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宗教、史学、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
二、基础知识
(一)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了造纸术,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又经阿拉伯传到非洲、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利于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又出现锡活字、木活字,后又用铜活字、铅活字。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倡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指南针:战国时,人们用磁石制造出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人们又用磁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13世纪时,指南针传人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广泛使用火药和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的新阶段。13世纪(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2.医学
夏商周:对疾病进行了分类,并使用石镰等医疗工具。
战国:名医扁鹊被奉为“脉学之宗”,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的诊断法;《黄帝内经》问世。
西汉:编订了战国问世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他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制成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唐朝: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孙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人称为“药王”;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数学
西周:西周初年商高讲过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春秋:发明九九乘法表;公元前1世纪以前编写的《周髀算经》,记录了我国古代早期的一些数学成果。
东汉:出现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何承天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428,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七位数字,这一成果比外国早近一千年。他所写的数学专著《缀术》到唐朝时被定为学校课本,并为《九章算术》作注。
4.天文历法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商朝:沿用夏历,并实行干支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留下世界上公认的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的固定系统,基本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一百六十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一年中的季节都已测定。
西汉:武帝时制订“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创制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早一千七百多年。
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量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比英国编订出类似的历法早八百多年,这种制度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天文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推算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5.农学及其他科技著作
北朝: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6.建筑
隋唐:隋朝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和东京洛阳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其设计合理,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对建筑材料、结构、样式等都有详细说明,是我国当时城市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金代:卢沟桥以其坚固实用、美丽壮观而闻名中外。
元朝:元大都建筑宏伟,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清: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布局体现了皇权。著名木工蒯祥主持北京宫殿、园林、寺庙、陵寝的设计营造。
(二)思想、宗教、史学
1 哲学思想
春秋: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维护封建制度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孙子(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兵书。
战国: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鲁国人,代表作是《墨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邹国人,代表作是《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苟子(荀况),赵国人,代表作是《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具有进步性。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庄周),宋国人,代表作是《庄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韩国人,代表作是《韩非子》。兵家,代表人物孙膑,齐国人,代表作是《孙膑兵法》。
西汉:董仲舒建立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东汉:唯物论者王充,著有《论衡》,深刻批判神学,从无神论出发,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南朝:无神论者范缜,著有《神灭论》,提出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亡而神灭的观点,是对我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
唐朝: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唯物论思想家柳宗元和刘禹锡都反对韩愈的“天命论”。
宋朝: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学,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清:有四位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是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李贽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2.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了两位高僧,并为两位高僧建了白马寺以供传教,于是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空前盛行。南朝梁武帝在各地广建佛寺。隋唐时,佛经广泛传播于民间。隋文帝和武则天时,在全国广建庙宇,大造佛像。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来源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东汉时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唐朝皇帝以道教尊奉的教主老子李耳的后代自居。道教在当时有着特殊地位,从长安、洛阳到名山幽谷,到处有道教踪迹。隋唐时期,从西亚传来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都受到尊重。
3.史学方面
春秋: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成《春秋》,是现存完备而系统的最早史学著作。
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我国历史编写史书的典范。
东汉:史学家班固,用纪传体写成我国第二部断代史《汉书》。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编年体通史。
(三)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
春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战国: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是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两汉:以汉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汉斌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班固的《两都斌》,张衡的《二京赋》。乐府诗,由民歌加工而成,形式朴素,是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名篇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建安时期,有内容充实,风格苍凉的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有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的田园诗。代表作有东晋陶潜的《归园田居》、《归去来辞》。北朝时期北方民歌成就最高的是鲜卑族的《敕勒歌》和叙事诗《木兰辞》,南方民歌有《采桑度》。
唐朝:唐诗构成文学史上的巅峰。初唐时期的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诗仙”李白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诗圣”杜甫是安史之乱前后大动荡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中唐自居易被誉为“人民的诗人”;晚唐诗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咏史诗感人至深。
两宋:成就主要是“词”,有豪放派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婉约派柳永(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
元朝:成就主要是“元曲”,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
明清时期:成就主要是小说,明朝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吴承恩的《西游记》。清朝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2 艺术方面
(1)绘画
春秋战国:长沙楚国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帛画。四川成都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着宴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画面形象生动,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西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帛画,是汉代艺术的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是了解当时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珍贵资料。
三国: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顾恺之擅长画人物,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朝:画家展子虔善画山水、车马,画技精湛,承前启后,人称“唐画之祖”。
唐朝:杰出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一带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雕塑
秦朝:秦始皇兵马俑、秦砖。
两汉:汉瓦当,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
魏晋以后:因佛教广泛传播,在一些地方修造了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
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3)音乐
春秋战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说明了音乐的发展。
隋唐: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乐曲风格多样,著名的有《秦王破阵乐》。
(4)书法
东汉末: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
三国:曹魏的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进步。
东晋:有“书圣”王羲之,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唐朝:盛唐颜真卿创立“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创立“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怀素有《自叙帖》。
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台称“宋四家”。
(四)教育、体育
1.教育
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西汉:汉武帝在长安办学,还在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唐朝:唐朝学校制度完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中央有国子学、太学、地方有州学、县学、乡学等。专业教育开始确立,有算术、天文、医学等专业学校。安史之乱后,私人办学增多。
宋朝:宋代学校制度比较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
明朝:科举制度规章严格。科举为三年一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中央官学初名为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在地方设有府、州、县学。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中期以后,书院比较兴盛。东林书院以其评议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清朝: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制度,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清代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2.体育
春秋战国:产生蹴鞠(古代的足球)活动。
秦汉:蹴鞠、角抵、击剑、秋千等活动流行。
隋唐: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到空前兴盛的时代,摔跤、拔河、秋千、围棋等广泛流行。最盛行的活动是马球和足球,唐朝时,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到了日本。
三、规律和认识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冶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辑,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造纸术的发明,火药和火器制作的出现,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的应用,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但另一方面,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等。明清时,已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当然不能给科技发明的运用开创广阔天地,也就不能产生超越这个社会水平的近代科技发明。
(三)教育方面
l 孔子的“私学”,使学在官府发展到私人讲学,反映了奴隶制教育形式崩溃及新教育形式的萌芽。
2.从汉武帝至隋唐、宋元明清,官办的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制经历了建立、完善、衰败的发展过程。汉武帝儒家教育加强了中央集权,唐代教育和科举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明清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
3.封建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教育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必然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中国封建教育是以培养封建官吏,适应封建统治需要为目的,即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所以,这对科技进步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于封建社会晚期教育与学风对科技进步起了反作用~
凤纹是中国传统纹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玉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被人们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凤纹逐步运用到玉石设计和雕刻的过程中,每个时期因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不同,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玉凤纹造型。
我国最早的 凤鸟纹 发现于原始社会仰韶文化时期,有陕西北首岭出土的龙凤纹细颈壶,另有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刻于象牙上的双凤纹蝶形器等,均具有后来凤鸟的雏形。而最早出现在玉器上的凤鸟纹图案则始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时代处于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3世纪。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是目前我国所见雕琢于玉器上的最早的凤鸟艺术形象。
凤是禽类美化的象征,因此研究凤鸟纹不能脱离对历代禽类纹饰的研究。纵观凤鸟纹饰的发展与变化,总能在同一时期的禽类纹饰中找到其艺术风格的共同点。商代 玉器雕琢品 中就出现较多的禽类作品:有凤、鸟、鹤、鹰、鸱、鹦鹉、雁、鸽、燕子、鸬鹚、鸭等。以玉石为载体的凤鸟纹文化从原始社会一直传承至今。
春秋凤鸟活泼秀丽 秦汉凤鸟长冠修颈
周代也和商代一样,在玉器和青铜器上都涌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凤鸟纹,有人甚至将西周早、中期称为“凤纹时代”。周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以高冠为主要特 征,装饰十分华丽。琢于玉器上的凤鸟图案,喙部与商代相比有所变化,变长变尖,有向内勾,也有向外勾。凤鸟的头冠,也从华丽多齿的高冠演变成长条形往前下 方勾的凤冠。而周代之所以盛行凤鸟纹,其历史背景与商代类似,因周人的兴起,也与凤凰有关 广州古董鉴定 。
河南安阳市殷墟 商代晚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思潮 的变换,凤鸟纹风格大变,一改商周时期的神秘和严谨,代之以活泼秀丽的风格。这一时期的凤鸟纹玉器不再是闭嘴、瞪目、昂首凝视的形象,而是呈现轻盈活泼、 鸣叫舒展的状态。其他艺术品上的凤鸟纹,也大都婉转翩跹,姿态柔美动人。如长沙出土的“彩绘三凤漆盘”和“彩绘双凤漆盘”上的凤纹,婉转秀丽,妩媚多姿。 凤的形象,趋向阴柔,此后逐渐成为阴柔之美的象征 玉器鉴定 。
地方玉,春秋,凤鸟玉角杯
秦汉时期的凤鸟纹,长冠修颈,体态轻盈,多作飞鸣起舞状;汉代的凤鸟纹经常出现在鸡 心佩、出廓璧上,凤鸟的冠饰出现了三叉花冠,形象生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凤鸟纹,口衔宝珠,长尾分成三组,飘逸生动;唐代的凤鸟纹常以展翅飞翔的姿态出 现,生机勃勃,精神饱满昂扬。此时的凤鸟头饰,像飞天一样充满动感;宋代凤鸟纹大多采用写实的手法,神态逼真,并常用品字形云纹作陪衬装饰;元、明、清时 期,凤鸟纹作为装饰纹样广为流行,出现在各类 玉器鉴定 艺术品上;清代凤鸟纹常与牡丹花结合在一起,构成“凤穿牡丹图”,寓意富贵吉祥。因凤为百禽之长,“百鸟朝凤 图”也是人们最喜爱的吉祥图之一。
玉螭凤纹韘 汉 清宫旧藏
来源于: 广州象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玉器鉴定
白帝少昊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能有真才实干,有才能,才能够统领一个国家,才能够把自己的手里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创立法律,让整个社会治理井然有序。
少昊是中国神话中的五方天帝之一被后人尊为帝造成群雄的局面,为五方天帝中的西方天帝。其后代郯子国尊为高祖(见于《春秋》),后人尊为帝。
少昊诞生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
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凤鸟立制
少昊在父黄帝和母嫘祖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少昊少年即被黄帝送到东夷部落联盟里最大部落凤鸿氏部落里历练,并取凤鸿氏之女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
他先在东海之滨建立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武百官。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
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
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
少昊建立凤国盛世
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他请来年幼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叔父的赏识。少昊见侄子非常辛苦,就教颛顼弹琴。
少昊时期,是华夏凤文化的繁荣时期,现江姓等有少昊血缘的族裔的姓氏图腾里仍带有凤鸟或燕子图案。从少昊起到嬴、江得姓始祖元仲一直是华夏族主干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少昊族从大昊伏羲氏族发展而来,是东夷势力的代表。到黄帝时期,炎帝族和黄帝族融合,产生了早期的华夏族。
夏启破坏禅让制后,引起了东夷部落与夏王朝的对抗。
到夏后期,东夷之商族在首领汤的带领下,重新入主中原,华夏两大集团加快了融合的速度,但到纣王时期,欲完全吞并东夷,又引起对抗,西部的周族趁机占领商族中心而取代了商。
周武王立周后,周公旦与太公先后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周征东夷战争,东夷势力范围被大大压缩,直到春秋末期,东夷完全融入了华夏族。华夏凤文化先于龙文化存在和发展,在凤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了龙文化,凤文化和龙文化是华夏族两大文化支柱。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元是它的最基础单位,一百元人民币是人民币的一种面额。QQ扫一扫一百元人民币能分辨真假吗?这个是不能全信的,一般的还是很难分辨出来的。所以还是比较少用好。手机QQ扫一扫辨别人民币真伪教程
将手机QQ更新到最新的版本,点击右上角的+,然后点击扫一扫,系统就会启动QQ-AR功能。准备一张第五套15版的100元人民币,将扫一扫识别框对准100元人民币整面进行扫描,等待片刻,就会提示识别成功。识别成功以后,人民币图案中的凤凰图案会通过QQ-AR技术飞入到手机屏幕中,然后屏幕中会依次介绍人民币的防伪知识。接着,百元大钞上“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雕刻凹版印刷”、 “双色冠字号码”、“胶印对印图案”、“光彩光变数字”等人民币防伪特征,将依次为你清晰呈现。
今年是人民币发行70周年,由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监制,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腾讯QQ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出品了一个QQ-AR“人民币防伪知识”互动体验。这只的凤鸟图案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漆器图案,而文章开头的团花图案则是被誉为“花中娇客”的茶花。这些我们日常熟视无睹的元素,其实个个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手机QQ扫一扫能扫推广人民币防伪信息,因此这个功能本身是不能识别真假人民币的。手机摄像头不是紫光验钞灯。只不过大家都说QQ扫一扫可以学习识别人民币真伪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的生活中降低了收到假币的概率,因此QQ扫一扫的功能不可以辨别真假人民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