、吐蕃和西伯利亚民族的混血。所以,当1211年成吉思汗得到上天的保证,答应他得胜的时候,汉人中国正风雨飘摇。长城被异族人所把持,西部受到另一个异族的占领,宋朝的军队“冗员严重、效率低下,尽管几乎全部预算都用于军费”做雇佣兵的饷银,他们缺少战马,又没有了胡人附属部队的支持,因为朝廷已经不再掌握对边境草原的控制。但是,这种情况仍然不能解释蒙古人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征服中国如此大片的土地,更无法说明他们在西方同样旋风式的摧枯拉朽。

无疑,成吉思汗本人的个性是很大的因素,同样重要的是他坚定不移地坚持蒙古人部落的风俗和对外人的偏见。蒙古人对性行为的道德要求十分严格:通奸双方都处以死刑,也不准抢夺女人。这一守则杜绝了由于抢妻而引发的争斗,这种争斗是原始 社会 特有的现象,造成的破坏极大。然而,蒙古人,特别是成吉思汗,又动辄感到自己受了冒犯,报复起来从不手软;事实上,成吉思汗一生基本上就是报复的一生,蒙古人的战争可以视为得到无限放大的原始的复仇冲动。不过,他们很乐意利用外人的帮助,甚至在作战中使用外族部队;他们这样做也是不得已,1216年蒙古人开始征服中国北方的第二阶段行动的时候,据估计他们的军队才有23000人。使西方人闻风丧胆的“蒙古”军队大部分是突厥人,而邻近蒙古的鞑靼人则是成吉思汗治下的子民(人们经常把蒙古人和鞑靼人弄混,民族语言学家费尽力气也没能澄清这一误会)。

研究成吉思汗的学者对他先进的军事组织制度赞不绝口。他给手下的人提供“人尽其才的职业生涯”。他把军队分为合理的十人队、百人队和千人队,此举远远早于现代西方排、连、团的指挥制度,蒙古军队最终拥有了95支“千人队”。这些无疑都很重要。成吉思汗除了近亲之外,任命指挥官时不考虑血统,只考虑表现,此举打破了部落行为的模式。然而,进行这些革新的蒙古民族只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人数太少,完全不足以征服多于他们数百倍的人口。大草原上任何骑马民族的人口都从未超过几十万,不过以征服的面积而论,他们谁也无法望蒙古人之项背;即使他们改善组织形式。恐怕也不可能像蒙古人那样能攻善战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因素。这些因素中不包括先进的技术。蒙古人和匈奴人、突厥人,还有保留了遗传自他们大草原祖先对马匹的热爱的中国贵族一样,作战时只会骑马弯弓射箭。的确,蒙古人招募的外族士兵知道如何打围城战,可是,在火药发明之前,如果堡垒的守军拼死抵抗,打围城战就既费力又费时。可他们却仍然攻克可东方和西方的一系列要塞,包括河中地区的讹答拉(Otrar,1220年),波斯的巴尔赫(Balkh)、梅尔夫(Merv)、赫拉特(Herat)和尼沙布尔(Nishapur,1221年)。还有西夏的兴庆府(今银川,1226年),那么我们只能认为,那里的守军未做抵抗就望风而逃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唯一坚决抵抗蒙古人的波斯的玉龙杰赤(Gurganj),围城战从1220年10月持续到1221年4月,正符合同时代西方封建领主对围城战所需时间的估计。

当时,蒙古人不可战胜的流言似乎传播甚广。我们知道,蒙古大军甫一开到,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即不战而降;在布哈拉,成吉思汗可能是为了呼唤阿提拉的英灵,在大清真寺的演讲中也自称为“上帝之鞭”。是什么造就了蒙古人战无不胜的名胜?蒙古人学会了使用了马镫,阿提拉的匈奴人当时还不会,但马镫已经普及了500年。蒙古人的马匹经过逐渐改良,比匈奴人的马品种更好;通过骑术的提高,他们可能可以驱养更大的马群,但这些本领突厥人也都有。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们给族人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他们的扎撒(yasa,意为法令)规定,战利品归集体所有,战斗中抛弃战友是死罪。这些法令所制裁的私吞财物和在危险面前临阵脱逃的行为正是“原始”战争的特点。我们也许可以因此把蒙古骑兵视为“军事地平线”之上活动的军队,而不只是一股作战的匪帮。然而,这仍然解释不了其他民族如此畏惧他们的原因。

如果能够看到蒙古人的侵略并非遍地开花、同时出击,而部就班,从小处开始,每一步前进都严格设计、精心执行,那么就有了着眼之处。前面提到蒙古人非常看重报复。确实,他们的第一场胜仗打的是钦察人,因为他们侮辱成吉思汗,要求他对他们行扈从之礼;第二次战争的敌人是花剌子模,因为他们不顺道义,杀害了前来要求贸易的使者。然而,成吉思汗绝非乘怒兴师的莽夫;他迫切希望了解关于他要打击的敌人的情报,为此设有广泛的间谍网。同时他也是冷静理性的战略家。在发兵攻打钦察人时,他决定不走穿越戈壁这条直接但难走的路,而是绕道走甘肃的河西走廊;这条路在长城以西,出准噶尔山口,是丝绸之路的延伸。走这条路需要首先打败西夏,成吉思汗视其为事前必须扫清的障碍。他这样做非常有道理。当时许多骑马民族正你争我夺,都想重现6世纪突厥人在大草原上建起的统一帝国;西夏人,或称党项人,据说就是其中的一方。那些骑马民族之间没有正式宣战,外部世界对他们的争斗也浑然不知。“重建大草原统一帝国的企图是何时开始,如何开始的,都笼罩在神话和传说的迷雾中,再加上后来蒙古人自己对(成吉思汗的)生涯的添油加醋、极尽渲染。”据此解释,蒙古人卷入了这场争斗,最后成了他们语系各民族的公认领袖,后来的 历史 就是由他们来写的。这种说法说服力极强,因为如果接受这种说法,解释蒙古人如何兴起为世界强国这个问题所面临的最后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困难即迎刃而解。他们不再是“远离文明生活中心(并)几乎没有受到来自东亚和南亚城市的任何文化或宗教影响的”人民,而是参与了遍及整个大草原的斗争的一方;就是经过这场斗争,来自大草原外的军事纪律和军事组织的概念改变了他们的作战方法,尽管这些概念是通过间接迂回的方式传来的。

这些概念大部分应该是起源于突厥,流入中国和中东,经修改调整后以新的形式又传回来。多少世纪期间,应该有不少已经汉化或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回归大草原。有的是战功卓著衣锦还乡;有的是失意而归或走投无路;有的是待罪之身亡命天涯;有的是商旅的护卫;有的甚至是官方的使节。讲述自己过去打仗的故事别人总是爱听,了解外国作战技术的人到哪里都非常吃香。不能想象蒙古人在出发打仗之前对敌人一无所知,或没有从敌人那里学到任何东西。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可能是抽象的:伊斯兰教给战争注入了思想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蒙古人最可能了解或听说过的突厥人是伊斯兰的前线战士,是用剑传播《古兰经》的穆斯林英雄。据说成吉思汗本人坚信自己受命于天,按神的旨意行事,就此昭告他所有的追随者,要求巫师给予他支持,甚至宣扬一种原始的民族主义,称蒙古人是天选之族。但更重要的是,他拒不接受伊斯兰教宣扬的温和的道德观。他掌握的作战工具,包括机动灵活的骑兵、远距离杀敌的复合弓、穆斯林英雄战斗至死的准则、唯我独尊的部落文化的锐气等,已经令人望而生畏,再加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信奉无情的泛神教,没有对陌生人慈悲或自身积德这类一神教或佛教的理念,他们战无不胜的声名远播也就并不令人惊奇了。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武器一道,是散步恐惧的工具,而他们带来的恐惧使人至今难以忘却。

阿富汗民族构成:

1、普什图人:主要在南部,占总人口40%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2、塔吉克人:主要在北部,占总人口26%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3、哈扎拉人:主要在中部山区和喀布尔,占总人口10%左右,信仰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属蒙古人。

4、乌兹别克人:主要在北部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占总人口9%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突厥人。

5、艾马克人:主要在中西部,占总人口4%左右,大部分信仰逊尼派,少数信仰什叶派,属蒙古人、突厥人、波斯人混合型。

6、土库曼人:主要在西北部土库曼斯坦边境,占总人口3%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突厥人。

7、俾路支人:主要在西南部,占总人口2%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8、巴沙伊人:主要在东部山区,占总人口2%左右,属于印欧语系民族,大部分信仰逊尼派,少数信仰什叶派伊斯马仪派。

9、基齐勒巴什人:主要在喀布尔、赫拉特地区,占总人口1%左右,信仰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朗阿塞拜疆人支系,属波斯化突厥人。

10、帕米尔人:主要在瓦罕走廊西段,占总人口06%左右,使用帕米尔语,信仰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支派尼扎尔派,尊崇阿迦汗,与塔吉克人有血缘关系,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11、努里斯坦人:主要在阿富汗东北部努里斯坦省,占总人口05%左右,之前信多神教,19世纪被阿富汗军队征服后阿富汗境内的部落均改信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12、布拉灰人:位于阿富汗西南部,与俾路支人混居,占总人口05%左右,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与印度南部达罗毗荼人同源,主要信仰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和非洲黑人混合型。

13、古贾利人: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努里斯坦省,占总人口05%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14、莫戈勒人:位于阿富汗西北部赫拉特地区,占总人口03%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属蒙古人,使用莫戈勒语(蒙古语族语言)。

15、阿拉伯人:位于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附近,占总人口03%左右,主要信仰逊尼派,古代阿拉伯帝国移民后裔。

16、吉尔吉斯人: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瓦罕走廊东段,与塔吉克人混居,数千人,主要信仰逊尼派,属突厥人。

17、印巴移民(穆哈吉尔人):位于阿富汗喀布尔等大城市,数千人,信仰锡克教、拜火教等。

阿富汗现在叫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义,有时候会被认为处在中亚或者南亚,甚至被归类于中东地区(西亚)。

阿富汗与大部分比邻的国家有着宗教上、语言上、地理上相当程度的关联。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图语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图人的地方”,而普什图人亦是现时阿富汗人口最多的族群。

阿富汗著名景点

一、巴米扬大佛遗址

巴米扬大佛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市境内,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阿富汗皇宫

阿富汗皇宫又被称为阿曼努拉·汗王宫,位于喀布尔西部地势险要的山顶,20世纪20年代,由阿富汗当时的国王阿曼努拉·汗兴建,由于连年战乱,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宫殿已是千疮百孔,昔日的宏伟建筑现今已成了残垣断壁,但她的形状依存,气势宏大的三层王宫依然显示她的庄严肃穆。

三、赫拉特城堡

赫拉特城堡位于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市中心,是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帝国对波斯帝国战争中,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这里,并在此修建了赫拉特城堡,后经漫长历史中的多次战火与劫难,遭到破坏。目前城堡很多土坯已经砌好,仍能感受到它的沧桑与厚重、威严与雄壮。

  乌兹别克矿产资源开发与矿业政策及国际合作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腹地,南靠阿富汗,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东南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国土面积4478万平方公里,人口2640人(截止2006年4月11日)。经济发展落后,2005年人均GDP4954美元。但乌国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油气和金矿资源,目前已经受到国际矿业投资者的较大关注。

  一、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 石油和天然气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是中亚地区未来油气增长的重要国家。据乌兹别克斯坦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1月1日,乌天然气预测储量为59029万亿立方米,石油和凝析油预测储量为118亿吨。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共有160 多个油气田,主要分布在5个油气区——乌斯秋尔特、布哈拉—希瓦、西南吉萨尔、苏尔汉河盆地、费尔干纳。主要油田是:坎达格、乌奇克孜尔、科卡廷、帕尔瓦塔什、雅舒阿拉米什克、沙里坎—科贾巴德;主要气田包括:扎尔卡克斯、穆巴列克、舒尔坦等。

  乌独立以来石油和天然气产业获得较快发展,1999年石油和凝析油产量达到最高峰812万吨,是1992年的25倍。此后乌石油和凝析油产量不断减少,2005年共生产石油及凝析油545万吨,比上一年下降17%,比1999年下降329%(图1)。天然气产量一直稳定增长(图2)。2004年天然气产量增长41%,达到历史最高峰59865亿立方米。2005年天然气产量为597亿立方米,比上一年下降03%。天然气在乌兹别克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80%,石油占10~13%。

  图1 乌兹别克斯坦原油和凝析油产量变化图

  图2 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产量变化图

  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乌兹别克统计委员会

  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是乌兹别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和销售的垄断性国有企业集团,注册资金现为253679亿苏姆(2005年底,1美元约合1180苏姆),2005年产品销售收入为41620亿苏姆,比上年增长50%;纯利润为4614亿苏姆,同比增长62%,资产总额为53360亿苏姆,2005年的总投资额为49594亿苏姆,同比增长272%。

  乌油气加工能力较强,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炼油厂:费尔干纳炼油厂和布哈拉炼油厂,均为“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的下属企业。两座原油加工企业的年加工生产能力合计为1120万吨,目前均未达到满负荷工作量,有意向与外国公司开展来料加工。

  乌目前共有4家大型天然气加工企业: 穆巴列克天然气加工厂,舒尔坦石油天然气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钻探公司,均为“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的下属企业。

  乌产石油制品和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俄罗斯、乌克兰、塔吉克和吉尔吉斯等。所产天然气通过输气管道主要出口吉尔吉斯、塔吉克、哈萨克及俄罗斯。

  2 煤

  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资料,2005年乌兹别克斯坦共采煤3168万吨,同比增长174%。露天采煤2859万吨,同比增长225%;井下采煤309万吨,同比下降142%。开采褐煤3095万吨,同比增长172%;开采烟煤732万吨,同比增长262%。2006年上半年乌兹别克斯坦共采煤1709万t,比2005年同期增长85%,。

  国内煤炭的垄断生产企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煤业公司,2005年,乌兹别克煤业公司产煤292万吨,占全国煤产量的922%。经营的主要煤矿是位于塔什干州的安格连露天褐煤矿,该煤矿的探明储量约为19亿吨。乌兹别克斯坦另一家较大的煤业公司是沙尔贡煤业股份公司。该公司主要在拜孙煤矿和沙尔贡煤矿采煤。这两个煤矿位于苏尔汉河州,煤的储量约10亿t。

  乌兹别克斯坦每年对固体燃料的需求量将近40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力股份公司每年对固体燃料的需求量将近300万吨,是乌最大的煤炭用户。

  3 金

  乌兹别克斯坦金矿资源极为丰富,也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据预测其潜在金储量约5300吨,如果得到证实,这一数量在世界上已经排到第二位。目前全国已经研究和勘探了48 个金矿床,其中储量在100吨 以上的大型金矿约有10 多个。以穆龙套金矿规模最大,赋存在早古生代黑色页岩中,探明金的储量约2000吨,平均品位为35克/吨。据资料分析,在矿床的深部(到达1500米的范围内)还会有另外的1830吨储量。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开采的金产地有9个,每年乌黄金产量约为90吨左右。主要有有4家企业从事黄金开采,纳沃依矿冶联合体和阿尔马雷克矿业冶金联合体均为国有企业,还有乌美合资企业Zarafshan—Newmont和乌英合资企业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其中纳沃依矿冶联合体是乌最大的金矿生产企业,其金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

  乌美合资企业Zarafshan—Newmont始建于1992年,1995年投产,2005年Zarafshan—Newmont共生产77吨金。自投产以来,该合资企业已生产100多吨金。2006年6月1日起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取消了政府专门针对Zarafshan-Newmont合资企业规定的具有长期性的优惠,合资企业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据统计,至2006年6月30日美纽蒙特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资产负债达近9400万美元。2006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经济法庭宣布Zarafshan—Newmont合资企业破产,同时支持税务机构对未支付的4900万美元税金的诉讼。该公司将在2006年底进行拍卖。

  乌英合资企业Amantaytau Goldfildz股份公司成立于2003年,固定资产为1160万美元,其中英方Oxus Resources公司持股50%,乌兹别克地质和矿产资源委员会持股40%,纳沃依矿冶联合体持股10%。

  此外,韩国公司也正在加入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开发,2006年乌韩合资企UZ-KORES MAINING公司已经开始对克孜勒库姆沙漠“西-UCHTEPINSKII”地区进行金矿的地质勘探工作。该项目由韩国资源公司(KOREA RESOURCES CORP)直接投资,2006-2009年为项目的第一阶段,将投入450万美元进行勘探工作,如发现金矿,韩方将继续投入2亿美元进行开采。乌韩合资企业UZ-KORES MAINING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企业固定资本840万美元,根据协议,该企业可在35平方公里的许可范围内开展地质勘探。

  4 铀

  乌兹别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是世界前10个主要的储量和生产国之一。2005年1月资料,乌国的回收成本≤130美元/kg铀资源量有76936吨。目前共发现27 个矿床,都分布在克孜勒库姆沙漠腹地。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铀矿生产大国,2005年产铀2301吨,比2004年增长141%,列世界第七位。铀矿山集中在克孜勒库姆沙漠腹地。唯一的一家铀生产商是纳沃依矿冶联合体。

  2006年以来,韩、俄、日等国家的公司和企业纷纷向乌提出合作开发铀矿的要求。2006年初俄罗斯技术装备输出股份公司提出于2006年年底与纳沃依矿冶联合体共建合资企业的计划。在2006年4月,韩国资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和矿产资源委员会商定成立开采铀矿的合资企业,开发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心地区的DJANTUAR铀矿,该矿是乌最大铀矿之一,探明储量7154吨,合资公司计划于2007年初成立。

  此外,日本国际合作银行(JBIC)已经同乌政府就日本公司参与乌铀矿开发、向乌提供贷款一事签署了相互谅解备忘录。法国“Cogema”公司也向乌提出了购买铀矿原料的要求。

  5 铜、锌

  铜的探明储量约150万吨,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居中亚第2位,大部分储量都集中在阿尔马累克地区的三个大型斑岩铜矿床中(卡尔马吉尔、萨雷—切库、达尔尼)。锌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吉扎克(Jizzakh)州的乌奇库拉克(Uch-Kulach)矿床和南部的卡什卡达里亚州的坎迪扎矿床中。

  乌兹别克斯坦铜锌产量并不高,阿尔马雷克矿业冶金集团(Almalyk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Combine,AGMK)是乌兹别克唯一的铜、锌生产企业。目前在位于首都塔什干东南的阿尔马雷克特大型斑岩铜矿田开采铜矿;在塔什干州的卡尔马吉尔(Kalmakyr)矿和萨里-车库(Sary-Cheku)矿以及中部吉扎克州的乌奇库拉克矿开采锌矿石。2006年1至10月,锌产量比2005年同期增长21%至40268万吨,精炼铜产量同比下降12%至75735万吨。

  阿尔马雷克矿业冶金集团除生产铜、锌外,还生产金、银、铅等。2004年该企业铜产量为1038万吨,白银737吨,金125吨,其纯利润为6430万美元,同2003年相比增长468%,企业出售产品纯收入为3438万美元,同比增434%,其中出口2326万美元。2004年企业固定资产增长285%。

  4外资优惠政策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对于外国投资在法律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可以买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甚至拥有公司100%的股份(但合资企业仍是目前吸引外资的主要渠道),国家保障并保护在乌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乌“外资法”规定:国家给予投资者以担保,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利益。如果乌新颁布的法律有不利于投资者的条款,投资者可在自其投资之日起10年内继续延用投资时有效的旧法律,同时也可以选择执行新法律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投资法”要求任何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都不得干预外资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对外资企业的资产不得实行国有化。外国投资者有权决定投资的所有权、使用和支配权,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及红利可以自由汇出境外、进行再投资或用于任何其他目的。另外,合资企业在国家外汇交易所有优先调汇权;合资企业注册后自然获得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权利,但需在外经部进行登记。

  另外,对独资、合资的油气开采企业,自开采到油、气之日起7年内免交利润税。7年后,利润税减半征收。

  三、乌政府矿业政策的最新调整

  1大幅度提高地下资源使用税

  近两年由于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矿山企业成为主要的受益者。政府为从中得到更多利益,大幅度提高了地下资源使用税的税率。首先提高的是贵金属和铜的资源税,2004年开始,金从28%增加到5%,银从7%到8%,铜79-81%,钨保持在8%,这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是较高的。亚洲多数国家、多数矿产资源的权利金费率都保持在2—5%之间。如印尼的金的权利金费率为375%,铜为4%,锌和锡为3%;泰国金的权利金费率为25%,菲律宾的金、铜、镍、锌权利金费率均为2%。资源税的提高,加重了矿山企业的负担。但这些并没有结束政府提高资源税的步伐,2005年1月1日起,乌兹别克政府又大幅度提高了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税。开采石油的资源税率从123%提高到35%;凝析油从67%提高到32%;天然气从185%提高到58%。油气资源税的税率提高了3-4倍,其税率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这便导致油气资源开发领域投资环境的恶化,外资投入下降,生产企业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企业已经不堪重负。对此外资和本国油气开采企业表示强烈不满,呼吁政府改变这一政策。自从这一政策出台之后,乌油气产量,特别是石油和凝析油产量呈下滑趋势。2005年当年,乌石油产量下降172%,天然气产量下降03%。

  面对这一结果,乌政府似乎察觉到“高资源税”的弊端,并准备从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资源税。不管怎样,即使下调资源税,也难以改变乌政府政策多变的特点。采矿业是一个投资期长的高风险行业,投资者最希望的是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政策不稳定自然加大了矿业投资的风险。

  2取消对部分外资企业的无限期优惠政策

  根据乌兹别克政府令,自2006年6月1日起,乌政府将对部分外资企业取消无限期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对乌美合资企业“Zarafshan-Newmont”公司乌政府专门规定的无限期优惠政策全部被取消。该企业1995年投产以来已经顺利经营10年,政府的这些优惠条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两年由于加工的矿石中含金量越来越低,公司的金产量呈下降趋势,2005年,“Zarafshan-Newmont”实际产金772吨,比上年下降了63%。优惠政策取消后,合资企业便陷入了困境之中。据该公司的统计,至2006年6月30日美纽蒙特公司在合资企业中的资产负债达近9400万美元。美公司对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决定表示极为不满,公司认为政府没按照当初签订的协议办事,协议规定的优惠政策应当到项目结束,而政府是中途改变规定。另外按照乌的投资法律,如果新出台的投资政策使投资条件恶化,外国投资者可以在10年内继续执行投资之日时有效的投资政策。同时也可以选择执行新法律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乌政府的决定不但没有遵守双方的协议,而且也有悖于本国的法律。美公司决定上诉国际仲裁。

  这一事件,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矿业投资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3 重组国家油气总公司

  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是乌兹别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垄断性国有企业集团,从勘探、开采、运输、加工、出售到对外引资,合作开发等,所有环节均掌控在该公司手中。截至2004年,公司拥有职工8万人。

  该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在最近两年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改组,第一次是2004年6月,按照法国BNP财务咨询公司设计的方案对油气总公司进行了改组,将原有的8个子公司缩减为4个,分别是:“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勘探公司”,“乌兹别克天然气运输公司”,“乌兹别克石油产品公司”和“乌兹别克油气机械制造公司”。

  第二次是2006年下半年,根据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签署的总统令,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再次进行了重组,下属子公司的数量由原有的4个扩展为6个。其主要内容包括:将“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勘探公司”拆分为“乌兹别克油气地质钻探”和“乌兹别克油气开采”两个公司,前者主要负责勘察和钻探,后者主要负责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开采。原来直属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管辖的“舒尔坦天然气化学综合体”此次划归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公司所属。第一次改组时从油气总公司划出去的汽车天然气公司改组为一个子公司“汽车天然气销售公司”,合并入“乌兹别克天然气运输公司”。“乌兹别克石油产品”和“乌兹别克油气机械制造”公司仍保留原有建制。

  另外,油气总公司下设一个新成立的“乌兹别克油气建设投资”公司,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乌油气领域的投资项目和基本建设。新组建的油气总公司的机构设置如图3所示。

  4扩大对外资开放的油气区域

  2006年初,乌兹别克油气总公司宣布,准备再划分出12个油气区块供外国投资者挑选。这12个油气区块的天然气总储量约为15万亿立方米,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储量约为35亿吨。目前,乌油气总公司所属的信息咨询中心正为外国投资者准备这12个油气区块的有关资料,2006年将可以向外商提供相关信息。

  乌油气总公司将乌所有的油气资源储藏区域划分成31个“引资区块”,在此之前已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了其中的13个区块,其中9个正在进行谈判或已经签订投资协议,这当中包括俄罗斯的“鲁科伊”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马来西亚的“Petronas”公司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投资者。

  统购统销 垄断经营——透视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近150年以来,棉花产业一直是乌国的支柱产业,原苏联时期(1970年-1985年)乌国棉花曾达到年产500万吨籽棉的历史最高水平。独立以来的籽棉产量维持在每年300万吨-36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5%,在世界上排名第5至6位(依每年巴西棉产量的大小而略有变动)。年出口量约为70万吨—90万吨,约占世界棉花总出口量的11%,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余下的20%-30%(约为30万吨左右)部分供国内纺织业用。

  乌全国12个州、一个共和国全都生产棉花,共有棉产区142个。其中,棉花产量较高的地区有卡什卡达里亚州、布哈拉州、苏尔汉河州、费尔干纳州、安集延州和塔什干州。但受气候、水质的影响,只有苏尔汉河州、布哈拉州,卡什卡达里亚州和纳沃伊州出产的棉花质量最好。乌棉花90%以上为中绒棉,只有不到5%是长绒棉。乌棉花约有7-8个品种,其中以“布哈拉-6号”为最佳(相当于新疆二级棉),曾获得过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奖。由于大多数轧花厂设备老化、剥绒机效率低,导致棉籽上的短绒剥不干净,出绒率大约只有32%,低于新疆地区平均35%的出绒率,更低于南疆地区37%-38%的出绒率。棉绒剥不干净,加之榨油设备陈旧,致使乌棉籽的出油率只有10%-15%,也远低于中国23%的出油率。

  乌对棉花实行垄断经营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共有两个渠道:外经贸部下属的四大棉花公司(其中一个以出口棉短绒为主)和“乌兹别克原料商品交易所”。每年一度举行的“乌兹别克国际棉花交易会”是乌对外展示棉花产业成就的重要场所。

  棉花生产在乌国仍属“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原乌“棉花部”改制而来的“乌兹别克棉花工业协会”负责全国棉花的生产、加工、收购和运输。“棉协”通过其在各州的“棉花协会分会”向个体农民和私人农场主下发棉花生产任务,负责调配资金、种子、化肥、杀虫剂和水资源。

  棉花采收后,棉农要按国家“指令性价格”向棉协交售生产定额内的籽棉;轧花厂按照与棉协签订的协议将籽棉加工成皮棉,然后统一送交到国家在各地建立的22个棉花集散中心(又称“储备库”)等待装运出口,或送往纺织厂进行下一步的深加工。完成交售额度的棉农可将超收的棉花按照“指导性价格”交售给各州的棉协分会,再由各州棉协分会的交易员拿到国家原料商品交易所去挂牌出售。

  乌国对棉花出口实行垄断经营,只有外经贸部下属的四大公司有权出口棉花和棉短绒。外国公司要获得大宗棉花订单,必须与国有棉花公司签订合同,依据国际市场行情与棉花的紧俏情况,外国公司必须支付从30%-80%不等的预付款,打入到乌国有的“国民外经银行”的专用账户上,银行向外国公司开出履约保函。余下部分可开“即期信用证”,凭铁路大票等单据结付。乌国的这种贸易方式由来已久,经长期观察,违约的现象较少。

  乌国原料商品交易所“乌兹别克原料商品交易所中交易的主要商品有:成品油,粮食,建材,有色与黑色金属,化工产品等。棉花是其中之一。2007年上半年,交易所共成交皮棉7.5万吨。在交易所购买棉花行情随国际市场波动,可按预想价位灵活下单,价格、品种的选择余地较大。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额外”支出。缺点是交易所要求百分之百预付,而且不出具银行保函。

  乌国棉花主要外输通道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的主要外输通道依次为:伊朗的阿巴斯港,波罗的海三国港口(主要是拉脱维亚里加港),乌克兰的伊里伊切夫斯基港,俄罗斯各口岸以及中国的阿拉山口。随着世界纺织工业中心向东南亚的转移,乌国棉花向东南亚方向的输出量加大。乌政府正在研究新辟一条南向“阿富汗运输走廊”,这条通道北起乌国南部边境城市铁尔梅兹,穿过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进入伊朗东部城市扎黑丹,然后直达乔赫巴霍尔港或阿巴斯港。此条运输线路可缩短运距1100公里,节省在途时间12天,降低运输成本20%。

  现阶段,乌国的棉花主要出口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韩、新加坡、孟加拉、越南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目前,中国是乌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乌国是世界范围内对我国出口棉花的第二大国(美国为第一)。

  乌国棉短绒的年产量只有几万吨,只有一个公司经营,求大于供,所以,棉短绒的交易条件更为苛刻(如要求100%预付),“潜规则”也表现得更为明显。乌国从事棉花种植的大型农业企业有近300个,个体农户有8.88万家,按照2006年的统计,85%的棉花都是由私人农场生产的。2005年—2006年,国家从棉农手中收购棉花的价格分别为235美元/吨和300美元/吨,对外出口价格为1180美元/吨—1300美元/吨。虽然差价巨大,但请不要尝试私下收购,否则会带来很大麻烦。

  从2005年10月开始每年一度的“乌兹别克国际棉花交易会”是乌对外展示其棉花产业的重要窗口。2006年第二届棉花交易会有来自35个国家、250多家外国公司的350多名代表参加。

  中国企业投资利弊分析

  按照乌国政府制订的“2005年—2008年纺织业发展规划”,乌将逐步减少籽棉出口,扩大国内加工量,力争到2008年,将现有25%的国内加工比例提高到50%以上。乌官方还曾多次表示,在2006年—2010年内将不会再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籽棉产量将维持在360万吨左右,皮棉将保持在120万吨—125万吨的水平。同时,随着乌棉花深加工能力的提高,乌棉花对外出口会逐年下降,到2010年将保持在53万吨—55万吨。

  乌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棉纺产业,通过建设新厂进行纺纱、织布和成衣制造;通过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提高老厂产量。在乌国投资棉纺业有很多有利条件:1、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稳步增长。具有稳定的原料市场和较大的产品销售市场潜力;2、外资享受减免税待遇。企业注册资本最低为15万美元,投资额在30万美元—300万美元之间的,利润税、财产税等免3年,投资额在3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之间的免5年,1000万美元以上的免7年。同时,外商作为投资运入乌国的技术设备以及生产所需物资还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3、外资企业购买当地棉花作为生产原料时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场的价格低15%的优惠,如果外资企业能够完成从棉花原料到制成品生产的全过程,并能够将80%的产品出口的话,棉花价格还可以优惠到20%;4、劳动力、能源、电力资源价格低廉,具有比较优势;5、棉纱、纺织品出口市场大,除满足乌本国2600多万人的市场需求以外,还可以向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中东欧国家、欧盟等出口。

  投资中会遇到的障碍和不利因素:一、乌国经济的“人治”色彩浓重,棉花行业更是一个高度“计划经济”的垄断行业,在棉花原料的供应、电力、天然气配给方面都会受到“计划”的强烈影响。二、熟练技术工人少。虽然乌官方称全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在99.9%以上,但与中国工厂中挡车工人灵巧的双手比较起来,乌国真正熟练的纺织女工可谓少矣。需下大气力培训,且易流失。三、我国技术、管理人员来乌签证难,不易获得长期居住权。经常要半年、半年地延,徒然浪费企业管理人员的精力,而且还大大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开支。四、调汇期长,企业常为利润返回发愁。乌外贸总量近两年来维持在100亿美元左右,顺差十几亿美元。因此,正常年份下,企业的调汇期一般为1-2个月;赶上国家集中偿贷期,调汇时间可长达6-8个月,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困惑。

恺加王朝极盛时期面积有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约1500万。

 

 

——恺加王朝于1804年~1813年和1826年~1828年两次同俄国发生战争,战败,失去大片土地。;1856年~1857年的英国-伊朗战争中,又被迫永远放弃赫拉特(位于今阿富汗境内)。

 

所以后期的领土和现代伊朗已经基本相同了,约160万平方公里。

领土555,000平方公里(第49名),人口29,367,000(第49名)。

也门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扼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北接沙特阿拉伯,东部与阿曼接壤。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

也门内陆地区多山地高原,西部的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是全国也是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最高点。东部主要有迈赫拉特山。东北部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沿海地区有狭窄的平原。除山地外多属热带草原、沙漠气候。

也门以山地高原为主,多沙漠和半沙漠,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是全国最高峰。

西部沿海地带与汉志类似,均湿热,也门降水量由西部沿岸之每年 100 mm(39英寸) 遽增至塔伊兹之年降水量大约 760 mm(299英寸) 及于伊卜超过 1,000 mm(394英寸),故此西部山区地带比较适宜人类居住;而东部则属于极干旱的荒凉沙漠地带。

  

资源

也门主要矿石资源有石油、煤、金、铅、镍和铜;非矿石资源有岩盐、大理石;此外也门沿海还有一些渔业资源。

也门耕地占国土总面积不足3%,虽然也门人曾经是一个农业民族,但今天他们的土地由于缺水并不适宜农耕,因此粮食不能自给。也门在夏季有着沙漠中常见的沙尘暴,而由于过度放牧,沙漠化日渐严重。

2004年前的霍拉桑省(浅绿色),西亚古地区名。大部分在今伊朗境内,一部分在阿富汗斯坦赫拉特一带和土克曼斯坦境内的马雷一带。

波斯时期的霍拉桑省又称大霍拉桑,包括今天伊朗、阿富汗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各一部分地区。此地区历史悠久,曾经受到过希腊人、阿拉伯人、土克曼人、普什图人等民族的统治。

霍拉桑省(英语:Razavi Khorasan Province)。伊朗东北部省份,是伊朗三十个省份之一。面积144,681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3。人口约5,202,770(2005年数据);省会马什哈德市。

霍拉桑省的地理坐标:马什哈德市,北纬362980度,东经596057度 ,面积:144,681 km² 人口(2005年):5,202,770,人口密度:360/km² ,行政区数:19个郡 ,时区:UTC+3:30 ,语言 波斯语、土克曼语、库尔德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17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随机推荐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妮维雅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护肤品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为了确保你购买到的妮维雅是真正的正品,请你多角度进行鉴别。我们可以从包装上入手。正品妮维雅的包装通常具有高质感,印刷清晰,无模糊或拼写错误。包装盒上会有具体的产品信息,如成分、

    2024-04-15
    31200
  • 怎样鉴别我买的妮维雅是不是真的呀

    妮维雅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护肤品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为了确保你购买到的妮维雅是真正的正品,请你多角度进行鉴别。我们可以从包装上入手。正品妮维雅的包装通常具有高质感,印刷清晰,无模糊或拼写错误。包装盒上会有具体的产品信息,如成分、

    2024-04-15
    27100
  • tornado是什么意思啊?

     TornadoTornado代表嵌入实时应用中最新一代的开发和执行环境。   Tornado 包含三个完整的部分:   (1)Tornado系列工具, 一套位于主机或目标机上强大的交互式开发工具和使用程序;   (2)VxWorks 系统

    2024-04-15
    25300
  • 身体乳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以下是多位用户对各身体乳产品的使用评价,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凡士林润肤乳:使用感很棒,气味是高级香水香氛,非常清爽好推开和好吸收,皮肤嫩嫩滑滑没有黏腻感,肉眼就可以看到肌肤细腻不少,皮肤也会变白。2 香奈儿邂逅清新身体乳:头香是清新茉莉花

    2024-04-15
    24600
  • 精华素和精华液有什么区别?使用精华素有哪些误区?你真的了解吗?

    精华液和精华在质地上差别很大。精华素和香精的成分、功效、纯度、种类都不一样。两者差别挺大的,适合的人肤质也不一样。本质和本质有什么区别?精华液比精华更稀薄,更容易被皮肤吸收。精华液和精华液是美容护肤的常用产品,但是精华液比精华液浓,涂在脸上

    2024-04-15
    23200
  • 龙婆烈帕婴能不能和其它帕婴一起供

    不可以。怕烫和帕婴依霸古曼一起供奉基本是不可以的,建议不要供奉在一起,怕烫是音译,基本就是一种大鬼的东西,依霸又是招人缘,异性缘的阴牌,拍婴也是有正牌有阴,古曼童是经过净化的夭折小孩子的灵体,跟多时候是指正的古曼,而不是一些巫师制作的。

    2024-04-15
    90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1 清莹露清莹露 sk2清莹露怎么用sk2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 sk2清莹露用在神仙水之前,洁面后第一步,是SKII的化妆水,保湿,同时能起到二次清洁和细致皮肤的作用,帮助

    2024-04-15
    9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